樓門風景
『壹』 劍門關有哪些景點
劍門關關樓:在古代官府多次在劍門關關隘修建關樓,均毀於戰火,明時又重新建造,清時修復多次,使關樓更加雄壯美觀,可惜這樣一座歷時數百年的巍峨建築卻於1935年修川陝公路時被全部拆毀。後在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使關樓嚴重受損,2009年劍閣縣決定在清代關樓的原址上重建關樓,現在大家看到的關樓就是仿照明代關樓重新修建的。關樓寬18.3米、高19.61米、深17.7米,全木結構,氣勢恢宏。
『貳』 岳陽風景區為什麼用明代魏允貞的"洞庭於天下,岳陽天下樓"作為景區大門上的楹
深入領略全詩壯美的意境,當然要了解魏允貞其人及其時代,以及「天下」一詞的豐富內涵。魏允貞,南樂(今河南南樂縣)人,萬曆五年(1577)進
士,其弟允中、允孚均為進士,與乃兄世稱「南樂三魏」。魏允貞懷統邦濟世之才,憂國憂民之志,他並非以詩名世,而是以犯顏直諫名世。在御史任上,他就奏陳
時弊四事,抨擊當權的污吏貪官,被貶謫後仍不改初衷,屢次上疏力陳時政得失。他主要生活在明神宗朱翊鈞萬曆一朝,明朝本來就暴君與昏君輩出,神宗更是荒淫
無恥的好色之徒,昏庸腐朽達於極點,在位長達48年卻有20多年不上朝理政。紀綱敗壞,黨爭不已,吏治糜爛,萬曆朝就成了明代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有抱負有
操守的魏允貞生當如此時世,他發而為詩的心聲意下如何,當可想而知。
「天下」一詞,古時多指華夏神州的全部土地,即全中國之意。莊子有《天下》篇,北宋沈括編制有《天下州縣圖》,明末清初顧炎武撰有《天
下郡國利病書》。「天下士」從「天下」衍化而來,即憂國憂民的以天下為己任之士,遠者可以追溯到《禮記·禮運》篇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呂氏春秋·貴公》篇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近者可以上溯至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魏允貞心目
中,洞庭水非一般之水,乃名揚天下之水,
岳陽樓也非一般之樓,乃名滿天下之樓,由此及彼,由物及人,只有高懷佛抱心懷天下之士,才能與名樓勝水相映生耀,相得益彰,才有資格痛
飲樓頭,憑軒涕泗,把欄桿拍遍。然而,環顧左右,放眼八方,天下之士在哪裡呢?「誰為天下士」這一聲喝問,既是作者當仁不讓的自許,也是對同道與同志如有
所待的他許,留下的是至今也仍然發人省的裊裊餘音。
誰為天下士?在紅塵滾滾的今天,我們登岳陽樓之巍巍,眺洞庭湖之浩浩,把酒臨風,請不要忘記魏允貞警鍾般敲響的詩句。
『叄』 大門門樓適合貼什麼風景畫
本人想信古老、而不是現代風水書中的如下二種說法:「聖賢之書,神清鬼伏,可避百煞,可壓百邪」。「聖賢之書,可旺龍氣、改宅運、旺財運。」這是風水書中的原句,本人沒有加一個字,沒有減一個字,原原本本摘抄在此,供參考。親身體會也是實實在在的受益,確有改龍運、旺家宅、旺財運、去百邪的功用。
想要避煞解邪,建議買一些書存放家中,必有好處,勝於任何風水布局,勝於任何驅邪、捉鬼、畫符、鎮宅。如下書最好:1、工具書。2、教科書。3、科技、科普書。4、名人名著。
對風的化解,其它化解物件容易引起歧義、質疑,又不方便。紅旗,就是被質疑理由充分正當。化煞具有更好的作用。紅解百煞,五星團聚。不要以為紅旗就沒有另一層含義,只是紅星閃亮的一面,選擇紅,更深的含義還是化煞作用,只是意在言外,精神詮釋,不落世俗而已。全世界所有的軍隊都在一定部位用有紅色。
紅旗的作用:如果對風水不放心,認為不妥,可以在家門口和家中適當位置,展開、貼掛一面大小適中的五星紅旗,用以展示主人的心思意境,有「意此示彼」之功。家中掛紅旗,一樣具有化解作用,不會被質疑,就是被質疑,理由正當。1、紅旗,成功勝利的標志。2、中國人的嚮往和希望,而且是實實在在的希望。掛一面紅旗,樹起一種對國家和民族的信仰。3、紅解百煞,邪氣不入,鬼穢驚懼,凶邪不怕。紅旗飄飄,幸福隨到。4、五心團聚,心無牽掛。正氣在胸,心無邪念,不怕惡煞;嬌而不艷,庄嚴而又神聖。5、最好丈量好長度、寬度,大小適中,定製五星紅旗,展開貼掛,象一幅美麗畫卷。紅旗與國家同命運,與日月同輝煌,任何時候都可掛,有皇封誥命在前,勝於任何開光。
『肆』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這副對聯出自哪個風景名勝區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出自唐朝宋之問的詩《靈隱寺》,當然是:杭州(靈隱寺)風景名勝區。後來,有人選用這兩句詩,作為杭州西湖韜光庵觀海亭楹聯
『伍』 "宏泰坊"長沙靖港古鎮的一處旅遊景點 是原清代的一處青樓 門前有對聯 我認不出來 朋友們可以去搜一下圖片
巫山洛賦 願得君王相顧
聞琴解佩 挽公長醉花間
橫批:一枕黃粱
不問世俗百態,縱情花草叢中正風流。
豈知人情冷暖,恣意溫柔蜜鄉枉少年。
橫批:盎然春意
上聯:進門都是客
下聯:入室皆為賓
橫批:服務到底
牡丹花下死,死夢生醉,醉三山五嶽多情兒郎愛牡丹;
做鬼也風流,流芳萬代,代五湖四海寡意女子來做鬼。
橫批:一夢聞芳
清風多情猶止步
世間冷暖誰人憐
一江春夢
嬌媚佳人立堂前
風流才子舉步難
橫批:公子貴姓
得天獨厚春閨女
有情無心青樓人
橫批:醉十年
只愛金黃銀白,不問爾等來歷
且看官貪商奸,倒比他們干凈
橫批:紅塵游戲
千金買笑不知佳人淚
萬般柔情哪堪公子憐
冷暖世間
如果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請繼續追問。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助益,請採納為最佳答案!
『陸』 (海霞紅,山煙翠。故都風景繁華地。譙門畫戟,下臨萬井,金碧樓台相倚)是誰寫的
是柳永的《早來梅芳》海霞紅,山煙翠源。
故都風景繁華地。
譙門畫戟,下臨萬井,金碧樓台相倚。
芰荷浦漵,楊柳汀洲,映虹橋倒影,蘭舟飛棹,遊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漢元侯,自從破虜征蠻,峻陟樞庭貴。
籌帷厭久,盛年晝錦,歸來吾鄉我里。
鈴齋少訟,宴館多歡,未周星,便恐皇家,圖任勛賢,又作登庸計。
『柒』 大門門樓被面貼什麼樣的風景畫好
最好是整體看起來比較舒適的
『捌』 岳陽樓風景區為什麼用明代魏允貞的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坐風景區大門上的楹聯
從吟詠岳陽樓的詩文來看,登上岳陽樓把酒臨風,至遲從唐宋以來,便是遷客騷人仁人志士的風雅之舉.
飲酒岳陽樓
「洞庭
天下水,岳陽天下樓.」明代詩人魏允貞題為《岳陽樓》的著名詩句,如今雕刻成一副楹聯,懸掛在岳陽樓的大門前.這是岳陽樓最絕妙的廣告辭.其實,這首詩後
面還有兩句:「誰為天下士?飲酒樓上頭.」從吟詠岳陽樓的詩文來看,登上岳陽樓把酒臨風,至遲從唐宋以來,便是遷客騷人仁人志士的風雅之舉.
據史載,岳陽樓的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名將魯肅為檢閱水軍操練而修建的閱軍樓,據今已有1700多年.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巴丘一帶始建巴陵
縣城,閱軍樓隨之改為巴陵城樓.到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巴陵廢縣改郡,對巴陵城樓進行重修,使這一十分簡陋的軍事設施,成為供人游覽的場
所.既是游覽觀景,想來從那時起,酒客們只怕也應該能夠飲酒樓上頭了.只是那時還不叫岳陽樓,因樓建在西門城上,有叫西樓的;又因位於郡署之南,有叫南樓
的;還因為瀕臨洞庭湖,有叫洞庭樓或洞庭連天樓的.
岳陽樓「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淚下.」除了這副名聯中所列的詩聖、名儒、賢吏、酒仙這四大名人,使岳陽樓名揚天下的功臣,還當首推李白.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突遇大赦獲釋,千里江陵一日還,正所謂喜從天降,欣喜萬分.下江陵,過岳陽,李白與友人泛舟洞庭湖賞月,登臨
岳陽樓飲酒,留下了《與夏十二登岳陽樓》、《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等上十首不朽之作.其中《與夏十二登岳陽樓》,被後人公認為岳陽
樓的「定名之作」.詩曰:「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天上舞袖回.」那位曾與李白一同泛舟
游洞庭湖的中書舍人賈至,也留下了一首題為《岳陽樓重宴別王八員外貶長沙》的好詩.李白、賈至賦詩之後,岳陽樓之冠名便約定俗成,一直沿用至今.換言之,
是李白的詩,使岳陽樓真正從岳陽之樓變為天下之樓.
從唐宋以來有關岳陽樓的詩賦與圖畫推定,把酒臨風的高樓敞軒一直是岳陽樓沿用的建制.李白
的行杯舞袖,賈至的重宴別友,都證明岳陽樓上原是可以歌舞宴飲的.宋人張光彥在《己酉中秋會飲岳陽樓》詩中說得更為分明:「岳陽樓高幾千尺,俯仰洞庭方酒
酣.」現存最早的岳陽樓圖,是元代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夏永所繪的一副扇面.從畫面可見,當時的岳陽樓為二層三檐,二樓內設門窗,周有迴廊.一樓四
周建有突軒,突軒內設迴廊.另據明朝萬曆時王昕《三才圖會》中記載:「岳陽樓其制三層,四面突軒,狀如十字,面各二溜水.今制架樓三檐,高四丈五尺.」到
了明末,宮廷畫師安正文繪制的《岳陽樓圖》,畫中可見遊人在樓上弈棋、望、談天、吟詩.此後岳陽樓幾廢幾興,一直到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重修,
恢復唐宋風韻,乃成今日岳陽樓「四柱三層飛檐盔頂」之形制.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清光緒六年十二月岳陽樓大修告成之時,當時的岳州府正堂與巴陵
縣正堂聯合立下一塊告示碑,碑雲:「照得岳陽樓為郡城名勝之處,士民登覽,本所不禁.惟從仙跡遺存,理宜肅靜.乃有不安本分之徒,登樓游覽,竟然任意喧
嘩,且有互相爭斗者,殊屬不成事體.合行出示嚴禁.為此,示仰士民人等知悉:嗣後登樓游覽,務各恪遵禮法,不得肆行喧鬧;三醉亭及亭旁抱廈翼屋,原為遊人
憩息之所,不得酗酒滋鬧;遇有官紳因公聚集,遊人各宜迴避,不得擅進滋擾.自示之後,倘再違玩不遵,定拿案懲治不貸.特示.」從那時起,岳陽樓便立下了
「理宜肅靜」的規矩,自然再不能飲酒樓上頭了.
如今登斯樓也,憑欄臨窗,觀水天一色,覽風月無邊,雖不能把酒臨風,但眼前憂樂誰無意,天下江山此最雄,你盡可壯志凌雲,且把欄干拍遍.
『玖』 門前種什麼樹風水最好 家門前種樹風水禁忌
大家無論是住在農村的房子,還是一些高級的別墅,都會喜歡在院子里種上一些花草,但是千萬不要亂種。在這里就帶大家看看種哪些比較吉利,哪些不好。
以下這些樹不合適種:
1、楊樹
楊樹本身就十分通達,葉子也十分的多,在風來時還會有沙啦啦的響聲。事實上民間有種說法是鬼拍手,也就是說鬼在拍手,這樣對於家庭來說不吉利。再一個就是楊樹本身很高大,種在院子里的話,會擋住很多的陽氣,從而導致屋子內陰氣特別的重。
看了上邊的這些介紹,想必大家已經知道哪些能種,哪些不能種了,所以說大家還是需要注意一下的,畢竟是為了自己還有家裡人好。大家還是種一些可以種的植物吧!
免責聲明:本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東方IC」,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東方IC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其它圖片來源網路,如涉及侵權,請聯系作者處理並刪除。
『拾』 博白的風景
旅遊資源
(一)鬼門關
桂門關又名鬼門關,位於玉林市博白縣浪平鄉浪平村桂門關隊,距離博白縣城9公里。此關始建於漢代,設關卡於界上,以稽查行旅。。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皇帝詔令將「鬼門關」敕改為「桂門關」。該關形勢險要,虎踞三千峰,山橫百二重,煙護羊腸道,雲開鳥道通。集古代軍事遺跡,自然生態風光與山寨風情於一體,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關隘,是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連接點,也是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接點,其知名度之高素與天涯海角齊名。這是一條美麗神奇的古代驛路,至今還保存著古代修建的關隘石路,拱形石橋,鋪石棧道,橫架小溪兩岸的英台木樹橋等。明代嘉靖年間廣西僉事、任博白知縣的金輅在《興業過白州道中》一詩雲:「官道穿崎峽,籃輿襯晚晴。水鳴如有謂,山曲更多情。野鳥迎人語,林花映日明。」至今,浪平鄉浪平村桂門關隊不僅保留了關名、地名和村名,而且仍然保存著古代修建的關隘石路、拱形石橋、鋪石棧道、橫架小溪兩岸的舉世無雙的英台樹橋—奈何橋等,是研究「鬼門關」文化和綠珠文化的重要景點之一。據權威科研機構測定,山裡負離子含量最高達每立方米21萬個,可以稱得上為天然森林氧吧。桂門關給人的印象是古、幽、秀、奇,極具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博白縣旅遊局局長認為,桂門關旅遊景點的開發和建設,必將加快浪平鄉旅遊建設的步伐,推動浪平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促進浪平鄉社會和諧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他希望今後有更多的人到浪平鄉桂門關旅遊,進一步了解和研究桂門關的歷史文化。
(二)溫羅溫泉旅遊度假區
溫羅溫泉位於縣城東南15公里處的亞山鎮溫羅村,縣城有公共汽車直達。泉池寬約10 溫羅溫泉旅遊度假區
米,深約2米,呈圓形。股股溫泉在池底湧出,啵啵有聲。池水清澈明亮,池底之物一清二楚,整個溫泉池恰象大鍋十分燙手的熱溫,清代《博白志》中說「水泉湧出,熱如沸湯,可宰牲」溫泉池上空蒸氣騰騰,如煙似霧。 建設中的博白溫泉旅遊度假區融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健身娛樂、水上運動、野營登山、科學考察於一體,整個溫泉流量大、水溫高、水質好,景區山光水色、積翠浮綠、環境優雅,泉邊湖水清澈碧藍、曲橋水榭、林藏殿閣、一泉一湖、廣西獨一無二,實為休閑度假、享受大自然恩賜的世外桃源。溫泉旅遊度假區主要景點有:(1)溫泉、(2)溫羅湖、(3)森林及生物景觀。
(三)宴石寺風景區
宴石寺風景區位於博白縣境西南部頓谷鎮石坪村,距縣城30公里,海拔300多米,景區面積為24平方公里,碧綠的南流江從景區穿梳而過。景區以宴石山為中心,宴石寺為首 ,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山體頂平開闊,四壁直立,傳說曾有眾神會宴於山頂,故名宴石山。山體為紫色砂岩及紫色土,山上有池,一年四季有水,景區內層巒疊翠,形象 宴石寺風景區
帶真,馬岐石形似牧童騎馬;龜頭山上千年神龜翹頭望春天;象鼻伸鼻飲江水;美女獻花趣味橫生;還有栩栩如生的虎頭山;活靈活現的金雞報曉山頗具有神奇色彩。山峰透岩洞奇,石山美,江水清,景色迷人,氣候溫和,神話傳說神奇入勝,歷來不知吸引了多少遊人墨客到此游覽吟詩作對,素有文明歷史和名人開發功績記載,遊客如雲,長盛不衰。1995年4月經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把宴石山風景區的隋朝建造摩崖三座雕象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同年8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宴石寺風景區主要景點有:(1)宴石寺、(2)宴石天仙橋、(3)紫陽觀、 (4)三烈祠、 (5)仙人池、(6)「神樹」、(7)出米洞(8)母豬帶仔、 (9)仙梯、(10)頂天臘燭、(11)伏波祠。
(四)大平坡水樓
大平坡水樓是博白縣主要名勝古跡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水樓位於縣城東南四公里的城廂大良村,始建於民國元年(1912年)。水樓四周有五米寬的護河,分四 大平坡水樓
層。底層大半浸於水中,由外到內依次為拱門、環廊、內室;圓拱門半露水面,倒影水中,環環相扣,水樓便如虛浮水中,微波盪漾,隱隱浮動。二、三層格局與一樓相似,各設五室,是水樓主體部分;四周有長廊相環通,廊外南北各設11個拱門,東西各有五個。第四層乃裝飾性門樓,立於樓頂中端,有台帽徽,設三室。南北還各有吊橋(現改水泥鋪設)與第二層相通。水樓南北長27.62米,東西寬15.77米,通高17.58米;底層水池南北長36.5米,東西寬29.64米,水深2.5米。 為什麼要建大平坡水樓?大良村一八旬老嫗黃樹英說:「老人講,有一年下了一場黑雨。黑雨過後,連年瘟疫不斷。為了消災除魔,大育村一李姓大地主集資並請人設計建了水樓以鎮妖邪,並兼作收租倉庫。」據《博白縣志·大事記》載:「道光十二年(1832)二月六日夜,下黑雨,水如淡墨。是年,早稻豐收。」而水樓始建於民國元年,即1912年。看來,建水樓的真正原因還有待考證。 水樓建築式樣為古代英國別墅閣樓,雄偉古樸。這幢偉岸而別致的歐美風格的建築矗立於遍地二進院式的中國鄉村傳統建築群中,如鶴立雞群。光陰荏苒,八十多個春秋的風風雨雨,四周田野的水稻黃花幾度飄香,水樓已經斑駁蒼老。1985年經文物管理所修葺後,水樓如今又恢復風采,煥發出他那英國紳士般瀟灑迷人的風度。
(五)雲飛嶂
雲飛嶂位於廣西博白縣城西南四十餘公里之那林、江寧、頓谷、沙河四鎮交界處。是廣西十萬大山南端的一座主要山脈,該山是一座具有神奇色彩,傳說頗多,山險徑曲,奇峰怪石 雲飛嶂
,懸崖陡壁,陰谷陽坡,松間煙雲,古樹參天,石溪流泉,風景秀麗之名山,素有「壓倒嶺南第一峰」之美稱。明代詩人曾才魯,游雲飛嶂後賦詩,曰:「律卒峰巒氣勢雄,雲飛霞卷影玲瓏。巨人跡在千層石,扶綠祠連一徑松。鶴唳風聲秋嶠外,鴉飛虹影夕陽中。眼看宛石芙蓉帳,壓倒羅浮第一峰。」(羅浮山古時為嶺南第一峰)雲飛嶂深山坡麓茂生著野參芍葯,天冬百合,靈芝沉香,楓柯丹桂,山柚蕃柏,蘿芒竹結,板栗荔枝,雲茶油柑,紅菌青菇,香樟楠杉,翠竹白藤,奇花異草等。林中深處還有飛禽走獸,龜蛇玉兔,蠶娥蜂蝶,真乃一座天然之博物園。雲飛雲飛,之奇特所在於煙雲變幻無窮,千姿態百態:時而輕如絨球,時而族如芒花,時而如飄綵綢,時而如涌波濤。四季常見峰頂雲鎖霧繞,故名「雲飛嶂」。 雲飛嶂有三絕:一是山頂千層石上的巨人足跡,被稱為仙人腳印;二是唐代南州太守領將軍龐孝泰古墓;三是松濤啼鳥。因山勢崇峻,秋高氣爽時節,登上山巔,可看到北部灣深藍色的海水。周圍的主要景點有:雞冠嶂、上流峰、六塘頸、鐵帽頭、玄乳峰等。雲飛嶂盛產的雲飛紅碎茶,是博白名茶之一。
(六)博白人民公園
公園
博白縣人民公園,位於縣城區的北側,始建於1926年,其前身是「中山公園」,1956年改名為「博白縣人民公園」,公園佔地面積18432平方米。園區所在山嶺均已全部綠化,園區樹木蔥蘢山徑遷回,滿目飛花點綴著樓亭畫略,一派生機勃勃、花香鳥語的景象。內有登高嶺,山頂上青松翠柏簇擁著氣勢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在山頂可瞰腑博白全城,碑前廣場中中立有中共廣西特委書記朱錫昂烈士雕像、右側有朱光亭、左側有紀念館、動物園、游樂園、水上樂園、露天舞廳等等。是我縣設施功能齊全的休閑、旅遊的好去處,東靠城東水庫(可劃船、垂鉤)。北有萬畝龍眼基地,遊人可品償豐收果實,西側接壤南流東(可劃船、垂鉤)、雙角峰、將軍嶺、雞冠水庫,是休閑、假日活動的中心,每年接待旅遊、休閑人員約30萬左右人,景點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和良好的經濟價值。
(七)王力故居
王力故居位於博白縣城西郊的新仲村岐山坡隊,距離縣城1千米,博白至水鳴公路旁。是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王力故居
游區,被譽為「中國近百年來最偉大的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故居始建於清朝嘉慶元年(1796),是王力的祖父王紫庭所建,共3進27室,為泥磚桁桷單層體懸山頂結構,典型的南方客家民居建築風格。總佔地面積1100多平方米,座北向南,原為三進27室,具有客家民居建築風格。由於年久失修,已有相當部分房屋於20世紀90年代初崩毀。2003年重新修復並向遊人開放。 王力先生神奇的學術生涯和傑出的成就,是後人豐富的精神食糧。為了弘揚王力勤奮好學、龍蟲並雕、中西貫函,忠誠教育事業,熱愛祖國的精神,緬懷先輩,激勵後人,博白縣縣委、縣政府決定修復王力故居和建設王力紀念館,把王力故居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化學術研究交流基地,文化與旅遊結合的人文旅遊景點,群眾休閑學習的好去處。並從2002年3月份開始籌備修復王力故居。把王力故居、紀念館的規劃納入整個縣城的規劃,總投資1000多萬元。規劃第一期工程:王力故居主體工程和故居前面小廣場的硬化。佔地約1400平方米,建築面積918平方米,房屋20間,確保在原貌的基礎上建成磚混結構房屋;第二期把道路拓寬,建好停車場;第三期工程把王力故居前面的五戶人家房屋搬遷,建設王力廣場,擺放王力先生銅像,恢復門前7個池塘,把故居前的魚塘建成荷塘,池塘種荷花,周邊種竹、柳樹、桂花樹,建造彎拱橋、涼亭等,辟為休閑游樂場所。將岐山坡小學改名王力小學,故居後面建設王力初中,在岐山坡小學左邊建造王力紀念館。 籌建工作得到上級有關部門、海內外各界人士、王力先生親屬及全縣廣大群眾的關心支持,獻計獻策,出力捐錢,捐獻文物。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完成,於2003年12月5日舉行修復落成典禮。 修復後的故居佔地1400平方米,仍然保持了原故居的風貌,融文化、學術、藝術、史料、觀賞為一體。展示的內容豐富翔實,有王力先生家世童年,十年失學,奮發進取,出國深造的敘述;有師承國學大師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和著名文學家朱自清、聞一多砌磋學問的珍貴史料以及王力先生酸甜苦辣的人生經歷。淋漓盡致地重現了這位大師「生前一代雕龍手,身後三千倚馬才」治學育人的風操,詳細介紹王力先生一千多萬字著作的輝煌學術成就。故居內設有「龍蟲並雕齋」、「王學書屋」、「翰墨碑林」、「王力出生地」、「王力著作閱覽室」、「王力會客室」、「花廳院落」等展廳,再現了「一代宗師」王力先生學術生涯和個性、風采、魅力,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