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峽景觀特徵
㈠ 長江三峽 瞿唐峽、巫峽、西陵峽這些景觀還有嗎,還是光剩下平湖了
都有.我十個月前去過.
㈡ 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廣陵濤都是哪的風景啊
滄海來日:浙江杭州。
赤城霞源:浙江天台。赤城指赤城山,赤城棲霞為天台八景之一。
峨眉雪:四川峨眉山市。峨眉指峨眉山,大坪霽雪為峨眉山十勝景之一。
巫峽雲:四川。巫峽在重慶巫山和湖北巴東兩縣境內,是長江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
洞庭月:湖南。湖南洞庭湖。
彭蠡煙:江西。江西的彭蠡湖。
瀟湘雨:湖南。湘江是湖南最大河流,瀟湘是湖南的別稱。
廣陵濤:江蘇揚州。以「廣陵濤」稱廣陵(今揚州)曲江潮。
(2)巫峽景觀特徵擴展閱讀
這句話出自清代鄧石如自撰書齋長聯。
安徽懷寧縣城北大龍山下白麟板的鄧家大屋內,有一副以楷書書寫的計有146字「龍門」長聯:
上聯: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武夷峰,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
下聯: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 。
㈢ 重慶風景名勝的傳說
長江三峽介紹
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它西起四川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長二百零四公里。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江面狹窄曲折,江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元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西起奉節縣白帝山,東迄巫山縣大溪鎮,總長八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但最為雄偉險峻。難怪古代詩人發出"縱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的贊嘆。湍急的江流,闖入夔門,在緊逼的峽谷中奔騰咆哮。船駛峽中,真有"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
巫峽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迄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盔銀甲峽和巫山十二峰,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可以說處處有景,景景相連。特別是巫山十二峰,千姿百態,其中神女峰最高。神女峰宛如一位少女,婷婷玉立於雲霧縹緲之中,時隱時現,給人間留下了許多神奇的傳說。兩岸風景優美,大詩人屈原、李白、杜甫、蘇東坡、陸游等都曾游此留詩。
西陵峽東起香溪口,西至南津關,約長七十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一個,以灘多水急聞名。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而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解放後,經過多年的整治,航道已大為改善,從而結束了"三峽千古不夜航"的歷史。
即將建成的三峽大壩水電站正位於西陵峽中部寬敞處,目前工程進展迅速,夜航西陵峽,可見兩岸燈火通明,車水馬龍,施工場面蔚為壯觀。
下行至南津關,見江面豁然開朗,這就是長江三峽的出口。北岸為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宜昌三游洞景區,比鄰氣勢恢宏的長江葛洲壩水電樞紐,共同構成環大壩平湖風景區,使宜昌作為長江三峽旅遊的起點或終點城市,更加具有現實的意義。
在這壯麗的山川之中,曾經閃耀著大溪文化的異彩,誕生過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三國時代,這里曾是吳蜀相爭的戰場。唐宋以來,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蘇軾、陸游等許多詩聖文豪,在這里寫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詩章。我們的祖先在這里創造了豐富的文化,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今天我們優秀的人民,將以創造性的勞動,開發三峽,建設三峽,把它裝點得更加美麗多姿!長江三峽
三峽 是萬里長江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谷,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它西起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全長193公里。它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的瑰寶,古往今來,閃爍著迷人的光彩。長江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這馳名世界的山水畫廊氣象萬千。三峽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並伴隨著許多美麗和動人的傳說。
長江三峽,人傑地靈;這兒,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閃爍著奇光異彩。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用武之地;這兒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白帝城、黃陵、南津關等。他們同旖旎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長江三峽是世界大峽谷之一,以壯麗河山的天然勝景聞名中外。它西起四川奉節縣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西陵峽和巫峽的總稱。
三峽全長204公里,兩岸懸崖絕壁,江中灘峽相間,水流湍急,唐代大詩人李白經過這里留下了優美的詩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瞿塘峽
長江三峽之一,西起奉節縣白帝山,東迄巫山縣大溪鎮,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但又是最雄偉險峻的一個峽。
瞿塘峽兩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名燮門,也稱瞿塘峽關,山岩上有「墜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尖尖的山嘴活像一個大蟠桃,右邊的名白鹽山,不管天氣如何,總是迂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
瞿塘峽雖短,卻能「鎮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蓮荊楚壓摹山」的雄偉氣勢。古人形容瞿塘峽說,「案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
西陵峽
在湖北秭歸、宜昌兩縣境內,東起香溪口,西至南津關,約長70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一個以灘多水急聞名的山峽。
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向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肝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
兵書寶劍峽在長江北岸,有一疊層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書,還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豎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寶劍,故得名。傳說是諸葛亮存放兵書和寶劍的地方。
崆嶺峽內有崆峪灘,是長江三峽中「險灘之冠」。灘中礁石密布,枯水時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漲時則隱沒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彎曲狹窄,船隻要稍微不小心即會觸礁沉沒,加之有民說,「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
燈影峽又名明月峽,河谷狹窄,岸壁陡峭,峰頂奇石騰空,岩間瀑布飛泉。南岸馬牙山上,有四塊岩石屹立,形似《西游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
巫峽
在四川巫山和湖北巴東兩縣境內,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餘公里,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
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可以說處處有景,景景相連。
清人許汝龍「巫峽」詩中說:「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這里群峰競秀,氣勢崢嶸,雲霧繚繞,姿態萬千。
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
長江三峽不僅有已經建成的葛洲壩,還有正在興建的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工程—三峽工程。這兩項新興的人文景觀和原有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了長江三峽蔚為壯觀的新景觀。
㈣ 折楊柳中五六兩句描繪了巫峽景色怎樣的特點 七八兩句運用了哪些手法表達懷鄉之情,簡要賞析
描寫了一幅山艷水明的巫峽景觀圖
運用了借景抒情,
maybe吧
㈤ 《新崩灘》寫到哪兩處景觀特點是什麼
《新崩灘》寫到江水水庫和巫峽險峰兩處景觀。
水庫的特點:江水向東流,綿長一百多里,可掀起十幾丈高的浪頭,灘上的石頭從山崖上滾落下來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是洶涌,石頭江山成險峻下流,像瀑布一樣垂掛絕壁,美不勝收。
巫峽險峰的特點:周圍的各個山峰高與雲平,峽長谷深,奇峰突兀,層巒疊嶂,雲騰霧繞,江流曲折,百轉千回,船行其間,宛若進入奇麗的畫廊,充滿詩情畫意。群峰如屏,船行峽中,時而大山當前,石塞疑無路。兩岸群峰壯觀峭麗。
(5)巫峽景觀特徵擴展閱讀
新崩灘選自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新崩灘描述的詩文譯文:
長江繼續向東流,經過巫峽。長江經過巫峽,往東流去,經過新崩灘。這山在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過一次,晉太元二年又崩塌過一次。崩塌的時候,水倒流一百多里,掀起幾十丈高的浪。現在灘上的石頭有圓的,有方的,都是崩塌的山崖上滾落下來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是洶涌,做新崩灘。
那崩塌的山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個山嶺,還算是高聳突出的。新崩灘下去十多里,有大巫山,它的高不只是三峽所沒有,而且可以跟岷山、峨眉山爭高低,同衡山、九疑山相並列;它遮護統領周圍的各個山峰,高與雲平。
㈥ 湖北值得去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湖北省內值得推薦的旅遊景點:挹江亭、英山郭家灣遺址、神墩崗古文化遺址。
1、挹江亭:
挹江亭,六角二層,飛檐,綠瓦紅柱,清幽古雅。亭面南居中,匾額橫懸,匾額上「挹江亭」三字為時任國家副主席並題寫。
該遺址由大、小神墩崗,窯墩三部分組成,呈不規則長方形土台墩,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3米,採集新石器時期陶片以夾砂灰陶為主,有少量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紋飾有籃紋、按窩紋、刻劃紋,器形有鼎、豆、缽等,屬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
㈦ 湖北三峽旅遊景點
湖北三峽旅遊景點有: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個峽谷組成,全長193公里。
1、瞿塘峽又稱奎峽。瞿塘峽西起奉節縣白帝山,東至巫山縣大溪鎮,全長8公里。它是長江三峽最短的峽谷,有夔門夔谷的美稱。兩岸懸崖峭壁,山峽狹窄,仰望藍天,一行行白雲,峽灣內水深湍急,最窄的河段不到50米,波濤洶涌,奔騰咆哮,驚心動魄。
2、巫峽有一條峽谷,深谷悠長,曲折蜿蜒,峰巒怪怪的,崎嶇不平。雲濃雲濃,景色美如畫廊。峽谷四周常年雲霧繚繞,細雨綿綿,容易形成巫山神奇的雲雨景觀。唐代詩人元稹曾寫過這樣一首詩:「海難有水,唯巫山非雲。」巫山雲雨景觀聞名世界。巫山雲雨的典故使人遐想。
3、西陵峽又稱大峽設小峽,還有破水峽、戰書劍峽、白狗峽、鎮山峽、米倉峽、牛肝馬肺峽、光影峽等峽谷。在錫林峽的兩側有許多著名的小溪、泉水、岩石和洞穴。屈原、昭君、陸游、白居易、元振、歐陽修、蘇洵、蘇軾、蘇哲、口珠、陸游、馮玉香等歷史名人在這里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作,詩作代代相傳。
4、宜昌三峽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中段,在三峽和葛洲壩之間,位於「兩壩一峽」旅遊線路的中心。覆蓋海峽兩岸,覆蓋面積14平方公里。三峽人仁景區由三峽人仁、龍錦溪、天四泉、燈影洞、抗戰紀念館、石牌、石牌古鎮、楊家溪漂流等組成。
其中三峽風情工程還分水上家庭、溪旁家庭、山上家庭和今日家庭。三峽人民風景區的美是「海灣急、石奇、谷深、洞絕、泉香」的自然風光;傳統吊腳樓、古樸的武平船。
5、三峽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三峽水電站,又稱三峽工程,三峽大壩。位於長江幹流上,位於中國重慶市和湖北省宜昌市之間。大壩位於宜昌市上游不遠的三斗坪,與下游葛洲壩水電站形成梯級水電站。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項目。而移民搬遷、環境等諸多問題所造成的,使得它從一開始的准備時刻,一直伴隨著巨大的爭議。三峽水電站具有航運、發電、種植等十多項功能。
1992年4月3日,第五屆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決議的長江三峽工程以1767票,171對664票棄權,25人沒有投票決定,近三分之一的人反對或棄權。1994年正式開工建設,2003年開始蓄水,2009年竣工。
㈧ 以導游的身份介紹巫峽景觀作文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是人人皆知的回《答早發白帝城》。這首詩描寫的就是美麗的三峽風光。
讓我們一起踏著這古詩的風韻,一起親近這大自然,去看看風光秀麗的三峽吧!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三峽風光,美不勝收,雄奇險拔、清幽秀麗。這真是讓人陶醉於其中呀!三峽的山,連綿不斷、遮天蔽日;三峽的水,水漲湍急,交通阻斷。春冬之時,水退潭清,風景秀麗;秋天之時,水枯氣寒,猿鳴凄涼。山水的秀美,漁歌的悲涼,猿鳥的哀囀,無不反映出祖國山河的壯美!
現在就讓我們走進三峽,用我們的心靈來感受祖國山河之美吧!
㈨ 長江三峽那三峽景色特點是什麼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
三峽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跨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市,全長約200公里。
主要景點:
石寶寨:忠縣的石寶齋位於一座拔地而起四壁如削的孤峰上,高12層,登頂可覽長江風光。
張飛廟:位於四川省雲陽縣城靠長江南岸的飛鳳山麓上,有結義樓、望雲軒、助風閣、得月亭等建築,「江上清風」四個大字遠遠可見。
八陣圖:位於奉節縣城外江邊,是當年諸葛亮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推演兵法之地。
白帝城:坐落於江邊紫色的白帝山上,原名紫陽城,當年劉備託孤之地,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即是指此。
瞿塘峽:以「雄」著稱的瞿塘峽全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口山岩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沿江而下有粉壁牆、孟良梯、倒吊和尚、犀牛望月等景。
巫峽:以「秀」著稱的巫峽西起大寧河(小三峽)口,東到湖北的官渡口,長約40公里。兩岸青山連綿,群峰如畫。峽兩岸為巫山十二峰,以神女峰最為俏麗,「神女應無恙」即是指此。
西陵峽:以「奇」著稱,西起秭歸縣香溪,東止宜昌市南津關,長約76公里。峽內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等。
(9)巫峽景觀特徵擴展閱讀: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重慶市巫山縣境內,有大寧河小三峽、馬渡河小小三峽。長江沿線重慶境內,有「水下碑林」白鶴梁,「東方神曲之鄉」豐都鬼城,建築風格奇特的石寶寨、「巴蜀勝境」張飛廟、蜀漢皇帝劉備的託孤堂、龍骨坡巫山文化遺址等景觀。
「長江三峽」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 ,「長江三峽---夔門」是第五套人民幣1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長193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和湖北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
氣候條件
長江三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2001年度(2000年12月~2001年11月)三峽庫區氣候總體特徵為偏旱偏暖。各地年度降水量普遍偏少,氣溫普遍偏高。與常年相比,庫區冬季降水偏多,春、夏、秋季降水持續偏少。年內氣溫變化較大,與常年相比,冬季、秋季及初春、盛夏氣溫偏高,仲春、初夏及夏末氣溫偏低。庫區平均風速略小於常年且季節變化不大。
旅遊信息
旅遊季節
長江三峽的豐水期是三峽旅遊的旺季,此時游覽可盡情領略兩岸秀色,三峽只有此期間方可行船,枯水期會有一些地方因水淺不能行船而造成遺憾。但是在三峽大壩建成後,三峽段水位上漲100多米,在游覽三峽上,不存在豐水、枯水之差。
長江三峽每年1至4月為枯水期,5至10月為豐水期。
長江三峽的看點就是「壯美奇秀」,由於豐水期水質渾濁,所以豐水期並不是游覽長江三峽的最好時機。
㈩ 酈道元的《三峽》 根據課文 用自己的話描寫下三峽的風景 (不是單純的翻譯)
在三峽七百里(抄現譯)當襲中,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疊的懸崖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就不能看見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不能看見月亮。
在夏天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時候,順流下行和逆流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不能通行。如果遇到皇帝有命令需要緊急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中間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也不如船行的快呀。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時候,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深潭,迴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長著姿態怪異的柏樹,懸泉和瀑布在那裡飛流沖盪。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橫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結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清涼和寂靜,常有在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接連不斷,凄涼怪異,空曠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的漁歌唱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