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拍美景
『壹』 拍攝風景有什麼推薦的鏡頭
想配鏡頭,首先你需要考慮你打算如何拍風景?你是拍攝旅途景色?還是拍星空?還有每次專拍攝你打算帶幾屬個鏡頭?你必須首先確定你的拍攝對象,才能確定合適的鏡頭。按理買你所能負擔的起的最貴的鏡頭,成像質量一定不會差,但是,有時我們或許只是發個朋友圈而已,並不需要那麼好的成像質量而多花了不少錢。所以要堅信,沒有最好的鏡頭,只有最合適的鏡頭。
由於不清楚樓主的機身,便以我而言了,我出門最習慣帶的是24-105或者24-240,無他,就是方便。想像帶一堆定焦出門,即使不考慮重量,光是每一個景點要不就靠走,要不就頻繁換鏡頭,想想就頭疼。
所以,如果只是旅途攝影,我建議你帶一個素質稍微好些的變焦就行,比如我常帶的24-105F4加16-35F4做備用。
最後的建議,買鏡頭不要頭腦發熱,一定要明確自己想要拍什麼,有條件最好能去實體店試試。
『貳』 拍風景是否需要大光圈鏡頭
大光圈鏡頭除了光圈恆定以外,一般造工比小光圈鏡頭好很多,甚至防專水防塵,在野外拍風屬景有優勢。而且拍一些局部的牆角這類犄角旮旯的地方或者拍突出主體的靜物之類題材,只能用大光圈虛化背景,這一點小光圈鏡頭無法做到。
『叄』 拍野外風景照片,用哪種鏡頭好
大場面用廣角吧,比如16-35之類的,或者蔡司15;
野外的風景可以用長焦的,比如青、藏線上,一般70-200也是夠的;
『肆』 野外拍攝動物,植物和風景,適合哪種相機
樓主您好,蜂軍團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我也是非常喜歡拍植物和風景的。內入門攝影的話,一台容好的相機是少不了的,佳能和尼康都還不錯,價格不是評價一台相機好壞的標准。我覺得如果買D3100和D3200的話,我寧願多加一點錢買D3200,因為像素會比D3100高,像素高的好處就是放在電腦上看,放大的時候,細節能夠表現更好。一幫拍植物和風景暫時用套頭還是夠的,如果要拍微距,接個反接環就能湊合著用,如果是普通的拍攝時沒有問題的,這個狗頭對焦最近的距離還是不錯的。佳能的600D也還是很適合新手的。4300元左右,如果不是非常不差錢的新手的話用太好的相機沒有什麼必要。我之前買了個卡片機照樣能拍出好的效果。主要靠勤於練習吧,如果需要我可以發些風景照給您。希望能幫到您,願您生活愉快!
『伍』 男士野外風景區拍照如何擺動作自然些
記住一點就好了,照片源於生活,不管拍男拍女,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在某一場景內人應該處於一個什麼狀態。永遠不要刻意的去擺動作!
『陸』 野外拍攝的風景照片可以授予專利權嗎
拍攝的照片,照片是拍攝作品,你享有版權,而不能申請專利
『柒』 拍攝野外風景時,膠卷多大的感光度最合適
一般天氣里,200度夠了
天氣特別晴朗,100度
陰天、雨天400度
拍攝技巧之感光度的選擇
人像、風光、靜物等
這類題材一般者要求畫面細膩、細節豐富,使用最低感光度或相機默認的感光度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當然,凡事沒有絕對,有些拍攝者需要製造高反差、高顆粒感的效果,適當調高感光度可以增強這種效果。
運動或紀實攝影
這類的照片最重要的是,要能在最精彩的瞬間真實地記錄下來。在很多情況下,需要較高的快門速度或不允許使用閃光燈。如果現場環境光線充足,那麼自然應該把感光度設得低一點,從而有效地保證圖像質量。如果現場的光線比較昏暗,就應該適當的提高感光度,首先保證能打照片拍下來,其次再考慮畫面的質量。
弱光攝影
很多朋友經常問我,晚上拍照應該用多少感光度比較好?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應當看具體的拍攝題材和拍攝要求。如果把相機架在三角架上拍攝夜景風光或夜晚的城市建築,應當使用最低的感光度或相機默認的感光度設定,可以得到細膩且沒有雜點的畫面。如果在黃昏的酒巴光線昏暗的場合 拍人物,就不得不提高感光感,使用稍高的快門來凝固主體人物。
用過傳統相機的人都知道,膠卷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感光度。 數碼相機雖然不用膠卷,但用於感應光線的CCD(CMOS)對曝光量也有相應的要求,因此,CCD(CMOS)也用相當於膠片,設有一定的感光度。數碼相機廠家為了方便數碼相機使用者,將數碼相機的CCD(CMOS)對光線的靈敏度等效轉換為傳統膠卷的感光度值,數碼相機因此就有了「相當感光度」的概念。
用傳統的衡量膠片感光度高低的分類看,目前數碼相機的「感光度碼」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圍,最低的為ISO50,最高的為ISO6400,多數在ISO100左右。某此型號的數碼相機的感光度是單一的,它的CCD(CMOS)感光寬容度很小,因而對拍攝條件比較苛刻,在光線過強或弱的情況下,使用效果會很差。另外一些數碼相機的「相當感光度」可在一定的范圍內供選擇,但感光度設置得高與設置得低的拍攝效果是有一些區別的,如果數碼相機的「相當感光度」不了解的話,拍攝時最好將它置於相機默認的感光度或最低感光度上。
我們在拍攝前應當仔細考慮感光度的設置。如果數碼相機CCD(CMOS)的感光度較低,環境光線稍暗,相機就只好啟用閃光燈,而閃光燈的使用將使背景一片漆黑。較高的感光度會給你帶來很大的靈活性,比如在室內可以不用閃光燈,同樣也能取得前後景色自然平衡的拍攝效果;拍攝高速的體育運動,高感光度更能出現好的效果。
那麼,是不是感光度越高,拍攝效果就越好呢?目前覺見的方式是通過放大電流信號來提高感光度。這樣的處理方式會在放大有用信號的同時,把噪點的信號也放大了。圖像雜色波紋更為粗糙,丟失部份細節,影響了圖像質量。目前大部份的數碼相機默認感光度一般在ISO100左右,少數產品為ISO50。
感光度ISO的意思
在傳統膠卷相機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標准,在數碼相機中ISO定義和膠卷相同,代表著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數值越高就說明該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強。ISO的計算公式為S=0.8/H(S感光度,H為曝光量)。從公式中我們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對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膠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兩倍,換句話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ISO 200膠卷所需要的曝光時間是ISO 100膠卷的一半。在數碼相機內,通過調節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變光源多少和圖片亮度的數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間接控制圖片亮度的數值。
在傳統135膠卷相機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機底片對光線反應的敏感程度測量值,通常以ISO 數碼表示,數碼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強,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顆粒越粗,放大後的效果較差,而數碼相機為也套用此ISO值來標示測光系統所採用的曝光,基準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傳統照相機本身是無感光度可言的,因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顯影、測試條件下對於輻射能感應程度的定量標志。使用過傳統相機的人,都知道膠卷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感光度———通俗一點就是衡量膠卷需要多少光線才能完成准確曝光的數值。我們在照相機商店買的100、200、400的膠卷,數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這個數值增大,膠卷對光線的敏感程度也增,這樣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線進行拍攝。像ISO100的膠卷最適合在陽光燦爛的戶外進行拍攝,而ISO400的膠卷則可以在室內或清晨、黃昏等光線較弱的環境下拍攝。
但是,由於照相機與普通照相機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對曝光多少也就有相應要求,也就有感光靈敏度高低的問題。這也就相當於膠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樣,數碼相機廠家為了方便數碼相機使用者理解,一般將數碼相機的CCD的感光度(或對光線的靈敏度)等效轉換為傳統膠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數字照相機也就有了「相當感光度」的說法。
用通常衡量膠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來看,目前數字照相機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圍,最低的為ISO50,最高的為ISO6400,多數在ISO100左右。對某些數字照相機來說,感光度是單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寬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們的在光線過強或過弱條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數字照相機相當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圍,但即使在所允許范圍內,將感光度設置得高或低,拍攝效果亦有所區別,平時拍攝應將它置於最佳感光度上這一檔上。和傳統相機一樣,低 ISO值適合營造清晰、柔和的圖片,而高的ISO值卻可以補償燈光不足的環境。
在光線不足時,閃光燈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場合下,例如展覽館或者表演會,不允許或不方便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可以通過ISO值來增加照片的亮度。數碼相機ISO值的可調性,使得我們有時僅可通過調高ISO值、增加曝光補償等辦法,減少閃光燈的使用次數。調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點。
『捌』 糾結在佳能100-400 和70-200 之間 主要用途野外風景拍攝 最好能不用帶三腳架的 大家給點意見
看你的經濟狀況,另外你沒說清楚70-200要哪種光圈的,目前在售的就有4種。
100-400就是光圈專小屬,70-200 2。8 二代的光圈大且防抖性能好。
還有,看你的中焦鏡頭的焦距是多少,只要銜接上且中間別互相涵蓋就行。
『玖』 去郊外爬山看風景拍照怎麼寫作文
提到風景,我想到了欣賞、感悟、旅行,以及一種生活狀態……
太多的風景,不屬於我們。那麼多醉人的美麗,唯有去追尋,才能悄然綻放它們的笑靨。一群一群的人去了,更多的人也行將起程。僅僅帶上一隻行囊,還有一顆堅強跳動的心,足矣。風景太容易成為過往,猶如置身車廂中迅速掠過的事物。於是,一支筆成為了極為重要的工具。
一把相機也是,自己覺得美的,可以拍下來,美的瞬間往往一飄而過,眼睛觸及到的也是一瞬間,這時往往需要相機抓拍,風景,人物,花草……。記錄點滴。
『拾』 什麼鏡頭適合拍風景
這兩只都不適合拍風景
拍風景需要足夠的廣角,像17-40這種鏡頭就很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