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景色
發布時間: 2020-12-23 16:49:45
❶ 《立冬日野外行吟》全詩賞析
《立冬日野外行吟》是宋朝著名文學家釋文珦 的代表作品之一。
吟行不憚版遙,風景盡堪抄權。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釋文珦(一二一)(生年據本集卷一○《看新歷》「又看景定新頒歷,百歲還驚五十過」推定),字叔向(影印《詩淵》冊五頁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號潛山老叟,於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早歲出家,遍游東南各地,游蹤略見集中《閑中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詩,有「題詠詩三百,經行路四千」之句,後以事下獄,久之得免,遂遁跡不出。終年八十餘。詩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潛山集》十二卷。事見集中有關詩篇。
❷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表達怎樣的意境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表達了一種在廣袤而寧靜的宇宙之中,經過一番上下專求索,終於發現了還有一輪屬孤月此刻和自己是那麼親近,從而使寂寞的愁心尋得了慰藉的意境。
原文: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
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出處: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宿景色擴展閱讀:
這是一首抒發旅途愁思的詩。前兩句寫詩人的旅舟停泊在煙霧蒙蒙的沙洲邊,眼見日落黃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
後兩句借景抒情,在詩人眼裡,原野空曠遼闊,遠方的天空好像低壓在樹木之上,使心情更覺壓抑,唯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動與人親近,帶來一些安慰。詩中「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兩句是傳誦已久的名句,非常鮮明地烘托出了詩人孤寂、愁悶的心情。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