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歐美景觀
㈠ 國外旅遊景點排行有哪些
國外旅遊景點排行有巴黎、塞班島、馬爾地夫、富士山、普羅旺斯等。
1、巴黎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2、塞班島
塞班島是馬里亞納群島(聯邦)的主要島嶼,塞班島及鄰島靠近亞洲,屬太平洋邊緣地帶。北馬里亞納群島氣候舒適宜人,全年陽光充沛,空氣清新,水清沙幼。年平均溫度在27℃左右,是旅遊度假的天堂 。
5、普羅旺斯
普羅旺斯(Provence),位於法國東南部,是一個瀕臨地中海的藍色海岸,薰衣草的故鄉。該地出產優質的葡萄酒。普羅旺斯是一座「騎士之城」,也是中世紀騎士抒情詩的發源地,著名的城市有馬賽和艾克斯等。
㈡ 請推薦幾部描述歐美風俗人情大自然風光場景很多的電視劇 或電影 還有描寫中東和非洲風俗的電視電影。
描寫歐美風俗人情,並且在很美的風景啊,那《秋日傳奇》可謂是精品版中的精品。
還有一部權《最後的獵人》,真的是風景如畫!
至於中東和非洲風俗嘛,就不好說了,反正在印象里就是沙漠、駱駝、圍巾和一些悠遠、蒼涼的民歌。
㈢ 哪裡可以找到很多漂亮的歐美風情的圖片
給你推薦一個不錯的圖片站,各種類型的圖片素材很豐富。 http://www.imagewa.com/亞洲圖庫:自然風光回 | 旅遊景觀 | 動物答植物 | 交通運輸 | 電腦網路 | 美食世界 | 藝術文藝 | 傳統行業 | 其他圖片 人物圖庫 | 運動體育 | 生活網路 | 商務辦公 | 裝飾家居 | 素材圖片 | 中華圖片 | 節日慶典 | 設計精選 歐美圖庫:世界風情 | 自然圖庫 | 建築圖庫 | 都市街道 | 商業圖庫 | 電腦圖庫 | 抽象圖庫 | 概念圖庫 | 地點場所 | 食品圖庫 | 靜物特寫 人物圖庫 | 標識旗幟 | 節日慶祝 | 運輸交通 | 未分類圖庫 以上是一些圖庫的摘錄
㈣ 簡歐景觀風格特點有哪些
它的設計風格其實是經過改良的古典歐式主義風格。歐洲文化豐富的藝術底蘊,開放、創新的設計思 想及其尊貴的姿容,一直以來頗受眾人喜愛與追求。簡歐風格從簡單到繁雜、從整體到局部,精雕細琢,鑲花刻 金都給人一絲不苟的印象。一方面保留了材質、色彩的大 致風格,仍然可以很強烈地感受傳統的歷史痕跡與渾厚的 文化底蘊,同時又摒棄了過於復雜的肌理和裝飾,簡化了 線條。
但綜合來說就是1.對稱性。2.造型(圓和方)。3.材料(精細和貴氣)
㈤ 有沒有風景優美的歐美電影
《大河戀》————————非常唯美的景色
《冷山》—————————美國南方山林景色,拍得很美
《戀愛假期》———————十分喜歡裡面的英國小鎮的景色,雖然是萬物凋零的冬天
《奔騰年代》———————賽馬題材的影片,男主角和馬兒在一起恢復的地方真美
《碧海藍天》———————蔚藍色的大海,生命渴求長眠的地方
《指環王》————————本身外景地就很美,拍攝技巧好,後期製作也完美
《納尼亞傳奇》——————童話王國,能不美嘛?
《美國往事》———————導演濃厚的美國情節
《濃情巧克力》——————優美的法國鄉間小鎮
《雲中漫步》———————夢想中的葡萄園
《英國病人》———————壯觀豪邁的沙漠景觀
《阿拉伯的勞倫斯》————雖然是年代很早的一部片子,但是裡面壯觀的沙漠景色還是讓我為之著迷
《丑聞》—————————韓國的,滿目蒼翠的庭院,令人沉醉的海邊,韓國很多片子現在拍得很唯美
《燃情歲月》———————狂野迷人的西部
《走出非洲》———————我一直對神奇的非洲大草原有朝聖般的嚮往
《不能說的秘密》—————風景拍攝得也很唯美
《與狼共舞》———————南達克它州白德蘭國家公園
㈥ 世界各地的一些景觀
巴黎聖母院
http://www.dlgallery.com.cn/paris/fengguang/shengmuyuan1.jpg
巴黎聖母院(-Dame)座落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庄嚴。它被壁柱縱向分隔為三大塊;三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個內凹的門洞。門洞上方是所謂的「國王廊」,上有分別代表以色列和猶太國歷代國王的二十八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將其誤認作他們痛恨的法國國王的形象而將它們搗毀。但是後來,雕像又重新被復原並放回原位。「長廊」上面為中央部分,兩側為兩個巨大的石質中欞窗子,中間一個玫瑰花形的大圓窗,其直徑約10米,建於1220—1225年。中央供奉著聖母聖嬰,兩邊立著天使的塑像。兩側立的是亞當和夏娃的塑像。
教堂內部極為樸素,幾乎沒有什麼裝飾。大廳可容納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講台上。廳內的大管風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渾厚響亮,特別適合奏聖歌和悲壯的樂曲。曾經有許多重大的典禮在這里舉行,例如宣讀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贊美詩,又如1970年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的葬禮等。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石頭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被譽為一級由巨大的石頭組成的交響樂。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埃及金字塔
http://www.21page.net/world_geography/qijiimage/jzt.gif
埃及金字塔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2700-2500年(這是一種公認的說法)
建造地點在埃及開羅附近的吉薩高原我們最熟悉的,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法老是古埃及的國王,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法老為什麼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有人說金字塔外星人造出來的,事實究竟怎樣。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左塞王之後的埃及法老紛紛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為自己修建墳墓,從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營造金字塔之風。由於金字塔起源於古王國時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時期內,因此,埃及的古王國時期又被稱為金字塔時代。古代埃及的法老們為什麼要將墳墓修成角錐體的形式,即修成漢字中的金字形呢?原來,在最早的時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備將馬斯塔巴作為死後的永久性住所的。後來,大約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時候,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後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後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quot;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這樣的天梯。同時,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啦"的標志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徵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陽光芒。因為,當你站在通往基澤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線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
吳哥窟
http://i5.tinypic.com/11welno.jpg
吳哥窟巨大的廟宇坐落在炎熱、潮濕的雨林中部的空曠地帶。在吳哥這座東南亞柬埔寨古代高棉王朝都城的其他一些地方,建築物已被叢林所取代。
吳哥建在公元9世紀~公元15世紀高棉國王統轄的一片大平原上。吳哥窟建於公元12世紀,是城內廟宇內最令人難忘的建築。
吳哥窟真是令人叫絕。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主廟被一排排圍牆包圍著。它的一些巨塔形似含苞欲放的荷花。廟內有許多雕像、台地、工廊和庭院,均呈對稱布局。吳哥窟的長廊外部雕有豐富多彩的印度教神像和神話傳說。
1413年吳哥被荒棄。
▲整個廟宇由大石塊砌築而成。石塊間的縫隙嚴密,沒有使用任何粘合物。
▲廟宇過去由巨大的護城河環繞著,現在這些護城河已幾乎絕跡。
吳哥地區的廟宇直到1860年才被發現。但一個世紀後,人們才弄清楚吳哥城的規模。以前其人口超過100萬,地域遼闊。高棉人修建了一系列復雜的溝渠和長方形的大湖或水庫。這使得即使是在旱季,城市及其周圍地區也能得到充足的供水。
中國萬里長城
http://i5.tinypic.com/11uev0i.jpg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 軍事性防禦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
據說,飛向太空的宇航員曾經報告說,從遙遠的月球觀察地球,能夠辨認出的人類工程只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中國的萬里長城。雄偉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世界奇跡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游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 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 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余里,遂稱 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科隆大教堂
http://i6.tinypic.com/11ub2oj.jpg
素有歐洲最高尖塔之稱的科隆大教堂,建在萊茵河畔,歷時600餘年才完成。
科隆大教堂以輕盈、雅緻著稱於世,成為科隆城的象徵,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它是當時德國人興建的一座宏偉的紀念性建築。後來成為德國宗教、民族和藝術統一的象徵。
科隆大教堂是最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它始建於1248年左右,高157.38米,東西長約145米,南北寬約86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整個建築全部由磨光的石塊砌成。
科隆大教堂的建造前後整整持續了632年,是歐洲建築史上建造時間最漫長的建築物之一,它還具有早期基督教時代的樸素風格。
教堂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高16l米,是全歐洲最高的尖塔,四周林立著無數座的小尖塔與雙尖塔相呼應。教堂內有10座禮拜堂,中央大禮拜堂穹頂高43米,中廳部跨度為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中廳。教堂的鍾樓上有重2.4噸的聖彼得鍾,被譽為"歐洲中世紀建築藝術的精粹"。教堂四壁上方有總數達1萬多平方米的窗戶,全部裝上描繪有《聖經》人物的各種顏色的玻璃,色彩十分絢麗。教堂內還有一座11世紀德國奧托王朝時期的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成為哥特藝術的先導,對後世的雕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塞哥維亞古羅馬輸水道
http://www.hoodong.com/uploads/16/s_11636557731242000000336948.jpg
塞哥維亞古羅馬輸水道,大概建於公元50年前後,迄今完好,令人稱奇。這一建築以雙層拱洞為特點,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塞哥維亞歷史古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這里,人們還可以參觀阿爾卡薩爾這一始建於11世紀,完成於16世紀的哥特式大教堂。
塞戈維亞位於瓜達拉馬山腳下舊卡斯蒂利亞的高原上,坐落在埃里斯馬河和克拉莫爾河交匯處一個陡峭的岬角上。
雖然早在史前時期即有人定居在此,但直到公元前146年才有塞戈維亞城的最初記載。歷史上該城是工業和政治中心。現為塞戈維亞省的首府。
偉茲敏斯特大教堂
http://pic2.5460.net/data/data1/21/39/73/088139.jpg
在倫敦市中心議會大樓旁邊,並非一所主教座堂,但是與英國王室有密切關系。不少英國君主死後都埋葬在內,而且很多重要的宗教儀式都在此舉行。現在大家看到的教堂是典型的西歐哥特式風格的建築。也保存了不少古物。比如經科學鑒定,證明有1千多年歷史的木門,是盎格魯薩克遜時代的產物,是全英國現存最古老的木門。
西敏寺內有英國全國罕見的裝飾華麗的聖人遺骨保存匣。在16世紀英國宗教改革如火如荼之際,不少聖骨匣都被破壞、摧毀,但是西敏寺內保存了聖愛德華的遺骨。
耶路撒冷舊城及其城牆
http://i6.tinypic.com/11uf4ms.jpg
耶路撒冷舊城及其城牆:耶路撒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因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教的聖地而聞名於世。3000多年來,它在戰火動亂中,不斷被破壞,又不斷地被修復,至今仍向世人展示著多姿多彩的儀態。 西元前1000年以色列最早在此建都。當時所建造的神殿在西元7世紀時,被羅馬侵略軍摧毀。亡國後的猶太人禁止進入耶路撒冷。西元4世紀後,才允許每年一次到倖存的殘牆哭泣哀禱,殘牆由此被世人稱為「哭牆」。在哭牆內側丘坡上,可見一座有金碧輝煌拱型圓頂的岩石清真寺,那是伊芳斯蘭教的聖地。舊城內還有座「聖墳大教堂」,是西元327年,由羅馬人為基教徒所修建。
沙那老城
http://i5.tinypic.com/11wenuf.jpg
沙那老城:位於葉門。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作為半島東部商道上的重要商站早在4世紀已經成為葉門政治、經濟、宗教的中心。20世紀中葉作為葉門首都的沙那城擴建時老城大部分被拆除,七座城門僅保留下一座「葉門門」作為歷史的見證。
夫伯里巨石遺址
http://i6.tinypic.com/11ub583.jpg
埃夫伯里巨石遺址:英格蘭南部索爾滋伯里平原上的這座環形排列的巨石遺址直徑約為100米。
據考證是新石器時代的建造物,有5000年的歷史。四層同心圓的石圈中央的祭奠石和旁邊被稱為腳跟石的玄武石,在每年夏至這一天,兩個石頭與地平線彼岸升起的太陽連成一線這個建造物的目的是什麼還存有眾多的猜測:亦或是崇拜太陽的神殿、亦或是天文台、亦或是與宇宙聯系的通信點等等,至今仍是個千古之謎。
速度
完畢
㈦ 世界著名景觀
巴黎聖母院
http://www.dlgallery.com.cn/paris/fengguang/shengmuyuan1.jpg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座落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庄嚴。它被壁柱縱向分隔為三大塊;三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個內凹的門洞。門洞上方是所謂的「國王廊」,上有分別代表以色列和猶太國歷代國王的二十八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將其誤認作他們痛恨的法國國王的形象而將它們搗毀。但是後來,雕像又重新被復原並放回原位。「長廊」上面為中央部分,兩側為兩個巨大的石質中欞窗子,中間一個玫瑰花形的大圓窗,其直徑約10米,建於1220—1225年。中央供奉著聖母聖嬰,兩邊立著天使的塑像。兩側立的是亞當和夏娃的塑像。
教堂內部極為樸素,幾乎沒有什麼裝飾。大廳可容納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講台上。廳內的大管風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渾厚響亮,特別適合奏聖歌和悲壯的樂曲。曾經有許多重大的典禮在這里舉行,例如宣讀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贊美詩,又如1970年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的葬禮等。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石頭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被譽為一級由巨大的石頭組成的交響樂。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埃及金字塔
http://www.21page.net/world_geography/qijiimage/jzt.gif
埃及金字塔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2700-2500年(這是一種公認的說法)
建造地點在埃及開羅附近的吉薩高原我們最熟悉的,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法老是古埃及的國王,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法老為什麼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有人說金字塔外星人造出來的,事實究竟怎樣。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左塞王之後的埃及法老紛紛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為自己修建墳墓,從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營造金字塔之風。由於金字塔起源於古王國時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時期內,因此,埃及的古王國時期又被稱為金字塔時代。古代埃及的法老們為什麼要將墳墓修成角錐體的形式,即修成漢字中的金字形呢?原來,在最早的時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備將馬斯塔巴作為死後的永久性住所的。後來,大約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時候,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後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後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quot;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這樣的天梯。同時,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啦"的標志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徵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陽光芒。因為,當你站在通往基澤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線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
吳哥窟
http://i5.tinypic.com/11welno.jpg
吳哥窟巨大的廟宇坐落在炎熱、潮濕的雨林中部的空曠地帶。在吳哥這座東南亞柬埔寨古代高棉王朝都城的其他一些地方,建築物已被叢林所取代。
吳哥建在公元9世紀~公元15世紀高棉國王統轄的一片大平原上。吳哥窟建於公元12世紀,是城內廟宇內最令人難忘的建築。
吳哥窟真是令人叫絕。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主廟被一排排圍牆包圍著。它的一些巨塔形似含苞欲放的荷花。廟內有許多雕像、台地、工廊和庭院,均呈對稱布局。吳哥窟的長廊外部雕有豐富多彩的印度教神像和神話傳說。
1413年吳哥被荒棄。
▲整個廟宇由大石塊砌築而成。石塊間的縫隙嚴密,沒有使用任何粘合物。
▲廟宇過去由巨大的護城河環繞著,現在這些護城河已幾乎絕跡。
吳哥地區的廟宇直到1860年才被發現。但一個世紀後,人們才弄清楚吳哥城的規模。以前其人口超過100萬,地域遼闊。高棉人修建了一系列復雜的溝渠和長方形的大湖或水庫。這使得即使是在旱季,城市及其周圍地區也能得到充足的供水。
中國萬里長城
http://i5.tinypic.com/11uev0i.jpg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 軍事性防禦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
據說,飛向太空的宇航員曾經報告說,從遙遠的月球觀察地球,能夠辨認出的人類工程只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中國的萬里長城。雄偉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世界奇跡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游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 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 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余里,遂稱 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科隆大教堂
http://i6.tinypic.com/11ub2oj.jpg
素有歐洲最高尖塔之稱的科隆大教堂,建在萊茵河畔,歷時600餘年才完成。
科隆大教堂以輕盈、雅緻著稱於世,成為科隆城的象徵,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它是當時德國人興建的一座宏偉的紀念性建築。後來成為德國宗教、民族和藝術統一的象徵。
科隆大教堂是最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它始建於1248年左右,高157.38米,東西長約145米,南北寬約86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整個建築全部由磨光的石塊砌成。
科隆大教堂的建造前後整整持續了632年,是歐洲建築史上建造時間最漫長的建築物之一,它還具有早期基督教時代的樸素風格。
教堂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高16l米,是全歐洲最高的尖塔,四周林立著無數座的小尖塔與雙尖塔相呼應。教堂內有10座禮拜堂,中央大禮拜堂穹頂高43米,中廳部跨度為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中廳。教堂的鍾樓上有重2.4噸的聖彼得鍾,被譽為"歐洲中世紀建築藝術的精粹"。教堂四壁上方有總數達1萬多平方米的窗戶,全部裝上描繪有《聖經》人物的各種顏色的玻璃,色彩十分絢麗。教堂內還有一座11世紀德國奧托王朝時期的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成為哥特藝術的先導,對後世的雕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塞哥維亞古羅馬輸水道
http://www.hoodong.com/uploads/16/s_11636557731242000000336948.jpg
塞哥維亞古羅馬輸水道,大概建於公元50年前後,迄今完好,令人稱奇。這一建築以雙層拱洞為特點,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塞哥維亞歷史古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這里,人們還可以參觀阿爾卡薩爾這一始建於11世紀,完成於16世紀的哥特式大教堂。
塞戈維亞位於瓜達拉馬山腳下舊卡斯蒂利亞的高原上,坐落在埃里斯馬河和克拉莫爾河交匯處一個陡峭的岬角上。
雖然早在史前時期即有人定居在此,但直到公元前146年才有塞戈維亞城的最初記載。歷史上該城是工業和政治中心。現為塞戈維亞省的首府。
偉茲敏斯特大教堂
http://pic2.5460.net/data/data1/21/39/73/088139.jpg
在倫敦市中心議會大樓旁邊,並非一所主教座堂,但是與英國王室有密切關系。不少英國君主死後都埋葬在內,而且很多重要的宗教儀式都在此舉行。現在大家看到的教堂是典型的西歐哥特式風格的建築。也保存了不少古物。比如經科學鑒定,證明有1千多年歷史的木門,是盎格魯薩克遜時代的產物,是全英國現存最古老的木門。
西敏寺內有英國全國罕見的裝飾華麗的聖人遺骨保存匣。在16世紀英國宗教改革如火如荼之際,不少聖骨匣都被破壞、摧毀,但是西敏寺內保存了聖愛德華的遺骨。
耶路撒冷舊城及其城牆
http://i6.tinypic.com/11uf4ms.jpg
耶路撒冷舊城及其城牆:耶路撒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因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教的聖地而聞名於世。3000多年來,它在戰火動亂中,不斷被破壞,又不斷地被修復,至今仍向世人展示著多姿多彩的儀態。 西元前1000年以色列最早在此建都。當時所建造的神殿在西元7世紀時,被羅馬侵略軍摧毀。亡國後的猶太人禁止進入耶路撒冷。西元4世紀後,才允許每年一次到倖存的殘牆哭泣哀禱,殘牆由此被世人稱為「哭牆」。在哭牆內側丘坡上,可見一座有金碧輝煌拱型圓頂的岩石清真寺,那是伊芳斯蘭教的聖地。舊城內還有座「聖墳大教堂」,是西元327年,由羅馬人為基教徒所修建。
沙那老城
http://i5.tinypic.com/11wenuf.jpg
沙那老城:位於葉門。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作為半島東部商道上的重要商站早在4世紀已經成為葉門政治、經濟、宗教的中心。20世紀中葉作為葉門首都的沙那城擴建時老城大部分被拆除,七座城門僅保留下一座「葉門門」作為歷史的見證。
夫伯里巨石遺址
http://i6.tinypic.com/11ub583.jpg
埃夫伯里巨石遺址:英格蘭南部索爾滋伯里平原上的這座環形排列的巨石遺址直徑約為100米。
據考證是新石器時代的建造物,有5000年的歷史。四層同心圓的石圈中央的祭奠石和旁邊被稱為腳跟石的玄武石,在每年夏至這一天,兩個石頭與地平線彼岸升起的太陽連成一線這個建造物的目的是什麼還存有眾多的猜測:亦或是崇拜太陽的神殿、亦或是天文台、亦或是與宇宙聯系的通信點等等,至今仍是個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