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景觀設計樹種

景觀設計樹種

發布時間: 2020-12-23 20:39:46

1. 常見的園林景觀植物有哪些

古代以竹、蘭、梅、荷為植物中的「四君子」,所以,在滄浪亭的植物中專,前面的三樣植物景觀非屬常突出,而在園外的河水裡,則栽有荷花
月季,池畔宅旁皆可種植、紫竹,其中紫藤還可修剪成各種形態、菊花、虎耳草等,觀特色葉的有八角金盤等等

2. 居住區綠化樹種應如何選擇

有很多種類,看你喜歡什麼了,國槐,冬青都是不錯的選擇。

3. 園林景觀設計知識:如何選擇園林綠化樹種

壯志凌雲、求仁得仁、生死不渝、得其所哉、晝想夜夢、一枕黃粱、雄心壯志、一枕邯鄲、志在四方、求志達道。
1、壯志凌雲 [ zhuàng zhì líng yún ]
釋意:壯志:宏大的志願;凌雲:直上雲霄。 形容理想宏偉遠大。
2、志在四方 [ zhì zài sì fāng ]
釋意:四方:天下。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3、雄心壯志 [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
釋意: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願。
4、一枕邯鄲 [ yī zhěn hán dān ]
釋意:
比喻虛幻的夢想。同「一枕黃粱」。
5、晝想夜夢 [ zhòu xiǎng yè mèng ]
釋意:①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②指日夜夢想,殷切追求。

4. 園林景觀綠化設計中樹種的選擇原則是什麼

鄉土樹種,適地適樹這是書本上說的,現在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鄉土樹種很難完成,最終的原則還是建設方的效果意向。

5. 我國被列入為世界遺產名錄的景觀有哪些

截至2003年7月,我國已有29處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文化遺產共21處:北京故宮、長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孔府.孔廟.孔林、武當山古建築群、西藏布達拉宮、麗江古城、平遙古城、蘇州古典園林、皖南古村落____西遞.宏村、北京頤和園、北京天壇、明清皇家陵寢(明孝陵、十三陵、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龍門石窟、大足石刻、都江堰____青城山、雲岡石窟、廬山風景名勝區。
自然遺產共4處: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九寨溝風景區、黃龍風景名勝區、雲南「三江並流」自然景觀。
自然文化遺產共4處:武夷山風景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九寨溝風景區、黃龍風景名勝區、雲南「三江並流」自然景觀。
自然文化遺產共4處: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泰山風景名勝區、黃山風景名勝區、峨眉山____樂山大佛。

6. 植物配置圖包括植物種植的面積和規格嗎

1. 根據城市及綠地的不同性質發揮園林植物綜合作用
2. 根據園林植物生態要求,處理好種間關系

3. 植物造景的藝術性原則
4. 處理整體與局部,近期與遠期的關系
二 、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1、主次分明 疏朗有序

主即主要突出某一樹種進行栽植,其他樹種進行陪襯;疏即很自然的進行栽植,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盡量避免人工之態的顯現。
2、注意四季景色季相變化

在植物造景過程中,突出一季景觀的同時,兼顧其他三季,即在主要樹種開花時,不要有其他樹種開花,而在其他季節要有其他樹種的開花托景。

3、圍合空間的合理應用

植物圍合空間可分為開放性(視線通透),半開放性空間(有開闊視野,有封閉視線),冠下空間(樹冠郁閉後的樹下空間),封閉性空間(四周全被遮擋),豎向空間(視線向上)等幾種形式。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組團綠地選用不同的空間圍合。
4、林緣線和林冠線處理要有變化,有韻律

林緣線是樹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線;林冠線是樹冠與天空交接的線。進行植物造景時應充分考慮到樹木的立體感和樹形輪廓,通過里外錯落的種植,及對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應用,使林緣線,林冠線有高低起伏的變化韻律,形成景觀的韻律美。
5、應用 透視 變形 幾何視錯覺原理進行植物造景

人們對於景觀的最直接感受便是通過視覺來獲得的,設計者引導遊人視線成功與否決定了景觀的優劣。視線通透遠近等視線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對植物材料的選擇,喬木,灌木,花草,不同的樹種起到了不同的視覺效果.
第二節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基本形式與類型

一、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基本形式

1.規則式:

概念:是指園林植物成行成列等距離排列種植,或做有規則的簡單重復,或具規整形狀。

規則對稱式:植物景觀布置具有明顯的對稱軸線或對稱中心,樹木形態一致或人工整形,花卉布置採用規則圖案。多用於紀念性園林,大型建築物環境、廣場等規則式園林綠地中。
規則不對稱式:沒有明顯的對稱軸線和對稱中心,景觀布置有規律,也有變化,多用於街頭綠地、庭園等。
2.自然式:

植物景觀的布置沒有明顯的軸線,各種植物的分布自由變化,沒有一定的規律性。常用於自然式的園林環境中,如自然式庭園、綜合性公園安靜休息區、自然式小游園、居住區綠地等

3.混合式:

是規則式與自然式相結合的形式。它吸取規則式和自然式的優點,既整潔清新、色彩明快的整體效果,又有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自然景色;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

二、園林植物種植設計類型

(一)根據園林植物應用類型分類

1.樹木種植設計:對各種園林樹木(包括喬木、灌木及木質藤本植物等)景觀進行設計。可分為孤景樹、對植樹、樹列、樹叢、樹群、樹林、植籬及整形樹等景觀設計。

2.花草種植設計:對各種草本花卉進行造景設計。如花壇、花境、花台、花池、花箱、花叢、花群、模紋花帶、花柱、花缽、花球、花傘、吊盆等。

3.蕨類與苔蘚植物設計:多用於林下或陰濕環境下,創造樸素、自然和幽深寧靜的藝術境界。如貫眾、鳳尾蕨、腎蕨、波斯頓蕨、翠雲草、鐵線蕨等。
(二)按植物生境分類

1.陸地種植設計

山地,宜用喬木造林

坡地,多種植灌木叢、樹木地被或草坡地等

平地,宜做花壇、草坪、花境、樹叢、樹林等。

2. 水體種植設計:利用水生植物打破水面的平靜和單調,增添水面情趣,豐富園林水體景觀內容。
(三)按植物應用空間環境分類

1.戶外綠地種植設計 :是園林種植設計的主要類型,一般面積較大,植物種類比較豐富,以創造穩定持久的植物自然生態群落為主。

2.室內庭園種植設計:多用於大型公共建築等室內環境布置。須考慮空間、土壤、陽光、空氣等環境因子對植物景觀的限制。
3.屋頂種植設計:非遊憩性綠化種植和屋頂花園

第三節 各類植物景觀種植設計

一、樹列與行道樹的設計

(一)樹列設計

1.概念:樹列也稱列植樹,是指按一定間距,沿直線(或曲線)縱向排列種植的園林樹木景觀。
2.樹列設計形式

單純樹列:用同一種樹木進行排列種植設計,具有強烈的統一感和方向感,種群特徵鮮明,景觀形態簡潔流暢,但不乏單調感。
混合樹列:用兩種以上的樹木進行相間排列種植設計,具有高低層次和韻律變化,混合樹列因樹種不同,產生色彩、形態、季相等景觀變化。
3.樹列設計的間距:一般喬木3~8m,灌木1~5m,主要取決於樹種特性、環境功能和造景要求等因素。
4.樹種選擇與應用

1) 選擇樹冠較整齊、個體生長發育差異小或者耐修剪的樹種。
2) 樹列景觀適用於喬木、灌木、常綠、落葉類樹種。
3) 樹列常用於道路邊、分車綠帶、建築物旁、水際、綠地邊界、花壇等種植布置。
4)混合樹列樹種宜少不宜多,一般不超過三種。樹列延伸線短時,多用一樹種,或喬木與灌木間植,一高一低,簡潔生動。

(二)行道樹設計

1.概念:行道樹是按一定間距列植於道路兩側或分車綠帶上的喬木景觀
2.考慮的主要內容

1)道路環境:與植物生長發育有關,直接影響著景觀形態和景觀效果,包括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
2)樹種選擇:要求具有適應性強、姿態優美、生長健壯、樹冠寬大、萌芽性強、無污染性等特點,盡量選無花粉過敏或過敏性較少的樹種,如香樟、女貞、刺槐、烏桕、水杉、黃楊、榔榆、冬青、銀杏、梧桐等。
3)設計形式:

綠帶式:在道路規劃設計時,在道路兩側,位於車行道與人行道之間、人行道或混合道路外側設置帶狀綠地。

樹池式:在人行道上設計排列幾何形的種植池以種植行道樹的形式。正方形1.5m×1.5m,最小不小於1m×1m;長方形樹池以1.2m×2m為宜;圓形樹池半徑不小於1.5m。

4)設計距離:一般以5m作為定植株距,高大喬木可採用6~8m,以成年後樹冠能形成較好的郁閉效果為准,如為初種樹木,可縮短間距形成遮陽效果,一般為2.5~3m。小喬木或窄冠喬木可用4m定植。

7. 論居住小區的綠化管理

隨著城市住宅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購房時除了關注居住區的建築地段、房價、區位、交通等因素外,更關注的是樓盤的綠化和景觀等自然環境的營造,因而對居住區綠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不再限於一個簡單的栽花栽草的美化,而是需要置身於一個融匯著自然、文化、藝術的高品質生活環境,因而開發商也逐漸開始重視園區綠化的建設,滿足人們對綠化的生理和心理上需求,不斷推陳出新、精益求精、營造出一個美好的居住環境。在現代居住區設計中,一般要求綠化率達30%,高檔居住區甚至要達50%-60%。這就加大了日後綠化管理的內容和成本。
綠化管理作為物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很多物業管理者對綠化管理的內容和工作的要點往往不是很清楚,以至綠化管理工作被忽視,即使是管理起來也是無從下手,或者憑經驗做事,綠化項目多的園區能夠聘請專職的園林綠化人員,而項目少的也就任其自然生長,大多是到期修理一下,對如何養護管理很少有人能知道。事實上看似簡單的綠化包含著很多科學道理,違背科學,單憑主觀意志尤其是個人意志行事就會造成很大損失。
一、居住區綠化環境及設計的現狀
盡管現代居住區發展迅猛,但在居住區的綠化建設上尚有不少問題,概括起來主要有:
1、為綠化而綠化的設計規劃觀念表現普遍。一些居住區方案設計粗糙,僅僅滿足了符合規范或綠化法規條例的要求,但缺乏有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綠化空間設計。有些居住區的綠化甚至有拒人於園外的感覺,草坪、花壇、綠地景觀被鐵柵欄、圍欄包圍,這樣的綠化雖然絕對化覆蓋面積達標,但其綠化的實用功能卻遠遠不能發揮它的作用,與有主題的綠化(即一方面,有中央庭院作為社區共享部分;另一方面,將綠色延伸到每一戶的窗戶外,或使住戶能走入綠色,使之成為可享有的綠色。)相違背。
2、居住區綠化設計千篇一律,無個性可言。大多數居住區綠化沒有特色,識別性不強,以致來訪的客人很難快速准確地找到他們所處的位置。不少都是一片草坪,中間點綴幾棵蘇鐵、夏鵑或刺柏、紅葉小檗鑲邊等,以致於缺乏個性,造成居住區往往是一樣的植被,一樣的空間布局形式,顯然沒有充分考慮居民的心理需要。其實,開發商關注綠化環境時,不妨關注一下綠化環境的差異性,這樣,可以使你開發的樓盤從眾多的樓盤中脫穎而出,便於識別。
3、綠化過分重視單一草坪,而忽略植物群落。在居住區的綠化上,目前有一種過分追求大面積草坪的傾向,單一大規模進行草坪建植,其實並不科學,草坪相對植物群落而言,觀賞性強,但實用性弱,而且大范圍的草坪養護及建植的費用都很高,日後管理養護費用也高,會增加居住區內居民的經濟負擔。如果利用一公頃的土地進行綠化,若規劃建設成草坪,大約需要購草種200公斤,加上撒播草種的工時、肥料、沙土、紅土、草坪地膜、草坪噴灌設施及成坪後的修剪、除草、施肥、病蟲防治等,其費用是相同面積的非單一性草坪景觀(即喬木、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組合景觀)的1.5-2倍。
4、綠化設計與使用後的維護脫節。不少居住區在正式投入使用後,因疏於管理和維護,綠化好的環境遭到破壞而得不到及時維護,加上水、電供應及太陽能設施等脫節,使居民區的外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從而大大降低居住區環境的質量。
二、居住區綠化的重要作用
居住區綠化為人們創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環境,是環境質量好壞的重要標志。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準的提高,不僅對居住建築本身,而且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居住區綠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1、居住區綠化以植物為主,從而在凈化空氣減少塵埃吸收噪音,以保護居住區環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時也有利於改善小氣候、遮陽降溫、防止西曬、調節氣溫、降低風速,而在炎夏靜風時,由於溫差而促進空氣交換。
2、娥娜多姿的花草樹木,豐富多彩的植物布置,以及少量的建築小品、水體等的點綴,並利用植物材料分割空間,增加層次,美化居住區的面貌,是居住區建築群更顯生動活潑。同時還可利用植物遮蔽醜陋不雅觀之物。
3、在良好的綠化環境下,組織、吸引居民的戶外活動,使老人、少年兒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綠地中遊憩、活動觀賞及進行社會交往,有利於人們身心健康,增進居民間的互相了解,和睦相處。人們賞心悅目,精神振奮,為形成好的心理效應,創造良好的戶外環境條件。
4、居民區綠化中選擇即好看,又實惠的植物進行布置,使觀賞、功能、經濟三者結合起來,取得良好的效益。
由此可見,居住區綠化對城市人工生態系統的平衡,城市面貌的美化,對人們心理的良好作用都很有意義。隨著人們的審美需求不斷提升,居住區環境景觀開始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提倡簡約明快的景觀設計風格。環境景觀還更加關注居民生活的舒適性,不僅為人所賞,還應為人所用。
三、居住區綠化的原則
近幾年,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日益增強和對生活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在選購住房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強調一個新的選擇尺度:景觀環境。亦即居住區內及其周邊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是否豐富,是否有活力和與生態協調。這種生態化的現代居住觀,給園區環境設計注入了新的內容,因此居住區綠化應堅持方便、安全、整潔、環保,從充分發揮園區功能出發,通過建設高品位、高質量的綠化空間環境,創造一個舒適、美觀、休閑、有益於身心健康、充滿活力的人居生態景觀。居住區綠化對樹種選擇要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
居住區的綠化項目大致包括草坪、灌木、喬木、花卉等。綠化種植設置要求具有總體藝術,布局要協調,盡量達到四季景色的變化協調,最好三季都有花,花期搭配開,觀花、觀果、觀葉相互結合。
1、綠化配置以植物群落為主,兼顧草坪。現代化的居住區,植物群落是綠色空間環境的基礎,植物景觀是綠色的主體,因此,應以喬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來有機結合,根據它們的種類和習性的相似性組成層次豐富而不繁雜,適合該地自然環境條件的人工園林植物群落,以發揮最佳生態效益。最佳生態效益結構為喬木+灌木+草(含地被、綠籬),種植結構其比例為喬木:灌木:草:綠地=1∶6∶20∶29,含義是29㎡的綠地中,應有喬木1株,灌木(不含綠籬)6株,草(含地被植物、綠籬)20㎡。這種種植結構可創造最佳生態效益,既節省土地,又在環境生態效益上產生最佳效果。
2、綠化布局兼顧集中與分散。現代化的居住區,更要注重居民的交流、運動和休息,如何圍繞園區綠地這一共享空間,組織一些有益的戶外活動,豐富園區居民生活,密切人際關系,規劃設計時就要考慮集中的中心綠地。但過度集中的中心綠地環境難以安靜,感覺空曠,人員往來也復雜,在實際生活中管理不甚方便,無形中同園區內大多住戶之間拉開距離。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在綠化設計中還應考慮設計一些分散的團塊綠地,形成一些相對安靜的空間,利於園區住戶休息和生活。
3、綠化設計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居住區綠化不同於公園設計,在居住區的設計和建設中,要注重實用功效和美學藝術。現代的居住區是以自然為主軸,體現人的情感與文化品位取向的生態化人居環境,因而在其景觀效果表達上要結合人文內涵,創造出充滿情趣的生活空間。在規劃設計中,還應充分考慮居民要求,滿足小孩嬉戲,老人活動、品茶、下棋以及居民體育鍛煉、健身等。
4、綠化設計功能與形式統一。設計必須根據不同的氣候特點、居民生活習慣的不同、對戶外活動要求不同來進行。喬木、灌木、草坪要有一個合理的配置比例,達到最佳的生態和美化作用。園區綠化設計是一種多維立體空間藝術的設計,是以自然美為特徵的空間環境設計,有平面構圖,也有立體構圖,同時又是把植物、建築、小品等綜合在一起的造型藝術。綠化要有統一的形式,在統一的形式中再求得各個部分的變化。要充分利用對比與調和、韻律節奏、主從搭配等設計手法進行規劃設計。
5、綠化設計要因地制宜,巧於因借。居住區綠化是以滿足居民生活,在喧鬧都市中營造接近自然、生態良好的溫馨家園為宗旨,本著經濟適用的原則,因地制宜,巧於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簡單的維護、達到設計與當地風土人情及文化氛圍相融合的境界。居住區綠化同居民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更具有功能性和實用性。
6、居住區綠地規劃應以人為本。園區綠地最貼近居民生活,規劃設計不僅要考慮植物配置與建築構圖的均衡,以及對建築的遮擋與襯托,更要考慮居民生活對通風、光線、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應簡潔明快,樹種選擇應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來設計,並區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沈陽這樣的北方地區冬春風大,夏季烈日炎炎,綠化設計應以喬、灌、草復層混交為基本形式,不宜以開闊的草坪為主,常綠樹種應不少於2/5。另外以人為本並非一味迎合目前人們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過環境影響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層次和品味。
7、居住區綠化要適地適樹。居住園區房屋建設時,對原有土壤破壞極大,建築垃圾就地掩埋,土壤狀況進一步惡化,因此應選擇耐貧瘠、抗性強、管理粗放的鄉土樹種為主,結合種植速生樹種,保證種植成活率和環境及早成景。還須考慮喬木、灌木、藤本、草本、花卉的適當搭配以及果樹、葯材、觀賞植物的搭配,以及平面綠化與立體綠化的多種手段的運用。
四、現代居住區綠化樹種的選擇和配置
居住區綠化樹種選擇總的原則是:
1、應充分考慮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做到適地適樹。即根據氣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條件來選擇能夠健壯生長的樹種,通常的做法是選用鄉土樹種和地方品種。
2、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使用功能,滿足人們生活、休息的需要。
五、居住區綠化管理養護的內容
居住區綠化率的提高,綠化品種的增加,對物業管理中的綠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綠化管理是一項季節性極強的工作,居住區綠化管理養護的內容包括淋水、開窩培土、修剪、施肥、除草、修剪抹芽、病蟲害防治、扶正、補苗(苗木費另計)等整套過程。只有正確進行管理養護,才能使居住區的綠化環境得到保障,提升環境質量,進而實現物業的增值。
1、施肥。按照綠化的種類進行定期施肥,喬木每年施有機肥料一次;灌木、綠籬、袋苗每季度施肥一次;草本類每季度施肥一次。並根據品種確定施肥量,採用適合的方法。如喬木每株施餅肥0.25千克,每棵施復合肥、混尿素0.1千克,採用穴施、及噴灑、水肥等,然後用土覆蓋,淋水透徹,水滲透深度10厘米以上。灌木、綠籬、袋苗和草本類植物每季度施肥一次,每667m2施尿素混復合肥10千克,採用撒施及水肥等方法施肥。
2、修剪、除草。根據植物生長的具體情況,確定修剪的次數。保持樹木自然生長狀態,一般喬木無須造型修剪,及時剪除黃枝、病蟲枝、蔭蔽徒長枝及阻礙車輛通行的下垂枝,及時清理干凈修剪物。每周清除樹根周圍雜草一次,確保無雜草。灌木、綠籬、袋苗就要求修剪成圓形、方行或錐行的,每周小修一次,每月大修一次,剪口平滑、美觀,及時清除修剪物,及時剪除枯枝、病蟲枝,及時補種老、病死植株,每周清除雜草一次。草本類每周剪除殘花一次、清除雜草一次,及時剪除枯枝、黃枝。特別是冬季修剪,全面展開對落葉樹木的整形修剪作業;大小喬木上的枯枝、傷殘枝、病蟲枝及妨礙架空線和建築物的枝杈都要進行修剪。
3、淋水。一般植物施肥後都要進行淋水,確保有效吸收肥料。灌木、綠籬、袋苗、草本類施肥後三小時內淋水一次,並每天進行淋水一次(雨天除外),水滲透深度10厘米以上,確保植物的水份充足,易於生長。冬季綠地內要注意防凍澆水。除了及時淋水外,還應在大雨過後要及時排澇。
4、補種。春季是植樹的有利時機。土壤解凍後,應立即抓緊時機植樹。種植大小喬木和灌木前作好規劃設計,事先挖(刨)好樹坑,要做到隨挖、隨運、隨種、隨澆水,以提高苗木存活率。喬、灌木樹種應根系發達,生長茁壯,無病蟲害,規格及形態應符合設計要求。並達到生長旺盛,姿態豐滿,品種優良,苗源取近原則。觀葉植物,葉色應鮮艷,葉簇豐滿。同時挖種植穴、槽的大小,應根據苗木根系、土球直徑和土壤情況而定。穴、槽必須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種植應按設計圖紙要求核對苗木品種、規格及種植位置。規則式種植應保持對稱平衡,行道樹或行列種植樹木應在一條線上,相鄰植株規格應合理搭配,高度、干徑、樹形近似,種植的樹木應保持直立,不得傾斜,應注意觀賞面的合理朝向,種植密度適宜。種植綠籬的株行距應均勻,樹形豐滿的一面應向外,按苗木高度、樹干大小搭配均勻。在苗圃修剪成型的綠籬,種植時應按造型拼栽,深淺一致。種植帶土球樹木時,不易腐爛的包裝物必須拆除。珍貴樹種應採取樹冠噴霧、樹干保濕和樹根噴布生根激素等措施。
5、病蟲害的防治。樹木最常見的蟲害包括蚧殼蟲、刺蛾、天牛等等。冬季是消滅園林害蟲的有利季節,可在樹下疏鬆的土中挖集刺蛾的蟲蛹、蟲繭,集中燒死。在冬季防治害蟲,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病蟲害的防止應該根據季節進行,如一月中旬的時候,蚧殼蟲類開始活動,但這時候行動遲緩,可以採取刮除樹幹上的幼蟲的方法。三月是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時刻。一些苗木出現了煤污病,瓜子黃楊卷葉螟也出現了(採用噴灑殺螟松等農葯進行防治)。防治刺蛾可以繼續採用挖蛹方法。四月天牛開始活動了,可以採用嫁接刀或自製鋼絲挑除幼蟲,但是傷口要做到越小越好。六月中、下旬刺蛾進入孵化盛期,應及時採取措施,目前基本採用對50%殺螟松乳劑稀釋500倍的液體噴灑的方法進行噴施。
21世紀的人本居住區將是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打破固式化規劃理念,以營造最佳居住環境,最好居住條件為中心,使園區規劃達到經濟功能、環境功能、社會功能的要求,隨著綠化面積的增大,居住區綠化管理也逐漸走向專業化,對物業管理來說成為一個綜合性的課題。因此了解認識綠化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綠化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8. 如何對園林樹木的應用狀況進行調查

園林樹木學是對園林樹木的形態特徵、系統分類、地理分布、生物學特性及生態習性、栽培繁殖及園林應用等進行系統研究的一門學科,它屬於應用學科的范疇,是園林、城市規劃等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從概念上來講,園林樹木包括了適於城鄉各類園林綠地、風景名勝區、修療養勝地、森林公園等應用,以綠化美化、改善與保護環境為目的的所有木本植物。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突出,人們對改善與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營造優美和諧的城市植物景觀的要求日益迫切,可以說利用豐富的園林植物資源構建和諧自然的城市綠地系統已是大勢所趨,其中園林樹木在城市綠地建設中起著骨幹作用。在本課程學習過程中,掌握園林樹木的形態特徵、系統分類是園林應用的基礎,了解其地理分布、生物學特性及生態習性、繁殖栽培是科學合理的用好園林樹木的前提,通過系統學習最後能科學合理藝術的在園林中應用園林樹木是學習本課程的最終目的,可以說,在園林建設中,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及養護管理的整個園林活動中,都離不開園林樹木的相關知識。

要學好園林樹木學,必須有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土壤肥料學、氣象學、地植物學等學科方面的相關知識。同時必須意識到園林樹木學是專業性強的應用學科,是學好園林綠地規劃、設計、施工及養護管理等方面的後續課程的基礎。同時,園林樹木學也是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習中必須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多觀察記錄、多總結歸納,在實踐中去學習,在自然中去學習,最後達到掌握與靈活運用樹木的目的。

9. 在園林設計里喬木和灌木的層次和空間怎樣把握

園林綠地是提供活動休息的場所,因此在植物配置上要以『精心、細致、耐用』為目的。在植物造景上除了要考慮四季景觀,還應具有觀賞和實用價值。
觀賞價值方面,要重點考慮各類植物的配置。
通常灌木要位於喬木的正前方,由低到高逐漸配置,那樣才能突出每個層次;在色彩搭配上,深色的植物要作為背景,而將花色和淺色的植物配置在前方和中心位置。空間感可以通過不同株形、開花特點和葉色植物的合理配置來實現,必須在實踐中根據地形和綠化面積等具體條件來確定。
大量觀賞型喬木樹種的種植:如,葉型奇特的元寶楓,果似燈籠的欒樹,萬古長青的松柏,應達到三季有花。
花灌木的種植:為了形成生態綠化自然美。除了栽植常綠的喬木和闊葉樹種外,選用的主角是花灌木,因為它很受人們的歡迎。綠地則做到了四季有景,配置了活潑明快的植物。叢栽花灌木,並散點奇特優美的天然景石,使之與環境和諧一致富有野趣,從而構成一幅富有詩情畫意的自然景觀縮略圖,形成『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花卉的種植:利用了自然環境條件,在良好的背景處,栽種了多年生草本和宿根花卉。並且注意了四季景觀效果,隨著季節的變換,色彩和樣式也隨之變化,在不同季節種植不同的植物。
園林應以鄉土樹種為主,並點綴一些名貴樹種,為更好的凈化空氣,所以應特別注意選擇玉蘭等抗性強的植物。
所選植物應既具有觀賞價值,又具經濟價值,如:海棠等,特別強調的是在植物的選配上採用慢生樹與快生樹相結合的方式,既使其能快速成景,又能保證長期的觀賞價值。

10. 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要點有哪些

主要有五方面要點
一、人性化的景觀設計理念
綠化設計應該貫穿「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要求,增加區綠量,滿足使用功能的綜合要求。植物景觀設計要關注居民生活的舒適性,在植物配置時要重視季相變化,並結合城市的主導風向進行設計,以有效地阻擋冬季風和引人夏季風,減弱氣候不利因素對園林環境造成的影響,創造自然、舒適、親近、宜人的景觀空間。植物造景宜多採用生態型配置(即以常綠樹為基調樹種,以喬木為骨幹樹種,以片植、叢植、群植為主,並注意地被植物及草坪的覆蓋,創造生態型植物景觀),努力實現「人性化」的設計理念。
二、樹種科學配比
植物多樣性是園林生態綠化的基礎,一定面積的園林綠地應達到相應數量的植物種類。對生態型居住社區而言,華中、華東地區木本植物種類大於50種,三北地區應大於40種,而華南、西南地區應大於60種。另外,樹種間的比例也是影響園林植物景觀效益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區的適應比例不同。
三、適當地安排植物配置
風景園林綠化樹種的配置,要根據氣候分布、土壤地貌、周圍環境等自然狀態,結合居住區不同的規劃組織結構類型進行適宜的選擇。根據居住區綠地人群的年齡需求合理選擇樹種。注意選擇無絮無毒、無刺激性氣味、少花粉、抗污染力強、耐乾旱瘠薄的綠化樹種,尤以各地鄉土樹種為主。再次,居住區建築南側陽光強烈,設計樹種時需考慮植物的喜光特性,做到適地適樹,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使用功能。
四、增加綠化數量,提高綠化面積
園林綠化設計要充分考慮季相變化和生態作用,通過不同樹種間的科學配比與喬、灌、草、藤和地被植物的復層混交立體綠化配置,構建點、線、面結合的居住區雙向綠地系統,如以宅間綠地和組團綠地為「點」、以沿區內主要道路綠化帶為「線」、以小區游園和居住區公園為「面」相結合的水平綠地系統;以陽台綠化為「點」,以外走道、平台攔河綠化為「線」,以群房的天台花園、屋頂綠化為「面」的豎向綠地系統,從而豐富植物景觀,大大提高風景園林綠量。為了提高綠視率,可充分利用小區中的頂層、底層、空中、室內,進行垂直綠化、屋頂綠化及陽台綠化,提高居住區的立體綠化效果。
五、科學地採用與推廣地被植物
在風景園林中大量推廣和應用地被植物,不僅能推動綠化生物多樣性和造景多樣性的重要舉措,而且可以進一步提高綠化質量和檔次的重要途徑,更是做到「以人為本、返樸歸真」的自然美化效果。園林地被植物的應用要採用花壇、花境、林下地被、綴花草坪等形式,使居民能欣賞到一年四季的美妙景色,以滿足現代都市人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