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雕塑類型
Ⅰ 景觀雕塑的基座設計類型有哪些
基座設計有四種基本類:碑式、座式、台式和平式
1、碑式
大多數是指基座的高度超過塑的高度,建築要素為主體,基座設計幾乎就是一個完整紀念物主體,而雕塑只是起點題的作用。因而碑的設計就是重點內容。例如,哈爾濱防汛勝利紀念碑就是採用圓弧槽線的西洋古典柱身的造型,用環形青銅束腰的過渡處理,使上部立雕與下部浮雕取得統一的效果。
2、座式
這是指景觀雕塑本身在與基座的高度比例基本採用與1:1的相近關系。這種比例是景觀雕塑古典時期主要樣式之一。這種比例能使景觀雕塑藝術形象表現得充分、得體。
座式基座過去多用古典式樣。中國古典的基座採用須彌座,各部的比例以及構成非常嚴密和莊重。中國農業展覽館前廣場雕塑群基座彩簡化的古典須彌座,但這種基座形式在現代景觀雕塑基座中應用越來越少。武漢東湖的屈原紀念碑的基座設計採用了比較簡潔的構圖手法,形似寶瓶並在基座中央設計一個雲紋浮雕,含蓄地表現了屈原的「天問」意境。
國外以古希臘、羅馬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柱式基座手法為主,也有採用古典基座加牆身及檐口的三段式構圖。許多古典的雕塑紀念碑的基座都是從這些結構演變而來。英國的瓦特紀念碑、德國歌德與席勒紀念碑的基座都是從古典式樣中演變出來的。
俄羅斯莫斯科的「自由」紀念碑騎馬雕像同基座的比例就是1:1。普希金紀念碑像與基座比例也是1:1。
現代景觀雕塑的基座應處理得更為簡潔。以適應現代環境設計特徵和建築人文環境特徵。
3、台式
這是指雕塑的高度與基座的高度的比例在1:0.5以下,呈現扁平結構的基座。這種基座的藝術效果是近人的、親近的。亨利·摩爾的許多室外雕塑採用了台式基座。他在倫敦所作的「三個站立的形體」基座高不及雕塑高的六分之一。在瑞典作的「兩個斜靠的形體」的基座只有60cm高,幾乎與地面相平。
4、平式
平式基座主要是指沒有基座處理的,不顯露的基座形式。因為它一般安置廣場在面、草坪或水面之上。顯得比較自由、平易,易與環境融合。
景觀雕塑基座的設計雖然歸納為以上四類,但實際設計實踐中應靈活運用。
Ⅱ 人文景觀包括哪些
人文景觀,又稱文化景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滿足一些物質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疊加了文化特質而構成的景觀。人文景觀,最主要的體現即聚落,還包括服飾、建築、音樂等。建築方面的特色反映為城堡、宮殿,以及各類宗教建築景觀,具有歷史性。
學術定義
在學術界中有很多不同的定義,下面列舉幾種常見的定義:
【定義1】人文景觀是指歷史形成的、與人的社會性活動有關的景物構成的風景。
畫面,它包括建築、道路、摩崖石刻、神話傳說、人文掌故等 。人文景觀是社會、藝術和歷史的產物,帶有其形成時期的歷史環境、藝術思想和審美標準的烙印,具體包括名勝古跡、文物與藝術、民間習俗和其他觀光活動。
【出處】中國古代建築美學話語中的審美邏輯心理與... 《湖北社會科學》 2004年 蔣小兮
【定義2】人文景觀是指歷史、文化的古跡如文物古跡、宗教勝地、民族風情和
古建築等.據《三國志·魏書浩十八記:「龐德常乘白馬羽(關羽)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
【出處】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歷史考述 《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年 戴楚洲
【定義3】所謂人文景觀是指可以作為景觀的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與成就是以人為事件和人為因素為主的景觀。
【出處】淺談人文景觀在風景名勝區規劃中的作用 《天津農學院學報》 2002年 周華春。
【定義4】人文景觀是指旅遊資源所特有的地方特色.民族風情和歷史、文化等價值.人文景觀帶給遊客的是形象美和意境美的統一在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出特殊的歷史、地方、民族特色或一種異國、異地的特殊情調。
【出處】保護旅遊景觀質量的幾個問題 《創造》 1997年,盛世蘭。
(2)景觀雕塑類型擴展閱讀:
概念的歷史
「文化景觀」的概念可以在歐洲山水畫傳統中找到。從16世紀開始,許多歐洲藝術家為人們繪制了有利於人們的景觀,將繪畫中的人們減少為包含在更廣泛的區域特定景觀中的人物。
「風景」這個詞本身將「土地」與日耳曼語動詞結合起來,「scapjan / schaffen」意為「字形」。 然後土地被自然力量所塑造,這些土地(形狀土地)的獨特細節成為「景觀」繪畫的主題。
地理學家OttoSchlüter因其在20世紀初首次正式使用「文化景觀」作為學術術語而受到贊譽。 1908年,Schlüter認為,通過將地理定義為Landschaftskunde(景觀科學),這將使地理成為一個沒有其他學科共享的邏輯主題。他定義了兩種形式的景觀:Urlandschaft(transl。原始景觀)或在人類主要變化之前存在的景觀和Kulturlandschaft(transl。'文化景觀')是人類文化創造的景觀。地理學的主要任務是追蹤這兩個景觀的變化。
這是卡爾·O·索爾,一個人的地理學家,誰可能是最有影響力的推動和發展文化景觀的想法。紹爾決心強調文化機構是塑造劃界區域地球表面可見特徵的力量。在他的定義中,物理環境保留了一個核心意義,作為人類文化所依據的媒介。 他對「文化景觀」的經典定義如下:
「文化景觀由文化群體的自然景觀構成。文化是代理人,自然區域是媒介,文化景觀是結果「
自Schlüter首次正式使用該術語以及Sauer有效推廣該理念以來,「文化景觀」的概念在學術界得到了不同的應用,應用,辯論,發展和完善。例如,在20世紀50年代,JB傑克遜和他的出版物「風景」影響了一代特別是美國學者,包括建築歷史學家Denise Scott Brown和Gwendolyn Wright。
到1992年,世界遺產委員會選舉召開「專家會議」,為委員會的「操作指南」提供建議和協助,將「文化景觀」作為遺產列表選項的一種選擇,既不純粹是自然的,也不是純粹的文化形式(即'混合'遺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採用和使用「文化景觀」的概念已經在世界各地看到了多個專家,許多國家都在識別「文化景觀」,評估「文化景觀」,遺產列出「文化景觀」,管理「文化景觀」 ,並通過非常實際的後果和挑戰,有效地使「文化景觀」為世界所知和可見。
2006年對世界遺產委員會,世界各地多個專家以及各國應用「文化景觀」概念的共同努力進行了學術評論,觀察並得出結論:
「雖然景觀的概念在一段時間內從其最初的藝術協會中脫離出來......但仍然存在一種主導觀點,即景觀作為一種刻劃的表面,類似於地圖或文本,文化意義和社會形式可以簡單地從讀。「
在學術界,人類活動與自然棲息地之間的任何相互作用系統都被視為一種文化景觀。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理解比教科文組織內部的定義更廣泛,包括幾乎整個世界的佔領面,加上幾乎所有的生活用途,生態,互動,實踐,信仰,概念和傳統。在文化景觀中。繼此之後,地理學家XoánParedes將文化景觀定義為:
「......人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的環境,人類對這種環境的行動與限制或調節人類活動的物理限制之間的長期結合。它是一個地理區域 - 包括自然和文化資源 - 與歷史進化相關聯,這種進化讓位於特定人類群體的可識別景觀,直至其他人可以識別出來。「
一些大學現在提供文化景觀研究的專業學位,例如那些提供文化景觀碩士文憑的那不勒斯大學,聖艾蒂安大學和斯圖加特大學。
Ⅲ 大理有什麼好玩的推薦啊
大理有好玩的地方有:洱海、大理古城、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蒼山、石鍾山石窟、崇聖寺三塔。
1、洱海
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洱海南有彌洱河等注入,西納蒼山十八溪水,東匯波羅江、挖色河,南面的西洱河是唯一出海門,經漾濞江繞入瀾滄江,洱海屬構造湖,湖岸東西多崖壁,北西南三面為沙洲。
6、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處,是由一大二小三個組成。大塔又外千尋塔,當地群眾稱它為「文筆塔」,通高69.13米,底為9.9米,凡十六級,為大理地區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磚塔。塔頂有銅制覆缽,上置塔剎,塔頂上角設金翅鳥,在1925年大理地震時隨搭剎震落。
南北小塔均為十級,高42.19米,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磚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尋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衛,雄偉壯觀,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方面的卓越成就。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Ⅳ 我國西北地區有哪些風景名勝
我國西北地區些風景名勝:
山西:雲岡石窟、五台山、應縣木塔、壺口瀑布、平遙古城
內蒙古:錫林浩特大草原
西藏:布達拉宮、雅魯藏布大峽谷
陝西:華山、秦始皇陵兵馬俑、法門寺、黃帝陵
甘肅:鳴沙山、月牙泉、酒泉、莫高窟、玉門關、崆峒山
青海:青海湖、長江黃河發源地、塔爾寺
寧夏:西夏王陵、清真寺
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吐魯番、天山天池、塔里木
1、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51個,造像5100餘尊,最高的17米,最小的僅有幾厘米,各類造像形象生動活潑,姿態飄逸雋秀。2001年,雲岡石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五華洞雕飾綺麗,豐富多彩,是研究北魏歷史、藝術、音樂、舞蹈、書法和建築的珍貴資料。
2、錫林浩特大草原
美麗遼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尤其以草原旅遊資源豐富、草原類型完整而著稱於世,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備,地上植物達1,200多種。境內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生物圈網路的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錫林郭勒草原自然保護區。每當盛夏來臨,風光迷人的烏珠穆沁草甸草原是一片綠色的海洋,高貴的芍葯花與美的山丹花爭奇斗妍,片片白雲在無盡的藍天中飄游,牧人策馬,牛羊游動,加上蒙古包縷縷的炊煙與緩緩行駛的勒勒車,定會使溶入大自然的遊人頓感心曠神怡,美不勝收。繁花似錦的灰騰錫勒典型草原重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錫林河九曲十八灣象是飄落在草原上的潔白哈達,足可使您留連忘返。當您步入這塊神奇的土地,便可領略到北方游牧民族的歷史文化。
3、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雪域高原之明珠,藏傳佛教之聖地,建築藝術之瑰寶,浴火重生之傳奇,這座庄嚴肅穆、富麗堂皇的高原聖殿,以其渾厚流長的藏地文化、博大精深的佛教信仰,感染著八方來客、四海賓朋,在其腳下頂禮膜拜、駐足喟嘆。布達拉宮早已不是一座單純的宮殿,而是一種信仰的化身、精神的象徵,相傳布達拉宮所在的紅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佛門的意識里,它的存在,有如菩薩親臨(藏語布達拉,意即觀世音菩薩居所),朝拜布達拉宮,可以改變未來。
4、秦始皇陵兵馬俑
兵馬俑(Terracotta Army;Terra-cotta Figures;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5、月牙泉
月牙泉長約300餘米,寬約50米,被鳴沙山四周環抱,泉邊白楊亭亭玉立,泉內游魚悠閑戲水,泉水呈淺蘭色,清澈柔美,味美甘甜,因水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月牙泉,夢一般的迷。千百年來不為四周流沙而淹沒,不因乾旱而枯竭,堪稱天下沙漠第一泉,令人稱奇叫絕。
6、青海湖
青海湖,地處青海高原的東北部,西寧市的西北部,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約21米多,最大水深為32.8米,蓄水量達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為3260米。
青海湖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鹹水湖,中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擁有多項中國之最,青海湖是國家AAAAA級國家自然景區。
青海湖每年12月封凍,冰期6個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個小島,以海心山最大。鳥島位於湖的西部,面積0.11平方公里,是斑頭雁、魚鷗、鸕鶿等10多種候鳥繁殖生息場所,數量多達100,000隻以上。現已建立鳥島自然保護區,湖中盛產青海湖裸鯉,濱湖草原為良好的天然牧場。
7、西夏王陵
西夏是我國十一世紀初以黨項羌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元昊在興慶府(銀川市)稱帝建國,於1227年被蒙古所滅,在歷史上存在了190年,經歷10代皇帝。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余里」,最鼎盛 時期面積約83萬平方公里,包括今寧夏、甘肅大部,內蒙古西部、陝西北部、青海東部、新疆東部及蒙古共和國南部的廣大地區。前期與北宋、遼平分秋色,中後期與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據西北兩百年」。西夏國的建立對中世紀我國西北地區的局部統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及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做出了積極貢獻。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園,位於寧夏銀川市西郊約35公里的賀蘭山東麓中段。在方圓53平方公里的陵區內,九座帝陵布列有序, 253 座陪葬墓星羅棋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 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被世人譽為「神秘的奇跡」、「東方金字塔」。為了讓海內外人士了解西夏歷史,探究西夏文化的奧秘,在不斷加強陵區文物保護工作的同時,著力開發了以三號陵為中心的游覽區,相繼建設了西夏博物館、西夏史話藝術館,西夏碑林等能夠展現西夏深厚歷史文化的景點 神秘的西夏陵是銀川西部賀蘭山下的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它是人們領略西夏文化、尋古探幽的旅遊勝地,它以誘人的魅力和與中原地區迥然不同的西夏文物古跡而具有無限的吸引力。
8、天山天池
享有「天山明珠」盛譽的天山天池,是一個天然的高山湖泊。它坐落在北天山東段博格達峰下的半山腰,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長3400米,最寬處約1500米,面積4.9平方公里。湖深數米到105米。湖水清澈,晶瑩如玉。四周群山環抱,綠草如茵,野花似錦。挺拔、蒼翠的雲杉、塔松,漫山遍嶺,遮天蔽日。天池東南面就是雄偉的博格達主峰(蒙古語「博格達」,意為靈山、聖山),海拔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兩峰肩連。抬頭遠眺,三峰並起,突兀插雲,狀如筆架。峰頂的冰川積雪,閃爍著皚皚銀光,與天池瓦藍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構成了這個高山平湖綽約多姿的自然景觀。
Ⅳ 我國被列入為世界遺產名錄的景觀有哪些
截至2003年7月,我國已有29處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文化遺產共21處:北京故宮、長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孔府.孔廟.孔林、武當山古建築群、西藏布達拉宮、麗江古城、平遙古城、蘇州古典園林、皖南古村落____西遞.宏村、北京頤和園、北京天壇、明清皇家陵寢(明孝陵、十三陵、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龍門石窟、大足石刻、都江堰____青城山、雲岡石窟、廬山風景名勝區。
自然遺產共4處: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九寨溝風景區、黃龍風景名勝區、雲南「三江並流」自然景觀。
自然文化遺產共4處:武夷山風景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九寨溝風景區、黃龍風景名勝區、雲南「三江並流」自然景觀。
自然文化遺產共4處: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泰山風景名勝區、黃山風景名勝區、峨眉山____樂山大佛。
Ⅵ 設計中的構成分為哪幾類
娜妹,軒哥為了你這個問題還真是費了不少的勁,我覺得你的問題提得太大了,所以軒哥給你找的答案也有點多,望你能夠諒解```
第一 環境景觀設計的基本方法
一、設計基本方法
二、設計程序和內容
第二 如何做好環境景觀設計
一、環境景觀布局
二、環境景觀構思
三、環境景觀藝術處理
第三 城市環境景觀設計與城市規劃
一、城市環境景觀設計與城市規劃關系
二、城市環境景觀設計的協調性和統一性
三、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與城市環境景觀設計的關系
四、城市環境景觀的特色設計
五、城市環境景觀設計圖紙要求城市環境景觀設計
六、城市環境景觀控制設計圖紙及文字表示
七、城市環境景觀特色調查
第四 環境景觀形式規律
一、多樣與統一關系
二、主從關系
三、對比關系
四、韻律與節奏
五、比例與尺度
第五 景觀雕塑設計
一、景觀雕塑類型
二、景觀雕塑的選題和選址
三、景觀雕塑觀賞的視覺要求
四、景觀雕塑的基座設計
五、景觀雕塑的平面設計
六、景觀雕塑的照明設計
第六 水景觀設計
一、水的作用
二、水的可塑性和水的形狀
三、水的音響
四、靜水景觀藝術設計
五、流水景觀藝術設計
六、落水景觀藝術設計
七、噴水景觀設計
第七 綠化環境景觀設計
一、綠化環境景觀設計的作用和目的
二、綠化環境景觀設計的分類
三、綠化環境景觀設計手法
四、綠化的植物配置
第八 環境景觀色彩設計
一、環境景觀性質對色彩設計的影響
二、色彩在環境景觀設計中的作用
第九 環境景觀照明設計
一、環境景觀照明的設計原則
二、環境景觀照明手法
第十 環境設施景觀設計
一、環境設施景觀的性質
二、環境設施景觀的分類
三、景觀設施設計要素
第十一 環境景觀設計的吸引功能分析
第十二 環境景觀資源的鑒定與評價
一、關於環境景觀資源的數量、規模和級別的鑒定
二、關於環境景觀資源的定位、定性的鑒定與評價
三、環境景觀資源質量鑒定的構成要素
四、環境景觀資源利用、開發與設計的可行性評價
第十三 環境景觀設計效益
一、環境景觀設計的經濟效益
二、環境景觀設計的社會效益
三、環境景觀設計的環境效益
軒
Ⅶ 長沙景點一日游排行榜是怎樣的哪些地方必去
有嶽麓山、橘子洲、世界之窗、馬王堆漢墓、杜甫江閣等,這些景點都值得一去。
1、嶽麓山
嶽麓山風景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海拔300.8米,佔地面積35.20平方公里,是南嶽衡山72峰的最後一峰,位於橘子洲旅遊景區內,為城市山嶽型風景名勝區,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嶽麓山因南朝宋時《南嶽記》中「南嶽周圍八百里,回燕為首,嶽麓為足」而得名,融中國古文化精華的儒、佛、道為一體,包容了歷史上思想巨子、高僧名道、騷人墨客共同開拓的嶽麓山文化內涵。
景區內有嶽麓書院、愛晚亭、麓山寺、雲麓宮、新民學會舊址、黃興墓、蔡鍔墓、第九戰區司令部戰時指揮部舊址等景點。
4、馬王堆漢墓
馬王堆漢墓,位於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
馬王堆漢墓於1972年~1974年先後進行3次考古發掘,墓葬的結構宏偉復雜,三座都是北側有墓道的長方形豎穴,槨室構築在墓坑底部,墓底和槨室周圍,都塞滿木炭和白膏泥,然後層層填土,夯實封固。
二號墓是漢初長沙丞相軑侯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三號墓是利蒼之子。墓葬共計出土1具保存完好的女屍、棺槨、絲織品、帛書、帛畫、漆器、中草葯等遺物3000餘件。
馬王堆漢墓的發現,為研究漢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業和科技的發展及長沙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資料。
5、杜甫江閣
杜甫江閣,屬於園林仿古建築,為紀念唐朝詩人杜甫所建。
杜甫江閣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河東城區西湖橋,地處湘江路中段和西湖路交界處,臨湘江為湘江風光帶的一部分,與橘子洲、嶽麓山隔江相望,距天心閣不足一千米。
江閣園林區佔地6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800多平方米,主閣共分四層,高18米。2002年長沙市人民政府決定正式修建,2005年9月19日整個建築全面建成並通過專家驗收,隨後向市民進行試開放。
Ⅷ 河流如果不斷彎曲會出現什麼現象,形成什麼景觀
河流如果不斷彎曲會出現侵蝕和堆積現象,形成凹岸和凸岸。一般凹岸侵蝕,凸岸堆積。版
侵蝕作用指風力權、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運動狀態下改變地面岩石及其風化物的過程。侵蝕作用可分為機械剝蝕作用和化學剝蝕作用。在乾旱的沙漠區常常可以見到一些奇形怪狀的岩石。
它們有的像古代城堡,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這並非雕塑家們的精工巧作,而是風挾帶岩石碎屑,磨蝕岩石的結果。
(8)景觀雕塑類型擴展閱讀
河流一般可分為上游、中游與下游3 個部分。河流根據平面形態、河型動態和分布區域的不同,有不同的類型。依平面形態可分為順直型、彎曲型、分汊型和游盪型;按河型動態主要分為相對穩定和游盪型兩類。山區與平原的河流地貌各自有著不同的發育演化規律與特點。
山區河流谷地多呈V或U形,縱坡降較大,谷底與谷坡間無明顯界限,河岸與河底常有基岩出露,多為順直河型;平原河流的河谷中多厚層沖積物,有完好寬平的河漫灘,河谷橫斷面為寬U或W形,河床縱剖面較平緩,常為一光滑曲線,比降較小,多為彎曲、分汊與游盪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