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風景畫文字

風景畫文字

發布時間: 2020-12-24 02:56:07

Ⅰ 美文摘抄400字

成長,真好兒時,有喜有憂,有笑有淚,就像一個五味瓶,但還是苦多甜少。兒時不懂,事情總辦雜。記得一次,我和媽媽到鄉下看老爺。到了鄉下,我便和那裡的夥伴們玩了起來。我們到回收廢品的阿姨家旁邊玩。我在一輛三輪車里發現了一台收音機。我們明知這是阿姨回收來的,但在夥伴的催促下,我舉起收音機向一塊石頭砸去……結果可想而知,我被媽媽嚴厲地批評了。慢慢地長大了,懂得了一些事理,做的錯事變少了。當然挨打、挨罵次數減少了。又一次,我和媽媽又到鄉下看老爺。到了鄉下,我又和那裡的夥伴們玩了起來。老爺家的房子後有一片青草,非常綠。原來那裡立著一塊寫著「禁止進入」的木牌,如今已經倒下了。如果是小時侯,會對那木頭「招牌」視而不見,跨進去玩。事後是免不了一通罵。現在大了,就走過去,把木牌立起,用繩子綁在木樁上。再給一部分草澆上水。回到家後,我將事說了一遍,大家都誇我長大了。我自豪地走出門。成長,真是好啊!做的錯事愈來愈少,受到的表揚愈來愈多。願永遠成長!成長,真好!
好文章摘抄400字(二)散步真好今天心情不太好,很郁悶,便和媽媽去小區剛修好的草坪散步。一來到下面,我就驚呆了:因為剛下完雨,許多雨珠都掛在青翠的草上遲遲不墜。「啪啦!」終於一顆透明的雨珠鑽進入了泥土,其他雨珠也是如此。旁邊幾棵小樹,在小草、藍天的襯托下更是十分得美麗,用「青翠欲滴」形容是再好不過了。我又來到池塘邊,一看:十幾條金魚在水裡自由地嬉戲,有黃的,紅的,黑白相間的,還有黑色的。另外還有三隻小烏龜,和幾條泥鰍打鬧著。「快看!」我興奮地嚷嚷著。一隻烏龜游到水塘壁邊上拚命往上爬,可壁十分光滑,又陡,烏龜一升一降,像個十足的落水者,真逗!而魚們則像一支軍隊,由最大的一條金魚帶頭,繞著假山游來游去,在做健身。「一二一、一二一,向前看,齊步走!」小泥鰍是這個地方的搗亂者,一會兒在「軍隊」中鑽來鑽去,一會兒在水底飛速游動,像一艘潛水艇,時不時地撞往向上爬的烏龜。呼吸新鮮空氣,看著一處處景色,我的郁悶一掃而光,散步真好!
好文章摘抄400字(三)生命的春天一天之際在於晨,一年之際在於春,我們都在嚮往春天,因為春天不僅僅是我們播種的季節,在我心中他更是象徵著希望的季節,也是孕育一個全新的生命季節。沉睡一冬的北國大地不知何時被悄悄喚醒,但見奔流不息的湯旺河水再一次歡快的流淌起來,沿河兩岸許多還叫不出名的各色花朵都在都在竟相綻放爭相鬥妍,而不甘寂寞的小草也忘卻了昔日的含羞,用他那固有的綠色點綴著故鄉的每寸熱土,真是進入了一個「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的多情世界。每當沐浴於春日的暖陽,每當遊走在青青的草坪上,每當放眼生我養我的故土,每一刻都不敢忘記男人的責任和擔當。憶想人生幾度坎坷,在多難的人世間如履薄冰,曾幾何時為了生計遠赴它鄉,每每夜深人靜,那濃濃的鄉愁啊總是抑制不住思念的閘門一泄千里,不知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在困境中總有一種信念在支撐著我,那就是特別自信:我生命中的春天還會來臨,就是憑著這種信念度過了生命中一個又一個寒冷的冬季。今天,由於多種因素所選項目再次陷入了空前危機,又一次的站在了人生的分界點,放眼窗外早已冰封大地,輕盈的雪花又妝點出了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在這溫暖如春的室內,卻揮之不去心中的寒冷,我懂得生活的艱辛每個人都在默默的忍受,與世俗抗爭、與坎坷抗爭、與生命抗爭,不僅造就了我永不言敗的的人生,更造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堅韌的性格,在這寒冷的冬季,我們每個人都在期盼著春天的來臨,更期盼著我們生命中的春天。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

謝謝

Ⅱ 我想在一副風景畫上寫一段美術字,作為壁紙,怎麼弄啊

用畫圖軟體打開你要的圖片,在工具欄里找到文字工具(圖標像個A的那個),再選你要的字體打上去就行了。如果沒有你喜歡的字體可以用其他工具把字體扭曲或改成其他你喜歡的格式,在貼在你的圖片上就可以了。謝謝

Ⅲ 用一小段話,描寫自己家鄉的一處風景

寫作思路:描寫景物,可以「定點」觀察。觀察不僅僅只依靠視覺來觀看,還可以通過嗅覺、聽覺、味覺、觸覺來感受,也可以把這幾種感官互相溝通、交錯,運用通感的方法來把景物描畫得更加瑰麗。

正文:

我的家鄉在東莞,誰都知道。它有一處美麗的風景,能讓所有生氣的人心裡怒火消失不見,所以,今天我來說一說我家鄉的一處美麗的風景。

它不僅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它也看起來很不受歡迎。它有時看起來也特別冷淡,有時你們以為這個地方不會有人來的,但是你們大錯特錯,這個地方每天都有人來參觀,我猜你們已經想出來了吧:那就是東城區唯一的一片農業科研稻田。

春天,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大樹重新長出了嫩綠的枝條,小草從泥土裡探出小腦袋東張西望,花像小姑娘一樣在翩翩起舞。稻田是一片碧綠,禾苗在茁壯的生長,稻穀還是綠油油的。

夏天,烈日炎炎,蟬一直不停的歌唱,人們在柳樹下面乘涼,稻田開始有一點金黃,稻穀有的金黃、有的碧綠。

秋天,天高雲淡,秋高氣爽,銀杏葉和楓葉落下來鋪成一條金色的道路,空氣中有著淡淡的果香,告訴人們水果都熟了。這時的稻田是一片的金黃,稻穀彎下了腰,農民們開始收獲自己的勞動成果,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冬天,人們不去看稻田了,因為稻穀收完了,稻田裡空盪盪,一切靜謐!農民們只能等春天來了才開展新的勞動,讓稻田重新煥發生機!

人們周而復始的辛苦勞作、歲月也隨四季變更,但是這稻田風景依舊,人們流連忘返。這就是我家鄉一處美麗的風景。

Ⅳ 用ps製作風景畫冊的步驟,還要添加文字排版用什麼軟體啊

ID inDesign 文字排版 ps雖然不是很好,但是應該也能滿足一些格式啊啥的!~

Ⅳ 祖國的風景,和諧東莞(東莞:我所在的地址),祖國新風貌,這三個主題可以這樣畫,請用文字描述。

要不要我幫你完成這幅畫,但是收費的

Ⅵ 觀察日落或日出寫一段描寫文字

第1篇

人們都說大海邊觀日出很美,卻不知道在城市看日落也別有一番風趣。如果說日出是氣勢磅礴的,那麼日落則是十分恬靜的。

下午5點多,正好放學了,我走出校園,一抬頭一陣風吹來,真是秋高氣爽,天空中還漂浮著幾朵白雲。金色的太陽已開始西墜,但放射出的光芒卻沒有一絲減弱。

太陽像個不急於回家的老人,不慌不忙地向西走去。過了一會,太陽的臉龐變得有些紅了,金色的陽光中也加進了紅色,這時的陽光是最美的。看,太陽周圍的天空被染成了橘紅色,較遠的天空被染成了金黃色;太陽又揮動它的畫筆,把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也染成了美麗的橘紅色,把片片房屋的瓦頂塗成了金燦燦的;給路邊的一行行的樹木披上了淺紅的衣裳,在瞧那些行人和車輛也鍍上了一層金光。......這是多麼美麗的一幅風景畫呀!

6點多,我回到家中,這時天色已慢慢暗下來了,夕陽下山了,我忙怕在窗檯上,想再看看這美景。但天色已暗了。它留下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夜晚。它要休息了,准備明天再送來一個生機勃勃的早晨。

第2篇

太陽落山時的景象是多麼壯麗!我愛太陽落山時的景象。

太陽靠近西山,漂浮在天空的雲彩,正在著顏色,給大地穿上了鮮艷的衣裙 。東邊天上升起了月牙,它踮起腳跟,羨慕地望著太陽這時候,夕陽的余暉斜灑在地上,大地好像披上了金色的地毯。麥苗似乎向太陽頻頻點頭,余暉透過樹葉,斜射在流動的小河上,小河向太陽微笑,好像要高唱一支頌歌,歌頌太陽的功勞。

院子里,雞、鴨、鵝全身好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衣裳。大公雞跳上了牆頭,好像「金皇帝」一樣一樣,面對夕陽唱起了歡送的歌:喔喔喔,太陽公公回家去。

這時,太陽把半邊臉藏在山後,像一位怕羞的姑娘似的,含羞的望著無邊的大地,不肯離去。可是好像有東西拉著它,使勁地拉著它往下溜。太陽終於無可奈何地移到山後,慢慢地沉入地平線。不多時,那多彩的晚霞,也在歸林的鳥兒中收起了余暉。

啊,日落的景色真是無法稱贊,使人好像了仙境般的世界。

第3篇

我最喜歡看那日落了,日落很美,紅色的太陽,雖然不像夏天刺眼,卻像一團燃燒的火焰,慢慢地向山下移動,太陽的邊上染上了一片金色的光輝,一幢幢的樓房上像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一片片雲霞就像一隻只鳳凰,在天空中展翅飛翔,那些高山好像披上了一層美麗的黃色外衣。
我觀察著太陽的顏色,一會兒是白加紅,一會兒是金黃色,一會兒半紫半黑,一會兒半紅半黃,真是五彩繽紛,非常好看。
我看得入了神,心裡想到:太陽多麼偉大,白天從東方升起給我們辛勤地工作,照亮了大地,給予我們陽光。給植物帶來生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時候太陽也慢慢地落下去了。
此時的太陽已經只有小半邊臉了,留下了最後一絲光輝,把任務交給了月亮。太陽又要去另一邊辛勤地工作了。
我愛太陽,喜愛它那可愛的紅,喜歡它那無限的光輝,喜愛它那為世界奉獻的精神……我沉醉了。 我最喜歡看那日落了,日落很美,紅色的太陽,雖然不像夏天刺眼,卻像一團燃燒的火焰,慢慢地向山下移動,太陽的邊上染上了一片金色的光輝,一幢幢的樓房上像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一片片雲霞就像一隻只鳳凰,在天空中展翅飛翔,那些高山好像披上了一層美麗的黃色外衣。
我觀察著太陽的顏色,一會兒是白加紅,一會兒是金黃色,一會兒半紫半黑,一會兒半紅半黃,真是五彩繽紛,非常好看。
我看得入了神,心裡想到:太陽多麼偉大,白天從東方升起給我們辛勤地工作,照亮了大地,給予我們陽光。給植物帶來生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時候太陽也慢慢地落下去了。
此時的太陽已經只有小半邊臉了,留下了最後一絲光輝,把任務交給了月亮。太陽又要去另一邊辛勤地工作了。
我愛太陽,喜愛它那可愛的紅,喜歡它那無限的光輝,喜愛它那為世界奉獻的精神……我沉醉了。

第4篇

喜歡日落,是因為夕陽滑落的景象很美,一點也不比日出遜色。
天空還是晴空萬里,藍的很透。轉眼間太陽暗了一點,慢慢的在變暗。我知道太陽要向西邊落下來了,變目不轉睛地看著那裡。
果然過了一會兒,太陽越來越紅彤彤的。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太陽好像負了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下滑,到了最後,終於沉到了樹尖,顏色紅得可愛。一剎那,這個亮紅色的圓東西又停住了,忽然它藉助大地的支撐,再一次在這張碩大無比的床面上頑皮地蹦跳,不肯落下。
有時太陽走進雲里,天邊就出現了似錦的紅霞,它的光線在雲里沖盪,那瑰麗的火燒雲,慢慢地在擴大它的范圍,渲染著周圍的一切。這時候要分辨出哪裡是天,哪裡是地,到也不容易,因為我只看見一片因為飽飲玫瑰酒而益出光與彩的天地。
巴金寫的《海上日出》給人奮發向上的精神,而我們看到的日落的景象,顯示的是人生暮年的豐富與美麗。

第5篇

生機盎然的春色惹人喜愛,奇花斗艷的夏季固然迷人,果香飄溢的仲秋值得贊美,銀裝素裹的北國之冬著實壯觀。然而,我卻愛鄉村的黃昏,不只因為它有醉人的風姿,還由於它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當夕陽把它的余輝撒向大地時,在鮮艷余輝籠罩下的鄉村充滿了詩情畫意,這里人們的生活顯得更加充實。
黃昏時的小河是那樣的安逸,血紅的夕陽把河水染得通紅。在晚風的撫摸下,河水盪起了無數的漣漪,猶如條條紅綢子似的輕輕地流動著。幾片落葉在水中悠悠地飄向遠方。幾位老人正在河邊垂釣。
鄉間的小路上,別有一番情趣。孩子們正沐浴著夕陽的余輝,驅趕著一群群牛羊走在歸家的路上。一隻只可愛的小羊羔和一頭頭活潑的小牛犢跟在它們母親的後面在盡情地撒著歡。幾個淘氣的孩子坐在牛背上哼著鄉村的小調;也有的孩子用鞭子驅趕著那些調皮的牛羊。歌聲、哞哞、咩咩的叫聲組成了一首動聽的「牧歌」,與夕陽、晚霞一起撒在這彌漫著鄉土味的小路上。
田野里,升騰著柔和的晚霞,紅紅的霞光像彩緞一樣,抹在雲天,鋪到地面,勞動一天的人們笑臉更加紅潤了。他們望著黃澄澄、金燦燦的田野,一天的疲勞頓消無余。
被白楊樹環抱的農家小院更是使人如醉如痴。夕陽余暉透過濃濃的樹木撒在這紅磚青瓦的房舍上,給它抹上一層黃燦燦的顏色。煙囪冒出縷縷炊煙。天上的白雲朵朵,空氣清新使人心爽,幾只燕子在空中捕捉著昆蟲。地上雞鴨鵝在門前散步覓食。當最後一縷晚霞隱去,放眼望去,整個村莊暮靄繚繞,萬家燈火微微閃爍,忽明忽暗,烘托出美麗而又安靜的夜。人們都沉浸在這恬靜的氣氛中。
多麼美麗的鄉村的黃昏啊!好似迷人的樂曲,又如壯麗的畫卷。
請樓主選段落

Ⅶ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山水畫中的地質學趙野木①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專門描繪自然山川之美的風景畫,我


小題1:1、這是對前文「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進一步解釋,既有客觀的因素,也有主觀的成分。2、山水畫中的皴法畫表現了一定的地質歲月,但又不等於地質原貌。
小題2:1、在結構內容上承上啟下,是對上文《芥子園畫傳》皴法種類的進一步解說,同時又為下文中地質學中的不同區域的地層進行鋪墊,順理成章的引出地質規律的話題。2、運用舉例子的方法,從側面證明下文的岩石地層的復雜性。又使得語言不枯燥。3、說明認識事物要不斷的創新,今天的山水畫家要學習一些地質知識的必要性。
小題3:1、中國古代山水畫一開始就有重視寫生,以自然為師的傳統。不同畫家居於不同區域,必須要有所創新。2、大自然是千番模樣萬種風姿的,已有的山水畫法還遠遠不能表現出大自然山石的多種風貌,必須不斷豐富創新。3、要成為有成就的畫家,必定要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現新的山水。4、今天的山水畫家如果能夠多學習一些地質知識,發現更多的山石結構,地質構造的不同,對繪畫一家大有裨益。

Ⅷ 16-17世紀風景畫,靜物畫的相關文字資料.

、肖像畫家哈爾斯

在為當時的荷蘭人留下他們生動的形象方面,荷蘭繪畫三大師中最年長的哈爾斯(Frans Hals,約1581/1585--1666)取得了重大成就。他在哈萊姆城度過了一生,專門從事深受荷蘭人歡迎的肖像畫創作。

《微笑的酒徒》
(1628--1630)

哈爾斯喜歡生動活潑的效果,力求在動態中自然地展示人物的特徵,捕捉他們瞬間的神態,為此他運用了在當時極其大膽奔放的筆法,即迅速有力擺上畫面的筆觸塑造出一個個如生的形象。《吉卜賽女郎》(約1628)是他的畫法和風格的鮮明例證。與文藝復興盛行的莊重的肖像畫不同,他選取富於表現力的剎那間嬉笑神情來描繪,速寫式的輕快筆觸,活靈活現地點染出一位性格爽朗、歡快俏皮的吉卜賽女人形象,觀眾彷彿能聽到她的笑聲。他自由的畫法,可以與二多年後的印象主義者相比美。

群像畫在荷蘭特別流行,哈爾斯在確立這種肖像畫樣式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民團是荷蘭的一種武裝力量,各個城市的民團往往請畫家描繪成員集體的形象。哈爾斯為哈萊姆城民團畫過三幅群像畫,《聖喬治民團的宴會》(1616)是其中的第一幅。在這件歌頌性作品中,人物組合得較為自然,隨意而又不乏莊重,體現出他們集體的風貌。哈爾斯運用深重的黑色和明亮的白色來增加畫面的力度,使作品顯得相當明快。

2、倫勃朗

與專精肖像畫的哈爾斯不同,也與眾多局限在其一狹窄范圍內的荷蘭畫家不同,倫勃朗(Van Rijn RembrandtHarmense,1609--69)在各類繪畫體裁上都有驚人的貢獻,從創作的廣度和深度來看,他是當之無愧的最偉大的荷蘭畫家。

倫勃朗在故鄉萊頓城度過最初的藝術生涯,通過老師拉斯特曼,他認識了義大利美術,而卡拉瓦喬的明暗對照法,則大大有助於他找到自己獨特的造型語言。

《浪子回頭》
1669
《耶穌治癒病人》
1648-1650

17世紀30年代,他移居荷蘭最重要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後,繪制了群像畫《杜普教授的解剖學課》(1632)。畫面上,一群人正聽著這位本名皮特松的著名解剖學家講課,明亮的光線落在杜普教授的面孔和雙手上,也落在每個人物的面孔和那具屍體上,而次要的一切則被投人在一片昏暗中。這種表現手法有力突出了塑造得十分真實生動的人物形象,它源於卡拉瓦喬,但更自然,更具表現力。

這幅畫使倫勃朗一舉成名,定件源源而來。1634年他娶了富家女莎士基姬。這一時期,倫勃朗享受著一位深受歡迎的畫家所能獲得的快樂和舒適。

《夜巡》(1642)
十年後,不斷探索的倫勃朗,創作了另一幅群像畫《夜巡》(1642),把富於戲劇性的歷史畫因素引人其中,對荷蘭群像畫的程式進行了大膽改造。與看得清每個人物面孔的《聖喬治民團的宴會》和《杜普教授的解剖學課》不同,這幅畫絲毫沒有"照相"的意味,其中所有人物部從屬於集體的一次活動並受藝術效果的支配。倫勃朗特有的運用光線的手法,在這兒得到更充分的發揮,成為渲染氣氛、創造空間、強調重點、刻畫人物、塑造形體的有力手段。

傳說這幅畫的新穎之處帶給他不幸,雖不無誇張,但此後倫勃朗不再時髦,卻是事實。從他後來的創作成果看,似乎證實著我國古代流行的一種觀念--詩窮而後工。擺脫掉成功帶來的束縛,倫勃朗轉向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專注於營造自己的藝術天地。

在孤獨中,倫勃朗以自己和親友為模特兒,創作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肖像畫。倫勃朗克服掉早期有時難免的浮華氣息,不再考慮外在效果,一心一意捕捉人物的精神氣質,挖掘他們內在的美。正是這種追求更深刻更永恆事物的作法,使倫勃朗肖像畫具有了不朽生命力。把薩金特筆法瀟灑的名媛貴婦肖像擺在他的《自畫像》(約1665)旁邊比較一下,就更能讓人們體味到這一點。17世紀的肖像畫大家,各有其動人風采,但在展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方面,卻都不如倫勃朗。

←《自畫像》(1660)

注重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特色,也能夠在倫勃朗大量的宗教畫上看到。我們知道,在新教徒心目中,《聖經》是真正的精神之源,作為新教徒的倫勃朗是個宗教感情深厚的畫家,他反復研讀過這本聖書,他的真誠體驗和仁愛胸懷,使他筆下的宗教世界顯得格外摯朴、深沉、耐人尋味。在義大利的眾多宗教畫中,是找不到《基督在以馬件斯》(1648)、《浪子歸家》(約1669)這樣的作品的。

體現在他油畫作品中的關懷普通人的愛心,也流露在銅版畫《基督救治病人》(約1648--1650)上。倫勃朗是丟勒之後又一位版畫大師,但同丟勒相比,他的銅版畫顯得更簡括、更靈活。在某種程度上,它們與他那些極富表現力的素描有共同之處。這兩者也是他藝術遺產中極為珍貴的一部分。

3、風俗畫家和維米爾

在義大利那樣的國家裡,風俗畫可以說是不存在的;但在荷蘭,這種描繪日常生活場面的繪畫非常受人喜愛,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風俗畫家,其中以德爾夫特城的風俗畫家成就最為突出。盡管風俗畫再現了不同的生活場景,但它最偏愛的題材還是寧靜的家庭生活。

霍赫(Pieter de Hooch或Hoogh,1629--1684)生於鹿特丹,可他最著名的作品卻是在德爾夫特創作的。《庭院》(1658)這幅畫,以精確細膩的刻畫展示了荷蘭婦女的家庭生活。在整潔的庭院一角,一位母親拉著孩子走下台階,與此相反,過道中站立著另一位背向觀眾的婦女,這一明一暗、一動一靜的處理,在生動傳達令荷蘭人迷戀的和平舒適的生活理想方面發揮了不小作用。

←《衣櫥》(1663)

特爾鮑赫(Gerard Terborch,1617--81)也是再現安逸室內生活的能手。特爾鮑赫的最佳作品,主要是在他定居代芬特爾後繪制的。他特別擅長描繪絲綢等織物,表現它們特殊的光澤和質感。他以精細的筆法,津津有味地描繪室內農飾華麗的婦女和陪伴著她們的男子,為後人留下富裕荷蘭人生活一個側面的寫照。

另一些風俗畫家,如在法蘭德斯安特衛普工作的布魯威爾(Adrian Brouwer,l605/1606--1638),以及哈萊姆的奧斯塔德(Adrian van Ostade,1610--1685),則把精力放在描繪那些洋溢著豪放、粗俗的歡樂氣息的底層人生活圖景上,他們的創作道路,繼承了布呂蓋爾在16世紀確立的傳統。

倫勃朗的同鄉、奧斯塔德的弟子揚·斯丁(Jam Steen,1626--1679)是位創造力極為旺盛的畫家。為了維持生計,他經營了一個小酒店,這給他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揚·斯丁精於敘事,這個特點不難在他大量表現熱鬧歡快的民俗場面的繪畫中發現。

面對這批荷蘭"小名家"的作品,盡管我們會欽佩他們生動再現生活場景、如實描繪物質世界的才能和功力,但總不免有種遺憾的感覺:他們的熱情是淺薄的、他們的世界是平庸的。當我們轉向維米爾(Jan Velmeer,1632--1675)描繪同樣場面的風俗畫時,就會清楚意識到,對一件藝術作品來說,題材並不怎麼重要,關鍵在於如何表現,在於從中顯示出的格調和境界。

維米爾生活和工作在德爾夫特,在荷蘭繪畫三大師中,他是僅次於倫勃朗的人物。維米爾留傳下來的作品只有40幅左右,其中多數都是繪畫精品。

維米爾描繪的室內生活場景極其單純,一兩個人物(往往是年輕婦女)靜靜呆在整潔的室內,光線從側面的窗子透射進來,將人物籠罩在均勻彌漫的透明空氣氛圍中。平凡的現實,彷彿得到凈化和升華,一切都顯得不同凡響,靜態的構圖、簡括的造型、明晰的空間、優美的色調、勻凈的光線,組成一個和諧靜謠的世界,從中散發出一種超然的、古希臘藝術般的清新氣息。

《畫室》
(約1665--1670)
與大多數風俗畫家不同,維米爾並不著力描繪情節和講述故事,他更關注形式,藉助它來創造一種詩的境界。他的畫筆彷彿具有神奇的魔力,畫面一經點染,就煥發出獨特的動人光彩,普通的生活變成了形與色的美妙組合。同倫勃朗一樣,維米爾也是用光的大師,但他並不追求戲劇的效果,而是要用光創造出一個結構明確,條理清晰的天地。他把一些鮮艷嬌嫩的亮色編織在這個天地中,從而給它添加了兒分妖媚的風致。《倒奶的廚娘》(約1663)、《稱珍珠的婦人》(約1665)、《拿水罐的少婦》(約1665)、《畫室》(約1665--1670)等作品,都反映了維米爾的特色。

維米爾和倫勃朗,都非專門化的風景畫家,但他們都創作過美妙的風景畫。維米爾的《德爾夫特景色》(約1660)放在任何一位荷蘭風景畫家的佳作旁邊,決不會顯得遜色,在這幅以水平和垂直線構成的作品中,他以平和的態度傳達出這座荷蘭城市寧靜的美。

4、風景畫家

爭得自由和獨立的荷蘭人,熱愛他們生活的國土,喜歡描繪祖國風貌的繪畫作品。在這種形勢下,一大批風景畫家應運而生,通過他們的努力,荷蘭風景畫得到蓬勃發展。像其它體裁的畫家一樣,這些畫家各有其擅長的領域,每個人往往守住他那受歡迎的題材,在這個范圍內反復挖掘。我們知道,在17世紀從事理想風景畫創作的法國畫家和義大利畫家,都是在畫室中憑記憶或速寫稿繪制風景畫的。荷蘭的風景畫家,盡管更忠實地表現自然的本來面目,但也是在畫室中從事創作的,真正面對實景寫生創作,那是很久以後的事。

戈延(Jan van Goyen,l596--1656)是第一代風景畫家中的佼佼者,他擅長表現江河景色。他的名作《鄉村景色》(約1645),真實地再現了荷蘭的自然風貌。雲天占據著大部分畫面,壓得很低的視平線把觀眾與河邊景象拉近了,這種構圖方式,成為荷蘭風景畫中常見的手法。

與戈延同屬一代的薩恩列達姆(Pieter Saenredam,l597--1665)是一位很特殊的畫家。絕大多數風景畫家描繪的都是露天的自然景色,當他們表現建築物時,往往也是描繪它們的外觀。薩恩列達姆卻與此不同,他喜歡表現建築物內部。一看他那四壁潔白的《聖巴沃教堂》(1660)等作品,就會對崇尚簡朴的荷蘭新教精神有所體味。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法產生義大利那樣的美術。薩恩列達姆精於再現建築空間的才能,在他一系列描繪教堂內景的作品上得到了充分發揮。

荷蘭風景畫全盛時期的代表人物,首推勒依斯達爾(Jacobvan Ruisdael,1628/1629--1682)和他的學生霍貝瑪(Meyndert Hobbema,1638--1709)。

勒依斯達爾生在哈萊姆城,1657年移居阿姆斯特丹,在那裡,他收了一批弟子,其中就包括霍貝瑪。勒依斯達爾描繪的題材較為多樣,在那些運用並不算怎麼豐富的色彩描繪的風景畫中,他生動地傳達出變化中的自然形態、光線、氛圍,並把主觀感受融入客觀景物。《哈萊姆風光》(約1670)以開闊的構圖展現出這個城市郊外的景緻,高遠的天空上移動著層層雲片,陽光從雲隙間投射下來,使地上的景色具有了強烈對比,整個作品於生動中洋溢著一種戲劇性感覺。

←《韋克的風車》(1665)

跟著名的老師相比,霍貝瑪的繪畫顯得更加平和。他的代表作《米德爾哈尼斯林蔭道》(1689)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明晰,構圖處理有力地表現出空間的推移,使人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成為運用透視法的典範。

←《米德爾哈尼斯林蔭道》(1689)

5、靜物畫家

作為獨立的繪畫品種,靜物畫是在17世紀才確立和流行起來的。雖然早在古羅馬出現過靜物畫,但繼承古典傳統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畫家,從沒把它當作一回事。在這種態度影響之下,17世紀的許多畫家仍然很少從事靜物創作,只有荷蘭情況不同。由於熱愛家庭生活的荷蘭人對與此相關的物品感
興趣,促使不少荷蘭畫家投人靜物畫創作,從而使這個繪畫體裁在美術史上佔有了一席之地。

在哈萊姆工作的克萊茨(Pieter Claesz,1597/1598--1661)和海達(Willem Claesz Heda,l599--1680/1682)是描繪餐桌物品的名家,他們以精細的筆法表現出玻璃酒杯、金屬盤盞、餐刀及各種食物的形狀和質感。前者的《早餐用品》(1637)和後者的《靜物》(約1648),能讓人看到他們的共同特色。

比他們略為年輕一些的黑姆(Jan Davidsz de Heem,l606--1683/1684),也是位著名靜物畫家。同前述兩位畫家相比,他描繪的題材比較廣泛,構圖處理上更為輕松。

生於鹿特丹的卡夫(Willem Kaif,l619--1693)或許是荷蘭靜物畫家中最傑出的人物。他主要是在阿姆斯特丹從事創作活動的。卡夫的作品以善於用光布色著稱,整體上更加概括單純,從某種程度上,彷彿綜合了倫勃朗和維米爾的一些特點。

順便說一句,倫勃朗並非靜物畫家,但他筆法道勁的《剝皮的牛》(1655)卻是靜物畫的傑作,從中流溢出來的戲劇性激情和紀念性氣勢,都是上述靜物畫專家無法企及的。

Ⅸ 有圖! 如何 把 寫實風景照片 調成 清新風景照像是文字AVG游戲背景畫面一樣 很美。

你是要把別的照片調成這張圖的效果呢,還是把這張圖調成清新風景照的效果?


我暫且理解成是把普通照片夢幻化,下面是我的方法,我不是大神哦,僅供參考,軟體用的是PS:


另外你也可以加照片濾鏡(圖像-調整),加鏡頭光暈(濾鏡-渲染)什麼的來調整畫面。


我是PS的業余愛好者,所以是半隻菜鳥啦,對你的問題很感興趣,其實之前我沒有對照片這么干過,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另外,多多指教~

Ⅹ 一年級文字畫改成風景畫作文

我們的校園是一個五彩繽紛的調色盤。白色,是白雲的世界;金色,是夕陽的色彩;米色,是薄薄的細雨……各種顏色齊聚校園,構成了一幅五彩斑斕的校園風景畫。

早晨的校園,是最美的。走進這可愛的校園,那麼寧靜,被白紗一樣的濃霧包裹起來,變得朦朧而神秘。大樹枝頭,小鳥正在比賽,歌聲嘹亮,清脆悅耳,悠揚的聲音鑽入人們耳朵里,使人神清氣爽,精神大振,早上的疲憊感也消減許多。晶瑩的露珠滴灑在花瓣上,顯得格外清透。這時,第一縷陽光照在花瓣上,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有紅的、有綠的、有黃的……絢麗多姿。遠處的霧氣更像是拉開了幕布一樣,陽光才剛照到操場上,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到操場上舒展身體,他們有的在跳繩,有的在跑步,還有的在踢毽子,現場頓時紅成一片!

中午的校園,透明的玻璃窗上映出了湛藍的天空,純凈的天空中浮現出一朵朵變化多端的白雲,那雲朵一會兒像疊層的白巧克力,一會兒像盛開的棉花,一會兒又像一群綿羊在奔跑……真是形態萬千呀!

黃昏的校園,像一個和藹可親的老婆婆。你瞧,它把金色的夕陽灑在小苗上,使它快快長大;它把紅色的晚霞披在孩子們身上,讓孩子們享受溫暖……太陽落山了,卻留下晚霞給黃昏的校園悄悄地鍍上了金紅色。校園里一片寧靜,聽不見閑言碎語,聽不見朗朗書聲,更聽不見同學們在操場上追逐的腳步聲,一切都是那麼的幽靜。

校園是一幅多彩的圖畫,它匯聚了千千萬萬的色彩,凝聚了萬萬千千的快樂。這一幅幅校園風景畫,也成為我心中難忘的記憶……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