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浦陽江景色

浦陽江景色

發布時間: 2020-12-25 16:17:42

A. 浦江縣附近哪裡風景

江南第一家位於浦江縣城東面約12公里的鄭宅鎮,距離義烏市大約20分鍾車程。這專里曾是鄭氏家族聚居的氏族村落屬,自南宋至明代中葉的360多年間,鄭氏十五世族人同居共食,出過173位清廉勤政的好官,孕育了豐富的家族文化。這「江南第一家」的名號可不是虛張聲勢,而是明太祖朱元璋賜封鄭氏一族的。如今村中保留了不少精美的民居建築,遊人可透過牌匾楹聯中的字句探尋鄭氏的治家哲學。

B. 紹興景區有哪些景點推薦

說到紹興,腦海中第一個蹦出來的自然是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鄉的社戲,隨處可見魯迅文化中的故鄉情結。這個建於夏代,有著2500年深厚歷史的文化古城,浙東古運河是她的血脈,會稽山是她的脊樑,魯迅的書屋、沈園的詞、蘭亭的書法和紹興的老街和古橋都讓紹興有了濃濃的書卷氣。再坐上烏篷船,在小橋流水間穿梭一回才不枉來一趟紹興。
先說魯迅故里,這里已經成為一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成為一個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 魯迅故里物,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 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兩邊,一溜粉牆黛瓦,竹絲台門,魯迅祖居,魯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間,一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前流過,烏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讓人想起魯迅作品中的一些場景。精心保護和恢復後的魯迅故里已成為立體解讀中國近代大文豪魯迅的場所,成為浙江紹興的「鎮城之寶」。
接著前往位於紹興城西1.5公里處的鑒湖。東漢永和年間,會稽太守馬臻總納山陰、會稽兩縣三十六源之水為湖, 至鑒湖曹娥江,西至浦陽江,長127里,面積約206平方公里,可灌溉農田9000餘頃,兩縣百姓大得其利。唐中葉以後,湖面逐漸淤積。湖上堤橋隨設,漁舟時見,遠山四圍,水清如鏡,堪稱江南水鄉的典型。
提到自然風光,自然少不了柯岩和東湖。
柯岩位於紹興城西八公里、杭州東郊十二公里處,是以古越文化為內涵,融紹興水鄉風情、古採石遺景、山林生態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始於漢代,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歷史,至清代,有著名「柯岩八景」之稱,為越中名勝。
東湖是紹興的著名勝跡,號稱「天下第一盆景」 東湖,原是青石山。從漢代開始,這里就成為採石場,到隋朝,開採的規模更大。隨著時間的推移,採石場內,岩中泉水湧出來,河水從外溢進來,由場而成湖,湖內碧波盪漾,這就是今天的東湖。清朝末年會稽人陶睿宣宣見到此地風景奇秀,便築了湖堤,將湖水與河一分為二。堤外是貫通浙江東部的浙東運河;堤內便是東湖了。
最後再前往祝家莊,這里是經典愛情故事「梁祝」傳說中祝英台的故鄉,位於上虞市東南,距市區7.3公里。祝家莊地處半山區,南、西、北三面環山,庄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長條形,與開鑿於西晉的四十里河貫通。現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葯師寺等與英台文化相關古跡。

C. 浦江縣的風景名勝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浦江仙華山風景名勝區是以山水文化和儒家文化及宗教文化為內涵,以山頂峰林為特色,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為一體,以觀光攬勝、休閑度假為主要功能的風景旅遊區。
仙華山又名仙姑山,位於浦江縣城北9公里處,仙華山崛起於1.5億年前的中生代,由於燕山運動強烈的斷裂擠壓和火山活動而形成。屬低山丘陵地貌區,山頂緩坡地發育良好。最高峰少女峰,海拔720.8米,歷來有江南「第一仙峰」之稱,相傳軒轅黃帝少女元修於此修煉得道升天。歷代多有儒、道、釋三家名流共處仙峰,結廬修真,堪稱中華文化之奇勝。
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步,光溫互補,四季分明, 氣溫適中,景區氣溫比縣城低5℃左右。山地植被覆蓋率約90%。 坐落於浙江中部,位於浦江與義烏之間,距義烏機場、火車站僅20公里,距浦江縣城5公里,交通極為便利。景區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由東西二條30餘公里長的峽谷組成。景區內群山連綿,林木蒼翠,溪瀑壯觀,空氣清新,怪石林立,洞窟神秘,一路潭、瀑跌水,終年流水不斷。自然風光極為原始古樸,恰似一個夢想中的人間天堂。
南山峽谷被流水長年累月沖刷的鵝卵石露出了水面,這些灰褐色的石頭在冬日陽光的照耀下,變得像雪一樣潔白,於是,這處峽谷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白石灣」。 代表了一種新發現的、更為原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這種新穎的地域文化可以命名為「上山文化」。山遺址位於錢塘江支流浦陽江上游的浦江縣黃宅鎮境內,面積2萬多平方米,已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已出土的文物中,有約80件陶器,大多數器型為大口盆。此外還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盤等。
旅遊景點還有雞冠岩、寶掌山、玄鹿山、馬嶺、浦陽江、神麗峽等。

D.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是描寫什麼景色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出自唐代王維的《漢江臨眺》,原詩為:

楚塞三湘接,荊門版九派通。權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以山光水色作為畫幅的遠景。漢江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濛蒙,時隱時現,若有若無。

此詩以淡雅的筆墨描繪了漢江周圍壯麗的景色,展現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調清新、意境優美的水墨山水畫。表達了詩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頷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頸聯由遠而近,遠近相映,筆墨酣暢;尾聯直抒胸臆,可比作畫上題字。詩人採取的幾乎全是白描的寫意手法,從大處著墨,於平凡中見新奇,將登高遠眺、極目所見的山川景物寫得極為壯闊飛動,奔放雄偉,全詩猶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開闊,氣魄宏大。

E. 富春江在哪裡景色怎麼樣

新安江、富春江是錢塘江的上游。新安江發源於安徽黃山,經淳安縣,流至建德縣;江水再往東流,經桐廬,流入富陽縣境,曰富春江;再往東,到了蕭山縣的聞家堰,稱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風景區就位於上起淳安,下至富陽的一段區域內,是浙江省的一個重要風景區。
這一段風景區的特點是兩岸山色青翠秀麗,江水清澈碧綠,而在山水之間還分布著許多名勝古跡。唐朝詩人孟浩然有詩贊美新安江的清澈:「湖經洞庭闊,江入新安清」。千島湖即新安江水庫。這座水庫建於50年代,水庫壩高105米,長462米;水庫長約150公里,最寬處達10餘公里;在正常水位情況下,面積約580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104倍,蓄水量可達178億立方,比西湖大3000多倍。這座大型水庫,不但氣魄雄偉,而且景色壯觀秀麗。水庫內島嶼星羅棋布,常見的島嶼有398個,還有數百個小島隨著庫水的漲落而時浮時沉,因此人們稱它為「千島湖」。
錢塘江,古稱浙江、漸江、羅剎江和之江,是祖國東南名川,浙江省最大河流。錢塘江全長605公里,流域面積48887平方公里,流經杭州市閘口以下注入杭州灣。江口呈喇叭狀,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錢塘潮」。錢塘江幹流在杭州市境內,建德梅城以上泛稱新安江,自梅城以下,分別稱為桐江、富春江、錢塘江。錢塘江兩岸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是全省最重要的旅遊線。錢塘江發源於安徽南部黃山地區的青芝埭尖,流經14個縣市,注入杭州灣。因桐江和富春江河段景色極佳,統稱富春江。聞家堰以下河口一段才稱錢塘江,這段水道貌岸然曲折,形如反寫的「之」字,西湖正好是反「之」上的一點,故稱之江。現豐錢塘江或之江稱全江。錢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灣口南北兩岸相距約100公里,至錢塘江口縮小到20公里,再上至海寧鹽官,僅為2.5公里。河床縱剖面有龐大的沙坎隆起,從乍浦起以1.5/10000的坡度向上抬起,到倉前附近達到頂點,再以0.6/10000的倒坡伸展到聞堰。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響,潮波破裂洶涌,形成天下奇觀「錢塘江潮」。錢塘江干支流開發歷史悠久,沿河兩岸許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跡。在這遼闊的錢江流域,特產富饒,人傑地靈,風土民情,豐富有趣,被稱為「黃金旅遊帶」。

F. 蕭山有名的風景區共有哪些

  1. 杭州蕭山維江景觀石

  2. 蕭山忠晨園林景觀

G. 錢塘江的源頭是在哪裡風景怎麼樣

錢塘江,古稱浙,全名浙江,又叫之江、羅剎江,一般浙江富陽段稱為富春江專,浙江下游杭州段稱為屬錢塘江。錢塘江發源於休寧縣大尖山嶺北麓的板倉,往東北流貫浙江省北部,經杭州灣入東海。較大的支流有蘭江、婺江、分水江、浦陽江、曹娥江、淥渚江,流域面積50100平方公里。流域來水豐沛,河流中含泥沙量小。錢塘江最吸引人大還是錢塘江大潮。每年秋季,觀潮適宜,農歷八月十八大潮來臨之際游賞為最佳。鹽官一線朝最好看,從市區坐B1到下沙(學源街文匯路口),下車後往回走些路,坐K868公交車,然後坐到老鹽倉下車即到。

H. 紹興的景色有呢

紹興風景
1、魯迅故里 :
魯迅故里已經成為一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成為一個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 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兩邊,一溜粉牆黛瓦,竹絲台門,魯迅祖居,魯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間,一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前流過,烏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讓人想起魯迅作品中的一些場景。精心保護和恢復後的魯迅故里已成為立體解讀中國近代大文豪魯迅的場所,成為浙江紹興的「鎮城之寶」。
2、鑒湖 :
位於紹興城西1.5公里處。東漢永和年間,會稽太守馬臻總納山陰、會稽兩縣三十六源之水為湖,東至曹娥江,西至浦陽江,長127里,面積約206平方公里,可灌溉農田9000餘頃,兩縣百姓大得其利。唐中葉以後,湖面逐漸淤積。湖上堤橋隨設,漁舟時見,遠山四圍,水清如鏡,堪稱江南水鄉的典型。
3、蘭亭國家森林公園
崇山嶺嶺,茂林修竹(公園內崇山峻嶺、峰巒疊翠)。書法聖地,中外馳名(在中國藝術史上傳為佳話的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寫《蘭亭集序》的故事,就發生在蘭亭)。名人古墓,流芳百世(景區內發掘的距今2500多年的江南第一大墓--印山越國王陵,是浙江餘姚繼河姆渡、良渚文化遺址後又一重大考古發現,1998年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4、西施故里
西施故里旅遊區是紹興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浣江.五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目標以西施文化為主題,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風情,將本區域建設成為一處自然風光優美、文化內涵豐富、游覽設施健全、經濟效益良好、具有時代活力的風景游覽勝地。
5、柯岩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級旅遊區柯岩風景區位於紹興城西八公里、杭州東郊十二公里處,是以古越文化為內涵,融紹興水鄉風情、古採石遺景、山林生態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始於漢代,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歷史,至清代,有著名「柯岩八景」之稱,為越中名勝。
經過現代別具匠心的園林營造,目前已修復並形成了柯岩、鑒湖、魯鎮、香林等四大景區,游覽面積四平方公里,是近年來紹興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風景旅遊區。2003年經國家旅遊局核准,被中國旅遊報社等單位評為「中國旅遊知名品牌」。
6、五泄風景區
浣江——五泄風景名勝區面積72平方公里,由南北兩片三個景觀相對集中的景區組成,杭金公路作為一條紐帶聯系三個景區。北部五泄景區主要在火山碎屑岩基礎上發育而成,擁有五級飛瀑、唐代古剎——佛教曹洞祖庭五泄禪寺等,景區內林木覆蓋率達90%以上。南部斗岩景區、湯江岩景區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其自然景觀以奇峰險岩、怪石幽洞、斗岩獅峰等16個景點組成;湯江岩景區面積14平方公里。
7、曹娥景區
一.舜耕公園
為曹娥景區主景之一,位於上虞市區西南側,舜耕公園以舜耕群雕、大舜廟及舜橋、舜井為主要景點,反映舜帝出生上虞,後因避丹朱於此,故以其名的歷史。渲染舜帝以孝為先,勤政為民的輝煌一生。園內舜耕群雕由中國藝術大師韓美林創作,以花崗岩為主材料的象隊群雕長68米,高27米,總重約800餘噸,氣勢恢弘,體量之大,堪稱亞洲之最。
二.曹娥廟
位於曹娥江西岸孝女廟村,距市區3公里。是為紀念東漢時孝女曹娥投江尋父而建。曹娥廟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幾經興廢,屢經重建,現建築為民國二十三年重建。曹娥廟文化積淀厚重,藝術品位高雅,尤以廟內雕刻、壁畫、楹聯和書法「四絕」而飲譽海內外,被譽為「江南第一廟」。 廟內現存一「曹娥碑」為「中國最早的字謎」。

8、「英台故里」—祝家莊
「英台故里」祝家莊是經典愛情故事「梁祝」傳說中祝英台的故鄉,位於上虞市東南,距市區7.3公里。祝家莊地處半山區,南、西、北三面環山,庄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長條形,與開鑿於西晉的四十里河貫通。現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葯師寺等與英台文化相關古跡。
9、鳳鳴山風景區
鳳鳴山坐落於上虞市豐惠鎮東南4公里,距上虞市區17公里,為國家2A級景區,景區面積2.4平方公里,以山陡谷深、急流疊瀑、蒼山翠綠、小橋流水的自然美而聞名,其中「懸石飛瀑」、「千年古藤」二景區點堪稱奇觀。鳳鳴山文化歷史積淀豐厚是道教「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有東漢煉丹術家道教祖師魏伯陽煉丹遺址。魏伯陽一生在鳳鳴山煉丹修性並留下《周易參同契》一書,後被尊為「萬古丹經王」。
10、白馬湖、春暉名人園
「白馬湖、春暉名人園」位於距市區4公里的省級文保單位——春暉中學內,那裡三面環山,湖泊眾多、幽靜恬雅、自然風光十分怡人。夏丏尊、朱自清、豐子愷、劉薰宇、劉淑琴等前來執教,何香凝、蔡元培、葉聖道、李叔同、胡愈之等前來講學,吸引了大批莘莘學子前來求學,一時名揚四海,贏得了北有「南開」,南有「春暉」的美譽。「春暉名人園」就是當初一批名人的居家辦公之處,其中有夏丏尊的「平屋」,豐子愷的「小楊柳屋」,李叔同(弘一法師)的晚晴山房,經享頤的「長松山房」等名人故居,歷年吸引了無數的名流前來參觀瞻仰。
11、東山景區
東山,又名謝安山。原不怎麼出名。自從東晉名士謝安隱居此山後,引出了許多令人神往的故事,便漸漸成了我國東南的一座名山。李白、賀知章、劉長卿、方平、蘇東坡、陸游等,都曾盤桓其間,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詩篇。
12、稱山風景區
稱山風景區位於上虞市西北部,離上虞市區7公里.相傳春秋末期,越王勾踐為復國雪恥,卧薪嘗膽,奮發圖強.曾在此山稱炭鑄劍,大煉兵器,稱山由此而得名.景區集旅遊;休閑娛樂,餐飲,德教,禮佛為一體,是理想的游覽勝地.
13、桃花源景區
上虞桃花源生態旅遊區地處上虞市西南,位於長塘鎮桃園村,距離百官城區約13公里,距離紹興市區約25公里,景區面積為2.6平方公里。目前景區建成了以桃源湖為核心,龍潭為精華,具有水上健身游樂、沙灘浴場、龍潭休閑垂釣、野炊燒烤等多種休閑娛樂功能的綜合旅遊景區,並從2005年伊始就開始積極申報國家AA級景區。
14、東湖
東湖是紹興的著名勝跡,號稱「天下第一盆景」 東湖,原是青石山。從漢代開始,這里就成為採石場,到隋朝,開採的規模更大。隨著時間的推移,採石場內,岩中泉水湧出來,河水從外溢進來,由場而成湖,湖內碧波盪漾,這就是今天的東湖。清朝末年會稽人陶睿宣宣見到此地風景奇秀,便築了湖堤,將湖水與河一分為二。堤外是貫通浙江東部的浙東運河;堤內便是東湖了。
15 呂府
明嘉靖年間吏部尚書呂夲故宅,俗稱「呂府十三廳」。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內二處明代有價值建築群之一。建築群內交通便利,大廳後有一條石板鋪就的通道,東西貫通,俗稱「馬弄」。相鄰兩軸線之間有一南北貫通的長弄,俗稱「水弄」。又西有西小河,南有新河,沿河設有埠頭,用於水上交通。江南罕見的明代大型住宅建築群,是研究明代江南官宅建築的重要實物例證。越城區新河弄169號。呂氏後裔仍部分居住於呂府。

16、浙東唐詩之路-紹興會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遊區
王獻之舍宅為寺,有「越山千萬雲門絕」美譽,王獻之、智永在此苦練書法,蘭亭集序在此珍藏幾百年,浙東唐詩之路重要組成部分,寺前有若耶詩溪,寺後有中國佛教三論宗祖庭嘉祥寺與秦望山,山上有會稽刻石(李斯碑),大詩人陸游的「陸游草堂」遺址。雲門寺名揚天下,歷代帝皇、名人、詩人及留下贊美詩詞文章多不勝數,
推薦幾個名人的紀念景點。
紹興魯迅紀念館 魯迅路和中興路交匯口
吼山 位於紹興市區以東十二公里處的皋埠
放生池 位於曹山上
煙蘿洞 位於紹興市區以東十二公里處的皋埠
五泄(諸暨) 位於諸暨市西北20公里處
西施殿(諸暨) 位於諸暨市城南半公里許浣沙溪畔
東湖 浙江省紹興市東湖風景區
柯岩 紹興城往西行車12公里
蘭亭 浙江省紹興市蘭亭
魯迅故居 在魯迅紀念館的一側
大禹陵 位於紹興市區東南6公里
會稽山 位於紹興城東南
斗岩(諸暨) 處於諸暨市南部重鎮牌頭鎮西北
大佛寺(新昌) 新昌西南1公里
穿岩十九峰景區(新昌) 位於新昌城西南22公里
沈園 在城內延安路洋河弄
鑒湖 位於紹興城西1.5公里
羊山石佛 位於紹興齊賢鎮境內下方橋
咸亨酒店 魯迅路44號上的「咸亨」發祥地
塔山 浙江省紹興市城區景區,紹興城南端
魯迅百草園 在魯迅故居的後面
三味書屋 魯迅紀念館對面
大通學堂 紹興市府橫街258號
蔡元培故居 市區筆飛弄西側
棋盤石、雲石 市區以東十二公里處的皋埠
八字橋 市區八字橋直街東端
古越藏書樓 市區勝利西路503號
青藤書屋 市區前觀巷大乘弄
戒珠寺 市區西街
秋瑾故居 紹興市區塔山西麓和暢堂
秋瑾祖居 紹興縣福全鎮福全山村
秋瑾紀念碑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古軒亭口
周恩來祖居 紹興市勞動路369號
府山越國遺址 紹興城西府山公園
禹王廟 紹興市東南4公里的會稽山麓
石佛寺
西施山遺址 紹興五雲門外有座土丘
馬臻墓
西施山遺址 紹興五雲門外有座土丘
觀宗寺 位於寧波市區靈橋路
土谷祠 市區
香爐蜂 市稽山門外
印山越王陵 位於紹興市區西南12公里
風雨亭 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府山西南峰
新昌十里潛溪 出新昌縣城西5公里,經茶壺
府山景區 位於紹興市區西南
蕺山景區 位於紹興市東北面
蘭亭景區 地處紹興市郊西南
塔山景區 位於紹興市區西南
古纖道 位於紹興縣柯橋鎮、湖塘鎮地界的
百丈飛瀑 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王院鄉境內
城隍殿 浙江省紹興市安昌古鎮
曹娥廟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
師爺館 浙江省紹興市安昌古鎮
風則江廊橋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紹興文理學院河東校區附近

I. 浦江有哪些風景

浦江縣位於金華市北部,面積920平方公里,轄7鎮5鄉3街道、409個行政村和20個社區,戶籍人口38萬,外來人口10萬。東經119°42′~ 120° 07′,北緯29° 21′~ 29°41′之間。東北鄰諸暨市,東南接義烏市,西南與蘭溪市毗連,西北和建德市、桐廬縣接壤。縣人民政府駐浦陽街道,距金華城區46千米。面積915.34平方千米。 龍門山脈分三支自西向東延伸,北支綿亘於縣境西北與建德、桐廬兩市之間,山巒起伏,多中,低山,其中與桐廬市界上的朝天門,海拔1050米,是縣境最高點。中支橫亘與縣境中部,俗稱北山,是浦江盆地與西北山區的天然界線。南支蜿蜓於縣境南部與蘭溪、義烏兩市之間,俗稱南山,轉東北延伸至鄭家塢北,俗稱浦東山脈。中、南和浦東三山之間為浦江盆地。
【仙華山】 仙華山又名主峰少女峰,海拔728米,相傳因軒轅少女元修在此修真得道升天而得名。 仙華山崛起於1.5億年前的中生代,由於燕山運動強烈的斷裂擠壓和火山活動而形成。屬低山 丘陵地貌區,山頂緩坡地發育良好。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步,光溫互補,四季分明, 氣溫適中,景區氣溫比縣城低5℃左右。山地植被覆蓋率約90%。 仙華山以奇秀的山巔峰林為勝,在海拔600米以上的 仙華山巔,石峰聳峭壁立,拔地而起。「如彼旗,如寶 蓮花,如鐵馬臨關。明劉伯溫有詩雲:「仙華傑出最怪 異,望之如雲浮太空。」故仙華山又有「第一仙峰」之 稱。分四個景區:北為石峰林立、怪石紛呈的「仙華峰 林」景區;南有明趙祟袍植梅數里的「梅塢香雪」景區 東為千歲寶掌和尚修行之地「寶掌幽谷」景區;西有山 環水抱的「仙湖碧水」景區。共有24奇峰、14怪石異洞 等120處景點。
【江南第一家】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家族歷經宋、元、明三代,十五代人,同財共食,人數最多時達3000餘人,以孝義治家名冠天下,被朱元璋賜名為「江南第一家」。這就是浙江金華的鄭氏,又稱「鄭義門」。如今鄭氏後裔生活起居之地,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小鎮。 【雞冠岩】 其名因頂峰形酷似公雞之冠而來,雞冠岩連綿起伏的山峰環抱整個環境幽美的中余鄉雅湖畈。民間有一說,此峰由太上老君仙養神酉變化而來,一天太上老君出去天庭串客。神酉把太上老君專門為玉帝苦煉2個月的永春神丹偷吃,太上老君一氣之下把神酉丟下凡界,又因吃的神丹太多從此沉睡不醒,化成美麗的雞冠岩!在其頂峰可觀望到鄭家塢,古人時常登上峰頂觀望天象。雞冠岩峰下有清澈見底的眾多溪流,統稱「陽子溪」,溪水甘甜。其周圍村民常年引用小溪水,以延年益壽!
【寶掌山】 在仙華山之東,舊稱里浦山。唐貞觀十五年(641),中印度高僧寶掌禪師雲游大半中國後,駐錫於此,臨寂歿時自稱活了1072歲,號稱「千歲和尚」。今有寶掌寺遺址。山中奇石森植,如奔獸、如鍾鼎、如刀戟旗鼓,著名的有「守關石」、「飛來峰」、「五通游戲峰」。幽洞密布,奇崛深奧。谷內四處湧泉,以飛來峰下所涌清泉,水質最為甘洌。「浦陽十景」之一的寶掌冷泉即此。
【玄鹿山】 位於鄭宅鎮北2.5公里處,景區面積3.65公里。這里春天桃花滿澗,夏季瀑布轟嗚,是明代宋濂遊憩讀書處。宋濂常攜鄭家學子來此觀賞山谷飛泉,寫下《飛泉操》、《題玄鹿八景並序 江南第一家
》等詩文。山有八景題名石刻:桃花澗、鳳簫台、釣雪磯、翠霞屏、飲鶴川、五折泉、飛雨洞、蕊珠岩。
【馬嶺】 位於虞宅鄉西北部,在浦江、建德、桐廬三縣(市)交界處,距浦江縣城30公里。今被列為市級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約8平方公里。該景區以險、奇、怪的峰林岩石自然景觀為特色,岩高林密,空氣清新,景觀豐富,風景奇特。
【浦陽江】 發源於浦江縣花橋鄉天靈岩南麓嶺腳,東南流至花橋折向東流經安頭 (1965年3月在此建成通濟橋水庫大壩),經浦江縣城、黃宅,轉東北流到浦江縣白馬橋入安華水庫(1958年6月建成),在安華鎮右納大陳江,再東北流至盛家,右納開化江,北流經諸暨市城區下游1.5千米的茅渚埠,以下分東西兩江。主流西江北流至祝橋,左納五泄江,經姚公埠至三江口與東江匯合。(1952年建江西湖分流工程後,西江改經江西湖上蔡至湄池與東江合流)。東江自茅渚埠分流後,北流至大顧家附近小孤山右納楓橋江,與西江會合後,北流經杭州市蕭山區尖山鎮,左納凰桐江,經臨浦,出磧堰山,折向西北流至義橋,左納永興河,流至聞堰鎮南側小礫山注入錢塘江河口段。幹流長149.7千米,集水面積3451.5平方千米。
【白石灣】 白石灣風景區坐落於浙江中部,位於浦江與義烏之間,距浦江縣城5公里。該景區導游小陳說,白石灣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3℃~17℃之間。景區內大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達到國家1級標准,是一塊無污染、空氣純凈之地。據說,在每年的春節前後,景區峽谷被流水沖刷了一年的鵝卵石露出水面,這些灰褐色的石頭在冬日陽光的照耀下,變得像雪一樣的潔白,白石灣因此而得名。 白石灣的美,美在它的綠。首先是連綿1800米長的月伢湖,給人一種碧波盪漾的感覺,遊客可以在此處悠閑地坐船進入景區。此時,你的目光會被湖兩邊山崖上濃濃的綠所吸引,一眼望去,山上的植被很特別,枝枝蔓蔓,纏纏綿綿,就在你所走的林間小道上,紫藤的枝葉也不時伸出來親親遊客的臉。白石灣的綠,讓人陶醉,令人流連…… 白石灣的美 ,還在於它的水。雨過天晴,我們在導游小陳的帶領下,開始領略白石灣潺潺的溪水。據說,白石灣的總游線達30公里,其中有一條總長達20公里的神秘谷,因其壯美溪瀑和原始茂密的森林,而成為戶外運動愛好者首選的野營探密之地。但我們走的並不是這條路,我們沿著溪流尋瀑而上,不僅陶醉於眼前的綠和身邊歡快的溪水聲,還有溪里常年累月沖刷而成的大大小小的鵝卵石。享受著白石灣特有的自在和休閑,禁不住讓自己全身心地放鬆了一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當年的陶淵明大概也不過如此而已。
【神麗峽】 神麗峽景區位於浦江縣潘宅鎮麗水源村,地理位置東經119°39ˊ,北緯 29°40ˊ,總面積6平方公里。景區隸屬南山風景名勝區的東片景區,坐落在浦陽江南部,南接義烏鯉魚山系,過鯉分隧道,緊鄰陳望道故居——分水塘;西鄰南山白石源景區,東與德勝岩景區相望;地勢南高北低,南山北田。景區距浦江縣城5公里,距上海370公里,杭州170公里,與義烏、蘭溪、諸暨、桐廬、建德、東陽等周邊縣(市)一般在30——60公里之間,均有較高等級公路相連,杭金衢高速公路及浙贛鐵路旁其東側而過,地理位置十分便利。神麗峽居仙霞嶺龍門山脈金華山支脈的北端,在浦江縣內屬南支山脈中段,以丘陵低山地地貌為主,溪流由南向北流,最終匯入浦陽江。 浦江縣地殼原古質時代一直處於沉降狀態,浸謾在浩瀚的大海中。由於古生代的加里東及海西構造運動,乃褶皺隆起出水成陸。中生代燕運動強裂擠壓和火山活動,縣境發生大規模斷裂錯動,神麗峽就處在這個時期形成的浦江構造盆地地南緣。

J. 蘇溪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蘇溪鎮——景色秀麗的山水風光 歷史上,蘇溪就是一個山環水縈,林木郁深,清氣襲人之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塊原本山清水秀的地方,如今更是秀色倍增。鎮區依山傍水的滴水岩公園,是登高遠眺蘇溪風貌的一大景點;奇峰俊岩綿延,松柏古木參天的雙溪風景區,則是一幅精美的風景畫;列入近期開發的齊廬山公園,不久也將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1)群峰挺拔滴水岩 當您走過蘇溪下橋向左拐,便有一雄偉的石旗桿向您招手,這里就是群峰挺拔、怪石參差的滴水岩景區。 進入景區,沿巨岩拾級而上就是胡公殿。殿內不僅有胡則塑像,還有宋朝抗金名將宗澤的塑像。出胡公殿,繞石級而上,是彌勒寺。寺內大殿中高7.5米,腰圍直徑7.3米的彌勒佛由一巨岩雕鑿而成。大殿前兩側,還有兩尊緬甸玉佛。這兩尊玉佛原是緬甸佛教界贈給樂清法華寺的,法華寺方丈得知滴水岩風光秀麗,且頗有建樹,故而轉贈。佛像石質細膩、滑如琉璃,渾身閃閃發光,堪稱雕藝一絕。 出彌勒寺沿南側巨岩登高約20餘米,是為紀念元石一贅進士講學於此而建的講學閣。穿過講學閣,數步之外便是賞景的理想處所景賞亭。再繼續攀登數十米,便來到滴水岩巔。這里一座新建成的七層寶塔格外吸引遊人。遊人可沿塔內的石級盤旋而上,不僅能欣賞塔上的石獅、石龍和內壁的千尊佛像,而且每登上一層,還可沿塔外的走廊繞一圈,觀賞一番山下的景緻。直到登上塔頂,蘇溪新貌盡收眼底。(2)佛雲山,大自然的絕妙之作 雙休日,約三、五個朋友,驅車前往義烏市東北蘇溪鎮雙溪村佛雲山春遊。 佛雲山景區,以雙溪村為中心,北有芙蓉山、金竹坪,東有石塢岩,南有道蓬岩、獅子岩,西部較低,為巧溪水庫。青龍溪、黃龍溪自東向西緩緩流過,於雙溪村匯合,向西流入巧溪水庫,形成十里長河。兩岸奇峰陡岩綿延,竹海滾浪,古木參天,構成一幅幅美麗的自然風光畫面。 從市區出發,往北車行18公里來到巧溪水庫。窗外會稽山的余脈,山川雄奇,風光秀麗,美不勝收。 汽車沿盤山公路而上,轉眼就來到夾龍口。只見一塊巨石,緊貼懸崖,高約20米,酷似一大漢背一嬌女下山,當地山農稱之為「和尚背尼姑」,有的稱「僧尼下山」。相傳在夾龍口山頂仙下坪,有一座和尚寺,一個小尼姑離仙洞到「金交椅」、筆架山遊玩,途中與仙下坪和尚碰面,互生愛心,私奔下山還俗,天上王母娘娘十分惱火,用定身法將其兩人定於此處,以戒出家人。仙下坪寺廟廟基尚存,水井猶在。 沿「十里長河」逆水而上,溪水清澈見底,石板魚成群結隊,戲耍於溪水之中。行一千米左右到屏風石,向東看到氣勢雄偉的石鍾山、稻蓬岩,向南望見形象逼真的筆架山,向北看見蝙蝠洞。距雙溪約600米處,兩側山石一凸一凹,彼此呼應。路北形似「彌勒佛」,路南內凹似石窟,有人稱之謂「雙佛相映」。 雙溪村背後的道蓬岩,是「金交椅」群景,又名佛雲仙境。海拔700餘米,山石奇特,形似交椅,「春瀉瀑布,夏生涼風,秋罩雲霧,冬掛冰柱」。幾十丈高的懸崖,怪石連綿約一公里。旁有月亮灣、月亮樹(古柏,狀似月中桂)、石鍾石筍、仰天美女,還有天然佛像群,佛中套佛栩栩如生,賽似天庭。位於毛竹塢獅子活龍口的應洞,洞口酷似獅子口。洞中「仙應府」,始建於1448年,1994年重修。到仙應洞有1857級石階,沿途有仙靈塔、獅面岩、獅子岩、龜頭岩等級十處景觀。 出雙溪向北1公里處的毛草塢,一巨石形似玉兔,又似扁魚,傳說孫權封它為「玉兔」。旁有「青龍」和青龍潭,人稱玉兔戲蛟龍。龍潭夕陽可謂景色一絕。還在「猛虎下山」、「鴛鴦戲龜」、天然盆景迎客松,兩邊懸崖峭壁,景觀奇特。 再向前進,里西崗的千頃竹林就呈現在眼前。此處有一棵千年烏枝老樹,腹空皮厚,枝盛葉茂。令人奇異的是有7支粗壯青竹長在烏枝老樹的懷抱里。相傳烏枝老樹返老還童,盼子心切,向南海觀音求子,觀音菩薩說「你生在竹海,竹子不是很多嘛!」烏枝老樹隨即抱竹為子。有人稱此是「樹竹戀」,也有的稱其為「胸有成竹」,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旅遊專家、大學教授傅文偉稱這是「世上絕無僅有奇觀」。 不遠處,可看到林口溪澗的「之」字瀑,約高50餘米。瀑布常年不斷,曲折流瀉,似白龍游於竹海。坐落在離雙溪3公里處的雪頂、仙下兩村,在兩村之間的山頂上觀此景點,好似美麗的鳳凰仰首高歌,人稱「鳳凰展翅」。飛瀑的潺潺之聲恰似鳳凰的美妙歌聲。悠悠的歷史歲月,使這里的民間神話傳說俯拾皆是。雙溪龍山的觀音寺,始建於公元前。公元218年,身患奇症的孫權,來到雙溪觀音寺求千手觀音治病,後到里西崗、君溪等地采葯,途中勞累,便在仙靈潭洗澡,後回君溪煎葯服下後,立即病癒了。孫權稱帝,建立「吳國」,便封「君溪」為「東吳」。 佛雲山景區為浦陽江的發源地之一。由於流程短,落差大,加之兩岸山巒起伏,因而水急瀑多。這些溪流迴旋於深山密林,或跌落於懸崖斷壁,澗中大石疊疊,藤結樹橫,鳥語花香,充滿了大自然的粗獷與神秘。 佛雲山,好一處大自然的絕妙之作。 (3)巧溪度假村 每逢節假日,扶老攜幼到巧溪賓館小住幾日,不愧是一極好的休閑方式。巧溪度假村座落於風景秀麗的巧溪水庫大壩下,環境幽雅,服務設施配套齊全。巧溪賓館高中檔客房、空調、現代化消防系統和衛生、電視等設備一應俱全;賓館內有大小會議室四個,大的能容納300多人。賓館餐廳聘請高級廚師掌勺,能同時滿足300多人就餐。巧溪度假村內還設有多功能廳,卡拉ok包廂、釣魚池、水果園、球場等。相信你小住幾日後,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4)齊廬山風景區 齊廬山風景區,山體自然,風光峻秀,集雄、誇、秀、峻、幽、險於一體,自然人文景觀眾多,氣候涼爽宜人,是一避暑休閑、保健度假的旅遊勝地。區內植被茂盛,種類繁多,擁有悠久歷史傳說的齊福寺、東青進士祠、禪升化家、藏龍洞、神龜盜丹岩等,與區內的奇山、奇水、奇岩共同構成了別具特色的風景,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齊福寺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初為一庵堂,香火旺盛,風月滄桑,幾勁毀壞重建,終於成為今天的規模,賢孝居相傳為明朝嘉靖時東青村進士樓鎮,官至金殿傳臚,事母至孝,其母信佛行善,念經喜靜,其子特選一地建屋為母隱居修行,因此取名賢孝居。東青進士祠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建築原貌保留比較完整,有明清的碑刻,有較高的文物保護價值。 神龜盜丹岩在茶葉塢的東側大山中,遍山堅石,形象多端,有的象羅漢,有的象巨獸。傳說其中一巨石形似石龜,頭足俱全,匍匐伏地下山爬行,欲向茶葉塢谷底盜取八仙中呂洞賓所煉制的仙丹,不料被呂洞賓所察覺,即取寶劍傷其一足,用仙術鎮在原地不能動彈,上下不得,因此典故取名印此景。藏龍洞在冬天時有水蒸氣不斷逸出,相傳在洞中埋著一火龍,此系火龍所噓之氣,因此此洞四周草木無霜無雪,溫度較其它地方高出幾度。當然這只是傳說,科學的解釋是由於地熱循地殼中的縫隙而上,在此洞中瀉泄而出。天井泉石人石在藏龍洞下行數百米,有一古泉名天井泉,無論天氣乾旱多久,此泉永不枯竭,清澈甘甜。在泉旁還矗立一高大形像如人的岩石。傳說此石人守護清泉供仙人飲用,不許俗人接近。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