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景色
⑴ 重陽節,王爺爺登高賞景,最不可能吟誦的詩句是
題目的語境是徐霞客在春天看到洞庭湖一帶的景色時不可能吟誦的詩句,這里要注意時間「春天」,內容「景色」.選項中D「又見湖邊木葉飛」寫得是秋天的景象,所以選D.
故選D
⑵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是描寫景色的嗎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律《過故人庄》
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內村老容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主客舉杯飲酒,閑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這首詩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細細品味就像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事、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深深為農庄生活所吸引,於是臨走時,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再來觀賞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兩句詩,故人相待的熱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間的親切融洽,都躍然紙上了。同時借景色來抒發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⑶ 金鳳將殘盼重陽,景色來時降寒霜,生逢閏八月十二,菊綻似金分外秀什麼意思
知友您好,樂意回答您的問題。
第二個字應該是金風而不是金鳳哦~
這四句回的意思是:
秋天已經過去了答一大半,重陽節就快到了,早晚也會降下寒霜,這個孩子呢生在農歷閏八月的十二,他就像一朵高潔的菊花一般在這個季節綻放開來,那顏色,那外貌,就像閃閃發光的金子一般分外清秀動人。
總之,就是對這個時節出生的孩子的一種良好寓意的表述吧~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滿意請採納,如有需要可追問,謝謝您的支持~
⑷ 根據課文填空。 1.《夜書所見》描寫的是____季的景色。詩中描寫兒童活動的詩句是:____。2.《九月九日
1.秋知有兒童挑促織 |
⑸ 望洞庭是一首描寫秋天美景的詩你能再默寫出兩句連續的描寫秋天景色的古詩嗎
關於秋天風景的詩句匯總如下
1、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蘇軾《念奴嬌·中秋》
2、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3、蕪然蕙草暮,颯爾涼風吹。——李白《秋思》
4、坐開桑落酒,來把**枝。——杜甫《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
5、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6、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李白《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7、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古風二首》
8、望處雨收雲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望處雨收雲斷》
9、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10、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11、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張籍《秋思》
12、松竹含新秋,軒窗有餘清。——崔元翰《奉和聖制中元日題奉敬寺》
13、凄惻近長沙,地僻秋將盡。——楊冠卿《卜運算元·秋晚集杜句吊賈傅》
14、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15、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16、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長相思·其一》
17、竹葉於人既無分,**從此不須開。——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8、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李清照《多麗·詠白菊》
19、最傷情、送客咸陽,佩結西風怨。——吳文英《瑣窗寒·玉蘭》
20、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21、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22、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早寒有懷/江上思歸》
23、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24、漠漠秋雲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25、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26、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白樸《天凈沙·秋》
27、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王之渙《九日送別》
28、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殘菊》
29、時靸雙鴛響,廊葉秋聲。——吳文英《八聲甘州·靈岩陪庾幕諸公游》
30、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⑹ 惠崇春江晚景是不是寫重陽節
惠崇春江晚景不是寫重陽節,而是寫春季的景色。
《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文學家蘇軾題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創作的。
全詩如下: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簡析:
這首詩題「鴨戲圖」,再現了原畫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詩人合理的想像,與原畫相得益彰。
詩的首句「竹外桃花三兩枝」,隔著疏落的翠竹望去,幾枝桃花搖曳身姿。桃竹相襯,紅綠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愛。這雖然只是簡單一句,卻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顯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細密,就無法見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節,點出了一個「早」字。春寒剛過,還不是桃花怒放之時,但春天的無限生機和潛力,已經透露出來。
詩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鴨先知」,視覺由遠及近,即從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盪漾,好動的鴨子在江水中嬉戲遊玩。「鴨先知」側面說明春江水還略帶寒意,因而別的動物都還沒有敏感到春天的來臨,這就與首句中的桃花「三兩枝」相呼應,表明早春時節。
詩的三四兩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兩句詩仍然緊扣「早春」來進行描寫,那滿地蔞蒿、短短的蘆芽,黃綠相間、艷麗迷人,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時才往上游的特徵,進一步突出一個「春」字,本是畫面所無,也是畫筆難到的,可是詩人卻成功地「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給整個畫面注入了春天的氣息和生命的活力。
⑺ 南京的風俗
南京,別稱金陵來、江寧,源位於中國長江下游,是區域中心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會。另依據中華民國的相關法律,南京至今仍為中華民國之正式首都,台北為臨時首都。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又被稱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會」,自古是江南地區的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揚子江下游流域重要的商業經濟中心。目前是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的產業城市和經濟中心。南京是長江下游地區和華東地區的交通樞紐,擁有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公鐵兩用橋南京長江大橋、亞洲最大的內河港口南京港、祿口機場以及眾多連通中國北方、南方和中西部的鐵路和公路干線。南京是「山、水、城、林」一體的城市,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