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時風景
1. 仿寫一段日出的景色
黃山日出
黃山1月份日出的大致時間是7點出頭。距北海最近看日出的高地就是北邊的獅子峰,走路20分鍾,都是上山的路。6點剛過,急急忙忙起來看外邊是不是晴天,結果滿天星斗,於是趕緊出發了。
淡季山上本來人就不多,起早看日出的更少。路上幾乎沒碰到什麼人,和原先設想的摩肩接踵、爭先恐後大不一樣。經過獅林大酒店,那裡的客人加入進來,路上人才多了些。不多時接近山頂了,上面已到了4、5個人,合算下來,統共不超過20人的樣子。即便如此,狹小的頂峰仍很擁擠。 想到旺季時很多人為了佔到好的位置,乾脆通宵佔住在峰頂不下來;後來的人即便起的再早,也是很難擠上去了。那又是個怎樣的情景呢?
遠處的天邊漸漸亮起來,很慢。看看錶,還有20多分鍾要等。發現峰頂北側倒沒什麼人,於是小心翼翼地蹭過去,下到一塊大岩石背後較低的一小塊平台上,向北放眼望去,竟然就是有名的「猴子觀海」了!連忙按下快門,算是意外收獲。
這時人群一陣騷動,紛紛站起身來朝東方的天際眺望,日出時刻就要到了。我趕緊擠回原來的位置,順著眾人的指指點點看過去,東方的天已紅成一片,卻看到太陽的輪廓被前面的始信鋒擋住了。看來我們這撥人觀日出的位置沒有選好,已經不可能抓住「一輪紅日從雲海中騰越而起「的那種壯觀了。大家在老大的不情願中又紛紛卡查卡查的拍起照來。日頭終於在始信峰頂露出半張臉,已經由紅轉白,天色接近大亮。群峰的金色大部褪去,恢復到白天常見的樣子。沒有觀賞到完整的日出,不過,日出給人的最本質的感覺還是深深體味到了:我們在靜靜地旁觀著大自然在新舊兩個世界間進行著的壯麗無比的轉換。有人曾把日出的過程比喻為一種生命的」孕育「過程,想想很貼切。東方初白前那短暫的黑暗中的期待很像是我們在母體中的體驗;旭日陡然」噴出「的剎那正是生命降臨的瞬間,而現在周圍的世界已經清晰於我們的眼前——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幾年前,也是冬天,也是春節,大年初二,我和一個朋友在泰山玉皇頂上看日出。那時苦寒,山頂的旅店竟然沒有供暖,也沒有水,因為高處的地下水已經結冰。早晨醒來,竟發現放在桌子上的半瓶礦泉水已經凍硬!裹著旅店提供的軍大氅的我們仍然凍得哆嗦,回來看那時的留影,簡直兩個行將木的社會流浪人員,慘不忍睹。
還會來黃山的,下次選個暖和的日子。
2. 用一段話描繪一下日出時大海的美麗景色
滿天紅雲,滿海金波,紅日像一爐沸騰的鋼水,噴薄而出,金光耀眼。 早晨,版太陽初升權,火紅的旭日剛剛透出海平面,給美麗恬靜的大海抹上一層玫瑰色。
3. 日月潭日出時的美麗景色
日月潭多了一個觀景台,就在日月行館的飯店裡面,不過因為你是要看日出所以沒有那麼早營運,所以就沒辦法在這么好的地方看日出 日月潭四周青山環抱,山巒層疊,水映著山,湖面宛似一個巨大的碧玉盤。遠遠望去,潭中的美麗小島——珠仔島,卻像玉盤托著的一顆珠子。珠仔島把湖面分為南北兩半:東北面的形狀好像圓日,故叫日潭;西南邊的如同一彎新月,故稱月潭。
日月潭美景如畫,春夏秋冬,晨昏晴雨,景色變幻無窮。尤其是秋天夜晚,湖面輕籠著薄霧,明月倒映湖中,景色更為佳麗動人。每年中秋圓月當空時,高山族的青年男女扛著又長又粗的竹竿,帶著綵球,來到潭邊跳起古老的民間舞蹈。他們重演著征服惡龍的民間故事,把太陽和月亮頂上天,讓日月潭永遠享有日月的光輝。
日月潭四周,點綴著許多亭台樓閣和寺廟古塔。山腰的玄奘寺內存放著唐僧玄奘的部分遺骨。當地氣候四季宜人,冬天平均氣溫在15℃以上,夏季7月份只有22℃左右,是避暑勝地。
潭東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峰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游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游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盪去,優雅寧靜,別具一番情趣。
4. 日出前後的風景是怎樣的
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顏色很淺.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在擴大它的范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不轉眼地望著那裡.
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這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後,終於沖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一剎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出了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雲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時太陽走進了雲堆中,它的光線卻從雲里射下來,直射到水面上.這時候要分辨出哪裡是水,哪裡是天,倒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有時天邊有黑雲,而且雲片很厚,太陽出來,人眼還看不見.然而太陽在黑雲里放射的光芒,透過黑雲的重圍,替黑雲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後來太陽才慢慢地沖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雲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發亮的不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
5. 日出時的景色美在哪裡
早晨的陽光,萬物復甦
6. 描寫日出景色的一段話!急急急急
日出
日出是大自然中偉大的奇觀,如果說夕陽西下像個小姑娘,那麼回旭日東升就可以算作答仙女了。
為了看日出,我凌晨五點鍾起床,揉著朦朧的眼睛,跟著爸爸來到河堤上。
過了一會兒,東方出現了一片魚肚白,無數雙眼睛開始盯著那兒。眨眼間,魚肚白變成了粉紅色,天上的雲彩逐漸散開。突然,山頂上出現了一條紅線,慢慢拉長。不知誰說了一聲:「太陽快出來了。」不久,太陽的小半邊臉出現在崇山峻嶺之間,紅是紅得很,卻沒有那耀眼的亮光,使人能用肉眼去看。大地媽媽捨不得讓太陽離開她,使勁兒把太陽往下拉,因此,太陽只能徐徐上升。大約過了二十分鍾,太陽終於掙脫了大地媽媽的懷抱,在崇山俊嶺之間冉冉升起,真像個大紅球,又像氣得漲紅了臉。
天空的雲朵頓時被鑲嵌上了一道金光閃閃的邊,浩瀚的雲海經陽光一照,色彩斑斕,熠熠發光。小河中倒映出來的太陽,此時已不是那麼紅艷,射出的光芒讓大地萬物蘇醒,使大地生氣勃勃,煥然一新。我感嘆不已,贊美這如詩如畫的人間仙境。
日出,代表新的一天開始;日出,充滿光明;日出,充滿希望!
7. 日出前描寫景色的句子
太陽啄破黑夜的蛋殼,探出頭來,羞羞答答地向大地張望。
這時,遠遠前方,無數層巒疊嶂之上,迷濛雲霧之中,忽然出現一團紅霧。
不久,一個紅球即從大洋里冉冉跳出,那水天相連的地方頓時成了一片熊熊的火海。
太陽終於探出了半個頭,那麼大,那麼紅,接著像被誰推了一下,猛地跳了出來,變成了純金色。
太陽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時間,那遼闊無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滿了耀眼的金光。
天空漸漸亮了起來,一輪嫣紅的朝陽,從東山後面拖地跳了山來,頓時,天地間霞光四射,流水溢彩。
大地上萬物都燙了金似的,在原來各種顏色的表層,濃濃地染上了一抹橙黃,並且反射出道道炫目的光輝。
漸漸地,那東方的霧氣先有些微紅,在、這紅色越積越濃,便突然劃出一線鮮紅,那鮮紅里突然跳出一個通紅的光輪 嬌艷的朝陽,已從東邊群山背後跳了出來,萬屢紅霞四溢,和山谷中緩緩升騰的晨靄交融,變幻著五光十色的光環。
星星已經淡下去了,東方天邊上開始放白了,這時候天際變化得很快,漸漸白得晃眼,接著從地平線上開始一抹一抹地放射出紅紋。
太陽躍出灰濛蒙的海面,小半輪紫紅色的火焰,立刻將暗淡的天空照亮了,在一道道鮮艷的朝霞背後,像是撐開了一匹無際的藍色的綢緞。
只見碧空襯著淡藍,一會兒,淡藍變成橙黃,邊上鑲著緋紅,這紅光越來越多,從空中直射海面,先是一點,接著一片,飛快地向四面擴散。
8. 用20字描寫日出的壯觀景象
太陽還沒有升起時,眼前是一片迷茫。那急迫想看日出的心情,更是抵擋不住。一陣晨風吹來,如同小姑娘的纖細小手,撫摸著每一個人的臉頰。就在這時,太陽出來了。
山峰像英雄的脊樑,幾千年的風雨沖刷依然堅韌頑強,山峰像詩人的眼眸,深情的凝望每一輪日出,山峰像老人的掌紋,一縱一橫都飽含時代的滄桑。
我的父親是個地地道道的莊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過了50多個春秋。除了務農之外,父親在事業上幾乎沒有任何建樹;那幾畝薄地成了他最親近的夥伴,農耕是他這大半輩子工作的全部。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失望時,看看日出,便會充滿希望成功時,看看日落,便不會自大。
日出,自然界中最雄偉壯麗的景色,千百年來被古往今來的詩人作家贊頌過許多次,可我卻忍不住還要寫它,因為日出的美麗,是永遠也說不完,道不盡的。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是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常與知己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不是神仙勝似神仙!用快樂美容,絕無副作用!
人們都說日出是最美麗的,日出就是日落,當這里夕陽西下後,地球的另一面就是美麗的黎明。所以我認為日落是最美麗的。因為每臨近黃昏時太陽順著山的那頭小心翼翼的走下去,便在人們眼前展現出一幅神秘,美麗而迷人的畫。
天空雲纏霧繞灰濛蒙的一片,可惜那天是陰天看不到日出,只能看到縷縷紅霞朦朦朧朧的。我們懷著遺憾的心情下山,到了半山腰抬頭看也是霧,低頭看下面也是霧感覺置身於仙境之中都看不清泰山的真面目了。使我不禁想到蘇軾的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午後的陽光在我眼中是最迷人的。它沒有日出時的嬌嫩,沒有日落時的蒼茫,就像一位和藹可親的母親,在她經過的地方總會留下一抹溫馨的色彩,暖暖的,透著些浪漫,夾雜著青春的幻想。
看日出必須守到拂曉。
今日出惡言者,明日必得惡報。
比喻:日出的霎那間,漫天的霞光如同是傾盆而下的光雨。擬人:初升的朝陽,羞羞答答得撩起自己的紅蓋頭,露出一個明媚的笑。
思欲南走扶餘,東窮日出,西行歐美。萬里投荒,消減盡,當日豪游情味。——王蘊章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子
9. 描寫日出景象的語句
朝陽燃燒著晨霧,一片金光。林叢里,經霜耐寒的松樹、柏樹,還有冬青樹濕潤的禿枝和暗綠色的葉子閃耀出春天一樣煥發的生命。給陽光一烘曬,晨霧降落下來,滲透到泥土裡,到處冒起陣陣濕氣。
王西彥《春回地暖》
黎明的霞光卻漸漸顯出了紫藍青綠諸色。初升的太陽透露出第一顆微粒。從未見過這鮮紅如此之紅;也未見過這鮮紅如此之鮮。一剎間火球騰空;凝眸處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變萬化;空間射下百道光柱……
徐遲《黃山記》
太陽——不像炎熱的旱天時那樣火辣辣的,不像暴風雨前那樣暗紫色的,卻明朗而發出可愛的光芒——從細長的黑雲底下靜靜地浮出來,清爽地照耀著,沉浸在它的淡紫色的霧氣中。舒展著的雲的上面的細邊,發出像小蛇一般的閃光;其光彩類似煉過的銀子……但又迸出動搖不定的光線來,——於是愉快地、庄嚴地、飛也似地升起那偉大的發光體來。
(俄)屠格涅夫《獵人筆記》
太陽因為有霧氣的關系,顯得不同尋常,好像一個人,有五官,能感覺;想要把它表現得恰當,總得用男性代名詞才成。他現在的面目既是那樣,再加上一片大地上連一個人影兒都沒有,這就立刻叫我們明白了古代崇拜太陽的緣故。……這個光芒四射的物體簡直就是一個活東西,有金黃的頭發,有和藹的目光,神采煥發,彷彿上帝,正在年富力強的當兒,看著下麵包羅萬象的世界,覺得那兒滿是有趣味的事物。
(英)哈代《德伯家的苔絲》
海上日出
天空變成了淺藍色,很淺很淺的;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兒擴大了它的范圍,加強了它的光亮。我知道太陽要從那天際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裡。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裡就出現了太陽的一小半,紅是紅得很,卻沒有光亮。這太陽像負著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面升起來,到了最後,終於沖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那顏色真紅得可愛。一剎那間,這深紅的東西,忽然發出了奪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發痛,同時附近的雲也著了光彩。
巴金《海上的日出》
這時東方水天極處,染上一片橙紅色,一會染成桔紅色,一會又暗下去,暗成淺灰色。就在這片淺灰色里,慢慢烘出一個半圓形的淺紅色輪光,輪光下面骨突地冒出半邊鮮紅鮮紅的太陽,越冒越高,轉眼跳出水面,於是一輪又紅又大的太陽穩穩當當擱在海面上。
楊朔《黃海日出處》
好幾天來,一直陰沉沉的要下雨。可是現在,天空像綳緊的淡藍色綢緞,清澈明亮地籠罩在海洋和陸地上。嫣紅與金黃的透明雲彩,簇擁著它。一輪旭日,庄嚴地從水波漣漣、亮光熠熠的海面上升起,而海洋好像在它下面顫抖和臉紅起來似的……這一天就是這樣開始的。
(德)托馬斯·曼《托尼奧·克勒格爾》
湖上日出
縹緲峰下一聲雞鳴,把湖和山都喊醒了。太陽驚醒後,還來不及跳出湖面,就先把白的、桔黃的、玫瑰紅的各種耀眼的光彩,飛快輻射到高空的雲層上。一霎間,湖山的上空,陡然鋪展了萬道霞光。耀花眼的雲雀,從香樟樹上飛起,像陀螺樣打轉轉,往朝霞萬里的高空飛旋。在沙灘邊和岩石下宿夜的鴛鴦、野鴨,也沖開朝霞,成群成陣的向湖心深水處飛去。
艾煊《碧螺春訊》
鄱陽湖日出
早晨,你坐上旅遊車,到含鄱口遊玩,如果天氣好,還可以看見鄱陽湖上的日出。水天相連的地平線上,由淡青變為淡黃色,漸漸又由淡黃變為緋紅、深紅、金紅,緊接著金光四射,躍出一輪紅艷艷的朝陽!霎時間,整個鄱陽湖顯得生機勃勃,碧藍的湖面上金波閃爍,白帆點點。再看看含鄱口左邊高聳雲霄的五老峰和右邊陡峭的犁頭尖山,啊,百里鄱陽湖一齊被收攬在這兩山夾峙的豁口中了,含鄱口由此而得名。
陳祖芬《廬山》
阿里山日出
等著,等著,天色由黎明的魚肚白色,逐漸成淡藍色。大家全神貫注的凝視對面的山峰,中央山脈的頂峰亮了,接著一片霞光四射,只一眨眼,如輪的旭日躍升而出。先是一角、半圓、全圓,剎時萬道金光投向大地,山林亮了,幽谷亮了,溪水也亮了,四野青翠欲滴,陽光普照大地,又是嶄新的一天!
鮑曉暉《阿里山今昔》
天柱山日出
我們借著月光,踏著米白色的石級,穿過飛龍澗,登上丹砂峰,來到觀日亭。觀日亭約十來平方米,小而雅緻,圓柱石欄,四角飛檐。但觀日出最佳位置還是那塊聳起的方形石岩。觀日亭中已聚集著不少觀眾,那方形石岩上人們或坐,或站,都翹首東望。
前方除幾座低矮的峰巒外,是一處一望無際的開闊地。導游說:這是皖水、潛水的會合處,天邊那略呈弧形的是長江。此時,東方欲曉,曙光漸現,微暉稍露,天際恰似一片白蒙蒙的魚肚色。低處幾座峰巒,影影綽綽,撲朔迷離,猶如一個技藝絕群的剪紙大師,信手剪出的張張剪影。導游指著一座山影說:「你看,那是前不久遊客發現的卧佛,你們上海報紙發過消息的!」
正說著,只聽得遠處有人歡呼,回頭望去,原來身後高山上,還有觀日出的遊客,他們居高臨下,先看到日出勝景了。待我掉首前望,果然東方泛出朝霞,剎那間,天宇變成了一個色彩繽紛的瑰麗世界,花絮似的雲霞閃爍著金紅的光彩,恍如一條碩大無比、滿身金鱗的大鯉魚,橫卧在天際。緊接著,金光噴射,人群齊聲歡呼,但見一輪火球冉冉升起,一時間,萬道金光,驅雲散霧,漫天彩霞漫天虹,漫江春水漫江紅,那憩息的卧佛,也彷彿蘇醒了,只見他容光煥發,紅光滿面。掉首望去,身後高聳的天柱峰,染上了片片玫瑰色,重重疊疊的峰巒間,鑲起了道道銀邊,閃爍得如同金蛇狂舞……
新的一天開始了。
朱亞夫《天柱山觀日出》
黃山日出
我們在黎明的曙色中等待了大約半個鍾頭,才看到旭日露出小小的一角,輝映著朝霞,賽似剛從高爐里傾瀉出來的鋼水,光芒四射,令人不敢張開眼睛直視。過了一會兒,紅日冉冉上升,光照雲海,五彩紛披,燦若錦綉。那時恰好有一股勁的山風吹來,雲煙四散,峰壑松石,在彩色的雲海中時隱時現,瞬息萬變,猶如織錦上面的裝飾圖案,每幅都換一個樣式。這樣的景色霞光,我們就是在彩色圖片和彩色電影中也很難看得到的。
黃秋耘《黃山秋行》
日出
我卻看到了一次最雄偉、最瑰麗的日出景象……突然間從墨藍色雲霞里矗起一道細細的拋物線,這線紅得透亮,閃著金光,如同沸騰的溶液一下拋濺上去,然後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沖。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光明的白晝由夜空中迸射出來的一剎那。然後在幾條藍色雲霞的隙縫里閃出幾個更紅更亮的小片。開始我很驚奇,不知這是什麼?再一看,幾個小片沖破雲霞,密接起來,溶合起來,飛躍而出,原來是太陽出來了。它晶亮耀眼,火一般鮮紅,火一般強烈,不知不覺,所有暗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見飛機的翅膀紅了,機艙座里每一個酣睡者的面孔紅了。
劉白羽《日出》
海 上 的 日 出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非常清靜,船上只有機器的響聲。
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顏色很淺。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在擴大它的范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不轉眼地望著那裡。
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這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後,終於沖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一剎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出了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雲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時太陽走進了雲堆中,它的光線卻從雲里射下來,直射到水面上。這時候要分辨出哪裡是水,哪裡是天,倒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有時天邊有黑雲,而且雲片很厚,太陽出來,人眼還看不見。然而太陽在黑雲里放射的光芒,透過黑雲的重圍,替黑雲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後來太陽才慢慢地沖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雲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發亮的不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
10. 古人有描寫日出的景色的詩句(急需)
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釋義: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3、「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竹枝詞二首·其一》
唐代: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釋義:
楊柳青青江水寬又平,聽見情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4、「天際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際一時紅。」
《曉日》
唐代:韓偓
天際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際一時紅。
直須日觀三更後,首送金烏上碧空。
釋義:
天邊霞光映入水中,一時水中映出的天際一片通紅。
只要在泰山日觀峰一直等到三更以後,就會看到第一輪紅日被送上蔚藍的天空。
5、「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望秦川》
唐代:李頎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遠近山河凈,逶迤城闕重。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歸歟嘆,凄其霜露濃。
釋義:
我清晨從長安出發,回頭東望,離秦川已經很遠了,太陽從東峰上冉冉升起。
天氣晴朗,遠處的山水明潔清凈,可清清楚楚地看見;長安城蜿蜒曲折,重重疊疊宏偉壯麗。
秋風吹起,家家戶戶的竹林颯颯作響,五陵一帶的松林蒙上一層寒冷的色彩。
我有歸去的感嘆,這里霜寒露冷,還是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