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們山風景
① 峨眉山在哪裡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
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
峨眉山處於多種自然要素的交匯地區,區系成分復雜,生物種類豐富,特有物種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亞熱帶植被體系,有植物3200多種,約佔中國植物物種總數的1/10。峨眉山還是多種稀有動物的棲居地,動物種類達2300多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遊人討食,為該山一大特色。
(1)峨們山風景擴展閱讀:
峨眉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峨眉山市因山得名,隋開皇三年改名峨眉縣,是一座有著1400多年歷史、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1988年9月撤縣建市。峨眉山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仙山佛國」、「地質博物館」之美譽。
李白、陸游、徐霞客、別峰寶印禪師等古人曾留連峨眉山。千百年來,儒、釋、道三家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演變,形成了以佛禪、武術、茶為核心的峨眉山文化。
峨眉山市融合了佛教、峨眉武術、茶文化等三大特色民俗文化,目前已經形成了自然觀光、文化體驗、佛教朝拜、品茗養生、休閑度假、鄉村旅遊為一體的多元化旅遊格局,並積極建設國際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2014年9月,峨眉山市成功舉辦了首屆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
② 峨眉山有哪些著名的風景
峨眉山和五台山、九華山、普陀山並稱中國四大佛山。蜀地峨眉山市境內,最高峰萬佛海拔3098米。峨眉山不僅以秀麗的景色名揚四海,更以她那日出、雲海、佛光、聖燈使峨眉山久盛不衰。 峨眉山為中外著名的旅遊聖地。雄據於四川盆地的西南,拔地而起高差2600餘米,主峰高達3099米,有「天下名山」「峨眉天下秀」之稱。 峨眉山古木參天,流泉飛瀑,風景獨秀,隨著季節的變化和山勢的不同。陰、晴、風、雨、雲、霧、霜、雪的喧染。景色奇麗,形成了著名的「峨眉十景」,各俱佳趣,引人入勝。 峨眉山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的總稱,大峨山為峨眉的主峰,通常說的峨眉山就是指大峨山。 峨眉山是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還在漢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廟,唐宋逐漸轉盛,至清末,寺廟多達150餘座。 峨眉山又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博物館,山上山下氣溫懸殊,自下而上: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呈垂直帶譜。 景點介紹: 洪椿坪 又名千佛庵,明代楚山大師始建,德心和尚續建,因寺外有千年洪椿古樹而改名洪椿坪,寺圍古木扶疏,群峰相映,風景佳絕。寺中有清代乾隆年間的「正明司碑」,刻有漢藏二文,記述藏傳佛教徒朝拜峨眉始略,是四川唯一的木質漢藏文木碑。另外,「洪椿曉雨」是峨眉山的十大勝景之一,特點主要是「山行本無雨,空翠濕人衣」。寺內還藏有明代破山、海瑞、清代張問陶及近代徐悲鴻等名家的書畫墨跡,還有一座千佛蓮燈,真是剔透玲瓏,異常別致。 仙峰寺 仙峰寺古名慈延寺,仙峰禪院,海拔為1752米,因旁靠仙峰岩而得名,宋時為小廟,明萬曆年間本炯和尚擴建並改名仙峰寺,後毀於火,現建築物為清乾隆時由泰安和尚重建的。 內有:財神殿(供道教趙公明神像)、大雄寶殿、舍利殿(供銅質舍利塔)。寺周猴群出沒,活動於叢林之中,遊人過時,常攔路討食。 洗象池 原名初喜亭,意為遊人到此,以為快到頂了,心裡歡喜。清康熙年間建寺,傳說普賢菩薩騎象登山時,曾在寺前一六方池中汲水洗象,而以得名。此處屬高寒地帶,雨雪較重,故而其殿矮小,且用鉛皮蓋房,其中有彌勒殿、大雄寶殿和觀音殿。「象池夜月」為峨眉山十景之一:每當雲收霧斂,碧空萬里,月朗中天,宛若置身雲霄,令人氣爽神怡。由於此地是遊人必經之地,1982年國家投資在寺外新建客舍四幢,成為山中大寺之一。 金頂 峨峰頂 清吳英 巍峨崛聳插雲端,三月峰頭雪未殘。 雷洞煙開金殿閣,仙橋霧銷玉欄桿。 雨余樹色增山翠,風過鍾聲度水寒。 半壁當空天一柱,春光不盡眼中看。 金頂為峨眉山遊程的最高峰,其海拔為3077米,頂上是個小平原,原有銅殿一座,在太陽的照射下,光彩奪目,故而得名金頂。登上金頂,人們頓覺萬象排空,氣勢磅礴,驚嘆天地之奇妙。極目四望,成都平原盡收眼底,千山萬嶺,起伏如浪,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大雪山、瓦屋山、貢嗄山歷歷在目。 還有峨眉的四大奇景: 日出、雲海、佛光、聖燈。 萬年寺 該寺創建於晉,為慧持大師所建,唐時改名白水寺,宋時易名普賢寺,明萬曆帝因賜無梁磚殿「萬壽萬年寺」之額改名為萬年寺。寺內有鑄於宋代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的普賢銅像,其重約62噸,高約7.3米,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雄偉的山門、彌勒殿、觀音殿、般若堂、毗盧殿、無梁殿、巍峨寶殿、大雄寶殿、鍾鼓樓、行願殿,其間還有花園、亭榭、水池等,該座園林式的寺院已成為峨眉山最大寺院。另外,此寺還珍藏有「峨眉三寶」— 貝葉經、佛牙、御印。 寺中碑刻眾多,最著名的為宋代書法家米芾手書的「第一山碑」。 飛來殿 飛來殿建於宋代,位於峨眉縣城北五里的飛來崗上,原為道觀,祀東岳大帝像,名為齊天五行廟。現為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飛來殿是一座單檐歇山式木結構建築,藻井綺麗,建築雄偉。寺內有正殿、五嶽殿、香殿、九蟒殿等。在1959年時,東岳大帝像和佛像被毀,成為空廟,近年經修繕,增建亭榭,培植園林,已成為峨眉山旅遊區的一處旅遊勝景。 清音閣 清音閣,又稱卧雲寺,位於峨眉山牛心嶺下黑白二水匯流處,海拔為710米。該處是唐僖宗年間慧通禪師修建,供有釋迦牟尼、文殊、普賢大師之像;閣下有雙飛亭,左右各有橋,如鳥翼飛凌,故名雙飛橋,亭下二水匯流處有一巨石,高丈許,形如牛心,砥柱中流,銀濤噴雪,水聲如雷。亭下還有碑,乃明人所題「萬古清音」四字。「雙飛亭」柱懸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弟撰書的楹聯:「雙飛兩虹影,萬古一牛心」。這里,一年四季,無論晝夜,滿回盪著水聲,這水聲單一而清晰,加上兩橋,故而譽為「雙橋清音」,成為峨眉十景之一。
③ 描寫「峨眉山」景色的詞語有哪些
峨嵋山éméi Shān[Mount Emei(Mount Omei)]
山名。因為兩座山峰相對似眉而得名。在四川省峨眉縣西南,其脈自岷山分出,蜿蜒南來,至縣境突起三峰,稱為「三峨」,形勢峻秀,佛道兩家並稱為靈勝之地,亦為觀光勝地。或作「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中南部,樂山市西方48公里的一座山,是佛教聖地和風景區,有三個山峰,主峰3099米,山崖陡峭,山頂和山腰上有許多神廟和寶塔
山清水秀、大好河山、壯麗山河、山高水低、山高水險、山明水秀、山窮水盡、山水相連、 山雨欲來風滿樓 、群山連綿、崇山峻嶺、孤峰突起、重巒疊嶂、崇山峻嶺 、山明水秀、 山窮水盡 、大好山河 、刀山火海 、地動山搖 、高山深澗 、峰巒雄偉 、漫山遍野 、江山如畫 、錦綉山河 、青山一發 、丘山之功 、氣吞山河 、氣涌如山、 氣壯山河 、日薄西山 、
④ 峨眉山大嗎海拔是多少
大。景區面復積約154平方公里,最制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峨眉山地處中國四川盆地的西南邊緣,為邛崍山南段余脈,普賢菩薩的道場,四川旅遊招牌之一,距離成都也很近,有高鐵直達,交通便捷,很值得一去。
相傳佛教於公元1世紀即傳入峨眉山。近2000年的佛教發展歷程,給峨眉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造就了許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影響甚深的佛教聖地。
全山共有寺廟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報國寺、萬年寺、伏虎寺、清音閣、金頂華藏寺等。佛教塑像有泥塑、木雕、玉刻、銅鐵鑄、瓷製、脫紗等,造型生動,工藝精湛。
(4)峨們山風景擴展閱讀
萬年寺是峨嵋山歷史最悠久的古剎之一、全國重點寺院之一。相傳為漢代采葯老人蒲公禮佛處;東晉隆安五年(401)創建時名普賢寺。
唐乾符三年(876)慧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稱白水普賢寺,現有山門、彌勒殿、觀音殿、般若堂、毗盧殿、無梁殿、巍峨寶殿、大雄寶殿、鍾鼓樓、行願殿,其間還有花園、亭榭、水池等,該座園林式的寺院位居峨眉山八大寺廟之首。
⑤ 鄉村風光 世界之大,美景甚多。奔騰的黃河,巍峨的高山。哪一處景不似一幅風景
祖國山河,風景秀麗,每走一步都能發現美景,只在於看風景的人是怎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