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常用花卉
⑴ 園林綠化常用花卉20種
宿根花卉是多年生花卉品種,種類繁多,適應性強,一次栽植,可供多年觀賞。目前,宿根花卉以其獨特的景觀效果,逐漸被城市景觀營造者認可,在園林景觀、庭院、路邊、河邊、邊坡等到地方綠化中得到廣泛應用。它不但體現了生態園林和節約園林的內涵,同時使城市景觀品味和檔次大大提升。
01黑心菊
一二年生草本,株高60-100cm,花期5-9月,露地適應性很強,較耐寒,很耐旱,不擇土壤,極易栽培。花期自初夏至降霜。栽培變種邊花有桐棕、栗褐色,重瓣和半重瓣類型。
02
金雞菊
多年生宿根草本,管狀花黃色至褐色,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喜光,但耐半陰,適應性強,對二氧化硫有較強的抗性。
03
天人菊
又名虎皮菊、老虎皮菊,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約20~60cm,花期7-10月,果熟期8-10月,性喜高溫、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其耐鹽性佳、抗強風、耐旱性佳、耐寒性佳、耐陰性稍差。
04
松果菊
別名:紫錐花,紫錐菊,紫松果菊,是菊科松果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150cm,稍耐寒,喜生於溫暖向陽處,喜肥沃、深厚、富含有機質的土壤。
05
勛章菊
又名勛章花、非洲太陽花,屬菊目,菊目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期大概為春末至初夏,喜陽光,喜生長於較涼爽的地方,耐旱,耐貧瘠土壤;半耐寒,因此在冬季較溫和的地區可順利越冬。
06
釣鍾柳
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株高15至45厘米,花期5~6月、或7-10月份,花色十分豐富,喜陽光充足、空氣濕潤、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寒,忌炎熱乾燥和酸性土壤,且必須排水性能良好,含石灰質的肥沃砂質壤土。稍耐半陰,要求排水良好的土壤。
07
八寶景天
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株高30~50cm,花期7~10月,花色有白色、紫紅色、玫紅色,性喜強光和乾燥、通風良好的環境,亦耐輕度蔽陰,能耐-20℃的低溫。植株強健,管理粗放。
08
宿根鼠尾草
植株灌木狀,為多年生草本, 植株呈叢生狀,高約50公分左右。花有紫色、粉紅色、白色或紅色,鼠尾草有香氣、稍具刺激性,生長強健,耐病蟲害。
09
叢生福祿考
又名芝櫻,為花荵科,福祿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0-15cm,花色有紫紅色、白色、粉紅色等,花期4-12月,極耐寒,耐旱,耐貧瘠,耐高溫,在貧瘠的黃沙土地上,即使多日無雨,仍可生存生長。
10
大花秋葵
多年生草本,株高1-2m,花色有白、粉、紅、紫等色,花期6-8月,喜陽、略耐陰,宜溫暖濕潤氣候,忌乾旱,耐水濕,在水邊的肥沃砂質壤土中生長繁茂。
⑵ 景觀設計常用花草
三色堇.萬壽菊.一串紅.羽衣甘藍.金盞菊.雛菊.雞冠花.孔雀草.雪葉菊.紅甜菜.中國石竹.鳳仙花.矮牽牛.福祿考.半支蓮.長春花.美女纓.千日紅.....
⑶ 誰能詳細介紹下景觀花卉的種類
1、按使用場所分:道路綠化專用及系列組合、城市景觀綠化專用及系列組合、私家庭院及高檔社區專用及系列組合、臨時待征及大面積野生區域綠地系列組合、高爾夫球場系列組合。
2、按品種生長期分類的有:
一二年生組合、多年生生組合、快速建植景觀組合、野花組合
3、按品種高度分類的有:
中桿組合、矮生組合、超級矮生組合、綴花草坪
4、特殊情況使用組合分類有:
抗旱組合、耐蔭組合、耐濕組合、耐鹽鹼組合
5、按季節分類組合有:
春季開花組合、國慶專用組合
⑷ 常見的園林景觀植物有哪些
古代以竹、蘭、梅、荷為植物中的「四君子」,所以,在滄浪亭的植物中專,前面的三樣植物景觀非屬常突出,而在園外的河水裡,則栽有荷花。
月季,池畔宅旁皆可種植、紫竹,其中紫藤還可修剪成各種形態、菊花、虎耳草等,觀特色葉的有八角金盤等等
⑸ 重慶常見的景觀草本花卉
一年生草本花卉:半支蓮、一串紅、雞冠花、波斯菊、萬壽菊、向日葵、古代稀、花菱草、毛地黃
二年生草本花卉:錦葵、矢車菊、雛菊、石竹、諸葛菜、紫羅蘭、虞美人、三色堇、矮牽牛、毛蕊花
宿根花卉:蘭花、芍葯、菊花、白晶菊、松果菊、金光菊、荷包牡丹、羽扇豆、耬斗菜、紅花除蟲菊
球根花卉:水仙、石蒜、秋水仙、大花美人蕉、番紅花、朱頂紅、鳶尾、百合、鬱金香、蔥蘭
⑹ 北方園林景觀中常見的花卉有哪些
北方園林景觀中常見的花卉有哪些?
答:北方園林景觀中常見的花卉有八寶景天,大花萱草,玉蘭,玉簪,福祿考等等。
⑺ 景觀花卉樹木有哪些
景觀樹的話,北方常見的:銀杏(觀葉、果)、國槐(觀干)、新疆楊,毛白楊,五角楓(秋色葉樹種),元寶楓(秋色葉樹種)、雞爪槭(秋色葉樹種)、白杄、雪松(沈陽長的不好,大連比較適合)、山皂莢、龍爪槐(觀干)、刺槐、旱柳、絛柳、白樺、胡桃、小葉朴、杜仲、蒙椴、紫椴、臭椿、欒樹(觀花)、火炬樹(觀果)、白蠟、水曲柳、花曲柳、紅葉李等。 小灌木:榆葉梅(觀花)、丁香(觀花)、接骨木、綉線菊(觀花)、黃刺玫(觀花)、連翹(觀花)、紫葉小檗(觀葉)等。 南方常見的:雪松、香樟、廣玉蘭、山杜英、桂花、榕樹、樂昌含笑、紫楠、華盛頓棕櫚 馬尾松、朴樹、櫸樹、垂柳、楓香、白玉蘭、紅葉李、紫薇、合歡、紫荊、欒樹、鵝掌楸等。 小灌木:小葉女貞、闊葉十大功勞、茶梅、六月雪、豐花月季、雲南黃馨、扶桑、南天竹、梔子花、金絲桃等
⑻ 景觀設計中常用的花卉有哪些
你這個問題問的太籠統了。你應該寫清楚哪個地域,南北方的植物差異很明顯的。 常用的有版:叢蘭,大權麗花,風信子,含笑,火棘,金銀花,六月雪,美女櫻,石蒜,三色堇,芍葯,石楠,玉簪,八寶景天,百日草,杜鵑,綉線菊,火炬,孔雀草,麥稈菊,鳥羅,石竹,太陽花,白日花,蜀葵,萱草,虞美人,月季,棣棠,旱金蓮···等等,太多了~~~ 我想起什麼給你寫的什麼,沒有寫的還有很多,你可以網路下~~
⑼ 常用來作為水景觀的花卉植物有哪些
常用來作為水景觀的花卉植物有哪些
一、水生植物的栽植設計要求
1、在池底砌築栽植槽,鋪上至少15厘米厚的培養土,將水生植物植入土中。
2、將水生植物種在容器中,再將容器沉入水中。這種方法常用一些,它移動方便。
3、利用種植浮床種植水生植物 。
二、水生植物在園林水景中的配置設計要求
1、水域寬闊處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在水域寬超過10米的區域,主要考慮遠視效果。以營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觀為主,植物配置注重整體大而連續的效果,主要以量取勝,給人一種壯觀的視角感受。如荷花群落、睡蓮群落、蘆葦、千屈菜和海壽花群落或多種水生植物群落組合等。
2、水域面積較小處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主要考慮近觀,更注重植物單體的效果,對植物的姿態、色彩、高度有較高的要求,注重水面的鏡面作用,故配置時不宜過於擁擠,以免影響水中倒影及景觀透視線。浮葉與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當,一般水生植物占水體面積的比例不超過1/3,否則易產生水體面積縮小的不良視角效果。水緣植物應間斷種植,留出3~7米大小不一的缺口,以供觀景。可選用再力花、美人蕉、千屈菜、花葉水蔥、黃菖蒲、水蔥、香蒲和海壽花等組成不同的群落組合(如圖4)。
3、自然河流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 河流兩岸帶狀的水生植物景觀要求所用植物材料高低錯落,疏密有致,能充分體現節奏與韻律,切忌所有植物處於同一水平線上。河道兩岸的水生植物可用黃菖蒲、菖蒲、再力花組團;黃菖蒲、花葉蘆竹、蘆葦、蒲葦組團;慈菇、黃菖蒲、美人蕉等組團;蘆竹、水蔥、黃菖蒲、花葉蘆竹、美人蕉、干屈菜、再力花、睡蓮組團;水蔥、黃菖蒲、海壽花、干屈菜組團;水蔥、海壽花、睡蓮、再力花、野菱組團等。
4、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設計。此類水體的寬窄、深淺是植物配置重點考慮的因素。一般應選擇較低矮的水生植物與之協調,且量不宜過大,種類不宜過多,只起點綴作用。一般以水蠟燭、菖蒲、石菖蒲、海壽花等幾株一叢點埴於水緣石旁,清新秀氣。對於完全硬質池底的人工溪流,水生植物的種植一般採用盆栽形式,將盆嵌入河床中,盡可能減少人工痕跡,體現水生植物的自然之美。
5、靜水池塘的植物配置設計。 忌將池面種滿,最多60%~70%的水面浮滿葉子或花就足夠了。 選擇直立的品種如香蒲、燈芯草、菖蒲、蘆葦之類,叢生而挺拔,又都是喜歡淺水,以其屏障作用充當背景較為理想,但遮擋視線很嚴重,宜安排在池角。
四、水景植物的選擇原則設計
1、 選擇易於管理的植物品種(不會蔓生或不會自動播種的植物品種)。
2、在通風地帶,要選擇抗強風能力強的植物,避免種植一些容易倒伏的植物品種。
3、通過選擇在不同季節開花的植物搭配,來維持水景在色彩上的動人效果;例如,進入夏季淺水中鳶尾類植物,菖蒲類開始綻放。隨後,睡蓮便會成為水體中的焦點,並能維持到夏季末。秋天時分,蘆葦及燈芯草類會開出灰褐色的花冠,期間梭魚草和花藺類植物會給景觀增添別樣的亮色,一些秋季葉色變化的觀葉植物最終將水景帶入深秋。在冬季,水景雖是一片死寂的景象,但一些植物殘留的乾花,如水車前等,仍然會產生一點情趣。這些乾花會非常吸引人,尤其在下雪後更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