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微景觀
㈠ 求江蘇十大景點排名,有哪些值得去
江蘇省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在那裡有許多的名勝古跡,有許多的風景園林,在古代,有許多的文人墨客在那裡吟詩作畫,更有許多的名人貴族選擇定居於此,如果我們想要去那裡旅遊的話,景點可謂是非常多的,江蘇擁有古老的城鎮與河流,還是一個真正的魚米之鄉,當我們到達江蘇的時候,就會深深的被那裡的氣氛所感染。在假期去到江蘇的話,一定要去蘇州園林看一看,因為大家都說江南園林是全國裡面最好的,而蘇州園林又是江南最好的。
他向遊客展示的是一幅亮麗的無敵文化和江南水鄉結合的美麗畫面。如果你想去玩更多娛樂項目的話,你可以去江蘇的環球恐龍城。它是一個復合主題公園。將恐龍文化跟當地的特色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你不僅可以去欣賞恐龍樂園,還可以在自己閑暇的時間去泡一泡溫泉,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舒服的地方。
㈡ 要去泰州工作了,這個城市如何
歡迎來到泰州
泰州古稱海陽、海陵,漢初置縣,東晉設郡,南唐建州,先民祈盼「國泰民安,龍鳳呈祥」,泰州之名從此而始。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稱的古之海陵與金陵南京、廣陵揚州、蘭陵常州齊名華夏,飲譽神州。這里江海交會,氣勢磅礴,唐代詩人王維為之驚嘆:「浮於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噴於乾坤,江城入於泱漭。」
泰州境內名勝古跡眾多,現存古遺址、古建築、古石刻數百處,其中列為省市級文物保護的有134處,全市建有5座博物館,珍藏文物萬余件,不少為稀世珍品。千年古剎光孝寺在海內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日涉園、崇儒祠、岳王廟、安定書院、施耐庵陵園、鄭板橋故居、梅蘭芳紀念館等人文景觀俱是泰州歷史文化的瑰寶。
泰州人文薈萃、名賢輩出,「儒風之盛、夙冠淮南」,書法評論家張懷瓘、教育家胡瑗、《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泰州學派」創始人哲學家王艮、評話宗師柳敬亭、「棋聖」黃龍士、「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地質學家丁文江等,均是泰州歷代名賢中的傑出代表。宋代名相呂夷簡、晏殊、范仲淹、抗金名將岳飛、《桃花扇》作者孔尚任、《鏡花緣》作者李汝珍、民族英雄林則徐、書畫大師齊白石等均在此主政或興業。2100多年的歲月流轉、滄海變遷,泰州,越發顯得神定氣閑,清新脫俗。徜徉在泰州的大街小巷,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千年文化的遺跡彷彿粒粒珍珠,遍布在城市的角角落落,連綴成一幅波瀾壯闊、神采畢現的歷史畫卷。
泰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近代以來,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彰顯著泰州人不屈的意志,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泰州人民與外國侵略者展開了浴血奮戰,用鳥銃與抬槍擊沉英國軍艦。泰州又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大革命時期,共產黨員沈毅在這里發動了「五一起義」;抗日戰爭時期,陳毅三進泰州城,唇戰國民黨頑固派,挫敗了他們假抗日真反共的陰謀,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率部挺進蘇中,建立了蘇中抗日根據地;粟裕在這里指揮了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戰役;彪炳史冊的「黃橋決戰」在這里拉開戰場,泰州人唱著《黃橋燒餅歌》浴血支前。1949年4月,張愛萍將軍受中央軍委之命在泰州白馬廟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正式成立。人民解放軍在這里開始了氣勢磅礴的渡江戰役,揚起了渡江第一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放了南京,宣告了蔣家王朝的覆滅。
泰州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人民海軍從這里駛向大海。
泰州市戰略地位重要,自古以來,泰州就是里下河地區通江達海的門戶,對這一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起過重要作用。泰州市地處沿海和長江「T」型產業帶的結合部,有良好的區位優勢、資源條件和經濟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發以來,泰州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成為一座以工業為主的工商業城市。
1996年8月,泰州發展的歷史篇章掀開新的一頁,經國務院批准,地級泰州市組建,下轄靖江、泰興、姜堰、興化四市和海陵、高港兩區,面積5793平方公里,人口504萬。2001年末,泰州市行政區劃設海陵、高港2個區,興化、靖江、泰興、姜堰4個縣級市,共有91個鎮、8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338個居民委員會、1578個村民委員會,其中海陵區、高港區下轄9個鎮、2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87個居民委員會、127個村民委員會。泰州作為一個區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日趨完善,對推動區域工業化進程的作用日益明顯。
作為長三角16座中心城市之一,泰州站到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新起點。泰州工業經濟基礎雄厚,現有各類工業企業3.4萬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83家,形成以機電、化工、紡織、食品、輕工、醫葯、建材等為主體的支柱行業。全市近100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56個產品的產銷量居全國同行前三位,17個產品成為「單打冠軍」,涌現了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陵光集團、中丹集團、興達鋼簾線、新世紀造船等一批銷售突破10億元或利稅過億元企業。其中,春蘭(集團)公司是全國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之一,揚子江葯業集團規模總量和效益指標自1996年起連續7年在全省同行蟬聯榜首。近20年來,年平均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所轄市、區有5個先後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區)的行列。2003年,全市實現GDP580億元,財政收入66.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65元,年末各項存款余額608億元。2005年,泰州市在全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序中列第57位。200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過1000億元,財政收入過150億元,泰州進入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名列第47位。
泰州是全國最大的醫葯生產科研基地,醫葯經濟總量已連續4年、經濟效益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位。揚子江葯業集團則是全國最大的醫葯生產企業,2005年銷售收入、利稅和綜合競爭力三項指標均為全國第一位。
2006年10月,佔地面積20平方公里的「中國醫葯城」----泰州醫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正式掛牌成立,一批全球領先、世界第一、世界唯一的高科技醫葯技術項目相繼在園區落戶,標志著泰州「醫葯航母"增添了「核動力」。
泰州農業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銀杏之鄉」、「水產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瘦肉型豬、淡水產品、優質銀杏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加工出口基地。興化市被國家環保局認定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姜堰市被江蘇省認定為省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市),姜堰市河橫村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稱號。
泰州建築業發展較快,目前擁有房屋建築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3家,二級資質企業59家,多次摘取全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在國內外建築市場贏得了「神兵」、「鐵軍」的稱號。
泰州服務業發展迅猛。全市擁有各類市場360個,其中超億元市場25個,商貿餐飲等傳統產業持續增長,交通、郵電、市政服務基礎產業高速發展,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社區服務、房地產等產業迅速崛起。泰州是一個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文明城市。
泰州素有「教育之鄉」的美譽,全市擁有各類學校 1134所,其中國家級、省級重點高中20多所,高等院校5所。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泰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泰州廣播電視大學不斷發展壯大。
科技事業成績斐然,泰州被列為全國技術創新試點城市。截止2003年底,全市擁有各類科技人才20多萬人,創辦市級以上廠辦科研開發機構105家,其中博士後工作站9個;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18家,高新技術產品448項,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9家。
泰州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發展迅速,建成3個省級文化先進市、4個省級衛生保健先進市和3個計劃生育先進市、1個計劃生育模範市。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80個,醫院床位1.68萬張,衛生技術人員1.57萬人。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躋身於三級醫院行列。建市以來,全市運動員參加省級以上比賽累計獲得金牌85枚,銀牌66枚,銅牌65枚。社會保障事業快速發展。離退休人員和失業人員保險金實施按時、足額、社會化發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醫療保險覆蓋率不斷擴大,社會救災、救濟、互助、福利等社會保障事業繼續發展。
泰州是一個開發開放步伐加快的濱江城市,截止 2004年9月份,先後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泰州投資興業,累計興辦三資企業1700多家,實際利用外資累計15.6億美元。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如日本三井物產、雅馬哈、久保田公司、韓國LG公司、瑞士魏德曼、美國GMT公司、荷蘭阿克蘇公司等均已在泰州落戶。進出口貿易增勢強勁。全市現有自營進出口獲權企業256家,出口市場發展到137個國家和地區。對外經濟合作進一步擴大。全市勞務輸出遍及亞、非、歐、美等34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與美國紐波特紐斯市、澳大利亞拉特羅布市、韓國陰城郡、芬蘭科特卡市等4個城市締結友好城市。泰州境內長江岸線近百公里,其中-10米以上較為穩定的深水岸線60公里,正成為沿江開放開發的重要板塊。
目前,沿江開發總體規劃編制完畢。楊灣海螺水泥、陵光重交瀝青——燃料油等重點產業項目已落戶沿江,沿江高等級公路、泰州電廠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中石化(泰州)開發園區、中國精細化工(泰興)園區、江陰開發區靖江園區等重點園區發展勢頭良好。泰州是一個投資環境優良的美麗城市。泰州水陸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蘇中入江達海的 5條重要航道在此交匯,是沿海與長江「T」型產業帶結合部。以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泰州港為主體的內河港口群初具規模,萬噸級以上泊位5個,泰州港集裝箱碼頭年吞吐能力達到10萬噸標箱。
泰州引江河集引、排、航等功能於一體,被譽為「中國的萊茵河」。江陰大橋使長江天塹變通途,是泰州與上海、蘇南的快速通道。328國道、寧通高速公路、廣靖高速公路、寧靖鹽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以及新長(新沂——長興)鐵路、寧啟(南京——啟東)鐵路在泰州境內縱橫交錯。泰州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古泰州城與水緊密相連,城內外水網密布,街渠相依,形成了以稻河為南北長軸,兩座城池為其雙翼,外城河與城內的玉帶河交錯環繞,水繞城、城抱水、街河並行、水城一體的城市格局,因其形似鳳凰,泰州又有鳳凰城之別稱。泰州社會生活環境優良。民風淳樸,勤勞善良,遵紀守法。近年來,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泰州市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城市。誠信泰州扎實推進,企業誠信平台正在建立。平安泰州建設活動深入開展,社會治安保持穩定,靖江市、高港區被評為省級安全市區。泰州各級政府服務快捷高效。地級泰州市組建以來,以其高效的運行機制、權威的調控機制、嚴格的監督機制逐步形成了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政府工作模式。泰州率先在全省推行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減426項行政審批核准事項,組建了市行政服務中心,19個部門建起「便民服務大廳」,39個部門和單位向社會作出優化服務公開承諾。開放開明的政策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嚴明規范的法律環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環境,讓外來投資者賓至如歸。
中國的新興城市——泰州,必將對泰州地區乃至蘇中的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泰州地處江蘇中部,位於北緯32°01′57〃~33°10′59〃,東經119°38′24〃~120°32′20〃。南部瀕臨長江,北部與鹽城毗鄰,東臨南通西接揚州,是蘇中入江達海5條航道的交匯處,是沿海與長江「T」型產業帶的結合部。
全市除靖江有一獨立山丘外,其餘均為江淮兩大水系沖積平原。地勢呈中間高、兩頭低走向,南邊沿江地區真高一般在2~5米,中部高沙地區真高一般在5~7米,北邊里下河地區真高在1.5~5米。全市總面積579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82.74%水域面積佔17.26%。市區面積428平方公里。
孤山位於靖江市區北面五六公里的孤山鎮,海拔55.6米,周長1.5公里,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是浙江天目山向東北延伸的余脈之一。它雖沒有鄱陽湖畔大、小孤山雋秀,也不比廣東肇慶孤山俏麗,更不如杭州西湖孤山嫵媚……然而,它卻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孤」山——長江北岸、南通之上、金陵以下,蘇北大平原唯一的一座山,故而頗具盛名。
泰州境內河網密布,縱橫交織。北部地區,地勢低窪,水網呈向心狀,由四周向低處集中,這里的湖泊分布較多。
江淮分水嶺由西向東從中部穿過該市,境內河流大致以通揚公路為界,路北屬淮河水系,路南屬長江水系。人們習慣上把屬於長江水系的老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接的河流稱為「上河」,而把屬於淮河水系的新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的河流稱為「下河」。高水位時,上河水位高於下河水位1.2米左右,平均水位差為0.9米。
泰州市在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季風性特徵。這里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具有無霜期長,熱量充裕,降水豐沛,雨熱同期等特點。
泰州市的氣溫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冬夏季南北的溫差不大,年平均氣溫在14.4℃—15.1℃之間;年平均降水量1037.7毫米,降雨日為113天,但受季風的影響,降水變率較大,且南北地域之間亦存在著差異。泰州市地區的溫度帶屬亞熱帶、干濕區屬濕潤區。
泰州地區,一般在3月底、4月初進入春季,6月上、中旬進入夏季,9月中旬開始進入秋季,11月中旬轉入冬季。大致上每年冬季有4個多月,夏季有3個多月,春、秋季各2個多月。
一般情況下,該市四季的氣候特徵比較明顯。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易受到寒潮侵襲。當冷鋒過境時(即北方冷空氣南遷時),全市普遍降溫,氣壓上升,有時還會出現大風、雨雪、霜凍等天氣現象。冷鋒過境後,天氣轉晴,形成「三日寒,四日暖」的寒暖交替的天氣變化過程。如果遇到強冷空氣爆發南下(即冬季風強烈作用),48小時內氣溫驟降10℃以上那就是寒潮天氣。寒潮是該市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寒潮入侵時,會造成劇烈降溫,有時還會出現大風、大雪、凍害等災害性天氣,這對農業生產、水陸交通、市政建設及人民的生活等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春季,該市天氣多變。春季冷暖氣團互相爭雄,旋進旋退,因此天氣就時寒時暖,乍晴乍雨。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春天孩兒面,一天有三變」。春雨對三麥、油菜等越冬作物的返青、生長,以及春播作物的及時下種和萌發都是極為有利的,這真是「春雨貴如油」。
當春天遠去的時候,來自太平洋上的暖濕氣流會該我市帶來一段高溫多雨的天氣,夏季到來了。該市夏季最典型的兩種天氣是梅雨和伏旱天氣。正常年份的初夏(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上旬)多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這是由於冷暖氣團在江淮地區勢均力敵,形成准靜止鋒天氣系統。這時正好是江南的梅子成熟的季節,所以稱為梅雨(亦稱「黃梅雨」、「霉雨」)。古詩「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正是梅雨季節的景象寫照。梅雨天氣一般持續23天左右。梅雨有利於水稻、玉米、棉花等農作物的生長發育。但由於夏季風強弱不一,雨期來臨有早有晚,持續期有長有短,降水量也有多有少,往往出現「空黃梅」或「旱黃梅」、「澇黃梅」、「遲黃梅」等不正常現象,不正常的梅雨天氣最易出現旱澇災害,這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有著嚴重的影響。梅雨過後的盛夏,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出現炎熱乾燥的天氣,這時正值三伏季節,人們稱之為「伏旱」。伏旱天氣多出現旱災,尤其是對「三日不雨小旱,七日不雨大旱」的高沙土壤區威脅最大。盛夏,正值稻穀生長旺季,需水正多,其他秋熟作物玉米、大豆、花生等開始揚花結籽,棉花開始吐絮,甘薯塊根開始形成,也都需要一定的水分供應。因此,及時做好監測、預報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
該市的秋季天高氣爽,冬季風逐漸南遷,冷空氣慢慢占據該市,氣壓也逐漸升高,多出現晴朗天氣,這時的風力也不大,有利於此季的農作物成熟和收割。另外,在每年的夏秋季節,該市也常受到台風的侵害。台風出現時,多強風、特大暴雨等災害性天氣,這也會給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等帶來嚴重的災害。
泰州地處東亞季風氣候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主導風向以東南風居多,春、夏兩季多東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冬季以偏北風為主。
泰州是一個快速崛起的新興工貿城市。地級泰州市組建以來,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4年,全市實現GDP705.20億元,財政收入86.4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74元,年末各項存款余額712.09億元。泰州農業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銀杏之鄉」、「水產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瘦肉型豬、淡水產品、優質銀杏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加工出口基地。興化市被國家環保局認定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姜堰市被江蘇省認定為省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市),姜堰市河橫村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稱號。泰州工業經濟基礎雄厚。現有各類工業企業3.4萬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83家,形成以機電、化工、紡織、食品、輕工、醫葯、建材等為主體的支柱行業。全市近100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56個產品的產銷量居全國同行前三位,17個產品成為「單打冠軍」,有一批企業的名牌產品獲得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之最證書,涌現了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陵光集團、中丹集團、興達鋼簾線、新世紀造船等一批銷售突破10億元或利稅過億元企業。其中,春蘭(集團)公司是全國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之一,揚子江葯業集團規模總量和效益指標自1996年起連續7年在全省同行蟬聯榜首。泰州建築業發展較快,目前擁有房屋建築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3家,二級資質企業59家,多次摘取全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在國內外建築市場贏得了「神兵」、「鐵軍」的稱號。泰州服務業發展迅猛。全市擁有各類市場360個,其中超億元市場25個,商貿餐飲等傳統產業持續增長,交通、郵電、市政服務基礎產業高速發展,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社區服務、房地產等產業迅速崛起。泰州工業基礎扎實,規模工業是泰州經濟的顯著特色。
以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為代表,全市擁有大中型企業集團二百多家,規模以上企業一千多家,50多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和市場佔有率居全國之首。機電、醫葯、化工、船舶修造、新材料等五大產業集群隨之迅速崛起,進一步提升了泰州企業的配套能力。
春蘭集團,其發展之路被中國經濟學界稱為「春蘭現象」、「春蘭模式」、「春蘭奇跡」,已成為高科技支撐、多元化發展、國際化經營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揚子江葯業集團,30年前還只是一個作坊式小廠,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中成葯提取生產基地,綜合效益連續數年在全國6000多家醫葯企業中名列三甲。
緊跟春蘭和揚子江發展的步伐,陵光集團、LG公司、梅蘭集團、林海集團、興達集團、新世紀造船廠等企業脫穎而出。「十五」期末,全市30強工業企業營業總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
「魚米之鄉」泰州擁有32.6萬公頃耕地、11.3萬公頃水面灘地,是國家重點糧棉、蔬菜和水產品生產基地。以無公害大米為主的河橫綠色食品基地被聯合國環境署認定為「全球500佳」,「大佛指」銀杏是昆明世博會指定的全國唯一無公害白果,被譽為「長江三鮮」的刀魚、鰣魚、魚回魚蜚聲中外、名滿天下。50多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著泰州農業實現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歷史性跨越。泰州是一個開發開放步伐加快的濱江城市。截止2004年9月份,先後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泰州投資興業,累計興辦三資企業1700多家,實際利用外資累計19.77億美元。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如韓國LG公司、雅馬哈、久保田公司、瑞士魏德曼、美國GMT公司、荷蘭阿克蘇公司等均已在泰州落戶。進出口貿易增勢強勁。全市現有自營進出口獲權企業256家,出口市場發展到137個國家和地區。對外經濟合作進一步擴大。全市勞務輸出遍及亞、非、歐、美等34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與美國紐波特紐斯市、澳大利亞拉特羅布市、韓國陰城郡、芬蘭科特卡市等4個城市締結友好城市。泰州境內長江岸線近百公里,其中-10米以上較為穩定的深水岸線60公里,正成為沿江開放開發的重要板塊。目前,沿江開發總體規劃編制完畢。楊灣海螺水泥、陵光重交瀝青——燃料油等重點產業項目已落戶沿江,沿江高等級公路、泰州電廠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中石化(泰州)開發園區、中國精細化工(泰興)園區、江陰開發區靖江園區等重點園區發展勢頭良好。
泰州特產
泰州梅蘭宴
共有21道菜、9道面點和小吃,其中有18道菜取名於梅蘭芳的代表劇,如錦鳳還巢、林黛玉憐花、楚霸王別姬、楊貴妃醉酒等。「梅蘭宴」以淮揚風味為主,用料考究,製作嚴謹;追求本味、清鮮平和、菜品雅麗、形質兼美。
靖江蟹黃湯包
是中華六大名點之一,享譽大江南北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其特點:稠而不油、油而不膩、皮薄如紙、湯多味美;剛出籠時「放在盤里如座鍾,夾在筷上像燈籠」,蟹油金黃,輕輕晃動,宛如一枚軟殼蛋。品嘗湯包要記住十二字要領:「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吸湯」。
長江三鮮
包括刀魚、鰣魚、河豚,屬回遊性魚類。刀魚,學名刀鱭,魚型狹長而薄,頗似尖刀,因此得名;肉質細嫩,腴而不膩。鰣魚體扁而長,色白如銀,肉質鮮美肥嫩,列全國「鰣、甲(中華鱘)、鯧、黃」四大名魚之首;加工時不去鱗,以保持其真味。河豚古稱「鰒魚」,有毒,國家衛生部門明令禁食;改革開放後,人工網箱或圍欄養殖獲得成功,無毒或微毒河豚菜餚堪稱一絕;河豚富含膠原蛋白,有滋容養顏等功效。
黃橋燒餅
歷史上,黃橋曾是江淮一帶的糧食集散地,黃橋燒餅成為挑夫們的快餐。在黃橋決戰中又成為支前的主食,從此「黃橋燒餅黃又黃,黃黃的燒餅慰勞忙……」這首著名的《黃橋燒餅歌》,隨著新四軍的腳步傳遍大江南北;並入選開國大典國宴,毛澤東稱贊「黃橋燒餅好出名的喲」。現分普通和精細兩大系列二十多個品種,用料考究、製作精細、色澤黃亮、香脆可口,是江蘇省名點之一。
梅蘭春酒
選用優質高梁、小麥為主要原料,採取高溫制曲、高溫蒸餾工藝,經過長期貯存,精心勾兌而成。色澤微黃,清徹透明,香氣幽雅,酒體醇厚。先後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歷屆江蘇省食品博覽會金獎;遠銷香港、台灣、東南亞、中亞及歐美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1992年,朝鮮金日成主席訪問揚州時,梅蘭春酒被選作國禮。
靖江肉脯
靖江「雙魚牌」豬肉脯始創於1936年,選料精細,採用傳統工藝,配以多種天然香料,經過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產品色澤鮮艷、味道鮮美、食用方便、回味無窮,曾兩次榮獲國家金質獎,遠銷日本、俄羅斯、東南亞及港澳地區,是饋贈之佳品。
泰興白果
白果是銀杏的俗稱,泰興是銀杏之鄉,以盛產果大、仁滿、漿足、殼薄、粒重、色白、味甘糯、耐貯藏的「大拂指銀杏」而著稱於世。泰興白果營養豐富,葯食俱佳,經常食用可預防老年痴呆、哮喘痰咳、遺精、帶下、尿頻等疾病,尤其對心腦血管疾病有特殊療效。1999年,被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指定為全國唯一無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權。2004年9月,通過國家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雙認證;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中庄醉蟹
歷史悠久,馳名中外, 18世紀曾被選為進京貢品。選料講究,配製精細;肉質細嫩,色清比玉;五味俱全,鮮美誘人;含有人體所需的八種氨基酸,營養價值頗高。
宣堡小餛飩
以產於千年古鎮(宣堡鎮)而得名,具有皮薄餡嫩、味美湯鮮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中央電視台曾拍攝《宣堡小餛飩》專題片。
難得米酒
取里下河地區的精良糯米,採用傳統工藝釀制而成。風味獨特,含有多種氨基酸,久負盛名,「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為之留下了「家釀亦已熟、呼僮傾益盆,小婦便為客,紅袖對金樽」的佳句。
溱湖八鮮
溱潼湖水域寬闊,水質清淳,物產豐饒,以其水產品製作的「溱湖八鮮」名宴,名揚天下。
(1)、溱湖籪蟹:自古以來「南有澄湖閘蟹,北有溱湖籪蟹」,又稱「南閘北籪」。溱湖籪蟹,青眼紅毛,膏厚肉腴,為上乘之品。
(2)、溱湖甲魚:具有大、厚、團、黑四大特點,經常食用能滋陰補腎、涼血降壓。常與童子雞、甲魚蛋、海參配成「霸王別姬」、「帶子上朝」、「夜戰馬超」等名貴大菜。
(3)、溱湖銀魚:通體透明、如晶如玉,體態纖細、形似柳葉,無鱗無骨,是稀有的水產品之一。
(4)、溱湖青蝦:殼堅色青,體肥肉厚,取其製成的各種佳餚,別具風味。
(5)、溱湖水禽:溱湖水禽品種繁多,各種美食水禽的體內含有賴氨酸、丙氨酸、組氨酸等,既有野生風味,又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6)、溱湖螺貝:殼薄肉嫩,味道鮮美,無臊腥之氣,性溫涼。經常食用可滋陰降火,降壓補腎,平肝宣肺。
(7)、溱湖四喜:有「大四喜」和「小四喜」之分。「大四喜」為青(魚)、白(魚)、鯉(魚)、鱖(魚),「小四喜」為昂(刺)、旁( 皮)、羅(漢)、鰺(魚)。用「大四喜」製作的各式大菜,實為溱湖美食之佳餚。「小四喜」均為野生,營養豐富,味道特別鮮美。
(8)、溱湖水蔬:品種繁多,均為無公害綠色食品,一年四季,源源不斷;色彩嬌艷,水靈脆嫩。
泰州「三麻」
指麻油、麻糕、麻餅。「壽星」牌麻油,不僅質純、香濃、味醇,而且對延緩皮膚衰老和燙(燒)傷後的皮膚再生有奇效。泰州生產麻糕歷史悠久,尤其是「嵌桃麻糕」,素享盛譽。雙色麻餅始創於清同治年間,兼甜、咸兩味,色澤金黃,質地酥脆,回味無窮。
刁鋪羊肉
選用精心飼養的山羊,製作方法獨特,無膻味,冷切、紅燒、白燒均別具風味,老少食之皆贊不絕口。「高港全羊席」,更為特色名宴,每到冬季,四面八方慕名品嘗的人,絡繹不絕。
㈢ 江蘇泰州怎麼樣啊
泰州
基本概況 滔滔長江,奔流不息,在萬頃波濤即將入海之際,母親河放緩匆匆東行的腳步,用溫甜的乳汁滋潤著美麗的歷史文化名城——泰州。
泰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沿岸,為長三角經濟區16座中心城市之一。全市南北長而東西窄,南北最大直線距離約124公里,東西最窄處約19公里,最寬處也僅55公里。全市總面積579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28平方公里。總面積中,陸地面積佔82.74%,水域面積佔17.26%。
有鳳凰城美譽的泰州,具有 2100多年的歷史,古稱海陽、海陵,漢初置縣,東晉設郡,南唐建州,先民祈盼「國泰民安,龍鳳呈祥」,泰州之名從此而始。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稱的古之海陵與金陵南京、廣陵揚州、蘭陵常州齊名華夏,飲譽神州。這里江海交會,氣勢磅礴,唐代詩人王維為之驚嘆:「浮於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噴於乾坤,江城入於泱漭。」
泰州境內名勝古跡眾多,現存古遺址、古建築、古石刻數百處,其中列為省市級文物保護的有134處,全市建有5座博物館,珍藏文物萬余件,不少為稀世珍品。千年古剎光孝律寺在海內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日涉園、崇儒祠、岳王廟、安定書院、施耐庵陵園、鄭板橋故居、梅蘭芳紀念館等人文景觀俱是泰州歷史文化的瑰寶。
泰州人文薈萃、名賢輩出,「儒風之盛、夙冠淮南」,書法評論家張懷瓘、教育家胡瑗、《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泰州學派」創始人哲學家王艮、評話宗師柳敬亭、「棋聖」黃龍士、「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地質學家丁文江等,均是泰州歷代名賢中的傑出代表。宋代名相呂夷簡、晏殊、范仲淹、抗金名將岳飛、《桃花扇》作者孔尚任、《鏡花緣》作者李汝珍、民族英雄林則徐、書畫大師齊白石等均在此主政或興業。泰州也是胡錦濤總書記的故鄉,為泰州歷史留下了更加璀璨的一頁。
2100多年的歲月流轉、滄海變遷,泰州,越發顯得神定氣閑,清新脫俗。徜徉在泰州的大街小巷,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千年文化的遺跡彷彿粒粒珍珠,遍布在城市的角角落落,連綴成一幅波瀾壯闊、神采畢現的歷史畫卷。
泰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近代以來,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彰顯著泰州人不屈的意志,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泰州人民與外國侵略者展開了浴血奮戰,用鳥銃與抬槍擊沉英國軍艦。泰州又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大革命時期,共產黨員沈毅在這里發動了「五一起義」;抗日戰爭時期,陳毅三進泰州城,唇戰國民黨頑固派,挫敗了他們假抗日真反共的陰謀,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率部挺進蘇中,建立了蘇中抗日根據地;粟裕在這里指揮了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戰役;彪炳史冊的「黃橋決戰」在這里拉開戰場,泰州人唱著《黃橋燒餅歌》浴血支前。1949年4月,張愛萍將軍受中央軍委之命在泰州白馬廟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正式成立。人民解放軍在這里開始了氣勢磅礴的渡江戰役,揚起了渡江第一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放了南京,宣告了蔣家王朝的覆滅。
泰州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人民海軍從這里駛向大海。
泰州市戰略地位重要,自古以來,泰州就是里下河地區通江達海的門戶,對這一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起過重要作用。泰州市地處沿海和長江「T」型產業帶的結合部,有良好的區位優勢、資源條件和經濟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發以來,泰州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成為一座以工業為主的工商業城市。
作為長三角16座中心城市之一,泰州站到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新起點。泰州工業經濟基礎雄厚,現有各類工業企業3.4萬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83家,形成以機電、化工、紡織、食品、輕工、醫葯、建材等為主體的支柱行業。全市近100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56個產品的產銷量居全國同行前三位,17個產品成為「單打冠軍」,涌現了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陵光集團、中丹集團、興達鋼簾線、新世紀造船等一批銷售突破10億元或利稅過億元企業。其中,春蘭(集團)公司是全國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之一,揚子江葯業集團規模總量和效益指標自1996年起連續7年在全省同行蟬聯榜首。近20年來,年平均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所轄市、區有5個先後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區)的行列。2003年,全市實現GDP580億元,財政收入66.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65元,年末各項存款余額608億元。2005年,泰州市在全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序中列第57位。200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過1000億元,財政收入過150億元,泰州進入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名列第47位。
泰州是全國最大的醫葯生產科研基地,醫葯經濟總量已連續4年、經濟效益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位。揚子江葯業集團則是全國最大的醫葯生產企業,2005年銷售收入、利稅和綜合競爭力三項指標均為全國第一位。
2005年10月,佔地面積20平方公里的「中國醫葯城」----泰州醫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正式掛牌成立,一批全球領先、世界第一、世界唯一的高科技醫葯技術項目相繼在園區落戶,標志著泰州「醫葯航母"增添了「核動力」。
泰州農業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銀杏之鄉」、「水產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瘦肉型豬、淡水產品、優質銀杏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加工出口基地。興化市被國家環保局認定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姜堰市被江蘇省認定為省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市),姜堰市河橫村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稱號。
泰州建築業發展較快,目前擁有房屋建築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3家,二級資質企業59家,多次摘取全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在國內外建築市場贏得了「神兵」、「鐵軍」的稱號。
泰州素有「教育之鄉」的美譽,全市擁有各類學校 1134所,其中國家級、省級重點高中20多所,高等院校5所。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泰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南理工泰州科技學院、南師大泰州學院和泰州廣播電視大學不斷發展壯大。
科技事業成績斐然,泰州被列為全國技術創新試點城市。截止2003年底,全市擁有各類科技人才20多萬人,創辦市級以上廠辦科研開發機構105家,其中博士後工作站9個;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18家,高新技術產品448項,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9家。
中國的新興城市——泰州,必將對泰州地區乃至蘇中的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風土人情
合過生辰八字,送過訂婚禮之後,這門兒女親事便是木板上釘釘,准成了。當然,也有訂婚過早,姑娘小伙長大之後不滿意那「娃娃親」,鬧退親的。不過極少,能退得了親的,更少。對年輕人鬧退親,家長和長輩們多半是反對的,「婚姻大事,豈能兒戲,怎麼能說退就退呢!」
親事確定下來之後,結婚之前不論多少年,早先的規矩,女方是不能到男方家去的。若是去了,必定遭到村上人的譏笑和責罵。說,堂堂一個閨女,「馬叉」得很,蹲不穩;又說,自個兒不當人,作賤自己,怕是個騷狐狸。真是什麼難聽的都出得了口。對女方姑娘如此苛求,但對男方小夥子則不是這樣的。男方的小夥子去女方家是名正言順的。按當地說法,平常無事,小夥子登門叫拜望,逢年過節上門則叫「看親」,一年下來至少三次:端午、中秋和過年。這三次是不作興空手而去的,應帶去按例的禮物,有幾樣是少不了的,水面(長命百歲)、京果(果然如意)、肉(福祿雙全)、魚(吉慶有餘)。千萬別小看了這幾樣,早先的鄉民們能否吃得上一日三餐都成問題,能備齊這幾樣的,算不得多。然而,這毛腳女婿上門,每次禮物的厚菲,往往會引起女方的不同反應,尤其是碰到愛沾小便宜的丈母娘,喜怒則完完全全寫在臉上。禮物豐厚,便是眉開眼笑,「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那女婿自然會受到很好的招待。禮物稍菲,則老臉一沉,話中帶刺,那女婿只會落個「毛腳女婿上門,薄粥三盆」。反差如此之大,弄得小夥子每次「看親」都要跟父母反復較勁,多爭取一些禮品,免得上了門之後,難看又難受。難怪當地有「寧可鍋里斷了勺,看親禮品不能薄」的說法。
平常四時八節「看親」的禮品,女方家只計較厚菲,而到了「通話」時,送「通話禮」則頗有考究。「通話」,實際上是男方家向女方家提出,「要帶人」啦!說白了,便是男方想成親,問女方同不同意,此即為通話。在當地,通話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男方先以禮品暗示,一種是送了禮品再請媒人口頭明說。由此看來,這「通話禮」是少不了的。送通話禮,多半在當年中秋節,除去每年中秋節應備的禮品之外,若想過年時成親,就非加送一對鵝、一對藕不可——這兩樣物件皆有講究。鵝,一為表明女婿為人忠厚老實,二為鵝的叫聲「嘎哦嘎哦」,其諧音意為「嫁我」,姑娘家自然明白其意。常聽人說,村莊挨村莊,風俗不一樣。此話不假。同屬蘇中里下河,也有地方通話禮不送鵝,而送一對鴨子的,其意甚明,鴨子即押子,養了兒子跑不掉。據說,高郵、興化一帶就興送鴨子。尚未成親,就想到要押子,是否嫌遠了一些,看來當地人頗看重傳宗之事的。通話禮中另一樣必不可少的物件:藕,一為但願姑娘「出污泥而不染」,二為女方不要阻攔這門親事,能像藕那樣「路路通暢」、「絲絲相連」。
但凡女方家從毛腳女婿的中秋節禮中見到鵝藕之後,心中便知姑娘快成了婆家的人了。如若同意姑娘出嫁,女方收下一隻鵝(或一隻鴨)、一枝藕即可,不同意就全部退回。碰上不肯收禮的情形,千萬不能輕易放棄。女方不肯收禮,有時不過是一種策略。哪個都明白,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擋也擋不住的。不是說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么!這當口,得聽女方父母丟下的是什麼話。有的說,「姑娘還小啊。」有的說,「姑娘一年為家裡掙多少多少口糧呢。」如此等等,只不過是多要財禮的托辭,有意抬高姑娘身價的。只要請媒人出面,給女方家一個面子,過年辦喜事多半不成問題,盡管放心地擇佳期,「送日子」。
經濟概況
泰州是一個快速崛起的新興工貿城市。地級泰州市組建以來,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4年,全市實現GDP705.20億元,財政收入86.4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74元,年末各項存款余額712.09億元。泰州農業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銀杏之鄉」、「水產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瘦肉型豬、淡水產品、優質銀杏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加工出口基地。興化市被國家環保局認定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姜堰市被江蘇省認定為省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市),姜堰市河橫村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稱號。泰州工業經濟基礎雄厚。現有各類工業企業3.4萬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83家,形成以機電、化工、紡織、食品、輕工、醫葯、建材等為主體的支柱行業。全市近100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56個產品的產銷量居全國同行前三位,17個產品成為「單打冠軍」,涌現了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陵光集團、中丹集團、興達鋼簾線、新世紀造船等一批銷售突破10億元或利稅過億元企業。其中,春蘭(集團)公司是全國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之一,揚子江葯業集團規模總量和效益指標自1996年起連續7年在全省同行蟬聯榜首。泰州建築業發展較快,目前擁有房屋建築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3家,二級資質企業59家,多次摘取全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在國內外建築市場贏得了「神兵」、「鐵軍」的稱號。泰州服務業發展迅猛。全市擁有各類市場360個,其中超億元市場25個,商貿餐飲等傳統產業持續增長,交通、郵電、市政服務基礎產業高速發展,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社區服務、房地產等產業迅速崛起。泰州工業基礎扎實,規模工業是泰州經濟的顯著特色。
以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為代表,全市擁有大中型企業集團二百多家,規模以上企業一千多家,50多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和市場佔有率居全國之首。機電、醫葯、化工、船舶修造、新材料等五大產業集群隨之迅速崛起,進一步提升了泰州企業的配套能力。
春蘭集團,其發展之路被中國經濟學界稱為「春蘭現象」、「春蘭模式」、「春蘭奇跡」,已成為高科技支撐、多元化發展、國際化經營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揚子江葯業集團,30年前還只是一個作坊式小廠,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中成葯提取生產基地,綜合效益連續數年在全國6000多家醫葯企業中名列三甲。
緊跟春蘭和揚子江發展的步伐,陵光集團、LG公司、梅蘭集團、林海集團、興達集團、新世紀造船廠等企業脫穎而出。「十五」期末,全市30強工業企業營業總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
泰州特產
泰州梅蘭宴
共有21道菜、9道面點和小吃,其中有18道菜取名於梅蘭芳的代表劇,如錦鳳還巢、林黛玉憐花、楚霸王別姬、楊貴妃醉酒等。「梅蘭宴」以淮揚風味為主,用料考究,製作嚴謹;追求本味、清鮮平和、菜品雅麗、形質兼美。
靖江蟹黃湯包
是中華六大名點之一,享譽大江南北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其特點:稠而不油、油而不膩、皮薄如紙、湯多味美;剛出籠時「放在盤里如座鍾,夾在筷上像燈籠」,蟹油金黃,輕輕晃動,宛如一枚軟殼蛋。品嘗湯包要記住十二字要領:「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吸湯」。
長江三鮮
包括刀魚、鰣魚、河豚,屬回遊性魚類。刀魚,學名刀鱭,魚型狹長而薄,頗似尖刀,因此得名;肉質細嫩,腴而不膩。鰣魚體扁而長,色白如銀,肉質鮮美肥嫩,列全國「鰣、甲(中華鱘)、鯧、黃」四大名魚之首;加工時不去鱗,以保持其真味。河豚古稱「鰒魚」,有毒,國家衛生部門明令禁食;改革開放後,人工網箱或圍欄養殖獲得成功,無毒或微毒河豚菜餚堪稱一絕;河豚富含膠原蛋白,有滋容養顏等功效。
黃橋燒餅
歷史上,黃橋曾是江淮一帶的糧食集散地,黃橋燒餅成為挑夫們的快餐。在黃橋決戰中又成為支前的主食,從此「黃橋燒餅黃又黃,黃黃的燒餅慰勞忙……」這首著名的《黃橋燒餅歌》,隨著新四軍的腳步傳遍大江南北;並入選開國大典國宴,毛澤東稱贊「黃橋燒餅好出名的喲」。現分普通和精細兩大系列二十多個品種,用料考究、製作精細、色澤黃亮、香脆可口,是江蘇省名點之一。
梅蘭春酒
選用優質高梁、小麥為主要原料,採取高溫制曲、高溫蒸餾工藝,經過長期貯存,精心勾兌而成。色澤微黃,清徹透明,香氣幽雅,酒體醇厚。先後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歷屆江蘇省食品博覽會金獎;遠銷香港、台灣、東南亞、中亞及歐美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1992年,朝鮮金日成主席訪問揚州時,梅蘭春酒被選作國禮。
靖江肉脯
靖江「雙魚牌」豬肉脯始創於1936年,選料精細,採用傳統工藝,配以多種天然香料,經過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產品色澤鮮艷、味道鮮美、食用方便、回味無窮,曾兩次榮獲國家金質獎,遠銷日本、俄羅斯、東南亞及港澳地區,是饋贈之佳品。
泰興白果
白果是銀杏的俗稱,泰興是銀杏之鄉,以盛產果大、仁滿、漿足、殼薄、粒重、色白、味甘糯、耐貯藏的「大拂指銀杏」而著稱於世。泰興白果營養豐富,葯食俱佳,經常食用可預防老年痴呆、哮喘痰咳、遺精、帶下、尿頻等疾病,尤其對心腦血管疾病有特殊療效。1999年,被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指定為全國唯一無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權。2004年9月,通過國家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雙認證;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中庄醉蟹
歷史悠久,馳名中外, 18世紀曾被選為進京貢品。選料講究,配製精細;肉質細嫩,色清比玉;五味俱全,鮮美誘人;含有人體所需的八種氨基酸,營養價值頗高。
宣堡小餛飩
以產於千年古鎮(宣堡鎮)而得名,具有皮薄餡嫩、味美湯鮮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中央電視台曾拍攝《宣堡小餛飩》專題片。
難得米酒
取里下河地區的精良糯米,採用傳統工藝釀制而成。風味獨特,含有多種氨基酸,久負盛名,「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為之留下了「家釀亦已熟、呼僮傾益盆,小婦便為客,紅袖對金樽」的佳句。
溱湖八鮮
溱潼湖水域寬闊,水質清淳,物產豐饒,以其水產品製作的「溱湖八鮮」名宴,名揚天下。
(1)、溱湖籪蟹:自古以來「南有澄湖閘蟹,北有溱湖籪蟹」,又稱「南閘北籪」。溱湖籪蟹,青眼紅毛,膏厚肉腴,為上乘之品。
(2)、溱湖甲魚:具有大、厚、團、黑四大特點,經常食用能滋陰補腎、涼血降壓。常與童子雞、甲魚蛋、海參配成「霸王別姬」、「帶子上朝」、「夜戰馬超」等名貴大菜。
(3)、溱湖銀魚:通體透明、如晶如玉,體態纖細、形似柳葉,無鱗無骨,是稀有的水產品之一。
(4)、溱湖青蝦:殼堅色青,體肥肉厚,取其製成的各種佳餚,別具風味。
(5)、溱湖水禽:溱湖水禽品種繁多,各種美食水禽的體內含有賴氨酸、丙氨酸、組氨酸等,既有野生風味,又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6)、溱湖螺貝:殼薄肉嫩,味道鮮美,無臊腥之氣,性溫涼。經常食用可滋陰降火,降壓補腎,平肝宣肺。
(7)、溱湖四喜:有「大四喜」和「小四喜」之分。「大四喜」為青(魚)、白(魚)、鯉(魚)、鱖(魚),「小四喜」為昂(刺)、旁( 皮)、羅(漢)、鰺(魚)。用「大四喜」製作的各式大菜,實為溱湖美食之佳餚。「小四喜」均為野生,營養豐富,味道特別鮮美。
(8)、溱湖水蔬:品種繁多,均為無公害綠色食品,一年四季,源源不斷;色彩嬌艷,水靈脆嫩。
泰州「三麻」
指麻油、麻糕、麻餅。「壽星」牌麻油,不僅質純、香濃、味醇,而且對延緩皮膚衰老和燙(燒)傷後的皮膚再生有奇效。泰州生產麻糕歷史悠久,尤其是「嵌桃麻糕」,素享盛譽。雙色麻餅始創於清同治年間,兼甜、咸兩味,色澤金黃,質地酥脆,回味無窮。
刁鋪羊肉
選用精心飼養的山羊,製作方法獨特,無膻味,冷切、紅燒、白燒均別具風味,老少食之皆贊不絕口。「高港全羊席」,更為特色名宴,每到冬季,四面八方慕名品嘗的人,絡繹不絕。
[編輯本段]
行政區劃
泰州市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北岸。北緯32°01′57〃-33°10′59″,東經119°38′24″-120°32′20〃。南部瀕臨長江,北部與鹽城毗鄰,東臨南通西接揚州。面積5793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428平方千米。
市人民政府駐海陵區
2005年,泰州市轄2個市轄區(海陵、高港)、代管4個縣級市(靖江、泰興、姜堰、興化)。
泰州市 面積5794平方千米,人口501萬(2004年)。
胡錦濤
胡錦濤,男,漢族,1942年12月生,江蘇泰州人,1964年4月入黨,1965年7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河川樞紐電站專業畢業,大學學歷,工程師。
現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梅蘭芳
梅蘭芳(1894~1961),本名瀾,又名鶴鳴,小名裙子、群子,字畹華,一字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祖籍泰州,生於北京。梅蘭芳8歲學戲,10歲時第一次登台,20歲時被上海各界稱為「伶界大王」。自民國4年(1915年)開始,梅蘭芳對京劇表現當代題材作了大膽探索,排演時裝戲《宦海潮》、《鄧霞姑》、《一縷麻》,揭露官場黑暗,為婦女的悲慘命運鳴不平。對傳統節目也精心加工整理,排演了《宇宙鋒》、《貴妃醉酒》、《奇雙會》、《金山寺》、《斷橋》、《打漁殺家》等。梅蘭芳突破傳統正工青衣專重唱功、不講究身段表情的局限,將花旦乃至刀馬旦的技巧融合運用,除繼承傳統唱腔外,還編制獨具個性的新腔。他的演唱咬字清晰,音色朗潤,唱腔婉轉嫵媚,流暢甜美。對旦角的念白、舞蹈、音樂、化妝、服裝也都作了大膽改進與創新,使之更能表現人物細膩的感情,形成在質朴中見俏麗、嫵媚中顯大方的梅派風格。梅蘭芳還曾與卓別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著名表演藝術家切磋交流,在美國被授予博士學位,是將中國戲曲傳播到國外並獲得盛譽的第一位戲曲表演藝術家。生平著有《梅蘭芳文集》、《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以及自述傳記《舞台生活四十年》等。
施耐庵
施耐庵(約1296~1370)
元末明初文學家,名彥端,字耐庵,興化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駒場鹽民張士誠起義,興化一帶社會動亂,施耐庵遷居浙江杭州等地。社會安定以後,回到興化,不久遷至白駒,死後葬於施家橋。白駒施氏後裔奉施耐庵為一世祖,建有施氏宗飼。施耐庵結合自身的體驗,對廣為流傳的水滸故事進行加工,著成《水滸傳》這部古典文學名著。
柳敬亭
柳敬亭(1587~約1670)
本姓曹,名逢春(一作遇春),明末清初泰州人,後變姓柳,號敬亭。柳敬事精研說書技藝,受教於雲間(今上海松江)儒生莫後光,技藝大進,幾達「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的境界,曾在寧南侯左良玉軍中為幕僚,南明王朝覆亡後,重操說書舊業。由於親歷破國失家的變故,說書更加感人。且為人慷慨有大節,明末清初的名士多與他有交往。所說書目有《水滸》、《隋唐》、《三國》、《岳傳》等,為揚州評話創始人之一。
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即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生於1693年,卒於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畫擅蘭竹。
㈣ 泰州微景觀銷售店,主銷方向!
按空格加滑鼠的同時按技能鍵
㈤ 泰州的野生動物有關情況
泰州姜堰的溱湖風景區,有麋鹿,還有N種野生動物,它是一個國家級的濕地生態園
溱湖風景區
開放分類: 文化、旅遊
溱湖風景區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省級風景名勝區,也是泰州地區唯一的省級風景區,風景區規劃面積 26平方公里,4.7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區。風景區地處中國著名的三大窪地之一的里下河地區。古長江與淮河曾在此交匯入海,形成了特有的濕地生態環境。而作為長江文化與黃河文化的過渡區,吳越文化和楚漢文化的連接點,溱湖風景區具有獨特的民俗風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風景區地處蘇中地區的泰州市的姜堰西北部,離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京、揚州、南通等大中城市均在 2小時車程之內,寧鹽一級公路、姜溱公路穿境而過,寧靖鹽高速公路在景區留有出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也十分便捷。
風景區湖泊、河流等面積佔到總面積的 37%左右,其中溱湖規模較大,溱湖又名喜鵲湖,因「昔多喜鵲飛集」而得名。溱湖東西長1.4公里,南北長1.5公里,形似玉佩,面積約3500畝左右,登高而望,四面八方通達湖區的主要河流有九條,自然形成「九龍朝闕」的奇異景觀。溱湖湖面開闊,湖中島嶼星羅棋布,湖水清純甘洌,是省內外難得一見的未被污染的水體。湖區盛產魚蝦、菱藕、水瓜等無公害綠色食品。以溱湖魚蝦製成的魚餅、蝦球,白如玉壁,紅如珊瑚,被稱為「溱湖雙絕」;名聞遐邇的「溱湖籪蟹」更以其肉質腴嫩、膏體豐厚被評為蟹中上品。
一年一度的「中國·溱潼會船節」就是在溱湖上演繹的,溱潼會船節是由一段悲壯的歷史故事演繹而成的異俗殊風。每年清明時節,浩瀚的湖面上,鑼鼓喧天,竹篙林立,各種花船、龍船、篙子船千舟競發,其恢宏壯觀的場面、驚心動魄的爭賽、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稱民俗文化之大觀,水鄉風情之博覽。海內外媒體譽稱「天下會船數溱潼」。溱潼會船節與雲南潑水節一道被列為全國十大民俗節慶活動,又是江、浙、滬旅遊節的重點項目、泰州唯一的國家級旅遊項目。
溱湖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溱湖濕地生態集長江中下游淡水濕地的所有特徵於一體,濕地內池塘溝窪縱橫交錯,洲灘塘垛自成方圓,是全國少見的淡水濕地。溱湖濕地森林公園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自然資源優越,生物類型多樣,主要有水生生物群落、濕地生物群落和陸生生物群落。以多半棲息在濕地環境的鳥類最為引人注目,成為保護區的另一道生物景觀。在公園內還建有珍禽園,佔地七千多平方米,裡面生活著約二十多種,四百多隻的珍禽。 其中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丹頂鶴,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白天鵝、白枕鶴、白鷳等等。
這里就是麋鹿故鄉園,麋鹿屬世界級珍稀保護動物,據《麋鹿生境考察》記載,溱湖地區就是麋鹿的故鄉。與此相印證的是,從這一地區出土的麋鹿化石最多,在全國也較為典型,泰州市博物館珍藏的國內唯一一具完好的麋鹿化石標本便由此出土。溱湖的生態環境也正是麋鹿的生活習性所完全吻合。景區的麋鹿故鄉園中個個膘肥體壯,也成為它們的樂園。
經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勘探,溱湖地區蘊藏著豐富的地熱資源。風景區投資 100多萬元鑽探了一口地熱井,井口出水溫度達42 ℃ ,經國家地質實驗中心測試分析,水中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鍶、偏硅酸、鋰三種元素的含量達到國家礦泉水標准,可製作三元礦泉水,據統計,全國只有10%的礦泉水是三元礦泉水。溫泉同時還具有較高的理療價值。溱湖溫泉療養中心即將開放,服務於遊客。
景區內建有鱷魚館,由鱷魚放養中心和鱷魚生態園組成,鱷魚放養中心主要是世界瀕臨滅絕的,我國一類保護動物——揚子鱷,鱷魚生態園為泰國引進的灣鱷。形成語言文字為一體的觀賞旅遊區。
里下河的宗教文化也是我國宗教文化中璀璨的一頁,古壽聖寺始建於宋朝,距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為佛教界「十四大叢林」之一。而且此地也是一個文化、歷史匯聚的場所,該寺大雄寶殿後聞名遐邇的藏經樓——水雲樓,千百年來吸引眾多文人騷客在此隱居駐足,如明吏部侍郎儲罐,清八怪鄭板橋,民國元老於佑任等等。今日它將重現盛世之繁榮。
景區中富有鄉土氣息的游樂區域,設有多種參與性強,驚險、刺激的游樂設施。園區還建有彩彈射擊場,勇敢者道路等,既驚險又刺激,遊客可以換上迷彩服,拿起彩彈槍,去參加彩彈對抗戰,感受一下彩彈紛飛,硝煙彌漫的戰場氣氛。
在景區的行宿,有綠樹環抱,芳草如茵,加之臨水而建的喜鵲湖度假村,這里不僅空氣清新,而且已形成冬暖夏涼的湖泊小氣候。按三星級標准進行裝修,可同時容納好幾百人就餐,餐飲以「溱湖八鮮」菜為主,鄉土菜為輔,另外度假村還配備了會議室、卡拉 ok廳、室外游泳池、釣魚池等配套娛樂休閑設施,是遊客來此休閑度假、舉行商務會議的理想場所。
溱潼古鎮是溱湖風景區的重要依託,鎮區四面環水,鎮內處處可見小橋流水、深巷幽居、麻石鋪街、老井當院。被譽為「蘇北的周庄」,現正在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溱湖風景區東南部的河橫村,經過長期的生態建設,於 1990年被列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這里盛產河橫大米、如春紅心變蛋、各種瓜果蔬菜等綠色食品,有「城市的果蔬園、農民的希望園、遊客的游樂園」之美譽。
㈥ 靖江有什麼好玩得地方嗎
1、劉國鈞故居
劉國鈞故居坐落在他的衣胞之地生祠鎮,與岳王廟相鄰。走近古色古香的門樓,劉海粟先生的手跡「弘毅園」三字道勁有力。劉國鈞故居由舊居、善余廳、敬修堂和新建的國鈞堂組成。整座建築既有迴廊相連,又有天井相隔,幾井幾樓,疏密有致,渾然一體。2、岳廟
靖江的岳廟原為生祠,建於岳飛在世之時。聞名遐邇的岳飛故鄉河南湯陰的岳廟、杭州西湖的岳廟,均在岳飛死後興建,因而靖江的岳廟恐是天下最早的岳廟了。岳王廟,正中大殿名思岳殿,宋式建築,敦重庄嚴。
3、馬洲書院
靖江歷史上辦了不少書院,其中創辦最早、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是馬洲書院。現今的馬洲書院坐落在靖江市第一中學內。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即靖江建縣前300多年,馬洲書院即已誕生,那是孔子51世孫孔元虔所建。
4、鍾樓
鍾樓坐落在鍾樓廣場,與四眼井相鄰。1993年,鍾樓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鍾樓始建於明代隆慶三年(1569年),改建於明代崇幀十年(1637年)。樓身呈四方形,花崗岩條面基礎,十分堅固;上下兩層,結構精巧。5、魁星閣
魁星閣靖江現存古跡中,魁星閣年代不是最久,但卻最為引人注目。它的外形很巍峨,共有3層,坐落在約有1.5米高的石基上。高約14米,與周圍的平房比起來,確似鶴立雞群,閣的底層較大,向上逐漸縮小,形似寶塔。
㈦ 泰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泰州溱湖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省級風景名勝區,也是泰州地區唯一的省級風景區,風景區規劃面積 26平方公里,4.7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區。風景區地處中國著名的三大窪地之一的里下河地區。古長江與淮河曾在此交匯入海,形成了特有的濕地生態環境。而作為長江文化與黃河文化的過渡區,吳越文化和楚漢文化的連接點,溱湖風景區具有獨特的民俗風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風景區地處蘇中地區的泰州市的姜堰西北部,離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京、揚州、南通等大中城市均在 2小時車程之內,寧鹽一級公路、姜溱公路穿境而過,寧靖鹽高速公路在景區留有出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也十分便捷。 風景區湖泊、河流等面積佔到總面積的 37%左右,其中溱湖規模較大,溱湖又名喜鵲湖,因「昔多喜鵲飛集」而得名。溱湖東西長1.4公里,南北長1.5公里,形似玉佩,面積約3500畝左右,登高而望,四面八方通達湖區的主要河流有九條,自然形成「九龍朝闕」的奇異景觀。溱湖湖面開闊,湖中島嶼星羅棋布,湖水清純甘洌,是省內外難得一見的未被污染的水體。湖區盛產魚蝦、菱藕、水瓜等無公害綠色食品。以溱湖魚蝦製成的魚餅、蝦球,白如玉壁,紅如珊瑚,被稱為「溱湖雙絕」;名聞遐邇的「溱湖籪蟹」更以其肉質腴嫩、膏體豐厚被評為蟹中上品。 一年一度的「中國·溱潼會船節」就是在溱湖上演繹的,溱潼會船節是由一段悲壯的歷史故事演繹而成的異俗殊風。每年清明時節,浩瀚的湖面上,鑼鼓喧天,竹篙林立,各種花船、龍船、篙子船千舟競發,其恢宏壯觀的場面、驚心動魄的爭賽、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稱民俗文化之大觀,水鄉風情之博覽。海內外媒體譽稱「天下會船數溱潼」。溱潼會船節與雲南潑水節一道被列為全國十大民俗節慶活動,又是江、浙、滬旅遊節的重點項目、泰州唯一的國家級旅遊項目。 溱湖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溱湖濕地生態集長江中下游淡水濕地的所有特徵於一體,濕地內池塘溝窪縱橫交錯,洲灘塘垛自成方圓,是全國少見的淡水濕地。溱湖濕地森林公園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自然資源優越,生物類型多樣,主要有水生生物群落、濕地生物群落和陸生生物群落。以多半棲息在濕地環境的鳥類最為引人注目,成為保護區的另一道生物景觀。在公園內還建有珍禽園,佔地七千多平方米,裡面生活著約二十多種,四百多隻的珍禽。其中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丹頂鶴,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白天鵝、白枕鶴、白鷳等等。 這里就是麋鹿故鄉園,麋鹿屬世界級珍稀保護動物,據《麋鹿生境考察》記載,溱湖地區就是麋鹿的故鄉。與此相印證的是,從這一地區出土的麋鹿化石最多,在全國也較為典型,泰州市博物館珍藏的國內唯一一具完好的麋鹿化石標本便由此出土。溱湖的生態環境也正是麋鹿的生活習性所完全吻合。景區的麋鹿故鄉園中個個膘肥體壯,也成為它們的樂園。 經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勘探,溱湖地區蘊藏著豐富的地熱資源。風景區投資 100多萬元鑽探了一口地熱井,井口出水溫度達42 ℃ ,經國家地質實驗中心測試分析,水中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鍶、偏硅酸、鋰三種元素的含量達到國家礦泉水標准,可製作三元礦泉水,據統計,全國只有10%的礦泉水是三元礦泉水。溫泉同時還具有較高的理療價值。溱湖溫泉療養中心即將開放,服務於遊客。 景區內建有鱷魚館,由鱷魚放養中心和鱷魚生態園組成,鱷魚放養中心主要是世界瀕臨滅絕的,我國一類保護動物——揚子鱷,鱷魚生態園為泰國引進的灣鱷。形成語言文字為一體的觀賞旅遊區。 里下河的宗教文化也是我國宗教文化中璀璨的一頁,古壽聖寺始建於宋朝,距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為佛教界「十四大叢林」之一。而且此地也是一個文化、歷史匯聚的場所,該寺大雄寶殿後聞名遐邇的藏經樓——水雲樓,千百年來吸引眾多文人騷客在此隱居駐足,如明吏部侍郎儲罐,清八怪鄭板橋,民國元老於佑任等等。今日它將重現盛世之繁榮。 景區中富有鄉土氣息的游樂區域,設有多種參與性強,驚險、刺激的游樂設施。園區還建有彩彈射擊場,勇敢者道路等,既驚險又刺激,遊客可以換上迷彩服,拿起彩彈槍,去參加彩彈對抗戰,感受一下彩彈紛飛,硝煙彌漫的戰場氣氛。 在景區的行宿,有綠樹環抱,芳草如茵,加之臨水而建的喜鵲湖度假村,這里不僅空氣清新,而且已形成冬暖夏涼的湖泊小氣候。按三星級標准進行裝修,可同時容納好幾百人就餐,餐飲以「溱湖八鮮」菜為主,鄉土菜為輔,另外度假村還配備了會議室、卡拉 ok廳、室外游泳池、釣魚池等配套娛樂休閑設施,是遊客來此休閑度假、舉行商務會議的理想場所。 溱潼古鎮是溱湖風景區的重要依託,鎮區四面環水,鎮內處處可見小橋流水、深巷幽居、麻石鋪街、老井當院。被譽為「蘇北的周庄」,現正在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㈧ 江蘇十大特產有哪些
江蘇特產有很多,陽澄湖大閘蟹只是蘇州的一個特產,雖然江蘇的面積不大,但是江蘇十三個城市,可以說每個地方的文化都不一樣,比方說蘇南和蘇北文化差異有很大,因此各地的特產也是不缺乏的,像蘇州,無錫地處太湖之濱,這里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大閘蟹是很常見的,還有無錫陽山水蜜桃,南京的板鴨,鹽水鴨,鹽城的阜寧大糕,徐州的地鍋雞,沛縣狗肉,都是典型的江蘇特產美食。
最後來說一下蘇北,蘇北雖然經濟不如蘇南那麼的發達,但是蘇北地域遼闊,同樣也是物產非常豐富的,徐州地處江蘇最西北,這里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長三角和中原的交匯處,徐州的狗肉,地鍋雞也是當地的特產美食,徐州的飲食口味比起江蘇其他城市也有一定的區別,似乎更偏向北方口味,連雲港面向黃海,特產則是以海鮮特產為主,比如說對蝦和花蟹,鹽城的特產主要有阜寧大糕和濱海香腸,可見江蘇雖然面積不大,特產還真不少。
㈨ 泰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泰州溱湖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省級風景名勝區,也是泰州地區唯一的省級風景區,風景區規劃面積 26平方公里,4.7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區。風景區地處中國著名的三大窪地之一的里下河地區。古長江與淮河曾在此交匯入海,形成了特有的濕地生態環境。而作為長江文化與黃河文化的過渡區,吳越文化和楚漢文化的連接點,溱湖風景區具有獨特的民俗風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風景區地處蘇中地區的泰州市的姜堰西北部,離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京、揚州、南通等大中城市均在 2小時車程之內,寧鹽一級公路、姜溱公路穿境而過,寧靖鹽高速公路在景區留有出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也十分便捷。 風景區湖泊、河流等面積佔到總面積的 37%左右,其中溱湖規模較大,溱湖又名喜鵲湖,因「昔多喜鵲飛集」而得名。溱湖東西長1.4公里,南北長1.5公里,形似玉佩,面積約3500畝左右,登高而望,四面八方通達湖區的主要河流有九條,自然形成「九龍朝闕」的奇異景觀。溱湖湖面開闊,湖中島嶼星羅棋布,湖水清純甘洌,是省內外難得一見的未被污染的水體。湖區盛產魚蝦、菱藕、水瓜等無公害綠色食品。以溱湖魚蝦製成的魚餅、蝦球,白如玉壁,紅如珊瑚,被稱為「溱湖雙絕」;名聞遐邇的「溱湖籪蟹」更以其肉質腴嫩、膏體豐厚被評為蟹中上品。 一年一度的「中國·溱潼會船節」就是在溱湖上演繹的,溱潼會船節是由一段悲壯的歷史故事演繹而成的異俗殊風。每年清明時節,浩瀚的湖面上,鑼鼓喧天,竹篙林立,各種花船、龍船、篙子船千舟競發,其恢宏壯觀的場面、驚心動魄的爭賽、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稱民俗文化之大觀,水鄉風情之博覽。海內外媒體譽稱「天下會船數溱潼」。溱潼會船節與雲南潑水節一道被列為全國十大民俗節慶活動,又是江、浙、滬旅遊節的重點項目、泰州唯一的國家級旅遊項目。 溱湖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溱湖濕地生態集長江中下游淡水濕地的所有特徵於一體,濕地內池塘溝窪縱橫交錯,洲灘塘垛自成方圓,是全國少見的淡水濕地。溱湖濕地森林公園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自然資源優越,生物類型多樣,主要有水生生物群落、濕地生物群落和陸生生物群落。以多半棲息在濕地環境的鳥類最為引人注目,成為保護區的另一道生物景觀。在公園內還建有珍禽園,佔地七千多平方米,裡面生活著約二十多種,四百多隻的珍禽。 其中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丹頂鶴,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白天鵝、白枕鶴、白鷳等等。 這里就是麋鹿故鄉園,麋鹿屬世界級珍稀保護動物,據《麋鹿生境考察》記載,溱湖地區就是麋鹿的故鄉。與此相印證的是,從這一地區出土的麋鹿化石最多,在全國也較為典型,泰州市博物館珍藏的國內唯一一具完好的麋鹿化石標本便由此出土。溱湖的生態環境也正是麋鹿的生活習性所完全吻合。景區的麋鹿故鄉園中個個膘肥體壯,也成為它們的樂園。 經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勘探,溱湖地區蘊藏著豐富的地熱資源。風景區投資 100多萬元鑽探了一口地熱井,井口出水溫度達42 ℃ ,經國家地質實驗中心測試分析,水中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鍶、偏硅酸、鋰三種元素的含量達到國家礦泉水標准,可製作三元礦泉水,據統計,全國只有10%的礦泉水是三元礦泉水。溫泉同時還具有較高的理療價值。溱湖溫泉療養中心即將開放,服務於遊客。 景區內建有鱷魚館,由鱷魚放養中心和鱷魚生態園組成,鱷魚放養中心主要是世界瀕臨滅絕的,我國一類保護動物——揚子鱷,鱷魚生態園為泰國引進的灣鱷。形成語言文字為一體的觀賞旅遊區。 里下河的宗教文化也是我國宗教文化中璀璨的一頁,古壽聖寺始建於宋朝,距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為佛教界「十四大叢林」之一。而且此地也是一個文化、歷史匯聚的場所,該寺大雄寶殿後聞名遐邇的藏經樓——水雲樓,千百年來吸引眾多文人騷客在此隱居駐足,如明吏部侍郎儲罐,清八怪鄭板橋,民國元老於佑任等等。今日它將重現盛世之繁榮。 景區中富有鄉土氣息的游樂區域,設有多種參與性強,驚險、刺激的游樂設施。園區還建有彩彈射擊場,勇敢者道路等,既驚險又刺激,遊客可以換上迷彩服,拿起彩彈槍,去參加彩彈對抗戰,感受一下彩彈紛飛,硝煙彌漫的戰場氣氛。 在景區的行宿,有綠樹環抱,芳草如茵,加之臨水而建的喜鵲湖度假村,這里不僅空氣清新,而且已形成冬暖夏涼的湖泊小氣候。按三星級標准進行裝修,可同時容納好幾百人就餐,餐飲以「溱湖八鮮」菜為主,鄉土菜為輔,另外度假村還配備了會議室、卡拉 ok廳、室外游泳池、釣魚池等配套娛樂休閑設施,是遊客來此休閑度假、舉行商務會議的理想場所。 溱潼古鎮是溱湖風景區的重要依託,鎮區四面環水,鎮內處處可見小橋流水、深巷幽居、麻石鋪街、老井當院。被譽為「蘇北的周庄」,現正在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溱湖風景區東南部的河橫村,經過長期的生態建設,於 1990年被列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這里盛產河橫大米、如春紅心變蛋、各種瓜果蔬菜等綠色食品,有「城市的果蔬園、農民的希望園、遊客的游樂園」之美譽。 鳳城河風景區 (一)望海樓 鳳城望海樓 泰州望海樓初建於南宋紹定二年,距今恰為七七七年。七起同音,連出三聲,必含天意。此樓屢毀屢起,大多毀於兵火而起於盛世。相傳康熙年間重起之時,始則大雨雷鳴,繼則晴空鶴翔,民眾驚視此象,以為大吉之兆,便愈加敬重此樓。最近之毀在抗戰初期,亦為戰火之禍也。可見此樓命運,實乃中華民族興衰之表徵。值此故國盛世重開,泰州百業興隆,望海樓豈有不重起之理 (二)文會堂 泰州東城河畔,新開辟了一座「文會堂」的景觀。內有范仲淹(998-1053)和滕宗諒(991-1047)二人的塑像。 (三)碑苑 碑苑在秀麗的鳳城河邊,一片鬱郁蔥蔥的蒼翠竹海之中,那些格局迥異的奇石上面,分別刻著上至五代沿至當代精選的名人詠泰州的詩句。 (四)州城遺址 斷壁殘垣,雖破損難辨,但不難看出,在戰火紛飛的歲月里,那磚石青色的穩健如同父親堅實的臂膀,外敵入侵時是兒女們最好的依靠。每一塊城磚,猶如古書函,都是解讀歷史的典籍。 (五)古城池地雕廣場 駐足「聆聽」: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向我們講述著從前的泰州,鳳舞川上,城堅濠深,城夾水中。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泰州向來是仁者的好去處。「聆聽」過去的故事,感受別樣的韻味。 二、泰州老街 桃園東側建有泰州老街,匯聚老泰州文化、民俗元素,著力體現泰州古街風情。泰州老街,是我們泰州的商業街、文化街,老街全部採用古明清建築風格,恢復了古明清時代泰州的老字型大小,老商鋪,再現了明清時代泰州的商賈文化。北側立牌坊,路鋪青石板,中設「皮包水水包皮」落地銅雕,兩側建古明清風格建築。走在青石板鋪就的老街上,商鋪門前的磚雕、磚飾、門枕石、門樓、透空花脊,都會呈現在你的面前。老街全長600米,打造「蘇中第一小吃街」,這里有中華傳統風味小吃、私房菜館、土特產和旅遊紀念品銷售、名人工作室、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等各種業態都在這里匯合。大爐燒餅、魚湯面、金三麻糕點等泰州本土特色和來自各地的風味小吃,讓您足不出街,就可以享盡天下美食。 三、桃園 (一)水榭碼頭——踏雪尋蹤 作為望海樓的對景,既豐富登樓遠望的視野,又為遊人提供觀樓的最佳視角。 (二)桃花島——桃源春曉 陳庵之南是桃花島,島名切合《桃花扇》劇名。「隱龍」、「十勝」二橋將島岸相連。島中選種不同種類的桃花品種,春時各色桃花爛漫,桃花澗中水流淙淙,加之島邊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徜徉其中,似身處幽靜而自然的世外桃源。這里廣植桃樹,春風綠岸之時,桃紅復含宿雨,花光更染晨旭,一大片明艷的桃林景色,營造出現代城市的一角桃花源。 (三)陳庵——歲寒三友 桃園的核心景點當數藕花洲向南的陳庵景塊。位於桃花島北,為泰州明清建築風格,前後三進,恢復原有部分兩層樓架構,西側建有一小花園。配以古明清傢具,再現孔尚任著《桃花扇》場景。以文字、圖片展示孔尚任、仲振奎以及泰州戲曲歷史,作為「戲曲文化三家村」之一,與南北柳園、梅園遙相呼應。 (四)石舫——船舫觀戲 陳庵西側為石舫。史有孔尚任舫亭觀戲圖,現傍水六米處建畫舫,舫上置古戲台,可供戲曲演出或票友活動。 (五)清風閣——清風送懷 陳庵北建有清風閣,史載為北宋初期泰州知州曾致堯所建。宋王安石在淮南判官任上時曾多次來泰,數次登臨,並詠有《清風閣》詩。復建清風閣,為宋式三層八角重檐,閣高約二十米,與望海樓隔河相映,登臨此樓,清風徐來,可領略一代名相遺風。 (六)藕花洲、浮香亭、齏湯橋———荷塘月色 鳳凰高墩的西側傍水是藕花洲景塊。洲取河岸曲勢,多植荷、梅。景塊內建有浮香亭、齏湯橋、清風閣,亭閣命名雅緻,詩意蘊藉。藕花洲史載為北宋初期泰州知州曾致堯所辟。 (七)來鳳樓———聲聞四達。 在城河外側東岸,與望海樓一水之隔,與梅蘭芳紀念館一路相隔。景區內有十餘個景點。桃園北部是新壘加高的鳳凰墩,墩雖不太高,卻林木扶疏,有亭翼然凌於墩上,顯出城市山林的風骨神貌。沿山徑拾級而上,可達飛來鍾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