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美景的詩
㈠ 良辰美景的詩句
一、 長溝流來月去無聲。自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釋義:月光映在河面,隨水悄內悄流逝容,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作者:宋代陳與義
二、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釋義:和你相愛纏綿陶醉在今夜幸福的時刻,多麼美好的時光呀!
《留別妻》
滿庭芳·明眼空青—— 黃庭堅
[全文] 明眼空青,忘憂萱草,翠玉閑淡梳妝。小來歌舞,長是倚風光。我已逍遙物外,人冤道、別有思量。難忘處,良辰美景,襟袖有餘香。
鴛鴦。頭白早,多情易感,紅蓼池塘。又須得,樽前席上成雙。些子風流罪過,都說與、明月空床。難拘管,朝雲暮雨,分付楚襄王。
㈡ 良辰美景沒心思欣賞的詩句
1、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版萋權: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2、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
3、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4、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5、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6、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㈢ 良辰美景奈何天月亮詩詞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3、月下飛天鏡,雲生專結海屬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㈣ 「良辰美景奈何天」這句詩出自哪裡
1、「良辰美景奈何天」出自《牡丹亭》中的《皂羅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園驚夢》就是用該曲牌演唱的。
2、原文
皂羅袍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 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 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3、簡析
皂羅袍是本折的高潮,刻畫了杜麗娘千回百轉的心態變化。鬱郁寡歡的杜麗娘到了繁花似錦的花園中,花園中的勃勃生機激發了杜麗娘心中被壓抑的人生慾望。杜麗娘看到花園里百花盛開、鶯歌燕舞,禁不住由衷地感嘆「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這贊嘆中夾雜著深深的傷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樣多姿多彩,然而卻無一人走進來。「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既是贊嘆花園春天的美好,也是反詰不肯走進自己生命欣賞自己美麗的人,具有著雙重的意味。杜麗娘抒發了古代待嫁女子普遍的幽怨,在古代詩詞中這種主題非常多,「勸君惜取少年時,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感嘆形成了女子「傷春」的傳統。
㈤ 有木有大佬知道良辰美景有哪些詩句
1[宋]無名氏
良辰美景《滿庭芳·五斗相逢》
2[宋]黃庭堅
良辰美景《滿庭芳·明眼空青》
良辰美景難得《雨中花/夜行船》
3[宋]葛長庚
況此良辰美景《賀新郎·風送寒蟾影》
4[宋]劉辰翁
良辰美景《永遇樂·燈舫華星》
良辰美景《鶯啼序》
5[宋]洪適
須趁良辰美景《南歌子·頑健輸村老》
6[宋]姜特立
正良辰美景《滿江紅·聽說梅山》
7[宋]侯置
念良辰美景賞心時《滿江紅·天闊江南》
㈥ 「良辰美景奈何天」出自哪裡全詩是什麼
「良辰美景奈何天」出自湯顯祖的作品《牡丹亭》。全句為「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㈦ 形容良辰美景短暫的古詩詞
1、《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五代: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譯文:奼紫嫣紅的花兒轉眼已經凋謝,春光未免太匆忙。也是無可奈何啊,花兒怎麼能經得起那凄風寒雨晝夜摧殘呢?
著雨的林花嬌艷欲滴好似那美人的胭脂淚。花兒和憐花人相互留戀,什麼時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從來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東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無盡頭。
2、《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
宋代:晏殊
畫鼓聲中昏又曉。時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淺歡風日好。齊揭調。神仙一曲漁家傲。
綠水悠悠天杳杳。浮生豈得長年少。莫惜醉來開口笑。須信道。人間萬事何時了。
譯文:在一片動聽響亮的畫鼓聲中,人們不知已經過去了整日。不像那易逝的時間,只會讓人漸漸地老去。能享受短暫的歡樂時光,及時發現風光的無限美好。一齊放聲歌唱。就是一曲美妙動人的《漁歌子》。
碧綠清澈的湖水悠遠無盡,澄澈的天空縹緲綿長。人生又怎會一直停留在少年時代。不要惋惜那醉後的開懷大笑。需要知道的是。人間的萬事是永遠不會結束的。
3、《詠月》
唐代李建樞
昨夜圓非今夜圓,卻疑圓處減嬋娟。
一年十二度圓缺,能得幾多時少年。
譯文:昨夜的圓月不是今夜的圓月,真的懷疑這圓月是否一如既往的美好。在這一年的十二個月中,月圓又月缺。但是人的一生當中,真正的青春時光又有多少呢?
4、《浣溪沙》
宋代·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5、過秦樓·大石
宋代:周邦彥
水浴清蟾,葉喧涼吹,巷陌馬聲初斷。閑依露井,笑撲流螢,惹破畫羅輕扇。人靜夜久憑闌,愁不歸眠,立殘更箭。嘆年華一瞬,人今千里,夢沉書遠。
空見說、鬢怯瓊梳,容銷金鏡,漸懶趁時勻染。梅風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紅都變。誰信無聊為伊,才減江淹,情傷荀倩。但明河影下,還看稀星數點。
譯文:圓圓的明月,倒映在清澈的池塘里,像是在盡情沐浴。樹葉在風中簌簌作響,街巷中車馬不再喧鬧。我和她悠閑地倚著井欄,她嬉笑著撲打飛來飛去的流螢,弄壞了輕羅畫扇。
夜已深,人已靜,我久久地憑欄凝思,往昔的歡聚,如今的孤伶,更使我愁思綿綿,不想回房,也難以成眠,直站到更漏將殘。可嘆青春年華,轉眼即逝,如今你我天各一方相距千里,不說音信稀少,連夢也難做!
聽說她相思懨懨,害怕玉梳將鬢發攏得稀散,面容消瘦而不照金鏡,漸漸地懶於趕時髦梳妝打扮。眼前正是梅雨季節,潮風濕雨,青苔滋生,滿架迎風搖動的薔薇已由盛開時的艷紅奪目,變得零落凋殘。
有誰會相信百無聊賴的我,像才盡的江淹,無心寫詩賦詞,又像是傷情的荀倩,哀傷不已,這一切都是由於對你熱切的思念!舉目望長空,只見銀河茫茫,還有幾顆稀疏的星星,點點閃閃。
6、《樂游原 / 登樂游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譯文:傍晚時分我心情不太好,獨自驅車登上了樂游原。這夕陽晚景的確十分美好,但遺憾的是已經臨近黃昏。
㈧ 良辰美景佳人相伴的詩句
一、 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釋義:月光映在河面,隨水悄悄流逝,在回杏答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作者:宋代陳與義
二、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釋義:和你相愛纏綿陶醉在今夜幸福的時刻,多麼美好的時光呀!
《留別妻》
作者:兩漢蘇武
三、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釋義:手持巴掌大小的龍形玉梳,用鳳釵及金絲帶把頭發梳飾成髻。妻子走到窗下依偎在丈夫的懷里,問道「眉色深淺合不合適宜?」
《南歌子·鳳髻金泥帶》
作者:宋代歐陽修
四、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釋義: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明亮。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
《生查子·元夕》
作者:宋代歐陽修
五、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釋義:打扮好了輕輕問丈夫一聲:我的眉畫得濃淡可合時興?
《近試上張籍水部 / 近試上張水部 / 閨意獻張水部》
作者:唐代朱慶餘
㈨ 關於良辰美景佳人相伴的詩句有哪些
1、《長恨歌》
唐,自居易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釋義:在天願為比翼雙飛鳥,在地願為並生連理枝。
2、《近試上張籍水部》
唐,朱慶餘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釋義:洞房裡昨夜花燭徹夜通明,等待拂曉拜公婆討個好評。打扮好了輕輕問丈夫一聲:我的眉畫得濃淡可合時興?
3、《生查子·元夕》
北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釋義: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明亮。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一樣。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了衣裳。
4、《青玉案》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釋義: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5、《題龍陽縣青草湖》
元,唐珙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釋義:秋風勁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許多,一夜愁思,湘君也應多了白發。醉後忘卻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清朗的夢中,我卧在天河上。
㈩ 良辰美景奈何天,是哪首詩詞里的啥意思
「良辰美景奈何天」,出自明代湯顯祖的《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意思是:這樣美好的春天,寶貴的時光要如何度過。
【詩詞原文】《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明·湯顯祖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白話譯文】這樣繁花似錦的迷人春色無人賞識,都付予了破敗的斷井頹垣。這樣美好的春天,寶貴的時光如何度過呢?使人歡心愉快的事究竟什麼人家才有呢?
雕梁畫棟、飛閣流丹、碧瓦亭台,如雲霞一般燦爛絢麗。和煦的春風,帶著蒙蒙細雨,煙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動著畫船,封建家長們把這美好的春光看的太卑賤了。
(10)良辰美景的詩擴展閱讀
1、《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創作背景
這支曲子出自《牡丹亭》第十齣《驚夢》。《牡丹亭》是湯顯祖在明代萬曆(明神宗年號,1563-1620)年間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改編而成的傳奇作品。《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是《牡丹亭》女主人公杜麗娘偶爾來到後園游賞時的一段唱詞。
2、《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鑒賞
這段唱詞歷來為人所津津樂道,雅麗濃艷而不失蘊藉,情真意切,隨景搖盪,充分地展示了杜麗娘在游園時的情緒流轉,體現出情、景、戲、思一體化的特點。「春色如許」開啟了主人公的視野,使之充滿了詫異和驚喜,接踵而來的對匆匆春將歸去的聯想則轟的一聲震響了少女的心房,使之充滿了驚懼和無奈。
在這段唱詞中,從喜樂到苦痛的情緒流變緊緊扣咬著從濃艷的實景向殘敗的虛景的轉變,讀者很難剖判外在之景與內在之情的嚴格界限,只因在此處,景現而情發,情入而景猶存。
此曲表現了杜麗娘游園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進而控訴了了封建禮教和封建觀念對少女青春的無情摧殘。杜麗娘作為一個剛剛覺醒的少女,感嘆春光易逝,哀傷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強烈要求身心解放,這折射出明中葉後要求個性解放的時代精神,對後世深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