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景觀
① 請問哪位知道兜率天宮在哪裡啊
兜率天宮是正在建設中的佛教聖地,位於浙江省紹興縣會稽山大香林風景區內,距紹興縣城15公里。景區佔地4平方公里,以千年古桂、傳統文化和佛教旅遊為特色,融宗教、民俗、休閑、度假為一體。此處山清水秀,四季飄香,建築別致,巍為壯觀。綿延數里的桂花林,香披遠近;古剎院落,曲徑通幽,梵音繚繞。一代宗師密參大師曾在此住持並圓寂,留下200多顆舍利子,在佛教界聞名遐邇。許多名人雅士曾游此地,留下諸多詩篇。如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南宋偉大詩人陸游,都曾留下了多篇詠桂禮佛詩篇;還有明代大學者、大作家張岱等,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與此結下不解之緣,形成了獨特的佛教文化。
如今已進入大香林二期工程,兜率天宮、龍華寺、彩虹橋、彌勒造像四大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兜率天宮將建成為「國內最有影響的彌勒道場」、「彌勒凈土,修行聖地」,這所眾人期待已久的心靈驛站將於2009年10月1日全面竣工。兜率天宮通過美麗狹長的彩虹橋,橋身跨越兩座山頭,長300米的玻璃製作,世界第一。一頭連接著千年古剎龍華寺,與千岩萬壑的香林寺、寶林寺、寂靜寺等數座古寺形成交相呼應,梵音法雨,晨鍾暮鼓,香煙繚繞。
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厚的人文景觀,使大香林擁有較高的旅遊品位。園中聞名遐邇的千年桂花林,廣袤數里,長盛不衰,香被遠近,蔚為壯觀,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植物登錄中國專家組稱為世界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桂花林。
整個景區將由空山梵音、香林花雨、花前月下、竹海天風、幽谷清韻等鄉村休閑區和建設中的彌勒道場兜率天宮為中心,觀音院、普賢院、文殊院、地藏院、問禪館、萬佛閣等佛教文化區組成,集休閑消遣、避暑養生於一體。大香林將打造全國獨一無二的芳香型景區,集聚了芳香美食、潤香保健、熏香禮佛,是浙江省最大的鄉村休閑旅遊景區之一,帶給遊客「醉香、醉美、醉自然」的感受。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剛者劍膽,柔者琴心。因香而生的山村幽谷,因文化而聖潔的佛教聖地,大香林景區正象一部神秘的詩書,等待您細細解讀。
-----------
這是引用的資料,不可全信~~
兜率天宮是道教鼻祖老子的住宅,怎麼變成佛教了
② 西游記天宮拍攝地在哪裡,這地方究竟有多美
西遊記里的天宮主要是布景加後期特效製成的畫面,沒有實際取景地。如果你說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大戰二郎神的經典戶外場景,取景地就是北京的京郊十渡,選這個地方來拍攝主要是因為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宜人。
九渡蹦極處於拒馬樂園內,許多人都是沖蹦極而來,至於蹦極有多火,節假日排隊要排四五個小時,你就知道蹦極有多受歡迎了。拒馬樂園里還有纜車、空中客車、飛人等比較適合年輕人玩的項目。乘坐纜車站在山頂觀景台,俯視整個山景的感覺還是很爽的。
十渡西庄誓言玻璃棧道+吊橋+高山漂流,適合大眾,連爬山看景,整體還是不錯的。其位於十渡中心區附近,方便就近安排娛樂項目。
③ 介紹恆山翠屏峰、飛石窟、千佛嶺、九天宮、會仙府的景觀和特點
恆山,人稱北嶽,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
北嶽恆山,是海河支流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恆山,號稱 108峰,東西綿延 150公里,橫跨晉、冀兩省。它西銜雁門關、東跨太行山,南障三晉,北瞰雲、代二州,莽莽蒼蒼,橫亘塞上,巍峨聳峙,氣勢雄偉。
恆山主峰,居於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8米,山高為五嶽之冠。恆山以道教聞名,古往今來,以奇險吸引著遊人。
據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四方,來到恆山,看到這里山勢險峻,峰奇壁立,遂封恆山為北嶽。秦始皇時,朝封天下12名山,恆山被推崇為天下第二山。歷史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曾到恆山巡視、祭奠。以後的歷代帝王,也差不多都差使臣到恆山朝聖。歷代名人、學士,諸如李白、賈島、元好問、徐霞客等人也都游覽過恆山勝地,並留下吟詠恆山的詩章。
西漢初年,恆山就建有寺廟。現在飛石窟內的主廟,是始建於北魏,又經過唐、金、元代重修的古建築。明、清時恆山已經寺廟群居,規模很大,人們稱之為「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可惜後來遭到破壞,所剩不多。
恆山,做為道教的活動場所由來已久。相傳,我國神話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恆山隱居潛修的。
恆山以自取景色美而著稱,歷來有恆山18景之說。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恆山後,把在恆山的見聞錄入《徐霞客游記》中。
天峰嶺與翠屏峰,是恆山主峰的東西兩峰。兩峰對望,斷崖綠帶,層次分明,美如畫卷。
金龍峽,居於天峰嶺和翠屏峰之間,峽谷幽深,峭壁側立,石夾青天,最窄處不足三丈。這里是古往今來的絕塞天險,交通要沖。北魏時,道武帝發兵數萬人,在這里劈山鑿道,作為進退中原的門戶。宋代時,楊業父子在這里以險據守,抵抗外族的侵入。
金龍峽內,懸崖中腰有古棧道盤繞,名為「雲閣』」。
果老嶺、姑嫂岩、飛石窟、還元洞、虎風口、大字灣等處,充滿了神盡色彩。懸根松、紫芝峪、苦甜井更是自然景觀中的奇跡。苦甜井在恆山半腰,兩井相隔一米,水質卻截然不同。一井水甜美清涼,被稱為甜並;另一井水卻苦澀難飲。甜水井井深數尺,卻取之不間,可供萬人飲用、唐代時,玄宗李隆基曾賜匾甜井為「龍泉觀」。
恆山松,風格別致,形狀奇特。其中,有四株形狀奇特的唐代古松,人稱這為「四大夫格」。這四株古松,根部懸於石外,緊抓岩石,傲然挺立,氣勢不凡,別具風格。
恆山廟,以北嶽廟為首,穩座於西峰之上,蒼松之間,或隱或露。懸空寺,為恆山第一景。民諺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說法。
恆山雲,變幻無窮。出雲洞在後土夫人廟的不遠處山腰,晴日明朗,洞口寂靜,陰雨來臨,洞口便游出縷縷白雲,引人遐思。
附:
北嶽廟 唐·賈島
天地有五嶽,恆岳居其北,
岩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登恆山 金·元好問
大茂維岳古帝孫,太朴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靈境在,奠位豈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躍,山界樓觀蒼煙屯。
誰能借我兩黃鵠,長袖一拂元都門
④ 現在去天宮庄園有什麼好玩的求大神幫助
天宮庄園介紹 寧波天宮庄園休閑旅遊區是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也是浙江省四星級鄉村旅遊示範點和浙江省農家樂特色示範村,地處寧波南郊,東臨東錢湖,北靠鄞州中心城區,西接寧波高教園區,距寧波市區僅五公里,交通十分便捷;規劃面積1200畝,分五個功能區,目前建成15個參觀點,三條旅遊線,是以蠶桑文化、紅酒文化、鄉村民俗文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特色的集農林觀光、科普教育、鄉村體驗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都市裡的村莊」。天宮庄園擁有全國最大的果桑基地,是國家計委重點開發的現代農業示範區、寧波市區唯一的大型農業庄園和鄞州區「百家園」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 游區內鳥語花香、小橋人家,園林景觀突出,河道相連,傳統鄉村景象與現代化新農村風貌交相輝映,形成鮮明獨特的景觀。旅遊區內三大特色「一綠、一新、一古」,「一綠」是指旅遊區95%以上都是綠色,其中以桑果為主,其他栽培物種為輔,主要設置了桑園嘉年華活動,在每年桑果成熟的時節(4、5月份)舉辦以「快樂農庄,紫色誘惑」為主題的桑果節,在桑園內開發了「採桑之旅」,遊客穿行於桑田間,觀賞枝頭累累桑果,隨意采搞,細細品嘗,一飽口福,留下一串串歡聲笑語;在樹林里開發了攀爬區,設置了16個具有不同難度系數的攀爬項目,讓遊客們在攀爬活動中開動腦筋,化險為夷,度過難關,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在青青垂柳岸上,設置了垂釣區與燒烤區,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休閑垂釣與野外燒烤;同時還設置了鄉村休閑體驗游、鄉村觀光採摘游、科普教育游等。 「一新」是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裡寬敞的別墅和氣派的新房,是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縮影。「一古」是西江老村了;村農家樂,裡面是江南特色古色古香的懷古建築,主要有老村落群、老戲台、老店鋪、水街等,集休閑、娛樂、觀光功能為一體 旅遊線路:天工路石頭文化——植物組培樓、科普大棚——垂釣區—桑果採摘基地、葡萄園—月亮灣燒烤廣場——西江河遊船碼頭————快樂城堡——叢林攀爬區——科普長廊——智能大棚——盆景園(龜靈)——凈土寺——凈心長廊——人生長廊——婚俗房——西江古村——天工酒廠 鐳戰的價值 v 通過實踐體現團隊的能力: v 一個人只有在面對艱難的實戰狀況下,才能夠充分領會到隊友與團隊的重要性; v 一個組織有序的團隊總是能夠戰勝一個沒有組織的團隊。 v 在實戰中考驗領導者: v 真正的領導者可以帶動整個團隊,完成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v 沙場上的佼佼者往往是一支擁有優秀領導的隊伍。 v 鍛煉戰略、戰術性思考: v 只有充分的考慮戰略,應用有效的戰術才能夠取得實戰中的勝利; v 商場如戰場,一個能夠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制定完整戰略,執行有效戰術的團隊將是 一個常勝的團隊。 v 放鬆身心,充分鍛煉身體: 上班族,公務纏身、壓力超負,健康的競技運動,幫您釋放壓力、舒緩精神,獲得超越自我的能量; 電腦族,迷戀網路,無法自拔,真實世界的競技,幫您戒除網癮,在自然環境中感受人性,強身健體。 從「戰場」上走出來,工作、生活中的郁悶與壓力已混合著汗水不知不地從你身上流走 費用包含: 1、門票:景區門票 2、鐳戰:包括專業教練+最新裝備+激光槍+項目策劃+場地 3、保險:場地保險服務 4、陪同:全程陪同服務 費用總計:168元/人/天 如餐費 車費,費用另計:
希望採納
⑤ 內江天宮水庫的建設
天宮堂水電站暨攔河壩工程位於內江城區下游沱江河段天宮堂,為沱江幹流梯級電站規劃中的內16級,也屬沱江幹流航運容規劃的17級,是一項具有發電、航運、改善城市水域環境,美化城市景觀,實現「山、水、城、林、園」為一體的城市格局,提高城市形象,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工程。
你可以訪問(漢安堂)查詢進度~
⑥ 長白山真有雲頂天宮么當地人誰知道
我是這面的。我抄沒聽說過有那種襲東西,但是長白山卻是很神奇,風水學中長白山也不比誰差,昆侖是地龍脈中最大的,號稱龍脈之祖,中國大部份的龍脈都是它的分支確實不假,但是不代表它就一定最神奇,長白山就跟他沒關系,長白山所在是世界最大潛龍龍脈之首,是出海龍,更神奇,因為整個龍脈的長度恐怕無法預測,在陸上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昆侖有珠峰,長白山也有天池,都是世界之最,兩神龍之首,應不分上下,再看珠峰無水,是地龍的標准,天池既有山又有水是潛龍的標志,我認為世界上唯一能與長白山媲美的只有昆侖,五嶽根本不算什麼,五嶽只是人之山,昆侖長白山才是聖山。西昆侖,東長白。
⑦ 天山天池的主要景點
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按照景點的布局及結構分為天池景區、燈桿山景區、馬牙山景區、娘娘廟游覽區、博格達峰景區、花兒溝景區、白楊溝景區、水磨溝景區、北部沙漠景區。 天池石門
景區名為「石門一線」,石門是進入天池風景區的天然山口,兩側寬約百米,最窄處僅10來米。石門兩峰夾峙,一線中通,是河道切割形成的峽谷,故又稱「石峽」。石壁巍峨,高達數十米,長約100米,天巧奇絕,猶如打開的兩扇門板。石色赭暗,如同鐵鑄,又稱「鐵門關」。石門內三工河穿流,水旋路轉,河水湍急,浪花飛濺,崖聳谷深,聲震幽谷,有詩曰:「巍峨石峽瑤池門,峭壁懸天險斷魂。鬼斧神工刀劈就,一線通途上青天。」
西小天池
西小天池,位於天池大海子西北,海拔1600米,古稱玉女潭,湖水由天池大壩西南滲漏,以瀑布形式注入潭中,並瀉入三工河。池周圍有雲杉環繞,瀑布如練,水面呈藍綠色,環境清幽。
西小天池瀑布
傳說是「王母娘娘的淋浴水」,「洗澡水」下瀉即成「西小天池」。「西小天池瀑布」對面,光緒年間建有六角、尖頂的「觀瀑亭」,已毀。
西小天池瀑布源頭
西小天池瀑布的源頭為「醴泉洞」,此處,似洞非洞,隱蔽難尋,又稱「隱乳洞」。泉乳從地下湧出,清凈甘甜似醴,傳說是「王母娘娘的醴泉」。
東小天池東小天池,位於天池大海子東北出口處,又名黑龍潭。天池大壩東端有一人工瀉水閘,池水經此閘跌宕而下匯為東小天池。此池面積約1萬平方米,海拔1860米。北有一瀉水口,池水經此下跌200米,形成滾動的瀑布流經三工河峽谷。東小天池入口和出口都有瀑布,瀑潭相連,空間深奧,景色靜美。
東小天池瀉水瀑布
東小天池北岸斷崖峭壁,高近百米,故稱「百米崖」。每逢春末夏初,冰雪消融,池水上漲並由北岸瀉漏下跌,形成近百米高的瀑布,流銀瀉玉,飛濺直下,水聲如雷;若逢陽光折射,則彩練當空,氣象萬千。
東小天池源頭瀑布翻過東小天池南面的山頭,即達大天池北岸。天池北岸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堤壩,由古冰川終磧壟及山體崩落物迭加堆積而成,高289米,整個大壩似一條鱷魚尾巴,故稱「鱷魚壩」。大壩東首建有人工水閘,名「鱷魚閘」。天池水下瀉,形成一條10來米高的瀑布,稱「鱷魚吐珠」,水濺「黑龍峽谷地」,匯成山澗溪流,北流不遠形成一潭,即東小天池。「鱷魚吐珠」、「冰潭銀簾」和「懸泉飛瀑」合稱「天池三瀑」。
天鏡浮空
天鏡浮空即大天池湖面,天鏡」海拔1910米,呈半月形,酷似一個頭南身北的葫蘆,其南段的三工河就是葫蘆的把。天池南北長3.4公里,最寬處1.5公里,平均寬度1公里,湖周長9.7公里;最大湖深102米(位於東北處),平均湖深40米;湖面最大面積4.9平方公里,一般為3.5平方公里;最大容水量2億噸,一般為1.6億噸;湖水冰涼清澈,內有人工養殖的冷水型無鱗魚。定海神針定海神針,為一株生長在天池大海子北岸的古榆樹。鬱郁蔥蔥,枝葉繁茂,相傳為王母娘娘的金簪在制服惡龍時插在此處化成的,無論天池水位怎樣上漲,始終淹不到樹的根部。此樹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是環池核心景區方圓幾公里內中唯一的榆樹,也是海拔最高(1910米)的榆樹,宛如「定海神針」使天池大壩免遭崩潰。
東岸靚女
傳說,每當夕陽西下,就有一個妙齡少女與東岸卧龍幽會。說來也巧,每當日薄西山,夕陽的余輝就沿著卧龍山勾勒出一位屈曲雙腿、仰面而卧的少女側影,她頭枕高山,長長的睫毛化為山頭的幾株松樹,豐滿的胸脯化為兩座圓圓隆起的山峰,夢幻迷人。
西岸鱷魚
天池西岸的長壟山體,傳說是一條鱷魚所變,故名「鱷魚山」。鱷魚頭朝南身朝北,鱷魚背呈弧狀緩峰隆起,鱷魚足插於湖中,鱷魚尾即為前述的「鱷魚壩」。
南湖黃龍
博格達山區,夏季降水較多,在天池常暴雨盆潑。三工河上游集水面積有168平方公里。每當大雨,河水洶涌北瀉,黃色的洪水,浩浩淼淼。從池北南望,如一條黃色巨龍入池,使池水翻騰不息,濤長里許,濤聲如雷,成扇狀散去,似「孔雀開屏」。
大灣倒影
大天池湖面西南部即「大灣子」處,風平浪靜,峰林映湖,是觀賞倒影的好地方。在大灣子觀倒影,一定要掌握時間,天池白天刮上山風,夜晚刮下山風,換風時間一般在每天上午的九、十點鍾,這時,天池風平浪靜,倒影如畫,此景乃成。
瑤池風帆天池南岸,一片松海。夏季運送枯木,從南至北無路可行,只得將木捆紮成排,放入池中順水而下,此時須小揚風帆。放木排的最好時機,是在夜間刮下山風時進行,乘風破浪,頃刻即到,而且在風帆上點盞小燈,一為照明指航,二為圖個吉利。放木工站立於排上,掌舵扯帆。此時,人去鳥歸巢,山睡林酣,萬空皆寂。 燈桿山
天池大海子西4公里處,海拔2718米,可游面積0.2平方公里,是天池西側群峰第二高峰,屬中山峽谷森林帶。山上有大片牧場。山頂有三塊巨大石柱聳立,系火山岩牆沿裂隙風化而成。此山是極佳的觀景地,下可俯瞰天池全貌,上可遙望博格達雪峰,夜晚可觀烏魯木齊萬家燈火。
鐵瓦寺址
鐵瓦寺遺址位於天池西側,距湖邊700米處,坐落在一塊四千多平方的台地上,座西南,向東北,背靠山面天池。三面青松環繞,幽靜清雅,正前方平坦開闊,天然留出一道視野。海北堤壩、湖水,海東卧龍山景,以及遊人行色盡收眼底。據說這里上一塊風水寶地,左有青龍(左邊林邊凹地有一眼泉),右有白虎(右望終年白雪皚皚的博格達峰形容清晰可見),山門對山(鐵瓦寺的山門正好對海東卧龍山的三重山頭)。
大鍋底坑
大鍋底坑位於天池大海子西側2530米,是古冰川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古冰窖,形似鍋底,故名。海拔2180米,面積12.5萬平方米。南、西、北三面有陡壁環繞,東面開口,坑底為草地,南、西兩面雲杉成林,北面向陽山坡草地起伏,自成一景。
小鍋底坑
小鍋底坑坑底海拔2180米,面積3.68萬平方米,是一個形狀完整的古冰窖,呈倒方錐形,四面封閉,環境幽靜,是天池地區最美的林間草地。
東岳廟址
東岳廟遺址位於天池西南面,燈桿山山體南部的山腰一塊台地上。台地三面被馬牙山、燈桿山環繞著,東北面臨大鍋底坑。台地四周長滿雲杉密林。
東岳廟又名博岳廟,博格達山神廟,簡稱山神廟。始建於清代光緒十六年(1890)。光緒十八年(1892),清政府頒發博格達山神廟扁額:「復幬遐陬」。意思是吉祥的帷幛復蓋著遙遠的邊疆,以示皇恩浩盪,恩澤邊疆後幾經焚毀。
民國十一年(1922),楊飛霞隱退天池後,又在原址上重建了東岳廟。
民國十七年(1928),東岳廟重修。根據徐旭生在《西遊日記》中記載:「(東岳廟)正殿供神像五,據說為五嶽之神。」即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除五嶽之神,還祭祀博格達山神其它諸神。
《西遊日記》中記載:「(東岳廟)廟正重修,內有一碑,刻『博格達山神廟』碑。碑文中說廟始建於光緒十四年,重修後改為東岳廟。」
1933年戰亂被毀,再未修復。
從前人的筆記中知,東岳廟三易其名。廟內曾有一塊刻為「卜克達山神廟」的碑,廟門高懸著皇室恩賜的「復幬遐陬」扁額。存世的還有一張東岳廟舊照片,從照片上看,東岳廟廟宇群由正宮、二殿、三殿、左右陪殿及後院組成,建築風格均為硬山式頂。正殿三間中開門,前廊式,白牆青瓦。
這里三面環山,一面臨澗,易守難攻,安全系數較大。且左有燈桿山頂天三石護衛,右有巍巍博格達山守侯,抬眼滿目松影清風,只一個「幽」字了得。
東岳廟遺址保存較完整,地表遍布青磚青瓦,有些地方成疊成疊的筒瓦完好地疊落整齊堆放著,而且大多數磚瓦中央都有一個孔,再次見證了羊馱磚瓦的歷史和建廟的不容易。瓦片上的紋飾豐富、細膩,有獸面、花卉、草葉。這里還有沙岩質地的須彌座,四周刻鑿著繩紋、弦紋等。仔細尋訪,台地東沿、南沿、西南沿有三個條形石修砌的踏步,每個都有十幾個台階。台階兩側還用石塊壘砌的石牆,防止泥土坍塌,堵塞台階。這些台階顯然是通向大鍋底坑取水(坑內有泉水)和走向外面世界的起點。順著這條林間小道,還可見青磚斷瓦、脊獸構件,有龍頭、龍眼、龍須、瑞獸等。通過這些精雕細刻的殘件,可以想見東岳廟當年的宏偉和精工細做。 馬牙山
馬牙山位於天池大海子西南4.5公里處,海拔3056米,可游面積0.5平方公里。峰頂陡峭、直立,直插雲天,形似一排巨大的馬牙,故名。它由成排的古冰川刨蝕而成。在山峰北側、森林邊緣有一片由柱狀噴發岩經風化、流水侵蝕而成的類柱狀石林,造型非常優美,是天池景區中最佳的因冰雕而成的山石。 一到大天池,左側就有一條路向東延伸。循路向前數百米,可見一個船塢。從這里沿大天池東岸小路向南徒步半小時許,便可到娘娘廟游覽區。
達摩險徑
從天池北岸沿大天池東岸小路徒步去娘娘廟游覽區的途中,左側有一條非常危險、很少有人涉足的路也通娘娘廟。傳說,此路由達摩所開辟。
西王母廟
西王母廟又稱「娘娘廟」,西王母,尊稱王母娘娘,在道教神仙體系中,西王母是天宮所有女仙及天地間一切陰氣的首領。護佑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的女神。王母娘娘在漢代時成為重要的漢族民間信仰,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長生不老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對長生的追求。據史料記載,娘娘廟當年建築規模宏大,香火旺盛,1932年毀於戰火。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內外華人多次受到西王母的夢托,因此來中國大西北尋找夢中仙境的人絡繹不絕,當他們來到天池後發現天池之景與夢中非常相似。
1990年11月29日,台灣「西王母朝聖團」一行219人,專程來天池朝拜。自此以後,海內外「西王母朝聖團」絡繹不絕。1992年,台灣道教「慈惠堂」在原娘娘廟遺址興建了這座廟宇。現廟內有王母娘娘全身像及原娘娘廟部分遺物,如古鍾、瓦當、壁畫等。
居仙故洞
在達摩庵上方,又名觀音洞,洞內殘存有壁畫。
達摩禪洞
達摩洞位於天池東岸,西王母廟右上方。相傳這是菩提達摩「面壁坐禪,修成正果」的地方,以前洞內還供奉著達摩祖師塑像。
仙山聖水,佛道爭相佔領。天池道教文化源遠流長,佛教文化遺跡也不少。
東岸從出水口到達摩洞有一條非常危險、很少有人涉足的山徑,相傳就是達摩開辟的,稱為「達摩險徑」。
神佛相約天山天池,豐富了天池文化的類型,也使得這方明山凈水在文化關懷下,多彩多姿,底蘊深厚。
觀音閣址
觀音閣遺址在達摩禪洞的上方,建築年代不詳,曾有道士2人,民國末年被毀。
會仙平台
會仙平台在西王母廟左前方的天池邊上,今為一塊平坦的圓形草地。 博格達峰
綿延千里的天山山脈橫亘在亞歐大陸的腹地,一座險峻陡峭的山峰從它的東部橫空出世。當年,成吉思汗的子孫們來到這里,被它的雄偉壯觀所折服,他們給這座山峰起了個名字叫「博格達」,蒙古語的意思是「神靈」。
在兩億多年前的造山運動中,一座山脈從茫茫古海中探出了頭。後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地殼急劇隆起上升,海底崛起為陸地,這座山脈才全部沖出海平面,形成了今天的博格達山脈。
博格達峰山脈為東西走向,海拔5445米。在2800米以上為高山區,地勢高峻,基石裸露,石堆遍布,終年積雪,嚴寒險要,發育有眾多冰川,冰川面積達55.05平方公里。冰儲量18.4億立方米,摺合水量16.4億立方米,是天然的高山固體水庫,眾多河流的發源地。也是中國對外開放山峰之一。
博格達山是天山山脈的一個分支,從烏魯木齊斷裂帶崛起,逶迤東延300餘公里,與巴里坤山相連。博格達主峰海拔5445米,是東部天山最高峰。博格達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山脈之一,然而,大自然卻造就和發育了它博大雄渾、氣勢磅礴的身姿,使它成為中國西部一座充滿神奇色彩和富有詩情畫意的著名雪山。
博格達峰北坡分布著18個冰蝕湖,它們像月亮和星星一樣散落在高山峽谷中。冰蝕湖周圍的山谷中保留著大量完整的古冰川遺跡和火山熔岩地貌。
博格達峰周圍分布著54條現代冰川,總面積50.05平方公里,最厚的冰川達130米。這些冰川就是一座巨型的固體水庫,它所儲存的水量達16.4億立方米,比中國第六大淡水湖雲南滇池的儲水量還要大。博格達冰川在這里發源出一條條河流,滋潤著天山南北的綠洲沃野,養育著天地間無數的生命物種。
三工河谷
石門以北至入山口,全長25公里,平均海拔1200~1500米,是進入天池風景名勝區的必經之地。三工河年徑流量約6700萬平方米,水質符合飲用水標准。河谷由侏羅紀砂岩、油頁岩和燒變岩等組成,地貌奇異壯觀,岩石中含有從第三紀至古生代石炭紀各地質年代的化石,揭示了滄桑巨變的地質演化變遷和生物進化歷程,宛如一條時光隧道。谷中多古榆樹。有一條寬約5公里的逆溫帶,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為夏季避暑勝地。
草甸草原
在海拔2800-3500米之間,是博格達峰北坡游覽區中的亞高山草甸草原自然景觀區。景區山地呈波狀起伏的東西相連的平台,是山地在上升過程中速度減漫時被流水等侵蝕形成的,學名為「夷平面」,俗稱「檯子」。6-8月為這里的夏季,7月平均溫度3℃-4℃。這里夏季降水充沛,是良好的夏牧場。景區內植物為多年生植物,很矮小。植物種類多,覆蓋面大,為綠油油的草甸草原景象。因海拔高度高,紫外線強烈,這里植物的花格外鮮艷美麗。有龍膽、紫宛、火絨草、老鸛草、珠芽蓼、金盛花等,奼紫嫣紅,紛呈異彩,點綴在蒿草、苔草、狐草組成的綠色草原上。
景區內棲息著各種各樣漂亮的野生動物:紅嘴山鴉體態優美,身披泛著黑金屬光澤的羽毛,紅色的腳爪在草地上悠閑地走來走去,時而還發出一兩聲清脆幽長的鳴聲;憨態可掬的小旱獺站在草地上擺弄著兩只靈巧的前爪,瞪著兩只大眼睛望著周圍,常常發出一陣歡快的、似小狗一樣的叫聲;在高空,高山霸主兀鷲展翅翱翔,它勇猛而高傲,能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高速沖向獵物,吃完獵物後總是獨自站在高高的岩石上;肥胖笨拙的大棕熊也常光顧這片肥美的草原,躺在草地上打打滾,曬曬太陽;偶爾來此地的還有遠在雪山上的雪雞、雪豹;另外,過去還有北山羊和盤羊生活在這里。草甸草自然景觀區的上段有一處岩雕刻畫。
將軍岩畫
在草甸草原自然景觀區的上段,即離博格達山雪線不遠的將軍溝溝口的台地上,有兩塊碩大的扁圓型褐色礫石。其上雕刻了羊只、馬鹿、狐狸和牧人狩獵等40多幅圖象,還有一些神秘的記事符號。畫中的羊有的犄角彎曲,有的胡須飄然,健壯肥碩,形象逼真。畫面上的牧人,身著長袍,腳蹬皮靴,顯得威武有力。一位牧人身體前傾,彎弓搭箭,似在射獵一隻驚恐駐足的小鹿;而另一位則兩臂張揚,邁開雙腿,意欲奔上前去捕獲被射中的獵物。
登山大營
在草甸草原自然景觀區和其上的高山礫漠自然景觀區的交接地帶,景色非常壯觀。登博格達峰的大本營就設在這里,海拔為3540米。從天池南岸到大本營,登山者一般走下面兩條路:一是沿大東溝向東折南翻過「三個岔達坂」,這條路較為平緩;一是向南折東沿將軍溝翻過「以肯起達坂」,這條路則較為陡峭。兩條路的全程分別為25公里和30公里。
高山礫漠
在海拔3500-3800米之間,是博格達峰北坡游覽區中的高山礫漠自然景觀區。景區終年低溫,遍地都是岩石碎塊,生物活動微弱,呈現原始狀態,給人一種混沌未開的神秘感。
這里保留了大量完整的古冰川遺跡,有圍椅狀的古冰斗、U形谷、冰蝕盆地、狀似綿羊脊背的羊背石、各種類型的冰磧。夏季這里晝融夜凍,岩石脹裂塌落,形成倒石堆和石流山坡。凍融作用也使地表的岩石慢慢上升,貧瘠的高山原始石質土沿石縫一點點地下沉,形成這里特有的石河、石帶、石環、多邊形土和凍脹丘等。
這里野生動物很少,僅有一些很小的昆蟲如小絹蝶等,它們白天出來覓食,太陽一落就立即躲進石縫里,以此度過寒冷的夜晚。這里的植物都是耐寒的多年生植物,它們紮根於石縫間的原始石質土中,因氣溫低,都匍伏在地,盡量多地從地面吸收熱量。植物種類有雪蓮、高山蓼、苔蘚和地衣等,其中雪蓮又可構成「冰石插花」之景。
冰石插花
世界上最著名的高山花卉棗雪蓮,屬菊科,有雪菊花、雪荷花、雪蓮花、石蓮、瑞蓮、大木花、瑤花、西王母花、聖人草、優缽羅花(佛經中的稱謂)、高山玫瑰、百草之王(天池上的哈薩克人稱雪蓮為「霍加雀普」,意為「百草之王」)等別名。它生長在海拔2600-4000米的冰磧礫質坡地和積雪岩縫中,幼苗可經受-30℃嚴寒的考驗,從發芽到開花需要整整5年時間。
雪線冰湖
博格達山北峰海拔3500~3700米的地區,上部白雪皚皚,終年為冰雪所覆蓋,冰川婉如銀蛇,盤踞於冰斗和圍谷之內,伸展於槽谷之中,寒光閃爍,雪線臨界處冰川湖橫卧於白雪和黑色礫石之間,一派冰雪奇觀。下部,稜角鋒利的風化碎石間生長著天山雪蓮、鳳毛菊、雜景天等高山植物,景色奇異。 白楊溝
白楊溝,位於三工河東側支谷中,溝長20公里,面積約30平方公里,是天山北坡生物多樣性的典型地區。境內溝壑縱橫,視野開闊,天山特有的各種喬木、灌木生長茂密,種類達200種以上。茂密的草場,成片的白楊林,陡峭的石壁和清澈的溪流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春天,艷麗的花草競相開放;秋天,金黃的白楊輝映著蒼翠的雲杉,宛若天然花園。溝內馬鹿、狍子、雪兔、雪雞、石雞等野生動物怡然自得地徜徉其間,一派生機蓬勃景象。 水磨河谷
水磨河流經的一整片河谷地區,河水由南向北在山谷間迂迴奔騰,水碧如翠錦,是米泉市與阜康市的界河。游徑多依山傍溪而行,千回百繞,水隨山轉,景隨路異,無論看山、觀景、聽溪皆美。 1、從烏魯木齊市內的人民公園、紅山賓館門口有班車直達,2小時可到。首班早7:40、每8分鍾一班。
2、從烏魯木齊市搭乘計程車走高速公路去天池,約一個半小時到達,路程約92.4公里。 天山天池景區內鋪設了瀝青路面、砂石路面,旅遊車輛可直達海西、鍋底坑。同時還修有通往各處的人行道、馬道,可去景區內任何一個景點。
一日游線路
早上從烏魯木齊出發前往天山,先游覽西小天池——雪嶺雲杉——天山風景——大天池觀賞定海神針——望博格達雪峰,西山望雪——南山觀松——鐵瓦寺(感受道教文化)——乘船游覽天池山景——返回烏魯木齊。 天池風景名勝區門票實行淡、旺季差別價格,旺季時間從每年4月1日零時起到10月31日24時止,門票價格為100元/人次;淡季時間從每年11月1日零時起到次年3月31日24時止,門票價格為40元/人次。
⑧ 聽說新鄉有個風景區,里邊有天宮,和十八層地獄。。。求此風景區簡介……
京華園 !聽誰說這么好聽啊 就和一人民公園差不多啦 沒啥玩的 火車站很多去那的車 88 188吧 都是3塊
⑨ 腦子急轉彎洞府瑤台添景色,天宮佳風景樂處多
【修飾版】
上聯:洞府瑤台添景色;
下聯:天宮仙境是風光。
⑩ 寧波天宮庄園好玩嗎 我現在想去哪裡玩 不知道哪裡怎麼買票的 有什麼獨特的景觀 地址是在哪裡呀
就是一個公園,可以燒烤,可以打真人CS,裡面還有個植物園,本來景點是分開售票的,但是現在必須買套票,成人180元/張(CS單獨收費),小孩半價,覺得價格有些貴,不是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