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景觀手抄報
A. 大自然手抄報內容
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發是多種多樣的。大自然的巢穴,天然渾成,質朴無華,然而正是受此啟發,人類才發展起了建設科學,建立起了現代化大城市。大自然的河流,看起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日夜奔騰不息,但它不也是在日夜教導人們如何理解地球的重力、運動的慣性力等許多道理,教會人們如何開發利用大自然的潛能嗎?金屬,給人類的靈感就更多了,這類看起來很堅硬的東西,被火融化後竟能按照人類的需要變成為人類所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讓人們明白了各種物質都有熔點,都能進行形態和能態轉化。
人類根據鯊魚做出了飛機,根據蝙蝠做出了雷達.人類根據蜻蜓的翅膀發明了飛機,根據蝙蝠的嘴和耳朵發明雷達,根據鯨魚的外形發明了輪船,根據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
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1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5。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6。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7。模擬藍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將設計出仿生光解水的裝置,從而可獲得大量的氫氣。
8。根據對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已仿製了人力增強器——步行機。
9。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於許多動物的爪子。
10。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
11。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
12。鋸子學的是螳螂臂,或鋸齒草。
13。蒼耳屬植物獲取靈感發明了尼龍搭扣。
14。嗅覺靈敏的龍蝦為人們製造氣味探測儀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腳趾對製造能反復使用的粘性錄音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
B. 大自然的手抄報內容
一、看風測天
天氣興雲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風來輸送的,「東風送濕,西風干;南風送暖,北風寒。」,風對天氣變化有明顯預兆。
「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這是冷空氣經過前後風向的轉換情況。冷空氣南下到達本地之前,受暖氣團影響盛吹偏南風,冷空氣到達時,轉為偏北風,風向轉變前後,天氣轉陰有雨。
「西北風,開天鎖,雨消雲散天轉晴」,吹西北風,表示本地已受乾冷氣團控制,預示天氣轉晴。
「雲交雲,雨淋淋」、「逆風行雲天要變」,說明大氣高低層風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氣上下對流,產生雷雨等對流性天氣。
季節不同,風向所反映的天氣也不同。「一年三季東風雨,唯有夏季東風晴」、「東北風,雨祖宗」,表明吹了偏東風,1~2天內天氣將轉陰雨,而夏季吹偏東風,將海上溫度較低的氣流吹到陸上,起調節氣溫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現雷陣雨。
C. 神奇美麗的大自然奇觀的手抄報
大自然不光是四季美不勝收,它的景色到處都是那麼的美麗。
來到泰山的頂峰,看到這的景色,真的是好美。伸起手,似乎抓到了雲,涼涼的,感覺好舒服。閉上眼,深呼吸,似乎聞到了大自然的氣息。望眼看去,那一座座山印入眼簾,是那樣的小。那就像是詩人所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來到海邊,看著這一望無際的海,吹著和煦的海風,忘掉了許多的煩惱。天空和大海相映,在天空下,人們盡情的沖浪,這時,大海泛起了層層大浪,波濤如怒,發出了」巨大"的響聲。海鷗從海上飛過,似乎留下了痕跡。這一切是多麼的美好。
大自然的景色是無法用語言能形容出來的,它的美用心才能去感受。
希望這大自然的這種美是是永久不滅的。
D. 關於保護大自然的手抄報內容
有.
保護環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做好綜合的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環境.保護環境能讓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編輯本段主要內容
其內容主要有: (1)防止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4) 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編輯本段我國的環境問題
我國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污染物排放量還相當大,遠遠高於環境的自凈力;工業污染治理任務仍相當繁重,有些經過治理的地方又出現反復,城鎮生活污染比重明顯增加;不少地區農業水質,土質污染日漸突出,有些地方的農副產品有害殘留物超標,影響人體健康和產品出口;部分地區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劇,等等.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仍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嚴峻的環境形勢迫使我們必須做出選擇:是持續發展還是自我毀滅.毫無疑問,我們應當刻不容緩地採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與破壞.否則,日益惡化的環境將使我們在其他領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因此,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我們在保持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同時,必須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我們應該認識到:保護和改善環境也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編輯本段相關發展
國際環境保護的發起及發展
環境保護是由於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問題過於嚴重,首先引起工業化國家的重視而產生的,利用國家法律法規和輿論宣傳而使全社會重視和處理污染問題. 1963年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出版了一本名為《寂靜的春天》的書,書中闡釋了農葯殺蟲劑滴滴涕(DDT)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作用,由於該書的警示,美國政府開始對劇毒殺蟲劑問題進行調查,並於1970年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各州也相繼通過禁止生產和使用劇毒殺蟲劑的法律.該書被認為是20世紀環境生態學的標志性起點.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聯合國發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屆人類環境大會」,為人類和國際環境保護事業樹起了第一塊里程碑.會議通過的《人類環境宣言》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保護環境的全球性國際文件,它標志著國際環境法的誕生. 1975年在貝爾格萊德召開的國際環境教育會議,該會議發表了著名的《貝爾格萊德憲章》,此憲章闡明了環境教育的目的、目標、對象和指導原理. 1977年在蘇聯邦喬治亞共和國首都第比利斯召開的第一次環境教育政府間會議,會議發表了《關於環境教育的第比利斯政府間會議宣言》和《環境教育政府間會議建議書》 2009年12月7日—18日,丹麥首都哥本哈根Bella中心召開了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來自192個國家的談判代表召開峰會,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後的後續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減排協議.這是繼《京都議定書》後又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球氣候協議書,毫無疑問,對地球今後的氣候變化走向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這是一次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後一次機會」的會議.會議發表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中國環境保護的起步
中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也是從1972年開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廢處理辦公室共同研究處理位於官廳水庫畔屬於河北省的沙城農葯廠污染官廳水庫問題,導致中國頒布法律正式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和使用滴滴涕.1973年成立國家建委下設的環境保護辦公室,後來改為有國務院直屬的部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各省{市、區}也相繼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廳}.
中國環境保護的發展
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環境保護,締結或參加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公約、議定書和雙邊協定,其中主要有: 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及該議定書的修正; 生物多樣性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關於特別是水禽生境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及其該公約的修正.東南亞及太平洋區植物保護協定、國際熱帶木材協定; 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的巴塞爾公約,防止因傾倒廢物及其它物質而引起的海洋污染的公約;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關於1973年國際防止船舶污染公約的1978年議定書,關於油類以外物質造成污染時在公海上進行干涉的議定書,國際捕鯨管制公約,國際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公約; 關於禁止發展、生產和儲存細菌(生物)及毒素武器和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核材料的實質保護公約,核事故或輻射緊急情況援助公約,核事故及早通報公約,禁止在海底洋床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它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條約; 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職責是執行各級議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勵開發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以控制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1]
編輯本段相關活動
編輯本段歷年環境日主題
世界環境日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 2002年
1974年:只有一個地球 1975年:人類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資源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 1979年: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和人類食物鏈;防止有毒化學品污染 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年,提高環境意識 1983年:管理和處理有害廢棄物,防止酸雨 1984年:防治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環境 1986年:環境與和平 1987年:環境與居住 1988年: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公眾參與 1989年:警惕,全球變暖 1990年:兒童與環境 1991年: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只有一個地球—— 一齊關心與共同分享 1993年:貧窮與環境——擺脫惡性循環 1994年:一個地球,一個家庭 1995年: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我們的地球、家園、居住地 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2000年:環境千年 行動起來 2001年:世間萬物 生命之網 2002年:讓地球充滿生機 2003年:水——二十億人生命所系 2004年:海洋存亡 匹夫有責 2005年: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 2006年:沙漠與沙漠化 2007年:冰川消融 後果堪憂 2008年:改變傳統觀念 推行低碳經濟 2009年:你的星球需要你,聯合起來應對氣候變化 2010年: 多樣的物種,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來打字不易,請採納
E. 大自然的手抄報的內容
1。大自然的魅力風光。
2 東西部環境 南北環境 簡介
3 保護自然的倡議
4精美的大幅風光插畫。
除了「4」,其他幾方面都可以選擇詩歌的形式。
希望可以幫到你。
F. 大自然的手抄報
寫一些關於認識大自然,大自然的動物,大自然的植物,大自然的景色等,再在文章旁加些裝飾,那就很漂亮了!
多摘抄關於大自然的資料,畫一些大自然中的景象,也可以於"保護大自然為題"收一些關於污染問題的畫和資料,還可以於動植物作為小裝飾.
在實際工作中,環境監測可分為兩類。一是污染源監測,即對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監測。一般是在污染物排出口,定期、定點採集樣品,分析、測定不同形態有害物質的濃度、排放量以及時空分布規律。二是環境監測,也就是對環境中的污染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環境影響進行分析、監視,明確其數值、范圍、污染程度,通過綜合分析描述環境質量狀況和發展趨勢。
在自然界,除人類以外的其他客體都被稱為環境(這里指自然環境,不包括社會環境)。人類 是環境的產物,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一時一刻也離不開環境,同時人類也在不斷地改造環境, 以謀求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而環境的演化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不能盲 目的用人的主觀意志改造環境。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對立 統一的辯證關系。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反之,環境的任何改變也直接影響到 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人類與環境是和諧共處的關系。有人把人類與環境的關系通俗而形象 地喻為「兄弟」關系,人類有事應多和環境「兄弟」商量。
保護地球,從我做起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我為周圍環境的惡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為未來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類環境的構成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無視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的話,我們的生命將毀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將對我們作出嚴厲的懲罰。為此我下定決心要從我做起愛護環境,保護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個保護環境的衛士。
在剛過去的一年中,我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植樹活動,帶領我們初一(6)中隊的班幹部創立了「綠色天使」植綠護綠小組,鼓勵隊員們在校園里認養了一棵小樹苗,利用課余時間給它梳妝打扮,為它長成參天大樹打下了基礎。在學校組織的「讓地球充滿生機」的簽字活動中,我鄭重地在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並寫下了自己對環保的決心和期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我積極參加學校在世界環境日舉行的有獎徵稿,認真查閱、收集各類資料,進行社會調查,撰寫有關環境治理設想方面的文章,我經常去參加學校組織的環保講座,觀看環保方面的錄相帶,積極參預環保知識問答調查活動,認真填寫每一項提問。我參與了「紅領巾植綠護綠隊」的網站建設,在上面發布大量的環保圖片和環保知識,以及關於環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識,我國在環保方面發展動向、世界各國的環境保護情況;每個月我都利用網路、報紙,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專題和板塊「環保資訊」來告訴大家;還定期製作一些宣傳板來宣傳環保知識和生活中的環保常識。提高了大家的環保意識;號召同學們從不同的方面來關愛自己的家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周圍的環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積極動員身邊的人一起來依法保護和建設人類共有的同樣也是僅有的家園,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人類的文明做出貢獻。我還和同學們共同發起「養一盆花,認養一棵樹、愛惜每一片綠地,讓我們周圍充滿綠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飯盒和一次性筷子,讓我們遠離白色污染」的倡議。讓我們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籃子,讓我們共同走向美好的綠色的明天,走向輝煌、燦爛的未來!
據我收集到的一份報告說:「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雜訊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五大類。」一個個鐵一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它們像惡魔般無情地吞噬著人類的生命。它威脅著生態平衡,危害著人體健康,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讓人類陷入了困境。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村將成為美好的樂園」。未來的天空一定是碧藍的,水是清澈的,綠樹成蔭鮮花遍地,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
「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的貢獻不是言辭,而是行動。」雖然我現在做得只不過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堅信要是我們人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攜手保護我們的家園,自然會給人類應有的回報。在溫暖的搖籃——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臉——天空下成長,在愛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黃色星期天
天賢粱粕
G. 熱愛大自然手抄報文字素材
古人有過一句極為深刻的話:師法自然。說得真棒!大自然給我們上過的課的確很多很多,且一節比一節美妙。先請聽一個故事。
故事之二:有人為了曬衣服,曾在相距不遠的兩棵樹上拴了鐵絲,久而久之,鐵絲形成了鐵箍也就牢牢地勒進了樹干,硬是在樹上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溝。兩年後,鐵箍更是深深地勒進了樹里,可憐的樹看來是必死無疑了,但奇跡偏偏因此而發生,那堅強的樹非但沒有勒死,反而站得穩穩當當的,硬是把那可怕的鐵箍活活地吞了進去!而這一切恰好被一位絕望之極的老人看到,也就得到了重新活下去的勇氣。老人得的是癌症!他戰勝病痛活了下來。多活了好幾年,臨去世時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感謝那棵樹!
瞧!大自然多深刻,雖然不聲不響,卻能給人超常的力量。
是的,類似的故事還很多。成熟的麥穗低垂著頭,那是在教我們謙虛。一群螞蟻能抬走大骨頭,那是在教我們團結。溫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教我們堅韌。蜜蜂在花叢中忙碌穿梭,那是教我們勤勞。含差草默默收攏葉片,那是告訴我們切莫過分張場。
是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我們肯學,天天都會有收獲. 這個是我自己弄的
H. 走進大自然手抄報資料
世界鳥類之最
跑得最快的鳥:鴕鳥,72千米/小時。
游水最快的鳥:巴布亞企鵝,27.4?小時。
最小的鳥和最小的鳥卵:許多人都知道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類,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十分准確,因為全世界的蜂鳥有315種左右,分布於 從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麥哲倫海峽,以及其間的眾多島嶼上。它們的體形差異也很大,最大的巨蜂鳥體長達21.5厘米,當然不能說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鳥 了。而產於古巴的吸蜜蜂鳥的體長只有5.6厘米,其中喙和尾部約佔一半,體重僅2克左右,其大小和蜜蜂差不多,這樣的蜂鳥才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鳥類,它的 卵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鳥卵,比一個句號大不了多少。蜂鳥的羽毛大多十分鮮艷,並且閃耀著金屬的光澤。它們的飛行本領高超,可以倒退飛行,垂直起落,翅膀振動 的頻率很快,每秒鍾可達50~70次,所以有"神鳥"、"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稱呼。我國近幾年有很多地方都聲稱發現了蜂鳥,其實都是誤傳。
體形最大的鳥:世界上體形最大的現生鳥類是生活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區的非洲鴕鳥,它的身高達2~3米,體重56千克左右,最重的可達75千克。但它不能飛翔。它的卵重約1.5千克,長17.8厘米,大約等於30-40個雞蛋的總重量,是現今最大的鳥卵。
翼展最寬的鳥:漂泊信天翁,3.63米。
最大的飛鳥:生活在非洲東南部的柯利鳥,翅長2.56米,體重達18千克左右,是世界上能飛行的鳥中體重最大者。
最重的飛鳥:大鴇,雄性的體重18千克。
最小的猛禽:婆羅洲隼,體長15厘米,體重35克。
羽毛最多的鳥:天鵝,超過25000根。
羽毛最少的鳥:蜂鳥,不足1000根。
羽毛最長的鳥:天堂大麗鵑,尾羽是體長的2倍多。
I. 大自然手抄報簡單內容
一、看風測天
天氣興雲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風來輸送的,「東風送濕,西風干;南風送暖,北風寒。」,風對天氣變化有明顯預兆。
「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這是冷空氣經過前後風向的轉換情況。冷空氣南下到達本地之前,受暖氣團影響盛吹偏南風,冷空氣到達時,轉為偏北風,風向轉變前後,天氣轉陰有雨。
「西北風,開天鎖,雨消雲散天轉晴」,吹西北風,表示本地已受乾冷氣團控制,預示天氣轉晴。
「雲交雲,雨淋淋」、「逆風行雲天要變」,說明大氣高低層風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氣上下對流,產生雷雨等對流性天氣。
季節不同,風向所反映的天氣也不同。「一年三季東風雨,唯有夏季東風晴」、「東北風,雨祖宗」,表明吹了偏東風,1~2天內天氣將轉陰雨,而夏季吹偏東風,將海上溫度較低的氣流吹到陸上,起調節氣溫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現雷陣雨。
二、看雲測天
俗語說:「雲是天氣的招牌」。雲的形狀、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當時天氣運動的狀態,預示著未來天氣的變化。民間很重視看雲測天。
「雲往東,一場空,雲往西,水凄凄;雲往南,雨成潭,雲往北,好曬谷。」雲往東或東南移動,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風,故有「雲往東,一場空」。「雲往西」,指春夏之交,雲從東或東南伸展過來,常是台風侵襲的徵兆,所以會「水凄凄」了。雲向南移,說明冷空氣南下,冷暖氣團交匯,所以,「雲往南,雨成潭」。雲向北移,表明本地區受單一暖氣團控制,天氣無雨便「好曬谷」了。
天空上下雲層一致,天氣比較晴好。高低層雲移向不一致,天氣變化會很劇烈、復雜。正如諺語所說「天上亂雲交,地上雨傾盆」、「順風船,頂風雨」、逆風行雲天要作變」。
有許多諺語是看天的顏色測天,如「烏雲塊塊疊,雷雨眼面前」、火燒烏雲蓋,有雨來得快」、「人黃有病,天黃有雨」、「日出紅雲升,勸君莫出門」、「傍晚黃胖雲,明朝大雨淋」等。
三、看雨測天
雨雪天氣現象出現的早晚、強度及方位,都對應著一定的天氣形勢,因而能判斷推測出天氣變化。
「雨前毛毛沒大雨,雨後毛毛沒晴天」。是指一開始就降毛毛雨,預示這場雨不會大,若降了大雨,轉為下毛毛雨,預示仍要繼續下雨,不易轉晴。
「開門雨,下一指;閉門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說清晨開始下雨,時間短,雨量小,晚飯前後下雨,時間長,雨量大。
「雨下中,兩頭空」,指中午下雷雨,時間短,兩頭晴天。
「久雨傍晚晴,一定轉晴天」,陰雨時傍晚前後雨止轉晴,預示陰雨結束,天氣轉晴。
四、聞雷測天
民間群眾常根據雷聲預測天氣,「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這條諺語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聲隆隆,表明這次下雨是局部地區受熱不均勻等熱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熱雷雨,雨量不大,時間很短,局地性強,常出現「夏雨隔條河,這邊下雨,那邊曬日頭」 的現象。
「先雨後雷下大雨,不緊不慢連陰雨」、「雷聲水裡推磨,下雨漫滿河」。這幾條諺語指先下雨,雨後靜風、悶熱,雨勢越來越猛,雷聲不絕,預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過程中,雷聲不緊不慢,打打停停,預示會出現連續陰雨。
「西南雷轟隆,大雨往下沖」,指西南方位起雷暴,來得慢,雨勢猛,時間長。「西北雷聲響,霎時雨滴滴」,西北方雷雨來得快,風力大,有紅雲時還會降冰雹。
「東北方響雷,雨量不大」、「東南雷聲響,不見雨下來」,也是根據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
五、看霧測天
霧是常見的天氣現象。特別是冬春,在晴朗微風的夜晚,地表附近氣層里水汽含量較多,水汽凝結成霧,或是冷氣團移向暖濕的地面時,也會形成霧。看霧也可以預測天氣變化。
「白茫茫霧晴,灰沉沉霧雨」,有霧時,天空白茫茫,預示著晴天,如天氣灰沉沉,預示雨天要來。「久晴大霧雨,久雨大霧晴」,久晴之後,空氣中水氣較少,不易形成大霧,如有大霧出現,表明有暖濕空氣移來,北方冷空氣影響時,會轉陰雨。久雨之後,冷空氣已控制本地,夜間雲層消散,微風,早晨出現大霧,陰雨結束轉晴。
不同季節出現大霧,預示未來天氣也不一樣。「春霧雨,夏霧熱,秋霧涼風,冬霧雪」,指春天出現大霧,天要轉陰雨;夏天大霧消散後,天氣晴熱;秋天有霧,表明有冷空氣南下,會出現連續有雨;冬天有大霧,預示最近要下雪。
六、看天象測天
大氣層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懸浮物質,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現多種色彩和許多光學現象,觀察它的變化,可以預測未來天氣。
「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如果大氣中水汽過多,則陽光中一些波長較短的青光、藍光、紫光被大氣散射掉,只有紅光、橙光、黃光穿透大氣,天空染上紅橙色,開成朝霞。紅霞出現表示西方的雲雨將要移來,所以,「朝霞不出門」。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雲雨已移到東方,天氣將轉晴,所以「暮霞行千里」。諺語「日出胭脂紅,無雨也有風」
J. 關於大自然的手抄報內容
地球在哭泣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是一個充滿生機的星球,許多星球都非常羨慕地球,他們羨慕地球的美麗,羨慕地球上有許多生命,羨慕地球上的一切。
但是現在,情況完全變了樣,地球媽媽的懷抱里,地球媽媽發現小河被人們污染了,小河在哭泣;樹木被人們砍伐了,人們還在捕殺大量動物,許多動物都沒有了自己溫馨的家,樹木和動物都在哭泣------
雖然地球過去很美麗,但是過去畢竟是過去,現在地球並不像過去那樣美麗了,地球媽媽發現小河和樹木等生命都在哭泣,地球媽媽也哭了起來,的確,地球已經不像過去那樣美麗了。現在,只有我們齊心協力,使我們的地球不再哭泣,這樣,才能使地球恢復以前的美麗。
不再破壞綠色
我們怎樣保護地球呢?首先要自己不再破壞綠色,我們要做到時時刻刻都注意保護綠色,把每一塊綠地都當作自己的家園來對待。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如果看到別人在破壞綠色,也應該及時勸阻,若他(她)[他(她)們]不聽從,不改正,應該及時報告當地環保部門。
另外,如果自己破壞了綠色,而這塊綠地是屬於個人的,那應該向主人賠禮道歉,並進行賠償;若你暫時找不到這塊綠地的主人(或這塊綠地沒有主人),你應該進行補償。至於怎樣進行補償,您可以參考另外幾個關於綠色的欄目。
植樹造林,美化環境
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這對保護地球來說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植樹造林,能夠美化環境。當我們居住的小區周圍樹木成蔭,每到春天,百花齊放,一片綠色,花香鳥鳴,生機勃勃,那該多美。在炎熱的夏天,走在樹蔭下,不僅能擋住火辣辣的太陽光,還能免遭強烈的紫外線的輻射。植樹造林還能防止水土流失和沙漠的漫延。
朋友們,讓我們手拉手,來共同創造一個綠色的地球吧!綠色的地球要我們用自己的雙手來創造!
維持生態平衡
保護地球,維護生態平衡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隨著我國現代化步伐的加快,生態環境總體在惡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遠遠趕不上破壞速度,生態赤字逐漸擴大,主要表現為:
1.
水土流失嚴重。據1992年衛星遙感測算,我國水土流失面積為17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8%。
2.沙漠化迅速發展。近25共喪失土地3.9萬平方公里。目前約有5900萬畝農田,7400萬畝草場,2000多公里鐵路以及許多城鎮、工礦、鄉村受到沙漠化威脅。
3.草原退化加劇。全國草原退化面積達10億畝,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萬畝的退化速度在擴大。
4.森林資源銳減。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昔日鬱郁蔥蔥的林海已一去不復返。
5.生物物種加速滅絕。近30多年來的資料表明,白鰭豚、野象、熊貓、東北虎等珍貴野生動物分布區顯著縮小,種群數量銳減。
6.大氣污染嚴重。近年來,被稱為「空中死神」的酸雨不斷蔓延,不僅影響中國大陸,而且也影響港澳和鄰近國家。
為了維護生態平衡,必須大力倡導全民植樹工造林,綠化家園。同時,依法保護野生動物,為野生動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加強環境監測,減少大氣污染。只有這樣才能維持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