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白景色
① 中國瀕臨滅絕的動物分布圖
http://..com/q?word=%D6%D0%B9%FA%B1%F4%C1%D9%C3%F0%BE%F8%B5%C4%B6%AF%CE%EF%B7%D6%B2%BC%CD%BC&lm=0&fr=search&ct=17&pn=0&tn=ikaslist&rn=10
http://www..com/s?cl=3&wd=中國瀕臨滅絕的動物分布圖
.長白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吉林省安圖、撫松、長白三縣交界的白頭山地區。1980年初被聯合國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面積達20多萬公頃,是我國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自下而上有4個垂直結構明顯的自然景觀帶。依次是針闊混交林帶、暗針葉林帶、岳樺林帶和高山冰原帶。長白山的植物多達1400多種,有「溫帶生物資源基因庫」之稱,野生動物有400多種。主要珍稀動植物有東北虎、梅花鹿、紫貂、金錢豹、紅松、長白落葉松等。
2.卧龍自然保護區
位於四川省西部汶川縣境內。1980年初被聯合國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面積為20萬公頃,主要保護西南高山林區自然生態系統和大熊貓等珍稀動物。這里是亞熱帶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由於高山阻擋了太平洋東來的氣流及西風環流,形成終年溫涼濕潤的亞熱帶山地氣候。從山麓到山頂形成了完整的垂直分布帶譜。主要珍稀動植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羊、小熊貓、白唇鹿、四川紅杉、岷江柏、獨葉草、追齡草、香樟等。
3.鼎湖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廣東省肇慶市。1956年被列為我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80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是全球17個熱帶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中最北的一個。
該保護區面積為1140公頃,主要保護亞熱帶常綠季雨林。鼎湖山地處北回歸線南側,熱帶邊緣。北回歸線附近由於受東北信風帶控制,往往形成廣闊的熱帶沙漠,而鼎湖山在海洋季風影響下,孕育了茂密的季雨林,因而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色寶庫」。植物有2400多種,動物有250多種。珍稀動植物有木荷、烏欖、格木、子京、蘇鐵、桫鑼、蘇門羚、白鷳等。
4.梵凈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貴州省江口、印江、松桃三縣交界處。1986年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是當今少有的亞熱帶完整生態系統,面積為4.1萬公頃,主要保護黔金絲猴和珙桐等珍稀動植物。黔金絲猴與大熊描一樣都是第四紀的伴生動物,是名符其實的「活化石」,目前僅在梵凈山林區有100到500隻,對研究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環境有很高價值。天然珙桐僅存於我國,在梵凈山的面積最大,因開花時猶如白鴿展翅而被稱為「中國的鴿子樹」。19世紀晚期,它漂洋過海流傳國外,如今成為世界著名的觀賞樹。
5.武夷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福建省建陽、崇安、光澤縣境內。1987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面積約為5.7萬公頃,主要保護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及珍貴動植物。高等植物有1800多種,鳥類有400多種,蛇類有56種,昆蟲20000多種,被稱為「物種基因庫」、「鳥類天堂」、「蛇類王國」、「昆蟲世界」。主要珍稀動植物有:銀杏、石松、草鶚、厚唇魚、角蛙、麗棘蜥、大平頭胸龜等。
6.錫林郭勒草原自然保護區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林浩特市。1987年被納人世界自然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是典型的溫帶草原生態系統,草類資源豐富,牧草優良,是我國和世界的第一個草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代表性植物有:沙地雲杉、葯用植物大針茅、狐芽、冰草、艾蒿、黃芪、甘草等。
7.神農架自然保護區
位於湖北省房縣、興山、巴東三縣境內。1989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面積約為7.4萬公頃,主要保護金絲猴、珙桐等珍稀動物。神農架以峰、埡、雲、洞、樹,號稱「神農五奇」,其中的樹就是指當地有2200多種高等植物,有的是瀕於滅絕的古老物種,如珙桐、鐵堅杉、水青樹、連香樹、領春木等。動物有570多種,有的動物有奇特的白化現象,如白熊、白蛇、白獐、白金絲猴、白鏖等20多種,目前這些動物的白化原因還是未解之迷。
8.博格達峰自然保護區
位於新疆中部,天山東段。1990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由天池自然保護區和中國科學院阜康荒漠生態站兩部分組成,主要保護瀕危動物(如天鵝、雪雞、雪豹)、荒漠、森林、草原、天池風景區及荒漠綠洲。
9.鹽城自然保護區
位於江蘇省鹽城市。1992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主要保護以丹頂鶴為主的珍禽。這里由鹽蒿灘、草灘、蘆葦沼澤7萬公頃,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是全球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珍稀動物除丹頂鶴外,還有白鸛、白鶴、白肩雕、白頭鶴、白枕鶴、黑鶴、灰鶴、天鵝等。
10.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
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1992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面積為20萬公頃,是我國熱帶生態系統和多種動植物的綜合自然保護區。西雙版納的植物在熱帶季風氣候影響下,孕育成為有別於赤道熱帶雨林的季風雨林。這里的高等植物有4000多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類植物幾乎有一半分布在這里,如1975年發現的高達70多米的望天樹,曾轟動植物學界。動物以鳥類最豐富,有400多種,佔全國鳥類總數的1/3。獸類62種,如亞洲象、印度虎、雲豹、小靈貓、懶猴都是稀有動物,特別是白頰長臂猿,是靈長類比較進化的物種之一,且數量稀少,是國家重點保護對象。
11.天目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浙江省臨安縣西北的天目山。1996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區面積達1000公頃,主要保護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內的植物以「高、大、古、稀」而聞名,如樹齡在1500年以上的銀杏,樹高50多米;胸徑1米多的金錢松及稀有的鐵樹、馬掛木等,都有「大樹王國」之稱。珍惜動物有雲豹、穿山甲、虎紋蛙、樹蛙、蠑螈等。
12.茂蘭自然保護區
位於貴州省南部荔波縣境內,1996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是我國亞熱帶乃至世界上同緯度地區殘存下來的、絕無僅有的一片十分集中且原生性強又比較穩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
13.九寨溝自然保護區
位於四川省南坪縣。1997年被聯合國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面積約為6萬公頃,是我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九寨溝是一條縱深60多千米的山谷,相傳以前有九個藏族聚集的村寨,故名九寨溝。這里最獨特的是湖光山色,108個湖泊被當地人稱為108海,連接湖泊的是幾十個瀑布,碧湖、紅柳、飛瀑、翠柏,色彩和諧,動靜相宜,渾然天成。
14.豐林自然保護區
位於黑龍江省伊春市。1997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面積為1.84萬公頃,主要保護原始紅松林。這里地處大興安嶺東部,離海洋較近,易獲得來自海洋的潮濕空氣,故氣候溫濕。植物有2000多種,其中一半為東亞特有種,如紅松、沙冷杉、臭冷杉、紅皮雲杉等。利用價值最大的是紅松,而其自然生長需100~200年時間才能達到20米到30米高,因而成為豐林的主要保護對象。
15.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
位於浙江省平陽縣東南海面。1997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南麂列島距鰲江鎮30海里,距溫州市50海里,距台灣基隆140海里,陸域面積11.13平方公里,其中本島7.64平方公里,由大小52個島嶼組成。列島風光秀麗,有各類景觀180多處,寬廣的大沙嶴沙灘,三盤尾的天然草坪,巧奪天工的天然壁畫,風浪雕蝕的奇特礁石,令人神馳的鳥島、蛇島、蜈蚣島、水仙花島各具特色;鄭成功操練水師遺址、摩崖石刻、宋美齡「棲鳳居」等處的人文景觀更豐富了南麂島的歷史內涵。
16.山口自然保護區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山口鎮。2000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境內,面積8000公頃,1990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主要保護對象為紅樹林生態系統。
本區地處沙田半島的沿海灘塗地帶,屬南亞熱帶濕潤氣候。保護區海岸線總和長50公里,區內分布著發育良好、結構典型、連片較大、保存較完整的天然紅樹林,有紅海欖、木欖、秋茄、桐花樹等12種紅樹林等12種紅樹林植物,其中連片的紅海欖純林和高大通直的木欖在我國已為罕見。該區具典型的大陸紅樹林海岸生態系統特徵,紅樹林中還棲息著多種海洋生物和鳥類,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17.白水江自然保護區
位於甘肅省武都縣和文縣境內。2000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位於甘肅的最南端,地處岷山東端北坡,整個保護區地域呈帶狀,東西長110公里,南北寬20公里。自然保護區是1978年建立的,主要保護對象是大熊貓等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及其森林生態系統。總面積為213750公頃,其中核心區97329公頃,實驗區116420公頃, 保護區內森林茂密,物種豐富,是大熊貓分布的最北緣,被譽為岷山東端的物種寶庫。
18.黃龍自然保護區
位於四川省松潘縣境內。2000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黃龍自然保護區與九寨溝毗鄰,是一座絢麗多姿的彩池畫廊。境內花木競秀,藤蘿漫生,碧水清泉,疊瀑滾瀉。海拔2123-3576米處的黃色長坡上,排列著4300餘個迂迴曲折,層層嵌砌,珍珠璞玉般的彩池,形如蹄掌,如彎月,如菱角寶蓮,池水深淺各異,深者丈余,淺者數寸,澄凈無埃。最具魅力的是池水的色彩,時而盪紅漾綠,潑墨濡黃,時而瀉翠流金,泛青描黛,時而似藍假白,濃淡相宜,雖然活水同源,卻是水色各異,變幻無窮。既是風景名勝區,又是以大熊貓等珍稀動物及自然景觀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19.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雲南保山市的隆陽區、騰沖縣、怒江州的瀘水縣、福貢縣、貢山縣。2000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總面積405549公頃,為雲南省目前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位於北緯24°40′-28°30′之間,由北、中、南互不相連的三段組成,南北長約400多公里。
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面積183789.5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45.3%;緩沖區面積142611.5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35.2%;實驗區面積79148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19.5%。生物走廊帶,怒江范圍內的兩段116480公頃,保山范圍內4916公頃。
20.寶天曼自然保護區
寶天曼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2001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0米,是我國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帶典型的森林生態區。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匯集和保存了大量比較完整的天然原始次生植物和生物群落。區內共有植物2900餘種,屬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有29種,省級重點保護26種。由於植物資源豐富,給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已發現的動物種類260餘種,金雕、金錢豹、大鯢、紅腹錦雞。香獐等30餘種動物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此處還有昆蟲3000餘種,僅蝶類就達170餘種,由野生果樹110餘種、野生花卉436種、野菜類植物173種、葯用植物1055種,是我省乃至我國動植物基因庫。寶天曼良好的生態環境區域,主峰地區基本保持著原始森林狀態。
21.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巴林右旗北部。2002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保護區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鎮115公里,地跨索日嘎蘇木、崗根蘇木、朝陽鄉、罕山林場。東與巴林左期相連,西與林西縣交界,南依巴林右旗崗根蘇木,北與錫林郭勒盟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18度18分~118度55分北緯43度59分~44度27分,總面積為10.04萬公頃。保護區是中國大興安嶺南部山部景觀的縮影,還是東亞闊葉林向大興安嶺寒溫帶針葉林、草原向森林的雙重過度地帶,也是華北植物區系向興安植物區系的過渡帶,成為聯系各大植物區系的紐帶和橋梁,對研究各大植物區系相互影響、相互交流有重大意義。這里又是東北、華北、蒙新三區動物區系的交匯點。同時,這里又是生態交錯帶,可以通過該區生物多樣性變化來研究生物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反響,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保護區已成為中——加兩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社區發展項目示範區。
22.達賚湖自然保護區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呼倫貝爾草原西部。2002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達賚湖也稱呼倫湖,是我國第五大湖泊,內蒙古第一大湖。總面積為3253平方公里,是一個以保護珍稀鳥類、濕地生態系統及其草原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境內水域遼闊,濕地連綿,食餌豐富,是眾多侯鳥棲息的佳境,也是大洋洲及東北亞候鳥遷徙的驛站,保護區內有種子植物448種,魚類30種,獸類35種,鳥類297種(包括丹頂鶴、白頭鶴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8種,白琵鷺、大天鵝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8種)。
② 英語沒有你的風景就像灰白的照片翻譯
沒有你來的風景自就像灰白的照片
Without your grey like pictures of scenery
沒有你的風景就像灰白的照片
Without your grey like pictures of scenery
③ 走月亮 閱讀題答案
神話傳說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古代神話中,關於月亮的故事數不勝數。像嫦娥奔月: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後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後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這只是「嫦娥奔月」的一種說法,在民間流傳著許多不同的說法。有一種說的是後羿射下太陽後,被人民推選為首領,脾氣變得暴躁,不高興就隨便殺人,嫦娥是偷吃了日後要與後羿一起服用的兩顆仙丹而成仙的。但流傳的最廣泛的還是上述的一種,因為人們嚮往這種結局。)
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
,讓全體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曹操《觀滄海》)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後赤壁賦》)
舉頭忘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陸游《游山西村》)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李白《行路難》(其一))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張光《天仙子》)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梨花院落融融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寓意》)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靜夜思》 李白)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春望》杜甫)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冰壺秋月 不日不月 霸王風月 百星不如一月 閉月羞花
殘冬臘月 嘲風弄月 嘲風詠月 春花秋月 長年累月
成年累月 蹉跎日月 蹉跎歲月 得月較先 戴月披星
二分明月 月夕花朝 風高放火,月黑殺人 風花雪月 芳年華月 風清月皎 風清月朗 風前月下 風情月債 風雲月露 光風霽月 花殘月缺 海底撈月 花好月圓 花前月下
花容月貌 荒時暴月 皓月千里 烘雲托月 花顏月貌
壺中日月 花朝月夕 鏡花水月 積年累月 經年累月
近水樓台先得月 九天攬月 今月古月 流星趕月 鏤月裁雲 六月飛霜 累月經年 落月屋樑 抹月秕風 明月清風
明月入懷 弄月嘲風 披星戴月 清風明月 窮年累月
秋月春風 秋月春花 日東月西 日就月將 日積月累
日居月諸 日升月恆 日往月來 日削月割 日削月朘
日省月試 日新月異 日月重光 日月蹉跎 日月合壁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日月交食 日月麗天 日月入懷 日月如梭 日月參辰 十冬臘月 舌端月旦 三月不知肉味 歲月蹉跎 水中撈月 跳丸日月 停雲落月 田月桑時 無邊風月 五黃六月 吳對聯
中天一輪滿,秋野萬里香。
這是「鶴頂格」對聯,即藏頭聯,雖不現「月」字,但「一輪滿」已點出月滿時的景觀。
大家熟悉的對聯還有:
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
幾處笙歌留朗月,萬家蕭管樂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圓。
這三副對子皆寫得清新可讀。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這是明末清初文學家金聖嘆作的對聯。相傳,金聖嘆到金山寺閑游,寺宇長老出對子難他:半夜二更半,金聖嘆一時對不上,不歡而去。後來,他因哭廟案被殺,臨刑時,正是中秋佳節,他猛然想起長老的出句,對出了下聯。歷史上稱為「生題死對」。
與此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一群書生,在中秋節歡聚一堂,飲酒賞月,其中一個秀才出上句,讓大家對下聯。結果無人對上。到了除夕夜,這群書生又相聚飲酒守歲,還是那位秀才對出了下聯。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對,被稱作「中秋出句年尾對」。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過去,一夜分為五更,兩小時一更;古稱秋季三個月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這一聯是明代大學士楊廷和(1459—1529)父子的傑作。相傳楊廷和8歲那年,有一次,他父親與客人對飲到深夜,出上句讓客人對,可是無人對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隨即應對,語驚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節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圓時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時候,老師出上句,他對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時也用來指「中秋」與「冬至」相對。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
遊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地月缺」指人不團圓。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每逢佳節倍思親。
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為是絕對,後來曼卿對「月如無恨月常圓」,可謂天衣無縫。
廈門虎溪岩是賞月勝地,「虎溪夜月」是廈門名景,對曰:
虎踞迎風爽,溪流印月清。此聯也屬「鶴頂格」。
東林寺也有一對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星。意境甚為遼闊高遠。
賞月佳處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處有一對聯:
靜觀萬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時,最好秋光何況月。
重慶巫峽瑤上有一副妙聯:「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聯運用疊字手法寫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與巫山秀色為內容的下聯相對,堪稱工整自然,珠聯璧合。
上海豫園得月樓聯:「樓高但任雲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聯中闡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通過對聯的欣賞示人以哲理。
台灣阿里山古月亭聯:「滿地花陰風弄影;一亭山色月窺人。」全聯對仗既工且含無窮韻味。「弄」、「窺」兩字用得恰到好處,最能傳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聯:「水憑冷暖,溪間休尋何處來源,詠曲駐斜暉,湖邊風景隨人可;月自圓缺,亭畔莫問當年初照,舉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認我不?」此聯典雅明麗,富於想像力。牛喘月 五月披裘 五月糶新谷 曉風殘月 犀牛望月 月白風清 語出月脅 月旦春秋 月地雲階
迎風待月 吟風弄月 吟風詠月 月黑風高 猿猴取月
月里嫦娥 月露風雲 月落星沉 月明千里 月下花前
月下老人 詠月嘲風 映月讀書 月暈而風 月盈則食
月章星句 崢嶸歲月 止談風月 眾星捧月
沈全期《雜詩》)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潛《雜詩》)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在古希臘神話中,月亮女神的名字叫阿爾忒彌斯,她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妹妹,同時她也是狩獵女神。月球的天文符號好像彎彎的月牙兒,象徵著阿爾忒彌斯的神弓。
④ 失戀之後的景色也是灰白的 我該怎麼走出來
分手快樂,助你快樂,你可以找到更好的……」歌詞說得容易,可失戀過的人,特別是失去過初戀的人就知道,要快樂分手,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當你覺得一切都安於平靜了,一件小事,一個情景,就能把你擊敗,你常常不由自主地去想,自責,怨恨……很多人分手以後難以恢復原來的快樂,依然活在過去的回憶里,那麼,如何走出失戀?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和她分手最初的那幾天,我的腦海里每天都閃現著自己與她在一起的畫面。曾經的美好就像放電影一樣,充斥著我的整個身軀和靈魂。正當我戀戀不舍的時候,現實使得我掉進了冰冷的洞窟。然後,絕望、孤獨、虛無、痛苦。心雖然繼續跳動著,卻一陣陣微微的痛。沒有她在的日子,是無精打采地過著,好長一段時間有一種特想找她的沖動,卻沒有那種勇氣和決心。 失戀,給我最初的感受,不是揪心的疼痛,而是一種無奈與苦楚,一種脫離了靈魂般的肉體,一種虛無縹緲地過活著,然後心底希望她能回來,用一種自欺欺人的話對自己說:「時間會沖淡一切……」 自古多情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每個人都嚮往美好,每個人都渴望愛情。在有愛情的日子,不管是誰,他總是容顏煥發的,她總是花枝招展的。愛情,讓兩個陌生的男女不期而遇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如今我們卻相愛了。這是莫大的恩賜和情緣! 但是,佛沒有說,我們擦肩而過之後,兩個人會有怎樣的結果?或是相視一笑,莫逆於心;或是執子之手,相愛彼此;或是愛恨糾纏,死去活來;抑或是相知相愛,卻終難廝守!愛上一個人不是容易的事情,與一個愛過的人分開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心理學上認為,每一次的分離和割捨,都是一次自我的挑戰和靈修,分離註定了痛苦!因為人的生命軌跡中規定成長伴隨著痛,只有痛過才能真正懂得!所謂,愛過才知情重,痛過方曉情真。 失戀,是我們人生情感道路中最最常見的,也是讓人糾結、痛苦、無助、傷心的一件事。因為此前彼此的愛戀,讓對方相互體驗著溫暖和美好,分離了這些好的東西會對自己造成一種強大的留戀與不舍,但又不得不分開,於是我們體驗著各種難受的情感: ◆絕望感 我們開始對愛情絕望,甚至憎恨愛情,不再相信愛情。不過絕望感只是我們的,與愛情無關。那是因為愛之深,恨之切。 ◆孤獨感 分手之後,我們又重新回來原來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每天回到家中,或是以前常常與TA在一起的地方,就開始想念,開始體驗著和以前不一樣的孤獨寂寞。 ◆虛無感 有失戀的朋友找到我,跟我傾訴。在沒有TA的日子,最大的煩惱是來自內心深處的恐懼,其實這種害怕就是一種虛偽感。沒有依靠,沒有安全感,擔心在未來的日子怎麼去生活?而自己當下卻如同行屍走肉,淚水浸濕了枕巾,青絲不知道掉了多少。失戀中,虛無感是最讓害怕的。 此外,不少人還體會到一種羞恥感和自我否定感。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失戀者都知道,那種藕斷絲連的分手是最讓人難受的。彼此不能在想以前那樣,卻對這份情又揮之不去,難以割捨。所以很多從前輩那裡學到:愛就愛得轟轟烈烈,分就分得乾乾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