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人與風景的作文

人與風景的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2-29 11:05:00

『壹』 以人為風景的作文

在故鄉,印象中最深的一個人是他,一生飽受苦難的老人,靠乞討為生。黝黑如碳的皮膚,全身穿著破碎而厚重的衣服,每次見到他時,都拉著一車自以為是寶貝的破爛慢慢前進……前進……
他的行蹤是不確定的,每時每刻都為活下去而奮斗,遊走於每個鄉每個鎮之間。我不知道他怎麼那麼熟悉路線,令人稱奇!我們都叫他「傻二磚」,他來我們這個地方次數不少,傳聞也不少,都是說他怎樣的傻。他的形象烙在我腦海里伴我走過了小學時代。不久前,我偶然得知他的身世——
在那個遙遠的年代,這傢伙是個稀有的大學生,20多歲,名字有點土,就叫二磚,家裡有個老父親和哥哥大磚。在青年時代他游遍了周圍許多城市,正准備闖盪一番事業時不幸降臨了,他和哥哥為了爭家產反目成仇,急了眼兒的大哥冷不丁給了二磚一磚頭,血不斷從他頭上湧出,他重重倒下了,不省人事。大哥也逃走了。現在沒人管他,幾周以後也算對得起他的名字,他奇跡般活了下來,然而卻變傻了,開始乞討生活……
回想起幾年前看到他的場景。一群人圍著他指指點點,小孩子也在一旁蹦蹦跳跳,嘻嘻哈哈,我也湊上去,原來是他——傻二磚。他正做著飯,不時抬起頭對周圍的人報以微笑,不得不說他真的很樂觀,做飯對他來說可能是最幸福的事了。飯很快煮好了,細細一看,破舊的罐子里只有幾滴沾了油腥的白開水,他站起身,從車里拿了一個大麻袋,麻袋裡裝滿了干硬的饅頭,他小心翼翼跳了兩個,然後一點一點的將饅頭泡在白開水裡,使它慢慢變軟能吃,他將一塊饅頭細細嚼慢慢咽,那樣子真是專心,還邀請我們想讓我們也吃一點。我頓時對他充滿同情,多麼可憐善良的老人呀,想來現在也有70多歲了。卻仍過這流浪生活,乞討生活,上天真是不公呀!
又有幾年不見了,也不知您現在何處,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好好活著。

『貳』 描寫大自然風光與人的作文景與人懂不懂

當你游覽在青山綠水之中,當你沐浴在
之中,當你散步在滿天星空之下,當你小憩在小草野花之中……我想,沒有一個人會不為大自然創作出這樣的傑作而感到驚嘆。
記憶中也游過很多的地方,有險峻的黃山,有秀麗的桂林,還有……然而,那次的九寨溝之行,卻讓我徹徹底底地驚嘆了一回。
形容九寨溝,不是單單一個「美」字所能表達清楚的——那兒,古樸的棧道,斑斕的彩林,青藍色的湖泊,繚繞的雲霧,壯麗的雪山,還有或別致,或與眾不同的瀑布……哦,對,還有那充滿了民族風情的藏族寨子……或許,擁有這其中的任何一樣,都是至美的一道風景線。
之前,我們就聽說藏族人把這兒的湖泊稱為海子——大海之子,一點不假,當我第一眼看到九寨溝的湖時,還真就把它當成了大海之子——青藍色的湖水,與藍色的大海的顏色比起來,真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畢竟是湖泊,總是比無邊無垠的大海小的多,難怪,藏族人會把這里的湖泊稱為海子!走在水邊的棧道上,放眼望去,青藍色的湖水與四周山上的彩林的顏色形成強烈的層次感,樹的顏色有青翠的綠色,耀眼的紅色,古樸的墨綠,淡雅的黃色……看到湖水與彩林的顏色的搭配如此美妙,我不禁感恩大自然,感激大自然的恩惠,感謝大自然帶給我們這么美妙的視覺享受!
海子除了青藍色的水色外,還有一個特點——清澈。湖水很深,甚至最深的地方達到了103米,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只有一米深——因為,你很容易就能看到湖底,看到湖底的魚或是「佁然不動」,或是「俶爾遠逝」。甚至有人嘟噥道:「都說水至清則無魚,可為什麼這兒的魚還這么快活?」更有甚者吟起了
的詩詞:「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是啊,到了九寨溝,有誰會不為大自然的創造而折服呢?又有誰會不感恩大自然呢?
看完了各式各樣的海子,還是覺得缺了些什麼。思前想後,我猛然間發現這兒似乎還缺了些生命力。這里的一切景色、色彩雖然美麗,雖然艷麗,雖然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它們畢竟都是靜物,靜靜地躺著,讓人覺察不出絲毫生機。懷著這樣想找出一些生命力的心境,我不斷地
,可卻沒有找到心中的那股生命力。於是,我往前走了幾步,希望有新的發現。剎那間——當我的視線越過一座山後,我看到了前面的一片蘆葦盪。我眨巴眨巴眼睛——並沒有看錯啊,可是,通常而言,蘆葦都長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地方,可九寨溝的海拔都達到了3000米,在這樣的高原地帶,為什麼還會生長著蘆葦呢?而且,為什麼這兒所生長的蘆葦更高,更大呢?
是的,高原對蘆葦來說無疑是個惡劣的環境,但是,這些蘆葦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並放棄這塊地方——它們選擇了適應環境,選擇了勇敢的挑戰它們的生存環境,選擇了面對現實,選擇了靠自己的努力來證實蘆葦也同樣可以生長在海拔3000米甚至更高的地方!於是,它們成功了,成功地生長在這片高原地上,甚至,比平地上那些不求上進的蘆葦長得更高、更大。
走在木棧道上,我不禁被這群頑強的蘆葦折服了。在我的眼裡,它們不僅僅是一群蘆葦——在我眼裡,它們更象徵了今天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勇於面對現實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或許,如果一個人能像這片蘆葦盪一樣,不屈服於惡劣的生存環境,能夠面對現實,能有頑強的意志,那麼,他將一定會像這高原上的蘆葦一樣,是成功的!
有了這番感悟之後,我不禁更加感恩大自然,不僅因為它帶給了我們視覺上的享受,更因為大自然給予了我人生的啟示。

『叄』 人與風景為話題作文600字

人與景

人站在景中,迎著春風微笑、招手,又輕輕撫摸著樹的枝條,本應是一幅很美的景。可就在這「人面桃花相映紅」的美景中,似乎多了幾處瑕疵,少了一份和諧。

春姑娘踏著歡快的腳步,緩緩地走來。她所經之處,必定都會留下和諧和美好:柳條發出鵝黃的嫩芽,彎彎的小河湍急起來奏起了淙淙的樂曲。他每到一個地方,都必定會把愛化為點點甘露灑向大地。看,她正在草坪上跳舞,她腳踮著的地方長出嫩芽;看,她正在花壇中玩耍,她用手摸過的花兒都綻開了笑臉;看,她正坐在樹叢中歇息,她撫摸過的地方都長出了新葉。她傾其所能,使世界更美麗、更純潔。現在,空氣中充滿了花兒的芳香、草兒的清新與泥土芬芳的氣息。

隨著春天的到來凜冽的寒風逝去了,溫暖籠罩著大地。人們也都相繼從屋中出來,放鬆著筋骨,融入到了春意盎然的美景中。然而有些人卻在美景中塗上黑色的墨跡,「創造」了瑕疵。

年輕的父親讓女兒騎在肩上,愉快地走到桃樹邊,母親一邊撫摸著桃花一邊為女兒講解。這本是一幅其樂融融的與自然交融相輝的美好景象,可沒想到媽媽卻突然粗暴地摘下幾朵桃花為女兒插在頭上。人多了一份歡樂,景少了一份和諧。

一對情侶在花壇邊散步,他們手牽著手,心與心是貼得那麼近。這本是一幅花朵簇擁著如花般愛情的美景,可沒想到接下來一幕令人啼笑皆非:那男的俯下身子,采了一大把花朵,把花兒束成一束,當作愛情的信物送給女伴。人多了一份浪漫,景少了一份美色。

春天是美麗的人們在春天的氣息中更顯得生機勃勃。人與景本應是相襯相應的。只有人,沒有景,單調;只有景,沒有人,呆板。在「人在景中游」時,人們不應該破壞為我們生活增添美色的景。人有的時候真的應該不只是平凡度日,還要在內心感謝大自然對我們的恩賜。來吧,人,與大自然緊緊的融合起來,共同創造「和諧」的生活。

『肆』 最美的風景作文600字寫人

夕陽的余暉散落在街心公園的每個角落。那些疲憊的遊客正三五成群的向出口涌去。紅花、綠葉、清河依舊裝點著這個美麗的公園。
夜幕即將來臨,公園里一片寂靜。只是隱約著聽到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響。我沿著聲響開始尋覓著這聲的源頭。在梧桐樹旁,我終於察覺到了一抹白影。咦?莫非還有人?我滿腹疑問地走進,這才看清在那梧桐樹旁的小河邊有一個手拿網鉤的佝僂老漢,身穿著一件已經洗的泛白的舊布衫,一雙破舊的帆布鞋,黝黑的皮膚。此時,他正一手拿網鉤一手拿麻袋在河裡打撈著什麼。
難道他在網河中的小金魚?是想網魚偷回家吧?不行,我得看個究竟!想著就迂迴到了他身旁,貓在樹後面。盯著他的一舉一動。
只見他把網伸入水裡,輕輕攪拌,很輕很輕,彷彿怕驚動了他的寶貝般。一會兒,水中就漂起一些塑料袋子,裡面還有香蕉皮、瓜子殼… …他把它們通通網住,拉上岸,送進麻袋中。一次又一次地重復著相同的動作。似乎並沒有停下來的意願。
不知不覺的,月亮已經攀上了夜空。夜的清冷,月露出了她的眉尖,月光灑在他的身上,只見他開始微微喘氣,雖然很輕微,卻還是被我捕捉到了。不一會兒,麻袋裡已裝了三分之二的垃圾,什麼都有。老漢把網放在一旁。在河邊踱步,一絲不苟地盯著河裡,好像從哪裡會突然冒出金子一樣。他俯近岸邊,用手捧起一捧水,放在眼前看看,又嗅嗅,這才滿意的去拿麻袋。然後提起它向出口走去。
月光下,佝僂的老人,麻袋、銀輝、漫長的小路,似乎融成了一幅風景圖。和諧、靜謐。老漢看了看麻袋,搖了搖頭,又轉而笑了笑,繼續前進。
哦,是他默默地清理水中的垃圾,讓明天美麗的公園又將以一份絢麗展現於眾人。遊客們只知「街心公園」景色美麗,鳥語花香,山明水秀,而且十分溫暖,卻不知在夜幕下還有不為人知的一份美麗。老漢清理魚塘時也是一道風景,在月光的沐浴下更為美麗動人。因為,他的善舉與忘我是這公園里最美麗的風景。

『伍』 寫一篇風景的作文

它都察覺不到,等到發現人的時候才戀戀不舍「撲通」地跳進了河裡,濺起的水珠子歡快地跳起了舞蹈。。
我在這里看見了柳:
柳,如同一個年輕而多才的詩人,它笨手笨腳地爬到岸上,伸長了脖子,微微眯起了眼,已經年邁,仍為人服務,它映襯著水,成為了一道好風景,令人魂牽夢繞;
柳,又如同一位沐浴在清晨陽光中的新娘,舉手投足間,洋溢著無盡的朝氣和幸福。而那點點精緻的嫩綠,就是綴在她聖潔的婚紗上的花邊,像是有成千上萬的樹木在水中聚會:
河似一條緩緩流動的淡藍色的水晶,橫跨河間的木橋,靜靜地欣賞著這美景游鄉村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來到了美麗的鄉村。
我在這里看見了河;
柳,時而熱情似火。
它清澈見底,魚兒,用它飽含著熱情的枝葉書寫出一串串或喜或憂的文字,看著這水中嬉戲的魚兒。有時候,人走到它身邊;
柳,如同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芙蓉如面柳如眉」,在春風中亭亭玉立著,微微飄動著她柔軟的秀發,絲絲拂面,晃動兩三下之後,又回到了河裡,彷彿在告訴荷葉自己有多幸福
充滿生活趣味的鄉村,垂在河邊的柳,絕無僅有的鄉村生活,這一切都那麼有趣、蝦兒在水中的痕跡紋絲可見。河面上建起的一座小橋,群山樹木倒映在水中,時而溫柔若水;時而灑脫飄逸,有時候落到了荷葉上,隨著河水的流動輕歌曼舞,時而嬌羞默默。
而他更像一個永遠活在青春里的精靈,時時刻刻舞動著青春的朝氣和魅力。
烏龜也被這美景折服了,在陽光下,泛著淡藍色的銀光

『陸』 600字寫人物與景的作文

我心中的風景

傍晚,太陽掛在西山。碧藍如洗的天空漸漸被染成粉紅,片片輕浮的白雲也露出了如少女般的嬌媚,空氣中還有柔柔的醉人的風。
遠遠地農家小院中已飄起了裊裊的炊煙。那淡淡的煙在這晚風中瀟灑的輕搖、飄升,漸漸消散。似乎還聞到了從農家溫馨的小院里飄來的縷縷的飯菜的誘人的香味。還未熟透的稻穗隨風輕扭著腰肢,它們可算是最優秀的舞蹈家了,它們舞出了收獲的希望,也舞出了豐收的喜悅!
曲折蜿蜒的田間小路上,一位父親正牽著自己四五歲的兒子,在悠閑地散步。父親的嘴在動著,像是在向兒子述說著人生的樂趣,像是在給兒子講述著美麗的童話,又像是唱著那動人的童謠。兒子乖乖的跟著,好像在認真地傾聽。
偶爾傳來清脆的笑聲——包含著爽朗和童真的笑聲——在這溫暖的令人沉醉的田野上盪漾……
突然,在不遠處的草叢里跑出了一隻野兔,一蹦一跳,沒有膽怯,也沒有恐慌,似乎在體驗和人共樂的情趣。兒子松開父親的手,歡快地向著野兔奔去。
但他腳下突然一滑,撲倒在地上。田野的空氣里傳來了童稚的哭泣。父親看到後,向兒子跑了過去。
可父親在兒子不遠處站住了。他並沒有去急著扶起兒子,而是似乎在告訴著兒子什麼。
童稚的哭泣依舊,哭聲里還讓人感覺不僅僅是因為痛。父親彎下了腰,似乎在更語重心長的對趴在地上哭泣的兒子訴說……
童稚的哭泣終於停住,看到了小男孩自己爬了起來,還用衣袖擦拭了一下可能還掛著淚花的臉頰。聽見了父親的欣慰地笑聲。
夕陽里,父親再次拉起孩子的手向遠方走去。
夕陽里,父子的幸福的影子拉得長長,在這優美的田野中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亮麗得讓人有些感動,還有些震撼從心底溢出……
有幾只雲雀在蒼穹中高飛,飛得那樣高,只看到幾個小小的黑點。
辛棄疾「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繁鬧之景令人欣喜;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的塞外之景令人感懷;蘇軾「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的雨中之景令人神往……
而我,則更留戀那個優美的黃昏,留戀黃昏里夕陽下那對父子所構築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尤其感動於父親對兒子最殘忍也最深沉的愛的一幕,這幅圖景,經歷了幾番春秋,卻一直清晰的烙在我柔軟的心中。

『柒』 家鄉的美景與人結合作文大全

新雨初霽,稽山如黛,鑒水似煙。懷揣著一顆對魯迅先生的敬仰之心,來到了紹興魯鎮風俗園區。魯鎮,一座人們既熟識又陌生、既歷史久遠又年輕活潑的江南水鄉小鎮。「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台,櫃裡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一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魯鎮第一次出現在先生的作品中,伴著淡淡的「羼了水」的紹興黃酒的香味,在孔乙己絮叨的「多乎哉?不多也」的言語聲中,魯鎮,就日漸為人們所接受和熟識起來。正如魯迅所言,他創作小說的背景以紹興居多。據統計,在全部25篇魯迅現代小說中,以故鄉紹興為背景的就有11篇,其中魯鎮在小說中出現的頻率最高。先生先後在他的《孔乙已》、《明天》、《風波》、《社戲》、《祝福》、《故鄉》、《狂人日記》等作品裡,連續出現了魯鎮這個地名,而先生的不朽著作《阿Q正傳》中阿Q的生活地未庄,便是魯鎮的一個村子。魯鎮的名聲便和孔乙己、九斤老太、祥林嫂、阿Q等人物形象連在一起,密不可分了。魯迅在作品中,將一個具有明清特色的既熱鬧繁華又富有文化底蘊的水鄉古鎮,作為文化遺產留給我們。魯迅作品的藝術魅力深遠流長。經這位文學大師的妙筆,魯鎮的名聲早已遠播海內外,烏瓦粉牆、枕河臨街的店鋪、台門建築、千姿百態的石橋墩,縱橫交錯的水巷小河,飛檐翹角的戲台等,無一不是20世紀初期的紹興風貌。其實在紹興的歷史上並無魯鎮這個小鎮。魯鎮是魯迅小說虛構的地方,它集中地反映了紹興的水、橋、酒、石、建築、民俗、戲劇和名士等諸多文化,無疑是那個時代的縮影。魯迅生前對魯鎮傾注了滿腔的熱情,源自於他對故鄉山水、對童年生活夢幻一般的眷戀。先生與母親和外婆的關系一直十分密切,母親姓魯,便是先生特別喜歡用魯鎮作為小說背景的最主要原因了。而紹興城外的安橋頭是先生的外婆家,舅父家在皇甫庄,大姑媽居住在吳融,小姑媽居住在東關,在這些村鎮里,都曾留下先生孩童時期活潑的足跡。因此,魯鎮是魯迅對東浦、樊江、東關、皇甫庄、安橋頭等幾個水鄉小鎮兒時記憶的一個藝術的文本概括。它只是存在於小說中的一個書面的水鄉小鎮。但這個小鎮,確實早就存在於魯迅的心中,也通過他的小說,存活於千百萬讀者的心中。然而,魯迅構勒出來的魯鎮卻不是一個與世隔絕、安居樂業的好地方。魯迅將喜怒哀樂、嘻笑怒罵溶入到這個同樣是那麼美麗、古樸、繁華的水鄉小鎮之中。魯鎮是魯迅將紹興眾多集鎮濃縮而成的一個浪漫而又現實的平台,魯迅塑造的人物在魯鎮奔走著、呼喊著、期待著……魯迅筆下的魯鎮,也寄存著他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否定,寄託了自已的社會理想。現在,紹興柯岩風景區興建了這么一個鄉村小鎮式的主題公園,把平面的文學作品中的形象,變成了可以參觀和游覽的三維形象,復活了魯迅作品中的環境、人物,以及風土人情。通過復制、虛擬和再生等藝術手段,讓魯迅作品的思想和人物重新復活於世間,這無疑是一個絕妙創意。魯迅之子周海嬰先生對此也感到很高興,他認為這樣做是「把魯迅還給世人、還給世界」。近年來,全囯各地以歷史文化為內涵所建成的主題公園不少,但這些公園或是為拍攝影視而建,或是在某地僅僅虛擬了某種歷史文化環境。而在鑒湖之側的魯鎮則不一樣,它修建於小說故事的發生地,復制的是當地歷史生活中的民情風俗,而且又是與小說中家喻戶曉的人物故事緊密地維系在一起。依託鑒湖的水鄉風光,依託紹興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蘊,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具有魯迅筆下風情的古色古香的水鄉小鎮。它將魯迅作品中有關故鄉紹興的內容融入其中,使在魯鎮街上走、河上行的人們,時刻感受到魯迅筆下的人物彷彿就在身邊,魯迅先生的吶喊似乎仍在古鎮上空回盪。因此,走進魯鎮,彷彿是走進了歷史,走進了魯迅的小說,給人的是一種似幻似真的感覺,是一種以心靈而去實地感受歷史、體驗歷史的感覺。魯鎮融匯舊時紹興水鄉的民俗風情、建築風韻、自然景緻,是百年前紹興水鄉的一個縮影。魯鎮是再現型文化主題景區,是傳統旅遊景區和現代主題公園理念相結合的產物。它將魯迅作品和紹興的傳統文化相結合,以越文化為底蘊,全面展示紹興水街古鎮。魯鎮佔地150畝,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分為傳統餐飲區、傳統商鋪區、休閑展示區、傳統民居區、水上游覽區五大區域。魯鎮有一湖兩河三街,湖為鑒湖,是越中名湖,紹興人的「母親湖」;魯鎮傍湖而建,兩條小河自東而西橫貫鎮區,注入鑒湖;三條街道店鋪林立,一色的黛瓦粉牆,燈籠高懸,酒幡飄翻,迎親的隊伍鼓號齊鳴,社戲台上戲文連軸,讓人們感覺彷彿走進了20世紀初紹興水鄉的風俗人情畫卷之中。那天,我們去魯鎮之時,不巧天正下著小雨,走過鎮口的石牌坊,大家就匆匆忙忙地進了鎮。鎮口用青條石鋪砌成的魯鎮廣場上有魯迅先生的青石座像,雙目如炬,燭照一切,沉思中的魯迅似乎在把身後災難深重的中國介紹給大家。魯迅在《故鄉》中這樣起筆:「我冒著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時候既然是深冬,漸進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不禁悲涼起來了!」魯迅雖然以優美的筆調回憶了他童年的故鄉生活,但卻用很沉重的筆調寫出了他重返故鄉的感受,舊社會中國農民的生活是多麼的可悲,多麼的沉重,魯迅對新生活的渴望和信心充滿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間。走過了鎮中廣場,穿行在魯鎮的街巷中,河面上清新濕潤的微風輕輕撲面,水鄉的枕河人家隨處可見。魯鎮採用的是紹興典型的白牆黑瓦、一河一湖兩街的建築格局。因此,走進魯鎮,給人第一個感覺就是走進了一個舊時「人家盡枕河,樓台俯船楫」的水鄉古鎮。水中波光粼粼,拍岸有聲,望不盡的烏篷和龍舟來回奔波,宛如一座威尼斯城;岸上建築幢幢,粉牆黛瓦、小橋流水,沿河的民居、商鋪錯落有致,只是感覺這個「古鎮」新了一點。這嶄新的古鎮,卻讓我們看到了濃縮了的紹興。走在呈東西走向的魯鎮老街上,賞著青山綠水映襯著的粉牆黛瓦,還有東面的「新未庄」,南面的「古鑒湖」,記者彷彿置身於當年「人家盡枕河」、「樓台俯船楫」的水鄉魯鎮之中。魯鎮挺大,沿著彎彎曲曲的河道,大多是魯迅筆下提到建築。大概是魯鎮新開張的緣故,好多「民居」還無人居住,好多商鋪還無人經營,只是面街臨河的家庭作坊、夫妻店堂還算生意興隆。貢品店、錫箔店、油燭店、茶漆店、錢庄、當鋪……那些現代都市已經沒有的店鋪林立在這里。走在石板路上,看到衣著清代服飾的巡街兵丁時,彷彿到了另一個朝代。魯府、趙府、錢府是魯鎮的重點建築,魯府是祥林嫂聊以寄身的「魯四老爺」的宅第,趙府是《阿Q正傳》中「趙太爺」的家,錢府則是《狂人日記》中「狂人」的住宅。走進魯府,觀看了在那裡正在進行著的祝福儀式,再走進魯府花園,欣賞了陳列在那裡的歷代名匾。行走在水巷和石橋之間的我們一行人,腦子里此時已是全部被魯迅小說里的故事和人物所佔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也擺進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舊時紹興,彷彿正在親眼目睹著小說故事中所發生著的一切。因此,當我們走到西施豆腐店門口時,立即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那位細腳伶仃的圓規楊二嫂來。及至坐在了曲尺櫃台前,喝著服務員端上來的冒著熱氣的豆腐腦時,才意識到那位楊二嫂已是永遠地成為歷史中的小說形象了。觀瞻完魯府,我們靜靜地在「鎮公所」里看了一出「大團圓」的戲:阿Q正伏在地上畫圓圈,上首案桌前端坐著「長衫人物」,兩列支著水火棒的衙役。「阿Q伏下去,使盡了平生的力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出了「鎮公所」,我們的心都有點沉甸甸的,許久沒有人說話。遠遠地迎面走過來一個人,襤褸的衣衫,一頂破氈帽,來到近前,他竟油腔滑調地裝著各種怪相,還歪斜著眼睛嚷了一句「造反了!造反了!」原來正是那個「阿Q」。大家剛從詫異中反應過來,斜旁又走來一個柱著柺杖的花白頭發的老婦人,她衣衫襤褸,目光呆滯,口中念念有詞,不停地喚叫著「阿毛啊,阿毛」,往我們後面走去了,那就是《祝福》中命運多舛的祥林嫂啊,我們的心便再次沉浸在先生敘說的那風雨如磐的歲月中去了……在魯鎮,經常可以看到阿Q、祥林嫂、假洋鬼子、魯四老爺……魯迅筆下的人物,一個個出現在街上。遊客多時,他們就扮演起自己的角色,來逗遊人開心,引得遊客紛紛掏出相機拍攝。遊客少時,魯四老爺就拿著個水煙盒四處游盪,阿Q就靠在牌門上歇息,祥林嫂坐在掌櫃的櫃台上喝茶,倒真有些生活的情趣。鎮里引人注目的還有一組組形象誇張、形態各異的街頭雕像。阿Q革命、阿Q挨打、阿Q調戲小尼姑、搶親……讓人發笑,也讓人看到了魯迅筆下那些人物的性格與命運。狂人日記演繹趣味游戲,活生生營造一個吃人的環境,構成水鄉魯鎮一道獨特的風景。如今的魯鎮,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熙熙攘攘,歡聲笑語不絕於耳,人們贊嘆著天水交融的自然美景,欣賞著水鄉濃濃的江南風情,回味著厚重的民俗文化,續寫著魯迅夢寐以求卻無法實現的一切……從魯鎮的河埠坐船繞鑒湖慢慢駛出小鎮。此時,在細雨濛濛之中的魯鎮,變得更加如幻如畫。魯鎮在雨影中漸漸淡出之時,坐在小船之上,我回味剛才的游覽經歷,才真切地體會到,這個以魯迅小說為內涵所設計的舊時紹興鄉鎮式主題公園,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是因為它是原汁原味的,又因為它的內涵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的,所以,它能給人一種似真似幻的感覺。啊!魯鎮,是魯迅先生的精神家園,也是人們解讀魯迅先生的一把鑰匙。走進魯鎮,彷彿走近魯迅。輕輕地,踩著青石板的詩韻,讓我約你結伴而行,走進紹興魯鎮夢一般的意境滿意請採納,謝謝……

『捌』 城市與農村的風景作文

在城市與鄉村之間奔波,享盡了城市的繁榮富貴與昌盛,再到了鄉村,更是別番滋味。

鄉村就是一番寂靜,除了偶爾路過的汽車,剩下的只是靜與凈。

城市與鄉村,喧囂與寂靜的對比——城市裡車來車往,車水馬龍。喇叭聲不停,聽得人心煩有心慌。有時走在馬路上,忽然有輛車飛馳而過,等不及剎車,就先按上了喇叭。喇叭聲「響徹雲霄」,頓時把路人驚得不耐煩而又無奈。城市裡的人,依賴了城市的環境,就缺少了素質與修養。而到了鄉村,偶爾路過的車,車上的人極少按喇叭。他們的行為實在是令人佩服,他們懂得尊重,也懂得友愛。鄉村裡的人,值得我們敬佩。

城市與鄉村。不一樣的風景。高樓大廈,大煞城市的好風景。霓虹燈雖然好看,卻很刺眼;馬路隨寬敞,卻很骯臟;人隨打扮的漂亮、時尚,卻總覺得缺少素質……城市裡的人,比鄉村裡的人有文化,但是城裡的人卻缺少素養。我認為我們需要將心放平靜,對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自然,勿且做一些違背良心的事,哪怕是別吐痰、別蹺二郎腿、不要隨意亂丟垃圾這些小事,我們都需要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而鄉村裡的百姓,他們沒有見過大世面,所以對自己的行為有些拘束。但是,他們都很和善,到了鄉村之後,大家都對我很友好。笑一笑,說一句話……只倍感溫馨。

城市與鄉村——鄉村的風景,實在是令人留戀不已。到農家菜園里,我可以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瓜,黃瓜、絲瓜、南瓜、冬瓜……看著真是口水直流,我不僅大飽眼福,而且也為鄉村人的善良、朴實所感動。鄉村裡的人,他們勤勞能幹,勤儉朴實。我認為城市裡的人可以多來鄉村,看看風景與人文風情。

城市與鄉村——城市裡的空氣都被汽車的為其所污染,我們生活在一個臭氣污氣的世界,這對環境和人們自身的充滿著「殺氣」。但是鄉村的空氣卻是別樣清新。綠樹成蔭,給人帶來了足夠的氧氣。新鮮的空氣,能讓人們的心情倍加舒暢。清新的空氣,干凈的環境,那多麼像個人間天堂啊!

城市與鄉村,很接近——但是,有很遙遠……

『玖』 把景,人與當地風景作文

聽說餘姚市大隱鎮上,有個天下玉苑風景區,她是一個以玉文化為特色,融山水靈氣、玉雕精品和人文聖跡為一色的公園,今年春節,我和爸爸就一起到天下玉苑去看看.
走進公園大門,向左拐彎,不一會兒,就來到了玉器展廳.展廳里,有許多用玉雕成的器具.其中有一隻玉筆筒,引起了我的興趣.這只筆筒據說是國家級珍品,她由兩只筆筒相連,筆筒旁有臘梅、喜鵲和破土而出的竹筍陪襯,兩只喜鵲一上一下,好象在訴說著春天的故事,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這只筆筒質地很細膩、純凈,具有透明的光澤,我看得入迷了,久久不肯離去.
走出玉器展廳,向西北方向走去,經過孝子園、月老閣、文武財神亭、九龍壁、天王殿五個景點,我們來到了西隱禪寺.走進禪寺,見有許多人在點香磕頭拜佛.這個禪寺與眾不同,她的佛像全都是用玉雕砌而成,外表光滑細膩,在燈光下閃著光芒.
然後我們又來到秀湖旁,租了水上三輪車,悠閑地在水面上游來盪去.
上岸了,我們去參觀最後一個景點——玉石王.這是塊巨大的玉石,矗立在秀湖岸上.它是玉苑風景區的鎮寶之石,由三塊天然的由玉、礦石相疊而成,高11、03米,總重103噸.它質地溫潤、晶瑩、細膩,半透明,色彩徇麗.遊客們都在觀賞、拍照,我也興致勃勃地拍了好幾張照片.
那天,我飽覽了各種玉石、玉器、玉雕,豐富了知識,大開了眼界.

『拾』 人生處處有風景作文600字

人生處處有風景
如果人生的列車不斷前駛,那麼,我們能做的,不是努力去延長自己的生命,而是去瀏覽人生旅途中多彩的風景。
羅丹曾說過:「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人生確是如此。人生旅途中有太多的風景值得去欣賞,亦或是一泓秋水,一行大雁,一株大樹,一個麗人。然而,人生的風景還不應僅限於自然中的景緻,更進一步,你的內心深處也會有很多風景值得你去發現。
人生處處有風景,風景的美麗與否在於你如何去審視。而樂觀的情緒有助於你發現人生的美麗風景。
普希金有雲:「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憂郁的日子總會過去,光明的日子即將來臨。」由此觀之,樂觀可以緩解內心的痛楚,使心情更為舒暢。在中國古代,樂觀也是文人的風景。白居易,這位樂天的詩人,從未被生活中的打擊所擊垮。謫居潯陽城,他仍能陶醉於音樂,在山水之間神遊。在樂觀的心境下,他創造出流傳千古的優美詩篇。由此可見,倘若他被病痛與挫折擊倒,那麼他就不可能「樂天」,也許就淪落為一個傷春悲秋的失意之人。而正是樂觀的情緒才讓他欣賞到人生的美麗風景,從而讓他沉醉其中。
不只樂觀,忍戒也是一種風景。放棄這處風景,作一個忍讓的人,便可在下一處找到更完美的風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蔚藍的海洋與遼闊的天空便是對忍戒者之回饋。早在三國時期,號稱狼顧之鬼的司馬懿便懂得這一道理。在曹氏家族的壓力下,他一直潛伏其中,對曹操的侮辱、責罵也是一概忍讓。而他在經過幾十年的忍戒後,伺機挑撥曹氏家族,在空處擊破,篡得了魏國大權。而此時,他便欣賞到了他內心最嚮往的美景。若他當年與曹操硬碰硬,那麼他的下場也許就跟楊修一樣被曹操給處死了吧。再者,荀彧就不太懂得忍戒而去直諫曹操,也落得賜死的下場。由此觀之,忍戒後面有多麼美的風景。
怎樣去捕捉這些風景,顯得尤為重要,而唯一的方法,便是向他人學習。孔子雲:「三人行,必有我師。」可見,學習他人的品質,也是一種風景。牛頓學習研究前人成果,最終總結出驚世理論。孫中山學習西方制度,最終開創共和民國。學習他人的風景,便有了自己人生的風景。善利用這些捕捉風景的方法,便可欣賞到更為美麗的風景。
人生處處有風景,風景處處蘊人生。去挖掘內心深處的風景吧,讓人生的旅途更加多姿多彩。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