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原風景
Ⅰ 哪裡能看到全套的萌化化學元素周期表
自編的小故事口訣,10分鍾全背
在背誦之前先用2分鍾時間看一個不倫不類的小故事:
侵 害
從前,有一個富裕人家,用鯉魚皮捧碳,煮熟雞蛋供養著有福氣的奶媽,這家有個很美麗的女兒,叫桂林,不過她有兩顆綠色的大門牙(哇,太恐怖了吧),後來只能嫁給了一個叫康太的反革命。剛嫁入門的那天,就被小姑子號稱「鐵姑」狠狠地捏了一把,親娘一生氣,當時就休克了。
這下不得了,娘家要上告了。鐵姑的老爸和她的哥哥夜入縣太爺府,把大印假偷走一直往西跑,跑到一個仙人住的地方。
這里風景優美:彩色貝殼藍藍的河,一隻烏鴉用一縷長長的白巾牽來一隻鵝 ,因為它們不喜歡冬天,所以要去南方,一路上還相互提醒:南方多雨,要注意防雷啊。
看完了嗎?現在我們把這個故事濃縮一下,再用6分鍾時間,把它背下來。
侵害
鯉皮捧碳 蛋養福奶
那美女桂林留綠牙
嫁給康太反革命
鐵姑捏痛新嫁者
生氣 休克
如此一告你
不得了
老爸銀哥印西提
地點仙
(彩)色貝(殼)藍(色)河
但(見)烏(鴉)(引)來鵝
一白巾 供它牽
必不愛冬(天)
防雷啊!
好了,現在共用去8分鍾時間,你已經把元素周期表背下來了,不信?那你再用餘下的2分鍾,對照一下:
第一周期: 氫 氦 ---- 侵害
第二周期: 鋰 鈹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 鯉皮捧碳 蛋養福奶
第三周期: 鈉 鎂 鋁 硅 磷 硫 氯 氬 ---- 那美女桂林留綠牙
第四周期: 鉀 鈣 鈧 鈦 釩 鉻 錳 ---- 嫁給康太反革命
鐵 鈷 鎳 銅 鋅 鎵 鍺 ---- 鐵姑捏痛新嫁者
砷 硒 溴 氪 ---- 生氣 休克
第五周期: 銣 鍶 釔 鋯 鈮 ---- 如此一告你
鉬 鍀 釕 ---- 不得了
銠 鈀 銀 鎘 銦 錫 銻 ---- 老爸銀哥印西提
碲 碘 氙 ---- 地點仙
第六周期: 銫 鋇 鑭 鉿 ----(彩)色貝(殼)藍(色)河
鉭 鎢 錸 鋨 ---- 但(見)烏(鴉)(引)來鵝
銥 鉑 金 汞 砣 鉛 ---- 一白巾 供它牽
鉍 釙 砹 氡 ---- 必不愛冬(天)
第七周期: 鈁 鐳 錒 ---- 防雷啊!
唉,沒辦法,這么難記的東東,又必須要背,就只能這樣了。以上是橫著按周期背。下面是豎著按族背:
氫鋰鈉鉀銣銫鈁 請李娜加入私訪 (李娜什麼時候當皇上啦)
鈹鎂鈣鍶鋇鐳 媲美蓋茨被累(呵!想和比爾.蓋茨媲美,小心累著)
硼鋁鎵銦鉈 碰女嫁音他 (看來新郎新娘都改名了)
碳硅鍺錫鉛 探歸者西遷
氮磷砷銻鉍 蛋臨身體閉
氧硫硒碲釙 養牛西蹄撲
氟氯溴碘砹 父女綉點愛 (父女情深啊)
氦氖氬氪氙氡 害耐亞克先動
化合價可以這樣記憶:
一家請驢腳拿銀,(一價氫氯鉀鈉銀)
二家羊蓋美背心。(二價氧鈣鎂鋇鋅)
一價氫氯鉀鈉銀 二價氧鈣鋇鎂鋅
三鋁四硅五價磷 二三鐵、二四碳
一至五價都有氮 銅汞二價最常見
正一銅氫鉀鈉銀 正二銅鎂鈣鋇鋅
三鋁四硅四六硫 二四五氮三五磷
一五七氯二三鐵 二四六七錳為正
碳有正四與正二 再把負價牢記心
負一溴碘與氟氯 負二氧硫三氮磷
Ⅱ 日本秋葉原的景點
秋葉原(Akihabara)是日本傳統的電器街,距離東京車站五分鍾的電車(電氣列車)車程。當地人常簡稱為Akiba。由於OTAKU的興趣大多以「ACG」(Animation、Comic、Game)為主要涉獵范圍,而對於電子電器產品有著較平常人為大的需求,所以對於OTAKU來說,秋葉原是他們心目中不可替代的聖地。
OTAKU中更有一批以興趣為主而不重視穿著打扮的人,被稱作「秋葉原系」(日本多簡稱為アキバ系)。秋葉原被稱作「電器街」(秋葉原電気街)。在日本日前流行的網路小說《電車男》中,主人公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秋葉原系」的OTAKU,一個星期有三四天花在秋葉原,那裡已經變成了OTAKU的聚集地。
秋葉原位於東京市區東北部千代田地區,處於環繞東京市中心的高速電車山手線上,山手線是JR東日本公司一條環繞整個東京市區的電車干線(日本的電車線路規模是超乎想像的,乘坐電車可以到達日本的任意地點,即使是北海道或者沖繩)。遊客可以從東京站、上野站或者其它山手線上任意一站轉車過來,交通非常方便。
在日本的江戶時代,秋葉原附近曾經是下等武士的聚居地,崇尚佛教與拜物主義的倭人,在1870年從靜岡迎來了「秋葉大權現」神像,並以此延續形成了今日秋葉原的地名。
之所以形成電器街的景象,還要追溯到二戰後。在被盟軍炸得稀爛的秋葉原,聚集了一批收音機商人,真空電子管成為了熱門商品,漸漸形成了數百家露天小攤販和幾十家正規商店。在美軍司令部的干預下,在50年代後期才陸續從露天聚集到一些類似大棚的店鋪中。此後經歷了黑白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音響、錄像機等一代代當時新鮮電器的洗禮,全球通行的扎堆情節造就了今日秋葉原的規模。而秋葉原成為全球遊客的采購地,還是90年代數碼革命拉動了新產品的需求,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筆記本成為了這里的新寵。
其實大名鼎鼎的秋葉原並不是很大,但就是在這個東西寬400米、南北長800米的小地盤里,卻雲集了逾千家專銷店。如果走進主幹道「中央通」大街,你會發現整個秋葉原塞滿了各式各樣的流行用品。這里集中著數百家大大小小的店面,有超大型連鎖百貨商場,也有二手舊貨店甚至路邊攤。從電腦組裝零件到各種軟硬體、家電、音響乃至最新的科技產品,甚至過時的科技古董也應有盡有。深入秋葉原你會發現,在科技產品的外衣下這里與其他地方一樣到處充滿有趣的日本文化象徵。走進大街旁的小巷,隨處可見成群的自動售貨機,讓人見識到日本人追求便利的一面。
當個人電腦普及到飽和狀態,銷量開始下降之際,秋葉原有些商店逼迫關門。那時候,為OTAKU服務的其他行業搬進來,可說是自然的趨勢。所出售的東西,從當初的影碟、游戲軟體等電腦周邊商品開始,逐漸擴大到漫畫書、同人雜志、玩偶、卡片等等去了。
所以今天踏足秋葉原,除了電器之外,很多店鋪已被電腦游戲、網路游戲、色情游戲、動漫店、人形玩具店所取代,整個秋葉原外貌起了質變,反映日本新一代已由科技進步變成未來虛無與虛擬世界。(圖:資料圖片)
電器產品的購物天堂
以位於秋葉原站西側的中央道為中心,有大小不一的共250家以上的電器商品專賣店,成為聞名的電器街,「AKIHABALA」(秋葉原的日語讀音)已經成了世界通用語。這幾年電器街從銷售家用電器為主的街道正在向由網際網路創造出的新世界轉變。
以銷售電腦為中心的大型店鋪有所增加,各個店鋪的店員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能對客戶作出詳細的解答。而且能用英語、中文、韓國語來接待顧客的店鋪也不少。
這條街從1940年代的後半期開始變成專賣電器的街市。當時市民信息大都來源於收音機。銷售收音機零件的店鋪集中在JR的高架下,成了此街發展的開端。後來,這些店鋪也開始銷售家用電器,漸漸地發展成了世界最大的電器街。
在這里除了有各個製造廠商的服務機構和商品展示廳之外,免稅店和各種促銷活動也很充實,走走看看也非常有趣。每年夏天和冬天舉辦的兩次電器節是這里最大的節日,不要錯過了購物的絕好機會。在這里可以多花一點時間逛逛看看。
秋葉原...與時代尖端產業同步的大街
秋葉原俗稱AKIBA,作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電器街,如今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除了電器商品專賣店之外,商務、飲食等服務功能也日漸具備齊全,正在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綜合性色彩的繁華區域。
走近電腦街
2005年8月、秋葉原與茨城県築波市之間開通了築波高速專列,全程僅需45分鍾。築波市曾在85年舉辦過「築波科學萬博會」,被稱為科研學園城,是享有世界聲譽的科技中心城市。據估計乘坐此高速列車的會有許多對科技情報感知度較高的乘客。秋葉原也似乎與之相呼應,正加速發展以成為面向21世紀的IT中心。
經過再開發及改造,秋葉原將建成近20座新大樓。2005年3月,位於JR秋葉原車站前交叉路口區的31層高層建築-秋葉原大樓正式開業迎賓。東京都從2002年以來開始主導實施將秋葉原變成IT相關產業聚集地的計劃,這幢大樓可以說是此計劃得以具體化實現的標志性建築。在產學攜手一體化的目標下,進行高級科技應用研究的民間企業以及東京大學的附屬研究機構等18個機關已入駐這幢大樓。秋葉原大樓將成為4000名商務人士和大學機關研究者的活動中心地。另外在大樓的會議中心也將舉辦各種學術發表會、公開論壇以及研討會。
2006年3月在同一區域還將會有另一座名為秋葉原UDX大樓的建築竣工開業。大樓的1~4層預定開設咖啡店、餐廳、數字技術研究教育室、多功能音像工作室。6~22層則為出租型辦公間,一層面積約為1400平方米,國內規模最大的辦公樓將在此誕生。
今後,富士軟體ABC秋葉原大樓、奧利克斯秋葉原大樓等也將依次竣工。由此預計這條大街上將來會有將近4萬名就業者出現。秋葉原明確打出「IT中心區」的品牌概念,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比起汐留和品川等其他開發區來也毫不遜色。
與科技尖端產業同步的大街
秋葉原電器街的起源
在江戶時代,秋葉原電器街一帶曾是下級武士的居住地。明治以後,日本開始進入電氣化時代。不僅開始使用電燈,1926年NHK的電台廣播正式開始。作為了解消息以及娛樂活動的手段,收音機得以迅速普及。出售電線、配電器、開關、收音機器件的批發商人們也隨之成長起來。但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除了軍事用途以外電機材料變得很難入手,連電燈泡也被採取配給制,所以此類商業買賣陷入了困境之中。1945年東京大空襲後,東京近乎全面毀滅狀態,秋葉原一帶也幾乎全變成了焦土。
電器街
以JR秋葉原車站西側的中央大道和神田明神大道為中心,這里大大小小約有250家電器店。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駿河台/小川町一帶的黑市電器店漸漸開始專門出售收音機器件。根據1951年的攤販整理條令,這些店都被集中收容到秋葉原車站的高架橋下,據說這就是秋葉原電器街的起源。由此這類商店終於開始正式出售家電。
家電產品曾是日本經濟高度成長期中富裕的象徵。黑白電視、洗衣機、電冰箱被譽為三大神器。在「秋葉原的電器便宜」等宣傳的影響下,秋葉原逐漸繁華起來。70年代出現了出售電腦的商店。此時的秋葉原已成為出售電子器件的中心地帶。在那之後,錄像機、錄音電話、音響等家電的銷售額也不斷上升。但與此同時,隨著家電量販店的擴展以及折價出售方式的出現,秋葉原在家電零售方面的優勢也隨之減弱了。
1994年,秋葉原電器街的電腦相關產品銷售額超過了家電銷售額。秋葉原也漸漸變身成以電腦、手機、網際網路相關產品為中心的先端多媒體大街。
今年9月,位於JR秋葉原車站東口的YODOBASHI CAMERA「多媒體AKIBA」店將開張營業。店鋪面積達2萬7000平方米,是日本最大規模的家電產品量販店。預計此店的開張將會吸引更多新的顧客。
御宅族之街
游戲咖啡店、漫畫茶館
80年代至90年代間,在電腦的普及以及技術革新浪潮的帶動下,電子游戲界也呈現出一片盛況。許多游戲愛好者開始光顧流連於秋葉原。模仿游戲中的場景設置以及出場人物裝扮的茶館也在此時出現了。隨後女服務生模仿游戲中的穿戴進行營業的咖啡店也陸續登場。集合漫畫茶館和游戲咖啡店於一體的店鋪也頗有人氣。秋葉原現在大概有上10家類似這樣的店鋪。
面向動畫迷的專門店
常去秋葉原的人當中有不少是動畫迷。以很難入手的人氣動畫作家的同人雜志為銷售對象的商店在秋葉原日漸增加。出售運氣占卜牌、動畫主人公小雜貨以及玩具的商店也多了起來。
國際化區域
2003年日本國際觀光振興機構的調查表明,7%外國遊客曾到訪過秋葉原。
秋葉原西口商店街振興會於2004年11月成立了觀光部,在東京都內以賓館為主的120個場所發放了標有英中韓三國語言的地圖。
20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的製造技術趕超世界領先水平,日本的家電產品也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青睞。「Made in JAPAN」成為品質保證的象徵,到日本來旅遊、出差的外國人開始光顧秋葉原,購買日本的家電產品(收音機、隨身聽、音響組合等)作為禮物帶回去。
面向這些外國顧客的免稅店以及擁有免稅櫃台的商店逐漸增多。可以說秋葉原已成為了一個國際化的奇妙場所。
Ⅲ 如何看待大街上好多商店的招牌被統一規劃成相同的樣子
近段時間以來,各地網友紛紛吐槽,一些城市的街道變丑了,變冷清了。原本各具特色的店鋪招牌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大小、顏色、風格、字體都一模一樣的統一招牌。招牌作為掛在商店門前用於指示店鋪名稱的牌子,實際上是經營者的品牌標識。中國招牌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還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故事,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地方政府以「美化市容,規范管理」為由對街道店鋪招牌進行整齊劃一的改造,是對招牌文化的破壞,也是對美化市容的一種誤解。不僅陷入了形式主義,更可能扼殺掉城市的活力。
招牌是中國傳統商業文化的載體。「全聚德」「六必居」「陶陶居」……每當有人提起這些熟悉的品牌,其獨具特色的招牌(包括名稱、標志、顏色等細節)就會呈現在腦海中。招牌是商業競爭的重要元素。招牌承載著顧客對產品的定位和認知,也是商家傳遞理念的途徑。營銷學認為,顧客會將招牌與產品的類型、質量、特點聯系起來。百年老店之所以能經久不衰,就是因為其招牌已經牢牢地印刻在顧客的心中,成為品牌的代名詞。招牌整齊劃一忽略了招牌本身能夠傳遞豐富的信息,磨滅了店鋪個性化的元素,難以激發其顧客的興趣和印象。整齊劃一的改造,違背了商業發展的規律,可謂歷史的倒退,其影響的不僅是店鋪的美感,還是店鋪的發展與傳承。
招牌是城市街道「煙火人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別於其他街道、城市的重要特點,標志著商業繁榮的程度。日本秋葉原肆意張揚「探出頭」來的店鋪招牌成為其特立獨行的城市標識;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廣州北京路……這些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商業步行街,寬窄高低交錯的店鋪、五彩繽紛的霓虹燈營造出濃厚的商業氛圍,吸引著千萬遊客慕名而來。他們不僅沒有給人雜亂的感覺,反而因為其繁榮景象而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美有多種,有簡潔之美、有繁華之美,商業街區就應當以繁華為美,若非要將繁榮之美改成簡潔之美,將造成美的錯位,產生不協調的效果。整齊劃一非但無法產生美的感受,還消除了街道的繁榮氣象,最終失去了「煙火人氣」。
招牌管理應當尊重個性,彰顯個性。作為城市規劃的一部分,店鋪招牌的改造無可厚非。但是改造不等於通過「統一服飾」來達到整齊的效果,更不等於通過限制商業活動來達到規范規整的目的。城市治理歸根到底是要營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環境,良好的城市發展氛圍。直觀感受是讓居民生活便利,商鋪健康經營。事實上,台灣、日本等地都曾進行過店鋪門面的改造,他們在翻新門面裝點門面的過程中充分尊重招牌的個性化設置,不僅讓改造後的店鋪門面更加干凈、整潔、物品擺放更加合理,同時也讓招牌的呈現更加大放異彩,個性十足。改造後人氣更旺了,遊客的體驗也更好了。招牌的管理不僅要考慮如何改善市容、消除安全隱患,更應理解招牌對呈現城市特色,促進商業繁榮的作用。管理不是要消除個性,而是要通過規范進一步彰顯個性;正如管理的目的是為了街道更加繁榮。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地整齊劃一,統一服飾,無疑陷入形式主義,最終將違背初衷。
招牌的管理看似小事,卻考驗政府社會治理的水平。「拍腦門」的決策看似滑稽的背後,實則對城市底蘊的破壞,對商業氛圍的破壞。切不可讓統一的招牌扼殺了城市的活力。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