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偏僻美景
⑴ 阜陽西湖風景好玩不好玩
州西湖位於阜陽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兩岸,是古代潁河、清河、小汝河、白龍溝四水匯流處。因阜陽在北魏以後稱潁州而得名,為唐、明、清歷代名勝。
明代《正德潁州志》載:西湖「長十里,廣三里,水深莫測,廣袤相齊」。《大清一統志》雲:「潁州西湖聞名天下,亭台之勝,觴詠之繁,可與杭州西湖媲美。」潁州西湖景色之美,四時俱佳,招徠不少文人志士出守潁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旅遊勝地。從寧代起有北宋詞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蘇軾、宋代中書侍郎呂公著等七大名人知潁州,為古潁州西湖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並留下了113首著名詩篇,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詩人的詩篇共259 首。其中唐宋八大家佔四人,還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與蘇軾齊名的黃庭堅。蘇軾曾在詩中將潁州西湖與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可見,潁州西湖在古代確為天下西湖之冠。但後來由於黃河泛濫,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復存在。現僅存「會老堂」等建築。
新的西湖在阜陽城西15公里處,周長11.5公里,湖面約5.74平方公里,水深 1-2米,是在原三十里河的基礎上興修而成的。湖中有島、島中有潭,綠柳盈岸,芳菲夾道,花木扶疏。主要景佔有:碑林公園,建有碑林長廊、碑林八卦陣,薈萃了當代名書畫家真跡五百餘幅。百龍亭、八仙、十二生肖等石雕,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絕。紫竹院,建有假山、游泳室等。隱閑堂,是拜祭歐陽修、蘇軾之處。清漣閣,系仿古建築,五層樓閣。九曲橋,由潁州西湖第一個漢語拼音字母組成,非常巧妙。魚宮,為兩個鯉魚伏,內有現代化的電動聲像裝置,如入仙境。另有遊艇、遊船、老虎等,更是讓人留連忘返。
按照總體規劃,潁州西湖將建設成為既有古人文景觀的風景名勝,又有現代化游樂設施的重要景區,也是皖西北最有游覽價值,最有吸引力的旅遊勝地之一
⑵ 阜陽潁上八里河風景區有什麼玩的地方
八里河風景區主園區位於潁上縣八里河的南湖公園內,包括「世界風光」、「錦綉中華」、「碧波游覽區」三個部分,佔地面積3600畝。步入「錦綉中華」門,來到蘇式園林,這里綠柳婆娑,繁花竟放;人工堆砌的假山,巧奪天工;依臨荷花池建設的迴廊,跌宕有致。來到這里真懷疑是到了素有天堂之稱的蘇州。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此話用來形容位於錦綉中華園內南側的「九天瀑布」同樣宏偉壯觀。九天瀑布長90米,高20米,加上9.9米高的觀世音像及底座,約高32.9米,立體框架1750米。遠遠望去,奔流飛瀉的瀑布氣勢磅礴,撼人心魄。高9.9米的觀士音像,立於假山之上,堪稱一絕。相信李白來到這里也會詩興大發。「不到長城非好漢」,在這里你同樣能登上「長城」。「張公山」臨湖矗立,巍巍「長城」盤旋而上,富有塞外風光的神韻;登上烽火台,盡可包攬南湖公園的卓越豐姿。「錦綉中華」還有九龍壁、白雀寺等景點,集東方建築藝術之特色,融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觀後令人回味不絕。
走出「錦綉中華門,來到「碧波游覽區」。3000畝的湖面上,錯落有致地分布著12個小島,由軟、硬橋連接。穿過既刺激又讓人心驚膽顫的步雲橋,便到達環湖堤。三十餘間小木屋和部分動物之家,點綴在環湖島上。堤上孔雀拖著艷麗的尾翼在悠閑地散步;湖中成群的黑天鵝浮在水面上,似乎在欣賞自己的倩影,野鴨和鴛鴦在戲水玩耍;湖心的鳥島上,林木茂盛,百鳥翔集,雁鳴鶴舞,真是鳥類的樂園。據導游小姐介紹,這里每年都吸引大批南方來的候鳥,由於環境、氣候、水質都不錯,它們也不會飛走。在另一小島上還有鳥語林,用膠織網覆蓋,飼養鳥類近百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綠孔雀、白尾海雕等;二級保護動物鴛鴦、紅腹錦雞等。
環湖堤的西面從南往北分別是海豹島、野馬島、和河馬島,北靠辦公區的是龜蛇島。湖東兩島,南面是野豬島,北面是鹿島。在海豹島,海豹在水中翻滾嬉戲,遊人中不時有人為它們矯健的泳姿叫好;而在河馬島,一隻大河馬一天要吃300多斤的草,讓人咋舌。
八里河風景區,恰似桃源聖地,蓬萊仙境,給久居喧囂都市的人們一方凈土。
煙波浩淼的湖水,景色錦綉的公園,百鳥競飛的鳥語林,以及連心橋、度假村、無不如詩如畫。中西建築交相輝映,創意精妙,布局嚴整,美不勝收。八里河風景區不僅有風景園林,還盛產武昌魚、桂魚、甲魚、銀魚、鰻魚等三十多種水產品。它既是136種鳥類、水禽棲息地,皖北重要的珍稀漁品生產基地,也是阜陽水資源保護區,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八里河鎮94年被聯合國授予環境保護「全球五百佳」。
八里河風景區是大自然的恩賜,八里河風景區是八里河人民的智慧結晶。佔地3600畝的主園區原是一片沼澤地,勤勞智慧的八里河人在鎮黨委書記張家旺的帶領下,經過多年艱辛的努力,使荒灘變綠洲,窪地成公園
。門票50元一張,就一個大的景區裡面分開好幾個小一點景區.從阜陽汽車東站坐車15元可以到潁上.
⑶ 阜陽有哪幾個公園景色怎麼樣
文峰塔:文峰塔位於阜陽城中心幹道潁州路附近。近史志記載,因奎星樓不高,文星不太顯露,所以當地文風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於此建文峰塔,以振興阜陽文風。塔為全磚結構,七層八邊形,高31.8米。各層有塔心室,一層獨為一室,北門為階梯入口,有盤旋梯道貫頂。一、三、五、七層四方有四券形門;二、四、六層,在南、西、東三面各有三門。塔為密檐樓閣式,每層疊澀出桅,有仿木結構的磚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頂部起脊挑角,三疊珠式寶劍,由鐵制五叉剎桿貫串攢尖,造型樸素庄嚴。文峰塔與奎星樓,都建在城之東南方,即巽方。《山海經圖贊》說:「地虧巽維,天缺乾角」。阜陽地形西北高東南低窪,據《潁州志》記載:堪輿學家認為東南窪而地輕,地氣外溢而難出人才,須建塔以鎮之。《易·巽》說巽象風:「隨風,巽」。疏去:「風既相隨,無物不順」。按儒學家說法,巽為文章之府,塔有卓筆之形。故稱「文峰塔」。文峰塔既與「文」相關又極富道教色彩,該塔一些磚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長壽鹿、靈芝草、龍、鳳,有文人祈求的鯉魚跳龍門,還有陰陽魚圖案。這對研究當時人們的思想意識、審美心理和阜陽歷史等方面都提供了形象生動的寶貴資料。總之,這類塔屬於舊時所謂風水塔。
奎星樓:奎星樓,位於阜陽市老城東南城牆交結處,又稱拐角樓。據傳晴日登樓可望霍山,故舊縣志又稱「望霍樓」,俗稱「三篷塔」。原為明萬曆二年(1574年)知州趙世相擴建南城所建敵樓。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全磚結構,三層六邊形,通高9.93米,疊澀出檐,起脊翹角,結頂飾鐵制舞鳳,六角制銅制響鈴(1981年重修時改鐵制鈴)。鳳舞而有容儀,古人以為有瑞應,故頂飾具有傳統文化性質。奎星樓三層均室,但互不貫通。一層朝南開一半圓形券門,二層一門四圓形券窗,三層南門楣額為「奎壁聯輝」。「奎」、「壁」、「斗」均屬二十八宿星座。「奎星」是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首宿,因其「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所以《孝經·援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說。《春秋元命苞》更認為漢字起源也與奎星有關,說蒼頡「仰觀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歷代名畫記》說:「奎有芒角,下主辭章」。由於古籍中常把奎星與文字、文章聯系在一起,所以歷代文人都崇拜奎星,各地為之建樓奉祀,以祈禱本地文人輩出,文風昌盛。
潁州西湖:潁州西湖位於阜陽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兩岸,是古代潁河、清河、小汝河、白龍溝四水匯流處。因阜陽在北魏以後稱潁州而得名,為唐、明、清歷代名勝。明代《正德潁州志》載:西湖「長十里,廣三里,水深莫測,廣袤相齊」。《大清一統志》雲:「潁州西湖聞名天下,亭台之勝,觴詠之繁,可與杭州西湖媲美。」潁州西湖景色之美,四時俱佳,招徠不少文人志士出守潁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旅遊勝地。從寧代起有北宋詞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蘇軾、宋代中書侍郎呂公著等七大名人知潁州,為古潁州西湖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並留下了113首著名詩篇,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詩人的詩篇共259首。其中唐宋八大家佔四人,還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與蘇軾齊名的黃庭堅。蘇軾曾在詩中將潁州西湖與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可見,潁州西湖在古代確為天下西湖之冠。但後來由於黃河泛濫,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復存在。現僅存「會老堂」等建築。新的西湖在阜陽城西15公里處,周長11.5公里,湖面約5.74平方公里,水深 1-2米,是在原三十里河的基礎上興修而成的。湖中有島、島中有潭,綠柳盈岸,芳菲夾道,花木扶疏。主要景佔有:碑林公園,建有碑林長廊、碑林八卦陣,薈萃了當代名書畫家真跡五百餘幅。百龍亭、八仙、十二生肖等石雕,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絕。紫竹院,建有假山、游泳室等。隱閑堂,是拜祭歐陽修、蘇軾之處。清漣閣,系仿古建築,五層樓閣。九曲橋,由潁州西湖第一個漢語拼音字母組成,非常巧妙。魚宮,為兩個鯉魚伏,內有現代化的電動聲像裝置,如入仙境。另有遊艇、遊船、老虎等,更是讓人留連忘返。按照總體規劃,潁州西湖將建設成為既有古人文景觀的風景名勝,又有現代化游樂設施的重要景區,也是皖西北最有游覽價值,最有吸引力的旅遊勝地之一。
南湖公園:潁上南湖公園位於潁上縣城南10公里處,距阜陽60公里,整座公園建在一個有一萬多畝水面的自然湖面上。公園分南北兩大部分,北部建有三個面積 40-60畝的人工島,每島一景,各具特色,中西合璧,古今輝映,創意新穎。南部湖中以十二生肖形象為特徵零星散布十二小島。以各式遊艇穿行其間。南北園景以逶迤曲堤和卧波拱橋分界。曲堤兩側綠柳披拂,參差夾道,漫步堤上橋畔,大有杭州西湖韻味,雖無山水相映而成趣,卻有水天相接之奇觀。尤具特色的是北園口之卧波於清澈水面的長廊,長廊兩端各以九曲橋連通大島景點,長廊造型及廊中彩繪與北京頤和園相仿,幾百幅山水人物圖布滿雕梁畫棟,廊中留有 150個碑位,擬請中國著名書法家將唐詩三百首書寫後刻於碑上,造成中華唐詩三百首長廊碑的絕景。進入南湖公園,在大壩的高坡上突兀起七層塔和望湖亭。登高瞭望,水天一色,在湖中的島上,中西建築交相生輝,將歷史與現實、華夏與世界濃縮起來。希臘的宙斯廟、法國的凱旋門、德國的教堂與市政廳,荷蘭的風車及挪威的鄉村教堂把你帶入異域風情。中式的飛檐斗拱的庭院,彎如長虹的拱橋,遮風避雨的風雨橋,曲曲折折的玉帶橋,橫卧碧水之上。長數百米的凌波橋,各種各樣的雕塑象一組組變幻畫面展現在遊人的面前。岸邊與路旁的垂柳在微風的吹拂中,舞資婆娑,野鴨、鷺鴛時而可見。這里有鳥類12科57種,是皖北重要的鳥類與水禽棲息地,在湖中,開辟了野生禽類和動物養殖場,又從外地引進了孔雀、鴕鳥、山雞等。在園中另一側水中孤島上建有一橢圓形的跑馬場供遊客騎賽,與之相配套,湖邊興建了十來幢休閑別墅,形成了一個集游覽、休閑、會議為一體的好去處。
張庄公園:張庄公園位於潁上縣謝橋鎮小張庄,距縣城20公里,始建於一九七八年,由小張庄村投資興建。一九九五年進行擴建改造,現佔地面積為120畝。公園仙花草茂盛,樹木蔥綠,四周壁畫人物栩栩如生,漢白玉雕婷婷玉立,彩光噴泉波光閃爍,樓台亭閣古樸典雅,環境清幽,風景宜人。望富山是一座人工堆砌的假山,高37米,山坡綠蔭環抱,山頂涼亭可供遊人遠眺小憩,人工河如同一條玉帶環繞公園。公園南部是動物園,內有猴山熊館,幾十種珍奇動物供遊人觀賞。公園西部為游樂場,內有各種大型游藝機、電動火車、飛機等,供人游樂。公園外聳立一座高十三層的環保塔,登上塔頂,聯合國評選的生態環境「全球五百佳」小張庄村盡收眼度,美不勝收。公園高有停車場、小吃部、攝影部,為遊人提供優質服務。小張庄為聯合國評選出的生態環境「全球五百佳」。
淮上公園:淮上公園坐落在潁上縣城西五里湖畔,建於1923年,原系豪紳尤蔭軒的私人花園,名為「游園」,人們又可以其姓而名其園,俗稱「尤家花園」。解放後,改名為「淮上花園」。1954年,公園曾被洪水淹沒,「十年動亂」中,它又遭到嚴重破壞。但經過多次撥款整修擴建,恢復了園容,豐富了園景,面積由原來的二萬六千餘平方米擴大到四萬余平方米,使公園面貌煥然一新。公園三面綠水縈繞,北面花牆高峙。大門上方,鑲嵌著「淮上公園」四個金色大字,招引著遊人。園內,三條溪水橫貫東西,把公園自然分為四個景區。第一景區以盆景、花木為佳,景色秀麗宜人。有「太極石」、「地龍松」、「三環套月」、「風宜亭」、「月季池」、「十三太保」、「江心亭」等景點。第二景區以山石亭閣稱勝,別具一番風光。「迎賓軒」、「荷花亭」、「荷花池」、「鴛映池」、「靜生堂」、「九嶺十八峰」、「樓上樓」、「白石塔」等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第三景區是一片茂密的松林,風景獨具特色。景區內,松亭、松塔、松棚、松傘、松扇,松型生動、布置得體。第四景區是新建的花圃和植物園,終年繁花似錦,四季飄香。園中有「展望亭」和「看花樓」,建造新潁,園內培植著各種名貴花木。淮上公園面積雖小,但園內長廊水榭、亭台假山、松柏竹林、繁花綠草,布置井然有序,風景雅緻潔新,很富有山林自然之美和簡朴大方之態,成為潁上著名的游覽勝地。
⑷ 阜陽風景有哪些請一一介紹
阜陽潁上八里河
八里河簡介: 景區位於潁上縣八里河鎮東側,北距縣城6公里,西北至阜陽60公里,是潁上縣的一個天然內湖,稱「南湖」,處在潁、淮兩河交匯處,水面積1.8萬畝。也稱「南湖公園」,主要景點有世界風光、錦綉中華、水上動物園、游樂場等,佔地面積3600畝。2003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
門票·開放時間:八里河門票80元
聯票160元預定價100元(包含八里河80元、迪溝50元、尤家花園20元、張庄公園10元)
8:00—18:00 交通概況:八里河旅遊專線:
1、合肥--六安-- 八里河
2、蚌埠--淮南--八里河
3、宿州--蒙城--利辛--八里河
從阜陽汽車站出發每隔15分鍾就有一班往穎上縣的汽車,到了穎上坐景區專車前往,8元/人。 阜陽穎州西湖
穎州西湖簡介: 穎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位於安徽省阜陽市城西處,面積平方千米,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穎州西湖是我國唐宋時期著名的風景湖泊,北宋盛期與杭州西湖齊名,並稱「杭穎」,為我國四大名西湖之一。風景區內有眾多歷史人文內容,文壇巨子晏殊、歐陽修、呂公著、蘇軾等先後任穎州知府,給西湖留下了眾多詩篇。 穎州西湖座落在千里錦秀、淵源流長的穎灑之畔,是淮北平原一面中原明鏡,璀燦奪目,令人嚮往。她興於唐、盛於宋。有會老堂、清漣閣、畫舫齋、湖心亭、宜遠橋等十數處建築,並有菱荷十里,楊柳盈岸,久為遊人憩游勝境。唐、宋以來,即與揚州瘦西湖、杭州西湖並稱。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歐陽修由揚州移知穎州,尤喜此湖,有詩贊曰:「菡萏香情畫舸浮,使君不復憶揚州。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後歐陽修終老於此。清嘉慶後,湖面逐漸淤塞。今存有會老堂並歐陽修石刻像等遺物。 碑林是穎州西湖重要景點之一,建築面積19958平方米,建有碑林、碑廊、百龍亭、歐蘇雙亭、七峰塔、書畫展館、八仙過海、十二生肖等大型工世石雕,形成規模龐大且具徽派風格的古樸典雅建築群,供遊人觀賞,另設有賓館、餐廳、商場、遊艇等設施。
阜陽潁上迪溝
迪溝簡介: 迪溝生態旅遊風景位於潁上縣東北部的湯店鎮,地處濟河 .西肥河交匯處,東臨鳳台,北與利辛相接壤,204省道縱穿南北。94年以前,這里還是一條荒涼的灣地,後來因勢利導,結合旅遊業發展的趨勢在600畝58年遺留下來的小農場的基礎,邊規劃,邊實施,建成了生態旅遊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整個風景區由竹音寺,五百羅漢堂和生態園組成。
阜陽潁泉生態園
潁泉生態園簡介: 泉北生態園位於阜城北郊,跨湖而建,三大區相互輝映。南部為林果種植示範區,斑竹、桂花、香樟、琵琶等樹種點綴其中,隨風搖曳;中部為水產養殖示範區,日本錦鯉、斑點叉尾鰱、鮭魚、異域銀鯽等珍稀魚類徜徉其間,隨波逐浪;北部為畜牧養殖示範區,天鵝、孔雀、鴛鴦、獼猴、駱駝、鴕鳥等名貴動物各得其所,盡展其姿。 生態園由泉河窪地改造而成,現有水面50畝、土丘11座、橋梁10座、林木6萬株、花草220餘種、草坪20多萬平方米,人文景觀100餘處。它集「農業示範、生態教育、休閑娛樂」功能為一體,園內既有花香鳥語,又有禽飛獸走;既有芳草萋萋,又有水聲潺潺;既有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又有樓台亭榭,神飛顧盼,猶如置身天園樂府。
⑸ 阜陽最著名的景色是
文峰塔:文峰塔位於阜陽城中心幹道潁州路附近。近史志記載,因奎星樓不高,文星不太顯露,所以當地文風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於此建文峰塔,以振興阜陽文風。塔為全磚結構,七層八邊形,高31.8米。各層有塔心室,一層獨為一室,北門為階梯入口,有盤旋梯道貫頂。一、三、五、七層四方有四券形門;二、四、六層,在南、西、東三面各有三門。塔為密檐樓閣式,每層疊澀出桅,有仿木結構的磚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頂部起脊挑角,三疊珠式寶劍,由鐵制五叉剎桿貫串攢尖,造型樸素庄嚴。文峰塔與奎星樓,都建在城之東南方,即巽方。《山海經圖贊》說:「地虧巽維,天缺乾角」。阜陽地形西北高東南低窪,據《潁州志》記載:堪輿學家認為東南窪而地輕,地氣外溢而難出人才,須建塔以鎮之。《易·巽》說巽象風:「隨風,巽」。疏去:「風既相隨,無物不順」。按儒學家說法,巽為文章之府,塔有卓筆之形。故稱「文峰塔」。文峰塔既與「文」相關又極富道教色彩,該塔一些磚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長壽鹿、靈芝草、龍、鳳,有文人祈求的鯉魚跳龍門,還有陰陽魚圖案。這對研究當時人們的思想意識、審美心理和阜陽歷史等方面都提供了形象生動的寶貴資料。總之,這類塔屬於舊時所謂風水塔。
奎星樓:奎星樓,位於阜陽市老城東南城牆交結處,又稱拐角樓。據傳晴日登樓可望霍山,故舊縣志又稱「望霍樓」,俗稱「三篷塔」。原為明萬曆二年(1574年)知州趙世相擴建南城所建敵樓。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全磚結構,三層六邊形,通高9.93米,疊澀出檐,起脊翹角,結頂飾鐵制舞鳳,六角制銅制響鈴(1981年重修時改鐵制鈴)。鳳舞而有容儀,古人以為有瑞應,故頂飾具有傳統文化性質。奎星樓三層均室,但互不貫通。一層朝南開一半圓形券門,二層一門四圓形券窗,三層南門楣額為「奎壁聯輝」。「奎」、「壁」、「斗」均屬二十八宿星座。「奎星」是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首宿,因其「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所以《孝經·援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說。《春秋元命苞》更認為漢字起源也與奎星有關,說蒼頡「仰觀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歷代名畫記》說:「奎有芒角,下主辭章」。由於古籍中常把奎星與文字、文章聯系在一起,所以歷代文人都崇拜奎星,各地為之建樓奉祀,以祈禱本地文人輩出,文風昌盛。
潁州西湖:潁州西湖位於阜陽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兩岸,是古代潁河、清河、小汝河、白龍溝四水匯流處。因阜陽在北魏以後稱潁州而得名,為唐、明、清歷代名勝。明代《正德潁州志》載:西湖「長十里,廣三里,水深莫測,廣袤相齊」。《大清一統志》雲:「潁州西湖聞名天下,亭台之勝,觴詠之繁,可與杭州西湖媲美。」潁州西湖景色之美,四時俱佳,招徠不少文人志士出守潁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旅遊勝地。從寧代起有北宋詞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蘇軾、宋代中書侍郎呂公著等七大名人知潁州,為古潁州西湖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並留下了113首著名詩篇,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詩人的詩篇共259首。其中唐宋八大家佔四人,還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與蘇軾齊名的黃庭堅。蘇軾曾在詩中將潁州西湖與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可見,潁州西湖在古代確為天下西湖之冠。但後來由於黃河泛濫,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復存在。現僅存「會老堂」等建築。新的西湖在阜陽城西15公里處,周長11.5公里,湖面約5.74平方公里,水深 1-2米,是在原三十里河的基礎上興修而成的。湖中有島、島中有潭,綠柳盈岸,芳菲夾道,花木扶疏。主要景佔有:碑林公園,建有碑林長廊、碑林八卦陣,薈萃了當代名書畫家真跡五百餘幅。百龍亭、八仙、十二生肖等石雕,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絕。紫竹院,建有假山、游泳室等。隱閑堂,是拜祭歐陽修、蘇軾之處。清漣閣,系仿古建築,五層樓閣。九曲橋,由潁州西湖第一個漢語拼音字母組成,非常巧妙。魚宮,為兩個鯉魚伏,內有現代化的電動聲像裝置,如入仙境。另有遊艇、遊船、老虎等,更是讓人留連忘返。按照總體規劃,潁州西湖將建設成為既有古人文景觀的風景名勝,又有現代化游樂設施的重要景區,也是皖西北最有游覽價值,最有吸引力的旅遊勝地之一。
南湖公園:潁上南湖公園位於潁上縣城南10公里處,距阜陽60公里,整座公園建在一個有一萬多畝水面的自然湖面上。公園分南北兩大部分,北部建有三個面積 40-60畝的人工島,每島一景,各具特色,中西合璧,古今輝映,創意新穎。南部湖中以十二生肖形象為特徵零星散布十二小島。以各式遊艇穿行其間。南北園景以逶迤曲堤和卧波拱橋分界。曲堤兩側綠柳披拂,參差夾道,漫步堤上橋畔,大有杭州西湖韻味,雖無山水相映而成趣,卻有水天相接之奇觀。尤具特色的是北園口之卧波於清澈水面的長廊,長廊兩端各以九曲橋連通大島景點,長廊造型及廊中彩繪與北京頤和園相仿,幾百幅山水人物圖布滿雕梁畫棟,廊中留有 150個碑位,擬請中國著名書法家將唐詩三百首書寫後刻於碑上,造成中華唐詩三百首長廊碑的絕景。進入南湖公園,在大壩的高坡上突兀起七層塔和望湖亭。登高瞭望,水天一色,在湖中的島上,中西建築交相生輝,將歷史與現實、華夏與世界濃縮起來。希臘的宙斯廟、法國的凱旋門、德國的教堂與市政廳,荷蘭的風車及挪威的鄉村教堂把你帶入異域風情。中式的飛檐斗拱的庭院,彎如長虹的拱橋,遮風避雨的風雨橋,曲曲折折的玉帶橋,橫卧碧水之上。長數百米的凌波橋,各種各樣的雕塑象一組組變幻畫面展現在遊人的面前。岸邊與路旁的垂柳在微風的吹拂中,舞資婆娑,野鴨、鷺鴛時而可見。這里有鳥類12科57種,是皖北重要的鳥類與水禽棲息地,在湖中,開辟了野生禽類和動物養殖場,又從外地引進了孔雀、鴕鳥、山雞等。在園中另一側水中孤島上建有一橢圓形的跑馬場供遊客騎賽,與之相配套,湖邊興建了十來幢休閑別墅,形成了一個集游覽、休閑、會議為一體的好去處。
張庄公園:張庄公園位於潁上縣謝橋鎮小張庄,距縣城20公里,始建於一九七八年,由小張庄村投資興建。一九九五年進行擴建改造,現佔地面積為120畝。公園仙花草茂盛,樹木蔥綠,四周壁畫人物栩栩如生,漢白玉雕婷婷玉立,彩光噴泉波光閃爍,樓台亭閣古樸典雅,環境清幽,風景宜人。望富山是一座人工堆砌的假山,高37米,山坡綠蔭環抱,山頂涼亭可供遊人遠眺小憩,人工河如同一條玉帶環繞公園。公園南部是動物園,內有猴山熊館,幾十種珍奇動物供遊人觀賞。公園西部為游樂場,內有各種大型游藝機、電動火車、飛機等,供人游樂。公園外聳立一座高十三層的環保塔,登上塔頂,聯合國評選的生態環境「全球五百佳」小張庄村盡收眼度,美不勝收。公園高有停車場、小吃部、攝影部,為遊人提供優質服務。小張庄為聯合國評選出的生態環境「全球五百佳」。
淮上公園:淮上公園坐落在潁上縣城西五里湖畔,建於1923年,原系豪紳尤蔭軒的私人花園,名為「游園」,人們又可以其姓而名其園,俗稱「尤家花園」。解放後,改名為「淮上花園」。1954年,公園曾被洪水淹沒,「十年動亂」中,它又遭到嚴重破壞。但經過多次撥款整修擴建,恢復了園容,豐富了園景,面積由原來的二萬六千餘平方米擴大到四萬余平方米,使公園面貌煥然一新。公園三面綠水縈繞,北面花牆高峙。大門上方,鑲嵌著「淮上公園」四個金色大字,招引著遊人。園內,三條溪水橫貫東西,把公園自然分為四個景區。第一景區以盆景、花木為佳,景色秀麗宜人。有「太極石」、「地龍松」、「三環套月」、「風宜亭」、「月季池」、「十三太保」、「江心亭」等景點。第二景區以山石亭閣稱勝,別具一番風光。「迎賓軒」、「荷花亭」、「荷花池」、「鴛映池」、「靜生堂」、「九嶺十八峰」、「樓上樓」、「白石塔」等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第三景區是一片茂密的松林,風景獨具特色。景區內,松亭、松塔、松棚、松傘、松扇,松型生動、布置得體。第四景區是新建的花圃和植物園,終年繁花似錦,四季飄香。園中有「展望亭」和「看花樓」,建造新潁,園內培植著各種名貴花木。淮上公園面積雖小,但園內長廊水榭、亭台假山、松柏竹林、繁花綠草,布置井然有序,風景雅緻潔新,很富有山林自然之美和簡朴大方之態,成為潁上著名的游覽勝地。
⑹ 阜陽風景有哪些請一一介紹
阜陽生態園是安徽著名旅遊景點。
阜陽生態園座落在阜城西北城鄉結合部,古潁州西湖遺址,歐陽修「會老堂」北側,系農業結構調整,改造治理泉河窪地而建。景區佔地1107畝,一期工程2001年7月動工,2002年5月1日開園;二期工程2003年3月開始擴建,2004年5月1日對外開放。
古潁州西湖,不僅凝聚了古潁州大地濃厚的鄉土氣息,更汲取了歐陽修、蘇軾等文人學士清麗的詞風詩韻,誠所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大詩人蘇東坡任潁州知府時,痴迷於潁州西湖漣漪的風光,寫下了「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的傳誦千古的名句,把潁州西湖的香美和聞名於世的杭州西湖相提並論。由此可見,古潁州西湖的勝景以其獨特的園林建築和自然風光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暢想的空間。
建生態園,還古老潁州西湖綺麗的自然風貌。二十一世紀,賦於潁州西湖新的生命,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建設過程中注重尊重歷史,超重歷史,尊重時代,超越時代,把現代文化與歷史文化相結合,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相結合,融合古今中外,使園區突出生態農業特色,具有時代氣息的旅遊觀光景點。
生態園由十四部分組成。東南部有果樹種植示範區主要有葡萄園、梨園、桃園、石榴園、櫻桃園、柿園、蘋果園、棗園、斑竹園和桂花樹、香樟、琵琶樹、銀杏等稀有樹種;中部為水上樂園和垂釣中心,養有日本錦鯉、斑點叉尾鰱、銀鯽等珍稀魚類;北部為動物園有斑馬、天鵝、海鷗、孔雀、火烈鳥、鴛鴦、彌猴、駱駝、氂牛、梅花鹿、鴕鳥、黑熊、棕熊、金剛鸚鵡等80餘種名貴動物;中北部為文化園、高爾夫球練習場、農業科技示範園;西北部為五牛園和盆景園;西部為熱帶植物園區,引進20多個國家和地區珍貴樹木,其中佛肚樹、加拿利海棗、盤根榕樹等最為名貴,美麗異木棉為阿根廷國花;西南部為恐龍園,主要展示霸王龍、暴龍、長頸龍等;南部為休閑中心,設有棋牌室、茶樓、餐飲等與水上音樂茶座隔湖而望;中南部為大型游樂園,是遊客活動的好天地。
阜陽生態園水面110畝,土山11座,園內種植各種樹木82000多棵,鋪種草坪40多萬平方米,建造新穎別致的大小橋梁15座,可觀賞的人文景觀多達150多處,走進阜陽生態園,各種景觀令你耳目一新,讓你在觀賞中陶醉,陶醉中留連忘返,身心愉悅,興趣倍增。生態園里的動物憨態可掬,植物園蘊含知識豐富,可以讓遊人玩中看,看中學,認識許多稀有動物和植物,開拓視野,增長見識。2004年生態園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被安徽省評為「科技培訓中心」,被阜陽市評為「青少年活動基地」。
阜陽生態園建設風格獨特以高品位,生態性,知識性,趣味性為建園原則集「農業示範、生態教育、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一體,這里環境優雅、風景秀麗、將歐陽修「願將二十四橋月,換取西湖十頃秋」的傳世佳句以描述的勝景重新展示給世人。在這里可看、可賞、可吃、可學、可玩、可樂,是人與自然交流對話的最佳場所,是人們休閑娛樂的最佳去處。
你喜歡阜陽生態園景點嗎?安徽人民隨時歡迎你來旅遊!
⑺ 阜陽有什麼風景
八里河風景區
八里河風景區,位於安徽省潁上縣南部的八里河鎮,南臨淮水,東瀕潁河,北距潁城4公里,西迄阜陽58公里,東南距合肥170多公里。該風景區是在多年建設的基礎上,1991年特大 洪水後充分利用低湖沼澤窪地,綜合治理而成的,1996年對外開放,主園區「世界風光」、「錦綉中華」、「鳥語林」、「碧波游覽區」,佔地3600畝。八里河的環保成就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環保「全球500佳」,被安徽省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並成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2013年成功躋身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潁州西湖
潁州西湖為國家AAA級風景區,位於阜陽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兩岸,是古代潁河、清河、小汝河、白龍溝四水匯流處。因阜陽在北魏以後稱潁州而得名,為唐、明、清歷代名勝。明代《正德潁州志》載:西湖「長十里,廣三里,水深莫測,廣袤相齊」。蘇軾曾在詩中將潁州西湖與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從宋代起有北宋詞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蘇軾、宋代中書侍郎呂公著等七大名人知潁州,為古潁州西湖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並留下了113首著名詩篇,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詩人的詩篇共259首。其中唐宋八大家佔四人,還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
阜陽生態園
阜陽生態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級園區、全國科普基地、全國林業科普教育基地。風景區始建於2001年7月,2002年5月1日開園,是一家以農業觀光為主線集「農業示範、科普教育、生態環保、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的著名旅遊景區,總面積1200畝,有現代農業園、熱帶植物園、精品果園、採摘園、江南水鄉、九和塔、龍泉瀑布、豎琴廣場、熊貓館、百鳥園、歐陽修故居——會老堂、水上樂園等18處主題景觀組成,風光旖旎,景色秀美,被譽為「歐公故居、生態仙境」。
迪溝生態樂園
迪溝生態旅遊風景區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位於潁上縣東北部的迪溝鎮(原名:湯店鎮),地處濟河,西肥河交匯處,東臨鳳台,北與利辛相接壤,204省道縱穿南北。在小農場的基礎,建成了生態旅遊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整個風景區由竹音寺,五百羅漢堂和生態園組成。五羅漢堂非常完整,且全部由香樟木整雕而成,堪稱「中國雕塑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竹音寺與五百羅漢堂合璧一處,構成了完整的佛教文化場所。迪溝生態園為潁上縣湯店鎮興建的集動植物養殖繁育、觀賞為一體的生態園林。內有數百隻孔雀、上千隻水鳥以及天鵝、鷹鷲、鴕鳥、鸚鵡、大象、老虎、獅子、矮馬、猴子、狗熊等飛禽走獸和數百種植物。
迪溝生態旅遊風景區
阜陽文峰塔
文峰塔位於阜陽城中心幹道潁州路附近。據史志記載,因奎星樓不高,文星不太顯露,所以當地文風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於此建文峰塔,以振興阜陽文風。塔為全磚結構,七層八邊形,高31.8米。各層有塔心室,一層獨為一室,北門為階梯入口,有盤旋梯道貫頂。一、三、五、七層四方有四券形門;二、四、六層,在南、西、東三面各有三門。塔為密檐樓閣式,每層疊澀出桅,有仿木結構的磚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頂部起脊挑角,三疊珠式寶劍,由鐵制五叉剎桿貫串攢尖,造型樸素庄嚴。文峰塔既與「文」相關又極富道教色彩,該塔一些磚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長壽鹿、靈芝草、龍、鳳,有文人祁求的鯉魚跳龍門,還有陰陽魚圖案。
阜陽文峰塔
王家壩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王家壩國家濕地公園地處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王家壩鎮境內,處於中國南北兩大植物區系的過渡與匯集的特殊地區,動植物資源豐富,維管束植物88科377種,動物共有11綱100科140種。每年的初夏,灘塗出露、綠草茵茵,眾多水鳥在此棲息、繁殖,景象甚為壯觀。濕地公園堅持保護優先、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以濕地植被演替過程和鳥類變化為研究重點,結合王家壩精神和淮河文化的展示,建成集濕地生態保護、濕地科研監測與科普宣教、濕地合理利用及宏揚王家壩精神為一體的省級濕地公園。
安徽王家壩國家濕地公園
界首兩灣濕地公園
界首兩灣濕地公園位於代橋鎮境內,距界首市區27公里,總規劃面積為603h㎡,其中濕地面積454.2h㎡,「兩灣」濕地主要由鎮境內的泉河河道、馬灣與南季灣三個部分組成,與代橋鎮境內縱橫交錯的「八溝」渾然一體,構成獨特的生物群落,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特別是水禽類繁育的天然場所。計劃投資1.8億元,擬建有「生態保育區、宣教展示區、生態恢復區、合理利用區、服務管理區」等。
界首兩灣濕地公園
沙潁河國家濕地公園
沙潁河國家濕地公園,為耿樓河道濕地,位於太和縣城周邊,延伸面積達20平方公里,濕地河流、溝渠、沼澤集中連片,相互連通,形成了相對完備的復合濕地系統,發揮著行洪、灌溉、航運、凈化水質、調節氣候、維護區域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生態功能。沙潁河濕地是永久性的河流濕地,濕地公園原有生態環境現保持完整,動植物資源豐富。地理條件優越,濕地周邊歷史遺跡眾多,文化久遠,內涵豐富。
沙潁河國家濕地公園
泉鞍洲濕地公園
臨泉縣泉鞍洲濕地公園位於流鞍河與泉河交匯區,轄流鞍河下游和泉河張營、城關段,規劃總面積850公頃,涉及白廟、張營、黃嶺、田橋、城關及縣經濟開發區6個鄉鎮(區)。濕地公園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多樣,水質優良,魚類豐富,同時也是鳥類棲息的天堂。泉鞍洲濕地公園的建設,將在全面保護和恢復流鞍河、泉河濕地功能,維護濕地生態系統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特產
阜陽咸鴨蛋阜陽河流眾多也是養鴨蛋好地方,自然鴨蛋也很多,阜陽有個最普遍也是最傳統的方法,是由天然燒鹼(草木灰),食用鹽(無公害),腌制15——20天,個個出油。
太和貢椿中國唐代曾用此物作貢禮,清朝時被御封為「貢椿」,名揚天下。 尤其在穀雨前採摘的椿芽,更是香鮮脆嫩,食之能使人提神、明目。既可沏成椿芽茶,又可調拌成麵食。 據《中國中葯大全》記載,椿芽可防止咳嗽、嘶啞、水土不服及妊娠反應等症狀。[17] 太和椿芽尤以黑油椿品質最佳,穀雨前來摘,腌制後長年不腐,常食可抗腫瘤。
紅薯粉絲阜陽自古盛產紅薯粉絲,但產於阜南縣苗集鎮的「張古牌傳統農家粉絲」最為著名。
太和櫻桃
太和櫻桃太和縣是中國櫻桃的主要產地,唐宋時期已有名氣,著名品種有:大鷹嘴、杏黃桃、黃金桃、金畿桃、銀紅桃等。其特點為成熟早,果核內無仁、含糖量高。
荊芥是安徽省阜陽市栽培歷史較久的一種夏季綠葉香辛蔬菜,其柔嫩莖葉可作涼拌菜,具有清涼薄荷香味;炒食魚、肉、蝦時,放入荊芥可解除腥味。荊芥在醫學上也有一定價值,取其花穗入葯,可祛風利咽,消除咽腫、火眼等。
柳編阜南黃崗、潁上半崗利用當地豐富的杞柳資源,早在明清時期,就從事柳編生產,為傳統手工藝產品,主要有各式提籃、麵包籃、水果盤、食物箱、花籃、動物籃等40多種型號,600多個品種。產品已遠銷日、意、荷、英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阜南杞柳:全縣已發展杞柳十萬畝,年產鮮條1.5億公斤,
阜南柳編
年創產值2.5億元,面積、產值均居全省第一,是中國四大杞柳產區之一。阜南縣柳編工藝已有500年的歷史,產品暢銷國內二十多個省市、出口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阜南縣有二十餘萬人從事柳編加工。2000年,阜南縣被評為「中國名特優經濟林之鄉」。
界首盧氏彩陶
界首彩陶秉承唐三彩遺風,又吸收了剪紙、木版年畫的藝術風格,在制陶技藝中自成流派。在胎面的製作上,界首彩陶飾以兩層化妝土,在刻畫過程中表現出赭、黃或赭、白兩種基本對比色;在刻畫題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鳥、魚、蟲為創作對象外,還著重吸取了傳統戲曲中的藝術元素,以一幕幕場景的形式加以表現,盧山義的"刀馬人"系列是其代表![18]
美食
阜陽地鍋雞
阜陽小吃屬安徽沿淮風味,以蚌埠、宿縣、阜陽等地為代表,主要流行於安徽中北部。沿淮風味有質朴、酥脆,咸鮮、爽口的特色。在烹調上長於燒、炸、餾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佐味。
地鍋雞
地鍋雞,現盛行於皖北一帶,特點:地鍋雞很嫩,又保住了雞特有的香味。名稱來歷:舊時農村用的鍋多用磚頭砌起外糊泥巴,在地上添柴燒飯,所以稱為地鍋。地鍋雞的特色在於燒時用木炭,大鐵鍋保持土菜風味,鍋上貼一圈死面鍋餅。起鍋時雞香餅脆。
格拉條
大概起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阜陽,是阜陽特有的一種食物,
阜陽格拉條
頗受當地人的喜愛,它的名字來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陽「攪拌」的方言是「擱拉」。而這種類似面條的食物需要將各種作料均勻攪拌所以就被稱為「格拉條」格拉條是一種面條,都叫格拉條。
太和板面
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區麵食的一面旗幟。相傳太和板面源於三國時期。桃園兄弟」劉備、關羽、張飛駐守潁州(今安徽阜陽),張飛吃面總嫌太軟、不筋斗、清淡無味;廚師多次琢磨,面經過上百次的試和面成功了;而後張飛對廚師又指明要用羊肉做湯為料,廚師靈機一動,添加近十多種能食用的葯材(當然也包括辣椒)和羊肉一起為張飛做面,張飛吃後頓感可口。之後安徽板面便在穎(阜陽)、宛(南陽)、襄(襄樊)廣為流行。
撒湯
撒湯,是流傳於民間的一種小吃,起源於古潁州。撒湯以其簡單的做法和鮮美的口味被流傳開來。撒湯主要是用羊或者雞的骨頭來熬制的湯,湯里稍微勾點芡汁,讓湯濃一點。打一個雞蛋在碗里攪勻,用滾開的湯汁一沖,沖成蛋花,鮮美的撒湯就做成了。
⑻ 作文 風景這邊獨好 (寫阜陽的風景)
風景這邊獨好作文展示
佳作一:
雄偉巍峨的青山,廣闊無垠的碧海,幽深博大的藍天,是令人心馳神往的自然風景。
痛飲黃龍的岳武穆,青史留名的文天祥,詩文並茂的蘇東坡,是璀璨奪目的人文風景。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蘭亭集序》,「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太白詩,是深邃奧妙的精神風景。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芸芸眾生,卧虎藏龍。絢麗多彩的自然風景,琳琅滿目的人文風景,深不可測的精神風景,真是「百般紅紫斗芳菲」。但在這「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世界裡,不要「雲深不知處」,而應當「不畏浮雲遮望眼」,傲泰山之雄、廬山之險、峨嵋之秀,欺滄海橫流、百川到海,敢於挑戰自我,呼喊出自己沉穩而有力、鏗鏘而優美的心聲:我就是一道風景線。
文種足智,難逃屍橫刀下;韓信多謀,難免禍起未央;子胥善哉,難逃引頸刀下;屈原忠貞,難免屍沉汩羅;岳武穆智勇雙全,可嘆懷才不遇。他們的悲慘遭遇,使人有一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悵惘,雖然功敗垂成,但也是不可多得的亮麗風景,它向世界展示了經驗教訓。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武鄉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張子房學富五車,文韜武略。長坂坡上趙子龍一桿銀槍殺得曹兵膽戰心驚,當陽橋前張翼德一聲怒吼噓得北寇丟魂喪膽;上方谷中諸葛亮一把火驚得司馬懿手足無措,魚腹浦旁武鄉侯一堆石迷得陸伯言頭暈目眩。他們的功成名就使人有一種「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豪邁。
落紅是一道風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蓮花是一道風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我是一道風景,世界因我而改變,世界因為而自豪。
佳作二:
風景這邊獨好
我走走停停的觀賞這里美麗的景色,當我看到這里一處的漂亮的景色時 ,我不由得停下了腳步。因為這里的景色實在是迷人,它用那能發電的眼睛,使我留在這里。我一下子驚呆了,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有生機的充滿活力的美景。它美的另人陶醉,美的另人痴迷,美的另人贊嘆不已!
瞧那櫻花,正開得轟轟烈烈。它們是一種叫不上名字來的櫻花樹:有的是淺粉紅色的,像一個個害羞的紅臉頰;有的枝頭上是又紅又白的,好似一樹的桃花;有的是一樹的白色,它們都像是得了病似的,臉色蒼白。櫻花千姿百態,聖潔如百合,清純於荷花,絢爛於向日葵,嬌艷於玫瑰。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嚷嚷。櫻花美得無奈,美得張揚,美得超凡脫俗。人們把「沉魚落雁、閉目羞花」獻給了四位美女(貂禪、楊玉環、西施、王昭君),而我卻更願意將它獻給眼前的繁花,這萬千寵愛集一身的櫻花!
我走近櫻花,迎面撲來了陣陣清香。據說櫻花是色、香都很淡的花,但是一旦盛開,則較桃花更艷,較梅花更芳醇。我聞著花香,細細的欣賞起櫻花來。櫻花有五片花瓣,每片花瓣都白白的,隱隱約約還能透出一絲粉紅色來。看一朵,有獨特的美;看一樹,有開放的美。花朵爛漫似天霞,花香四溢天涯。櫻花有著令人佩服的勤勉、熱枕、剛毅、執著的獨特風格。再往近處一看,它們一簇一簇的群放,一簇一簇的花兒散發出的清香更是令人著迷。花兒們就像是一群群可愛的娃娃,爭先恐後的讓人們來觀賞自己的艷麗風采!
再看那站在櫻花旁邊的桃花,美麗極了。它們在朝我微笑,遠遠望去,就像是天上的金紅太陽,閃閃發光。雨後的桃花真香呀,使人一聞到它的芳香就心醉。好一句:「盈盈荷花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後嬌呀!」這些桃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有一簇簇的,有單獨一個的,真是千姿百態,無奇不有呀!桃花像杏花,是淺紅色的,它們每天都在爭奇斗艷!
它的樹干有點歪,像是個大寫字母Y一樣傾斜著。它的葉子呈條形橢圓的,碧綠碧綠的。它的小花和葉子均勻地分散在樹枝上,遠處好似一棵正在迎接遠客的碧綠的迎客松;近處又如同一位啊娜多姿的亭亭玉立的翩翩起舞的妙齡少女。幾天後,桃花凋謝時,你站在樹下,就像是在下花雨一樣,散發出淡淡的幽香。我彷彿就是一朵在風中飛舞的將要落地的小小的一片桃花瓣,但我不願意落向地面,好想再飛一會兒。當花瓣落盡後,小蜜蜂飛來告訴我它一天共采了多少好吃的蜂蜜,小鳥飛到樹上叫著告訴我,它這一天的喜悅,我又迫不及待的告訴它們,我這一刻的幸福與快樂,我們都欣喜地向對方祝賀。當我的美夢完全做完後,我才發現:我不是一朵花,我是在賞花呢!
我又記起了前幾天的桃樹。桃樹上生出無數條枝丫來,樹枝上粉紅色的桃花都開了,每一片花瓣挨挨擠擠的湊在一起,像一個個小姑娘的燦爛笑臉,可愛極了!
那邊還有丁香花。那些碧綠葉子都藏在萬朵繁花之中。它們小小的,一點兒都不顯眼。它們也是一簇一簇的,有的又白又小非常嬌嫩,有的還是金黃金黃的,非常淡雅。它們散發出迷人的香氣,使人像是被施了魔法,在丁香花的樹下留戀不歸。
還有幾棵高大挺秀的鐵樹。鐵樹的周圍是帶有尖尖的扎人的帶有長刺的大葉子,就像是一隻綠孔雀,尾巴大大的,一直高昂到身體上邊。它的中間是一些發灰的小刺,那些小刺應該是它們新生的命根子吧!
迎春花的花很少,葉子可多的不得了,它們像是在和我們捉迷藏似的,躲在茂密的嫩葉中,不出來。不過它倒是在嫩葉的襯托下,蠻漂亮的。花瓣金黃金黃的,和小雞的羽毛差不多。花兒小小的,看起來只有桃樹葉的1/2吧!
再看看紫藤,像是一位年輕姑娘在梳洗她那紫紅紫紅的長發;又像是水流湍急的紫瀑布一樣,流下了深淵。水是紫紅的,地面也是紫紅的,只有石頭是綠的,它們配合的也是非常的默契的嗎!
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面深沉,潑潑灑灑,在春風中正開得爛漫。這就是我們充滿魅力的校園!
你看看吧
⑼ 阜陽西湖 和 杭州西湖
阜陽西湖是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