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西溪濕地景觀

西溪濕地景觀

發布時間: 2020-12-30 01:34:01

『壹』 西溪濕地有哪些景點

http://ke..com/view/79820.htm#6
三堤十景
福堤
「福堤」是一條南北向的長堤,全長2300米,寬7米,位於蔣村港的西面、深潭口港的東面,自南向北貫穿了整個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中間串起六座「福」字橋,分別名為元福橋、永福橋、慶福橋、向福橋、廣福橋、全福橋。六個「福」字,寄託了西溪百姓美好的心願,散發著無限濃郁的鄉情。「河是自然,橋是文化」,福堤「六福橋」先後串接起了御臨古鎮、高庄、交蘆田莊、交蘆庵、曲水庵、洪園、河渚街、蔣村集市……等眾多景點,是西溪的一條文化堤,其意為杭州是「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綠堤
「綠堤」是一條東西向的長堤,全長1600米,寬7米,兩側多接魚塘,魚塘基上植被豐富,生態環境良好,景觀優美。在綠堤的東部和城市相接的區域就坐落著「一帶四區」西溪濕地植物園——綠堤濕地植物群落展示帶和包家埭水生植物群落展示區、西側水生花園展示區、東側水生花園展示區、濕地經濟植物展示區。綠堤穿越了西溪的核心保護區,自西向東串起了濕地生態植物園和濕地生態主要科研科普項目……等,是西溪的一條生態堤,與杭州市打造生態城市相呼應。
壽堤
「壽堤」位西溪濕地三期內,與五常港並行,南北走向,全長約3600米,寬4.5米,是西溪濕地中最長的一條堤。南起五常大道濕地三期入口處,北至文二西路南側的水上巴士碼頭,兩岸縱橫交錯的水域,百年的樹木碼頭,形成自然天成的生態景色。將龍舌環綠、慈航送子、龍舟勝會、洪園隱秀、幔港尋幽、橋亭思母、柿林秋色、村埭田園等西溪美景串珠成鏈。漫步堤上,如在畫中游,舉目遠眺,可見群山疊翠,山影與河港交相呼應,景宇肅澄,令人心曠神怡。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乘坐電瓶車,沿途用心去捕捉西溪美景的細節,去細細體味,感受自然、野趣、返樸歸真的意境。旖旎的自然風景,深厚的歷史,濃郁的田園水鄉風情,完美的自然生態與厚重的歷史文化交融為一體,使風景呈現在舉目望去的每一處地方。壽堤的取意與杭州市打造健康城市的目標相一致。
秋蘆飛雪
初名大聖庵,始建於宋。「庵水周四隅,蒹葭彌望,花時如雪」。陳繼儒取唐人「秋雪蒙釣船」詩意,題名「秋雪」。自宋而元、明,屢有興廢。清南潯商賈周慶雲從住持明圓手中購得庵址,重建大殿三楹及彈指樓,復以舊制,並增三楹置為「兩浙詞人祠堂」,奉祀唐張志和以下詞人1044人,後毀。2005年重建,是西溪景區內唯一需舟楫才能到達的景點,也是西溪濕地的精華景點之一。
火柿映波
柿子樹,被譽為長壽樹,七絕果。前人稱贊:"柿有七絕:一長壽,二多蔭,三無鳥巢,四無蟲蠹,五霜葉可玩,六佳果可食,七落葉可書。"每當金風送爽之時,一樹樹飽滿次第呈現眼前。
藍天碧雲下,蒼蒼翠翠,一望無際的柿林,一粒粒橘黃的果點染了這幅美極的柿林秋色。有的柿樹葉子已幾乎落盡,只剩下一樹豐碩的果實,伸向藍天里,彷彿一盞盞紅燈籠,高高掛在枝頭,點亮了這片柿林的秋天。西溪水岸,紅柿萬株,紅果累累,綴滿枝頭,鄉村田園景色展現眼前,使西溪濕地顯露別樣風情。
龍舟勝會
自古以來,每年農歷端午節,西溪四鄰八鄉之龍舟勝會於此,這一傳統民俗活動至今長盛不衰。相傳清乾隆帝南巡江南,曾在深潭口觀賞蔣村龍舟,欣而口敕「龍舟勝會」。自此西溪龍舟聲名遠播。現在,每年端午龍舟勝會,深潭口和五常河道兩岸人聲鼎沸,熱鬧非常,古戲台上戲曲、武術、舞龍舞獅精彩紛呈,水中幾百條龍舟來往穿梭,試比高低,這項象徵西溪人勇猛頑強,百折不撓,追求美好生活的民俗活動。
2008年,五常龍舟勝會作為民俗類端午節組成部分,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邁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行列,這無疑是西溪"文化濕地"品牌的一張重要的「金名片」。
蓮灘鷺影
西溪綜保工程,極大地改善並恢復了生態環境,西溪已成了鳥類和各種濕地生物的天堂。蓮花灘生態保護區位於西溪腹地,是西溪主要的觀鳥區,植被豐茂,綠水環繞,鷺鳥飛翔天際,鳴禽宛轉叢林,生意盎然,野趣紛呈。
洪園余韻
洪氏家族是宋、明、清時期著名的「錢塘望族」,明尚書洪鍾晚年歸隱於西溪五常,建洪園,為休憩吟詠之所,槿籬茅舍,小橋橫溪,此後洪氏家族在五常繁衍生息數百年,涌現出了洪楩、洪升等一批歷史名人。當年,洪鍾承先世遺業,青緗盈積。構書樓,課子弟,閑與老農村翁究晴雨、話桑麻,怡然自樂。此次復建,盡現園內峰石崩雲,花木扶疏勝景。體現寧靜淡泊、遠離喧囂的歸隱文化。
蒹葭泛月
該景點位於五常港東御田裡。西溪環迥五常,四周一望沙汀水瀨,蒹葭彌望。土風淳厚,有黃橙、紅柿、紫菱、香茶之美,四時皆宜,宜秋更宜月。秋深蒹葭吐絮,遇風吹,漫天秋雪。
月夜泛舟蘆港,四望茫無邊際,晶光搖曳,皎潔眩目,月明溪動,光漾天際。厲鶚詩雲:「一曲溪流一曲煙」,非親臨其境,不知其美也。明人施萬於月夜泛舟西溪,有詩寫道:「白露帶蒹葭,月光翻在水。恍若御天風,高歌雲漢里。」
漁村煙雨
地處西溪腹地,原為西溪自然村落,2005年西溪一期綜保工程中予以修繕。有西溪釀酒、婚嫁、桑蠶、漁耕等民俗農事展示及餐飲設施。其周水塘交錯,環境幽靜,樹木繁蔭。尤適雨至,凸顯"一曲溪流一曲煙"的迷人景色。
曲水尋梅
西溪梅墅位於西溪濕地公園的東南片,毗鄰河渚精華「秋雪庵」景點,與附近的梅竹山莊、西溪草堂、西溪水閣等,共同構成西溪梅竹休閑區。其周梅花成林,渾然樸野,是西溪主要賞梅區之一,重現「過客探幽休問逕,雪香深處是西溪」的意境。
高庄宸跡
高庄,又名西溪山莊,俗稱西庄。始建於清順治十四年(1657)至康熙三年(1664)之間,是清代高士奇在西溪的別墅。高士奇,杭州人。其學識淵博,能詩文,擅書法,精考證,善鑒賞,被清人比作李白、宋濂一流人物,所藏書畫甚富。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南巡時,曾臨幸西溪山莊,並賜"竹窗"二字和詩一首。現恢復的高庄由高宅、竹窗、捻花書屋、桐蔭堂、蕉園詩社等建築組成,再現了當年康熙臨幸高庄的歷史場景。
河渚聽曲
河渚是西溪濕地的一處古地名,在西溪東北。恢復的河渚街是遊客休閑、購物的場所,展示西溪特有的民俗文化和西溪物產等。可在茶館品茗,在商鋪購買西溪小花籃、藍印花布、西溪米酒、糕團、古盪盤柿、竹筍、西溪魚製品等土特產,在蔣相公祠堂瞻仰賑濟扶貧、樂善好施的蔣氏三兄弟,在古戲台欣賞越劇表演,在龍舟展示館參觀西溪龍舟發展史,欣賞工匠的龍舟雕刻和模型製作。

『貳』 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溪濕地有什麼值得觀賞的景色呢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的提高,所以人們在工作之餘也會出去旅遊度假,欣賞一下我們國內其他城市的風光,放鬆自己心情的同時,還能夠開闊自己的眼界,了解到我們國內其他城市的一些歷史文化。


不知道大家過去有沒有聽說過這一個景點,如果有機會去到當地旅遊的話,一定不能錯過這個地方,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里,如果大家對此有什麼疑問或者看法,歡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評論。

『叄』 離浙江西溪濕地公園近點的景點有哪些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坐落於浙江杭州市區西部,距離杭州西湖五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中國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佔地面積約11.5平方公里,分為東部濕地生態保護培育區、中部濕地生態旅遊休閑區和西部濕地生態景觀封育區。園區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六條河流縱橫交匯,水道如巷、河汊如網、魚塘櫛比如鱗、諸島棋布,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緻,集生態濕地、城市濕地、文化濕地於一身,堪稱中國濕地第一園。2009年11月03日,浙江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西溪濕地以其天然的濕地環境景觀著稱,是杭州標志性旅遊勝地之一,這里多次成為電影的取景之地。每年一度的花朝節更是使得錦上添花。當你漫步在曲徑悠亭,聆聽上一首古典的輕音樂,絕對是人生中的一大樂事。
2015年10月,西溪濕地旅遊區主要存在安全隱患明顯,多處人流集中處無警示標識,遊船安全設施不到位;導覽服務不完善,導游講解水平抵,標識系統不完備,商業設施標識混亂等問題,對景區給予嚴重警告,並公開通報,給予6個月時間整改。[1]

『肆』 杭州西溪濕地有什麼景點~有什麼好玩的~~~

看點 每年端午節在深譚口舉行的龍舟勝會,歷史悠久,形式獨特,被譽為「花樣龍舟」。 煙水漁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蠶·絲·綢故事」重現西溪原居民的農家生活勞動場景,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水鄉典型的民俗。西溪之勝,獨在於水。整個園區約70%的面積水域。六條河流縱橫交匯,其間分布著眾多的港汊和魚鱗狀魚塘,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緻。 西溪之重,重在生態。在濕地內設置了費家搪、蝦龍灘、朝天暮漾三大生態保護區和生態恢復區。入口處設濕地科普展示館,園區內有三個生物修復池和一塊濕地生態觀賞區。 西溪人文,源遠流長。西溪自古就是隱逸之地,秋雪庵、泊庵、梅竹山莊、西溪草堂在歷史上都曾是眾多文人雅士開創的別業。深譚口百年老樟樹下的古戲台,據說還是越劇北派藝人的首演地。門票 80元/人;1.0米-1.3米之間的兒童;1.0米以下兒童免票入園; 杭州市大中小學生憑學生證享受門票5折優惠。持IC卡的遊客,離休幹部、現役軍人、70歲以上的老年人、杭州市殘疾人、浙江省30年以上教齡的教師免費。開放時間7:30-17:30 您覺得這個答案好不好? 好(0)不好(1) 好老人啊 回答採納率:17.9% 2009-04-30 06:28 檢舉相關問題

『伍』 西溪濕地景色怎麼樣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市區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這里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質朴、文化積淀深厚,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西溪之勝,獨在於水。水是西溪的靈魂,園區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水域,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六條河流縱橫交匯,其間分布著眾多的港汊和魚鱗狀魚塘,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緻。
西溪之重,重在生態。為加強生態保護,在濕地內設置了費家搪、蝦龍灘、朝天暮漾三大生態保護區和生態恢復區。入口處設濕地科普展示館,園區內有三個生物修復池和一塊濕地生態觀賞區。西溪還是鳥的天堂,園區設有多處觀鳥亭,給遊客呈現出群鳥歡飛的壯麗景觀。
西溪人文,源遠流長。西溪自古就是隱逸之地,被文人視為人間凈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莊、西溪草堂在歷史上都曾是眾多文人雅士開創的別業,他們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詩文辭章。深譚口百年老樟樹下的古戲台,據說還是越劇北派藝人的首演地。
西溪民風,淳厚質朴。每年端午節在深譚口舉行的龍舟勝會,歷史悠久,形式獨特,被譽為「花樣龍舟」。煙水漁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蠶·絲·綢故事」重現西溪原居民的農家生活勞動場景,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水鄉典型的民俗。節假日日期間一般遊人很多。

『陸』 西溪濕地旅遊景點有哪些

西溪看點
概述
在西溪,或泛舟湖漾,或獨釣塘邊,春日踏青,夏日采菱,秋日觀蘆,冬日探梅,各種各樣令人愉悅的遊憩活動全憑遊人興致。 西溪一期共開放煙水漁庄、秋雪庵、西溪水閣、梅竹山莊、深潭口、西溪梅墅、西溪草堂、泊庵等八大景點。這些充滿當地特色,富有濕地風情的活動不妨去領略一下。
鴨子灣里看鴨子
西溪景區水網密布,溪、河、湖、港、灣、塘棋布,河港縱橫,水塘相連。
坐船從碼頭出發,沿途會經過一個灣口,叫做「鴨子灣」。這個名字由來有兩種說法:一個是由於這個灣口的形狀像鴨脖子一般彎曲而得名;另一個說法是因為這里水中生物繁多,鴨子喜歡成群結隊來此覓食,在灣里常常能見到或悠閑劃水、或忙碌捕食的鴨子而得名。但不管哪種說法,遊客都可以看到和體會到這里濃郁的野趣和勃勃生機。
行走在煙水漁庄岸邊,你也能在水草叢里發現鴨子的蹤影,野趣生動。
登上高台觀飛鳥
杜甫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西溪濕地登高望遠,感受的不是盪氣回腸,而是精靈般的小鳥。
西溪濕地是鳥類的天堂,已發現的鳥類有白鷺、杜鵑、黃鸝、喜鵲等89種,接近杭州鳥類種系總數的一半。西溪觀鳥主要有兩種類型―――高台觀鳥和掩體觀鳥,一為遠觀,一宜近窺。
在煙水漁庄有一幢三層的樓閣式建築―――煙水閣,那裡是高台觀鳥的好去處,遊客在這,可以用望遠鏡細細欣賞鳥類飛翔或棲息,又可以不打擾鳥類生活。秋雪庵周圍的河渚蘆盪,借著蘆葦做掩護,同樣也是觀賞鳥類的好去處。
小船悠悠探梅花
杭州歷來有幾個賞梅盛地,比如靈峰、超山等。在明代中期,西溪與靈峰、孤山並列為杭州三大賞梅盛地。至清代,西溪探梅已成為西湖十八景之一。在西溪觀賞梅花,最富有韻致的地方是:水上觀梅、搖舟探梅。《西湖志》稱:早春花時,舟從梅樹下,彌漫如雪。
現在劃船進入西溪,除了沿水路能不時看到岸邊梅樹探頭外,濕地東南片的西溪梅墅更是集中了各類梅花。沿梅墅西邊的水路由南向北,過春信橋,就能看到滿山遍野的梅花。登岸拾級而上,有兩個草頂建築,再前行,就可以看到杏梅園和紅梅塢。杏梅園是梅墅土坡最高點,可以倚梅望遠;紅梅塢以梅樹為籬,再現舊時生活場景。
漫步舊時石平橋
西溪濕地,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魚塘,所以自然也有很多橋。河流是自然,橋梁則是文化。西溪原來有很多古橋,比如問雲橋、得仙橋、盈春橋等,每一座橋都有一段傳說,但不少橋在漫長的歲月中已經消失,只留給後人美好的回憶。
現在的西溪濕地里,還有很多三孔條石平橋。它的特點是橋面平直,沒有橋欄桿,或欄桿很低。據說這種橋大多是清朝道光年間一位叫張大仙的石匠造的。這樣造橋省錢,沒有坡,沒有欄,也方便了當地農民挑擔過橋,免得碰撞。
領略吐翠老樟樹
西溪濕地里有包括梅、竹、桑、柳、茶等不同類型的植物200餘種,其中保留下來的老柿樹在一期工程內有2802棵,觀賞各種植物將成為游覽西溪的一大樂趣。
深潭口村位於西溪濕地西北部,過去這里有一個很深的水潭,四周河水呈十字形在此交叉相連。沿潭自東北至西南,有三棵百年老樟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夏天坐在樹下,幾乎感覺不到炙熱的太陽。這個地方一定不能錯過。
花叢相伴好野餐
「雖無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來。」春天到西溪踏青,一直是杭州人的傳統。這時候的西溪濕地,水綠如藍,花開似火,到處生機勃勃。無論在草灘上漫步,還是駕舟盪漾在碧波上,都會讓人神清氣爽。
到了吃飯時間,有興趣的遊客可以自己在水邊覓一處花叢,以藍天為頂,綠草為毯,百花為屏,蟲鳥為伴,攤開准備好的野餐布,拿出家中帶來的各式美味,吃上一頓風味獨特的花下野餐,這樣一定會使你情趣大增、胃口大開。
品品西溪大碗茶
西湖龍井茶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首,中外皆知。但很多人不一定知道的西溪茶葉,自古也是聲譽很高。
清代著名經學家孫晴川家在西溪,他寫的《南漳子》一書就指出西溪地少水多,土地適合種茶,由於沒有田種,就用茶葉來換米。西溪種茶歷史悠久,茶葉品質很高。明朝晚期著名的文學家、佛教居士馮夢禎,曾經做過南京國子監祭酒(相當於國立大學的校長)。他死後就葬於西溪,在他的著作里,盛贊了西溪的茶葉,說「西溪茶利之厚,十倍於龍井。」
現在在深潭口,還能品嘗到西溪特有的大碗茶。大大白色瓷碗盛上滿滿的茶水,色澤醇厚,入口甘甜,每碗售價1元。
西溪十三景
【周家村入口】
越過西溪橋就進入了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換乘中心——周家村,這是整個園區的主入口。
周家村除了是遊客集散和了解園區信息的主要區域外,還設有「西溪問茶」茶室供遊人消遣休息,「西溪禮品」出售西溪特有的鴨舌帽等禮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里也是西溪生態展示館和青少年生態教育基地所在,充分體現出園區以生態為重的理念。
【煙水漁庄】

煙水漁庄

煙水漁庄一個三畝大小的魚塘被煙水漁庄款款而擁。沿路上岸,幾株不知名的植
物上飄來陣陣清香,庄內坐落著數家茶室,都由原來的農家兩層木結構民居改造而成,幢幢小樓臨水而建,品茶、賞湖合二為一。
煙水漁庄位於煙水庵的南部,瀕臨朝天暮漾。這里展示了西溪農事魚耕活動,也是遊客休閑、餐飲的中心。在美麗的漁莊裡,我們可以享受到西溪的美味佳餚,吃到各種風味和品種的淡水魚;大眾垂釣區讓遊客享受到野外垂釣的閑情逸致。
可以與當年西溪曾享有盛名的秋漁庄相媲美。現在的煙水漁庄,就是借鑒前人《秋漁庄》的詩歌意境,將此處原有若干農家民居加以間疏、削層、改造、擴充而成的,以水鄉民居風格為主體。煙水漁庄的「煙水」,有三煙之妙:柳煙、雲煙、炊煙,人與煙水共處,猶如身臨仙境。垂釣於湖邊,散步於塘堤,喝上一口本地的米酒,感受一番西溪原住民的生活。
【泊庵草堂】

泊蓭草堂

泊蓭草堂穿過普濟橋,水系豁然開朗,一座孤島長著幾棵參天的大樹,右邊的島
嶼前有一個由木船改建成的小碼頭。登上碼頭,走過一條約二十米的竹徑,「戴」著濃密茅草的泊庵顯現在眼前。「庵」是草堂的意思。它最早是明末鄒孝直的庄園,周邊蘆葦叢生,野趣盎然,整個庄園猶如仙島泊於水上,故名泊庵草堂。
此為明末清初錢塘人鄒孝直(名師績)的庄園。鄒氏讀書樂道,不求聞達,與兩個弟弟在此耕讀自娛,詩禮治家。當時這一帶蘆葦叢生,野趣盎然,從高處遠遠望去,整片庄園似仙島泊於水上,故名"泊蓭"。
這是一組文人別業式建築。堂屋為草頂,自然質朴,與周邊林木融為一體;建築外部朴實、天然,內部梁架稍見精緻,門窗處理帶有魏晉建築構件元素,含蓄地映射隱士們的清高與雅緻。泊庵草堂內最中間擺放著一個古式屏風,四周陳列著文房四寶及老式傢具,左邊則是一間臨水茶室,果真是讀書、喝茶、賞景的好去處。
【西溪水閣】

西溪水閣

西溪水閣沿著開闊的水岸,曲曲繞繞,穿過兩座小橋方至水閣,沿途景域開合,
變化有致,竹林柳煙,屏障掩遮。西溪水閣是一組文人別業式建築,為文人隱居深澤、藏書讀書之地。
水閣由兩組建築組成,東為「擁書樓」,西為「藍溪書屋」。水閣的牆面,下部山牆為夯土牆,上部為露出梁架的編竹夾泥牆,鄉居氣息濃郁。東西各有一處埠頭,岸邊各設一座小亭(東為鷺亭),以方便遊人上下與休歇。一座石板橋將東西岸相接通。登臨西溪水閣,遠眺翠嶂連綿,近聞輕波拍岸;岸上桃紅柳綠,水中層波疊影。西溪水閣就水而疊,因水而活,盡顯閣、水交融之「真閣真水」的無限情趣。
西溪自古多文人。在這片土地留下了文人們許多的墨寶和足跡,西溪水閣主要用於文人藏書、讀書及會友。如今的西溪水閣,有"蘭溪書屋"和"擁書樓"兩處藏書樓,使得遊人在西溪厚重的文化氣息中,去追隨當年文人隱士的避世清閑。
【梅竹山莊】

梅竹山莊

梅竹山莊登岸後踏上一條兩邊小徑,向左跨過一座木橋,鄰水架起一艘棕櫚覆蓋
的仿製漁船,船上的一條粗繩牽著水中的漁網,極具野趣。往右沿著小路向前,便是梅竹山莊的門坊,探頭望去,庄內綠意盎然。
梅竹山莊是清代文人章次白所建。如今的梅竹山莊,主要有「梅竹吾廬」、「萱暉堂」、「虛閣」三個主體建築。進院門先到梅竹堂,再向堂後經小橋按序至四序齋和虛閣。由南而入,沿百米羊腸小道至浮亭,亭西側有一柿樹,亭東又有一松樹,濃陰似傘,亭亭如蓋。遊人站立亭下,舉目抬望山莊,但見渡頭塘堤橫亘前方,梅竹吾廬隱約在綠陰之後,萱暉堂依稀露檐於梅竹深處。
此為清錢塘文人章黼(字次白)(約1777-1857)所建。庄內多古梅修竹,據史料記載,章次白對西溪的挖掘、疏浚工程作出的貢獻很大。其為人性高潔,好讀書,喜字畫,常邀朋喚友至此吟詩作畫。故名。
【深潭口】

深潭口

深潭口船過了長春橋,便看到一片寬闊的水面,四棵上百年的大樟樹分布在河
岸兩側,枝繁葉茂。這便是深潭口了。
《南漳子》一書記載道:「深潭口,非舟不能渡;聞有龍潭,深不可測。」四周河港相連,呈十字交叉,水面寬廣,加上獨特的地理優勢和環境氛圍,最適宜龍舟競劃。因此,蔣村每年端午節的龍舟勝會,都設在此處,人來舟往,熱鬧非凡。競劃龍舟是西溪歷代相傳的傳統民俗活動,始於唐,興於南宋,盛於明清;而「龍舟勝會」一詞相傳是乾隆皇帝下江南之際得於御賜。流傳至今,它為西溪人民的生活增添了無限的樂趣,為西溪的鄉俗風情增色不少。如今的深潭口河兩岸間隔著兩三米就有一個青石板埠頭,岸上有數十戶民居,夾雜著座座石橋、數個葡萄藤架,江南水鄉柔情依舊。
【西溪梅墅】

西溪梅墅

西溪梅墅西溪梅墅位於西溪濕地公園的東南片,毗鄰西溪精華區域"秋雪庵"保護
區。西溪的梅花主要在南宋輦道沿線, 自古就非常著名,吸引了眾多文人雅士前來賞梅。"冷淡生活茶軒"正好印證了古人"竹下映梅,深靜幽徹,到此令人名利俱冷"的意境。
與附近的梅竹山莊、西溪草堂、西溪水閣等,共同構成西溪梅竹休閑區的主要內容。西溪梅墅位於小村郎,原是梅農居住的小村落,而不是名人別墅。早在明代, 西溪梅墅就成為西溪著名的「曲水八景」之一。
【西溪草堂】
穿過一條長長的竹徑,來到一戶小庭院前,叩響清脆的鐵環聲,懸掛著「西溪草堂」匾額的門坊應聲而開,一個精緻的小院呈現眼前。地上長滿了細細的青草,四周由籬笆築成,青翠的竹子掩蓋起白色的泥牆,古井、葡萄藤架、石椅……一幅淳樸幽靜的農家圖。突然,兩只燕子從邊上的「快堂」內飛出,看來燕子也喜歡上了這幅農家美景,在內堂築起了鳥巢。
草堂的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明代文人馮夢楨。整組建築依魚塘分作南北兩部分,南面為正房,二層建築。前後各一個院子。北面設草亭「綺雲亭」,為賞梅玩竹、對酒當歌之處。草堂以環境幽奧、景域深遠為特色:東側堤岸蔥蘢,視廊深遠,北側野草淺灘,有濕地淳樸野性之美,西側層疊與堤塘相連,將遊人的視線引向遠處疏朗的柿叢和帶狀的白茅,另有一番平遠的意趣。
【秋雪庵】
穿過密布的水網,茂盛的蘆葦,不時驚飛數只水鳥,船在蘆葦盪間穿行,邊上出現一個孤島,那便是秋庵。位於西溪河渚濕地最中心的水域的秋庵,四面環水,只有靠小船劃槳才能進入。
因在孤島之上,向東向南是一望無際的蘆葦灘地,一片白茫茫的意境。明代大書畫家陳繼儒便取唐人詩句「秋蒙釣船」的意境,題名「秋庵」。現在的秋庵,以民國時期老照片為依據,結合周圍的自然風貌和前人的文字記載和詩文意境,重新設計恢復。秋庵是「秋八景」的核心景區、也是河渚勝地的靜幽之境。
【西溪桑蠶絲綢故事】
位於煙水漁庄的西溪桑蠶絲綢故事展示了南宋蠶絲圖中培育蠶種、採桑養蠶、煮繭抽絲、製造成衣等二十二道工序。這些場景既再現了西溪婦女們的心靈手巧和勤勞的品質,又讓遊客們在娛樂的同時學習到了江南桑蠶絲綢的知識,感受到中國傳統絲綢文化的深韻。
【西溪人家】
"西溪人家"(--西溪原居民生活展示屋)是對西溪原居民農家生活場景的再現。"西溪人家"中所展示的物品均是以前居住在西溪的農家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和農耕漁事活動的勞動工具,其中許多東西都是西溪農家所特有的,如:貓氣死、瓦盤、瓦圈、磚夾等。
【蝦龍灘生態保護區】
蝦龍灘生態保護區是濕地公園中最大的一塊自然生態保護區,這里擁有眾多水生陸生植被和野生動物,更是各種鳥類的天堂,為了讓遊客欣賞到群鳥紛飛的情景,我們在保護區內設置了觀鳥台,鳥兒靈動的生氣會不時給遊人帶來驚喜。
【濕地植物觀賞區】
濕地植物觀賞區處於煙水漁庄和深潭口之間,這里有大片池塘,生長著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如菖蒲、水茭白、水蔥、浮萍、野芹菜等。長長的親水棧道在塘邊環繞,一路走去,幽幽的菏香伴著陣陣水波的清爽,讓人樂而忘返。

『柒』 西溪濕地西區都有什麼好玩的景點,該怎麼去呢

「荊源」為鄉土地名,「訪古」即追尋原生態之西溪。荊源訪古景觀由移植的近50幢江南古建築和五 常原有的歷史建築組成,目前有部分建築已建成,這些古建築以他們悠久的歷史傳承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吸引著人們探尋的腳 步,它所擁有的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原汁原味的江南文化風貌,充滿著原生文化的魅力,是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共同體現。 中國唯一城市濕地藝術聚落,該村落以「重拾西溪人文記憶,創造當代藝術聚落」為理念,以西溪大人文歷史文脈為背景,利用基地脈絡分明、開合有序、野趣橫生的濕地生態空間格局,主要包括「夢西溪」、「藝術家酒店」、「藝術創意俱樂部」、「藝術創作實踐基地」在內的藝術建築空間聚落,凝塑西溪人文藝術精神內涵,成為杭州城市不可或缺的當代藝術基地。 西溪有「三雪」,桃為絳雪,蘆為秋雪,梅為香雪。秋蘆飛雪所處地理位置在蒹葭深處,四面河流溪水環繞,東面秋雪灘上蘆花搖曳,一經風吹,花白而輕如棉絮,隨風飛揚,如漫天飄雪。金秋時節,遊人可以泛舟徐徐融入蘆葦的世界,也可以登秋雪庵彈指樓,觀秋蘆遍野,賞蘆花勝雪,乃西溪一絕。 柿基魚塘、桑基魚塘是幾千年農耕勞作形成的西溪濕地特定地貌。在西溪星羅棋布的池塘的塘基上遍布著大大小小的柿樹,光百年以上的老柿樹就有4000多株。柿樹既起著固堤、護堤的作用,同時也構成西溪一道絕佳的風景,尤其到了秋天,天高雲淡,風清氣爽,柿子熟的時候,柿葉也變紅了,這時更有蘆荻互為映照,蘆白柿紅,令人心醉。遊人不但可以在柿林中浴風徜徉,更可以一飽口福。 嘿嘿,我都是在【同程網】復制的,有興趣你可以去看看

『捌』 杭州西溪濕地有哪些景點有什麼好玩的

1.每年端午節在深譚口舉行的龍舟勝會,歷史悠久,形式獨特,被譽為「花樣龍舟」。煙水漁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蠶·絲·綢故事」重現西溪原居民的農家生活勞動場景,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水鄉典型的民俗。

2. 西溪之勝,獨在於水。整個園區約70%的面積水域。六條河流縱橫交匯,其間分布著眾多的港汊和魚鱗狀魚塘,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緻。西溪之重,重在生態。在濕地內設置了費家搪、蝦龍灘、朝天暮漾三大生態保護區和生態恢復區。

3.入口處設濕地科普展示館,園區內有三個生物修復池和一塊濕地生態觀賞區。 西溪人文,源遠流長。西溪自古就是隱逸之地,秋雪庵、泊庵、梅竹山莊、西溪草堂在歷史上都曾是眾多文人雅士開創的別業。深譚口百年老樟樹下的古戲台,據說還是越劇北派藝人的首演地。

『玖』 西溪濕地有哪些景點

村埭田園

位於西溪濕地西北角西溪農耕體驗文化村內。以自然村落體現西溪濕地自然淳樸的人文景觀,遊客不僅能夠觀賞到不同種類的柿樹,而且能體會五常地區特色農事和漁事活動,品嘗當地特色水果和菜式。

橋亭思母

明代成化年間刑部尚書洪鍾是杭州人。傳說他小時候每天去學館讀書都要經洪家河,河上石橋年久失修坍塌,母親姚氏無論風雨寒暑,每天都用竹子編成的渡船接送洪鍾。

洪鍾當了尚書後為報母恩,於正德十五年(1520年)出資在母親當年擺渡的地方,建了一座「思母橋」;又在橋南輦道旁建了碑亭,名「思母亭」,還寫了一篇《思母亭記》。

長生曲韻

洪升是明代西溪大族——明代功臣洪鍾的第六世孫,因傳奇劇本《長生殿》與孔尚任(代表作《桃花扇》)並譽為「南洪北孔」。

在這個景點,一組幽曲的長廊把《長生殿》劇本以石碑雕刻的形式展現在遊客面前。小巧玲瓏的劇台上每天播放著經典的崑曲唱腔。洪升紀念館也建在這里。

幔港尋幽

詩經里很多人最熟悉、喜歡的是《詩經·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這里五常港貫穿西溪濕地南北,大家能體會到詩經的意境。

五常龍舟

五常龍舟勝會是杭州西溪濕地(五常區塊)特有的端午節民俗慶典活動,源於明朝,至今已有500年歷史。

相傳這個風俗是明朝尚書洪鍾創立,後來逐漸演變成為民間自發的節慶活動。今年,五常龍舟勝會作為民俗類端午節組成部分,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西溪藝苑

中國惟一的城市濕地藝術建築空間群落。由12位當代中國最前衛建築大師集群設計,以西溪人文歷史文脈線索為大背景,利用開合有序、野趣橫生的濕地生態空間格局,建造具有西溪人文藝術精神內涵的建築群落。包括藝術家酒店、藝術創意俱樂部、藝術創作實踐基地等。

柿林秋色

西溪柿子名氣非常大,尤其是方柿。蔣村鄉是著名的柿子產地,早時就有「古盪方柿」一說。1990年版《餘杭縣志》記載:「本縣栽培柿樹據說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多在河岸塘邊,房前屋後零星栽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