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景色特點
『壹』 在《七月的天山》一文中,作者重點從( )、( )和( )三個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在《七月的天山》一文中,作者重點從( 水)、(樹)和(花)三個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貳』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文中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
課文從天山的水、樹、花三個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特點.字里行間流淌著大自然的美,洋溢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叄』 找出七月的天山中的景物思考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
是哪些呢?這個應該是那個景物是詳細寫的,然後的話人物是比較簡略的寫的
『肆』 七月的天山,文章重點描寫了什麼突出了什麼的特點
七月的天山課文主要描寫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內花的容奇異美景。
1、雪峰:高矗巨大、寒氣撲面、雲影飄動的特點。
2、溪流傾瀉時浪花飛濺,緩流時魚兒跳躍、清澈見底的特點。
3、原始森林突出了它蜿蜒翠綠、蔥郁幽靜的特點。
4、野花突出了它五彩繽紛、綿延、耀眼、絢爛的特點。
『伍』 為什麼七月的天山會呈現出雪峰,溪流,綠樹和鮮花同在的景象
天山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山地與平原氣候差異大。山地降水較 多,冰川發育,凍融作用明顯,表現 為山上常年積雪。每當夏季來臨,氣候轉暖,山上的積雪開始融化,而山下就會呈現出溪水淙淙, 鮮花遍野, 綠草如茵的美麗世界。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於地球上最大的一塊陸地歐亞大陸腹地,天山東西橫跨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四國,全長2500公里,南北平均寬250~350公里,最寬處達800公里以上。
天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天山同時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和全球乾旱地區最大的山系。
(5)七月的天山景色特點擴展閱讀
天山呈東西走向,綿延中國境內1700千米,佔地57萬多平方千米,佔新疆全區面積約1/3。中國境內的天山山脈把新疆大致分成兩部分:南邊是塔里木盆地,北邊是准噶爾盆地。托木爾峰是天山山脈的最高峰,海拔7443.8米。錫爾河、楚河和伊犁河都發源於天山。
2013年6月21日,中國境內天山的托木爾峰、喀拉峻-庫爾德寧、巴音布魯克、博格達4個片區以「新疆天山」名稱成功申請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成為中國第44處世界遺產。
2017年7月10—17日,烏茲別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就西部天山山脈申遺在內的6個自然遺產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境內天山山脈由三列平行的褶皺山脈組成,山勢西高東低,山體寬廣。天山北脈有阿拉套山、科古琴山、博羅科努山、博格達山等;天山中脈(主幹)有阿拉喀爾山、那拉提山、艾爾溫根山、霍拉山等;天山南脈有科克沙爾山、哈爾克山、貼爾斯克山、喀拉鐵克山等。
天山山系位於歐亞大陸腹地,平均海拔約4000米,東起中國新疆哈密星星峽戈壁,西至烏茲別克的克孜勒庫姆沙漠,近東西向延伸,橫跨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4國,在中國新疆境內綿延約1760千米。
新疆天山又稱中國天山或東天山,古名白山,又名雪山,因冬夏有雪,由此得名。新疆天山長達1760千米,占天山總長度的3/4以上,平均寬度300千米。
擁有天山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43米),橫亘新疆全境,跨越喀什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蘇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吐魯番市、哈密市以及北疆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石河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烏魯木齊市等多個地州市。
是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地理分界,南北被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古爾班通古特兩大沙漠環抱,是新疆地理的獨特標志。
『陸』 《七月的天山》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
七月的天山課文主要描寫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景物。
課文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總述.寫了七月間遊人最理想的去處是騎馬上天山。「七月間新疆的戈壁灘炎暑逼人」反襯了此時天山的涼爽。「這時最理想的是騎馬上天山」是這一段的重點,也是全文的總起。
課文的2、3、4、5自然段分別描寫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字里行間蘊含著對奇異景觀的贊美之情和作者置身其間身心的美好感受。
(6)七月的天山景色特點擴展閱讀
句子理解:
1、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太陽下,雪峰間的雲影就像白緞上綉了幾朵銀灰色的花。
這句話把太陽、雪峰、雲彩三者融為一體,猶如一幅優美的風景畫。太陽光透過雲彩,把雲彩的影子映在雪白的山峰上。作者把雪峰比喻為白緞子,雲彩的影子喻為銀灰色的花朵,說明雪山極白,連白雲映在上面都顯得發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想像是多麼的豐富,比喻是多麼的貼切。
2、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在山腳下匯成沖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
兩個「從」字,一個「飛瀉」,寫出了雪水流動的磅礴氣勢,「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寫出雪水動人的姿色,多像細長的閃閃發光的銀鏈;溪流拋起的浪花就像千萬朵盛開的白蓮,這又是多麼確切形象的比喻。
3、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
「白皚皚」寫出了雪峰終年積雪,「蜿蜒無盡」是說原始森林連綿不斷,「重重疊疊」說明了枝葉的茂密,在這樣的密林中,陽光只能是「漏」下,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與「細碎的日影」相照應。作者精確的用詞,把天山的特有風光逼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柒』 七月的天山的景色特點和描寫方法
七月的天山依次描寫了天山的水、樹、花,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的奇異、美好、雪峰高矗巨大、溪流清澈見底、野花五彩繽紛、天山的無邊繁花勝過春天的花園的特點。
課文的描寫方法是: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遊人最理想的地方;接著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後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贊美之情。
1、課文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總述.寫了七月間遊人最理想的去處是騎馬上天山。「七月間新疆的戈壁灘炎暑逼人」反襯了此時天山的涼爽.「這時最理想的是騎馬上天山」是這一段的重點,也是全文的總起。
2、課文的2、3、4、5自然段分別描寫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字里行間蘊含著對奇異景觀的贊美之情和作者置身其間身心的美好感受。
拓展資料
《七月的天山》是碧野筆下的一篇佳作,節選自散文《天山景物記》,現被收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課本(四年級下冊)中。被編入冀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學期語文課本的第四課《七月的天山》。
描寫是文學創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繪,寫就是摹寫。描寫就是作者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描寫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作者一般綜合使用描寫、敘述等方法來塑造形象。按內容來分,描寫有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兩種。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
『捌』 七月的天山這篇課文,作者重點從天山的三個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哪三個方面
先給採納
『玖』 寫七月的天山的景色特點是不是
《七月的天山》是碧野筆下的一篇佳作,節選自散文《天山景物記》,現被收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課本(四年級下冊)中。被編入冀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學期語文課本的第四課《七月的天山》
《七月的天山》描寫的景色特點:
課文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總述.寫了七月間遊人最理想的去處是騎馬上天山.「七月間新疆的戈壁灘炎暑逼人」反襯了此時天山的涼爽.「這時最理想的是騎馬上天山」是這一段的重點,也是全文的總起.
課文的2、3、4、5自然段分別描寫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字里行間蘊含著對奇異景觀的贊美之情和作者置身其間身心的美好感受.
寫雪峰一段,突出了它高矗巨大、寒氣撲面、雲影飄動的特點.同時描寫了進入天山會立刻感到像秋天似的涼爽,在太陽的照射下白雲在高大的學峰間投下雲影,像白緞上綉上了幾朵銀灰色的暗花的切身感受.
寫溪流一段,突出了溪流傾瀉時浪花飛濺,緩流時魚兒跳躍、清澈見底的特點.同時描寫了溪流傾瀉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浪花飛濺像千萬朵盛開的白蓮;緩流時則感受到寂靜的天山無限的生機.
寫原始森林一段,突出了它蜿蜒翠綠、蔥郁幽靜的特點.同時在字里行間蘊含了作者置身其間的愜意和流連.
寫野花一段,突出了它五彩繽紛、綿延、耀眼、絢爛的特點.同時抒發了作者看見山色柔嫩,山形柔和有一伸手就可以觸摸到嫩脂似的感覺;看到那高過馬頭的野花,紅、黃、蘭、白、紫,覺得像織不完的織錦那麼綿延,像天邊的彩霞那麼耀眼,像高空的長虹那麼絢爛和騎行其間感到格外精神.
課文的最後一段,總說天山的無邊繁花勝過春天的花園.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邊陲天山風景的喜愛之情.採用「雖然……但是……」的轉折復句的形式表示了不是春天勝似春天的意思,充滿贊嘆之情.這是一篇寫景物的記敘文.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邊陲天山風景的喜愛之情.
課文的寫作思路是: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遊人最理想的地方;接著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後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贊美之情.
『拾』 七月的天山依次描寫了天山的什麼,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的特點
七月的天山依次描寫了天山的水、樹、花,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的奇異、美好、雪峰高矗巨大、溪流清澈見底、野花五彩繽紛、天山的無邊繁花勝過春天的花園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