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的風景
⑴ 《海底兩萬里》的海底美景段落急~~~
這時是早晨十點。太陽光在相當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線由於曲
折作用,像通過三梭鏡一樣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殼、珊瑚類動物,一接觸被分解的光線,在邊緣上顯現出太陽分光的七種不同顏色。這種所有濃淡顏色的錯綜交結,真正是一架紅、橙、黃、綠、青、藍、紫的彩色繽紛的萬花筒,總之,它就是十分講究的水彩畫家的一整套顏色!
接下來就是樓上的答案了
書上是就這么多
⑵ 描寫深海景色
你可知道在蔚藍大海的深處有多少奇妙的東西?
各種各樣的魚,兇猛的大白內鯊,有嬌小的容沙丁魚,有會發光的燈籠魚,還有透明的水母...
在大海里,有一從從美麗的珊瑚。珊瑚。的樣子很多,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樹枝,有的像菊花,許多五顏六色的魚在珊瑚叢中游來游去。美麗極啦!
⑶ 海底世界是風景嗎
海底世界是另一種風景。海底世界可以給人的心靈帶來一些震撼。
⑷ 海底美景一一介紹
在海洋館這個大家庭,共有450種,12000餘尾魚公民在這里繁衍棲息。魚兒離不開水,海洋館里最遼闊的水域就位於深海區的海底隧道,隧道總長155米,是海洋館的心臟地帶,您能在這里欣賞到海洋風光的不同側面:「近岸珊瑚」的瑰麗,「鯊魚海灣」的驚險、「珊瑚礁」的繽紛、 「石斑洞穴」的神秘……這里的海洋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對於如何過聖誕也有它們的想法。
聖誕節離不開聖誕樹,在海洋世界中, 珊瑚礁是海底的森林,珊瑚是群魚的「聖誕樹」。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珊瑚蟲、珊瑚和珊瑚礁的關系?按生態功能,珊瑚可分為兩大組,那些有共生藻(蟲黃藻) 的珊瑚稱為可造礁珊瑚,而那些沒有共生藻的則稱為不可造礁珊瑚。珊瑚其實是由很多珊瑚蟲組成的,而可造礁珊瑚則是由很多石珊瑚蟲組成,珊瑚蟲是海洋中的一種腔腸動物,每一珊瑚蟲都有一個中空而底部密封的柱型身體,它的腸腔與四周的珊瑚蟲連接,而位於身體中央的口部,四周長滿觸手以捕食海洋里細小的浮游生物為食。在生長過程中可造礁的石珊瑚蟲內胚層細胞中常有大量的單細胞蟲黃藻與其共生,這將有利於石珊瑚蟲從蟲黃藻中補充氧氣和糖類,加速它的骨骼生長,而蟲黃藻也因此獲得珊瑚蟲的代謝廢物如:二氧化碳,氮等,以利其進行光合作用,這就是它們的共生關系。那麼構成珊瑚礁和珊瑚島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石珊瑚的骨骼,每一個單體的珊瑚蟲其實都很小,但它們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一代地新陳代謝,生長繁衍,死去石珊瑚蟲的石灰質骨骼堆積、粘合在一起,並經過以後海水的沖壓、石化,形成了島嶼和礁石,這些因此而來的島嶼和礁石也就是我們說的珊瑚島和珊瑚礁。珊瑚礁色彩繽紛、千姿百態,構建了繁華的海底都市,也是魚兒們的家。但近些年來,人類卻對珊瑚大肆的採伐、破壞,造成許多魚兒流離失所,每當聖誕,它們不再有漂亮的珊瑚聖誕樹來妝點節日,死寂的海洋也不復往日的歡樂。據「九七全球珊瑚礁考察」證實,全球范圍的珊瑚礁普遍遭受到破壞,其中95%是由人為因素造成的破壞,保護珊瑚刻不容緩!珊瑚這一物種雖然生活在海洋,但它也同時與人類息息相關:失去珊瑚我們並不單單只是失去一個美麗的物種,它更是自然生態系統重要的一環,為此,為了人類自己,為了子孫後代,我們應該自覺地保護珊瑚,使珊瑚能持續發展。上海海洋水族館在建館規劃初期,就將海洋觀賞與環保理念緊密結合,以增進社會公眾愛護海洋生物、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意識和責任為宗旨。遊客在館內所見造型各異、色彩繽紛的大面積珊瑚造景採用的皆為人工珊瑚,海洋館希望以實際行動,呼籲大家一起來保護珊瑚,保護魚兒們的家。
⑸ 海底峽谷的風景怎樣
神秘的海底如同陸地一樣,也有綿延的群山和縱橫的山谷,它們像枝杈一樣分布在深深的海底。
海底峽谷一般橫貫在大陸架和大陸斜坡之間,它是兩岸陡立、高差很大的凹槽,橫斷面呈「V」字形,與陸地上的峽谷頗為相似。
海底峽谷是異常壯觀的
海底峽谷是異常壯觀的,兩壁懸崖異常陡峭,谷底向下傾斜直入海底。許多峽谷的氣勢超過了世界著名的中國長江三峽和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例如,從恆河口到孟加拉灣,有一條寬7,000米、深70多米、長1,800千米的海底峽谷,一直潛入5,000多米深的印度洋洋底,整個峽谷所佔面積超過恆河流域的面積;剛果河峽谷在海底延伸260千米,直達2150米深處;起自哈得遜河的峽谷,向海洋延伸近400千米,像一條巨龍,尾留在大陸架,頭探進了海洋深處。
有些海底峽谷令人驚異。例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附近,卡薩哈納群島的北面,有一條奇特的海底峽谷,它坐落在1,200米深的海底,那裡沒有任何生物,甚至連微生物也無法生存。這一現象引起了美國聖地亞哥海軍電子研究所專家的注意。經過研究,他們發現這條海底峽谷沒有一絲氧氣,生物一旦誤入此地,就會因缺氧而死亡。因此,這條峽谷被人們稱為「死谷」,是地球上無生命的「真空地帶」。當然,這並不是海底峽谷的普遍現象,有許多海底峽谷是生靈繁盛的世界。
目前全球海洋中已發現的海底峽谷有數百條,它們分布最多的是在北美洲東西兩岸。
海底峽谷的起因,眾說紛紜。陸地上的峽谷是河流穿越群山,在漫長的歲月中將岩層切開而形成的,如我國的金沙江虎跳澗、黃河劉家峽等,即屬於此類型。因此,有人推測,海底峽谷原先高於海平面,在河流的沖刷下形成,爾後,隨著地殼的運動,慢慢地使這一部分沒入海底。更多的科學家則認為在「冰河」時期,海平面顯著下降,大陸架變成大面積的淺水區,當風暴驟起時,淺水區的軟泥和沙子都被攪了起來,產生比重較大的沉積層。這種沉積層在地震作用下就像一股巨大的激流,從大陸架流出,沿著大陸坡流到大洋底。由於大陸坡是地殼活動的頻繁地帶,強大的海底沉積流在地殼活動時順著海底裂縫滑動,經過漫長的歲月,不斷地修飾,就形成了今天的海底峽谷。這種沉積流的力量大得驚人,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水層厚4米的沉積流,在坡度只有3°時,它的流速達3米每秒,能推動一塊質量30噸的巨石。當然,以上僅僅是一種理論推測,究竟是什麼原因,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研究海底峽谷有助於航海事業,如位於美國紐約與歐洲之間的主航道經過幾條海底峽谷,美國國家海洋局將這些海底峽谷繪製成航海圖,當船舶駛入第一條峽谷時,便打開回聲探測儀,船舶便可橫越峽谷。同時,還可測出船舶的位置,進而計算出船舶的速度。其次,海底峽谷的研究對探索地殼結構、海洋與大陸起源等課題,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⑹ 西沙群島的海里有哪些美麗的景色
西沙群島海洋里有比較美的風景,應該是珊瑚礁,還有藍洞。
⑺ 海底深處有哪些奇妙風景
海底的裂谷一般順大洋中央的海底山脈脊頂延伸,就好似鬼斧神鑿,把龐大的海底山脈當頂劈開,劈出了一道一二千米深的大裂口。科學家們被地球表面上這條神秘的傷口深深地吸引住了,從1972年開始,就有人乘坐特製的深潛艇,一直沉落到海底裂谷當中。潛艇上裝備的探照燈,在漆黑的谷底投下了「盤古開天地」以來第一道眩目的光芒。呈現在科學家面前的,真像是生機勃勃的海底龍宮世界。這里不但有五光十色的魚蝦,也有美麗的海綿和珊瑚。有一種蛤的直徑差不多有30厘米長;其大無比的海蟹,揮舞著怕人的腳鉗,儼然是身披盔甲的武士,有一種奇妙的紅蟲子正蜷縮在自己造的軟管里向外探頭探腦;還有一些眼睛長在長柄頂端的怪物從窗前匆匆穿過……。面對這許多色彩斑斕的海底生物,學者們簡直驚呆了。因為在幾千米深的海水裡,通常生物是相當稀少的,這里卻得天獨厚,別有一番天地。這些奇特的生命在深淵里已經生活了多少個世代?為什麼在這里會如此繁盛?是否海底裂谷從地底輸送出了更多的地球內熱和營養物質,還是別有原因?這是值得進一步探索的。
潛水器里的科學家還吃驚地看到,裂谷底布滿了奇形怪狀的岩石,有的像蘑菇蓋,有的像蜷伏的獅虎,還有的像流瀉的瀑布。有時,谷壁上突兀的岩擋住了潛艇的去路。一根根神異的石柱,拔地而起,恍似古時宮殿的斷柱殘垣。其實,這許多嶙峋怪石,都是不久前從海底下噴湧出來的岩漿以及含金屬的熱泉凝結成的。在谷底還有無數深不可測的裂隙,一個個張著黑洞洞的駭人大口。有一次,「阿基米德」號深潛艇不慎陷身於一條裂縫中,它被卡在岩壁中動彈不得,險些不能生還。最後,駕駛員操縱潛艇外用來採集岩石樣品的機械手,用它猛撐堅硬的岩壁,才使潛艇脫離了虎口。還有一次,「阿爾文」號潛水器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的洋底考察時,人們突然感到,潛水器彷彿被一隻無形的巨手擒住了,它身不由己地被向上頂托著,還感到潛水器開始發熱。原來,從3000米深的海底裂隙中冒出了一股灼熱的噴泉。1979年人們潛入加利福尼亞以外的海底,竟見到幾十股滾燙的泉水從海底裂口中湧出,有如翻滾著的烏雲。測試水溫時,水下溫度計的塑料外殼都被熔化了,估計水溫可達300℃以上。要不是海底深處受到上覆水層的巨大壓力,這里的海水早就沸騰不已了。
⑻ 海底兩萬里的景色描寫。
海底森林
陽光投射在寧靜的海底,彷彿是透過光譜被曲折分析的光線一般,美不勝收。連海底的岩石、草木、貝殼和珊瑚,也都染上了陽光的七彩,令人驚訝。
他倆跟隨著尼莫艦長,悠閑地在海底平原漫步。大約走了一個半小時,才走到100米的海底,終於到達海底森林的邊緣。
這個森林是由一大片高大的海底植物所構成。樹木的形狀很怪異,枝葉都是朝海面伸展,不會隨著水波搖曳。而且即使用力折彎,過不了多久也會立刻恢復原狀。
森林的地面起伏不一,還夾雜著小岩石,令人舉步維艱。教授發現在海底,動物和植物簡直難以分辨。
珊瑚王國
海底的景象也和上回的海底森林大不相同,沒有細沙、海草,更沒有森林,一眼望去,盡是各式各樣、毫無止境的珊瑚叢。真可說是一片難得的珊瑚王國。
大約走了兩個小時,深入到了300米以下的海底。這種深度是珊瑚生長發育的最佳地。這里的珊瑚非常碩大,色澤也非常鮮艷。
南極大陸
四周一座座廣大的冰山聳立在海面上,一眼望去,景色蒼茫荒涼,連偶爾飛過的鳥所發出的撲翅聲也顯得非常單調凄涼。在這個地方,一切的生命似乎都凍結了。
大章魚
出現在窗外的怪物,是一隻身長約7米多的大章魚,正以極快的速度游向「鸚鵡螺」號。它藍綠色的眼睛兇狠地瞪著,比身體還長兩倍的八隻腳長在頭上,好像復仇女神的頭發一樣。
《海底兩萬里》的景物描寫不多,我找了其中較精彩的幾段,希望對你有幫助!
⑼ 描寫海底美景的詞語
海底指海洋的深水下面,海水和陸地的接觸面。海洋面積約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積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為數個大洋和面積較小的海。
指海洋的深水下面,海水和陸地的接觸面。海洋面積約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積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為數個大洋和面積較小的海。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
一、海底大陸架。
大陸架是陸地向海的自然延伸。原來沿海的平原被海水淹沒了,就成為大陸架淺海。大陸架淺海環繞陸地像一個花環,但它總的面積有 275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非洲大陸的面積。中國的渤海、黃海及東海的大部分,都在大陸架上。
我們吃的魚蝦等海產品,主要是從大陸架淺海捕到的,大陸架淺海的水產品占整個海洋水產品的80%。
大陸架海底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大約佔全世界的1/3。而陸地上許多石油礦,也是在大陸架海底環境中生成的。 秀美的淺海風光。
到20世紀50年代,地理學家們才能用先進的技術測繪出海底世界。測繪結果顯示:海底有座相當高聳的海洋「山脊」,形成了一道水下「山脈」,綿延約83683.6千米,穿過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海洋底部的「山脊」也叫斷裂谷,斷裂谷里不斷地冒出岩漿,岩漿冷卻後,在大洋底部造成了一條條蜿蜒起伏的新生海底山脈,這個過程就叫海底擴張,而這些新生的海底山脈則稱為海嶺。由於斷裂谷里添了新岩石,斷裂谷兩邊的岩石就逐漸遠離了洋脊中央。所以,距離「山脈」越遠的岩石就越古老。
當海嶺和新的海底平原形成後,斷裂谷的岩漿還會繼續噴出,它們起著「傳送帶」的作用,把一條條新海嶺從地殼岩層中推送出來,同時又把它們慢慢地從地殼岩層中推落下去,重新熔化到地幔中去,達到新生和消長的平衡。
⑽ 描寫海底景色優美的語段!
淺海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生物沐浴在光亮溫暖的海水中;奇妙的小魚漫遊在絢麗的珊瑚叢中,奇異可愛的貝類、海星、水母以及各種顏色的海草,在波浪涌動下翩翩起舞。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陽光投射在寧靜的海底,彷彿是透過光譜被曲折分析的光線一般,美不勝收。連海底的岩石、草木、貝殼和珊瑚,也都染上了陽光的七彩,令人驚訝。
海底的景象也和上回的海底森林大不相同,沒有細沙、海草,更沒有森林,一眼望去,盡是各式各樣、毫無止境的珊瑚叢。真可說是一片難得的珊瑚王國。
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見的海底森林,生長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樹上叢生的枝權都筆直伸向洋面。沒有技條,沒有葉脈,像鐵桿一樣。在這像溫帶樹林一般高大的各種不同的灌木中間,遍地生長著帶有生動花朵的各色珊瑚。美麗極了!
各種各樣的貝殼、軟體類動物散步在柔軟的沙灘上,將海底裝扮成花園一般。我們的頭頂的上方是各種各樣的水母飄盪著,恰似仙女撒下的朵朵鮮花 。
好詞:熠熠生輝 奇幻莫測 震耳欲聾 美不勝收 驚天動地 無窮無盡 屹立不動 毛骨悚然 寸步難行 英姿 荒寂 沸沸揚揚,殘酷,破損零散,沸騰的水流,光彩奪目、瑰麗無比
(以上均摘自網路,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