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的景色
A. 暮江吟是白居易所作,描繪了暮江什麼什麼和什麼等美麗景色蘊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暮江吟》是白居易所作,描繪了暮江、殘陽、江水、露珠、新月等美麗景色,露蘊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B. 暮江呤這首詩寫得是什麼時節,什麼這段時間什麼的景色。其中一二句描
七絕《暮江吟》是一首秋天寫景佳作。約長慶二年(公元822年)赴杭州刺史任途中所作。當時朝政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諳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這首詩從側面反映出詩人離開朝廷後的輕松愉快心情。前兩句寫太陽落山前的江上景色,斜陽照水,波光閃動,半江碧綠,半江紅色,活像一幅油畫。「鋪」字用得妙,形象地表現了太陽的斜射;後兩句寫九月初三夜晚,新月初上,其彎如弓,露珠晶瑩,如顆顆珍珠,薄暮時分風光,如一幅精描細繪的工筆畫。這首詩語言清麗流暢,格調清新,繪影繪色,細致真切。
《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這些詩的特點是通過一時一物的吟詠,在一笑一吟中能夠真率自然地表現內心深處的情思。
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象「鋪」在江上,很形象;這個「鋪」字也顯得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閑的感覺。「半江瑟瑟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
C. 暮江呤這首是寫了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的景色具體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
暮江呤這抄首是寫了夕陽落山襲時的江面上的景色,露似珍珠月似弓這是虛寫。
風景描寫手法運用了比喻。
暮江吟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釋】
一道殘陽①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②
可憐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⑤
①殘陽:將落山的太陽光。
②瑟瑟:碧綠色。
③憐:愛。
④真珠:即珍珠。
⑤月似弓:農歷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彎如弓。
【詩文解釋】
一道殘陽鋪在江面上,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現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出紅色。更讓人憐愛的是九月涼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彎新月彷彿一張精巧的弓。
D. 暮江呤這首詩描寫了從什麼到什麼江上的景色
兩幅景象: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
E. 《惠崇春江晚景》是什麼景色
您好,惠崇:北宋名僧能詩善畫,《春江曉景》是他的畫作,共兩幅,一幅是內鴨戲圖,一幅是飛容雁圖。蘇軾的題畫詩也有兩首,這首是題鴨戲圖的詩。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這些可都是烹調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F. 暮江冷全詩描繪的深秋時候從什麼到什麼的景色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卧)看牽牛織女星。
注釋:
秋夕:秋回天的夜晚。
銀燭:白色而精美的蠟燭。
輕羅小扇:輕巧的絲質團扇。
天階:天庭,即天上。一作「天階」。
[今譯]
秋夜,白色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我手執綾羅小扇,輕輕地撲打飛蛾。天答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涼;卧榻仰望星空,牽牛星正對織女星。
[解說]
這是寫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寫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氣氛,又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凄。二句寫借撲螢以打發時光,排遣愁緒。三句寫夜深仍不能眠,以待臨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羨慕牽牛織女,抒發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評曰:「層層布景,是一幅著色人物畫。只『卧看』兩字,逗出情思,便通身靈動。」
G. 春江曉景描寫的景物是什麼
詩歌描寫的是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從桃花、江水、家禽等幾方面,同時回捕捉住季節轉換答時的景物特徵。
【詩句】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作者】宋代:蘇軾
【詩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拓展資料
【賞析】
這是一首好的題畫詩,既扣合繪畫主題,又不拘於畫面內容,既能再現畫境,同時又跳出畫外,別開生面,離開繪畫而不失其獨立的藝術生命,蘇軾較好的做到這一點。
詩的前三句詠畫面景物,最後一句是由畫面景物引起的聯想。說前三句再現畫境,其實兩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溫度)、「鴨先知」(知覺)雲雲,是不能直接畫出的。詩能描寫如畫,詩詠物性物理又過於畫。這是因為繪畫屬於視覺藝術,而詩是語言藝術,有著表現上的絕對自由。
最後一句進一步發揮聯想,在前三句客觀寫景的基礎上作出畫中景物所屬時令的判斷,從而增添了南方風物之美的豐富感覺,這更是畫所不能的。
H. 暮江呤這首詩描寫了從什麼到什麼江上的景色
:暮江吟這首詩寫的是( 暮秋)季節,從(江上)到(岸邊)(天空)的景色.表達詩人(詩人被專迫遠離朝廷後輕松愉屬悅的解放情緒)的思想感情.其中的比喻句是(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呤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景物進行描寫,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
I. 《暮江呤》描寫的是什麼時節什麼的景色其中一二句描寫了哪兩樣景色
《暮江吟》描寫的是秋季的傍晚江邊那蕭瑟景色。
(原文)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描寫的時節是秋季:從瑟瑟、月似弓可以看出。
描寫的時間是傍晚時分:從暮、殘陽等字眼可看出。
一二兩句詩大意:一道殘陽漸漸沉沒在江水中,晚霞倒映在江水中,使得江水半江碧綠半江艷紅。這句詩描寫了落日和絢爛的江水。
J. 介紹春江景色的作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盪,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什麼地方的春江沒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的閃爍。
月光像白霜一樣從空中流下,感覺不到它的飛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見。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些微灰塵,只有明亮的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輸送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台。
美好的閨房中的門簾卷不去月光,在搗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來了。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送信的天鵝能夠飛翔很遠但不能隨月光飛到您身邊,送信的魚龍潛游很遠但不能游到您身邊,只能在水面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晚上夢見花朵落在悠閑的水潭上,可憐春天過了一半還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乘著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