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紙筆風景

紙筆風景

發布時間: 2020-12-31 18:44:39

A. 10首七言古詩!!!

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出處:唐代,杜牧《清明》

釋義: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遠處開滿杏花的山村。

2,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出處:唐代,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釋義:迷濛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3,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出處:明,於謙《石灰吟》

釋義:(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裡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4,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出處:唐,李商隱《詠 史》

釋義: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於勤儉,衰敗起於奢華。為什麼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麼那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里馬,力單勢孤,難以拔動蜀山猛蛇。有幾人曾聽過舜帝的南風歌?只有在蒼梧對翠華蓋哭泣份兒。

5,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出處: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釋義: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6,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出處:唐代,杜甫《絕句》

釋義: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7,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出處: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釋義: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8,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處:唐,王昌齡《出塞》

釋義:自秦、漢以來,邊疆一直都在無休止地進行戰爭,月照關塞,自然想到無數徵人戰死邊疆未能回還。只要有飛將軍李廣鎮守龍城,不會讓胡人騎兵越過陰山南下侵略中原。

9,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出處:唐,元稹《離思》

釋義:曾經領略過蒼茫的大海,就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曾經領略過巫山的雲靄,就覺得別處的雲黯然失色。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於回頭一望,這也許是因為修道,也許是因為你的緣故吧。

10,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出處:唐,崔護《題都城南庄》

釋義:去年冬天,就在這扇門里,姑娘臉龐,相映鮮艷桃花。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B. 寫一段話用上一組排比句寫你喜歡的一處景色

寫作思路:可以運用排比手法來描述秋天的景色,比如秋天的菜園里,南瓜挺著個大肚子,可好笑了;茄子穿著紫紅色的晚禮服,還帶著一個綠色星星的頭飾;白菜小姐的模樣猶如一位公主,身著一件漸變色的綠紗裙,帶著一頂精緻的白王冠,看起來華麗極了等等。

正文:

秋天的到來,為大自然增加了些許色彩。她為大樹做了金色的毛衣,給大地鋪上了金色的地毯。每當人們從上面走過時,就會發出「沙沙沙,沙沙沙」的聲音,如同在演奏一首美妙的樂曲。

秋天,給農民伯伯帶來了豐收的喜悅。

在菜園里,各種蔬菜吵吵鬧鬧。南瓜挺著個大肚子,可好笑了;茄子穿著紫紅色的晚禮服,還帶著一個綠色星星的頭飾;白菜小姐的模樣猶如一位公主,身著一件漸變色的綠紗裙,帶著一頂精緻的白王冠,看起來華麗極了;胡蘿卜小姐也很迷人,穿著橘紅色的長布裙,戴著羽毛帽子,看上去非常可愛……蔬菜們一個比一個打扮得迷人又美麗,像是即將參加一場盛大的選秀舞會一樣。

小河邊的大麥也不甘示弱,換上了金色襯衫,隨風跳起舞來,輕輕擺動手臂,扭動柔軟的腰肢,還不時地開懷大笑,發出「咯咯咯」的笑聲。

秋天又是一位出色的化妝師,把梧桐樹小姐變成了新娘,她用輕盈的樹葉做了一件婚紗,用杏仁和堅果做了一串項鏈,野葡萄是她的手環,經過一番裝扮,梧桐樹小姐變得更加美麗動人了。

秋天,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季節,讓人們大飽眼福,我愛這迷人的秋天!

C. 我們身邊不缺風景優美的地方,請你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心靈去感受,用手中的紙和筆寫下自己的觀察發現感受

你是要寫作文嗎?題目是什麼?好吧,你可以寫風景,還可以寫人的心靈美,品質美。當然,還可以從某件事情出發。很好寫的,望採納。

D. 適合七年級八開紙彩色鉛筆的唯美風景畫

神鼎飛丹砂房頂上電風扇

E. 固體水彩用什麼畫筆和紙比較適合卡通插畫和風景圖

搜一下:固體水彩用什麼畫筆和紙比較適合卡通插畫和風景圖?

F. 史上最讓人著迷的一幅畫,是什麼

明末有個書畫收藏家名叫吳洪裕,臨終前再三給家人交代,他死後一定要燒掉最心愛的一幅畫陪葬,否則死不瞑目。燒掉的那幅畫,家人縱使有萬般不舍,可後來還一狠心就將其扔入了火盆,還好後來侄子吳靜庵趕到,將畫從火中奪出,可畫卷已經被燒成兩半。




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圖》被燒成兩段後的361年後,《無用師卷》和《剩山圖》正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重新遇見。兩岸的文化人說這叫:「山水合璧」畫的價值更不言而喻。

G. 對素描的理解

素描,有這么幾個主要任務:

一,形:輪廓的形狀

二,結構:物體內各部分直接的容關系。

H. 桂林山水甲天下 原文

一、原文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盪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觀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船槳激起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古詩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

二、出處

選自現代作家陳淼《春雨集》,此文後被選為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第2課課文。

(8)紙筆風景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此文寫於1962年5月,文題是課本編者所加。桂林,位於廣西東北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其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此文即是作者與友人慕名而游之後寫的游記散文。

二、賞析

這篇課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水:靜、清、綠山:奇、秀、險),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作者自己的所見所聞,與聯想巧妙地結合起來,將形象貼切的比喻跟嚴密排比融為一體。

對桂林山水進行正面描繪,生動逼真地再現桂林山水的千姿百態和色彩明麗,展現了山的靜態美、水的動態美……猶如一幅絕妙的山水畫,給人美的享受。

作者以詩一般的語言,帶著讀者觀賞了風景秀麗的桂林山水。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同時引起了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嚮往。

然後,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後,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這是一段優美的抒情文字,它既是一幅描繪桂林動人的山水畫,也是一支和諧的樂曲。人們讀著它,輒令人神馳。作者柔毫上蘸著山水的瑰麗色彩,好像桂林山水本身就是一幅幅變幻無窮的能動的畫廊。

I. 用鉛筆畫風景時是用素描紙的哪一面

畫靜物的時候,通常要用正面,但是畫風景,需要細膩的線條,粗糙那面畫出來效果很不好,建議用反面畫,不過最好還是買細紋的素描紙專門畫風景的。。。。。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