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風貌景觀
1. 杭州哪些景點是必去的
1、西湖
西湖位於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它以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聞名中外,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總面積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於晴天水瀲灧,雨天山空濛。無論雨雪晴陰,無論早霞晚輝,都能變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湖區以蘇堤,白堤兩個景段的優美風光著稱。
2、西溪
三堤十景西溪「三堤」:福堤、祿堤、壽堤;西溪「十景」:秋蘆飛雪、火柿映波、龍舟勝會、蓮灘鷺影、洪園余韻、蒹葭泛月、漁村煙雨、曲水尋梅、高庄宸跡、河渚聽曲。
3、千島湖
千島湖碧波萬頃,千島競秀,群山疊翠,峽谷幽深,溪澗清秀,洞石奇異,還有種類眾多的生物資源,文物古跡和豐富的土特產品,構成了享譽中外的島湖風景特點。經過大規模的改造和建設,已形成了品位較高、內涵豐富的羨山、屏峰、梅峰、龍山、動物系列、石林六大景區的14處景點。
4、拱宸橋
拱宸橋東西橫跨大運河,是京杭大運河到杭州的終點標志。始建於明崇禎四年,清光緒十一年重建,中間幾經興廢。該橋全長92米,為三孔薄墩石拱橋,縱聯分節並列砌築。橋形巍峨高大,氣魄雄偉,是杭州拱墅區的標志性建築物。橋東西兩岸分別建有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中國傘博物館、中國扇博物館、中國刀剪劍博物館。
5、廣濟橋
廣濟橋是京杭大運河上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橋,位於杭州市餘杭區塘棲鎮內。廣濟橋又名通濟橋、碧天橋,俗稱長橋,系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鄞人陳守清募建。附近為水北明清街、乾隆御碑、浙江水利通判廳、郭璞井、水南廟。
(1)建築風貌景觀擴展閱讀:
杭州擁有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風景名勝區、「兩江兩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湘湖)風景名勝區;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清涼峰自然保護區;七個國家森林公園——千島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半山和桐廬瑤琳森林公園;一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全國首個國家級濕地——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杭州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個、國家級博物館9個。全市擁有年接待1萬人次以上的各類旅遊景區、景點120餘處。著名的旅遊勝地有瑤琳仙境、桐君山、雷峰塔、岳廟、三潭映月、蘇堤、六和塔、宋城、南宋御街、靈隱寺、跨湖橋遺址等。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 鄉村景觀的建築風貌應該是什麼樣的
美麗鄉村規劃應該包含生態產業規劃,特別有條件的可以發展休閑農業規劃,旅遊內農業。美麗鄉村容規劃與休閑旅遊農業規劃是主體與內容的關系,一般休閑旅遊農業規劃也涉及總體的產業選擇,具體項目的實施,配套建設的內容,特別是在產業鏈的打造上要著眼區域統籌。北京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在美麗鄉村規劃中融合產業發展,空間布局,村莊風貌保護規劃,產業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這些是美麗鄉村規劃的基本內容。
還有,一定要著眼區域,瞄準特色,城鄉對接,規劃建設內容支撐,打造美麗鄉村,把經過科學確定休閑農業具體項目融入整體空間格局,生態環境建設,形成休閑農業生態景觀界面與美麗鄉村村容風貌界面的良好空間效果。
總之,美麗鄉村規劃應著眼村鎮、村莊產業發展,對其進行統籌科學規劃,主要在合理確定休閑農業的發展定位,具體規劃實施項目應並融入村鎮、鄉村的規劃定位與空間布局,突出生態界面與休閑觀光系統的統一。
3. 覺得哪些著名景點還能做微縮景觀
「微縮景區」,即按比例將別處的名勝古跡微縮後建造出來,供人們賞玩。?
中國有三大以微縮景觀著名的景區,分別是長沙世界之窗,深圳錦綉中華,北京世界公園。
深圳錦綉中華
錦綉中華是深圳華僑城的一個旅遊區,坐落在風光綺麗的深圳灣畔。她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實景微縮景區,佔地四百五十畝,分為主點區和綜合服務區兩部分。82個景點均按中國版圖位置分布,比例大部分按1:15建造。「錦綉中華」的景點均是按它在中國版圖上的位置擺布的,全園面積有如一幅巨大的中國地圖。這些景點可以分為三大類:古建築類、山水名勝類、民居民俗類。安置在各景點上的陶藝小人達五萬多人。
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實景微縮景區。深圳錦綉中華已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實景微縮景區候選世界紀錄。「一步邁進歷史,一天游遍中華」是該景點的口號,園中的82個景點均按中國版圖位置分布,大都按1:15復制。其中有五萬多個栩栩如生的陶藝小人和動物點綴在各景點,生動再現了我國的歷史文化及民俗風情。
地址:乘101、204、209、223、301路公共汽車和423、439、450路等中巴可達深圳地鐵一號線華僑城站下
長沙世界之窗
長沙世界之窗位於長沙市東北郊區瀏陽河畔,佔地40萬平方米,坐落於長沙市金鷹影視文化城,佔地40萬平方米,累計投資3億元人民幣。1997年10月1日試營業,經過11年發展壯大,現年接待遊客量達80萬人次。長沙世界之窗經過十一年的努力,已發展演變成為一個融世界各國建築奇觀、五洲風情歌舞表演、大型器械游樂、先鋒時尚活動、影視拍攝基地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主題公園。
長沙世界之窗將世界各國的今古奇觀、歷史遺跡、風光名勝、建築民居、各種形式的藝術傑作以及風土人情和歌舞表演匯集於一園。景區內100多個景點建築採用不同比例,為遊客創造出一個多層次、高品位、有韻味的游覽空間。這里有異域風格建築與現代商業文化交融的國際商業街,有世界名勝古跡與人類經典建築薈萃的文明山及文明河,有「惟楚有材」百人群雕與鱗次而立吊腳樓交相輝映的湘江谷,有美國西部風光與印地安文化盡現的歡樂谷,有典雅的歐式建築與美麗愛情故事聯姻的愛情谷,有絢麗多彩、風姿各異的亞洲諸國文化相互浸潤的神秘谷,有童趣盎然的娛樂城堡與妙趣橫生的超大比例玩具組合而成的兒童樂園,德國新天鵝城堡、埃及亞歷山大燈塔、義大利聖三山教堂,120個世界各國名勝古跡各佔地勢,構築了厚重的人文歷史,彰顯了濃郁的異國風情。既有微縮景觀的精巧別致,又有大比例的藝術誇張,集娛樂性、趣味性、刺激性與濃厚文化內涵於一身。
北京世界公園
世界公園位於北京豐台區。總面積46.7公頃。園中有40多個國家100多處景觀的微縮建築,景點的建築材料盡可能仿照原物,採用銅雕、銅鑄、鎏金、鍍金、木雕等,工藝精湛、外觀逼真,保持了原作風貌。公園的水系按照五大洲的版圖、仿照四大洋的形狀而設計、獨具匠心。園中還建有供餐飲、購物的國際街、充滿異國情趣的國際民俗村及童話世界、激光噴泉等。
步入公園大門,迎面便是寬闊壯麗的義大利台地園,然後順時針方向進入亞洲景區,首先見到日本的桂離宮,依次是中國園林清音境、萬里長城、莫高窟、應縣木塔,還有波斯波利斯宮遺址(伊朗)、婆羅浮圖(印度)、巴比倫門(伊拉克)、泰姬陵(印度)、仰光大金塔(緬甸)、吳哥寺(柬埔寨)、泰國大王宮;然後跨過悉尼鐵橋進入「澳洲」,可以觀賞毛利草屋(紐西蘭)、悉尼歌劇院(澳大利亞);接著進入「非洲」沙漠,巡看非洲部落、獅身人面像(埃及)、吉薩金字塔(埃及)、阿布·西姆貝爾神殿(埃及)、卡納克神廟(埃及)和亞歷山大燈塔(埃及);超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就進入到「歐洲」,可以欣賞到特洛伊木馬(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土耳其)、雅典衛城(希臘)、羅馬競技場(義大利)、比薩斜塔(義大利)、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便游到公園中心凱旋門(法國),依次游布魯塞爾第一公民景點(比利時),天鵝石城堡(德國)、埃菲爾鐵塔(法國)、巴黎聖母院(法國)、大本鍾(英國);漫步倫敦塔橋,便進入「美洲」,依次可以看到美國的宇航中心,林肯紀念堂、華盛頓紀念碑、白宮、國會大廈、紐約曼哈頓區和自由女神像,穿過科羅拉多大峽谷(美國),邁過金門大橋(美國),便到了十二生肖像,看到荷蘭風車,又可瞻仰德國音樂家肖邦像和莫扎特像,還可看到「華沙美人魚」,最後到達「莫斯科紅場」。漫遊「世界」一周後,再到「國際街」購物、小吃、休憩,感嘆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遊客漫步北京世界公園,一座座按1:10比例微縮的建築物會使您目不暇接,大飽眼福。這些仿照世界名勝而建的微縮建築,設計精細,造型逼真,置身此地,您會感到彷彿真的在周遊世界。能用一天的時間飽覽世界所有最著名的名勝古跡,多少人的夢想今天在這里變為了現實。
4. 城市景觀風貌在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中的應對內容有哪些
控制性詳細規劃是為了確定各地塊的主要用途、建築密度、建築高度、容積率、綠地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並作為強制性內容。可以概括為只是對規劃層面的數字量化,再進一步說,是對於地塊指標的控制,以達到對整個地塊以至更大區域的控制。城市設計能夠很好的對控規進行完善和補充。城市設計要處理好建築物之間群體的組合,從平面到空間,系統地考慮城市。將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結合起來兩者互相補充,一同對城市規劃的實施進行指導。二者使得城市規劃的實施落實在更為具體的操作層面上,提供更為詳細的指導和實行更為細致的控制,使每一項城市建設活動都與城市規劃保持聯系。
控規內容過於專業化:缺乏形象內容和城市設計的內容,其控制指標推出的結果說服力不強。造成: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控規主要成果部分的平面圖形與專業文字,專業性太強,不利於公眾參與。
控規層面的城市設計主要任務是彌補控規在城市區段空間環境方面的缺陷,並在操作管理層面上實現城市設計的可操作性,從三維空間角度修正控規中的控制指標,優化並提高控規的編制質量。
5. 蘇州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蘇州好玩的景點有:虎丘、蘇州寒山寺、靈岩山、西山雕花樓、網師園、蘇州穹窿山景區。
靈岩山位於江南水鄉蘇州西南的木瀆靈岩山,因為靈岩塔前有一塊"靈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靈岩山"。 山上多奇石。巨岩嵯峨,怪石嶙峋,物象宛然,得於彷彿。舊有"十二奇石"或"十八奇石"之說。
靈岩山有"靈岩秀絕冠江南"和"靈岩奇絕勝天台"的美譽。有昂首攀游狀的石蛇,敲打有聲的石鼓,狀若發團的石髫,伸首隆背的石龜,兩耳直豎的石兔,形影不離的鴛鴦石,埋頭藏泥的牛背石等。
6. 圓明園有哪些建築
1、九洲清晏
九洲清晏位於前湖北岸與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進南向大內殿組成,容第一進為圓明園殿,中間為奉三無私殿,最北為九州清晏殿;中軸東有「天地一家春」,為道光出生處;西有「樂安和」,是乾隆的寢宮;再西有清暉閣,北壁懸掛巨幅圓明園全景圖,原圖現存法國巴黎博物館。
道光十年又在「怡情書史」附近建起「慎德堂」等殿宇,都是皇帝寢宮;道光十六年,圓明園殿、奉三無私殿、九州清晏殿。同時被火焚燒;雍正帝、道光帝都死在九州清晏殿。
2、長春仙館
長春仙館,建於乾隆九年(1744年)。長春仙館位於前湖西面,乾隆即位前曾居於此,有殿門3間,正殿5間。
7. 廈門鼓浪嶼景區的管理體制
鼓浪嶼是國家5A級風景區,是歐洲人評選出的「最喜歡的十大中國景點」之一,在廈門市的旅遊事業中,鼓浪嶼是最具號召力的品牌資源。按規劃,鼓浪嶼旅遊風景區的功能定位已十分明確,有關職能部門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促進鼓浪嶼旅遊事業的發展。然而,總體上成效並不明顯。現在的鼓浪嶼可以說是「景觀雖美,破壞嚴重;白天風光,晚上沉寂;居民退出、流民進入」。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有關部門在鼓浪嶼風景區的建設與管理上,目標和思路並不明晰;二是管理體制、機制未能理順;三是風貌保護乏力,鼓浪嶼越來越不象鼓浪嶼。
促進鼓浪嶼旅遊事業發展,對促進我市旅遊業發展、帶動現代服務業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提出下列幾點建議:
一、在城市品牌建設中,打造鼓浪嶼品牌。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市城市品牌戰略已具雛形並進入實施。在城市品牌建設中,應突出打造鼓浪嶼品牌。
長期以來,我市對通過國內外媒體推介廈門旅遊著力不大,建議以大力發展會展旅遊業為契機,強化這方面工作。一是由市財政增加預算,提供媒體推介的資金支持;二是由文化、旅遊主管部門共同舉辦廈門旅遊的文宣廣告徵集活動,提供素材支持;三是強調各級招商工作應結合進廈門旅遊推廣工作。
有關廈門旅遊的各種形式文宣廣告,宜突出鼓浪嶼的品牌價值,同時,面向海外的廣告宣傳,還應進一步拓寬思路,將土樓與廈門旅遊捆綁,突出文化旅遊的特色內涵。
二、理順鼓浪嶼管理體制
鼓浪嶼-萬石岩風景區管委會事實上只管著鼓浪嶼景區,名實不符;鼓浪嶼定位為風景區,又存在著居民區,景區管理與城區管理未能融合協調;管委會為行政部門,對景區經營沒有主觀積極性。這此問題應通過體制創新、管理職能重組加以解決。建議撤銷管委會,將鼓浪嶼-萬石岩風景區劃歸思明區政府管理,鼓浪嶼景區成立一企業法人,進行運營。
三、建議市政府制訂《鼓浪嶼歷史風貌保護條例》。
鼓浪嶼之所以名聞中外,全在於它的歷史風貌。作為國家級風景區,鼓浪嶼有別於國內其它景區的,在於它的融多種風格的建築風情、移步換景的小巷通幽、高雅精緻的生活情調,失去這些,鼓浪嶼的特色將不復存在。所以,保護鼓浪嶼歷史風貌,嚴禁一切人為因素的破壞,就是在保護廈門旅遊事業的「黃金招牌」,有必要以法規的形式加以固化。
四、鼓浪嶼景區的發展方向應是風景名勝和休閑勝地。
同為風景區,其建設和發展方向可以也已是多樣的。鼓浪嶼既有風景名勝,也有宜居環境,因此,鼓浪嶼適宜發展為國內甚至國際的風景名勝區和休閑勝地。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家休假制度的改進,休閑渡假將漸成潮流。增強鼓浪嶼的休閑渡假功能,一方面可以創造鼓浪嶼經濟新增長點,二方面可以科學地、充分地利用鼓浪嶼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資源。目前鼓浪嶼在風景名勝區經營上已有不俗表現,但休閑勝地的經營還相當薄弱,建議有關部門就此開展調研,制定規劃並盡快付諸實施。
五、鼓浪嶼品牌建設應突出「音樂島」、民俗特色
建議充分利用鼓浪嶼音樂廳,將閩南特色文藝形式(如南音、歌仔戲、高甲戲、布袋戲等)引入鼓浪嶼。既擴大「音樂島」內涵,又可滿足文化旅遊需要,還可延長遊客在鼓浪嶼的逗留時間,增加鼓浪嶼旅遊收入。
可以在鼓浪嶼上建設「閩南美食民俗一條街」.在旅遊旺季有計劃地組織開展民俗踩街活動,豐富旅遊內容。
六、嚴格限制新的建設項目。
其一、將鼓浪嶼定位為風景區是適切的,在景區內開發房地產建設項目是不適當的,應予嚴格禁止,對景區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應以「(外觀)修舊如舊,異地滿足」為原則。
其二、對旅遊開發建設項目應嚴格立項聽證、審查和審批程序,旅遊項目開發建設應遵循「環境和諧」的根本原則,最大程度地保護鼓浪嶼歷史風貌。
七、以恢復原貌整修景觀。
其一、鼓浪嶼的「小巷通幽、移步換景」深得中國古典園林精髓,在鼓浪嶼上拓寬街道、建大面積草地,將因一覽無遺而極大地破壞了這種審美感受。鼓浪嶼發展歷史並不久遠,原有街道都是瀝青路面,人為地改做小石塊路面,不僅給景區居民的行動增添了不便,也有「偽古」之嫌。
其二、鼓浪嶼很多別墅都有花園。由於違章搭建,很多在花園建廚房等,使景觀受到很大破壞,應把拆違建、恢復花園作為工作重點。
其三、鼓浪嶼上有很多名人故居、私有特色老宅,它們是鼓浪嶼景觀中極富歷史與現實的、人文的價值的部分,現今大多年久失修。建議有關部門多做工作,爭取以各種形式獲得所有權人的授權委託,以「外觀修舊如相,內部改造完善」為原則進行整修利用。
八、建議休閑旅遊開發採取公司化運作模式。
如前述,保護鼓浪嶼歷史風貌,就是保護鼓浪嶼的價值。發展休閑渡假旅遊,是在開發中進行保護,使保護更具市場能動性。對此建議採取公司化運作模式進行休閑旅遊開發。
其一、明確方向。以股份制公司為主體,整合利用豉浪嶼現有資源(主要是私宅、私家花園),開發鼓浪嶼休閑渡假旅遊,逐步增加休閑渡假旅遊在鼓浪嶼旅遊經營規模中所佔比重。
其二、准備工作。由有關部門牽線協調,獲得名人故居、私宅的使用權,其形式可以為所有權收購、所有權置換、使用權買斷(含買斷使用年限)、所有權或使用權作價折股等。
其三、成立公司。引導成立一、二家公司,目前可重點依託國有旅遊企業,以獨資或參股的形式注冊設立新企業。以此為龍頭,帶動個體工商戶完善配套服務。
如此可以取得以下效果:一是增添鼓浪嶼旅遊亮點,促進其經濟增長;二是有利於帶動鼓浪嶼旅遊服務配套,完善旅遊服務體系;三是提高鼓浪嶼居住成本,限制流民進入,還鼓浪嶼「清靜、干凈」環境。
九、鼓浪嶼景區實行套票制。
實行套票制市政府曾有過考慮,最終未能施行。現實上,目前實行的「景點票制」給一些小旅遊社在推介旅遊產品中,為低價招睞而降低鼓浪嶼旅遊品質(如減少景點、只上島瀏覽而不進景點,甚至隔江遠觀)留下了操作空間。這樣不僅減少了鼓浪嶼的旅遊收入,還敗壞了廈門的旅遊口碑。套票制可以有兩種形式:一是上島一票制,含渡輪及所有景點門票,二是組合票制,可以將各景點門票組合成幾種不同類別的套票。
8. 風貌管理等措施要求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護珠海城市特色資源,提升城市魅力,塑造具有珠海特色的城市風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本行政區域內對城市建築風貌的管理,適用本規定。
第二章 「三線」管理
第三條 具有「山海相依、陸島相望」的城市特色,城市天際線、山脊線和海岸線是城市風貌控制管理的重點。
第四條 重要的城市濱海、濱河生活岸線沿線地區,自岸線300米以內區域為濱水風貌敏感區。濱水風貌敏感區內的高層居住建築應以點式為主,臨近濱水區域的建築應以低、多層建築為主,宜設置商業及公共服務設施。
第五條 沿山體四周需規劃建設環山道路,如沿山用地與山體間無城市道路間隔時,臨近山體的居住建築,至少應退離用地紅線10米,而且其建築高度應滿足以下要求:距離用地紅線15米以內的,建築高度控制在20米及以下;距離用地紅線15米至50米之間的,建築高度控制在40米及以下;距離用地紅線50米以上的,才可建設高度在40米以上的高層居住建築。
第三章 建築布局
第六條 濱水風貌敏感區、沿山風貌敏感區內以及沿城市主要幹道兩側重要項目的總平面規劃、重要的單體建築設計,應至少徵集不少於三個方案進行比選,按相關程序和規定處理,特別重要的單體建築還應開展景觀影響評價。
第七條 沿城市主幹道的居住小區商業服務設施應集中獨立布置,不宜在住宅的底層設置商鋪。
第八條 居住小區應將不小於其總綠地面積的10%-15%設置為開放式綠地。開放式綠地應布置在小區邊緣,呈塊狀布局,該綠地應兩側臨街,條件不允許時,應保持至少一側臨街。
第九條 為了減少街道空間的壓迫感,居住小區建築布置應高低錯落,形成富於變化的天際輪廓線。
第四章 城市公共藝術空間
第十條
通向濱水岸線的城市道路為城市重要的景觀通廊,其與濱水道路的交叉口處為重要的景觀節點,交叉口三個方向均應設置為開敞空間。開敞空間內的公共設施應進行藝術化設計,以提升城市公共空間的藝術品味。
城市道路與濱水道路有用地間隔時,用地正對景觀通廊的部分為景觀通廊控制區,控制區寬度不小於35米,其內不得建設任何形式的建築物(圖見附錄三)。
第十一條 通向山體的城市道路,為重要的景觀通廊,其與山邊道路的交叉口處為重要的景觀節點,交叉口三個方向均應設置為開敞空間(圖見附錄四)。
沿山建設用地正對景觀通廊的部分為景觀通廊控制區,控制區寬度不小於對應道路紅線寬度的2倍,並作為城市公共綠地。
第十二條 濱水、沿山以及沿城市主幹道兩側的高層居住建築主體間應保持必要間距,以形成垂直於景觀界面的視線通廊。同一宗用地內的上述視線通廊應保持100米以上的通透性(圖見附錄五)。
居住建築主體高度在50-100米范圍內的,側向間距不小於20米。居住建築主體高度在100米以上的,側向間距不小於30米,並且其垂直於濱水、沿山和道路景觀界面的投影間距不得小於20米。(圖見附錄六)
第十三條 獨立集中布局的商業建築應向城市提供公共開敞空間,不應設置四周封閉的無頂蓋內庭院。
第五章 建築風貌
第十四條 新城建設和城市更新項目應結合嶺南建築風格,塑造具有珠海地域特色的城市風貌。
第十五條 為了避免遮山擋海,濱水、沿山以及沿城市主幹道兩側的高層居住建築應以點式為主,建築高度超過50米的最大連續面寬投影不得超過40米。(圖見附錄七) 第十六條 沿山風貌敏感區內的50米以下居住建築必須採用坡屋頂,屋面顏色應以低明度為主。
其它區域的多層居住建築屋頂應採用坡屋頂形式,屋面顏色以低明度為主。非坡屋頂居住建築及高層建築裙房應進行第五立面設計,並納入建築工程規劃許可及規劃驗收管理。
第十七條 珠海中心城區建築主色調確定以淡雅、明快的淺色系和中性色系為主。
第十八條 建築單體外立面及屋頂附加裝飾物、構築物,包括招牌、燈箱、建築節能裝備等的外形、尺度、色彩、位置應當與主體建築的規劃設計協調統一。
第六章 城市道路景觀
第十九條 珠海大道、香海路、金港大道城市生態景觀林帶,控制寬度不小於50米。城市新建主幹道應預留道路附屬景觀綠地,寬度不小於20米。已有城市主幹道的升級改造亦應按此標准要求逐步實施。
第二十條 沿城市主幹路居住建築的控制高度不得超過道路規劃紅線寬度加上道路兩側建築後退道路紅線距離之和。建築物臨兩條以上道路的,按較寬的道路規劃紅線計算其控制高度。
第二十一條 沿街建築立面上設置煙囪、空調室外機等設施時,應進行隱蔽與美化。
第二十二條 居住建築沿城市主幹路及臨城市廣場、公共綠地的一側不應設置開敞式陽台。
第二十三條 新建項目的室外地面完成面標高應與周邊地形相協調,如場地周邊有市政道路(含已建或規劃,以下同)或建成區,新建項目的室外地面完成面標高應與周邊市政道路及現狀建成區標高做好銜接,具體要求如下:與周邊市政道路及現狀建成區相接處,即建築紅線以外區域,其室外地面完成面標高應與周邊市政道路及現狀建成區持平;建築紅線以內區域,其室外地面完成面標高不應高於周邊平均標高1.5米;建築紅線兩側,其室外地面完成面如有高差,連接處應以分級跌落或自然坡的方式過渡處理,過渡段應按制在建築紅線以內。
第二十四條 結合珠海城市特色,加強城市主要道路、重要景觀節點的燈光夜景建設,提高建築單體、商業店面、戶外廣告的裝飾燈光檔次,避免光污染,構建出珠海特色的城市夜景。
第二十五條 鼓勵建設城市雕塑、街道小品、道路廣場設施,美化環境、標示區域、提高城市整體環境藝術品質。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本規定發布前已出讓或已劃拔用地的建設項目,應在滿足已核準的規劃設計條件的前提下,盡量參照本規定執行。其餘如有突破本規定的情況,須通過多方案比選,通過景觀影響評價,經珠海市規劃委員會城市設計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市政府批准。
第二十七條 本規定由***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