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阿里美景

阿里美景

發布時間: 2020-12-31 19:08:59

㈠ 阿里山風景到底有多美

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位於台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2000公尺以上,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四周高山環列,氣候涼爽,平均氣溫為攝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西靠嘉南平原,北接雲林、南投縣,南接高雄、台南縣,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全部屬於「國有」林班地,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
阿里山在台灣省台中市、嘉義縣東北,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地跨南投縣、嘉義縣二縣,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列為台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為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里,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阿里山的鐵路可與「阿里四景」(日出、雲海、晚霞、森林)合稱「五奇」。鐵路全長72公里,卻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舉世罕見。火車從山腳登峰,似沿「螺旋梯」盤旋而上,繞山跨谷鑽隧洞,鳥雀在火車輪下飛翔。登山途中,從高大挺拔的桉樹、椰子樹、檳榔樹等熱帶古木,到四季常綠的樟、楠、櫧、櫸等亞熱帶闊葉樹,再到茂密的紅檜、扁柏、亞極和姬松等溫帶針葉樹,到了3000米以上,則是以冷極為主的寒帶林了。這些奇木異樹,在阿里山上匯成一片綠色的海洋。山風勁吹時,山林如驚濤駭浪,發出轟天雷鳴,形成阿里山著名的萬頃林濤。
1991年新中橫公路通車後,阿里山森林游樂區便與玉山「國家」公園串連而成為新興的旅遊路線。
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里,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阿里山的森林、雲海和日出,譽稱三大奇觀。這里所產的是世界罕見的高級建築木材,如台灣杉、鐵杉、紅繪、扁柏和小姬松,稱為阿里山特產「五木」。到了陽春三月,阿里山又成為一個緋艷絢麗的櫻林。這里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遊人絡繹不絕。山上有高山博物館,陳列各種奇木異樹,高山植物園內種有熱帶、溫帶、寒帶數百種植物,遊人既可飽覽林海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波瀾的勝景,還可增加見識。
在晴天的破曉時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觀賞雲海,確是賞心樂事。遊人但見雲海茫茫,瞬息萬變,時而像連綿起伏的冰峰從山谷中冒出,時而像波濤洶涌的大海,從天外滾滾而來。難怪阿里山的雲海是台灣八景之一。觀日出的地點則以祝山為妙。祝山海拔僅次於塔山,為二千四百八十公尺。黑夜退去,天空呈魚肚白,祝山後先現出一絲紅霞,慢慢變成弧形、半圓、大半圓,越來越紅,越來越亮。一輪紅日先從雲海邊上升,再從山頂冒出,光芒四射,煞是一番景象。
阿里山列為台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為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阿里山以五奇著稱,即登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日出、雲海、鐵路、森林與晚霞合稱為阿里山五奇,它們不但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其聲名更是遠播海內外。
五奇之一:日出
當清晨曙光乍現,火紅的朝陽輕巧地躍出山頭,那璀璨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也為新的一天揭開了序幕!由於地球公轉之故,使著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出現位置與時間皆不同。祝山觀日樓是此地欣賞日出的最佳地點,您可以到阿里山火車站或沼平車站搭乘祝山觀日火車,也可以從沼平公園觀日步道牌樓拾階而上。
五奇之二:雲海
阿里山雲海名列台灣八景之一,通常出現於天氣晴朗、浮雲遍布的日出或薄暮。而秋天是觀賞雲海的最佳季節,最佳地點則是神木站前的二萬坪、游樂區內的慈雲寺、阿里山賓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
五奇之三:鐵路
與民國同歲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世界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軌距762m,坡度6.25%,由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升高到2216公尺的阿里山,途經熱、暖、溫三帶,景緻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綠野仙境,尤其獨立山的三次螺旋環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絕對令您不虛此行。昔日為轉運木材而興建的它,今已蛻變成森林旅遊列車。園區內現有三條支線,其中「祝山線」為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高山鐵路,專供前往祝山觀日出的遊客搭乘:「眠月線」為觀光之用,除了沿途美景以外,終點還有著名的石猴遊憩區:「神木線」則穿越園區,至巨木參天的神木區。而早年所遺留下來的蒸汽火車與報廢車廂,也已在沼平車站旁裝潢成風味獨特的車廂旅館與火車展示區,讓遊客住宿與觀賞。
五奇之四:森林
從平地的龍眼、相思樹、桂竹林等熱帶植物開始,順著山勢攀升,景緻變換成屬於暖帶林的樟木、楠木和柳杉林,再往上到了溫帶林則可見到鐵杉、台灣扁柏、華山松、台灣杉與紅檜等。阿里山所擁有的豐富森林資源,涵蓋了不同氣候帶,呈現變幻多端的奇景。阿里山原為台灣的三大林場之一後來才開發為森 林游樂區。每年一到花開季節,整座山被裝點成美麗 繽紛的花海,而在古木參天的林蔭小徑上。還可以吸取芬多精、聆聽鳥鳴聲,一片鳥語花香、欣欣向榮。
五奇之五:晚霞
因高山地區空氣較稀薄、太陽輻射強,導致空氣 中的紫外線相對增強,使得藍天比平地絢麗,而晚霞 也就更艷麗。慈雲寺、阿里山賓館、阿里山火車站、 沼平公園、對高岳、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 是阿里山晚霞的最佳觀賞點。

㈡ 阿里山和日月潭是我國寶島什麼的美景

寶島台灣的美景

㈢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什麼

阿里山和日月潭 阿里山列為台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為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里,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阿里山的鐵路可與「阿里四景」(日出、雲海、晚霞、森林)合稱「五奇」。鐵路全長72公里,卻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舉世罕見。火車從山腳登峰,似沿「螺旋梯」盤旋而上,繞山跨谷鑽隧洞,鳥雀在火車輪下飛翔。登山途中,從高大挺拔的桉樹、椰子樹、檳榔樹等熱帶古木,到四季常綠的樟、楠、櫧、櫸等亞熱帶闊葉樹,再到茂密的紅檜、扁柏、亞極和姬松等溫帶針葉樹,到了3000米以上,則是以冷極為主的寒帶林了。這些奇木異樹,在阿里山上匯成一片綠色的海洋。山風勁吹時,山林如驚濤駭浪,發出轟天雷鳴,形成阿里山著名的萬頃林濤。 1991年新中橫公路通車後,阿里山森林游樂區便與玉山「國家」公園串連而成為新興的旅遊路線。 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里,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阿里山的森林、雲海和日出,譽稱三大奇觀。這里所產的是世界罕見的高級建築木材,如台灣杉、鐵杉、紅繪、扁柏和小姬松,稱為阿里山特產「五木」。到了陽春三月,阿里山又成為一個緋艷絢麗的櫻林。這里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遊人絡繹不絕。山上有高山博物館,陳列各種奇木異樹,高山植物園內種有熱帶、溫帶、寒帶數百種植物,遊人既可飽覽林海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波瀾的勝景,還可增加見識。 在晴天的破曉時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觀賞雲海,確是賞心樂事。遊人但見雲海茫茫,瞬息萬變,時而像連綿起伏的冰峰從山谷中冒出,時而像波濤洶涌的大海,從天外滾滾而來。難怪阿里山的雲海是台灣八景之一。觀日出的地點則以祝山為妙。祝山海拔僅次於塔山,為二千四百八十公尺。黑夜退去,天空呈魚肚白,祝山後先現出一絲紅霞,慢慢變成弧形、半圓、大半圓,越來越紅,越來越亮。一輪紅日先從雲海邊上升,再從山頂冒出,光芒四射,煞是一番景象。 阿里山列為台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為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森林游樂區大部分屬於高山平夷面地形,若從大塔山俯瞰,便可發現西側成緩坡走向,祝山、對高岳等山稜東側為地形險峻的陡峭斷崖,隔和社溪與塔塔加相對;而小塔山亦為斷崖地形,阿里山溪以西北向注入清水溪,向南則於阿里山公路山谷為曾文溪上游。1996年的賀伯台風創下單日降雨量高達1095公釐,這些狂瀉而下的雨水造成三條溪流下游的土石流災害,再對照歷年來的氣象資料,稱阿里山為「雨山」實不為過。由於高山環境地處溫帶氣候,阿里山的氣候四季相差不大,平均氣溫為攝氏10.8度,在冬季最寒冷之日曾達零下3度,因此夏季為著名的避暑勝地。 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為三大林場,與玉山並為「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的預定地。阿里山的森林與登山鐵道、日出、雲海、晚霞合稱阿里山五奇。1927年,阿里山經台灣日日新報評定為台灣八景(另有十二勝、二別格)。1953年,台灣省文獻會選定阿里山雲海為台灣八景。1996年,台灣省旅遊局辦理新版台灣十二名勝,阿里山勇奪第二名(全民票選第一名)。2006年,行政院新聞局舉辦台灣意象票選(書面及網路),阿里山勇奪風景第二名(第一名為玉山),顯示阿里山的地位早已深植人心。 目前森林游樂區內種植吉野櫻、重瓣櫻等數千株,除了櫻花以外,四季各有不同的植物盛開,將阿里山妝點成繽紛燦爛的花花世界。而有阿里山精神地標之稱的神木在1997年7月1日下半身倒伏之後,新的巨木群隱然成形,目前游樂區內共有二區的巨木群棧道,整個阿里山區則尚有四株以上綠意盎然的紅檜神木。除了巨木群棧道外,林務局另重修對高岳森林浴步道、塔山登山步道及自忠舊鐵道的水山支線通往特富野的狩獵古道等。 在人文方面游樂區有高山博物館、樹靈塔、琴山河合(河合鈰太郎)博士旌功碑…等,遊人至此可回憶日治時期至今的阿里山開拓史等,皆為重要的歷史遺跡。 阿里山森林游樂區隸屬嘉義縣,距離嘉義市東方約75公里,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西鄰嘉南平原,北界南投縣。阿里山由尖侖山、祝山、對 高岳山、大塔山、塔山........等十八座大山組成,總面積為39,650公頃。群山峰巒環列,形勢雄偉。附近溪谷甚多,分別有北流之和社溪,西有西北流之清水溪及西南流之曾文溪等。 由於多數溪谷而處處形成斷崖,如塔山及對高岳山,故山嶽重疊地勢險峻,而其間雨量充沛,故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樹木生長各任天性蔚成巨木森林群。 蚊蚋絕跡,實為台灣休養避暑最佳處所。園區種植吉野櫻、重瓣櫻等數千株,日據時代並曾定名為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 日月潭是台灣島最著名的風景區。它位於西部的南投縣,是台灣省最大的天然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山頭上。湖岸周長35千米,面積7.7平方千米,水深二三十米。水面比中國另一個著名湖泊——杭州西湖略大,水深卻超過西湖10多倍。 台灣省天然湖泊很少,最大和最有名的就是日月潭,水域面積9平方公里,平時水深30多米。日月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所以這個小島被叫做「珠子嶼」,現在也叫拉魯島。以這個島為界,湖的北半部分圓圓的像太陽,湖的南半部分彎彎的像月牙,這就是日月潭名字的來源。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台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四周青山環抱,山巒層疊,水映著山,湖面宛似一個巨大的碧玉盤。遠遠望去,潭中的美麗小島——珠仔島,卻像玉盤托著的一顆珠子。珠仔島把湖面分為南北兩半:東北面的形狀好像圓日,故叫日潭;西南邊的如同一彎新月,故稱月潭。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慶祝台灣光復,珠仔島已改名為光復島。 日月潭美景如畫,春夏秋冬,晨昏晴雨,景色變幻無窮。尤其是秋天夜晚,湖面輕籠著薄霧,明月倒映湖中,景色更為佳麗動人。每年中秋圓月當空時,高山族的青年男女扛著又長又粗的竹竿,帶著綵球,來到潭邊跳起古老的民間舞蹈。他們重演著征服惡龍的民間故事,把太陽和月亮頂上天,讓日月潭永遠享有日月的光輝。 日月潭四周,點綴著許多亭台樓閣和寺廟古塔。山腰的玄奘寺內存放著唐僧玄奘的部分遺骨。當地氣候四季宜人,冬天平均氣溫在15℃以上,夏季7月份只有22℃左右,是避暑勝地。 潭東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峰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游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游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盪去,優雅寧靜,別具一番情趣。 日月潭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的四周是一座座長滿綠樹的山,而湖水又靜靜的,藍藍的,像一面鏡子,反周圍的山色倒映在湖裡。另外,一年四季,早晨晚上,映在湖裡的景色也不一樣,變來變去,就像傳說中的仙境。 日月潭四周的群山還有幾處名勝古跡。其中潭北山腰有文武廟,廟中有孔子像,左右有文昌君與關羽像,從廟里看出去,日月潭左右兩個湖,都看得清清楚楚。

㈣ 阿里最有魅力的幾個景點,景色撩人令人陶醉

●班公湖
班公湖是自然界的一塊凈土,班公湖島的王國,也是阿里高原乃至全西藏的一版個權著名旅遊景點。
●古格王國遺址
古格王國遺址位於阿里地區扎達縣境內,西距縣城約18公里。
●獅泉河
獅泉河,藏語稱森格藏布。印度河上源,西藏自治區西部主要大河之一。
●瑪旁雍錯
瑪旁雍錯(LakeManasarovar)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城東35公里、崗仁波齊峰之南。
●古格遺址
古格王國遺址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地之一。遺址從山麓到山頂高300多米,到處都是和泥土顏色一樣的建築群和洞窯,幾間寺廟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頂,只剩下一道道土牆。
●羌塘自然保護區
羌塘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93年,當時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4月5日正式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㈤ 台灣的風景名勝有哪些

阿里山雲海:阿里山位於台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2000公尺以上。

雙潭秋月:日月潭位於台灣省南投縣東玉山之北,是台灣最大的天然湖泊,被譽為「雙潭秋月」是台灣八大景點之一。

玉山積雲:玉山積雲是台灣八景十二勝的其中一景。

清水斷崖:位於台灣東部海岸,花蓮縣城東北,立霧溪口到大清水溪口之間的花蓮-蘇澳公路(蘇花公路)上,是太平洋西岸的大海崖區。

澎湖漁火:著名台灣八景之一, 非常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之一。

大屯春色:是指台灣島北端、淡水河下游大屯火山群那迷人的春光。

魯谷幽峽:魯谷幽峽是台灣著名旅遊景區。系指花蓮縣自太魯閣至天祥之間20多千米的大峽谷。

安平夕照:安平夕照,位於台南安平,為台灣八大美景之一。

草山:陽明山(原名草山,因盛產茅草而得名)位於台北市區的正北方。

五指山:五指山風景區位於竹東鎮的上坪溪畔,全區佔地約4頃,是一個環山面水且資源豐富自然的景觀游樂區。

八卦山:台灣著名觀光勝地。位於彰化縣東北部,地當綿延東境之八卦山脈北麓。舊名寮望山。

虎頭埤:位於台灣台南縣新化鎮虎頭山麓,系於1846年(清道光26年)由大目降街農民歐陽安所闢建,用以蓄水灌溉農田。

獅頭山:獅頭山是台灣旅遊景點。獅頭山位於苗栗三灣鄉、南庄鄉與新竹峨眉鄉交界處,因為外形酷似獅頭而得名。

赤嵌樓:赤崁樓位於台南市中區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崁樓。

安平古堡:古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城」、「台灣城」,最早建於1624年,是台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

延平郡王祠:延平郡王祠,又名開山王廟或鄭成功廟,位於台灣台南市中西區(清代台灣府城油行尾街),為清治時期最早的官祀鄭成功紀念祠。

指南宮凌霄寶殿:位於台北市文山區木柵指南山一帶山麓,為台灣道教聖地之一,俗稱仙公廟,以主祀八仙中的「呂仙公」(呂洞賓)緣故而得名。凌霄寶殿在1963年興工,1966年落成,全殿二千三百六十餘坪。

雲林北港媽祖廟:位於雲林縣北港鎮義民路。該宮因主奉媽祖,故又名北港媽祖廟。亦稱朝天官、聖廟,是台灣地區的古剎建築。北港是台灣早期與中國大陸往來的重要口岸,從福建等地到台灣拓荒者都是從此登岸的。

台北與台南孔廟:台北孔廟位於大同區大龍街。台南孔廟在台南人的用心經營下,不只是台南的地標,更是台南人的文化精神所在。

㈥ 西藏的風景哪裡最美

夏季的拉薩氣候宜人,綠色植被較多,進來遊玩的旅行者無需太多心理負擔,一般年輕人、中年人都是能夠承受。布達拉宮格、大昭寺、羅布林卡、色拉寺等景點在拉薩相對集中,不過遊客也很多,大家要合理避開高峰時段。

㈦ 形容「西藏美景」的句子有哪些

1「人間聖地」勝似天堂,「天上西藏」人人神往。

5、米堆冰川:會躍動的「世界級冰川奇觀」

米堆冰川被地理學家們稱作「世界級冰川奇觀」,它不僅擁有雄偉壯觀的寶座形狀,還有著近800米落差的冰瀑布。冰瀑奇觀只有在補充豐富、消融得快的冰川上才會出現,如消融得快而補給不足,冰瀑就會中斷,形成「懸冰川」;而補充過快而消融不及,冰雪就會把懸崖埋沒。

6、吉隆溝:「珠峰後花園」壯麗無邊

吉隆溝被譽為「西藏最後的秘境」「珠峰後花園」「第二天堂」,是西藏最為著名的五條溝之一。國家一類陸路通商口岸。這里自然景觀氣勢非凡,民間風俗奇彩多姿,歷史文化自成一體、江河景觀尤為壯麗、宗教傳統別具風格、生態環境純凈天然,是一塊神奇美麗的「舒適、歡樂之地」。

㈧ 阿里山三大美景

阿里山風景區有林濤抄襲,雲海,櫻花三大美景和塔山斷崖,

阿里山天然森林區古木參天,四季常綠.其中有一株老紅 檜,高約53米,已經歷3000多年,被稱為"神木",所惜近年 受損.另有一棵"眠月大神木",也為紅檜,高48米,有4100 多年的樹齡.最稀罕的為"三代木",樹中有樹,三代同堂. 因此去阿里山游覽的人都要去觀賞一下它們的雄姿.阿里山上 的奇木異樹,匯成一片綠色海洋,久居城市的人,到了阿里山 區,就會產生心曠神怡的感覺.
簡稱台.地處我國大陸東南100多公里的海面上,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東臨太平洋,是我國最大的島嶼.高山,丘陵,台地佔全島面積的三分之二,平原,低地佔三分之一,東部山地統稱台灣山脈,是由台灣山,台東山,雪山—玉山,阿里山等平行山脈組成.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台灣省的風景名勝有台北城承恩門,基隆炮台遺址,安平古堡,赤崁樓,石門古戰場及野柳海岸,太魯閣峽,陽明山公園,阿里山風景區,鵝鑾鼻墾丁公園等.其中阿里山風景區有林濤,雲海,櫻花三大美景和塔山斷崖,千年古木等奇觀,本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日月潭,為著名游覽勝地

㈨ 阿里山景色的資料簡介

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峰玉山。一般俗稱的阿里山,正確的說法是阿里山由十八座大山組成,涵蓋了阿里山山脈的主要山系。若以地形來說,阿里山山脈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在塔塔加鞍部以楠梓仙溪、沙里仙溪和玉山群峰區隔。阿里山又是一個緋艷絢麗的櫻林。這里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遊人絡繹不絕。
阿里山列為台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為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里,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阿里山的鐵路可與「阿里四景」(日出、雲海、晚霞、森林)合稱「五奇」。鐵路全長72公里,卻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舉世罕見。火車從山腳登峰,似沿「螺旋梯」盤旋而上,繞山跨谷鑽隧洞,鳥雀在火車輪下飛翔。登山途中,從高大挺拔的桉樹、椰子樹、檳榔樹等熱帶古木,到四季常綠的樟、楠、櫧、櫸等亞熱帶闊葉樹,再到茂密的紅檜、扁柏、亞極和姬松等溫帶針葉樹,到了3000米以上,則是以冷極為主的寒帶林了。這些奇木異樹,在阿里山上匯成一片綠色的海洋。山風勁吹時,山林如驚濤駭浪,發出轟天雷鳴,形成阿里山著名的萬頃林濤。
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里,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阿里山的森林、雲海和日出,譽稱三大奇觀。這里所產的是世界罕見的高級建築木材,如台灣杉、鐵杉、紅繪、扁柏和小姬松,稱為阿里山特產「五木」。到了陽春三月,阿里山又成為一個緋艷絢麗的櫻林。這里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遊人絡繹不絕。山上有高山博物館,陳列各種奇木異樹,高山植物園內種有熱帶、溫帶、寒帶數百種植物,遊人既可飽覽林海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波瀾的勝景,還可增加見識。
在晴天的破曉時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觀賞雲海,確是賞心樂事。遊人但見雲海茫茫,瞬息萬變,時而像連綿起伏的冰峰從山谷中冒出,時而像波濤洶涌的大海,從天外滾滾而來。難怪阿里山的雲海是台灣八景之一。觀日出的地點則以祝山為妙。祝山海拔僅次於塔山,為二千四百八十公尺。黑夜退去,天空呈魚肚白,祝山後先現出一絲紅霞,慢慢變成弧形、半圓、大半圓,越來越紅,越來越亮。一輪紅日先從雲海邊上升,再從山頂冒出,光芒四射,煞是一番景象。
阿里山列為台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為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森林游樂區大部分屬於高山平夷面地形,若從大塔山俯瞰,便可發現西側成緩坡走向,祝山、對高岳等山稜東側為地形險峻的陡峭斷崖,隔和社溪與塔塔加相對;而小塔山亦為斷崖地形,阿里山溪以西北向注入清水溪,向南則於阿里山公路山谷為曾文溪上游。1996年的賀伯台風創下單日降雨量高達1095公釐,這些狂瀉而下的雨水造成三條溪流下游的土石流災害,再對照歷年來的氣象資料,稱阿里山為「雨山」實不為過。由於高山環境地處溫帶氣候,阿里山的氣候四季相差不大,平均氣溫為攝氏10.8度,在冬季最寒冷之日曾達零下3度,因此夏季為著名的避暑勝地。
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為三大林場,與玉山並為「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的預定地。阿里山的森林與登山鐵道、日出、雲海、晚霞合稱阿里山五奇。1927年,阿里山經台灣日日新報評定為台灣八景(另有十二勝、二別格)。1953年,台灣省文獻會選定阿里山雲海為台灣八景。1996年,台灣省旅遊局辦理新版台灣十二名勝,阿里山勇奪第二名(全民票選第一名)。2006年,行政院新聞局舉辦台灣意象票選(書面及網路),阿里山勇奪風景第二名(第一名為玉山),顯示阿里山的地位早已深植人心。
目前森林游樂區內種植吉野櫻、重瓣櫻等數千株,除了櫻花以外,四季各有不同的植物盛開,將阿里山妝點成繽紛燦爛的花花世界。而有阿里山精神地標之稱的神木在1997年7月1日下半身倒伏之後,新的巨木群隱然成形,目前游樂區內共有二區的巨木群棧道,整個阿里山區則尚有四株以上綠意盎然的紅檜神木。除了巨木群棧道外,林務局另重修對高岳森林浴步道、塔山登山步道及自忠舊鐵道的水山支線通往特富野的狩獵古道等。
在人文方面游樂區有高山博物館、樹靈塔、琴山河合(河合鈰太郎)博士旌功碑…等,遊人至此可回憶日治時期至今的阿里山開拓史等,皆為重要的歷史遺跡。
阿里山森林游樂區隸屬嘉義縣,距離嘉義市東方約75公里,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西鄰嘉南平原,北界南投縣。阿里山由尖侖山、祝山、對 高岳山、大塔山、塔山...等十八座大山組成,總面積為39,650公頃。群山峰巒環列,形勢雄偉。附近溪谷甚多,分別有北流之和社溪,西有西北流之清水溪及西南流之曾文溪等。
由於多數溪谷而處處形成斷崖,如塔山及對高岳山,故山嶽重疊地勢險峻,而其間雨量充沛,故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樹木生長各任天性蔚成巨木森林群。
蚊蚋絕跡,實為台灣休養避暑最佳處所。園區種植吉野櫻、重瓣櫻等數千株,日據時代並曾定名為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

㈩ 阿里山景色的資料簡介

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之姊妹潭、受鎮宮
姊妹潭是二個大小不同的鄰近湖泊,『姊潭』呈長方形,佔地160坪、略呈圓形,佔地20坪,相傳有二位山地女孩在此雙雙殉情,故後人附會而稱姊妹潭;姐潭湖區還設有一座以檜木為基座的相思亭,姊妹潭周邊更設有全長180公尺的環潭步道,可讓遊客游覽全湖是觀賞姊妹潭最佳的方式;夏季為滿水期,冬季則為枯水期。
受鎮宮奉祀玄天上帝、福德正神和註生娘娘,香火非常鼎盛,傳說以往每年3月都有三隻神蝶飛來朝拜,不吃不飛一周後就不見蹤影,傳為神跡;三代木同一根株,能枯而後榮,重覆長出祖孫三代的樹木,是造化的神奇安排。如今第一、二代的前身均已枯老橫頹,第三代卻仍然欣欣向榮。
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內還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如慈雲寺、貴賓館(蔣公行館)、樹靈塔、高山植物園、塔山斷崖、石猴、三代木、三兄弟、象鼻木、光武檜、高山博物館及眠月支線鐵路也是到阿里山旅遊不可錯過的景點。

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之螢火蟲季節

四月至六月的螢火蟲季節,阿里山的原始自然生態也是最佳的賞螢地點,萬只螢火蟲聚集的景象,走進與星空連成一片的螢火蟲燈海,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並匯集了七大賞螢路線依序為茶山-屯阿巴娜自然生態區,奮起湖——火車站往土地公沿線,太和-花石溪生態保護區,瑞里——若蘭山莊,瑞里國小、三華民宿,光華村-驛馬溪農場,豐山-村落至觀景台沿線,里佳-親水步道。其中,以瑞里、茶山、太和、奮起湖較為著名。

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之櫻花季

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的阿里山花季,也是不可錯過的年度大戲,每年因天候的不同櫻花開放的時間也會些許不同,千島櫻、山櫻花、吉野櫻、八重櫻都將依序綻放,最高潮為潔白似雪、燦爛耀眼的花季主角—吉野櫻,屆時把阿里山粧點成一片美麗繽紛醉人的花海世界,美不勝收。其他花卉如森氏杜鵑、石楠花、毛地黃等等也都會依序綻放。
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之李樹花海
阿里山櫻花季里,除了櫻花之外,還有木蘭、射干菖蒲、森氏杜鵑、台灣一葉蘭等花卉也都同時會進入綻放期。如果不想和賞花遊客人潮擠在一起,不妨考慮鄰近阿里山公路的鄒族部落,較低海拔的樂野、達邦等鄒族部落也是春花怒放的時日。若想一窺李花落英繽紛的盛景,順著奮起湖連接嘉162線可以來到開花正盛的太和。太和地區的居民,以種植農作物為主要的經濟來源。茶園裡面、甚至家家戶戶的門前,大部份都種植著李樹。每到二、三月,李花開花的時候,那隨風招搖的李樹花海,真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