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植物景觀季相

植物景觀季相

發布時間: 2021-01-01 14:30:44

① 試題;園林景觀中春天和夏天植物季相景觀的形成手法

彩葉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
彩葉植物因在生長季節內能呈現出鮮艷的色彩而備受人們的歡迎。除此以外,彩葉植物還具有成景快、栽培容易、觀賞期長等特點,在現代城市園林綠化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植物種類
彩葉植物一般分為常色葉植物、春色葉植物和秋色葉植物三類。常色葉植物是指整個生長期內都呈現彩色葉色,而春色葉植物及秋色葉植物只是在生長期的某一段時間呈現彩色葉色。常見的春色葉植物有:紅葉石楠、黃花柳、衛矛、臭椿等。常見的秋色葉植物有:雞爪槭、三角楓、鵝掌楸、元寶楓、銀杏、黃櫨、漆樹、火炬樹。常見的常色葉植物有:紫葉李、紫葉桃、金葉接骨木、金葉女貞、紫葉小檗等。
2.園林應用
孤植:彩葉植物顏色醒目,可以作為中心景觀處理,能達到引導視線的作用。如株形高大豐滿的紫葉梓樹、金葉皂莢、金葉刺槐,以及株形緊密的紫葉矮櫻、花葉槭、紅葉石楠等都可以孤植於庭院或草坪中,獨立成景。
叢植:成叢栽植彩葉植物可以美化環境,增添更多色彩。將紫色或黃色的彩葉植物叢植於淺色的建築物前或將綠色的喬木做背景、彩葉植物作前景處理,均能得到較好的景觀效果。
彩籬或模紋花壇:紫葉小檗、金葉女貞、金葉黃楊等耐修剪的彩葉植物是極好的彩籬植物材料,與綠色植物相搭配可構成美麗的圖案,其廣泛應用在城市公共綠地、分車道、立交橋下、綠島、小游園、廠礦企業、居住小區中。
群植或片植:將彩葉植物成片栽植,達到成林的規模,可營造出較有氣勢的景觀。如北京的「香山紅葉」主要栽種的是黃櫨,金陵十景之一的「棲霞丹楓」主要栽種的是楓香,蘇州太平山的「怪石、清泉、紅楓」三絕中的紅楓主要是指三角楓。
3.應用原則
(1)要符合彩葉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如金葉黃楊、紫葉小檗等要求全光照才能體現其色彩美,一旦處於半陰或全陰的環境中,葉片將恢復綠色,失去彩葉效果;而花葉玉簪則要求半陰的條件,一旦光線直射,就會引發生長不良,甚至死亡。
(2)只有將彩葉植物與色彩反差較大的背景植物或建築物進行搭配,才能獲得最佳觀賞效果。
(3)在確定好樹種之後,還應注意植物與四周環境之間的協調性。比如在建築物前或立交橋下,為了與環境相適應,經常將彩葉植物修剪成圓形、直線形、拱形或波浪形等造型。在大片草坪上,可鋪設大面積色塊或孤植較大規格的彩葉植物。
最後應注意的是,彩葉植物需要經常修剪,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以確保植株正常生長。此外,修剪還可以使有些植物形成二次花期,如金葉蕕、金邊醉魚草等。

② 怎樣體現園林植物景觀序列的季相與色彩布局

這個問題首先有南北差異,
如果是華南地區,季相的差異比較小,四季常綠,只是各季的花色有區別,此不多說。
北方,由於冬天色葉植物會變色,故季相特徵明顯,在植物設計上,可通過季相變化來布局,以初夏和秋天為主,也就是以盛花與秋葉為主,色塊要 大,集中,這樣能比較好的突出你的設計。

③ 根據景觀的季相變化特點,植物群落可分為什麼

一、濱海大道植物各標段植物景觀色相和季相變化
豐富多樣的觀賞性狀是城市景觀多樣化的前提,各種植物的枝、 葉、 花、果有其不同的觀賞性狀,或以色彩取勝,或是姿態獨特,或是香味誘人,或是冠大蔭濃,相互構成了觀賞植物美以及色相、 季相變化的重要因素.從季相景觀來分析,濱海大道道路綠地園林植物配置如下:
春季觀花: 木棉 (紅 )、 刺桐 (紅 )、 杜鵑 (紅 )、 海南蒲桃 (白)、 貓尾木 (黃) ;
夏季觀花: 夾竹桃 (紅 )、 蒲桃 (白 )、 臘腸樹 (黃 )、 黃槿 (黃 )、 鳳凰木 (紅 )、 火焰木 (紅 )、 藍花楹 (藍 )、 朱槿(紅)、 尖葉杜英 (白) ;
秋季觀花: 桂花 (淡黃 )、 葉子花 (紅 )、 大葉紫薇(紅)、 紅花洋蹄甲 (紅) ;
秋季觀果: 臘腸樹、 貓尾木;
冬季觀花: 雞蛋花 (黃) ;香花樹種:桂花;常異色葉: 花葉良姜、 紅背桂、 花葉假連翹;
觀葉、 觀樹形樹種:魚尾葵、 油棕、 金山葵、 散尾葵;觀根樹種:小葉榕 (氣生根).
可以看出:濱海大道綠化中運用較多的觀賞植物有棕櫚科植物油棕、 金山葵等,有春季觀花木棉、 刺桐,夏季觀花的鳳凰木、 紅花洋蹄甲、 火焰木、 夾竹桃、 蒲桃、 藍花楹,它們是體現道路季相變化的骨架,其他觀賞植物成了點綴和補充.總體來說,整條道路的植物景觀季相變化不明顯,季相變化不夠突出,不夠豐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 觀賞性植物種類運用較少,不夠豐富,導致各標段植物景觀雷同,缺少一定的變化;
(2) 觀花植物中紅花系花偏多,其他系花品種較少,如黃色花系,白色黃系,藍色花系,同時數量上運用也較少,整體景觀效果不顯著;
(3)色葉及觀葉植物沒有在道路綠化中得到足夠體現.
二、濱海大道植物景觀特點和不足
1 景觀特點
(1) 道路綠化面積大,植物群落規模大、分布范圍廣,呈網路狀相連,在植物景觀的組成上以常綠樹種為主,並配以一定數量的開花植物,使道路綠化帶既能吸收、 吸附有害物質防止污染,又能美化環境.
(2) 其植物造景配置的基本格局為:行道樹一常綠喬木一觀賞喬木一常綠耐蔭灌木一地被.
(3) 類型多樣的植物群落豐富了道路園林綠地的物種多樣性,形成了類型多樣的植物群落景觀,特別是每一路段均具一定重要值的特色觀賞植物與其他亞層的植物配合,賦予了道路綠化帶一定的文化環境特色.特別是以棕櫚科植物為主的植物造景的模式值得借鑒.
2 存在問題
(1)整個道路運用的植物種類相對較少,導致各標段道路植物景觀存在一定雷同的現象;
(2)道路在有些功能上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由於濱海大道位於深圳灣畔,而靠近海岸線的綠化帶中抗風樹種運用較少,目前只有黃槿,木麻黃等;
(3)行道樹樹種單調;整條道路只有尖葉杜英一種行道樹,缺少變化;
(4)道路植物景觀季相景觀不突出,變化不明顯,香花樹種運用較少,目前只有桂花;
(5)有些標段道路綠化與周邊的環境缺乏協調與統一,同時有些植物在某些標段生長較差.
三、濱海大道植物景觀建議
(1)濱海大道道路植物景觀總體上來說比較豐富,特別是以棕櫚科植物景觀得到充分體現.
(2)濱海大道植物景觀在生態功能發揮了很好的功效,尤其是對紅樹林保護區的具有生態保護作用,但需加強道路北側 (深圳灣 )抗風樹種得運用,以便更好得發揮其生態功能.
(3)整個道路的植物景觀季相變化不夠顯著,觀花樹種色系不夠豐富,有些觀花樹種數量運用較少,同時色葉樹種運用比例較少,對形成整體景觀效果作用不大,在今後的道路的改造中需增加觀花喬、 灌木植物種類,觀色葉植物種類,營造豐富的季相景觀效果.
(4)加強濱海大道植物景觀的標識性,明確各個標段植物景觀的色調,避免植物景觀單調、 造作和雷同,不同的地段要結合這個地段的特徵合理設置,通過道路的植物造景,對道路賦予較為統一的色彩基調,使道路及其兩側的建築物更加協調,減少道路兩側紛亂的視覺效果.
(5)加強植物種類的開發,尤其是鄉土樹種在道路中的應用.因此,在今後新的道路綠化帶建設中及現有道路綠化帶的改造中,應該根據華南地區的植物區系特徵和自然群落的組成與結構特點,積極引種、 馴化一些適合華南地區生長的野生及外來植物種類,如桃金娘、 野牡丹,構建物種生態位重疊少、 種群穩定、 結構合理的生態園林植物群落.同時加強香花樹種運用.

④ 常見的園林景觀植物有哪些

古代以竹、蘭、梅、荷為植物中的「四君子」,所以,在滄浪亭的植物中專,前面的三樣植物景觀非屬常突出,而在園外的河水裡,則栽有荷花
月季,池畔宅旁皆可種植、紫竹,其中紫藤還可修剪成各種形態、菊花、虎耳草等,觀特色葉的有八角金盤等等

⑤ 在園林中,作為主景的植物景觀有什麼要求

1、構成景物、豐富園林色彩

園林以植物造景為主,植物無論是單獨布置,還是與其他景物配合都能很好地形成景色。其以個體或群體植物特有的姿、色、香、韻等美感,可以形成園林中諸多造景形式(主、背、配、添、對、夾)同時,構景靈活、自然多變。

植物的葉色、花色、枝幹色彩十分豐富。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色彩,同一種植物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季節、年齡又呈現不同的自然色彩。

2、組合空間,控制風景視線

植物可以起到組織空間的作用。植物有疏密、高矮之別,利用植物所形成的空間同樣具有「界定感」。由於植物的千差萬別,故不同的喬、灌、草相互組合可以形成不同類型和不同感受的空間形式。

通過不同植物高低、疏密的靈活配置,可以阻擋視線、透漏視線,變幻風景視線的透景形式,從而限制和改變景色的觀賞效果。加強了園林的層次和整體性。

組合空間的形式:

開敞空間(開放空間):植物所組成的空間,不阻礙遊人視線向遠處眺望。

封閉閉空間(閉合空間):植物所形成的空間,阻擋了遊人的視線。

半開敞空間:植物一面高於視線,一面則低於視線的空間形式(開一面、屏一面)其對外起引景的作用,對內起障景,控制視線的作用。

封頂開平:高大喬木所組成的空間,其上部覆蓋封頂視線不可透,但水平視線可透。人在其中可遠觀山水、樹下納涼(樹冠交織構成天棚)。

相對全封閉空間:植物空間的六合方向全部封閉,視線均不可透。如密林空間。

植物組合空間的形式豐富多樣,其安排靈活、虛實透漏、四季有變、年年不同。因此,在各種園林空間中(山水空間、建築空間、植物空間等)由植物組合或植物復合的空間是最多見的。

3、表現季節,增強自然氣氛

表現季相的更替,是植物所特有的作用:植物的枯榮變化強調了季節的更替,使人感到自然界的變化。特別是落葉植物的發芽、展葉、開花、結果,秋葉的變化,使人明顯地感到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植物是自然活體,植物的生長引致等帶來的景色變化是其他素材所不能替代的(雪枝露華、蟬鳴蝶舞、鳥蹤獸跡、蔭濃生涼、反光、生姿、發聲)

4、改觀地形,裝點山水建築

高低大小不同植物配置造成林冠線起伏變化,改觀了地形。如平坦地植高矮有變的樹木遠觀形成起伏有變的地形。若高處植大樹、低處植小樹,便可增加地勢的變化。

在堆山、疊石及各類水岸或水面之中,常用植物來美化風景構圖,起補充和加強山水氣韻的作用。亭、廊、軒、榭等建築的內外空間,也須植物的襯托。所謂「山得草木而華、水得草木而秀、建築得草木而媚。

5、覆蓋地表,填充空隙

園林中的地表多數是用植物覆蓋,綠化植物是既經濟又實用(護岸固坡、防止沖刷)的戶外地面鋪器材料。此外,山間、水岸、庭院中等不易組景的狹窄空間隙地,大多也可以利用植物進行裝飾美化。

⑥ 城市道路的植物景觀主要有哪些表現形式

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主要考慮藝術效果和功能效果。
1.喬木的選擇。喬木在街道綠化中,主要作為行道樹,作用主要是夏季為行人遮蔭、美化街景,因此選擇品種時主要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1)株形整齊,觀賞價值較高(或花型、葉型、果實奇特,或花色鮮艷,或花期長),最好葉秋季變色,冬季可觀樹形、賞枝幹;
(2)生命力強健,病蟲害少,便於管理,管理費用低,花、果、枝葉無不良氣味;
(3)樹木發芽早、落葉晚,適合本地區正常生長,晚秋落葉期在短時間內樹葉即能落光,便於集中清掃;(4)行道樹樹冠整齊,分枝點足夠高,主枝伸張、角度與地面不小於30度,葉片緊密,有濃蔭;(5)繁殖容易,移植後易於成活和恢復生長,適宜大樹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煙塵的能力;(7)樹木壽命較長,生長速度不太緩慢。目前應用較多的有雪松、國槐、合歡、欒樹、垂柳、饅頭柳、杜仲、白蠟等。
2.灌木的選擇。灌木多應用於分車帶或人行道綠帶(車行道的邊緣與建築紅線之間的綠化帶),可遮擋視線、減弱雜訊等,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枝葉豐滿、株形完美,花期長,花多而顯露,防止過多萌孽枝過長妨礙交通;
(2)植株無刺或少刺,葉色有變,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內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樹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於管理,能耐灰塵和路面輻射。應用較多的有大葉黃楊、紫葉小櫱、月季、紫蔽、丁香、紫荊、連翹等。
3.地被植物的選擇。目前,大多數城市主要選擇冷季型草坪作為地被植物,根據氣候、溫度、濕度、土壤等條件選擇適宜的草坪草種是至關重要的;另外多種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應用,如棣棠等。
4.草本花卉的選擇。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為主,與喬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點部位點綴,不宜多用。

道路綠化中行道樹種植設計形式
(1)樹帶式。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車行道之間,留出一條不加鋪裝的種植帶,一般寬不小於1.5米,植一行大喬木和樹籬,如寬度適宜,則可分別植兩行或多行喬木與樹籬;樹下鋪設草皮,留出鋪裝過道,以便人流或汽車停站。
(2)樹池式。在交通量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設計正方形、長方形或圓形空地,種植花草樹木,形成池式綠地。正方形以邊長1.5米較合適,長方形長、寬分別以2米、1.5米為宜,圓形樹池以直徑不小於1.5米為好;行道樹的栽植點位於幾何形的中心,池邊緣高出人行道8厘米--10厘米,避免行人踐踏,如果樹池略低於路面,應加與路面同高的池牆,這樣可增加人行道的寬度,又避免踐踏,同時還可使雨水滲入池內;池牆可用鑄鐵或鋼筋混凝土做成,設計時應當簡單大方。
行道樹種植時,應充分考慮株距與定干高度。一般株行距要根據樹冠大小決定,有4米、5米、6米、8米不等,若種植干徑為5厘米以上的樹苗,株距應定為6米--8米為宜;從車行道邊緣至建築紅線之間的綠化地段,統稱為人行道綠化帶,為了保證車輛在車行道上行駛時,車中人能夠看到人行道上的行人和建築,在人行道綠化帶上種植樹木,必須保持一定的株距,一般來說,株距不應小於樹冠的2倍。

城市幹道的植物配置
城市幹道具有實現交通、組織街景、改善小氣候的三大功能,並以豐富的景觀效果、多樣的綠地形式和多變的季相色彩影響著城市景觀空間和景觀視線。城市幹道分為一般城市幹道、景觀遊憩型幹道、防護型幹道、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等類型。各種類型城市幹道的綠化設計都應該在遵循生態學原理的基礎上,根據美學特徵和人的行為遊憩學原理來進行植物配置,體現各自的特色。植物配置應視地點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點。
(1)景觀遊憩型幹道的植物配置
景觀遊憩型幹道的植物配置應兼顧其觀賞和遊憩功能,從人的需求出發,兼顧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統性來設計可供游與游賞的道路。有「城市林蔭道」之稱的肇嘉浜路中間有寬21米的綠化帶,種植了大量的香樟、水杉、女貞等高大的喬木,林下配置了各種灌木和花草,同時綠地內設置了遊憩步道,其間點綴各種雕塑和園林小品,發揮其觀賞和休閑功能。
(2)防護型幹道的植物配置
道路與街道兩側的高層建築形成了城市大氣下墊面內的狹長低谷,不利於汽車尾氣的排放,直接危害兩側的行人和建築內的居民,對人的危害相當嚴重。基於隔離防護主導功能的道路綠化主要發揮其隔離有害有毒氣體、噪音的功能,兼顧觀賞功能。綠化設計選擇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滯塵、吸收噪音的植物,如雪松、圓柏、桂花、珊瑚樹、夾竹桃等,採用由喬木群落向小喬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過渡的形式,形成立體層次感,起到良好的防護作用和景觀效果。
(3)高速公路的植物配置
良好的高速公路植物配置可以減輕駕駛員的疲勞,豐富的植物景觀也為旅客帶來了輕松愉快的旅途。高速公路的綠化由中央隔離帶綠化、邊坡綠化和互通綠化組成。中央隔離帶內一般不成行種植喬木,避免投影到車道上的樹影干擾司機的視線,樹冠太大的樹種也不宜選用。隔離帶內可種植修剪整齊、具有豐富視覺韻律感的大色塊模紋綠帶,綠帶中選擇的植物品種不宜過多,色彩搭配不宜過艷,重復頻率不宜太高,節奏感也不宜太強烈,一般可以根據分隔帶寬度每隔30~70米距離重復一段,色塊灌木品種選用3~6種,中間可以間植多種形態的開花或常綠植物使景觀富於變化。
邊坡綠化的主要目的是固土護坡、防止沖刷,其植物配置應盡量不破壞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選擇根系發達、易於成活、便於管理、兼顧景觀效果的樹種。
互通綠化位於高速公路的交叉口,最容易成為人們視覺上的焦點,其綠化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大型的模紋圖案,花灌木根據不同的線條造型種植,形成大氣簡潔的植物景觀。另一種是苗圃景觀模式,人工植物群落按喬、灌、草的種植形式種植,密度相對較高,在發揮其生態和景觀功能的同時,還兼顧了經濟功能,為城市綠化發展所需的苗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園林綠地內道路的植物配置
園林道路是全園的骨架,具有發揮組織游覽路線、連接景觀區等重要功能。道路植物配置無論從植物品種的選擇上還是搭配形式(包括色彩、層次高低、大小面積比例等)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豐富多樣,更加自由生動。
園林道路分為主路、次路和小路。主路綠化常常代表綠地的形象和風格,植物配置應該引人入勝,形成與其定位一致的氣勢和氛圍。如在入口的主路上定距種植較大規格的高大喬木如懸鈴木、香樟、杜英、櫸樹等,其下種植杜鵑、紅花木、龍柏等灌木,節奏明快富有韻律,形成壯美的主路景觀。次路是園中各區內的主要道路,一般寬2~3米;小路則是供遊人在寧靜的休息區中漫步,一般寬僅1~1.5米。綠地的次幹道常常蜿蜒曲折,植物配置也應以自然式為宜。沿路在視覺上應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遮有敞。形式上有草坪、花叢、灌叢、樹叢、孤植樹等,遊人沿路散步可經過大草坪,也可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叢中賞花。竹徑通幽是中國傳統園林中經常應用的造景手法,竹生長迅速,適應性強,常綠,清秀挺拔,具有文化內涵,至今仍可在現代綠地見到。

城市道路綠化的布置形式
城市道路綠化的布置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斷面布置形式是規劃設計所用的主要模式,常用的城市道路綠化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一板二帶式。這是道路綠化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即在車行道兩側人行道分隔線上種植行道樹。此法操作簡單、用地經濟、管理方便。但當車行道過寬時行道樹的遮蔭效果較差,不利於機動車輛與非機動車輛混合行駛時的交通管理。
(2)二板三帶式。在分隔單向行駛的兩條車行道中間綠化,並在道路兩側布置行道樹。這種形式適於寬闊道路,綠帶數量較大、生態效益較顯著,多用於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綠化。
(3)三板四帶式。利用兩條分隔帶把車行道分成三塊,中間為機動車道,兩側為非機動車道,連同車道兩側的行道樹共為四條綠帶。此法雖然佔地面積較大,但其綠化量大,夏季蔽蔭效果好,組織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決了各種車輛混合互相干擾的矛盾。
(4)四板五帶式。利用三條分隔帶將車道分為四條而規劃為五條綠化帶,以便各種車輛上行、下行互不幹擾,利於限定車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積不宜布置五帶,則可用欄桿分隔,以節約用地。
(5)其它形式。按道路所處地理位置、環境條件特點,因地制宜地設置綠帶,如山坡、水道的綠化設計。
道路綠化作為城市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現代城市建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道路綠化也直接關繫到一個城市的精神內涵,因此,城市的道路綠化是應作為城市建設的一個重點問題,相信只要我們能在這個問題上多努力,我國的城市道路建設將出現新的面貌,城市景觀得以發展,城市內涵也會得到提升。

⑦ 《園林植物造景設計》課程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園林植物造景設計》課程的主要內容:
一、課程性質與任務

1.課程性質:園林植物配置與造景,是園林技術專業的專業選修課程。
2.課程任務:通過學習,使學生通過理論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園林植物造景與配置的基本概念,園林植物配置的不同風格及發展趨勢,掌握種植設計的實質和要點。結合經典案例及課堂與課外實踐教學,要求繪制實景的設計圖,識別和掌握200種左右園林植物,掌握園林種植設計的基本技能。結合植物的分區,介紹典型地區植物配置的特色,並專題講述小環境植物種植設計。學完本課程後,學生應具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科學、技術、經濟地綜合處理園林環境設計,並以較為熟練的技術,以圖紙表達園林種植設計思想。
二、理論教學內容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園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含義及特徵

第二節 園林植物造景功能
第三節 我國園林植物造景現狀與發展趨勢
基本概念:植物景觀、園林植物造景、造景要素、園林植物造景的功能。
第二章 園林植物景觀素材及其觀賞特性

第一節 園林植物類別與特點

第二節 園林植物的觀賞特性
基本概念:喬木、灌木、蔓藤植物、草本花卉、地被植物、園林植物的形態、色彩、芳香、質地
第三章 園林植物景觀風格與類型

第一節 園林植物景觀風格

第二節 園林植物景觀類型
基本概念:自然式園林、規則式園林、混合式園林、自由式園林、林相景觀、季相景觀、專類植物景觀、整形植物景觀、意境植物景觀、古樹名木景觀、草坪景觀、模擬景觀
第四章 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方法
第一節 樹木景觀

第二節 花卉景觀
第三節 草坪與地被景觀
第四節 藤本植物景觀
第五節 專類園植物景觀
第六節 意境主題景觀
第七節 植物空間景觀
第八節 季相景觀
第九節 整形植物景觀
第五章 園林植物造景設計基本程序
第一節 與委託方接觸階段
第二節 研究分析階段
第三節 設計構想階段
第四節 設計表達階段
基本概念:地形圖、分區圖、平面配置圖、斷面圖、立面圖、施工圖、剖面圖、鳥瞰圖
第六章 小環境園林植物組景與實踐

第一節 園林植物與園林水體組合造景

第二節 園林植物與園路的組合造景
第三節 園林植物與建築組合造景
第七章 園林植物造景評價

第一節 園林植物造景評價原則

第二節 園林植物造景評價方法
基本概念:適地種樹、植物群落穩定性、綠地遊憩功能、景觀因子

⑧ 植物景觀最重要講究季相,講究『春花、夏葉、秋實、冬干』通過合理配置,達到四季有景。

海棠、迎春、連翹、碧桃
紫葉李、金葉國槐、紅楓、紅葉楊
銀杏、柿子樹、海棠、木瓜、火棘
紅瑞木、黃金槐、白樺、
現在選擇比較多,主要是品種多了。

⑨ 「玉堂春富貴」包括哪些植物它們的觀賞特徵什麼試分析由這些植物構成的景觀從季相角度分析。

「玉堂春來富貴」的寓意是通過源一定的規則把這五種美麗的植物種植起來,這幾種植物都有富貴美好的寓意,玉蘭象徵品質高潔;海棠花艷美又高雅;迎春花富有生命力,不懼惡劣環境,有相愛到永遠的寓意;牡丹花象徵富貴吉祥;桂花四季常綠,不畏寒冬,花小卻香氣迷人,有高潔富貴和收獲的寓意;這幾種植物配置起來,在景觀方面形成一個美麗的意境;在寓意方面,自古以來也深受文人騷客和老百姓的喜歡,畢竟「富貴吉祥嚮往美好生活的寓意」大家都喜歡。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