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圖什風景
㈠ 關於新疆阿圖什的問題,我要去那工作了,但是我不了解,求去過的人,或者當地的人給我一點建議
樓主你好!謝謝你關注新疆
新疆這十來年還是比較穩定的,其實新疆雖然離內地遠一些,但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落後,歡迎你來新疆!新疆本來就是來自全國五湖四海的朋友,吃穿很方便
1.
2010年在新疆設了喀什經濟特區
一方面,國家大力投入資金,搞建設,搞開發 ==== 需要人
另一方面 ,當地管理人手也缺 從最近公務員招考數量也能看出來,需一萬左右
還有新疆這邊競爭不像內地那麼激烈,生活節奏慢,很悠閑,很舒適
新疆風景也好,吃的更是都樣。休息了還能出去爬爬山什麼的
2.
新疆人的工資是全國最低的
但人們的消費水平卻和內地許多城市高很多!
因為新疆的工業基礎較薄弱,日用品從外地運來,因此成本高,所以物價也貴。
而且和內地其他城市比起來,物資相對匱乏。
信息和高科技方面的確要落後內地好多,石油等國資企業倒是非常滋潤
新疆物價特點是
烏魯木齊物價最低,團場農牧區物價最高!
從城市來看,交通沿線經濟發達區域的城市物價低,偏遠經濟相對落後的區域的城市物價高!
烏魯木齊的消費水平,除房價外,其他日用開銷是全疆城市裡最低的
烏魯木齊人在穿著方面的花費,是全國省會里最高的。高居第一
克拉瑪依物價最高,工資也高
昌吉物價低
哈密房價不貴,物價一般
阿圖什低些,和田低,喀什高,阿克蘇、伊犁感覺也低
克拉瑪依第一,庫爾勒第二,阿克蘇第三,烏魯木齊只能排到新疆的第四
㈡ 自治州府所在地阿圖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州府 阿圖什市
市情簡介
阿圖什市位於新疆西南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緣。1986年撤縣建市,全市總面積1.6萬平方公里,市區規劃面積14平方公里,建成面積7.6平方公里。市境東西長241公里,南北寬約136公里,總面積1.61萬平方公里。處於西南天山與塔里木盆地的連接部位,北部山區為西南天山的西坡,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南部平原為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邊緣,地勢平坦,海拔高度為1200——1300米,高差僅百米左右。
地質構造
在悠久而漫長的地質史上,阿圖什經歷了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從地質板塊構造上看,阿圖什是塔里木西北邊緣的邊緣海。在古生代之前,整個新疆都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有塔里木准葛爾兩塊台地露出海面。而阿圖什則是塔里木盆地西北緣臨海的一塊海邊陸地,其北部大部分土地,也就是今天的哈拉峻、吐古買提北部山區,還沉浸在大海之中。著名的喀拉鐵克山,還只是大海中的一道暗礁。南部的一小塊即今日的阿圖什市區、松他克鄉、阿扎克鄉和格達良鄉,屬海島上的陸地。上阿圖什、阿湖以及格達良鄉的北部則是海岸線。
歷史沿革
漢朝以前,市境屬疏勒國。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正式歸入漢朝版圖。魏晉時,阿 阿圖什圖什轄於西域長史府,隋開皇三年(583年),阿圖什屬西突厥。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隸屬於安西都護府之疏勒都督府。唐開成五年(840年),回鶻等部建立喀拉汗王朝,阿圖什是其領地。蒙古汗國時,阿圖什屬察合台汗領地。元明之際,阿圖什屬東察合台汗國。明代葉爾羌汗國建立,阿圖什是其領域之一。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後,阿圖什受喀什噶爾辦事大臣管轄,阿圖什庄設阿奇木伯克,管理地方事務。清光緒十年(1884年),阿圖什轄於新疆。民國27年(1938年)9月,阿圖什設治局成立。將原屬伽師縣的大阿圖什庄和原疏附縣的小阿圖什庄劃歸其管轄;民國32年(1943年)1月,阿圖什設治局升格為丙級縣,隸屬喀什行政長公署。
1950年3月,成立阿圖什縣人民政府,隸屬喀什專員公署;1954年7月14日,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成立,阿圖什縣劃歸其管轄,並被定為自治州首府;1986年6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阿圖什縣,成立阿圖什市。
民族人口
阿圖什市轄區共7鄉,3場,2個街道,即松他克、阿扎克、阿湖、上阿圖什、格達良、哈拉峻、吐古買提鄉。 2000年末全市總人口19.42萬人,有維吾爾、漢、柯爾克孜等11個常住民族。其中維吾爾族14.7萬人,佔82%;柯爾克孜族2.17萬人,佔12.1%;漢族1.05萬人,佔5.8%;其他少數民族約佔0.1%。
交通狀況
阿圖什市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地處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緣,屬邊境市。東部、南部與喀什地區為鄰,西部和東北部與烏恰縣、阿合奇縣交界。北部隔天山南脈與吉爾吉斯斯坦毗連, 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首府所在地,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1433公里,市區所在地海拔1300米 。境內居住有柯爾克孜、維吾爾、漢、回、哈薩克、烏孜別克、 滿族等11個民族。阿圖什市具有獨特的地緣優勢,向北去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有吐爾尕特口岸,165公里到達邊界線;西去中亞諸國,有伊爾克斯坦口岸,246公里到達邊界線;南去巴基斯坦、印度、海灣等地,有紅其拉普口岸,443公里到達邊界線。本市距喀什航空港30公里,南疆鐵路即將修通,14國道穿市而過,交通較為方便。[2]
資源特產
阿圖什市已探明的鐵、鉛鋅、鹽等30多種礦產資源,極具開采價值。黨參、麻黃、甘草等10多種野生植物葯用價值極高。木納格葡萄、無花果、卡拉庫賽甜瓜、胡安納杏、石榴等特色果品馳名海內外,有「中國木納格葡萄之鄉」、「無花果之鄉」的美稱。水資源儲量豐富,地表水4.228億立方米,地下水3.148億立方米。光熱氣候資源獨特,無霜期長。[3]
商業貿易
市內有國家二類口岸西域商貿城,距托帕口岸62公里,緊靠古城喀什,西通中亞諸國,是古絲綢之路重要通道。改革開放以來,阿圖什商人遍布國內20多個大中城市和中西亞10多個國家。
編輯本段
民族文化
阿圖什是賽福鼎同志的故鄉。新疆第一所維吾爾現代學校誕生在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鄉依克薩克村,被稱為維吾爾現代教育的搖籃。新疆伊斯蘭教始祖蘇里堂麻扎被載入《中國名勝大詞典》,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境內有卡拉汗王朝遺址蘇里堂麻扎、莫爾佛塔、漢代佛窟「三仙洞」等名勝古跡和文化遺產。大峽谷、怪柳林、天門等自然風景區。
民風民俗
柯爾克孜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漢代,他們游牧於葉尼塞河上游流域。七世紀四十年代,其地區已正式列入唐朝版圖。九世紀中葉起,陸續往天山一帶遷移,至十八世紀初,最後一支遷來西部天山區。十八世紀二十年代,一部分又遷到中亞費爾干、帕米爾和喀喇昆侖山一帶。十九世紀中葉以來,沙俄侵佔了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大片柯族地區。尤其在近代反侵略斗爭中,英勇頑強,始終如一。1864,廣大柯爾克孜人民堅決反對阿古柏的入侵,與侵略者開展了殊死的搏鬥。1877年,清軍討伐阿古柏,收復喀什噶爾時,柯爾克孜族沖巴噶什等十四個部落誓不作沙俄臣民,重申歸復清朝。1895年,英、俄瓜分帕米爾後,帕米爾東部的柯爾克孜人民不理睬沙俄宣布他們「已屬俄國百姓」,拒絕供應侵略軍所需的肉食和交通工具,並沖破層層障礙,紛紛結隊返回祖國。
柯爾克孜族的民間文學,豐富多彩,在我國文學寶庫里佔有重要的地位。他們的民間文學包括史詩、敘事詩、歌謠諺語、傳說、民間故事、寓言、笑話等。尤其大約產生於公元10——13世紀前後的史詩《瑪納斯》,是文學、藝術宗教、歷史和大自然的結晶,規模宏偉、色彩瑰麗,是一部反映柯爾克孜人民反壓迫、反侵略斗爭的代表性作品。
柯爾克孜族的民間音樂具有濃厚的草原氣息,曲調開闊悠長,優美動聽。古柯爾克孜族人曾使用有「達甫(鼓)」、笙、腰鼓、「孜格拉瑪」、庫姆孜、口琴、響鈴、「秋吾爾」(牧笛)等,現多已失傳。
柯爾克孜族美術圖案內容豐富,種類繁多,造型美觀、質朴、大方,富有明顯的民族特點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柯爾克孜族人的手工藝品也很有特色,如著名的花氈、壁掛、手提包、白氈帽、馬衣等。
柯爾克孜族主要是從事畜牧業生產,他們穿著多取諸於牲畜的皮毛。男子一般一年四季戴白氈帽,身穿白色綉有花邊的圓領衫,外穿用羊皮或藍黑色棉布作成的無領大衣,腰束皮帶或綉花的布腰帶,下身內著襯褲,外穿條絨或布做的寬腿褲,腳穿皮靴、氈襪。女子都喜歡用靈巧的雙手打扮點綴自己的冠戴步履。年輕未婚姑娘,頭戴金絲絨圓頂小帽或戴水獺皮圓頂帽,足登皮靴,身穿紅色連衣裙,外罩黑、綠色坎肩。已婚婦女,多扎紅、綠色頭巾,喜穿紅綠、紫色上衣和紅裙,喜戴手飾。
柯爾克孜族人的飲食以肉、乳製品為主。冬春季以肉乾酸乳酪,酥油、小麥、青稞為主食;夏秋季以鮮蓄奶,酸乳酪,奶油,肉食和麵食為主,各種蔬菜為輔助品。
柯爾克孜族人大部分居住在山中,氈房是一種頗有特點的住房,農業區多住士屋。
柯爾克孜族人長期從事游牧生活,至今在放牧、代步、運輸上無不依靠駿馬,自稱為「騎在馬背上的民族」。被譽為「高原之舟」的氂牛、「沙漠之舟」的駱駝,都是搬運轉場、運送物資的主要交通工具。
柯爾克孜族人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過去有指腹為婚、幼年訂婚和成年訂婚,還有轉房的婚俗。婚禮一般在女方家舉行。
柯爾克孜族人的葬禮庄嚴、肅穆、隆重。與葬禮有關的習俗,充分體現了他們的善良、友愛和濃厚的同情心。屬土葬。
柯爾克孜族人信奉伊斯蘭教,宗教節日有「庫爾邦」節、「肉孜節」。根據節氣和預祝人畜平安的一個節日叫「諾魯孜」節。
柯爾克孜族是一個重禮儀的古老民族,他們民風淳樸、熱情友善、注重禮儀、熱情好客,親戚、朋友和遠方客人到來,他們出門相迎,並親手將客人扶下馬,然後掀起門簾讓客人進房,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對至愛親朋貴賓,還臨時宰羊或宰馬駒招待。平常,年輕人騎馬跨駝,路遇老人要下馬問安,站立道旁讓老人先走。婦女見到至親,晚輩吻長輩的臉額,長輩吻晚輩的手,同輩擁抱吻天額。在遷居時,領導互相招待,以示告別和迎送。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㈢ 新疆阿圖什市有什麼景點好玩的地方
阿圖什大峽谷位於阿圖什市吐古買提鄉,距阿圖什市38公里。阿圖什大峽谷原名「加依帕其回木」,是維答吾爾語,「加依」意為住人的地方,「帕其木」是當年一位很有名望的維吾爾婦女的名字,她是喀拉汗王朝的第三代汗王蘇里堂·沙土克的忠實信徒,追隨沙土克作戰失敗後逃難到此處,後來死在加依葬在加依,為了紀念她就用她的名字作了地名。傳說阿圖什大峽谷是沙土克轉敗為勝,奪取政權的關鍵一戰。
麗神奇的大峽谷長約6公里,谷深2.5公里,寬3—5米不等,系天然形成,呈南北走向。大峽谷依山傍水,有大山的原始純真,有泉水的清澈如銀。這里山深谷幽、怪石突兀、天藍水碧、泉水清澈、空氣清新。涓涓細流,積為一個個水潭,潭中魚群漫遊,潭畔灰鶴翱翔。遊人身臨其境便會感受到艷陽山間照,清泉石上流,雪魚淺底游,奇山水中映的奇妙美景。峽谷之中,山澗小溪九彎十八轉,礦泉資源極為豐富,含有多種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山區牧民良好的飲水資源。景區內還有百餘年的大柳樹、桑樹等,柳樹枝桿龐大,上可卧人,還有專門為愛好活水垂釣者提供的休閑場所和避暑、修身養性之地。
㈣ 新疆克州有沒有什麼好的旅遊景點啊 最好配圖片和介紹..
可以去康輝旅行社看看新疆的哦
㈤ 從阿圖什出發一日游的景點及價格
阿圖什出發一日游的景點及價格。油估計也就是三四百塊錢。
㈥ 克孜勒蘇必去的十大景點有哪些
佛窟、佛塔
在漢唐時代,境內佛教文化盛行。隨著佛教文化的興起,佛教的寺廟、佛塔、佛窟等也接踵建起,遍布各地。此後經過歲月的風蝕,以及戰爭等人為的破壞境內的佛教遺址保存完好的至今只存兩處。一是位於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鄉恰克瑪克河岸懸崖峭壁上的漢代佛窟「三仙洞」,二是阿圖什市阿扎克鄉庫木薩克村附近恰克瑪克河北岸的莫爾佛塔。經考證,佛塔為漢代建築,這座經兩千年不倒的土建佛塔,正是漢代疏勒國佛教徒們的傑作。這兩處遺址是中國西部保存下來的最古老的佛教建築,對於研究早期佛教文化特點,具有很高的價值。
伊斯蘭教遺址和古墓
阿圖什市是伊斯蘭教在新疆的發源地之一,蘇里堂麻扎、喀拉汗王朝遺址,都是新疆最早的伊斯蘭教文化遺跡,尤以蘇里堂麻扎最為盛名。
蘇里堂麻扎全稱為蘇里堂·薩圖克·布格拉汗麻扎,位於阿圖什市西南2千米的買謝提村,是公元10~13世紀我國西北部的地方政權——喀拉汗王朝的王室古墓群。墓葬的主人蘇里堂·薩圖克·布格拉汗王朝的第三代汗王,也是王朝中第一個接受伊斯蘭教的王室成員。陵墓始建於公元955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陵墓前的清真寺就是蘇里堂·薩圖克接受伊斯蘭教的地方。這兩座建築是至今發現在新疆境內的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建築,成為伊斯蘭教傳入新疆的標志。它比聞名於世的喀什艾提尕清真寺還要早880年,比喀什的阿帕霍加墓(香妃墓)也早600多年。它對研究喀拉汗王朝的歷史和伊斯蘭教在新疆的傳播,具有很高的價值。
古堡遺跡
自治州地處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清代以後又是邊防重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古堡遺跡也是自治州重要的古建築類旅遊資源。其中以哈拉布拉克鄉境內的沙爾布拉克古堡、巴勒根迪大炮台、別迭里古道旁的依不拉音古堡、縣良種場附近的奧托科爾更城堡、別迭裡布拉力烽火台等具有開發價值。
古驛站遺址
絲綢之路上的蓋孜驛站遺址,為唐以前驛站遺址。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對驛站的修建已有所記載。驛站位於阿克陶縣布倫口鄉蓋孜村,今中巴國際公路旁的蓋孜河畔,為一連3間石頭房子,從遺址看,可容10多人食宿,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大驛站,由於其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作用和考古價值,被收入《中國名勝辭典》一書,稱其為在古代絲綢之路的蔥嶺古道上發揮過重要作用的最古老的驛站。
石人墓和古岩畫
在阿合奇縣已發現兩座石人墓,一處在巴什麥爾開其,墓已毀,墓前所立石人也已倒地。另一處在阿文庫山洞西500米處,墓葬保存完好,墓前石人是利用一塊長形天然大卵石刻成。石人面部類似突厥人形象,故被稱作草原突厥石人。塔木哈塔西古岩畫,位於阿合奇縣城東南20餘千米的木孜力克山溝。岩畫刻在一塊天然石塊上,線條清晰,輪廓分明,畫意十分抽象。
坎兒井遺跡
位於阿圖什市阿扎克鄉庫木沙克的戈壁灘上。呈南北走向,長約6千米許,每隔10~20米有一豎井,井深8~10米,直徑3米許,底部相通。坎兒井呈帶狀。由東向西平行分布,共有5條,總長度30餘千米,共鑿豎井200餘眼,工程浩大。這是我國塔里木盆地西緣發現的唯一的坎兒井遺跡,雖已廢棄不同,但卻有較高的旅遊、考察、研究價值。
㈦ 南疆有哪些風景與人文
南疆復,是指新疆天山以南區域。包括制:喀什,阿克蘇,和田,鐵門關,阿圖什,庫爾勒,圖木舒克,昆玉等州市,著名景區、景點和人文景觀眾多。有克孜爾石窟、香妃墓、石頭城、庫車大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尼雅遺址、安迪爾古城、丹丹烏里克故城遺址、阿克陶五彩山、博斯騰湖、樓蘭古城、塔里木河、昆崗古墓、胡楊林、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沙漠之門等等。有時間可以去鐵門關市,那裡是當年北疆通往南疆的唯一通道,故稱鐵門關。
㈧ 新疆阿圖什市有什麼景點和好玩的地方
阿圖什大峽谷位於阿圖什市吐古買提鄉,距阿圖什市38公里。阿圖什大峽谷原名專「加依帕其木」,是維吾爾語,屬「加依」意為住人的地方,「帕其木」是當年一位很有名望的維吾爾婦女的名字,她是喀拉汗王朝的第三代汗王蘇里堂·沙土克的忠實信徒,追隨沙土克作戰失敗後逃難到此處,後來死在加依葬在加依,為了紀念她就用她的名字作了地名。傳說阿圖什大峽谷是沙土克轉敗為勝,奪取政權的關鍵一戰。
麗神奇的大峽谷長約6公里,谷深2.5公里,寬3—5米不等,系天然形成,呈南北走向。大峽谷依山傍水,有大山的原始純真,有泉水的清澈如銀。這里山深谷幽、怪石突兀、天藍水碧、泉水清澈、空氣清新。涓涓細流,積為一個個水潭,潭中魚群漫遊,潭畔灰鶴翱翔。遊人身臨其境便會感受到艷陽山間照,清泉石上流,雪魚淺底游,奇山水中映的奇妙美景。峽谷之中,山澗小溪九彎十八轉,礦泉資源極為豐富,含有多種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山區牧民良好的飲水資源。景區內還有百餘年的大柳樹、桑樹等,柳樹枝桿龐大,上可卧人,還有專門為愛好活水垂釣者提供的休閑場所和避暑、修身養性之地。
㈨ 新疆阿圖什的 有哪些風景
阿圖什市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首府,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回,天山南答麓,是伊斯蘭教在新疆的發源地,享有維吾爾現代教育的搖籃、無花果和木納格葡萄之鄉、「西部商都」等美譽。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造就了阿圖什市豐富的旅遊資源,不僅有三仙洞、莫爾佛塔、喀喇汗王朝王庭遺址、蘇里唐麻扎等一批文物古跡,更有巴格蘇蓋提古林,蘇蓋特阿塔木泉,硝爾庫勒鹽湖等奇特自然景觀。
㈩ 關於寫阿圖什大峽谷的作文400字
我們一大早先趕火車後坐汽車,經過五個多小時車程終於趕在太陽落山之際來到了恩施大峽谷風景區內。放下行李,辦理好入住手續,我便迫切的拉著爺爺、奶奶往外走,想去看看這美麗的山谷姑娘。
這里的人們稱恩施為「仙居恩施」,而大峽谷則被稱為「仙居大峽谷」。彷彿只要你住在這峽谷內你便過著神仙一般的日子。天邊輝映著彩色的晚霞,給天空又增添了一層神秘,籠罩著這美麗的山谷姑娘。她是如此的安靜,好像在傾聽著人們的話語。不一會兒,夜暮降臨,山谷姑娘燃起了點點星光,不好意思的躲藏起來。
第二天一大早,白雲似柔軟的棉花掛在天空上,讓人感到一絲溫暖。遠處,薄霧似輕紗似的籠罩著一座座大山,山谷姑娘也害羞地用輕紗將自己遮掩起來。深吸一口氣,頓時讓人感到神清氣爽。坐上大巴車,我們首先來到了駭世的雲龍地縫。地縫里涼颼颼的,瀑布隨處可見,一簾簾瀑布從山縫里垂下來,落在似翡翠一般的長河之中,瀑布打在水面上,叮叮咚咚的好像在演奏一曲美妙的樂曲,好聽的很!懸掛在山縫之中的瀑布,源源不斷的從高處流下,就似一個穿著白色衣裙的仙女在山縫中、河面上跳著迴旋舞,那麼的漂亮,那麼的輕盈。不遠處有一座索橋,我站在索橋上望著橋下的長河,心裡就像惴了只小兔子一樣,怦怦地跳個不停,我扶著鐵鏈搖搖晃晃地走到了對岸,看著身後剛走過的索橋,心裡還冒著虛汗了。休息了一下,便開始朝向征著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一階梯的地縫雲梯前進。站在雲梯下,爺爺望望順著縫壁搭的階梯,面帶困色的跟我說:「能爬上去不,爺爺和你一起努力好不好?」「爺爺你行的,我也行的,我們倆慢慢爬一定會爬上去的,要對自己有信心喲!」說完我還不忘給爺爺做了個勝利的手勢。爺爺笑呵呵的對我豎起大拇指,我拉著爺爺的手向著雲梯出發了。一路上我們互相鼓勵著,在經歷了半個小時,我和爺爺終於登上了雲梯。
稍稍休息了一下,補充了一點能量後,我們又再次坐上大巴車向著大峽谷奔去。車子在蜿蜒的山路中盤旋著,不一會就來到了大峽谷的山腳下。抬頭望去,雄偉壯麗的山群就在我的頭頂上,爬山的人群似小螞蟻樣的在山間絕壁上穿梭著。
我和爺爺、奶奶一人拿了根拐杖,爸爸媽媽則是背包拿干糧。一切准備好後,我們便跟著人群上山了,一路上走走停停、說說笑笑的。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一線天。走在一次只能過一個人的陝小的裂谷地縫間,抬起頭只能看見一條細細的天縫頂在頭上,所以故名為「一線天」。穿過一線天便來到了大峽谷最美的地方「絕壁長廊」,能工巧匠們在絕壁的山體中鑿出了一道小徑,小徑下面便是萬丈深淵,而四周除了絕壁就是絕壁了,沒有任何路徑,只有這條道。走在小徑上真擔心這台階不會塌了吧!此時的人們也只能挨著山體慢慢的前進。爺爺和奶奶也好像有點擔心了,右手拿著拐杖,左手摸索著山壁好似要抓點什麼似的。我調皮的想和奶奶照張像,可是奶奶就是不敢轉身,不敢到處看。經過這條長廊後我們便抵達了下個景點「一柱香」,顧名思義這個景點的山峰筆直入雲霄,好像一根香似的。岩石一層層的疊在一起聳立在雲端,而底部的岩石就像供香的香爐一樣四四方方的,旁邊的大石像大海里的浪花一樣奔流不息的簇擁著。而在山谷里川流不息的人們也好像要踏上這浪花沖到最前頭,才不會遺失掉這洶涌澎湃的景色。
在這美麗的大峽谷里,我們登了天梯,入了天間,下了雲梯,最後落入了凡間,那種感覺可真是好啊!時不時還有陣陣涼風向我們迎面撲來,全身的不適頓時倍感輕松,望著雄偉而又秀麗的山群,我和爺爺、奶奶沒敢放慢腳步,而是一鼓作氣的向著終點走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爬行,我們終於征服了這美麗的山谷姑娘,站在山腳下仰頭看她,她還是那樣頑強、那樣神秘。或許她正等著下一個想征服她的對手吧。
駭世的地縫,雄壯的山群,給我的假期生活了增添了一道絢麗的色彩,這個假期過的真是充實而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