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景觀
① 中國十大古城圖片
十、襄陽古城
歙縣古城始建於唐朝,有徽州文化大觀園,中國十大古城之首的稱號,這里再現了徽州城明清時期的風貌,氣勢宏大,古樸典雅,雕刻精美,將徽州文化的神韻完美的襯託了出來。徽州古城獨有的民俗文化也是十分的吸引人,其內容豐富多彩,表演獨具當地特色,十分吸引人。
開放時間:07:00至20:00
景點級別:AAAAA級
門票價格:80元
著名景點:許國石坊、南譙樓、徽州府衙、漁梁壩
地理位置:安徽黃山市歙縣徽城鎮
② 荊州古城牆的主要景觀
明代時期建城時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牆特別堅固。 荊州城牆設有瓮城、敵樓、戰屋、炮台、藏兵洞、復城門,防禦體系完備,歷來易守難攻,有「鐵打荊州」之說。
荊州古城牆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兩次大修後,保存有六座城門。荊州古城牆的六個城門都有與當地的地理、歷史和習俗聯系的名稱。東門名寅賓門,南為南紀門,西門稱安瀾門,北門名拱極門,小北門位於東北,名遠安門,小東門位於東南,名公安門(水門)。公安門(水門)以往沒有陸路與外界相通,進出全憑舟楫。其餘城門外均增築曲城,各曲城並不雷同,皆因地就勢,形似半環狀將主城門圍定,曲城前再開一門,與主城門一起形成二重城門。曲城的建造與主城完全不同,曲城內外均為城磚壘砌,兩側都築有城垛。城門洞和城門框均用條石、城磚砌成圓頂。二重城門各設一合木質對開門,木門內還有一道10厘米厚的閘板,既御強敵,又防水患。這樣便形成了雙重城門,四重門防。雙重城門之間稱瓮城。瓮城的巧妙設計體現了我國古代積極防禦的傑出軍事思想。縱觀千古城池攻防,城門實為最薄弱環節,無論外敵強攻或巧設詐術,還是內奸反叛,皆通過城門得手。而瓮城的建造則一舉將薄弱環節變為易守難攻之地。戰時兵馬出城,須經雙重驗關,可澄清疑瀆;如來援軍,可不分真偽,先放進瓮城驗證。瓮城最奧妙之處是可以實施積極防禦,敞開瓮城,誘敵深入,四面圍攻,一舉殲之。
寅賓門俗謂大東門。寅賓門是迎接朝廷來使和賓客的城門,因此,門樓壯觀,瓮城也最大。小東門位於古城東南角,因其面朝公安,亦稱公安門,當初劉備迎娶孫夫人於此。此門只有水路相通,故又叫水南門,相傳東吳呂蒙破荊州、殺關羽即從此門水路潛入。
南紀門俗稱南門。此門南臨大江,古時王公貴族、商賈士民皆出此門上巴蜀,下漢口。門外三里許御路口,即為古代藩王登岸系舟的碼頭。曲城門洞高5.5米,寬4.6米,深10.2米。內城門洞高 6.7米,寬4.6米,深24.8米。內外門相距28米。瓮城呈長方形。 內券門上方有南紀門三字石匾。字跡斑駁,該城門建築奇特,瓮城左右各設一側門,其門洞高4.7米,寬3.6米,深4.5米。設此側門, 便於襲擊登城之敵。
安瀾門俗稱西門,明代稱龍山門。門外即龍山風景區,時人常出此門登謁,因地勢低窪,常遭水患。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長江堤決,水由此門及水津門沖入城,致萬餘人喪生,此門亦潰圮。未幾發帑重建,內縮十餘丈,城門地基抬高。及竣工,官民相慶,並取安定水患之意定名。今城門保存完好。曲城門洞高5.8米,寬4.5米,深10.4米;主城門洞高6.6米,寬4.85米,深15.5米。內外門相距42米,瓮城略呈長方形,內券門上有橫書安瀾門三字石匾,系乾隆二十四年所書。
拱極門古稱柳門,明稱拱辰門,俗謂大北門,位於江陵城西北。曲城門洞高5.8米,寬4.6米,深10米;主城門洞高7米,寬4.8米,深15米。內外門相距32米,瓮城略呈半圓形。此門古為北上中原的通衢,為宦者遷官易職,為士者赴京尋官,咸出此門,時車蓋冠冕,各以詩賦為贈,折柳話別,故又謂柳門。蘇軾在《荊州十首》曾寫道:「柳門京國道,驅馬及春陽。野火燒枯草,東風動綠芒。北行連許鄧,南去極衡湘。楚鏡橫天下,懷王信弱王。」即詠此。今城門仍為車行人往和主要通道,保存完好。內券門上方有乾隆荊州府知府張方理立一石匾,橫書拱極門三字。
荊州城牆除上述六門外,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萬城堤決潰城之前,在城西南隅還有一門。名曰水津門,萬城堤決之時,大水正是從水津門和西門湧入,導致城崩。後乾隆命欽差大學士阿桂等再造荊州城時,未再建水津門,僅恢復西門,並將其命名為安瀾門。
改革開放後,古城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古城保護,分別增開了新南門和新北門。至此,加上原改造加寬的小東門,古城便有三條機動主車道和五座古城門與外界連通,真正做到了閉而不死,開而不亂,顯著減輕了古城門的交通壓力,保持了文物的完美和持久。
③ 龐培古城是什麼遺跡景觀
[最佳答案]8月5日消息,義大利坎帕尼亞龐貝古城,考古人員日前在龐貝古城遺址發現新的遺跡「丘比特之屋」。 龐貝古城(Pompeii)是亞平寧...
④ 廣西哪座古城很獨特,景觀不輸麗江
現在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各大城市出現了各種各樣特色旅遊景區。每年一到假期也吸引了不少遊客的到來,有不少的城市也是依託旅遊業發展起來的!
當夜幕降臨,你可以沿著月亮河休閑街,欣賞楊柳飄盪的江南水鄉,也可以到花婆溪畔,觀賞綻放於夜空的荷花燈,也可以到熱鬧的布洛陀大道、百東河夜市品嘗手法地道的市井小吃,給夜晚增添一個個意外的驚喜。
⑤ 重慶受歡迎的一處景區,是4A級景觀,哪個景區呢
一處城市旅遊景區的發展在我國目前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較大,也會通過打造更多值得重視和發展的景區來說,它們同樣會起到更強的社會意義,而從目前已有的景區表現下看,旅遊業是當地城市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因而對眾多城市發展下看,這處城市的景觀表現意義也很大,也在對於許多景點看來,很多景觀的魅力都很大,而對這處景區看來,它同樣會引起更多人的支持與了解了,因而對這部分的資源比較重看,它同樣會得到較多人的支持了,也需要對其進行全方位的解讀,所以其景區的管理吸引力也較大。
作為是重慶受歡迎的一處景區,它對外也號稱是中國第四大古城,它的古城保護意義很大,因為它有區級文物古跡197處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這些都是其它古城所不具備的優勢,因而對這座古城來說,它也足以看出其古城的獨到的欣賞價值,所以在對當地風景區看來,它所具有的發展魅力也很突出。
⑥ 昭化古城的主要景點
昭化古城位於世界奇觀劍門蜀道之上,昭化古城景區境內古蜀道全長50餘公里,苑如綠色蒼龍盤旋於崇山峻嶺之間,古蜀道兩旁翠雲廊,形成了一道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綠色長廊。
昭化古城擁有全國三國文化壟斷性資源——費禕墓、鮑三娘墓,是迄今為止全國三國文化資源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城。同時昭化古城也是三國文化的重要發祥之城,是研究蜀漢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重要例證,是蜀漢政權興衰見證地。
昭化古城自然景觀奇特,牛頭山、雲台山刀削斧劈,風景迷人,古城位於嘉陵江、白龍江交匯處,太極天成,形成了「天下第一山水太極」自然奇觀。
昭化古城景區是中國古時最早推行郡縣制管理的縣治地之一,是名符其實的「巴蜀第一縣」。古城同一地方完整經歷了中國地方政權不斷的建置歷史,全國甚為罕見。
昭化古城,一座中國建制的活化石之城。古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是中國古代最早推行郡縣制管理的縣治地之一,是名符其實的「巴蜀第一縣」。同時,昭化古城由奴隸制時期的苴侯國都邑到秦漢、三國時蜀漢的重要郡縣,到唐、宋、元、明、清川蜀古驛道上的重要郡縣,再到民國,新中國的昭化縣,1953年至今改為昭化鎮,在同一地方完整經歷了中國地方政權不斷的建置歷史,全國甚為罕見。
昭化古城擁有費禕墓、鮑三娘墓等全國三國文化壟斷性資源,是迄今為止三國文化資源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城。公元252年蜀漢重臣費禕受命在漢壽(昭化)開府,後酒醉被降人郭循所害,死後葬於此。費禕墓及鮑三娘墓至今保存完好。戰勝壩、牛頭山、姜維井、關索城、葭萌關、天雄關等三國遺址、遺跡群保存完整,是蜀漢政權興亡見證地。同時,昭化古城是三國文化的重要發祥之城。先主劉備曾在此厚樹恩德,廣收民心,操練兵馬,屯積糧草,創建了建立蜀漢政權的根據地。諸葛亮從建興五年起,六齣祁山伐魏,一直奔忙於葭萌古蜀道上。蜀漢後期,費禕主持蜀中軍政大事,奉命在昭化設丞相府,在此抵禦魏國大軍。張飛挑燈夜戰馬超於戰勝壩,傳為千古佳話。姜維兵困牛頭山,留下令人稱奇的「拜水池」。古城內還存有武侯祠、關帝廟等遺址。蜀漢遺跡、遺風、民間傳說源遠流長,三國文化影響深遠。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在昭化古城考察時激情寫下了「三國重鎮」的題詞。我國著名古建築專家,世界遺產管理委員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羅哲文,2004年到昭化考察時激動地指出:「昭化古城特別眾多的三國遺址,突出展示了三國蜀漢文化的豐富內涵,是研究蜀漢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重要例證,十分珍貴」。
昭化古城景區不僅以歷史文物豐富而著稱,而且以古城景區昭化古城景區不僅以歷史文物豐富而著稱,而且以古城景區風景奇特秀麗而著稱。白龍江、嘉陵江在此交匯,形成了一個直徑約為5公里,面積為20平方公里的天然山水太極圖,古城位於山水太極陽眼之處,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極」自然奇觀之美譽。牛頭山,雲台山, 懸崖絕壁,刀削斧劈,猶如一擎天石拄,聳立於天地之間。
「沿山樹色來窗外,徹夜江聲落枕旁。」這是古代詩人對昭化古城依山傍水美麗景色的感贊。白龍江、嘉陵江、牛頭山、古驛道、天雄關、山水太極自然奇觀,構成了昭化古城大山大水、氣勢磅礴的壯美畫卷。古城四面環山,三面臨水,白龍江、嘉陵江在此交匯,形成了一個直徑約5公里,面積約20平方公里的自然山水太極圖,古城則位於山水太極陽極魚眼之處,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極」 自然奇觀之美譽。古城山勢獨特,風景迷人,位於古城城西北方的翼山,山形北陡南緩,山勢獨特優美,為古城龍脈所在,登翼山之上,可總攬古城風水之格局,感悟古城風水之靈氣;位於古城東南的筆架山,綠樹成蔭,山色秀麗,毛坪夜月為古時昭化八景之一;位於古城西門外的牛頭山、雲台山,刀削斧劈,高聳入雲,宛如一擎天石柱,屹立於天地之間,山間植被豐富,森林茂盛,幽似青城,秀似峨眉。廣元登山協會把登山基地建於此,吸引了眾多遊人及登山愛好者前來登高望遠,欣賞天下第一山水太極自然奇觀,體驗天人合一之精妙。還可搜尋三國古戰場獵獵狼煙,感悟「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之悲壯。同時,古城水上交通「四通八達」,遊人既可在碧水青天、清波綠水中泛舟飽攬白龍江、嘉陵江兩岸美景,又可在江上垂釣、捕魚,品嘗自己的勝利果實。還可在夜色垂暮,漁舟唱晚樂曲聲中飽攬「燈火萬家城回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的古城夜景,彷彿進入人間仙境,美哉、樂哉。古城周邊既無大城市之喧鬧,又無工業廢水、廢氣之污染,是遊人休閑度假、觀光旅遊的最佳場所。
昭化古城景區各種文化內涵再現逼真,遊客參與互動性。
八卦井:建於明代,井水甘甜可口,是古城內現存完整古井之一,為祈井水豐滿,井壁井底皆為八卦狀,故稱「八卦井」。井邊大小深淺不同的石坑是古時人們放置銅錢經年累月而形成的。
⑦ 固始為什麼不復建古城景觀
故事因為沒有那麼多的錢財,經濟上不去,所以不服進古城的景觀,如果福建了需要大量的錢財,那是收不回來的,根據經濟狀況達不到這個要求,所以他不進古城的景觀。
⑧ 田州古城的項目綠地景觀價值
點線面結合形成360度的綠地系統。
園林綠地包括濱河生態綠地、組團綠地及道路綠化、山體綠化等。
濱河生態綠地:包括百東河周邊30米范圍內、布洛陀文化公園和田州古城內部的水系等,形成濱河生態綠地。
組團綠地:古城建築內部的組團綠地,結合建築布局靈活設置,方便居民使用。
道路綠化:沿主要道路兩側人行道綠化以及停車場綠化。
山體綠化:古城周邊山體的綠化,應該保證已植樹種的茁壯生長,使其成為田州古城的綠色背景。 不同樹種的搭配,產生四季不同季相的變化,營造良好的景觀視覺效果。
根據物種生態原則,實行植物種植以喬、灌、草、地被合理配置,建立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植物群落,構成一個穩定的、長期共存的復層混交立體植物群落。 ①入口牌坊
項目規劃三個入口牌坊,分別是東門入口牌坊、南門入口牌坊和西門入口牌坊,作為古城的過渡地帶,是需要重點打造的形象大門。
②廣場
規劃區內廣場共有五個,分別是北門廣場、獅舞廣場、歌圩廣場、布洛陀廣場和鼓樓廣場,廣場既是古城的重要景觀節點,也是古城的疏散場地,同時廟也是遊客和市民活動的重要場所。
③水景、街景
以水體景觀、街道景觀為主,同時建築景觀也閃耀奪目,清澈的水體倒映傳統的建築景觀,富有韻味的街道和建築風格融合在一起,將水體景觀、街道景觀與建築景觀完美的結合,打造富有韻味的景色。
⑨ 漠河古城島的兩大景觀
然而,最令漠河人以及旅遊者關注的是當地的兩大自然景觀——白夜和北極光。回 夏至前後夜間能看到的北答極光。極光是一種發生在地球極地罕見的自然現象。它的產生,是由於太陽發出的高速帶電粒子受地球極地磁場的影響而偏向兩極,並與大氣層中的分子、原子猛烈撞擊而產生的光束。在南極發生的叫南極光,在北極發生的叫北極光。
北極光的形狀多種多樣,目前人們看到的有的像圓弧,有的像圓柱,有的呈帶狀,有的呈梭狀,有的似葫蘆等。顏色有的是橙紅,有的是紫色,有的是杏黃,有的赤橙黃綠青藍紫各色相間。極光從初現到消失,在空中停留的時間有長有短,短則幾分鍾,長達幾十分鍾。如1957年在此出現的一次弧形極光就達45分鍾之久。並且其間變幻莫測、五顏六色、繽紛奇麗、可謂壯觀。
漠河縣是我國觀測北極光的最佳地帶,(「感受北極村」領略下)所
以漠河縣委、縣政府將夏至定為「北極光節」。每年這一天,海內外成千上萬遊客歡聚該縣的北極村,既度過難得的白夜,又盼望著能觀賞到神奇的北極光。但是北極光並非年年出現,據了解,當地一些中老年人大都見過北極光,而年輕人見過的並不多。
⑩ 麗江古城有哪些特點有哪些自然景觀
麗江是高原氣候,是典型的圍居古鎮,保持了較好的納西族民宅。被譽為高原姑蘇和「東方威尼斯」。 景觀:玉龍雪山,大研古城,束河古鎮,瀘沽湖,拉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