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山風景
① 衢州江郎山主要觀賞的是什麼特色風景呢
江郎山其實是一座面積不大的山,只有不到12平方公里,說句“大不敬”的話,整個景區直觀地游下來,這座山其實也就只有一個景觀(最壯觀),就是這三塊石頭。也叫“三爿石”。
不僅如此,名家還在這座山上留下了很多的題刻和痕跡。在江郎山的石壁、禪寺以及書院中,都可以看到他們的故事,還有筆墨、留跡。值得一提的是,在游覽江郎山的過程中,有一幅巨大的“江山如此多嬌”的摩崖石刻,更是讓很多遊客紛紛駐足的留影之地。
在浙江地區,其實有很多稱得上“神奇”的山山水水,但是江郎山可以說是奇中之奇,還得了一個“秀麗甲東南”的美譽。而江山這個多山的小城,為了方便遊客,也開辟了非常便利的直達交通。這一次在江郎山的旅行,發現雖然這里的山奇水清,但是景區設施卻非常全面。那造型特別、面積龐大的遊客服務中心尤其讓我印象深刻。有的吃,有的玩,還有這方神奇山水養出的不一樣的人文。
② 來到風景如畫的江南我不禁想起王觀對江南山水的描述詩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 ·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③ 憶江南對江南美景和美好河山什麼的贊美
《憶江南》三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組詞。第一首是總寫對江南的回憶;第二首和第三首則是分別寫對杭州和蘇州的憶念、嚮往。三首詞各自獨立而又互為補充,分別描繪江南的景色美,風物美和女性之美,藝術概括力強,意境奇妙。
憶江南
其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第一首詞中,作者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白居易用的是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
這首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並與之相關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並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於著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
第二首詞以「江南憶,最憶是杭州」領起,前三字「江南憶」和第一首詞的最後三字「憶江南」勾連,形成詞意的連續性。後五字「最憶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愛的一個江南城市。如果說第一首詞像畫家從鳥瞰的角度大筆揮灑而成的江南春意圖,那麼,第二首詞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畫作了。
作者很愛西湖的春天,他在詞里偏偏不寫杭州之春,這可能是為了避免和第一首詞所寫的春景重復。他寫杭州之秋,一寫靈隱寺賞月賞桂,一寫高亭之上觀錢塘江潮。兩句詞就寫出兩種境界。「山寺月中尋桂子」的「山寺」,指的是西湖西邊的靈隱寺。這座古剎有許多傳說,有的還蒙上一層神話色彩:傳說靈隱寺的桂花樹是從月宮中掉下來的。作者曾在寺中賞月,中秋節桂花飄香,那境界使他終身難忘。山、寺、月影下,尋桂子,寫出了幽美的環境,也寫了置身其間的詞人的活動。然而,詞人回憶杭州還有另一種境界使人難忘。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頭」,錢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觀,潮頭可高達數丈,所以白居易寫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見那捲雲擁雪的潮頭了,顯得趣意盎然。「郡亭枕上看潮頭」,以幽閑的筆墨帶出驚濤駭浪的景色,與上句「山寺月中尋桂子」的靜謐而朦朧的美的境界形成鮮明的對照,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白居易是熱愛杭州的,所以他在回到北方以後,又產生了「何日更重遊」的願望。
第三首詞在思想藝術上都不及第一、二首,加上他又寫到歌舞生活,因而許多選本都不介紹它。其實它在寫法上也並不是全無可取之處的。前兩首詞雖然也寫到人,但主要還是寫景。第三首點到吳宮,但主要卻是寫人,寫蘇州的歌舞伎和詞人自己。從整體上看,意境的變化使連章體詞顯得變化多姿,豐富多彩。
吳酒一杯春竹葉一句,一來,竹葉是為了與下句的芙蓉對偶,二來,「春」在這里是形容詞,所謂春竹葉並非一定是指竹葉青酒,而是指能帶來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詩里就有「瓮頭竹葉經春熟」的說法,唐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文人大多愛酒,白居易應該也不例外,喝著吳酒,觀「吳娃雙舞」猶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稱為「娃」,吳王夫差為她建的房子就叫「館娃宮」。白居易這樣寫,就是出於對西施這位絕代佳人的聯想。作者不是縱情聲色的人,他欣賞的是吳娃的歌舞,希望能重睹演出,因而回到洛陽後說:「早晚復相逢」。
三首詞,從今時,憶起往日,最後又回到今天,從洛陽到蘇杭,從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時間,空間都有極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陽,神馳江南,撫今追昔,無限深情地追憶最難忘的江南往事,使作者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滿足。
三首詞各自獨立而又互為補充,分別描繪江南的景色美,風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好」開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結,藝術概括力強,意境奇妙。
④ 江郎山景區好玩么怎麼去
江郎山風景區風景很漂亮的,值得一游。
江郎山風景區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素有「雄奇冠天下,秀麗甲東南」之譽。位於衢州江山城南,距江山市區25公里,擁有中國丹霞第一奇峰、全國一線天之最、天然造化的偉人峰、驚險陡峻的郎峰天游和千年古剎開明禪寺、千年學府江郎書院、歷史名鎮廿八都、神秘莫測的戴笠故居、碧波浩渺的月亮湖等自然景觀與人文古跡相輝映的景點景觀150餘處。
票 價:60元/人
行車路線:
京台高速黃衢南段江郎山出口下,經石門鎮可直接到江郎山景區。
或江山市區出發,走江賀公路、205國道,至茅坂路口(離市區20公里處)左轉,也可到江郎山景區。
景點簡介:
十八曲
登山之始,是一條彎彎曲曲的石階道,全程461級,長500米。因必須轉十八個彎,故名十八曲。在十八曲上,昂首上望,可見三峰如削;俯視谷底,雲煙飄盪,猶如置身半空之中。
開明禪寺
開明禪寺,又名江郎寺、靈石寺。始建於北宋元禧二年(1018),已歷經千年。大觀四年(1110),宋徽宗趙佶賜有匾額。此後,宋高宗、宗孝宗和宋寧宗均有封賜。
會仙岩
過開明禪寺前行,綠竹掩映間有一巨岩凌空突起,岩中有一洞穴,相傳八洞神仙常在此聚會,故稱會仙岩。會仙岩洞深10米,長40米。洞前一石如盤,說是神仙下棋之處,稱棋盤石。因洞內時有涼風吹拂,又稱風洞岩。置身洞中,舉目遠望,層巒低谷,村樹農舍,阡陌縱橫,一覽無余。若遇雨天,岩頂流水千絲萬縷,猶如珠簾當戶。透過水簾,可見崖岩峽谷,盡在水色之中,恍若仙境。
霞客游蹤
徐霞客曾於1620年、1628年和1630年三次過江山,留有關於江郎山、浮蓋山等地的游記2600餘字。1992年秋,在靈峰之西,峭壁之上,闢地800平方米,設「霞客游蹤」景點,建霞客亭。亭內楹聯稱:
遍訪名山獨尊江郎奇幻
長思偉著共仰霞客風流
上聯是徐弘祖對江郎山的高度評價,下聯是後人對徐弘祖的敬仰。
一線天
一線天,俗稱小弄峽,位於亞峰與靈峰之間,高312米,長298米,最寬處4米,最窄處3.5米。1989年,被華東56位地質學家勘定為「中國一線天之最。」
一線天兩邊的石壁,叫陰陽壁。陰壁是亞峰的西崖,石壁坦露,寸草不生。陽壁是靈峰的東崖,草長茂盛,生機盎然,被稱為「天下第一壁掛。」
登天坪
走完300米長的小弄峽,相對高度已上升100餘米,上方的草坪即登天坪。
唐·祝東山詩《登江郎山詠》:「待我養成翎翮健,奮身直上翠薇巔。」白居易詩《江郎山》:「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醉煙霞。」均表達了古人慾攀登郎峰之巔的願望。
靈石回風
登天坪西緣、亞峰的崖岩上,有一塊石碑,上書「靈石回風」四字。平時,當人們走出小弄峽,登上登天坪,就能感到清風陣陣,精神為之一振。每當大風起時,可見漫天的落葉,如萬千隻彩色的小鳥繞著亞峰飛翔,起起落落,盤旋翻飛,恍惚如夢境。有人說,是峽谷間的「弄堂風」所致;也有人說,是三峰被群山環繞所致,尚無定論。
郎峰天游
自登天坪至頂峰,垂直高度225米,必須攀登3500餘級石階。石階寬處1尺余,狹處剛夠立腳,迂迴盤旋在千尋絕壁之上,身下為萬丈深淵。
頂峰有數條山壑岩隙,寬數米,深不見底。一條壑隙之上,架有天橋,橋下雲游霧動。過橋右行,有一溶洞,可容百人。
郎峰之巔,古木成林。有參天大樹,更有侏儒狀矮樹,曲折遒勁,飽經千年日月風霜,是樹木中的「精靈」。林中樹下,幽蘭遍地,花開時節,馨香襲人。
鍾鼓洞
郎峰下,危石凌空處有一岩洞,高大寬敞,可容數百人,名叫鍾鼓洞。康熙《江山縣志》稱:「以梃叩之,上應如鼓,下應如鍾,故名。」相傳,明鴻臚寺卿周文興曾在洞中修煉,以石擊壁,暮鼓晨鍾。
相鄰一洞,稱小洞天。洞頂有摩崖題刻:「壁立萬仞」和「小洞天」。為明嘉靖年間,曾任禮部、吏部、兵部尚書的理學家諶若水所題。
百步峽
百步峽原是一條荊棘叢生的天然石縫,高20餘米,寬不足1米,最狹處須側身而過。現砌有石階100步整,故名。百步盡處,有石壁當道,側身轉向,可登上一方平台,平台處於千尋峭壁之上,三面臨空。置身平台之上,遠山近水,田陌縱橫,一覽而盡。
偉人峰
站在江郎山莊前仰望,郎峰酷似一位偉人。其發、額、眉、眼、顴骨,線條清晰,惟妙惟肖,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則更為傳神。偉人悠然而坐,面向南方,其高瞻遠矚的神態,可親可敬。
江郎書院
祝其岱,字東山,唐初宿儒。通經史,擅詩文,為兩浙諸生所欽重。時學界稱其:「詩無邪思,文有卓識,氣浩詞嚴,一掃當世蕪穢之習。」朝庭曾授其銀青光祿大夫,因不滿武則天專權,堅辭不就,隱居江郎山設館講學。
須女湖
江郎山下的須女湖,是蓄青龍溝之水而成的人工湖,湖水面積46669平方米,景區面積1.52平方公里,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空氣清新、濕潤。沿湖的五彩灘、同心泉、垂釣屋、船埠頭、百果園、鐵索橋、百疊瀑、九姑崖、吐月小居等眾多景點及娛樂、休憩處,以3000餘米的石砌游步道相連接。湖前,高達7米的「江郎與須女」石雕,演繹著一個古老的愛情故事。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
⑤ 描寫江南美景的成語
草長鶯飛、山清水秀、鶯歌燕舞、萬紫千紅、層巒疊嶂。
1、草長鶯飛是一個成語,讀音是cǎo zhǎng yīng fēi,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譯文:三月的春天,江南草長起來了,樹上花開了, 鳥兒到處飛。
2、山清水秀是一個成語,讀音是shān qīng shuǐ xiù,意思是山山水水十分清幽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出處:宋·黃庭堅《驀山溪·贈衡陽陳湘》:「盡湖南,山明水秀。」譯文:放眼望湖南,山山水水十分清幽秀麗。
3、鶯歌燕舞,讀音是yīnggē-yànwǔ,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黃鶯在歌唱,燕子在飛舞。形容春天鳥兒喧鬧活躍的景象。
出處: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詞:「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
4、萬紫千紅是一個成語,拼音是wàn zǐ qiān hóng,意思是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多指繁盛的春色,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出處:徐遲《哥德巴赫猜想·地質之光》:「開國之初,生機蓬勃。雖然百廢待興,已經是萬紫千紅的局面。」
5、層巒疊嶂是一個成語。披散céng luán dié zhàng,意思是形容山峰多而險峻。
出處:明·袁宏道《西洞庭》:層巒疊嶂,出沒翠濤。 譯文:山峰多而險峻,像波浪一樣層出不窮。
⑥ 描寫江南山水風光的古詩
兩個黃來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自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共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楊萬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⑦ 描寫江南美景的詩句
描寫江南美景的詩句如下:
1、【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鍾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2、【江南逢李龜年】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文: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
3、【江南】兩漢-佚名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4、【春夢】唐代-岑參
洞房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譯文:昨夜春風吹進了深邃的寢室,讓人驚覺已經是春天了,於是想起遠在湘江之濱的伊人。不知不覺地沉沉入夢,在夢中只用了片刻工夫,就已經走完數千里的路程到達江南了。
5、【夢江南·蘭燼落】唐代-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譯文:更深燭盡,燭光暗淡,畫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我昏昏欲睡,終於進入了夢鄉,夢中是我久別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時,江南雨季,我獨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著船外那蕭蕭的夜雨盡情的吹奏,時而聽見橋上驛亭邊人語,操著那久違的鄉音,訴說著難忘的故事。
(7)江南山風景擴展閱讀:
詩句賞析
1、【泊船瓜洲】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瞭望中之景。詩人站在長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與這邊的「瓜洲」這么近,就一條江水的距離,不由地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鍾山也只隔幾座山了,也不遠了。次句「鍾山只隔數重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為千古名句,再次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是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
「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靜結合,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它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像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鄉的心情,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2、【江南逢李龜年】詩是感傷世態炎涼的。李龜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貴族豪門歌唱。杜甫少年時才華卓著,常出入於岐王李隆范和中書監崔滌的門庭,得以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藝術。詩的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後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僅僅四句卻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註:開元時期為713年—741年)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語極平淡,內涵卻無限豐滿。
3、【春夢】此詩寫法獨特。洞房忽起春風,極反常。然夢中春風,則合理。夢中千里尋人,可見思念之深切。所謂夜有所夢常因日有所思。因為是夢,所以能片時行盡千里。此所謂「反常合道」之巧思。
詩的前兩句寫夢前之思。在深邃的洞房中,昨夜吹進了春風,可見春天已經悄悄地來到。春回大地,風入洞房,該是春色已滿人間了吧,可是深居內室的人,感到有些意外,彷彿春天是一下子出現了似的。季節的更換容易引起感情的波動,尤其當寒冷蕭索的冬天轉到晴和美麗的春天的時候。面對這美好的季節,想到在湘江之濱的美人,相距既遠,相會自難,所以更加思念了。
詩的後兩句寫思後之夢。由於白天的懷想,所以夜眠洞房,因憶成夢。在枕上雖只片刻功夫,而在夢中卻已走完去到江南的數千里路程了。用「片時」,正是為了和「數千里」互相對襯。這兩句既寫出了夢中的迷離惝恍,也暗示出平日的密意深情。換句話說,是用時間的速度和空間的廣度,來顯示感情的強度和深度。
宋晏幾道《蝶戀花》雲:「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即從此詩化出。在醒時多年無法做到的事,在夢中片時就實現了,雖嫌迷離,終覺美好。很多人都有這種生活經驗,詩人在這里對這種經驗給予了動人的再現。
⑧ 贊美江南風光無限好的詩
三下江南
一下江南到蘇杭,
人間變天堂。
二下江南到桂林,
好山好水還有夢中人。
三下江南到昆明,
花開萬山紅。
一切盡在不言中,
自古以來無官一身輕。
⑨ 江郎山風景區
江郎山風景區方圓數十里,共有景點30餘處,依自然地勢大致可分為前山、中心、塔山、西山、後山和臨近的仙居寺6個景區。目前,塔山、西山和後山景區尚待開發。
2.4.1.1 前山景區
在雙澗口附近有姐妹石、蛤蟆石、烏鷹石等奇石景點。姐妹石是兩塊酷似人頭的巨石,因為它們緊挨在一起,形狀十分相似而得名。蛤蟆石和烏鷹石是兩塊形狀像蛤蟆和烏鷹的巨石。它們都是由紅色礫岩風化而成。
從這里登石階上山,經十八曲徑,一路可欣賞到「一蹬盤空」的山道景觀。十八曲徑高差120M,有500多級石階。兩旁松竹交翠,雀躍鳥鳴,左右山澗流水潺潺,悅耳動聽,一步一階引人入勝。人行其間,抬頭可見丹峰高聳入雲,低頭可見谷底煙嵐覆蓋。
2.4.1.2 中心景區
中心景區就是三爿石的所在地。下面介紹丹峰、崖洞、幽谷、流雲景觀及其成因。
(1)景觀
◎丹峰:這三片巨石高約300M,壁立插天,色丹奪目,矗立於海拔500M的眾山之上。它們按「川」字形相峙相對而立,形成了「三峰列漢」的奇景。郎峰是三峰中最大的一座石峰,它海拔819.1M,昂首天外,外形龐大,呈橢圓狀,長約420M,寬約240M,四周都是丹崖赤壁,丹崖高度為300~369M,宛若一座雄偉挺拔的紅色堡壘。中山大學著名丹霞地貌專家黃進教授1996年考察後認為,國內至今還沒有發現如此高聳矗立的丹峰,可稱郎峰為「神州丹霞第一峰」。亞峰,海拔737.4M,上巨下斂,似欲傾倒,像插地寶劍兀立在峰間,這種陡直峭峻的丹霞險峰在國內較為罕見。靈峰,海拔765.0M,峰頂尖突而崢嶸險峻,峰腰挺拔而婉約多姿。在峰頂和峰腰的陡坎上,都盛生草木,蒼翠蔥郁。是一座奇險壯觀、秀麗多姿的丹霞奇峰。
巍巍江郎,高山仰止,引無數英傑竟相折腰。「安得奮身登其上,憾羽翼其未生」。今天,勇敢的開拓者已經釺鑿出了一條3500多級台階的盤山石道。這條不足1M寬的石道,循著石壁,連著岩洞,陡峭向上,通達郎峰之巔。扶著鐵欄桿,迂迴盤旋,緩慢地向上攀登,作一次「郎峰天游」,令你終生難忘。抬頭仰望千尋絕壁,低頭腑瞰萬丈深壑,膽小者心驚膽戰,膽壯者豪氣頓生。山巔集險峻奇秀於一體,懸崖峭壁上,古木蔥郁,蟠根虯枝;山花朵朵,爭妍斗艷;幽蘭叢生,馨香撲鼻。登上郎峰絕頂,來到「綠蔭坪」景點,這里方圓數千平方米,古樹名木,飛碧滴翠,一年四季色彩繽紛,景色迷人。萬里碧空之時,居高臨下,極目遠眺:四周峰巒起伏,竹海林濤,含碧納翠,如詩如畫。
◎崖洞:在這偉岸的石峰中還隱藏著許多天然岩洞,給這雄偉粗獷的山峰增添了幾分神秘和詭譎。會仙岩在煙霞亭西南旁,它長約40M,深10M,洞口高約1M,相傳八洞神仙雲游江郎,常常聚首於此而得名。置身洞中,舉目前瞻,猶如臨窗眺望,層層低谷,一一入目。鍾鼓洞位於郎峰半山腰的斷壁處,寬約30M,高約5M,可容納數百人。大風吹進洞內,撞擊洞壁,產生聲響,並在洞內共鳴放大,宛如鍾鼓之聲。該岩洞下臨懸崖峭壁,背負巍峨郎峰,洞口上方可見明代摩崖石刻「壁立萬仞」四個大字,每個字約80cm見方。天宮洞接近郎峰峰頂,也可容納近百人。由於落在高高的郎峰頂端,使人覺得進入天宮。
◎幽谷:在三座山峰之間有兩個峽谷,一個叫大弄峽,一個叫小弄峽。大弄峽是郎峰陡崖與亞峰削壁所夾峙的陡峻峽谷。該峽谷郎峰一側的丹崖高達225~369M,亞峰一側的陡壁高達140~280M。亞峰一側,特別險峻,陡直如削,向上仰望,其勢欲傾,令人膽戰心驚!小弄峽是亞峰與靈峰之間的深窄陡峭峽谷,亞峰側壁陡如斧劈,靈峰側壁峭如刀削。它長約300M,高約280M,寬卻只不過4~5M,呈弧形。人在其中,抬頭仰望,陡壁凌空,崖高數百米,天光一線。黃進先生稱它為中國丹霞「一線天」之最。
在煙霞亭後面,會仙岩旁邊有一個新開辟的景點「百步峽」,它是一條20餘米高的天然石縫,長年累月難見天日,峽道幽幽,最窄處僅容遊人側身而過。現在已砌了石階,上下正好百步。
◎流雲飛霧:江郎山峰高孤峙,常有雲霧繚繞,變幻百出,氣象萬千。
「霧海彩虹」:春夏之季,當江郎山濃霧彌漫,雲壓山嶽時,站在一線天仰望天庭,一條近300M長的白色弧形光帶,閃閃發光,縹緲騰動。過一會,陽光從一線天瀉射下來,白色光帶變成或三色、或五色、或七色的光帶,宛如一條彩虹,橫貫中天,奇妙稱絕。此景持續幾分鍾隨即消逝。
「三峰神光」:冬日,昨雨初霽,上午八九點時,站在江郎山下達店公路上,向東眺望,江郎三爿石上空,有淺紅色三峰倒映在蔚藍的天庭上,絢爛奪目,惟妙惟肖。隨後,三峰由倒映變為側映,再變成橫映、正映等。同時,山峰由三座變成六座、九座;顏色也由淺紅變為橙黃、蛋白、粉藍,最後成蔚藍,與天一色。此景最長可持續三分鍾。
「霧瀑布」:久雨初晴,如果你運氣好的話,站在「一線天」的後段,能看到氣勢雄偉的霧瀑布。濃濃的雲霧,夾著呼呼的響聲,從天上、從峰巔崩落而下,一簾簾地掉進「一線天」,如銀河倒懸,極似瀑布飛流。
(2)成因分析
江郎山位於華夏古陸西北緣江紹斷裂帶南塢-和睦斷層與新屋-張村斷層之間的峽口盆地中。該盆地呈北東向展布,長約30km,寬約10km,由白堊紀紫紅色砂岩和礫岩組成,區內出露的地層為南雄組(K2n)。盆地周圍主要為侏羅紀火山岩,見有鵝湖嶺組(J3e)、磨石山組(J3M)和石溪組(J3s);其次為新元古代變質岩。區內岩漿活動強烈,火山噴發岩和淺成超淺成次火山岩分布廣泛,並有火山口存在。盆地內斷裂構造發育,主要有北東向、北北東向和北西向三組。北東向和北北東向斷裂分別集中分布於盆地北西和南東兩側,斷裂規模大,切割深,屬多期次活動的基底斷裂。其中前者的力學性質以壓性為主,傾向北西,傾角60°,屬逆-斷層;後者為壓扭性,傾向南東,傾角60°,屬逆-平移斷層。兩者對盆地的形成及其邊界都有明顯的控製作用。北西向斷裂亦比較發育,分布較廣,但規模較小,多被岩脈充填,屬蓋層斷裂,其力學性質多為張性、張扭性。從實地考察資料看,江郎山呈「川」字形排列的三座山峰與這組斷裂有著密切的成因聯系。此外,在江郎山西緣一帶還發育一條弧形斷裂。該斷裂對火山-岩漿活動具有重要的控製作用,如青塘坑火山口就位於該斷裂帶上。
從江郎山區域地質背景可以看出,早在135Ma以前的晚侏羅世,受燕山運動的影響,區內發生了強烈的構造運動,並伴隨有大量的火山噴發,在新元古代變質岩基底之上覆蓋了巨厚的火山岩,構成一火山盆地。在盆地內留下了侏羅紀火山岩地層的歷史記錄。在這期間,火山噴發是斷斷續續的,火山盆地也時升時降,使盆內火山岩與正常沉積岩交替沉積,並出現了明顯的沉積間斷。之後,在北西-南東向壓應力作用下,盆地兩側斷裂上盤對沖,使原來較為開闊的火山盆地轉化為對沖盆地,並接受沉積,形成了巨厚的南雄組(K2n)紫紅色礫岩和砂岩沉積。此後,受喜馬拉雅運動的影響,區內地殼再度上升,使南雄組(K2n)被近水平地抬升為高山,同時,北西-南東向壓應力的持續作用和在抬升過程中張應力的存在,使地層中產生了一組大致平行、呈等間距分布的北西向張性、張扭性直立斷裂或節理,為江郎山的形態劃定了基本輪廓。從此以後,盆地經過古近-新近紀、第四紀漫長歲月的風化剝蝕,高山上的南雄組(K2n)被剝蝕得所剩無幾,而江郎山峰卻幸運地被保留了下來。由近水平產狀的厚層狀紅色礫岩、砂岩組成的江郎山,經過了大自然漫長的雕琢,表現出渾憨純厚、孤高偉岸、色丹如霞的特徵。
江郎山的形成與構造、岩性和風化作用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垂直斷裂切割江郎山峰。隨後,流水沿著這些斷裂下切侵蝕,並把碎屑帶走,形成深溝。隨著溝壁外側破碎岩石被流水帶走,溝壁的外側還會產生平行破裂面的減壓節理、裂隙,並促使原有的節理變成裂隙,再沿著這些節理、裂縫發生崩塌及鱗片剝落。現在大弄峽谷底,有許多從崖壁崩塌下來的巨大岩塊,棲鳳石的崩積洞穴就是由這些大岩塊堆疊而成的。隨著地殼的不斷上升,流水不斷向下切蝕,深溝越切越深,越變越大,長年累月如此不斷地反復進行,深溝變成了峽谷,現在的大弄峽和小弄峽就是這樣形成的。當堆積在崖麓的崩積物,來不及被流水帶走時,會在峽谷兩側的陡崖麓部形成崩積緩坡。這樣,這些崩積物就掩埋了一小部分基岩。以後,便以崖麓崩積物頂部為基準進行崩塌。每崩塌一次都掩埋了崖麓的一部分基岩。因此,在陡崖沿垂直斷裂崩塌的過程中,在崖麓造成崩積緩坡的同時,也在崩積物的下面形成了一個基岩緩坡。隨著上述作用的不斷進行,陡崖坡不斷崩塌後退,崩積坡則不斷加寬加厚,其下伏的基岩緩坡面也不斷向上延伸。隨著陡崖不斷崩塌後退,山頂面積逐漸縮小,山麓緩坡不斷擴大,最後在山麓形成面積較大的緩坡丘狀地貌;而原來的陡崖和山頂則退縮成「堡狀殘峰」或「片石」。形成了「崖陡」「麓緩」的基本丹霞地面坡面。
江郎山峰主要由南雄組(K2n)厚層紅色礫岩、砂岩組成,所以山體表現為渾憨純厚,色丹如霞。而且岩石中的鈣質膠結物易溶於水,會加速岩石破碎、崩塌,形成孤高的丹峰。此外,岩層的傾角10°~20°,近水平,使江郎山峰表現出「頂平」的丹霞坡面。郎峰上的岩洞也與岩性有關,是岩石差異風化和崩塌作用形成的風化洞穴。處於洞穴部位的砂岩或粉砂岩的抗風化能力比周圍的礫岩弱。
2.4.1.3 仙居寺景區
仙居寺在江郎山東面,與江郎山僅一山之隔。寺的四周環山疊翠,泉聲松籟,宛若仙境。這里主要的旅遊地學資源為岩洞、泉水和瀑布。
◎水簾泉:又稱水簾洞,位於仙居寺對面山腰上,岩洞寬敞明亮,高30M,寬33.8M,深10M。洞頂呈拱形,遠遠望去,酷似一堵巨大的石門。石門兩側均為丹崖赤壁,使之更顯得雄偉壯觀。洞頂常年流泉不斷,猶如珠玉飛瀉,微風吹拂,如絲如簾。雨季水盛時,水簾遂成瀑布,自仙居禪院眺望,輕綃高掛,意趣盎然。
◎劍瀑:在水簾洞南側山峽里,瀑水自山崖垂直而下,落差60餘米,如出鞘長劍。春夏多雨時節,一條狹長的瀑布飛流千尺,酷似一幅白練懸掛在斷崖處,隨風飄動,輕輕悠悠,優美的身姿裊娜媚人。瀑水落處,濺起一片白色的煙霧,四處飄舞,瀑布聲和著滿山松濤的嘩嘩聲,回響轟鳴,頗為壯觀。
◎月岩:月岩是一天然石洞,寬30M,深15M,高5M。洞內留有明萬曆年間的石碑數座,記載著「殿宇修葺變遷」、「鄉人募捐建寺」雲雲。岩洞深處有泉水從石縫間溢出,一泓細流終年不斷流向一方「天池」,水色清澈見底,清涼甘冽,沁人心脾。
⑩ 風景山這句話後面是什麼
風景抄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