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竹溝風景區
⑴ 請問一下,黑竹溝未開發區是原始森林嗎是從黑竹溝景區直接可以進入原始森林嗎
黑竹溝是四川峨邊縣所轄的一個著名景區,位於北緯30度這條神秘緯度線上,多起人畜內入溝神秘失蹤,以及傳說有「野容人」、「瘴氣」、「魔窟」等,為其籠罩了一片神秘色彩,被國內外媒體稱之為「魔溝」、「陸上百慕大」。全景區由七大景區組成,目前開放的是溝口左行上山的高山大草甸景區和右行的石門關原始森林景區,其餘還在建設中,尚未對外開放。這兩個景區全部玩下來可能需要5、6個小時,兩個景區風格完全不一樣,讓你領略到黑竹溝的神秘多變和豐富多彩,最主要的是神秘古樸和原始生態的特點。
開車從成都出發,路線沿成樂高速經眉山到樂山,再西行經峨眉山往南拐去峨邊縣和黑竹溝鎮,全程將近230公里,大約5個多小時。
⑵ 聽說四川的黑竹溝神秘莫測,雖然被開發成了景區,但聽說裡面的石門關有人進去了卻有去無回!我真的好想帶
有兇猛的動物早被國人吃完了,還能有啥?別怕,只要不掉下山就死不了
⑶ 四川的黑竹溝風景區在那裡
在四川省西南邊上的小涼山區,360里林海深處蘊藏著一個神秘的黑竹溝。
黑竹溝位於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境內,面積約180平方公里,生態原始、物種珍稀、景觀獨特神奇。深藏著一塊古樸、原始,並充滿神秘色彩、曾被國內外輿論廣泛稱為「中國百慕大」的瑰寶。經中國森林風景評價委員會審議,黑竹溝二000年二月二十二日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黑竹溝地勢雄險、景觀絕妙、生態原始、物種珍稀、環境神奇,其森林景觀豐富,自然景觀獨特,民族風情濃郁,加之種種神奇的傳說,使黑竹溝聞名於世,具備得天獨厚的森林公園開發條件,旅遊開發價值巨大。
在溝內海拔2400米以上的山坡上部地帶,分布有以「天眼」、「船湖」、「杜鵑池」為代表的10餘處高山海子,水面面積最大的約200畝,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構成了優美的風光。溝內大大小小的奇瀑深潭不勝枚舉,在崇山峻嶺和密林深谷中奔騰咆哮,其形如雪濤奔涌、滾滾而下,其聲如萬馬奔騰、千軍吶喊,形成黑竹溝森林公園極為壯觀的動態水景景觀。
溝內因高山眾多,高度均在著名的峨眉山之上,能見到雲海、佛光、日出日落等奇異景象。季節差異的山地氣候景觀,冬季在公園海拔2200米以上,積雪履蓋,千姿百態的雪凇、霧凇、冰掛、冰凌等,構成了冬季景觀一絕。
黑竹溝位於小涼山中段,峨邊——美姑線山18公里處的密林深處。當地鄉名:斯豁,即死亡之谷。「黑竹溝」為漢人定的名。由於黑竹溝藏有不少未解開的「謎」,當地彝漢人民把黑竹溝稱之為南林區的「魔鬼三角洲」。
當地人談起黑竹溝,就會向你道出一些神秘的歷史事件來:說解放初期胡宗南殘部半個連30多人進入而不見蹤影;說解放軍三個偵察兵從甘洛縣方向進入黑竹溝僅排長一人生還;說1995年解放軍某部測繪隊在黑竹溝高緣派出二名戰士購糧,途經黑竹溝失蹤,後來只發現二人的武器;1976年四川森堪一大隊三名隊員失蹤於黑竹溝,發動全縣人民尋找,三個月後只發現三具無肉骨架。
1991年6月24日黃昏,神秘的黑竹溝突然濃雲密布,林霧滾滾,大有蔽日遮天之勢,川南林業局設計工程小隊的7名隊員,17名民工集體失蹤於黑竹溝,幸喜的是,由於發現的早,尋找及時,這24名測繪員只在黑竹溝深谷充當了20個小時的「山老虎」,歷盡艱難而無一傷亡。
黑竹溝 被稱為中國的百慕大 ,1996年5月被四川省定為第四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其實其景色主要是以原始森林為主。
黑竹溝,至今能親臨其境的旅遊者甚少,由於媒體的披露,人們時有所聞,它以其新、奇、險的特點,吸引著為數眾多的攝影家、科學家組成的考察隊深入其中探險揭秘。有人說她是「恐怖魔溝」,有人說她是「中國的百慕大」,又有人說她是一條普普通通的小山溝,不管怎麼說,黑竹溝是一塊有爭議的處女地。 黑竹溝位於峨眉山西南約100多公里的峨邊彝族自製縣,地跨斯合鎮、勒烏鄉和金岩鄉,面積約180多平方公里,它是四川盆地與川西高原,山地的過渡地帶,境內重巒疊蟑,溪澗幽深,迷霧繚繞,給人一種陰沉沉的感覺,這里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條件復雜,生態原始,加之彝族古老的傳說和彝族同胞對這塊神奇土地的崇拜。並曾出現過數次人、畜迸溝神秘失蹤現象,於是給入一種神秘莫測之感,也產生了眾多的令人費解之謎,讓人口瞪日呆。
彝漢攜手開發黑竹溝
1986年7月,川南林業局築路工程隊這支300多人的林區築路專業隊伍首先拉響了劈山開路的跑聲,經過六年的艱苦奮斗,現已修築黑竹溝林公路主線31公里,地方支線全長71公里,公路的修築為開發黑竹溝奠定了基礎。
黑竹溝境內方圓百里,海拔最高點為4288米,最低點僅1233米,地貌高差巨大,深谷里且溝壑縱橫交錯,森林密布,灌木叢生,野花飄香。向著縱深發展瘴氣襲人。珍禽野獸出沒林間,奇異的山峰,岩洞比比皆是,溝里時煙雲騰起,霧氣繚繞,寂靜的山林給人一種莫名的壓迫感。
國家二級企業川南林業局與地方政府制訂了「合理開發、長期經營、以水養人、合理利用」的方針,把萬千棟梁奉獻給國家,又把滿目青山還給人民,目前黑竹溝已向國家提供了四萬多立方米的優質材,春筍上萬噸走銷各類名貴葯材得以合理採集,境內包括大熊貓在內的各類珍禽得到了有效的保護,目前神秘的黑竹溝聖水被引流發電,建成總裝機5000千瓦,年發電達4000萬度的馬家坪電站,使當地的各類加工業開展起來,彝家山寨,職工工棚家家戶戶電燈亮。
神秘的黑竹溝開發以來引來了眾多的探秘者和投資者,1988年,日本文化代表團為尋根訪祖,曾到黑竹溝探秘留影,1989年9月,四川省政府批准峨邊為對外開放的縣市,開發之中的黑竹溝將引來更多的探秘者和獵奇旅遊人,隨著黑竹溝不斷的開發,它那神秘的面紗一定會被揭開,那蘊藏眾重的寶藏一定會被人民發掘。
黑竹溝地區流傳著許多古老神奇的傳說。其中,以「三箭泉」的傳說最為美麗動人。傳說遠古時有一位名叫牛批的彝族大力士率眾人在溝中打獵,他們在山中不知不覺喝完了所帶的飲水,三天過後因又飢又渴,一個個都昏倒在地,隱約中,一位仙女來到牛批的身邊對他說:「英雄啊,請不要著急,鼓起勇氣來,水是能找到的。」說完舞起綵帶指著一處地方。牛批驚醒過來,順著仙女指的方向望去,看到的是一堵陡岩,他迷惑了,但想起仙女的話,他毅然拉開神弓,連續射出三支神箭,剎時三股泉水從陡岩上噴涌而出,使眾鄉親死裡逃生。這三股泉從此就被稱為「三箭泉」。
在黑竹溝,傳說本世紀五十年代曾有彝族同胞發現過野人的蹤跡;八十年代也曾發現過翼展達一米多的巨鳥,有專家指出可能為倖存的翼龍。還有人看見過「兩頭獸」。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先後有解放軍測繪部隊的一個班的戰士和四川省川南林業局的森林勘測人員在黑竹溝中失蹤。黑竹溝,至今仍有許多難解之謎。
黑竹溝得天獨厚的地形地貌氣候植被,孕育著豐富的珍禽異獸。溝內約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二十九種,一級保護動物有大熊貓、羚牛、雲豹、四川山鷓鴣;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小熊貓等二十四種。這些動物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又具有很高的文化觀賞價值。極其寶貴。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種類,它們體態優美、色彩艷麗,鳴聲婉悅。獸走禽飛,鳥語花香,蝶飛蟬鳴,一派詩情畫意。
黑竹溝地區植被呈垂直帶譜分布。其中,海拔1600米—2700米的珙桐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樹形優美,花序下有兩片白色大苞片,花開時整個花序象一隻展翅欲飛的白鴿,故有「世界鴿子樹」的美稱。生長於海拔1500米—2400米的光葉珙桐,僅存於我國,是世界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溝內還擁有19種我國稀有或特有的珍貴植物。
黑竹溝地區的杜鵑花,花色艷麗多彩,種類達四十多種,面積上萬畝,為世界之冠。其中有兩種為我國新發現的品種。
⑷ 請問一下四川黑竹溝國家森林公園的風景如何
國慶節剛去過了,風景不錯,只是配套設施還待完善。
⑸ 峨邊縣的黑竹溝好玩嗎風景怎麼樣
看你去是什麼目的!泡泡溫泉確實不錯!風景就是一般般!
⑹ 為什麼有人去了黑竹溝出不來
黑竹溝被稱為中國的百慕大 ,1996年5月被四川省定為第四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其實其景色主要是以原始森林為主
黑竹溝,至今能親臨其境的旅遊者甚少,由於媒體的披露,人們時有所聞,它以其新、奇、險的特點,吸引著為數眾多的攝影家、科學家組成的考察隊深入其中探險揭秘。有人說她是「恐怖魔溝」,有人說她是「中國的百慕大」,又有人說她是一條普普通通的小山溝,不管怎麼說,黑竹溝是一塊有爭議的處女地。 黑竹溝位於峨眉山西南約100多公里的峨邊彝族自製縣,地跨斯合鎮、勒烏鄉和金岩鄉,面積約180多平方公里,它是四川盆地與川西高原,山地的過渡地帶,境內重巒疊蟑,溪澗幽深,迷霧繚繞,給人一種陰沉沉的感覺,這里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條件復雜,生態原始,加之彝族古老的傳說和彝族同胞對這塊神奇土地的崇拜。並曾出現過數次人、畜迸溝神秘失蹤現象,於是給入一種神秘莫測之感,也產生了眾多的令人費解之謎,讓人口瞪日呆。
傳說人畜進入黑竹溝屢屢出現失蹤和死亡事件,很多媒體都披露過,人進去後是怎樣失蹤的,很多原因至今還是個謎。據不完全統計,自1951年至今,川南林業局、四川省林業廳勘探隊,部隊測繪隊和彝族同胞曾多次在黑竹溝遇險,其中三死三傷,二人失蹤。據當地的彝族長者介紹,1950年,國民黨胡宗南殘部30餘人,仗著武器精良,穿越黑竹溝,人溝後無一人生還,因此,這里留下了「恐怖死亡谷」之說。
黑竹溝由於山谷地形獨特,植被茂盛,再加之雨量充沛,濕度大,山霧是這里的特色,經常是迷霧繚繞,濃霧緊鎖,使溝內陰氣沉沉,神秘莫測,此處的山霧千姿百態,清晨紫霧滾滾,傍晚煙霧滿天,時近時遠,時靜時動,忽明忽暗,變幻無窮,據當地彝胞講,進溝不得高聲喧嘩,否則將驚動山神,山神發怒會吐出青霧,將人畜捲走,考察者分析,人畜入溝死亡失蹤原因,迷霧造成的可能性很大,人若進入這深山野谷的奇霧之中,地形又不熟,很難逃脫這死亡谷的陷井。當地人和考察者總結出這樣一個順口溜「石門關,石門關,迷霧暗溝伴保潭;猿猴至此愁攀援,英雄難過這一關。」彝族同胞自豪地告訴我們:黑竹溝是一個金山銀地,連霧也捨不得離,這里「盛產」的霧,撲朔離奇得象軟綿綿的飄布,一旦深入其中,會把你包圍,把你吞沒,這里的霧為什麼這樣變幻莫測?為什麼會導致傷亡?霧氣會不會含有其它成分、這有待人們去研究。
彝族祖籍之迷--這是一個值得考證的謎。現在斯和鎮原名叫斯豁,彝語為"打擺子而死"之意。當地彝族同胞廣為流傳:在死亡谷最險地段--石門關其上部開闊的谷地便是他們祖先住過的地方,"祖訓"不能入內,否則會遭災。石門關是黑竹溝的腹地,曾有不少探險隊歷盡艱辛,最終也未能深入石門關這塊險惡地帶。當地有"獵戶入內無蹤影,壯士一去不回頭"的傳說。
緯度之迷--黑竹溝所處的緯度和聳人聽聞的百慕大三角,神奇無比的埃及金字塔相似,這是探險家稱為的「死亡緯度線」,黑竹溝的最高峰一馬鞍山主峰東側,有一座海拔3998米的山峰,其上部成三棱形,酷似埃及金字塔,在紅光照耀下,金光四射,形成一個神奇無比的夢幻世界,成為一座以假亂真的耀眼金山,「金字塔」是黑竹溝兩大水系的分水嶺,發源於北面的三岔河與南面的羅索依達河,就象「金字塔」伸出的兩條玉臂,把整個黑竹溝區域的腹心地帶緊緊環抱。黑竹溝「金字塔」不僅具有極高的科考價值,而且是極為難得的觀景台,旅遊者站在金字塔之上,近可將古冰川遺跡。冰斗、角峰、V型谷等景觀一覽無遺;遠可望日出、雲海、佛光奇景,黑竹溝全貌盡收眼底,「金字塔」腳下的萬頃杜鵑花白色的,淡紅色的花團錦簇,成為黑竹溝又一奇觀,仕鵑花的種類極為豐富,花期長,色彩艷麗,把黑竹溝裝扮得五彩繽紛。
野人之迷--黑竹溝有野人之說,也是個謎。據說1974年10月勒烏鄉村民冉千布干曾親眼見到高約2米,臉部與人無二,渾身長滿黃褐色絨毛的雄性巨物---野人,後來,當地群眾曾發現野人的蹤跡,當地人對「野人」的敬畏超過對山神的敬畏,稱之為「諾神羅阿普」,意為「山神的爺爺」,許多人至今說到野人,仍然心懷餘悸,黑竹溝有一個地名就叫「野人谷」。
幽谷奇霧之迷--黑竹溝由於山谷地形獨特,植被茂盛,再加之雨量充沛,濕度大,山霧是這里的特色,經常是迷霧繚繞,濃霧緊鎖,使溝內陰氣沉沉,神秘莫測,此處的山霧千姿百態,清晨紫霧滾滾,傍晚煙霧滿天,時近時遠,時靜時動,忽明忽暗,變幻無窮,據當地彝胞講,進溝不得高聲喧嘩,否則將驚動山神,山神發怒會吐出青霧,將人畜捲走,考察者分析,人畜入溝死亡失蹤原因,迷霧造成的可能性很大,人問進入這深山野谷的奇霧之中,地形又不熟,很難逃脫這死亡谷的陷井。當地人和考察者總結出這樣一個順口溜「石門關,石門關,迷霧暗溝伴保潭;猿猴至此愁攀援,英雄難過這一關。」彝族同胞自豪地告訴我們:黑竹溝是一個金山銀地,連霧也捨不得離,這里「盛產」的霧,撲朔離奇得象軟綿綿的飄布,一旦深入其中,會把你包圍,把你吞沒,這里的霧為什麼這樣變幻莫測?為什麼會導致傷亡?霧氣會不會含有其它成分、這有待人們去研究。
動植物之迷-- 這塊土地上有很多野生動物和物。很多為世界稀有。有一種黑白相間,花紋成條狀的大熊描和另一種黑白相間呈圓狀花紋的「花熊描」更是稀有中之稀有。在考察路上,隊員們經常見到各種野生動物奔跑,晚上露宿時,都得做好嚴密的防範措施,以免被野生動物傷害,人們都知道大熊貓食竹子,但這里的大熊描食性不一樣,經常跑到彝家山寨吃牛、羊和豬,吃完後還敢在寨子里呼呼大睡,大熊貓的食性變異有待專家去研究,這里曾有黑豹被彝族獵手捕捉過,據說這是在亞洲第一次發現黑豹,溝內還有許多活動和未被人們發現的稀有野生動物,都有侍動物專家去揭示,這里的植物也十分豐富,百年古杉上寄生著野藤,有的直徑可達3米,高達80多米,如同擎天巨扇,甚是壯觀,花季來臨,這里成了花的海洋,完全沒有人為修飾的觸痕,大自然賜給這里的是原始,古樸和寧靜,眾多的稀有植物,如烘桐、水青樹,青檀,自辛樹,銀葉掛,峨眉黃蓮等都屬回家高等級保護種類,很有科學研究價值,有侍植物專家去研究,大面積的高山草甸是人們很難看得到的,黑竹溝的植物起源古老,由於這里地形獨特,受人類干擾極少,沒有遭受第四紀冰川的襲擊,故使許多古老植物得以保存下來,也給這里的植物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總之,黑竹溝的風景名勝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一塊「風水寶地」,是一個天然博物館,是動、植物王國,特別是中、高山地區基本沒受人為的干擾和破壞,是一個保存較好的自然基因庫,要深入研究它,揭開它的秘密,就得涉及地質,地貌、氣象。水文、生物、文化和歷史等各類學科。
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黑竹溝曾被賦予太多的神秘色彩。
千百年來,世代居住在黑竹溝口的彝族同胞口耳相傳,在溝內有一個叫石門關的峽口,一聲人語或犬吠,都會驚動山神摩朗吐出陣陣毒霧,把闖進峽谷的人畜捲走。據說,那裡是彝族始祖居住之地,祖訓不得入內。解放初期,胡宗南殘部30餘人仗著武器精良闖入溝內逃竄,結果無一生還;一架美國飛機取道黑竹溝飛往國外,發生了機毀人亡的慘劇。那裡有碗口粗的巨蛇,吃羊的熊貓,兇猛的野人,甚至還有人目睹飛碟……
黑竹溝地處小涼山北坡,細心者發現,這里位於北緯30°線,與大西洋「百慕大三角」同處「死亡緯度線」上,人們一下子醒悟過來:原來中國也有一個百慕大!這塊靜悄悄躺了數億年的土地突然間變得滾燙起來,中外各種科考隊蜂擁而至,黑竹溝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原始生態區,一躍而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有人說她是「死亡之谷」,有人說她是「中國的百慕大」,也有人說她只是一條普普通通的小山溝,有關黑竹溝的前期報道是一場新聞騙局。撩開黑竹溝的重重面紗,我們發現,它至今仍是一塊有爭議的處女地。
在所有關於黑竹溝的報道中,石門關被認為是最神秘和最恐怖的地方。許多人帶著好奇而神秘的眼光沖擊石門關,但大多數均因其復雜的地形和氣候折戟沉沙。
1994年1月,北京體育大學奧秘探險隊行至蜂巢岩,因准備不足無法繼續前進。
1994年8月,中日大學生聯合考察隊僅到溝口便因一隊員摔斷腿骨不得不撤出。
1995年3月,安徽雙輪池考察隊在石門關口由於大霧和糧食告罄而含恨退出,功虧一簣。
「黑竹溝的穿越難度相當大」,四川省地震局副局長朱荃說,「即使對於准備充分的探險者它往往也是個陷阱。」
作為原峨邊縣黑竹溝科考領導小組組長,朱荃(1994年至2000年下派到峨邊縣擔任副縣長)曾十幾次深入溝內,他所說的話我相信是有分量的。據朱荃介紹,石門關是由玄武岩組成一段長約3公里的峽谷。那裡山勢陡峻,高峰夾峙,相對深度達1000—1200米,谷底最窄處僅4—5米,溝內水流湍急,深潭密布,雲霧繚繞,氣候多變。當地民謠說:石門關,石門關,迷霧暗河伴深潭,獵犬入內無蹤影,壯士一去不復還。
冷曲爾林是黑竹溝遠近聞名的獵人,今年41歲。20多年前,冷曲爾林和他的父親在追趕一隻麂子時,第一次進入石門關峽谷。回想起當時的恐怖氣氛,這位曾射殺過無數大型野生動物的老練獵手至今仍不能忘懷。
「麂子一直在前面走,」 冷曲爾林揮舞著細長的手指,「但是一跑進石門關麂子就不見了,獵犬也不見了。」
我能夠體會冷曲爾林當時的感受。1995年的5月,我曾獨自一人深入石門關外圍地區。雖然我最終並未到達,但那身處蠻荒之地的巨大心理壓力幾乎讓我崩潰——盡管水聲震耳,但你卻感到四周沉寂得令人窒息,只能聽到自己的心跳和沉重的喘息聲。
說到石門關,冷曲爾林的話匣子打開了,他說那是一條數百年前的古道,但不是常人或商賈行走之路,而是強人打家劫舍的凶徑,被稱為「烏拋路」(烏拋為解放前峨邊彝族十三大家支之一)。這種蠶叢鳥道,常以彎刀開路,在莽莽林海中劈出來,只有大致方向,沒有明確路標,當中石門關為險要之處。舊時從黑竹溝口經「烏拋路」前往臨近的甘洛縣,直線距離不過30公里,但卻要走四天,可見道路之艱險。
就是在這樣的道路上,近幾十年來,出現了一系列人員失蹤的神秘事件:
1955年6月,解放軍測繪兵某部的兩名戰士,取道黑竹溝運糧,結果神秘地失蹤了。部隊出動兩個排搜索尋找,結果一無所獲。
1977年7月,四川省林業廳森林勘探設計一大隊來到黑竹溝勘測,技術員老陳和助手小李在石門關附近失蹤。川南林業局與峨邊縣聯合組織百餘人尋找失蹤者,人們踏遍青山,找遍幽谷,除兩張包饅頭用過的紙外,再也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1995年7月,獨立製片人溫普林在四川華誠實業的資助下,由探險家楊勇帶隊組織科考專家和探險隊員進入黑竹溝地域,由於諸多原因,科考專家在黑竹溝石門關外圍的二號營地活動幾天之後,就撤離了黑竹溝。10月,由溫普林和楊勇組織的5人探險攝制組在縣礦產辦主任李勇的帶領下,沿石門關中上部山樑到達石門關,並順流而下成功穿越黑竹溝腹心地帶。
⑺ 從樂山峨邊坐客車到黑竹溝景區要多久
從峨邊只能坐車到黑竹溝鎮(西河鎮),時間大概2個小時。再從黑竹溝鎮包車進黑竹溝景區,大概40分鍾。景區還可以,開發不是很完備。
⑻ 四川黑竹溝風景如畫,被稱為中國「百慕大」,這里發生過什麼恐怖的事
中國四川西南部有座山叫小涼山,在它的北坡有一道植被茂盛原始山溝——黑竹溝,那裡不但風景幽靜秀美如畫,還相當恐怖和詭異,一直被稱為中國的「百慕大」。
2007年的七月,央視的十套節目叫做《走近科學》,由欄目的攝制組,成都理工大學教授,還有地磁專家李才銘等一行等人,在黑竹溝進行探索調查和拍攝。當時拍攝組精心挑選了幾只曾經飛越上千公里後都能迅速飛回的信鴿,帶到溝口景區放飛,最後照樣也沒有了音訊,就這么無聲無息的消失了。
2014年8月五名有著豐富穿越原始林區經驗和過人膽識的旅友進入黑竹溝進行探險穿越。然而最終其中有兩人放棄穿越黑竹溝,另外三人於4日後失聯。
神秘莫測的黑竹溝在原始森林的峽谷地帶,原始自然景觀和動植物保存十分完整,瀑布成群傾瀉而下,景色秀麗宜人。但是在當地有句遺留下來的老話「獵犬入內無蹤影」,壯士一去不復返」,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被野獸吃了?還是被其他什麼奪去了生命?所以大家一定要再三考慮好再前行哦!
⑼ 樂山的黑竹溝為什麼被稱為中國的百慕大
樂山黑竹溝風景區以其至今仍未揭開的諸多迷題和不少神秘事件,而被人們普遍稱為「中國百慕大」。關於黑竹溝之迷,流傳著很多版本,但幾乎都與恐怖、魔鬼、死亡相關聯,因此引得了更多探險家、好奇者的關注。與此同時,黑竹溝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生態群落之一,集世間所有罕見的動植物景觀、峰林景觀、地質景觀、天象景觀、水系景觀與人文景觀之大成的風景絕佳之地。
蜂巢岩溝內大大小小的奇瀑深潭不勝枚舉,在崇山峻嶺和密林深谷中奔騰咆哮,其形如雪濤奔涌、滾滾而下,其聲如萬馬奔騰、千軍吶喊,形成黑竹溝森林公園極為壯觀的動態水景景觀。
黑竹溝盛產箭竹,多奇花異石,流泉飛瀑,靈秀而神秘的自然環境中生活著眾多的野生動物,終年雲遮霧繞,神秘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