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的泉城
❶ 「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是贊美泉城濟南趵突泉美景的佳句.其中「波濤聲震大明湖」形容了泉水
「波濤聲震大明湖」說明聲音的振幅非常大,故發出聲音的響度非常大.
故選C.
❷ 濟南有知名何人文景觀
濟南的知名人文景觀有:
珍珠泉
珍珠泉為「泉城」——山東濟南的第三大名泉,位於濟南舊城中心,今泉城路珍珠泉禮堂內北面,明清時期為山東巡撫駐地,匾額為乾隆皇帝御筆親題。在它周圍有許多小泉,如楚泉、溪亭泉、舜泉、玉環泉、太乙泉等,被稱為珍珠泉泉群。
珍珠泉泉池長42米、寬29米,周圍砌以雪花石欄,岸邊楊柳輕垂,泉水清澈如碧,一串串白色氣泡自池底冒出,彷彿飄撒的萬顆珍珠,迷離動人;泉的西北角有濯纓池,是由泉水匯聚而成,泉水向北流經百花注洲後進入大明湖。珍珠泉區為一座清雅的庭園,松柏蒼翠、楊柳低垂,泉池樓閣錯落有致;園內羅鍋橋西側,有一株高五、六米的宋代海棠,至今有千年的歷史,相傳是濟南太守曾鞏所栽。另外,在珍珠泉北邊新建了一座人工湖,砌假山、植蒼松,別具一番特色。清代王昶《珍珠泉記》雲:「泉從沙際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日映之,大者為珠,小者為磯,皆自底以達於面。」人們形容這里的景觀是「跳珠濺雪碧玲瓏」。附近還有散文泉、硃砂泉、騰蛟泉等十一處泉水。
❸ 濟南的風光有多美
濟南素有「泉城」的美稱。泰山山脈豐富的地下水沿著石灰岩地層潛流至濟南,被北郊的火成岩阻擋,於市區噴涌而出形成眾多泉水。
在濟南的七十二名泉中,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龍潭四大泉群最負盛名。噴涌不息的泉山在市區北部匯流而成的大明湖和位於市區南部的著名佛教勝地——千佛山交相輝映,構成了濟南「一城山色半成湖」的獨特風景線。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濟南市的血脈,賦予這座城市靈秀的氣質和旺盛的生命力。
宋代著名文學家曾鞏(公元1019-1083年)任齊州(今濟南)知州時贊美道:「齊多甘泉,冠於天下」。清代著名小說家劉鶚(公元1857-1909年)在《老殘游記》中詳盡描述了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美麗景色。
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境內發現以紅褐色陶器為標志的西河類型(距今8400-7300年)文化遺址10多處。濟南東郊的城子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以黑陶為標志的龍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發現地,這里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城址約20萬平方米。說明濟南作為城市的歷史在4000年以上。當時,中國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領——舜就誕生並生活在濟南一帶。
濟南文物古跡眾多,有舜文化遺址舜耕山、舜井、娥英河、舜廟,有先於秦長城的齊長城(公元前3世紀),中國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築——漢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公元前1世 紀),中國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門塔(公元7世紀)和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岩寺宋代彩塑羅漢(公元11世紀)。我國現有最古老的單層石塔——四門塔,具有極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李清照、辛稼軒、李苦禪等名人紀念館陳列了他們的作品及其重要文獻資料。。
趵突泉
趵突泉公園是一座以泉水為主的民族形式的自然山水園林,風光秀麗,內涵豐富。名列濟南七十二泉之冠的趵突泉被譽為「天下第一泉」,泉水分三股並發,水花四濺,噴射數尺,壯如白雪三堆,稱「趵突騰空」,蔚為奇觀。泉水質潔甘美,用來沏茶,色清、味醇、爽口、坐在泉東端的「望鶴亭茶社」飲泉品茗,令眾多遊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趵突泉還是歷代唱戲說書的場所。春夏秋雙休日上午在白雪樓戲劇舞台有專場京劇演出,以「釣金龜」、「望江亭」等經典劇目為主,還可以看到山東特色戲劇呂劇、柳子戲,以及曲藝等節目,遊人還可以與演員聯歡、聯唱,自娛自樂。
大明湖
大明湖之名始見於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城西南有濼水……北為大明湖。」總面積86公頃,湖水面積46.5公頃。湖畔楊柳依依,湖上荷葉連連,清人劉劉鳳誥寫聯贊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大明湖還是歷代名人聚集薈萃之地,13世紀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發出「園林美麗,堪悅心目,山色湖光,應接不暇」的感嘆。位於湖心島的歷下亭,上懸清高宗御書「歷下亭」匾額。亭前楹聯「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是杜甫的詩句。加之園內有「遐園」、「稼軒祠」、「北極閣」等景點綴其間,令遊客賞景之餘不忘記懷古,極受海內外遊客好評。
千佛山
千佛山位於市區南部,古稱歷山,相傳虞舜(舜是我國原始社會晚期著名的賢君之一),曾耕稼於此,故又稱舜耕山。隋開皇年間(581-600),佛教盛行,隨山勢雕刻了數千佛像,始稱千佛山。千佛山主峰海拔二百八十餘米,山上多巨石,廟宇亭台各據其勝,有飽經崢嶸歲月的唐槐,始建於隋唐幾經興廢的古剎興國寺,以及著名的「齊煙九點坊」、「文昌閣」、「舜祠」、「大佛頭」等名勝。在此登高遠眺,山下泉城美景盡收眼底。
靈岩寺
靈岩寺坐落在長清縣境內,是唐宋時代負有「四絕之首」美名的海內古剎。
寺中現有天王殿、鍾鼓樓、大雄寶殿等古建築。其中千佛殿里環列的40尊彩色泥塑羅漢,是宋代泥塑之珍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他們大小與真人相似,形狀姿態各有不同,表情互異,神態逼真,而且其肌肉與脈絡都表現的栩栩如生,書畫大師劉海粟觀後稱之為「靈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靈活現。」
齊長城
齊長城修建於公元前404年以前,完成於齊宣王時期(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早於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百餘年。
齊長城西起濟南市長清縣境內,東至青島市黃島區小珠山,蜿蜒千餘里,是古代一項巨大的軍事防禦工程。
四門塔
四門塔坐落於泉城柳埠鎮青龍山麓神通寺遺址東側,是我國現有最古老的單層石塔。
四門塔全部用大塊青石砌成,塔頂用二十三行石板層層疊築,成四角攢尖方錐形屋頂。整個形體簡介質朴、渾厚大方,是單層塔的早期建築範例。
五峰山
五峰山位於長清縣城東南40餘里,佔地面積4.83平方公里。五峰山與泰山、靈岩並稱魯中「三山」。山中,峰、宮、觀、亭、台相互掩映、風景絕佳。南北朝時,佛教在此發展,蓮花洞內數百尊佛像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金元時期道教在此興盛。歷史上五峰山道觀曾4次受到皇帝的敕封。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融為一體,景景生輝,處處生情。
❹ 「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是贊美泉城濟南趵突泉美景的佳句.2006年11月26日,受冷空氣影響,濟
泉水蒸發的水蒸氣在上升過程中遇冷又會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霧;經歷的物態變化過程是先汽化後液化;
故選D.
❺ 濟南有哪些人文景觀
大明湖大明湖,從濟南市區地圖上看猶如一塊晶瑩剔透的碧玉鑲嵌在城市中心位置。游覽大明湖,由濟南火車東站下車最為方便,出站南行數百米就可到公園東門。大明湖水域面積46公頃,水深平均2米。有北洋洲、翠柳屏等6座島嶼。岸上花木繁茂,亭台樓閣掩映其間;水面鳶飛魚躍,遊艇畫舫盪波穿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風景特色的寫照。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跡。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見諸文字描述在1400多年前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隋唐時名「歷水陂」、「蓮子湖」,宋時稱「西湖」,金代始稱「大明湖」。湖水來源於珍珠、濯纓、芙蓉諸泉,故有「眾泉匯流」之說。「恆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其優點,還有「蛇不見,蛙不鳴」的自然生態之謎。大明湖是濟南歷史悠久的風景名勝,濟南古八景之中,大明湖佔有其五:佛山倒影、匯波晚照、明湖泛舟、明湖秋月、歷下秋風。由此可見大明湖在濟南旅遊文化中佔有多麼大的分量。趵突泉趵突泉公園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東與泉城廣場連接,公園面積10.5公頃。濟南自古稱泉城,有七十二名泉,趵突泉為冠。趵突泉是泉城的標志和三大名勝之首。除了趵突泉外,周圍還有金線泉、漱玉泉、馬跑泉、卧牛泉、皇華泉、柳絮泉、老金線泉、洗缽泉、尚志泉、螺絲泉、滿井泉、淺井泉、白雲泉、望水泉、東高泉、白龍灣泉、石灣泉、登州泉、杜康泉、混沙泉等27處名泉。趵突泉源遠流長。據史書記載,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公會齊侯於濼」,「濼」即趵突泉,趵突泉之名始於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趵突泉景觀奇特,「趵突騰空」為泉城濟南八景之一。清代文學家蒲松齡贊之「海內之名泉第一,齊門之勝地無雙」,乾隆皇帝將趵突泉封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是濟南名副其實的第一名勝,獨特的景觀國內外無與比肩。最佳游覽時間為春夏時節,此期地處北方的濟南為豐水季節,集蘊於泰山的上天之水化作地下潛流,在地勢低窪的濟南盆地噴涌而出,「三窟鼎立,泉源上奮,水涌若輪」,壯觀的景象令人振奮昂揚。千佛山千佛山位於市區南緣,海拔285米,為泰山余脈,東西橫列,奇偉深秀,猶如一架巨大錦屏橫置於濟南市區南緣。千佛山原稱歷山,春秋稱靡笄山,戰國稱靡山,南北朝稱舜山、廟山、舜耕山。隋開皇年間,依山勢鑿窟,鐫佛像多尊,始稱千佛山,並建「千佛寺」。唐貞觀年間,重新修葺,「千佛寺」改稱「興國禪寺」,始為香火勝地。自元代始,每年「九九」重陽節舉辦廟會。千佛山雖名列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但近年來因欠缺獨特型,吸引的遊人數量已經遠遜於另外兩大名勝,淪落為濟南本地市民晨昏健身及節假日休閑的場所,少見外地遊客的身影。但如果想從高處一睹泉城風貌,或對廟會、民俗、佛事活動情有獨鍾,則不妨擇日前往一游。環城公園這里的「城」是指濟南舊城,是利用舊時濟南城牆之外的護城河改造而成的環狀公園。濟南自古以「家家泉水、戶戶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麗景色著稱於世,但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民居大都為摩天高樓取代,濟南城區已難覓這種小家碧玉景觀。如今最能體現這一泉城傳統景觀特色的去處,幾乎就僅剩下環城公園與大明湖了。環城公園沿護城河而建,全長6.26公里,以優美典雅的園林建築和碧水翠柳,將趵突泉群、珍珠泉群、黑虎泉群、五龍潭泉群及大明湖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以湖心泉水為特色的園林綠化中心。環城公園東護城河沿線為四季花園,自北向南依次為冬景園、春景園、夏景園和秋景園。冬景園遍植松竹梅,最宜踏雪賞玩;春景園綠帶如茵,春色撩人;夏景園榴林繞屋,夏木蔭蔭;秋景園楓葉如丹、秋實累累。。四季花園春華秋實,冬枯夏榮,與岸邊雄偉庄嚴的解放閣遙相呼應,增添了公園深厚的的歷史人文內涵。
❻ 仿寫四年級上冊的《泉城》總分總寫蘇州的景色作文300字
其中有一篇文章令我感觸頗深,通過文章的主人公香草的爸爸用巧妙的方專法勸說香草不屬要退學的事情讓我明白了,即使在生活上碰到了難題,也不要沖動的做絕,畢竟都是同學,文中因為班級同學不相信香草假的向日葵會跳舞認為他在說謊,於是就總是嘲弄他,尤其是他的同桌小牛,他很不服氣,於是決定退學,但是爸爸讓他在學校中當三天的好女孩,放寬心的對待別人的嘲弄,漸漸的三天過去了,香草覺得學校里本不是那麼不講理,於是又重新回到了課堂,雖然他的同桌小牛總是羞辱他,但是經歷了這次事件後香草懂得了許多,雖然他的同桌小牛總是羞辱他,但是經歷了這次事件後香草懂得了許多,學校也待人友善,於是就又成了原來那個歡快的自己,不久香草的弟弟來了,他也是個淘氣鬼,但是喜歡聽廣播里的獨角戲,
❼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描繪出我們泉城濟南的美景.濟南的經緯度是(36°40′N,117°02′E
從經緯網圖看出,甲點位於120°E以西,約為版117°02′E,又位於36°N以北,約為36°40′N,所以甲點的經緯度是(權36°40′N,117°02′E).故選項A符合題意. 故選:A. |
❽ 美麗的泉城濟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對泉城美景的描繪,能用「分子動理論」解釋的是()A.千
A、千佛山,山林雲復遮霧罩是空制氣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小水珠而形成的霧,與分子動理論無關,故A錯誤.
B、植物開花時,花中的芳香類物質通過擴散運動充滿整個植物園,從而花香滿園,它是分子運動的結果,可以用分子動理論解釋,故B正確.
C、趵突泉,泉水騰空跳躍是水從泉眼噴出時有一定的速度,水由於慣性繼續向上運動形成的,與分子動理論無關,故C錯誤.
D、湖水被風吹時,產生水波,水波在光照射下,遠看波光粼粼,它是水波與光的反射形成的,與分子動理論無關,故D錯誤.
故選B.
❾ 「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是贊美泉城濟南趵突泉美景的佳句.其中「雲霧潤蒸華不注」描繪的景象
(1)「雲霧」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於液化現象;
(2)「波濤聲震大明湖」則形容了泉水噴涌時產生的聲音的響度非常大.
故答案為:液化;響度.
❿ 我們老師讓寫一篇《山水濟南》的作文,要求寫濟南的山水美景啊,風土人情啊,特色小吃之類的,跪求啊...
濟南,山東省省會,面積共8177平方公里,位於北緯36度40分,東經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同時也是山東經濟、政治、文化以及交通的中心。全市人口均衡增長,2007年全市戶籍總人口達604.85萬人,比2006年增長2.5 ‰,男女性比例為101:100。
目前也是中國國家批準的副省級城市,現轄五區四縣一市:歷下、歷城、槐蔭、天橋、市中區五區;長清、平陰、商河、濟陽四縣;以及章丘市。豐富的物產、純朴的民風,加上與周邊各景點或是附近城市的便利交通優勢,造就出一個適合旅遊的城市。
濟南自古即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之贊美形容,而博得「泉城」之名。城內「百泉爭涌」形成的主要原因:由於市區南部山區地勢較高,當大氣降水滲漏進地下後,會順著岩層傾斜向北流。到達城區遇到較堅硬的輝長岩阻擋,進而對於源頭產生壓力,而在地勢較低的市區處形成湧泉。
而濟南獨特的旅遊魅力,則來自於多元化的觀光資源以及富裕的自然風采。因為擁有久負盛名聞名中外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以及其他等七十二名泉風情;加上千佛山、五峰山、靈岩寺等名山豐姿構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獨特風光。濟南地上、地下文物古跡斑斑,或說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也行。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也是泉城重要風景名勝。它位於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大明湖是一個由城內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面積甚大。久雨不漲,久旱不枯是大明湖兩大獨特之處。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 湖上鳶飛魚躍,荷花滿塘,畫舫穿行,岸邊楊柳蔭濃,繁花似錦,其間又點綴著各色亭、台、樓、閣,遠山近水與晴空融為一色,猶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畫卷。
沿湖八百餘株垂柳環繞,柔枝垂綠,婀娜點水。湖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極閣,依閣南望,遠山近水,樓台煙樹,彷佛是北方的江南景緻。
大明湖歷史悠久,景色秀美,名勝古跡周匝其間,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跡,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到濟南還有一道菜您一定要嚐,因為濟南離黃河不遠,所以黃河鯉魚非吃不可。
在濟南流行吃糖醋鯉魚 ,色澤濃郁的酸甜醬汁令人食指大動,鯉魚外皮炸的酥
脆,吸飽醬汁仍是口感十足,厚實的魚肉鮮嫩不老,沾著醬汁食用,清爽鮮美
的魚肉與酸甜濃郁的滋味在口中完美融合。
濟南不只是「泉城」,更是北方菜系的龍頭重鎮,到此一游務必賞光用上幾
頓大餐,才不枉走濟南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