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寧縣風景
『壹』 威寧泰豐園寫景作文
今天是星期日,復我和媽制媽以及兩個姐姐一起去了泰豐公園,我
非常開心,因為這是我暑假裡的第一次出遊!
泰豐公園我並不陌生,裡面平坦的草坪依然柔軟;高大的樹木
依然茂盛,清新的空氣從未被污染過,風中嵌著淡雅的花香,輕輕
的從身旁掠過,涼爽極了!那平坦的草地上有著許多矯健的影子奔
跑在草坪中,好似被施了魔法的草坪不停的在召喚孩子,一隻只風
箏隨風飄起在空中,看著風中多起的「鳥兒」,漸漸的匯聚成了一
幅美麗的風景畫!風,在空中懸盪,飛舞,如此透明的物體卻可以
給人有立體的感覺,在那裡野餐,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那裡環境
清幽,空氣新鮮,茂盛的樹木可以給人們乘涼。那裡也是個旅遊勝
地,我想……如果外國人也來到了這里,一定會不停的拍照,給自
己和公園留個紀念!
美麗的泰豐公園,讓人難以忘懷,我會永遠記得這個公園絕不
忘記它!
『貳』 在威寧有哪些旅遊景點
在威寧有以下旅遊景點:
草海自然保護區
草海是較為出名、較有特色的風景。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水底長滿了水草,但是卻並不影響水的清澈。草海平均水深只有兩米,且湖中遍布水草,不能開行機動船,因此到草海內均為人力船。
草海分為上、中、下游,越往深處去水質越好,鳥也越多,泛舟「海」上,眼前是一望無際的湖水,水草豐茂時,兩邊則是齊人高的水草,但河道很寬,視野並不會受限。偶爾還能看到賣燒烤的村民賣些草海里產的小魚。百草坪
這里的清晨大多被霧籠罩,霧氣不濃,反而給人一種虛幻縹緲的感覺。走在綠油油的草場上,是點綴著轉動的風車,遠處是或緩緩走動或低頭吃草的牛群,如同走近同童話世界。
馬擺大山
馬擺大山是黔滇的地理分界線,和百草坪不同的是,這里是禁牧區,除了綠油油的高原草坪,還有山樑、峽谷、海子等風光,山下是山頂溪水流下的清泉匯成的海子,從青楓林流下的清溪旁是登山台階,由台階可一路上到山頂。山頂草坪上,一片風車盡收眼底,十分壯觀。待到四五月間,山間白杜娟成片成片地開放,很是美麗。
石門坎
石門坎值得一看的是偏遠的蘇科寨,那裡保留了當初的老教堂,教堂其實很簡陋,只能從畫在屋外白牆上的十字架辨認出功用,每周三晚,全村人都要在這里用苗雨朗讀聖經、唱經、做禮拜。
泰豐園
泰豐園是農業科技園,進門就可以看到南瓜、蘿卜、土豆等造型。園內路兩旁遍植綠植,園內,有個溫室,可喝茶可參觀。在這里你可以看到現場版的無土栽培:塑料管中種出嫩綠的芝麻菜,很神奇。
『叄』 威寧有哪些景點
灼甫草場
鳳山寺
鳳山寺
威寧鳳山寺,又稱為上帝廟,在威寧縣城,除了草海,上帝廟是一個回很好的風景點答。上帝廟海拔比縣城高400米左右,位於縣城的東北角,距縣城直線距離2公里左右,森林植被很好,裡面建有鳳山寺,
百草坪
景區位於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東北部,距縣城約30公里(326國道威寧——畢節段19公里處岔口東行9公里),面積10餘萬畝,最高山峰祖安山海拔2817米。分屬鹽倉、板底、爐山三個鄉鎮,主體部份隸屬鹽倉、板底兩鄉鎮,是南方面積較大的高山草場和重要的畜牧基地,黔西北最大的彝族賽馬節活動場所。
草海
威寧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貴州省威寧彝族苗族回族自治縣境內,面積1.2萬公頃,1985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黑頸鶴及高原濕地生態系統。
『肆』 威寧草海-貴州威寧草海-威寧草海國家自然保護區-貴州草海
威寧草海-貴州威寧草海-威寧草海國家自然保護區-是貴州最大的淡水天然湖,是一個典型的高原濕地生態系統,湖的南岸有一個約0.33平方公里的半島,最窄處僅有200米寬的地段與陸地相連,草海湖盆面積45 km2,湖底海拔2170m,平均水深2m,正常水位高程為2171m,相應水面積20 km2。1992年,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草海位於貴州西部威寧縣境內。是貴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海拔2171.7米,覆蓋面積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草海四面青山環抱,林木茂密。湖中盛產魚蝦、蒲草等水生動植物,棲息著 100多種珍奇水鳥,中國特有的高原候鳥黑頸鶴,每年都要在這里越冬。主要保護以黑頸鶴為主的濕地鳥類。草海素有「鳥的王國」之稱,共有鳥類100餘種、珍稀鳥類70餘種,特別珍稀的鳥類有黑頸鶴、灰鶴、丹頂鶴、黃斑葦雉、黑翅長腳鷸和草鷺,還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鴨,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諧相處的十大候鳥活動場地之一,是冬春觀鳥、夏秋避暑的最佳選擇地。 草海冬季溫暖,氣候宜人。暮春時節,草海周圍開放著大面積千姿百態、絢麗動人的杜鵑花。秋天的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開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黃花、紅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隨水波浮動,如入仙境。草海的冬天,則是觀賞黑頸鶴等300餘種鳥類的最好季節。 草海四面青山環抱,林木茂密,水天一色,翠峰鵠立,草海西部有一孤島叫「陽關山」島上竹籬茅舍,雞犬相聞,湖中白帆點點,波光粼粼,一片寧靜淡泊的世外桃源景象。草海東南水面有六洞橋及望海樓,沿橋煙柳長堤,垂柳依依,長堤東端有寺廟,相傳呂洞賓曾到此一游。 草海盛產魚蝦,水禽,蒲草等水生動植物,棲息著珍奇水鳥。其中最多也最著名的有黑頸鶴和野鴨等。這里的氣候濕潤溫和,故一到暮春時節,草海便整個地被千姿百態的杜鵑花覆蓋著。為草海沉寂的大地平添了幾許活力與生機。草海附近的彝族風景迷人,每年端陽節,彝族群眾在這里舉行賽馬,青年男女在蘆笙山歌中翩翩起舞,互傳眉目之歡。
『伍』 貴州威寧縣怎麼樣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簡稱威寧縣)地處貴州省西部烏蒙山脈腹地,是「貴州西大門版」是烏江的發源權地,平均海拔2200米,素有「貴州屋脊」之稱,這里居住著漢、彝、回、苗、布衣等18個民族。 威寧縣風景優美,資源豐富。威寧縣資源豐富,是「多彩貴州」中充滿神奇魅力的高原風景線。素有"戲劇活化石"之稱的彝族古戲「撮泰吉」;有被譽為「西南最高苗族文化區—石門坎」;有面積40餘萬畝的中國南方天然大草坪—百草坪;有高原生態濕地草海。草海是貴州高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水面海拔2170米,湖中遍布水生植物40餘種。草海是鳥的樂園,共有鳥類208種10萬余只 被譽為「黑頸鶴之鄉」,威寧草海被譽為「高原明珠」。威寧縣還是著名的「馬鈴薯之鄉」「中葯材之鄉」「畜牧之鄉」和「南方落葉水果基地」。威寧被譽為「陽光城」夏天酷暑,是理想的避暑勝地。高原明珠—草海,是我們威寧的驕傲,世界的驕子。
『陸』 關於貴州威寧草海
威寧草海-貴州威寧草海-威寧草海國家自然保護區-是貴州最大的淡水天然湖,是一個典型的高原濕地生態系統,湖的南岸有一個約0.33平方公里的半島,最窄處僅有200米寬的地段與陸地相連,草海湖盆面積45 km2,湖底海拔2170m,平均水深2m,正常水位高程為2171m,相應水面積20 km2。1992年,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草海位於貴州西部威寧縣境內。是貴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海拔2171.7米,覆蓋面積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草海四面青山環抱,林木茂密。湖中盛產魚蝦、蒲草等水生動植物,棲息著 100多種珍奇水鳥,中國特有的高原候鳥黑頸鶴,每年都要在這里越冬。主要保護以黑頸鶴為主的濕地鳥類。草海素有「鳥的王國」之稱,共有鳥類100餘種、珍稀鳥類70餘種,特別珍稀的鳥類有黑頸鶴、灰鶴、丹頂鶴、黃斑葦雉、黑翅長腳鷸和草鷺,還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鴨,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諧相處的十大候鳥活動場地之一,是冬春觀鳥、夏秋避暑的最佳選擇地。 草海冬季溫暖,氣候宜人。暮春時節,草海周圍開放著大面積千姿百態、絢麗動人的杜鵑花。秋天的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開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黃花、紅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隨水波浮動,如入仙境。草海的冬天,則是觀賞黑頸鶴等300餘種鳥類的最好季節。 草海四面青山環抱,林木茂密,水天一色,翠峰鵠立,草海西部有一孤島叫「陽關山」島上竹籬茅舍,雞犬相聞,湖中白帆點點,波光粼粼,一片寧靜淡泊的世外桃源景象。草海東南水面有六洞橋及望海樓,沿橋煙柳長堤,垂柳依依,長堤東端有寺廟,相傳呂洞賓曾到此一游。 草海盛產魚蝦,水禽,蒲草等水生動植物,棲息著珍奇水鳥。其中最多也最著名的有黑頸鶴和野鴨等。這里的氣候濕潤溫和,故一到暮春時節,草海便整個地被千姿百態的杜鵑花覆蓋著。為草海沉寂的大地平添了幾許活力與生機。草海附近的彝族風景迷人,每年端陽節,彝族群眾在這里舉行賽馬,青年男女在蘆笙山歌中翩翩起舞,互傳眉目之歡。
『柒』 貴州省威寧縣的最高山峰團箐梁子在哪個鄉(鎮),它的最高海拔是多少
是平箐梁子吧。
平箐梁子——一個神秘的地方,位於威寧縣海拉鄉境內,距威寧縣城108公里,威寧縣全縣最高峰,貴州省第二高峰(第一高峰赫章韭菜坪),海拔2879.6米。
『捌』 貴州風景區有哪些
這里為問主介紹我們貴州幾個比較好玩的地方,希望你能喜歡!
黃果樹瀑布,位於距貴陽137公里的鎮寧。貴州第一勝景,中國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闊大壯觀的瀑布之一。風景區內瀑布成群,洞穴成串,峰巒疊翠,植被奇特,伏流、溶洞、石林、石壁、峽谷比比皆是,呈現出層次豐富的喀斯特山水旖旎風光。黃果樹瀑布落差74米,寬81米,河水從斷崖頂端凌空飛流而下,瀑布對岸高崖上的觀瀑亭上有對聯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虹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此乃是黃果樹瀑布的真實寫照。
2.龍宮,位於貴州省西部安順市。全世界天然輻射劑量率最低的地方,到龍宮旅遊,能有效地避開大量的輻射,長久居住對人體有奇特的療效功能;在龍宮呼吸富含大量負氧離子的空氣,倘佯在覆蓋率高達90%的森林中,宜人心脾;龍宮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在夏季極少超過30℃,加之晝夜溫差大,白天盡管烈日高照,傍晚依然涼爽宜人。在龍宮,可以不需要空調,可以不需要防曬霜,可以不用戴口罩,是遊客洗肺養生的好地方,是中國大西南的後花園。
3.草海,位於貴州西部威寧縣境內。鳥類資源豐富,棲息的候鳥、留鳥達140多種,有丹頂鶴、白腹錦雉等珍禽,是國家鳥類保護區之一。草海氣候宜人,蒼花雲樹,鳶飛魚躍,大雁橫秋。每年秋末春初許多鳥類雲集至此,這里還棲息著世界上唯一的高原鶴類——黑頸鶴,是冬春觀鳥、夏秋避暑的極佳選地。
4.百里杜鵑風景區,位於大方與黔西兩縣交界處的杜鵑林帶。該景區為 一天然大花園,由30多個景點組成。其中以黃坪十里杜鵑、金坡一花區、金坡二花區、對嘴岩、花底岩最為著名。百里杜鵑風景區以大面積千姿百態、絢麗動人的杜鵑花景觀和濃郁的民族風情聞名。具有分布廣、面積大、品種多、景觀迷人的特點。
5.梵凈山風景區,位於銅仁地區的西北部,梵凈山處於江口、松桃、印江三縣交界處。梵凈山山青水綠,每兩條山嶺間就有一條溪流,人稱「九十九溪」。這些溪流匯成黑灣河、馬槽河等11條主要河流,呈放射狀奔騰而下,沿途多急流險灘,跌水瀑布。發源於西部、北部的河流為烏江水系,梵凈山即是這兩大水系的分水嶺。梵凈山不僅風光秀麗,梵凈山還是佛教勝地,「梵凈」二字,即含佛家超凡脫俗之意。在梵凈山保護區內,保留著眾多的寺廟遺址,生長著多種古老的珍稀樹木,棲息著黔金絲猴等珍禽異獸。
6.小西湖,位於桐梓縣城東北5公里的城關鎮天門鄉。小西湖開成於40年代初。當時,這里是修築水電站攔河築壩而成的湖面,建電站的同時,仿杭州西湖的部分格局,建有「三潭映月」、「望湖亭」、「放鶴亭」和「湖心亭」等景觀。湖心亭的亭柱上原有一副楹聯;一湖西子水,半壁桂林山。
7.紅楓湖,位於清鎮市郊,距貴陽33公里。紅楓湖由中、南、北、後四湖組成。其中北湖以島著稱,較有名氣的如鳥島、蛇島、龜島等等都是以形象而命名。沿岸有西漢時代的古墓群以及明代的苗王營壘等名勝古跡至今仍可感受到那種烽火煙城的感覺;南湖以洞聞名,在各類湖群中,紅楓湖以此自居一格,洞中各種怪異鍾乳石令人咋舌;中湖處於南北二湖之間,以奇石異峰著稱,山上松柏蒼翠,峭壁陡岩,頗具氣勢;後湖汊眾多,船行人移,夕陽余輝下,恰似煙雨江南,又一小橋人家。紅楓湖不但風光依旎,山水可人,而且坐著苗家的小船游覽湖面又別有一番趣味,在船上與友人觀湖景磕瓜子打牌下棋樂趣無窮讓你流連忘返,夕陽時分肚子餓了找個小島下了船更有苗、侗各民族口味任你品嘗,吃飯時還可觀賞極富特色的民族村寨歌舞,另有蠟染竹製工藝品等任你選購。
8.天河潭,位於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西南5公里處。天河潭水清現底,明澈如鏡,遊人橋上穿行,水中形景相隨,自成景觀。沿山間石壁小道穿過天生橋洞便可進入天河潭,乘船至絕壁下的"龍潭洞",可貫通全山;漫步於壁下另一旱洞"天河洞",可飽覽洞中千姿百態的岩溶景觀,這里又是一個喀斯特地貌旅遊觀點。天河潭苗族風情濃郁、建築獨特、風味小吃更是可口可味,是貴陽花溪近年來的又一個旅遊新熱點。這里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水中有景、景中有情、水橋搭結、洞山相連,步入其間彷彿夢里遁入仙境。
『玖』 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貴州西大門。位於貴州省境西北部,北、西、南3面與雲南省毗連。全縣總面積629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森林覆蓋率33.28%;縣境中部為開闊平緩的高原面,四周低矮,是貴州省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縣,屬畢節地區管轄。全縣轄35個鄉鎮,620個行政村(居)委會。2007年末總人口120.4萬人,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25.1%。縣府駐草海鎮。
春秋時為莫國之地。漢屬犍為郡。唐置羈縻寶州。元置烏撒路,後升為烏撒烏蒙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烏撒衛,隸雲南都司;永樂十一年(1413)改隸貴州都司。清康熙五年(1666)改烏撒府為威寧府。1914年改府為縣。1954年11月成立民族自治縣。
威寧80%以上地區海拔超過2000米,是貴州省地勢最高的縣。縣境氣候溫涼,適於馬鈴薯、甜菜作物生長,是貴州馬鈴薯良種基地和甜菜生產基地。
高原草場面積大,畜牧業發達。特產威寧火腿。盛產黃梨和蘋果。農收產品加工業發達。縣城西邊是著名的草海。中河區發現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11.2℃,1月均溫3.9℃,7月均溫17.0℃ ,年降水量739毫米 。森林面積 18 萬公頃 。有煤 、石膏 、鉛鋅、鐵、銅等礦產資源 。產玉米 、馬鈴薯 、小麥 、水稻 、豆類、蕎麥、甜菜。有火腿、蘋果、黃梨、黨參等特產。工業以煤炭、地毯工業為支柱。貴昆、貴大鐵路過縣境。名跡勝地有石門壩教堂、雙霞洞摩岩石刻、草海黑頸鶴保護區等。
社會經濟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地處黔西北高原,是貴州省的西大門,全縣總面積629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森林覆蓋率31.7%;縣境中部為開闊平緩的高原面,四周低矮,是貴州省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縣。全縣轄35個鄉鎮,620個行政村(居)委會。2007年末總人口120.4萬人,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25.1%。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低緯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徵,使這里的光能資源和風力資源為貴州之冠,威寧縣城也因年平均日照數為1812小時,被氣象學界命名為"陽光城"。太陽神的無私惠顧,使動植物大受其益,又因地處烏蒙之巔,山脊和空曠地帶無靜風時刻,春風浩盪,秋風送爽,常年艷陽高照與涼風撲面兼備,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威寧既是貴州的"屋脊",又是滇東北走廊的交通要塞,326國道過縣境129公里,102省道過縣境157公里,鐵路里程187公里。威寧縣物產資源種類繁多,盛產玉米、馬鈴薯、蕎麥等糧食作物,烤煙、芸豆、蘑芋等經濟作物和蘋果、黃梨、核桃、板栗等干鮮水果;中葯材有黨參、天麻、黃柏、三七、半夏、杜仲、厚朴等。其中馬鈴薯常年產量在15億公斤以上,品質優良,為全國之冠。全縣擁有成片草場和草山草坡320萬畝,各類牲畜常年存欄達157.22萬頭(匹、只)以上,出欄77.47萬頭(匹、只)以上,已成為我國南方最大的畜牧業基地之一。是著名的"馬鈴薯之鄉"、"中葯材之鄉"、"畜牧之鄉"和"南方落葉水果基地"。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鐵、鉛、鋅、銅、金、銀、鋁、石膏、泥炭、硅石、大理石、水晶石、花崗石等30餘個品種,其中煤炭資源遠景儲量達50億噸。
歷史文化
威寧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據文獻記載,威寧秦朝為漢陽縣地,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1954年11月11日成立"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是全省乃至全國成立較早的自治縣。歷史的滄桑巨變,為威寧留下了眾多歷史文化遺跡,如中水漢墓群、彝族向天墳、奢香古驛道遺址、千年古剎鳳山寺、明代疆界碑、吳三桂金殿、蔡鍔點兵場、石門坎柏格里墓、雲貴紅軍橋等。
特殊的氣候條件,地理條件和歷史沿襲,使威寧縣物華天寶、雄奇壯美,旅遊資源、文化資源、風物特產在全國別具一格,形成"多彩貴州"中充滿神奇魅力的高原風景線。
在縣城東部的鹽倉、板底兩鄉鎮范圍內,有面積40餘萬畝的中國南方天然大草原--百草坪;有彝族的火把節和歌舞阿西里西;有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素有"戲劇活化石"之稱的彝族古戲"撮泰吉";有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彝族向天墳遺跡。這里還是貴州母親河烏江的發源地,一口古井使千里烏江源遠流長。
位於威寧縣西北部的中水、石門坎旅遊區,旅遊資源以歷史文化和苗族風情見長。備受國內外專家學者廣泛關注的石門坎,在中國教育文化領域內創造了若干個第一,它是我國第一個倡導和實踐雙語教學的地方,是中國近代首開男女合校先河的學校,是中國最早的麻風病、地氟病防治區,有貴州的第一個足球場,第一個學校游泳池遺址,石門坎因此被稱為"西方人眼中的海外天國","西南苗族的最高文化區"。被評為2005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中水遺址,所出土的文化遺物,填補了貴州史前考古的多項空白,其歷史至少在2000-3500年前,為研究古夜郎的歷史文化變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考古依據。
旅遊資源
位於雪山鎮、龍街鎮范圍的北部旅遊區,為草海北 草海部岩溶丘陵區和多雨區,森林覆蓋率較高,是威寧縣畜牧業和水果生產基地之一。這里有鬱郁蔥蔥的森林、雲霧繚繞的人工草場、花果飄香的萬畝蕎麥種植區和蘋果園、民族風情濃郁的苗家村寨。
彝族、回族、苗族三個主體少數民族釀就了威寧濃郁的民族風情,有熱烈奔放的彝族火把節、庄嚴肅穆的回族古爾邦節、歡快明朗的苗族花山節等節日活動。獨具特色的民族村寨,五彩斑斕的民族服飾,原始古樸的民族舞蹈,獨特的音律,淳厚的風情,讓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
坐落在縣城西郊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草海,與青海湖、滇池同為中國三大高原湖泊,被稱為"物種基因庫"、"天然博物館"、"鳥的王國",有"高原明珠"的美譽。1992年10月,國務院公布草海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120平方公里,草海逐漸引起了世人的矚目,成為全球十大最佳湖泊觀鳥區之一和鳥類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最新一版的全國小學德育教材中,《黑頸鶴之鄉--威寧草海》一文被編入教材。草海屬長江水系,是金沙江支流橫江的上源湖泊,是貴州高原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水面海拔高度2170米,比泰山主峰還高600米。濕地與農田為鄰,湖水的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和地下水,年補給水量800~900萬立方米,湖區平均水深2米,最深處5米,湖中遍布水生植物,現有海菜花、蘆葦、蒲草、水蔥、紫萍、金魚藻等水生植物40餘種,因此得名"草海"。草海之美,獨臻其妙,廣闊的水面,環海峰巒逶迤曲折,遠近高低,層疊有次。東南海面,六洞橋長堤卧波,西海水域,陽關山蒼然突兀。山圍水抱、秀迤委婉。登山盡可觀海,游海亦可見山,山水相依,渾然天成。草海是鳥的樂園,湖裡共有鳥類208種10萬余只。我國現有鳥類1186種,貴州有417種,而到草海棲息的鳥類佔全國的六分之一還多,占貴州近一半,草海因此成為中國第二大遷徙鳥的樂園。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頸鶴、金雕、黑鶴、白尾海雕等7種,二級保護鳥類灰鶴、白鷺等20餘種,中日候鳥協定保護的鳥類56種,國家珍稀瀕危重點保護動物27種。各種珍稀鳥類中,以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頸鶴最為珍貴,它是世界上迄今所發現的15種鶴中唯一生活在高原上的鶴類,也是科學上記載最晚的一種鶴,全球僅存7000餘只。據最新的觀測數據顯示,從2008年春到草海越冬的黑頸鶴有1194隻、灰鶴774隻、斑頭雁3820隻。水是草海的另一景,特別清,特別藍,像 透明的玻璃,一眼可望到游魚、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