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敕勒歌描寫了哪些景色

敕勒歌描寫了哪些景色

發布時間: 2021-01-04 03:50:02

⑴ 敕勒歌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的美麗景色,詩中描寫的景物有那些

描寫的是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

描寫的景物有:陰山、草原、氈帳、牛羊。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作者未知。

全詩如下: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如下:

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1)敕勒歌描寫了哪些景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公元四到六世紀,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後用漢語記錄的作品,這些歌謠風格豪放剛健,抒情爽直坦率,語言質朴無華,表現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

作品賞析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天」、「野」兩句承上,且描繪筆法上略有疊沓,蘊涵著詠嘆抒情的情調。作者運用疊詞的形式,極力突出天空之蒼闊、遼遠,原野之碧綠、無垠。這兩句顯現出遊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

這首歌具有鮮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游牧民族驍勇善戰、彪悍豪邁的情懷。

⑵ 敕勒歌描寫了什麼樣的景色

描寫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古代北方牧民浪漫祥和的悠哉生活。

原文: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

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賞析:這首膾炙人口的北朝民歌,令人想到的是天野相接、陰山巍峨、草原遼闊、牛羊成群,是古代北方牧民浪漫祥和的悠哉生活,是一幅幅令人神怡催人遐想的壯美畫卷。

(2)敕勒歌描寫了哪些景色擴展閱讀:

《敕勒歌》的創作背景:

《敕勒歌》生於玉壁(今山西稷山)攻堅戰。交戰雙方的核心人物是南北朝時期東魏丞相高歡和西魏守將韋孝寬。

東魏武定四年(546)九月,高歡傾全國之兵,親率十萬余眾圍攻玉壁城,志圖西入;而玉壁的守將韋孝寬則率不足萬人,負隅頑抗。

在歷史上,高歡和韋孝寬是同代豪傑:他們一個是東魏權臣,一個是西魏名將;一個勇猛強悍,一個多謀善防;一個持矛,一個拿盾;一個勢在必得,一個嚴防死守。戰爭中韋孝寬製造了高歡中箭身亡的謠言。為了穩定軍心,高歡不得不帶病,派斛律金作《敕勒歌》。

⑶ 敕勒歌描寫了那裡美麗風景

敕勒歌
作者:佚名 (南北朝)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回茫茫。風吹草答低見牛羊。
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
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後三句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
全詩風格明朗豪爽,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一直受到歷代文論家和文學史論著的一致好評。對它的學術研究,時至今日也經久不衰。

⑷ 敕勒歌描寫的是我國什麼地方的景色

內蒙古土默特平原。

南北朝時期民歌《敕勒歌》中描述: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據史料分析,《敕勒歌》中提到的敕勒川就是如今的內蒙古土默特平原。

據介紹,為進一步弘揚敕勒川文化,內蒙古決定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境內建設敕勒川文化旅遊區,主要打造以民族文化為靈魂,旅遊產業為支柱,以休閑農業、牧業、漁業為依託,集民族文化體驗、休閑度假、商務會議、觀光娛樂、康體養生為一體的草原文化旅遊區。

該旅遊區是內蒙古自治區文化旅遊產業「十二五」重點項目,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規劃建設草原文化產業園、草原濕地公園、草原休閑博覽園和休閑農業、休閑漁業、休閑牧業等重點項目。項目整體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總投資30億元,預計於2014年5月開園迎客。

(4)敕勒歌描寫了哪些景色擴展閱讀:

《敕勒歌》的創作背景: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後用漢語記錄的作品,這些歌謠風格豪放剛健,抒情爽直坦率,語言質朴無華,表現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

《敕勒歌》作者到底是誰,各界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斛律金是作者之一,甚至有人認為作者就是斛律金。 而有人認為斛律金只是已知最早的演唱者,而非作者。

⑸ 敕勒歌這首詩描寫了什麼的景象

民歌歌詠描寫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景象,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

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後三句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

全詩風格明朗豪爽,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一直受到歷代文論家和文學史論著的一致好評。對它的學術研究,時至今日也經久不衰。

(5)敕勒歌描寫了哪些景色擴展閱讀:

1、原文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2、譯文:

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3、《樂府詩集》的文學體裁為樂府歌辭,是繼《詩經·風》之後,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總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編。

《樂府詩集》的重要貢獻是把歷代歌曲按其曲調收集分類﹐使許多作品得以匯編成書。這對樂府詩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漢代一些優秀中國民歌如《陌上桑》、《東門行》等見於《宋書·樂志》、《孔雀東南飛》見於《玉台新詠》。

還有一些則散見於《藝文類聚》等類書及其他典籍中﹐經編者收集加以著錄。特別是古代一些民間謠諺﹐大抵散見各種史書和某些學術著作。

雜歌謠辭一類所收,多為前所忽視者。至於後來杜文瀾的《古謠諺》等著作﹐則遠比此書為晚﹐顯然是在它的基礎上編撰的。《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被合稱為「樂府雙璧」。

⑹ 敕勒歌描寫了什麼風光

《敕勒歌》這首詩描寫的是大草原的美麗景色。

詩中描寫的景物有川、陰山、天、野、風、草、牛羊等。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6)敕勒歌描寫了哪些景色擴展閱讀:

《敕勒歌》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

「敕勒川,陰山下」,詩歌一開頭就以高亢的音調,吟詠出北方的自然特點,無遮無攔,高遠遼闊。這簡潔的六個字,格調雄闊宏放,透顯出敕勒民族雄強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兩句承上面的背景而來,極言畫面之壯闊,天野之恢宏。同時,抓住了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徵,歌者以如椽之筆勾畫了一幅北國風貌圖。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天」、「野」兩句承上,且描繪筆法上略有疊沓,蘊涵著詠嘆抒情的情調。

作者運用疊詞的形式,極力突出天空之蒼闊、遼遠,原野之碧綠、無垠。這兩句顯現出遊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最後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描繪出一幅殷實富足、其樂融融的景象。

這首歌具有鮮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游牧民族驍勇善戰、彪悍豪邁的情懷。

⑺ <敕勒歌>描寫了什麼景象

描繪了是一幅壯闊無比、生機勃勃的草原全景圖,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專圖。有屬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

原文: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翻譯:

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

天空像個巨大的帳篷,籠蓋著整個原野。

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

一陣風吹過,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7)敕勒歌描寫了哪些景色擴展閱讀:

《敕勒歌》的歷史背景:

《敕勒歌》是牧人的歌唱,據說,在公元646年,統治中國北部的東魏和西魏兩個政權之間爆發一場大戰,東魏喪師數萬。軍心渙散,主帥高歡為安定軍心,在宴會上命大將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

又據史書記載,這首歌辭原是鮮卑語,很早就譯成了漢語。但斛律金是敕勒族人,他應該用敕勒語唱。因為東魏貴族多為鮮卑人,他才用鮮卑語演唱。也就是說,這首古老的歌辭,是經過了兩重翻譯的。

⑻ 敕勒歌這首詩歌描寫的是什麼地方什麼景色

《敕勒歌》描寫的是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陰山下的敕勒川大草原壯麗富饒的景色。

出自:《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原文:

《敕勒歌》

南北朝:佚名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

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8)敕勒歌描寫了哪些景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公元四到六世紀,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後用漢語記錄的作品,這些歌謠風格豪放剛健,抒情爽直坦率,語言質朴無華,表現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

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見錄於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中的第八十六卷《雜歌謠辭》。一般認為是敕勒人創作的民歌。它產生的時期為5世紀中後期。

相關地方介紹:

1、陰山

陰山山脈 (Yin Mountains ,Yin Shan)。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山脈,東西走向,包括狼山、烏拉山、色爾騰山、大青山等。山頂海拔2000米—400米。

集寧以東到沽源、張家口一帶山勢降低到海拔1000米—500米。山地南北兩坡不對稱,北坡和緩傾向內蒙古高原,屬內陸水系。

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黃河河套平原。山地大部由古老變質岩組成,在斷陷盆地中有沉積岩分布。煤藏豐富。石拐溝煤礦已開采,為包頭鋼鐵公司及發電廠提供燃料。

陰山北部的白雲鄂博蘊藏豐富的鐵礦和稀土金屬。包頭與白雲鄂博間建有鐵路。陰山山地位於溫帶半乾旱區與乾旱區。

西部的狼山尤為乾旱,大青山較為濕潤。山坡低處為草地,中部有櫟、榆、樺等樹種。陰坡在2000米處有矮曲林。

2、敕勒川

敕勒川是一個地名,根據專家解讀,有不同說法。第一種認為在山西的朔州,寧武一帶;第二種認為在內蒙古陰山地區,包括呼和浩特大黑河流域和包頭昆都倫河流域。

第三種認為在如今的內蒙古土默川平原,就是包頭的土右旗大部和呼和浩特的土左旗小部分,土右旗如今在復興敕勒川文化。今天的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和土默特左旗都有敕勒川大街。

⑼ 敕勒歌詩中描寫了什麼上的美麗風景呢

《敕勒歌》詩中描寫了草原上的美麗風景,詩中描寫的景物有川、陰山、天、野、風、草、牛羊等。

《敕勒歌》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全詩原文如下: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白話文釋義: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天空像個巨大的帳篷,籠蓋著整個原野。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一陣風吹過,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注釋:《敕勒歌》:敕勒(chì lè)為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現在的山西、內蒙一帶。北魏時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帶稱為敕勒川。

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穹廬(qióng lú):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籠蓋四野(yǎ):籠蓋,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天蒼蒼:蒼蒼:青色。

(9)敕勒歌描寫了哪些景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敕勒歌》的誕生時代,正是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的北朝時期。公元四到六世紀,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 由於漠南地區當時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們把漠南一帶成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齊時敕勒人的鮮卑語的牧歌,後被翻譯成漢語。

《敕勒歌》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

開頭兩句「敕勒川,陰山下」,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詩歌一開頭就以高亢的音調,吟詠出北方的自然特點,無遮無攔,高遠遼闊。這簡潔的六個字,格調雄闊宏放,透顯出敕勒民族雄強有力的性格。

接著兩句「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這種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見到。這兩句承上面的背景而來,極言畫面之壯闊,天野之恢宏。同時,抓住了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徵,歌者以如椽之筆勾畫了一幅北國風貌圖。

最後三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一幅壯闊無比、生機勃勃的草原全景圖。「風吹草低見牛羊」,一陣風兒吹彎了牧草,顯露出成群的牛羊,多麼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里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景象。全詩寥寥二十餘字,就展現出我國古代牧民生活的壯麗圖景。

「天」、「野」兩句承上,且描繪筆法上略有疊沓,蘊涵著詠嘆抒情的情調。作者運用疊詞的形式,極力突出天空之蒼闊、遼遠,原野之碧綠、無垠。這兩句顯現出遊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最後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描繪出一幅殷實富足、其樂融融的景象。

這首歌具有鮮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風格,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游牧民族驍勇善戰、彪悍豪邁的情懷。

⑽ 敕勒歌描寫的是什麼地方什麼景色

敕勒歌,看名字也知道嘛.說白了就是 [敕勒川之歌]而敕勒川呢?敕勒川:敕勒族居住內的地方,在現在的甘肅、內容蒙一帶.開頭兩句「敕勒川,陰山下」,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陰山腳下啊,有個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