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風景區圖片
A. 台灣的9個國家級風景區分別是
1.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台灣花東海岸地區擁有美麗的自然景觀、獨特的文化資產和豐富的觀光資源,是台灣難得的一片凈土。民國75年底,交通部觀光局邀請有關機關及專家學者實地會勘評估,認為東部海岸之自然與人文資源具有國家級風景區之條件,宜劃設為風景特定區,並設專責機構負責經營管理。
2 冬山河親水公園
位於冬山河為宜蘭第五大河,流經羅東、冬山、五結等三鄉鎮,在全長24公里的冬山河流域中,經規劃為以運動、遊憩、休閑多元功能的河濱遊憩區,共分上、中、下三段水域,各自展現不同的遊憩風貌,期望能成為「戶外水態博物園」。親水公園是冬山河最重要的遊憩據點,以重建人與水的自然倫理為訴求,模仿大自然造景並容入蘭陽本土色彩,如水上舞台、五座圓錐形卵石丘及海面上的龜山島,不經意的將蘭陽地標引入園中。冬山河自古相傳有青龍及黃龍護岸,因此河畔用卵石築起高低起伏、彎曲有致的龍坡,分別鑲上青、藍和黃、橘的陶片,龍坡的階梯上,一方方有趣的嵌鑲畫,是宜蘭小朋友拼貼的傑作。
3.蘇花公路
位於182.5公里處的崇德隧道北口旁,有一條全長320公尺的崇德下海步道,步道上設有兩個觀景平台與一個公廁,站在觀景平台上,可清楚欣賞太平洋與清水斷崖。沿著步道石階而下,約略10分鍾,即到達礫石灘,可欣賞石灰岩地形岩生植物。
緊臨南澳村且伸入太平洋中的烏石鼻,遠看就像一隻俊秀的鼻子,將蘇花海岸分割成南澳灣與東澳灣。東澳為蘇花公路南行的第一站,盛產百合花,每年夏天,北上的黑潮海流恰從東澳邊緣海域掠過,帶來豐富魚類,所以釣魚在這里相當盛行。
4.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75年(1986年),橫跨花蓮、南投及台中,為我國面積第二大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以雄偉壯麗、幾近垂直的大理岩峽谷景觀聞名。沿著立霧溪的峽谷風景線而行,觸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斷崖、峽谷、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層和溪流等風光。
此外,太魯閣牌樓是一中國味十足的小型牌樓,為留影紀念的熱門景點;長春祠則為紀念開築中橫時所殉職人員,靜立蒼翠山谷中,飛瀑流泉穿瀉而下,構成色調諧和的風景畫。開路英雄永伴青山綠水,英靈堪慰。
5.墾丁森林公園
「墾丁」名稱的由來是清光緒三年(1877年),清廷招撫局自廣東潮州一帶募集大批壯丁到此墾荒,為紀念這些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墾」壯「丁」,而將此地名為「墾丁」。墾丁公園位於台灣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三面環海,是島內唯一涵蓋陸地與海域的森林公園,也是台灣本島唯一的熱帶區域。特殊的地形、豐饒的動植物及獨特的民情風俗,不僅是保育、研究、環境教育的自然博物館,更是遊人休閑旅遊的怡情勝地。
6.西子灣風景區
西子灣位於高雄市西側,北靠萬壽山,南隔高雄港與旗津半島相望,是一處以黃澄沙灘、碧藍海水浴場、迷人的夕陽美景及天然礁石聞名的灣澳;渾然山海襯著繁忙進出高雄港的各國船隻,可謂最具港都特色的風景
7.阿里山風景區
阿里山在嘉義縣東北,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里,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8.日月潭風景區
日月潭舊稱水沙連、水社大湖、龍湖、珠潭,當地人也稱它水裡社。在祖國各大名湖中,獨具亞熱帶的秀麗,一風一雨無不蘊藏著大自然的美,潭水四時不竭,水極清純,無垠的漫漫綠波,恍若明鏡一面,青山倒映,幽絕、靜絕,清晨,山中、潭上往往有薄如輕紗的霧,山風一起,煙霧隱住了光華島,而湖面更顯得煙波浩渺了。
日月潭風景區不但風光美麗,而且氣候宜人,七月平均氣溫高於22攝氏度,1月略低於15攝氏度,日月潭以其天生絕色,被稱為台灣仙境,也是台灣省的標志。
日月潭位於南投縣魚池鄉,全潭面積一百多平方公里,湖面周圍三十三公里,以拉魯島(光華島)為界,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如月鉤,故而得名。
日月潭環湖一周,約33公里,過去僅有日潭公路,一九九五年九月間,月潭公路完工後,使日月潭環湖公路也隨之建成,遊客可開車或騎機車,沿湖游覽各個景點。環湖公路共設有兩處收費站:一在日潭,中信大飯店附近;一在月潭潭頭,即日月潭的最南端點。以日潭收費站為起點,順時針方向游覽日月潭環湖上各景點,依次是文武廟、孔雀園、日月村(德化社)、玄奘寺、慈恩塔、玄光寺。
9.國父紀念館
「國父紀念館」以孫中山史料的整理、研究和展出為重點工作,曾一士先生在多年與大陸同行的接觸中,了解到北京、上海、廣東、南京等地都精心保護了孫中山先生生前的居所並設為紀念館,且有大量豐富的史料和研究成果,便做了很多細致的聯絡准備工作,聯系武漢武昌起義紀念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北京湖廣會館孫中山研究室等六家單位於1997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聯合推出「海峽兩岸孫中山紀念史料陳列展」,觀者踴躍,反響如潮。大陸方面精心製作了各紀念館建築的模型,復制了中山先生紀念文物、圖片,推出了「中山先生與南京」、「中山先生與廣東」等專題展,再配合台北「國父紀念館」推出的「中山先生與台灣」,成為兩岸孫中山研究學界的一樁盛事。
「國父紀念館」主體建築建成於1972年,現在已經與館外的中山碑林和中山公園形成一體,成了台北鬧市中一個洋溢著書香的莊重肅穆所在。紀念館免費對外開放,除中山先生史績展外,兩岸及海外各種文化、藝術展覽、演出在此爭奇斗艷﹔演講廳、中山講堂舉辦各種公益講座及學術研討活動;勵學室提供自修場所﹔視聽中心備有文化藝術音像製品免費供人欣賞……我在視聽室采訪,只見各欣賞間內播放最多的是京劇,也有人在觀看大陸風光片。
位於台北市仁愛路四段中山公園內,是仿中國宮殿式的建築,於1972年落成。全館用地約4萬平方米,佔中山公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是當今台灣罕見的宏偉建築物。
紀念館的正門高敞軒宏,入門是長方形的大紀念廳,安置著孫中山先生的純銅坐姿塑像,高5.8米,重17噸。大廳後南為紀念館實用部分,上下二層,包括大會堂、圖書館、畫廊、展覽室、演講室以及其他文化服務建築。館內設有四百個座位的圖書館,藏書十四萬冊。中山廊長達百公尺,四大展覽室裝潢精美,設計新穎,經常展示現代名家藝術品及建國史跡資料。表演廳經常舉辦高水平的音樂、戲劇演出。演講廳每周都有學術性、生活性的講座。
國父紀念館佔地廣,設備先進,又位於市區,交通方便,環境亦佳,所以開放以來成為一台首屈一指的文化藝術活動中心。
B. 野柳風景區有怎樣的景色
野柳風景區位於台灣北部基隆市西北方約15千米處的基金公路,位於北海岸金山與萬里之間,是一個突出海面的狹長海岬,長約1700米,遠望如一隻海龜蹣跚離岸,昂首拱背而游,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野柳龜。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岩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岩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岩、豆腐岩、蕈狀岩、姜狀岩,風化窗等世界級的岩層景觀,造就了千奇百怪的瑰麗景象。
進入野柳風景區,沿著步道而行,一路可盡覽奇特的地質景觀,如女王頭蕈岩、仙女鞋、象石、瑪玲鳥石等,造型各異其趣,行至岬角尖端,即為白色的野柳燈塔,在此展望海天一色,最是令人心曠神怡。除了奇特的地質和石頭以外,野柳亦是眾多候鳥休憩的驛站,是賞鳥人士眼中的寶地。野柳長約1700米,寬僅250米,有豐富的海蝕地形,在2000多萬年前,台灣仍在海里,由福建一帶沖刷下來的泥沙,一層層地堆積出砂岩層,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岩層推擠出海面,形成台灣島,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造山運動擠壓時,在野柳的兩側推出兩道斷層,斷層帶破碎易受侵蝕,所以兩側凹入成灣,中間突出形成海岬。接下來,在海浪、雨水和風的侵蝕下,及地殼不斷的抬升下,造成野柳的奇岩怪石。
位於風景區入口右側的野柳海洋世界,是台灣唯一的海豚、海獅表演館,可容納3500位觀眾,表演重點在海豚的20餘項動作上,小朋友還有機會與海豚和海獅親近。表演中也穿插引自國外的高空花式跳水及高空彈跳等花絮。野柳海洋世界也是台灣第一座海洋動物表演館,各種有趣的動物表演,令人捧腹大笑。
表演館為半圓形看台,並設有遮雨篷。外牆由象徵大海的深淺藍色粉刷而成,體現出野柳海洋世界的親水特色,外觀的湛藍色彩正好和海天呈一色,與大自然景觀融合為一體。園區另一主題為長約400米的海底隧道,集中了世界各地的稀有名貴海洋水族,走入隧道中,上千尾各式各樣的魚兒在身邊穿梭,十分有趣。
海洋世界右邊有一處稱為「天外天」的小平台,沿漁村小道步行10分鍾,順石階拾級而上,可登上岩石構成的山頂平台,游目四望,優美的野柳勝景盡收眼底。
野柳一帶的潛礁地形,孕育了豐富而多樣的海洋資源,位於海洋世界旁的海王星樂園順勢推出了玻璃底遊艇,不用潛水即可欣賞美不勝收的海底世界,另外還有飛魚特快艇,讓遊客馳聘海上,從不同角度欣賞野柳海岸之美。
C. 野柳的至美景色
風景區共分三部分:第一區為仙女鞋、女王頭、情人石、林添禎塑像等景點;第二區有風化窗、海蝕溝、豆腐岩、龍頭石等;第三區有燈塔、二十四孝山、海龜石、珠石、海狗石等。進入野柳風景區,沿著步道前行,一呵盡覽奇特,地質景觀。大多數海邊都有礁石,不過只是有大有小的不同,並無多大差異,真正可以稱得上奇特的並不多,但野柳不同。野柳的石頭很怪,怪到了充滿藝術氣質,令人嘆止。野柳的怪石可分為三類:一類是龜背花紋石,好像許多的海龜趴在那裡在安詳的休息:一類是石樹,眾多的石樹入簇擁在一起,形成了壯觀的石樹林;一類是象形石,女王頭也在這里。人們依其福音為這么奇異的石頭命名,像豆腐的叫豆腐石,像鞋子的就叫仙女鞋,像駱駝的就叫駱駝石,像燭台的就叫燭台石。這里最有代表性的怪石是「女王頭象」,它是那麼的栩栩如生。女王孤獨而堅定地站在海岸邊,微微抬頭仰望前方,似乎在等待著她的心上人的出現。女王頭像姿態高雅,極具神韻。
位於風景區入口右側的野柳海洋世界,是全台唯一的海豚、海獅表演館,可容納3500位觀眾,有美妙的水上芭蕾舞表演、驚險的高空跳水和生動有趣的海豚、海獅表演。野柳海洋世界也是台灣第一座海洋動物表演館,各種有趣的動物表演,令人捧腹大笑。表演館為半圓形看台,並設有遮雨蓬。外牆由象徵大海的深淺藍色粉刷而成,浮現出野柳海洋世界的親水特色,外觀湛藍色彩正好和海天呈一色,與大自然景觀整合為一體。園區另一主題為長約400米的海底隧道,集中了世界各地的稀有名貴海洋水族,走入隧道中,上千尾各式各樣的魚兒在身邊穿梭,十分有趣。
D. 台灣野柳地質公園石景怎麼樣形成的
野柳的地抄層主要由傾斜的層狀沉積岩所組成,海岬與海灣的形成是因軟弱的岩層被海浪侵蝕後凹入形成海灣,堅硬、抗蝕力強的岩石便相對突出形成海岬。
E. 台灣北部的野柳景區,以其獨特的地貌風光享譽海內外.圖中景觀主要成因是()A.板塊擠壓B..流水沉
A、板塊運動是內力作用,而圖中的景觀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版
B、此景觀是權海浪作用形成,不是流水作用形成,故不符合題意;
C、風力作用一般發生在乾旱地區,此景觀是海浪作用形成,故不符合題意;
D、台灣島處於我國的東南海域,主要受海浪作用影響,形成了此景觀,故正確.
故選:D.
F. 野柳的當地風情
在野柳,同時可以領略自然與人文兩種奇特的風采,這在台灣諸多的風景區中,是絕無僅有的。每年的農歷4月16日,野柳村民們會在這一天齊集保安宮,迎接媽祖回野柳做客,以祈求平安和打魚豐收。抬轎過海、神明過火等儀式,顯現了與大海搏鬥的凶險和先人們的不屈不饒的奮斗精神。
這一帶地層由砂岩堆積而成,因受海浪長期的侵蝕和風化,在海邊形成陡直的海蝕崖及寬平的岩床。海灘上奇岩怪石密布, 種類繁多,各盡其妙。人物、巨獸、器物無一不是維妙維肖,最為人們稱道和熟悉的是突起於斜緩石坡上高達2米的「女王頭」,她髻發高聳、微微仰首、美目遠盼,不論從什麼角度看,面目輪廓均端莊優雅,令人贊嘆造化工之美妙。此外還有仙女鞋、梅花石、海龜石、卧牛石等等,這里的海蝕石 乳,風化窗、豆腐岩諸景都是引人入勝的美景。
進入野柳風景區,沿著步道而行,一路可盡覽奇特的地質景觀,如女王頭蕈岩、仙女鞋、象石、瑪玲鳥石等造型各異其趣,行至岬角尖端,即為白色的野柳燈塔,在此展望海天一色,最是令人心曠神怡;除了地質景觀,野柳亦是眾多候鳥休憩的驛站,是賞鳥人士眼中的寶庫。
風景區共分三部分,第一區為仙女鞋、女王頭、情人石、林添禎塑像等景點;第二區有風化窗、豆腐岩、海蝕溝、龍頭石等;第三區有燈塔、海龜石、二十四孝山、珠石、海狗石等。除了奇特的地質和石頭以外,種類繁多,在海邊棲息的海鳥也是不可錯過的觀賞目標。「海洋世界」是建於風景區內的台灣第一座海洋動物表演館,各種有趣的動物表演,令人捧腹大笑。
海底隧道全長約400米,集中了世界各地的稀有名貴海洋水族,讓你大飽眼福。野柳的海蝕平台上常見到沙線類的海膽化石,外形成圓盤狀。
另外一種生物活動的痕跡化石也有,外形彷彿是一根根的砂棒。這些生痕化石密集的岩層,指示當初沉積的環境是富於生物活動的環境,生物的活動擾亂了岩層層理的發育位於台北萬里鄉野柳村。
每當退潮後,岸邊會留下五顏六色的貝殼、海膽,再加上美人蕉、龍舌蘭、海鞭蓉、南國薊等海岸植物,使野柳蔚成一天然的海岸公園,是當今台灣著名的十二名勝之一。
在野柳岬末端現建有一座「野柳海洋世界」,為全台最大的海洋動物表演場所,其海豚表演,海底隧道等吸引了大量的遊人,為野柳生色不少。
此外,台北縣的鄞山寺、麟山鼻、十八王公廟、漢民祠、承天禪寺、駱駝潭、石門洞、金山溫泉、沙侖、洲子灣、白沙灣、翡翠灣、福隆等海水浴場,都是度假游覽的勝地。
G. 野柳風景區坐落於哪裡
野柳風景區位於台灣基隆市西北方約15千米處的基金公路,是一突出版海面的岬角,權屬於大屯山系。
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岩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岩層上作用,形成了蜂窩岩、豆腐岩、蕈狀岩、姜狀岩及風化窗等世界級的岩層景觀。
H. 台灣野柳風景區到松山機場要多久
如果打的約1個小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