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的景色
1. 描寫岳陽樓景色的詩句並賞析
《岳陽樓》
唐·元稹
岳陽樓上日銜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悵望殘春萬般意,滿欞湖水入西江。
賞析:當太陽照射到樓窗上時,樓影落到湖中的赤玉幢上。在殘春時節猶言各種況味,謂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岳陽樓的雕花窗欞隨著湖水將流入長江。在寫作上此詩與作者的《行宮》詩相類似,雖然只有四句,讀者不覺其短,足見手法之妙。說它別有意蘊,是指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登樓觀景,而在於藉以表達他在殘春時節的悵然情懷。
2. 《岳陽樓記》找出本文寫景的句子,想一想它們所寫的景物各有什麼特點它們在文章中分別起怎樣的作用
景物特點如下:
1、「銜遠山,吞長江」寥寥數語,寫盡洞庭湖之大觀勝概。一「銜」一「吞」,有氣勢。「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極言水波壯闊;「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概說陰晴變化,簡練而又生動。前四句從空間角度,後兩句從時間角度,寫盡了洞庭湖的壯觀景象。
2、「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繪出春風和暢、景色明麗、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鷗鳥在自由翱翔,魚兒在歡快游盪,連無知的水草蘭花也充滿活力。作者以極為簡練的筆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圖。
作用如下:
《岳陽樓記》作者范仲淹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2)岳陽樓的景色擴展閱讀:
1.作者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現在江蘇省蘇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死後謚號文正。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較深。宋仁宗天聖(1023—1031)年間任西溪鹽官,建議在泰州修捍海堰。
寶元三年(1040),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加強對西夏的防禦,屢立戰功。慶歷三年(1043),西夏請和,范仲淹還朝,任參知政事。曾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蔭」為官、選用干練的人員、嚴格執行政令等項,又主張興修水利。
因遭保守派反對罷政,於慶歷五年(1045)貶放鄧州,以後還做過杭州、青州的太守。後在赴穎州任途中病死。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胸襟被千古傳唱。《岳陽樓記》選自《範文正公集》。
2.寫作背景。
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張,觸動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罷奪參知政事(副宰相)的職務,貶放鄧州(現在河南省鄧縣)。
第二年六月,謫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行將落成,函請范仲淹作記,並附上《洞庭晚秋圖》。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就是在這年九月十五日寫成的。
3.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憊甚,輒以涼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人不堪其憂,仲淹不改其樂也。
既任(做官),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讒受貶,慶歷五年由參知政事(副宰相)謫守鄧州。勤政愛民,有政聲。常自誦日:「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嘆息。
3. 岳陽樓地理位置,景色特徵,出名原因
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與湖北武昌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1988年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其獨特的盔頂結構,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4.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為什麼沒有對岳陽樓建造情況詳加描繪,而是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洞庭湖在不同天氣下的景色
本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並以此規箴友人。如何才能把二者融為一體呢?這就需要用抒情的表達方式作為二者的中介。由此就形成了這樣一個基本構思:由敘事入手到寫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後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者寫作意圖。這一構思體現在文章上,就是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自然結合。文章第一段敘述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後,不到一年就做到「政通人和」,引出重修岳陽樓一事。已暗含「不以己悲」之意,說明他不同於一般的「遷客」。這就對下文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乃至寫「古仁人之心」,都具有引發作用。
5. 在《岳陽樓記》中從岳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象有哪些是否僅僅停留在景物的描寫
作者寫從岳陽樓上看到的景物分為兩部分:
1.在陰天時,岳陽樓上看到的景物是:霪雨霏霏......虎嘯猿啼。在這里又寫了遷客騷人的愁緒,與後文的「不以己悲」對照。
2.在晴天時,看到的景象是:春和景明......此樂何極?在這里寫了遷客騷人的喜情,與後文的「不以物喜」對照。
文中寫岳陽樓的景物為的是引出遷客騷人的「以物喜,以己悲」從而與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形成對比,表達了自己希望與古仁人一道的偉大政治抱負.
————————。以上答案均為本人自製。————————
6. 描寫岳陽樓景色的詩句並賞析
《岳陽樓》
唐·元稹
岳陽樓上日銜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悵望殘春萬般意,滿欞湖水入回西江。
賞析:當太陽照射到樓答窗上時,樓影落到湖中的赤玉幢上。在殘春時節猶言各種況味,謂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岳陽樓的雕花窗欞隨著湖水將流入長江。在寫作上此詩與作者的《行宮》詩相類似,雖然只有四句,讀者不覺其短,足見手法之妙。說它別有意蘊,是指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登樓觀景,而在於藉以表達他在殘春時節的悵然情懷。
7. 從岳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色有哪些
氣勢非凡:銜遠山,吞長江。
寬闊無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湖光山色: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8. 誰告訴我一個300字的描寫岳陽樓景色的日記如果寫得好,在加50分
我們來到了岳陽樓,那裡風和日麗,景色迷人。我們在清澈的小溪旁照了很多漂亮的照片。還看到了宋朝、明朝和清朝不同風格的小岳陽樓。
我們來到了真正的大岳陽樓,岳陽樓總共有三層,它建在洞庭湖邊。它是用木頭建造的,而且沒有用一棵鐵釘,我覺得很神奇。岳陽樓裡面放著范仲淹寫的《岳陽樓記》。
我站在岳陽樓上看著天水一色的洞庭湖不禁想起唐代詩人劉禹錫寫的一首詩:湖光秋色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末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岳陽天下樓,洞庭天下水。
可以吧。採納吧
9. 岳陽樓是幾大風景之一
十二大景點之一:岳陽樓上,洞庭湖中,汨羅江里,處處可見的屈子遺風,令岳陽古城牽動著無數文人騷客的心。
10. 岳陽樓記中為什麼要描寫洞庭湖的美景
《岳陽樓記》,中為什麼要寫洞庭湖?
因為在岳陽樓上可以看到洞庭湖的景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