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中美景
❶ 寫一處風景名勝,還要寫出有關它的神話故事!!!快!!!很急的!!!!!
沂山、蒙山和魯山的傳說
相傳在遠古時代,沂蒙山區是一片茫茫大海。海中住著龜精、魚精、蛟精三個妖怪,常常興風作浪,危害人間,攪得龍宮也不得安寧。東海龍王奈何不了它們,就奏上天庭,懇求玉帝派人降妖。玉帝便傳旨二郎神下界,協助東海龍王降妖。二郎神出了南天門,落下雲頭,站在泰山頂上往東一瞧,可真是不得了,只見龜精正一個勁地翻肚皮,魚精呢,可真是海闊憑魚躍了,掀起一陣陣的巨浪,蛟精就在那裡鬧海翻江,噴水吐霧,這三個妖精這一鬧騰,整個東海是波濤洶涌,濁浪滔天,漁民船翻人亡,岸邊房塌田淹。二郎神看了半天,一時找不到什麼好武器鎮壓三個妖精,東海龍王可急了,站在旁邊一個勁兒嘟囔:二郎神君,你快動手哇,再叫它鬧下去,我的龍宮就塌啦!二郎神被催急了,就沿著泰山頂轉一圈,只見泰山北面有一座大山叫沂山,南面有一座大山叫蒙山,原來這是泰山的姊妹山,長得比泰山還高還秀,山尖快夠著南天門下的雲頭了。二郎神來不及多想,伸手拆下一根頂天杠,一使勁兒,一頭插進沂山,一頭插進蒙山,在泰山頂上嗨地一聲,就把沂山和蒙山給挑起來啦,他撩開長腿,邁下泰山,直奔東海而來,二郎擔山的神話,就是這么傳下來的。
且說三個妖怪正在海里胡鬧騰,忽見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肩挑兩座大山,黑壓壓地直奔它們而來,一時嚇得魂飛魄散,手忙腳亂,連滾帶爬,四散逃命。二郎神大吼一聲:「哪裡逃!」就邁開大步,風風火火地追趕起來。也許是兩座大山太重了,也許是頂天杠太細了,不經顫,反正追到沂蒙山區這埝,只聽「咔嚓嚓」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頂天杠齊嘎嘎地斷了,接著轟隆隆、嘩啦啦兩聲悶響,兩座大山也先後掉進海里。前面那座沂山,跌得厲害,正砸在蛟精身上,山體全散開了,變成了如今的泰沂山脈,主峰玉皇頂顯得稍矮了點,後面那座蒙山呢,正砸在跑得慢的龜精身上,雖說跌得輕點,可是山體也散了板,變成了蒙山群峰。二郎神當時愣了一下,定睛一看,只見蛟精和龜精已被沂山和蒙山壓住,而魚精呢,正被震得昏頭昏腦地往東亂竄,就把腦門上的神目一睜,齊刷刷的一道白光射去,魚精跑不動了,那個埝就成了日照。二郎神伸手抓住魚精,往西北一扔就戳在了那裡,變成了魚頭似的魯山。蛟精在沂山底下沒動靜了,龜精被壓在蒙山底下,還半死不活地直冒水泡呢,二郎神嘆了口氣:唉,你別受罪啦,到山頂上晾晾去吧,說著把龜精拽出來,一下扔在蒙山頂上,就成了現在的龜蒙頂。二郎神降服三妖之後,沂蒙山區的海水就嘩嘩地往後退,叫山脈一擋,留下了一片片的海子,二郎神拿著兩截斷了的頂天杠子,順著魯山和沂山一劃拉,就劃成了沂河和沭河,把水彎彎曲曲地引進了東海。
從此,便留下了沂蒙山區這塊地貌神奇、美麗富饒的好地方。
❷ 有關當地風景名勝的神話傳說故事120字
開封龍亭前有一條筆直的大道,道旁有兩個東西對峙的湖,東為潘湖,內西為楊湖。容傳說,東湖為宋朝「太師」潘美的府第,他陷害忠良,是個奸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渾的;西湖為宋朝抗遼名將楊業的府第,他捨身救國,是個忠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清的。這個說法沒有科學根據,但反映了人們對忠奸的態度和感情。
❸ 在中國的一些神話傳說中,有沒有一些好聽的天地奇景的名稱 比如現代就有北極光這種美景,名字也好聽。
紫氣東來,鳳舞九天。
❹ 神話中會用什麼來描述神仙
《山海經》對神仙居住地有大量的描繪,但這些神仙勝境與後世道教的仙境相比顯得相對原始、朴實和粗獷。
道教中的仙境是指神仙居住的勝地。道教把仙境納為自己神仙理論的核心內容,將其作為人們終極追求的理想境界。但在道教產生之前,仙境這一觀念就已存在。仙境源於上古神話,作為先秦古籍中保存神話最豐富的《山海經》,對神仙居住地有大量的記載。
《山海經》中描繪的仙境、仙物、神仙,體現了中華民族先民集體意識中對安樂、和諧的理想生活環境的憧憬嚮往以及對大自然的畏懼和崇拜。
一、仙境
《山海經》對仙境的描述充滿了神秘性。
首先,《山海經》所記載的神山大都是在當時人們遙不可及的異地他鄉。
西南四百里,曰昆侖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
又東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是多怪神,狀如人而載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鳥。
又東南三百里,曰豐山。……神耕父處之,常游清泠之淵,出入有光,見則其國為敗。
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神蓐收居之。其上多嬰短之玉,其陽多瑾瑜之玉,其陰多青雄黃。
從這些神山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仙境離當時人們居住的地方十分遙遠,人們想要到達仙境、探訪神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因遠距離產生的美感,讓仙境顯得十分神秘,使人們充滿了無限的憧憬和嚮往。
其次,《山海經》中仙境充滿了恐怖神秘氛圍。
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無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鍾磬。其下多積蛇。
海內昆侖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墟,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岩。
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山海經》對神仙居住環境描述篇幅最多的是對昆侖仙境的描述:昆侖山山頂四周圍繞著玉石欄桿,每面都有九口井、九扇門,每扇門都有一個開明獸蹲守。在昆侖山的下面,有弱水之淵環繞,在它的四周又包圍著炎火之山。熊熊烈火照耀得昆侖之巔分外的神聖和庄嚴。
神仙居住的地方不僅有令人畏懼的蛇、獸把守,還有超出了凡人的生理條件所能忍受的惡劣環境。這說明在先民的意識中,仙境是神秘而又神聖庄嚴的,讓人心生敬畏且可望卻不可及。總之,若非仁、羿之輩莫能至也。
二、仙物
奇花、異草、神樹,《山海經》里記載了大量神奇的樹木和花草,據說只要人們服食或者是佩戴它們,就會有神奇的功
❺ 山西美景中神話故事有哪些
為了不讓洪水淹掉孟門山。禹組織民眾從孟門山的兩邊挖通河床,並在山頂鑿專「鎮河屬石牛」。石牛憑著神威指引河水順河道而行,不準淹掉孟門山,也不許泛濫成災。幾千年來,不論洪水多大,浪頭多猛,從來沒有淹沒過孟門山。
「禹帽峰」和 「神龜峰」有一天,禹和大家勞動了很長時間,又疲倦,又日渴,便到老地方休息。他隨手將帽子掛在旁邊的山頭上。正在飲水時,治水的群眾叫他去解決難題,便立即隨人到了工地,掛在山頭上的帽子就和山峰變成了一體,山頭變得和帽子一模一樣,上有帽頂,下有帽沿。後來人們便把這座山叫作「禹帽峰」。 還有一則神龜峰的傳說,據說有一隻大烏龜,長期潛在黃河水底。它神通廣大,可滾動巨石,可犁通河床,故稱「神龜」。
❻ 神話中的仙境有哪些啊
蓬萊來、日月潭、瑤池、蜀山、琉璃仙境源, 翠屏山,定禪天,疏樓西風。
❼ 景點的傳說和神話故事
1、大理洱海
傳說河宮里的七公主嚮往人間生活,私自來到洱海邊與漁民段岸黑成婚。七公主有一面寶鏡能照亮海底,她為了漁民能夠多打魚,就把自己的寶鏡放入洱海中。寶鏡從此變成洱海河,世世代代放著金色的光芒。
2、瀘沽湖
在遙遠的年代,這里曾是一片村莊。村裡有個啞巴放豬娃,人們只要把豬交給他,他總是把豬放得肥肥壯壯的。有一天,他在山上一棵樹下睡著了,夢見一條大魚對他說:「善良的孩子,你可憐了,從今往後,你不必帶午飯了,就割我身上的肉吃吧。」
小孩醒來後,就到山上找啊找,終於在一個山洞裡發現那條大魚,他就割下一塊燒吃,魚肉香噴噴的。第二天,他又去了,昨天割過的地方又長滿了肉,傷口不見了。這下孩子放心了,從此後,每天都以魚肉為食。
這事被村裡一個貪心的人知道了,他要把大魚占為已有,就約了一些貪財之徒,用繩索拴住魚,讓九匹馬九頭牛一齊使勁拉,魚被拉出洞,災難也就降臨了。從那個洞里,洪水噴涌而出,頃刻間淹沒了村莊。
那時,有一個摩梭女人正在喂豬,兩個年幼的孩子在旁邊玩耍,母親見洪水沖來,急中生智,把兩個孩子抱進豬槽,自己卻葬身水底。兩個孩子坐在槽里承受水漂流,後來,他們成了這個地方的祖先。人們為了紀念那個偉大的母親,就拿整段木頭做成「豬槽船」,瀘沽湖也稱為母親湖。
3、香格里拉
傳說色拉村中有位英俊、勇敢的青年,許多姑娘向他表示愛意,但都被他拒絕了,因為他深愛著遠方一位美麗的漢族姑娘,他的真心終於嬴得了姑娘的芳心,後來,他們商定了婚嫁的日期,到了結婚那天,小夥子的親朋好友都來道賀,
小夥子穿上結婚的禮服,來到村頭迎接送親的隊伍,可到了日落西山,還未見姑娘的身影,小夥子焦急了,親朋好友都紛紛議論起來,心灰意冷的小夥子搭上弓箭向送親的路射去,悲劇發生了,
箭不幸射中了匆匆趕來的姑娘,姑娘倒下了,射軀化作了婀娜的群山。小夥子悲痛欲絕,憂傷的離開了人世,他的身軀化作了遼闊的草原,永遠的依在他愛人的身邊。
4、拉姆拉措
據說有緣之人還可從拉姆拉錯湖水的倒影中看出神喻的前生和來世。每一個去神湖朝拜的人,只要虔誠地向湖中凝望,神湖就能顯現出各種景象,可以啟示未來的命運。歷代的轉世靈童,都是在湖的啟示下尋找,在成為之後也都要到神湖朝拜一次。
傳說十三世達賴圓寂時面向東方,且拉薩至東北方向天空出現異樣彩雲,預示了轉世靈童誕生的方域。後來五世熱振活佛繞湖三周,在拉姆拉錯觀看神諭。該湖也是無數善男信女探求自己命運的寶鏡。
5、拉薩
相傳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娶得大唐文成公主入藏。為了慶祝此事,決心要好好建設王都。但當時的吐蕃王都,還是一片荒草沙灘之地。文成公主由於精通天象地氣,善觀五行風水,她觀察拉薩的地形,發現其好像一個仰卧的羅剎女(即母夜叉),
認為選拉薩作為國都實在是對國極為不利。於是公主建議在拉薩外圍建立四個寺廟,以鎮住女魔的四肢。她又算出拉薩中心的卧馬湖是母夜叉的,湖水便是母夜叉的血液,都應想辦法鎮住。
於是,公主根據五行之說,主張用白羊背土填湖。藏王松贊干布聽從了公主的意見,就在卧馬湖動工,填湖造寺,建成了著名的大昭寺。拉薩原稱「山羊地」,便由此得名。
大昭寺建成後,藏王便把文成公主由長安帶來的釋加牟尼佛像供在廟內,從此各地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朝拜。久而久之,這塊神聖的「邏娑」(山羊地)因音似,便被稱為「拉薩」,即「聖地」了。
❽ 我國自然景觀的神話故事
名山是這些故事的載體,而神仙又是這些故事的形象依託,兩者的對接就形成了獨具一專格的屬傳奇文化—華山神話。
華山神話含孕著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念,又籠罩著濃郁的道教色彩。它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詭異離奇的浪漫風格,深刻含蓄的理念引喻,使其在浩如煙海的志異文學中,獨顯魅力而自具風姿。
在華山景區,幾乎每個景點都承載著一個神話故事,徜徉其間,你就可以如夢如幻地進入到一個詭麗萬狀的神話世界。真可說是一洞一世界,一石一傳奇。
華山神話的題材內容豐富,審美思想多元,是一個異彩紛呈的文化寶庫,其中有的開拓洪荒、移山導河、恢弘豪壯,有的柔情似水、佳期如夢、意境凄美,有的計利天下、不辭死難、立意崇高,有的悲憫蒼生、伐撻陋頑、驚世惕俗。其中不少神話屬於民族文化的不朽經典,裨益後世。家喻戶曉的「寶蓮燈」,充滿詩情的「吹簫引鳳」,異想天開的「巨靈擗山」無一不閃爍著民族精神的靈光。
華山神話是華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筆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對它的進一步搶救保護和開發,將會大大地提高華山的知名度,促使其地方文化產業優勢的形成。
❾ 山西省當地風景名勝的神話傳說故事
一、發鳩山精衛填海的傳說
在距離山西省長子縣城西25公里處,有一座海拔1646.8米精衛填海的發鳩山,山勢矗立,蜿蜒南北,雄偉壯觀。山頭霧罩雲騰,翠奔綠涌,頗有仙境氣勢。
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二、五老峰的傳說
山西運城永濟五老峰風景名勝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市區東南16公里的中條山脈。傳說帝堯確定舜為接班人後,准備舉行禪讓大典。一天,他帶著舜和百官登上首陽山,沿著河中沙洲巡遊。遇有五位老者散步。
這五老即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靈。五老相告說,《河圖》將要出現,會告帝堯大典之時刻。到時候,那位眼中有重瞳的舜就會請我們回來的,說罷便化作五顆流星,向天空飛去。
(9)神話中美景擴展閱讀
山西省的風景名勝:
一、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二、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