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木措風景
① 西藏風景語言納木錯
納木錯是西藏地區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更是朝聖人心內中的聖地之一。天晴容時,高大巍峨的雪山倒映在湖泊中,留下白雲點點,顯得安靜和祥和。納木錯的湖面像大海一樣遼闊,瑪尼堆連成的軌跡,搖曳的五彩經幡,她聖潔的美讓人無法抗拒。站在納木錯旁邊,彷彿置身於一個藍色的海洋,藍的那麼陶醉,讓人流連忘返。
最佳旅遊季節:6月-9月為最佳旅遊時節。由於海拔高,夏季去相對舒服一些,尤其是8月份,就可以看到納木湖上是冰雪封頂的念青唐古拉山,顏色鮮明,風景絕美。10月或11月,納木措就會因大雪封山而無法進入。11月至次年5月天氣寒冷乾燥,不適合進入青藏高原。納木措的天氣變化無常,盛夏也會突然降溫下冰雹。夜間氣溫更低,需要穿羽絨服。如果感冒,一天內就能引起高原肺水腫,危及生命。所以,過夜一定要注意保暖。
來源:逍遙熊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② 納木錯景區在哪當地民風怎麼樣,適合遊玩嗎
納木錯風景區位於西藏距離拉薩200多公里,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的第三大鹹水湖!西藏有著許多天然的神聖之地,如果來西藏只能看一個湖的話,那你一定要來納木錯的聖象天門!可見網友對此地評價之高!當地的民風民俗很好,有一種古樸善良的感覺,那些人們依山伴水在這里生活了一代又一代,當看到有人來欣賞這天然純粹的美景時,他們臉上流露出深深的喜悅,就彷彿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更多的人欣賞被更多的人們認識!所以,在眾多的選擇中去納木錯一定是最正確的選擇,當你看到水天相接,雪山環繞的美景時,心靈就會感受前所未有的寧靜!
③ 西藏納木錯的環境怎麼樣
概況
中國西藏自治區最大的內陸湖,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鹹水湖。蒙語和滿語稱「騰格里諾爾」,藏語納木湖意為天湖。位於拉薩以北當雄縣和榜額縣之間,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以北,距離拉薩240公里,湖面海拔4,718公尺,湖面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1,94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鹹水湖也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湖泊形成和發育受地質構造控制,是第三極喜馬拉雅運動凹陷而成,為斷陷構造湖,並具冰川作用的痕跡。湖水在不斷退縮,至今湖周圍留有數道古湖岸線,最高一道距湖約有80米。納木錯南面有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側有高原丘陵,廣闊的湖濱,草原繞湖四周,水草豐美。湖水含鹽量高,流域范圍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野牛、山羊等。湖中多野禽,產細鱗魚和無鱗魚。湖水清澈,與四周雪山相映,風景秀麗。
納木錯又稱納木湖、納木錯湖位於中國的青藏高原。在歷史文獻上記載,此湖像藍天降到地面,故稱「天湖」;而湖濱牧民說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於空中,故稱「天湖」。藏語中,"錯"是"湖"的意思。當地藏族人民叫它"騰格裏海",意思是"天湖"。信徒們尊其為四大威猛湖之一,傳為密宗本尊勝樂金剛的道場,是藏傳佛教的著名聖地。納木錯位於西藏拉薩市當雄縣和那曲地區班戈縣之間。
景色
清晨,周圍群山若隱若現,太陽升起,雲消霧散,清風拂面,浩瀚無際的湖面盪起漣漪,真似慈祥的仙女,手揮素巾注視頭著來人,這時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晰,牧場一片淺綠,山體紅黑間雜,峰頂白雪皚皚,主峰如一個威武戰士守護著納木湖。高原氣候瞬息萬變,時而狂風大作,時面烏雲蓋天,風雪過後,湖面依然波光粼粼。傍晚,湖水被夕陽的余渾照得霞光閃爍,真是迷人。
旅遊
到納木錯旅遊,必須趕在每年6-9月的雨季。10月或11月,納木錯就會因大雪封山而無法進入。2006年納木錯的封山時間是2006年10月12日。
納木錯海拔4718米,比拉薩(3650米)高了1000多米。所以在納木錯的高原反應比在拉薩嚴重得多。扎西半島是低緩的丘陵,地面時碎石、土地和地衣。注意慢走,防止氣喘或滑倒。最好提前服下防治高原反應的葯,比如高原康。
納木錯的天氣變化無常,盛夏也會突然降溫下冰雹。夜間氣溫更低,需要穿羽絨服。如果感冒,一天內就能引起高原肺水腫,危及生命。所以,過夜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沒有把握,還是租住當地人搭的帳篷或小屋比較保險。扎西半島有很多這種帳篷,專門租給過夜的旅遊者住,還有小飯館。條件當然不會太好,價格也不低。
景點票價: 80元,另外進入扎西島還得加收5元的管理費,開放時間:6:00-18:00。
以上是我在網路找到並編輯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④ 納木湖的類別,景色特點和主要物產是什麼
納木湖又稱納木錯,屬於鹹水湖。
納木錯生態旅遊景區內主要景點有:迎賓石(夫妻石)、合掌石、善惡洞、扎西寺等。
迎賓石:也稱為是納木錯的門神。相傳納木措是一位女神,她掌管著藏北草原的財富,所以當商販外出做生意時,必先來到此地祈求門神,在得到門神的同意下方可朝拜納木錯,以保生意興隆。
合掌石:也稱為父母石及相傳它是父親念青唐古拉山峰和母親納木措女神的化身,象徵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此掌為芷傳寧瑪教派創始人蓮花生丈師修行時合掌祈福萬物的顯像。
善惡洞:藏傳佛教認為人無論做善事或惡事,上天是一定能知道的,就像鑽善惡洞一樣,無論胖、矮、高、瘦只要你行的正走的直便能從此洞中過,反之就應當反省一下自己的過措。善惡洞只是佛祖給世人敲的警鍾而已。
扎西寺:納木錯的形狀像靜卧的金剛度母,湖的南面有烏龜梁、孔雀 納木錯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黃鴨島、鵬鳥島等18個島,湖的四面還建有4座寺廟,象徵佛教上所說的慍、怒、權、勢。即東有扎西多波切寺,南有古爾瓊白瑪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這些寺廟的牆壁上有許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據傳納木錯是帝釋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視為必去的神聖之地,從古到今香客不斷。
納木錯湖區自然資源豐富,有豐富的水資源、大面積的濕地(擁有依存於高原湖泊的多種典型濕地生態類型),日照充足,太陽能水分豐富。多風是納木錯流域的顯著特點,區域內8級以上大風日每年超過80天,因此納木錯的風能資源亦相當豐富。
納木錯動植物資源豐富。湖的周圍是廣闊無垠的湖濱平原,生長著蒿草、苔蘚、火絨草等草本植物,是天然牧場,全年均可放牧。湖濱平原繞湖四周,每到夏初時節, 納木錯風景成群的野鴨飛來棲息,繁殖後代。湖泊周圍常有狗熊、野氂牛、野驢、岩羊、狐狸、獐子、旱獺等野生動物棲居,湖中盛產高原的細鱗魚和無鱗魚類,湖區還產蟲草、貝母、雪蓮等名貴葯材。有蹄類種最普遍的是藏野驢、藏原羚、岩羊和盤羊,雪豹是最能適應高山寒漠環境的食肉獸動物,在雪線附近仍有活動。
納木錯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例如食鹽、鹼、芒硝、硼等,儲藏量都很大。還有代表性的有砂金、錫、銘鐵、油頁岩、玉石、雲母、紫水晶。
納木錯原生的環境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中科院納木錯多圈層綜合觀測研究站設立在海拔4730米的納木錯湖邊,是中國國內海拔最高的長期有科研人員值守的野外觀測站。納木錯站通過對大氣、冰川、積雪、湖泊、生態等方面的長期觀測,為西藏生態環境變化監測系統建設和綜合評價積累了大量基礎數據。
⑤ 納木湖,太湖,鄱陽湖,微山湖,艾比湖 這幾個湖的景色特點及主要物產
納木湖位於青藏高原,面積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海拔4718米,也是世界最高的大鹹水湖,有的湖雖比它高,但面積小,它比全球最高的大淡水湖——南美的的喀喀湖還高900多米,當地的藏族人民、蒙古族人民稱它為「天湖」、「天海」。
http://ke..com/view/36018.htm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笠澤",是古代濱海湖的遺跡,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約在100萬年前,太湖還是一個大海灣,後來逐漸與海隔絕,轉入湖水淡化的過程,變成了內陸湖泊。太湖面積2 425平方千米,湖岸線長達400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
http://ke..com/view/1596.htm
鄱陽湖位於北緯28°22′至29°45′,東經115°47′至116°45′。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鄱陽湖以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面為入江水道,長40公里,寬3至5公里,最窄處約2.8公里;南面為主湖體,長133公里,最寬處達74公里。
http://ke..com/view/4173.htm
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04-07/23/content_2548918.htm
艾比湖是准噶爾盆地最大的湖泊,位於精河縣城以北35公里處,西與北疆鐵路精河到阿拉山口段相鄰,向北行35公里,即到阿拉山口,東為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護區。
http://ke..com/view/475845.htm
⑥ 乘拉薩到西藏哪裡的客車沿途能欣賞到納木錯的風景
拉薩市至當雄縣。是必經納木錯的路。可是要想一睹納木錯的風景,那必須要專門去。因為去納木錯的路是專線。
⑦ 耐維戶外生活博客中提到的山谷-納木錯,是哪個國家的風景啊
你好,納木錯是我們國家的,納木錯是中國第二大的鹹水湖。位於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億立方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納木錯」為藏語,而這個湖的蒙古語名稱為「騰格裏海」,兩種名稱都是「天湖」之意。
納木錯,蒙古語稱「騰格里諾爾」,藏語納木錯,意為天湖、靈湖或神湖,是藏傳佛教的著名聖地,信徒們尊其為四大威猛湖之一,相傳為密宗本尊勝樂金剛的道場,位於拉薩市當雄縣和那曲地區班戈縣之間。該湖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活動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五大湖泊」第三名。[1]
湖面海撥4718米,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1920平方公里,是中國西藏自治區最大的內陸湖,中國的第二大鹹水湖(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為我國第三大鹹水湖,自從羅布泊乾涸後成為我國第二大鹹水湖,第一大是青海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最深處約33米以上。其周圍有大小湖泊1500多個。
納木措
納木錯[2]位於拉薩以北的當雄縣和那曲地區班戈縣之間,距離拉薩240公里。納木錯的形成和發育受地質構造控制,是經喜馬拉雅運動凹陷而成,為斷陷構造湖,並具冰川作用的痕跡。現湖水在不斷退縮,至今湖周圍留有8~10道古湖岸線,最高一道距湖約有80米。納木錯南面有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側有高原丘陵和廣闊的湖濱。草原繞湖四周,水草豐美。湖水含鹽量高,流域范圍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野牛、山羊等。湖中多野禽,產細鱗魚和無鱗魚。湖水清澈,與四周雪山相映,風景秀麗。[3]
它的東南部是直插雲宵,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側倚偎著和緩連綿的高原丘陵,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湛蘭的天、碧藍色的湖、白雪、綠草、牧民的牛毛帳篷及五顏六色的山花,交相輝映,組成一幅大自然美麗、動人的畫面,身臨其境,無不感到心曠神怡。[4]
納木錯有羅薩河、打爾古藏布、查哈蘇太河等河流注入。湖的周圍是廣闊無垠的湖濱平原,生長著蒿草、苔蘚、火絨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豐美的天然優良牧場,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來之前,就把牛羊趕到這里,度過風雪嚴寒。夏天的納木錯生機勃勃,意趣盎然。[5]
2名稱來源編輯
© 2014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納木錯
納木錯[Namtso],歷史文獻上記載,此湖像藍天降到地面,故稱「天湖」。而湖濱牧民說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於空中,故稱「天湖」。藏語中,「措」是「湖」的意思。當地藏族人民叫它「騰格裏海」,意思是「天湖」。信徒們尊其為四大威猛湖之一,傳為密宗本尊勝樂金剛的道場,是藏傳佛教的著名聖地。[6]
3宗教意義編輯
公元十二世紀末,藏傳佛教達隆嘎舉派創始人達隆塘巴扎西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習密宗要法,並始創羊年環繞納木靈湖之舉。信徒傳說,每到羊年的時候,諸佛、菩薩、護法神集會在納木湖設壇大興法會,如人此時前往朝拜,轉湖念經一次,勝過平時朝禮轉湖念經十萬次,其福無量。所以每到藏歷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長途跋涉,前往
納木錯美景(5張)
轉湖。這一活動在四月十五達到高潮。[4]納木措湖畔瑪尼堆遍布。如有教徒經過這里,總會投下一顆石子。這個西藏人心目中的聖湖,每年都吸引著西藏當地和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的教徒們迢迢千萬里,完成艱辛的旅程,來轉湖朝聖,以尋求靈魂的超越。世界海拔最高的湖,遠離現代文明的污染,保持著自然原始生態,是朝聖者心目中的聖地。
4地理位置編輯
納木錯地處被稱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屬於中國五大湖區的「青藏高原湖區」。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在北緯30°30′至30°35′和東經90°16′至91°03′之間。位於西藏自治區的中部,在那曲地區的東南邊界和拉薩市區劃的西北邊界上。約有五分之三的湖面在那曲地區的班戈縣內,五分之二的湖面在拉薩市的當雄縣內。納木錯向南距拉薩市區約100千米。湖的南部岸邊為念青唐古拉山東段的北側山麓,而湖的西北側及北側為高原上的低山丘陵。
湖面海拔4718米,從湖東岸到西岸全長70多公里,由南岸到北岸寬30多公里,總面積為1940平方公里.納木措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後補給,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藍色,水天相融,渾然一體,閑游湖畔,似有身臨仙境之感。[4]
5形成與變遷編輯
納木錯是第三紀末和
納木措
第四紀初,喜馬拉雅運動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後因西藏高原氣候逐漸乾燥,納木錯面積大為縮減,現存的古湖岩線有8~10道,最高一道距現在的湖面約80餘米。[7]
6自然資源編輯
湖濱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場。每到夏初時節,成群的野鴨飛來棲息,繁殖後代。湖泊周圍常有狗熊、野氂牛、野驢、岩羊、狐狸、獐子、旱獺等野生動物棲居,湖中盛產高原的細鱗魚和無鱗魚類,湖區還產蟲草、貝母、雪蓮等名貴葯材。[7]
納木錯風景(17張)
湖中魚類主要是鯉科的裂腹魚和鰍科的條鰍。裂腹魚一般可長到一二千克,大的可長到七八千克甚至幾十千克。這些魚是200萬年以來,由這里原有的魚類,隨著地殼的隆起,適應高原的特殊環境,逐步變異演化而來的。有些魚至今還保留著頭大尾短的原始特徵。
另外納木錯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例如食鹽、鹼、芒硝、硼等,儲藏量都很大。[5]
7旅遊資源編輯
納木錯的形狀像靜卧的金剛度母,湖的南面有烏龜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黃鴨島、鵬鳥島等18個島,湖的四面還建有4座寺廟,象徵佛教上所說的慍、怒、權、勢。這些寺廟的牆壁上有許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據傳納木錯是帝釋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視為必去的神聖之地,從古到今香客不斷。[8]
納木措
湖中五個島嶼兀立於萬頃碧波之中,佛教徒們傳說他們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誠頂禮膜拜,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島面積為1.2平方公里。此外還有五個半島從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扎西半島居五個半島之冠。島上紛雜林立著無數石柱和奇異的石峰,有的壯如象鼻,有的酷似人形,有的似松柏,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島上還分布著許多幽靜的岩洞,有的洞口呈圓形而洞淺短,有的溶洞狹長似地道,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裡布滿了瘤鍾乳石。島上到處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峰林之間還有自然連接的石橋,島上地貌奇異多彩,巧奪天工,實屬奇觀。[4]
主要景點
納木錯生態旅遊景區內主要景點有:迎賓石(夫妻石)、合掌石、善惡洞等。
(1)迎賓石:也稱為是納木錯的門神。相傳納木措是一位女神,她掌管著藏北草原的財富,所以當商販外出做生意時,必先來到此地祈求門神,在得到門神的同意下方可朝拜納木錯,以保生意興隆。
(2)合掌石:也稱為父母石及相傳它是父親念青唐古拉山峰和母親納木措女神的化身,象徵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此掌為芷傳寧瑪教派創始人蓮花生丈師修行時合掌祈福萬物的顯像。
(3)善惡洞:藏傳佛教認為人無論做善事或惡事,上天是一定能知道的,就像鑽善惡洞一樣,無論胖、矮、高、瘦只要你行的正走的直便能從此洞中過,反之就應當反省一下自己的過措。善惡洞只是佛祖給世人敲的警鍾而已。[6]
納木錯的四面建有4座寺廟,即東有扎西多波切寺,南有古爾瓊白瑪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象徵著佛教上所說的慍、怒、權、勢。[1]
絕美看點
每個到過納木錯的人,整個靈魂都彷彿被純凈的湖水所洗滌。站在納木錯湖邊,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神湖讓人震撼,彷彿置身於一個藍色的世界。淡藍、淺藍、灰藍、寶藍、深藍以及深邃如墨一樣的藍黑,這由淺而深的藍色,藍得清澈,藍得豐潤,藍得迷人,似乎包容了世界上一切的藍色。
納木措
頭頂深邃而疏朗的藍天,與純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處雄奇皚皚的雪峰猶如瓊樓玉宇,忽隱忽現;湖邊的草地猶如一張巨大的綠毯,無邊無際。清晨,湖面霧靄茫茫,太陽升起雲消霧散,浩瀚無際的湖面在清風中泛起漣漪。在陽光下,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淅,如一個威武的戰士守護著納木錯。高原的氣候常常瞬息萬變,時而狂風大作,時面烏雲密布,風雪過後,湖面依然波光粼粼,透著一種別樣情韻。
佛教徒們傳說湖中兀立於碧波之中的五個島嶼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的人,莫不虔誠頂禮膜拜。其中最大的良多島面積1.2平方千米。此外,從不同方位凸入水域的五個半島中,扎西半島居冠。
扎西半島上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地貌奇異多彩,巧奪天工。島上林立著無數石柱和奇異的石峰,有的似松柏,有的如象鼻,有的似人形,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島上還分布著許多幽靜的岩洞,有的溶洞狹長似地道,有的洞口呈圓形而洞淺短,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裡布滿了鍾乳石。
扎西半島不僅有著奇異的景觀,也是轉湖的必到之處。從扎西半島開始轉湖,前幾十千米的視野特別開闊,牛羊成群,風景迷人,但路途崎嶇,要經過大小十多條河流。經過嘎拉木山口,有很多的經幡、嘛呢堆,到巴里村能見到很壯觀的牛糞牆。沿著湖岸線向北行進,經過德慶鄉就到達多恰寺。多恰寺盡管僧人不多,只有15個,但它是納木措湖邊最大的寺廟。寺廟建在湖邊的島上,有很多的山洞,是個修行的好地方。多恰寺有個神奇的不解之迷:每到晚上,在島上及寺內都可聽到鑿刻
納木錯(20張)
瑪尼石的聲音,但一旦人走近想看個究竟,聲音便停了,走開後,聲音又再響起。從多恰寺過6千米就來到了當地牧民心中的世界奇跡布穀雜日。這里的山洞裡到處都能看到飛禽走獸、花卉草木、雲紋、字母等各種圖案,但奇怪的是,這些圖案變化無窮,時而清晰可見,時而模糊不清,其中的原委誰也說不清。繼續前行到達的恰多南卡島也是塊聖地。這里正好是念青唐古拉的對面,有兩根兀立的石柱,一根渾然一體,一根有一空縫,有人說這是陰陽的象徵,也有人稱它們為念青唐古的門神。島上還有許多佛像和文字的自成物,以及許多山洞,這附近經常看以到黃羊和石羊。
去納木措游覽,除了觀賞納木措湖之外,另一大特色是一望無際的納木措草原,讓人感受至深的是藏北那種人跡罕至的壯闊雄渾。草原上動作敏捷的土撥鼠、悄然凝望的黃羊、活潑可愛的野兔
納木錯(20張)
,都讓人感到一種大自然的親切。散落在草地上的一頂頂帳篷,升起的的一縷縷青煙,都給人以無盡的遐想。此外,湖面很厚的冰至翌年5月開始融化時發出的巨大聲響,聲傳數里,亦是一自然的奇景。
魅力的冬景
雪山的雄渾、冰川的險峻、島嶼的秀麗……這就是冬季的納木錯!這里的冬天匯集演繹著天地間最壯美和最具魄力的風景。紛紛揚揚的飛雪,像春天的柳絮一樣不停的飛舞。放眼望去,一片白雪茫茫,銀裝素裹。遠處的念青唐古拉山白雪皚皚,銀峰玉柱,直指藍天,把人們帶入一個潔白而高雅的白色天堂。
往年納木錯冬日的美景一直「待字閨中」,未與大家見面。今年冬天,「魅力納木錯」冬季深度游即將開始,人們可以體驗到納木錯的另一種美。[9]
在9月29日召開的「魅力納木錯」冬季旅遊推介會上,記者了解到,從2012年11月1日到2013年4月30日,「魅力納木錯」冬季旅遊將進入運營期。在此期間,景區門票降至每張100元。本次活動由拉薩布達拉旅遊文化集團主辦。期間,景區還將推出冰雕和藏歷新年民俗文化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同時,主辦方大力加強納木措景區冬季旅遊保障措施。購進鏟雪車等設備,完善了應對納木措景區雨雪天氣道路的保障措施。並將及時對外發布納木措道路、氣象情況等信息。
冬季來納木錯深度游,必將是一次難忘的生態之旅、精神之旅、聖潔之旅、幸福之旅……
旅遊說明
2006年,拉薩-當雄-納木錯的公路已經修建完成。一路都是寬敞的柏油路,路況很好。所以,去納木錯不必坐越野車了,更不用包車了。八朗學旅館和吉日旅館的留言板里,也沒有召集包車的廣告了。從拉薩去納木錯會經過當雄縣城。但當雄到納木錯沒有直達車,也沒有長途車。有人從拉薩先到當雄,再想辦法去納木錯,反而不如直接從拉薩去方便。
納木錯(18張)
從拉薩到納木錯最簡便的方法是乘坐當地旅行社的車輛。在拉薩很多青年旅舍里,都有承攬散客的旅社。去納木措一日160-180元/人,兩日住宿扎西半島320元/人,驢友扎帳篷是380元/人(不含帳篷睡具費用),只負責往返路程,食宿自理。車一般是金杯或商務車,根據人數多少決定。每天早晨7點左右在布達拉宮東門白塔處集合發車,為了省錢可以直接聯系組織單位.
途中休息2次。
10:00,在海拔463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觀景台休息一會,車停在公路邊。
11:30,在那根拉山口休息。這裏海拔5190米,是拉薩到納木措的最高點。
進入納木錯景區要買票,售票的地點距離納木錯52公里。每人120元,冬季100元。由司機收錢統一去買。再往前開一段路,會有人上來驗票點數。另外進入扎西島還得加收3-5元的停車費。
一日游的一般是下午15:30左右離開納木錯。如果不想去羊八井,還可以和司機商量晚一些走。羊八井就是一個大的地熱水池,沒什麼可看的,白白浪費很多時間,路還很難走。建議不去。兩日游就是在扎西半島住一晚,第2天也是這個時間離開。
扎西半島是低緩的丘陵,地面是碎石、土地。注意慢走,防止氣喘或滑倒。最好提前服下防治高原反應的葯,比如高原康。
納木錯的天氣變化無常,盛夏也會突然降溫下冰雹。夜間氣溫更低,需要穿羽絨服。如果感冒,一天內就能引起高原肺水腫,危及生命。所以,過夜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沒有把握,還是租住當地人搭的帳篷或小屋比較保險。
景點票價:120元,另外進入扎西島還得加收3元的停車費,開放時間:24小時全天開放。包車前往費用一般已含門票。
活動介紹
雪頓節是每年藏歷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節日。在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子的節日,因此又叫「酸奶節」。因為雪頓節期間有隆重熱烈的藏戲演出和規模盛大的曬佛儀式,所以有人也稱之為「藏戲節」、「曬佛節」。在雪頓節期間納木錯會舉辦徒步大會和甲桑古道徒步游兩項徒步活動。其中以納木錯徒步大會最富盛名。[8]
冬遊納木錯
冬遊納木錯,路況信息隨時可查。為實時觀測通往納木錯景區的道路情況,拉薩市在那根拉山頂建一個交通氣象自動觀測站。交通氣象自動觀測站還包括在拉薩到機場高速公路的才納鄉和拉薩至林芝的米拉山口兩處建交通氣象自動觀測站。
2013年建22個氣象站,拉薩共有26個自動氣象站,其中包括4個無人值守的自動氣象站。拉薩市內有9個氣象站,8個為城市熱島效應觀測站。[10]
8遊玩建議編輯
食宿
許多旅行者都會結伴到湖上過一夜,可以看看清晨和黃昏的納木錯。有土屋可供住宿,頂多能住九人;也可住在當雄兵站、藏人定居的土圍子,10元/人,當地人很熱情,地上鋪棕墊,晚上很冷,取暖用的牛糞只能批發,10元/袋。
交通
沒有交通車去納木錯。許多旅行者結伴租車去,找輛中巴,包兩天來回1500元,到YAK或八廊學旅館的告示欄找伴;或者可以搭巴士去,可在Kirey旅館前搭小型巴士,後者較便宜且方便,早上7點出發,但在前一晚應先去Kirey旅館問問清楚,有時情況不定。
離納木錯最近的是青藏公路上的當雄鎮,從當雄,可以租車或徒步前往納木錯,運氣好時能搭上便車。
此外,旅行社有一日游或二日游的線路,費用180~250元左右。
價格
前往納木錯跟團價格較便宜,旅遊旺季價格在220-260元之間,可當天來回,一般中午12點左右到達扎西半島,在湖邊遊玩一小時,但如此行程遊玩不可盡興。如果運氣好,碰上旅遊團有空餘位置,可當天去,第二天再跟團返回。如此便可環扎西半島,盡興遊玩。還可欣賞納木錯的黃昏晨霞。回拉薩途中,若時間充裕,可到著名的羊八井溫泉參觀放鬆,門票30元,泡溫泉98元,不限時。
小帖士:
1、下山有2條土路,走徑直向西的1條,起初離湖是越來越遠,但很快,一抹蔚藍就出現在眼前。
2、對迅速提高的1100米海拔沒有足夠重視的話,會有高原反應。如若徒步前往納木錯,得帶上足夠補給及帳篷、睡袋。
3、納木錯晝夜的溫差較大,晚上風力強勁,常會有大雨或冰雹。在夏天,晚上也需要穿上厚厚的羽絨服。[11]
高原反應
納木錯海拔4718米,比拉薩(3650米)高了1000多米。所以在納木錯的高原反應比在拉薩嚴重得多。
可服用的抗高原反應葯和保健品有:[12]
1、紅景天及其制劑:藏民傳統的保健食品,有助於增強體質,緩解高原反應,進入高原前10天服用。
2、奧默攜氧片:速效抗高原反應保健品,無需提前服用,發生高原反應後服下4粒,半小時之內就能緩解高原反應症狀。
3、百服寧(注意是加合,跟芬必得酚咖片一樣都是酚咖片):有助於控制高原反應引起的頭痛,芬必得酚咖片也是驢友常備。
4、西洋參:有助於緩解疲勞,增強體質,減輕高原反應。
5、速效救心丸:高原反應緊急發作時服用,有助於緩解高原反應。
6、丹參丸:治療心血管。有助於緩解高原反應。
9神話傳說編輯
念青唐古拉傳說
相傳「納木措是帝釋天的女兒,念青唐古拉的妻子」。它們的造像分別為:念青唐古拉——頭戴盔甲、右手舉著馬鞭、左手拿著念珠,騎白馬;納木錯——騰雲駕霧地騎著飛龍、右手持龍頭禪杖、左手拿佛鏡。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諸神靈中最具權威,它擁有廣大無邊的北方疆域和豐富的財寶。
在納木錯北岸一座不大的山坡上住著一位叫扎古惡臉的贊神。扎古惡臉法力無邊,以狩獵為生。
一天,太陽風從東方升起,朝霞給至高無上的念青唐古拉山戴上明晃晃的金冠。扎古惡臉挎上弓箭別著大刀去打獵,路遇一條黑蛇和一條白蛇正在廝殺,那白蛇威風凜凜,鉗嘴卡住黑蛇的頭甩來甩去。當他晚上滿載獵物歸來時,又見黑蛇佔了上風,黑蛇那山洞般的大嘴死死地掐著白蛇甩來甩去,白蛇已奄奄一息,半死不活。扎古惡臉想想說:就把白蛇當成天神,黑蛇當做魔鬼吧。於是,他拔出大刀把黑蛇砍成兩截,救了白蛇的性命。
過了幾天,扎古惡臉又在出獵的路上看見一頭白野牛和一頭黑野牛頂架。白牛像一座高高矗立的雪山,每一次攻擊都使黑牛隻有招架之力。等扎古惡臉晚上歸來的時候,黑牛高高舉蓬鬆的牛尾,兩只黑洞洞的鼻腔冒著青煙,嘴裡閃著火焰般鮮紅的舌頭,白牛已被頂翻在地。扎古惡臉心想:這白牛可能是天神,黑牛可能是魔鬼。他用野牛肋骨做成的弓箭射死了黑牛。
扎古惡臉剛到家裡,念青唐古拉山神化為凡人相貌,著一身白色綢緞衣裳,頭戴白色頭巾,左手持一短劍,右手握著馬鞭騎著白馬飛馳而至。
念青唐古拉山神對扎古惡臉說:「朋友,你給我幫了大忙,你需要什麼,我可以滿足你三個要求。」
扎古惡臉不明原由,說:「我沒有幫過誰的忙,我也不要你滿足我什麼要求。」
念青唐拉山神解釋說:「不,朋友,你所救的白蛇和白牛是我的兩個神魂動物。我一要報答你的救命之恩。」
「既然這樣,那我就不客氣了。」扎古惡臉聽了念青唐拉的解釋說。
念青唐古拉山神打開所有倉門,讓扎古惡臉選三樣東西,只許拿三樣。
山神的倉房裡堆滿了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到處都金燦燦,亮晶晶,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贊神一時不知道要什麼好。於是,閉目瞎摸。他第一次摸到是的鹽,便抓了一把撒向北方說:「但願對人類有用。」第二次摸到的是鹼,便抓了一把撒向北方說:「但願對世人有用。」第三次摸到一個疙疙瘩瘩的東西,也抓了一把說:「也撒到北方去吧。」可這個疙疙瘩瘩的東西可不是什麼好玩藝兒而是一把炭疽病菌。
天真可愛的牧人感激扎古惡臉贊神給藏北大地撒滿了鹽鹼。但同時惋惜的是,他同時也撒了一把炭疽菌。
念青唐古拉山神還做過一次愧對納木錯的事情。念青唐古拉山神雖然身為神靈之王威震一方,但是西部的達爾果雪山經常進犯念青唐古拉神山領地,偷襲馬群。它想討伐達爾果雪山,但自己又懶得出陣。於是,他對扎古惡臉說,你常住我的領地,吃我的家畜,我需要你來幫忙,你去替我討伐達爾果雪山,速成之後,我可以滿足你一個願望。
扎古惡臉二話沒有說,出陣討伐達爾果雪山。達爾果雪山正和愛妻加崗拉母與孩子們玩耍,便匆忙應戰,經過幾晝夜奮戰,扎古惡臉藉助念青唐古拉山神給它的神力,勉強獲勝,趕著被搶去的馬群凱旋歸來。
念青唐古拉山神對扎古惡臉說:「好,你勝利歸來。你想得到什麼?」扎古惡臉說:「我不要你的財物。我要和納木措過一夜。」
念青唐古拉說:「好。我們有言在先,我會滿足你的要求。」
有一天,扎古惡臉在納木錯湖邊放羊,突然在他面前出現一個「不像人間女兒,倒像天上公主」的美麗女人。她對扎古惡臉說:「我是聽了念青唐古拉山神的話來和你約會的。你想按你們人間的習俗呢還是我們神仙的習俗。」扎古惡臉心想,人間的習俗,我已經嘗過了,神仙是怎樣過那種生活呢。他對納木錯說:「我要按你們神仙的習俗。」話音剛落,一道艷麗的彩虹在納木錯與扎古惡臉之間閃了三下,納木錯仙女說:「完了。等三月十五日月出時分,到湖邊來認領你的孩子吧。你要給我記住千萬別帶上你的弓箭,一定要記住。」說完消失於湖面。
扎古惡臉苦苦地等呀等呀,終於等到來年三月十五日,月亮剛從東方升起扎古惡臉出門認子。但是,不帶著弓箭實在不習慣出門,最終他還是把弓箭帶上了。當他來到湖邊,有一頭母野牛正在舔著剛出生的牛犢。扎古惡臉見到野牛他手心癢得難受,便拿出箭上了弦射向野牛,沒有想到正好射中那剛出生的小牛。
這時,納木錯顯出人形對扎古惡臉說:」你這個罪人,你不聽我的話帶上弓箭 你知道你射死的小牛是誰嗎?那是你的兒子,我們因緣已斷。」納木措哭著消隱於湖中。
念青唐古拉山與納木錯結為伉儷相親相愛,這是北方眾百姓的福份,但它們的感情不是沒有出現過裂痕。
保吉山傳說
在納木措北岸約30公里處有一座山叫保吉山,與念青唐古拉山遙遙相望。當年威嚴峻拔的保吉山常與念青唐古拉山的愛妻——納木措竊竊私語、纏纏綿綿。生下一個兒子——唐拉札傑。保吉山和納木措為了不讓念青唐古拉山發現唐拉扎傑,把唐拉札傑藏在保吉山以西約6公里處的大壩。奇怪的是,納木措以北地區無論從什麼角度都能目睹念青唐古拉山的尊容,可就是站在唐拉札傑山看不到念青唐古拉山。
盡管唐拉札傑沒有被念青唐古拉看到,可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保吉山和納木錯的如意算盤打得太簡單,神力無邊的念青唐古拉山怎麼會不知道它們那點小事呢?一次它們正在幽會時念青唐古拉發現了自己的妻子與保吉山私通保吉山正欲拔腿北逃,念青唐古拉的長刀砍斷了它的雙腿,保吉山從此再也無法站立了。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