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台灣景觀書

台灣景觀書

發布時間: 2021-01-04 15:59:40

㈠ 有哪些台灣風景名勝,

台灣風景名勝

1、日月潭

位於台灣新北市五股區、八里區交界,海拔標高616米,由淡水河北岸向南遙望。全區有十八連峰,區內有多座古剎,更增添觀音山的靈性,其中有數間供奉觀世音菩薩的觀音寺。亦有不少納骨塔及墓園錯落其間。

㈡ 台灣有哪三個文化景觀

基隆廟口、澎湖國家風景區 、澎湖雙心石滬 、雪霸國家公園 、打狗英國領事館 、中台禪寺 、士林官邸 、馬祖大漢據點 、泰安瀑布 、彰化八卦山風景區 、獅頭山 、澎湖水族館 、西嶼古堡 、高雄港 、屏東大鵬灣國家風景區 、民俗文化村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台灣旅遊景點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現在新中橫公路已將阿里山與玉山風景區串連起來。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而鄒族原住民人文資源給阿里山更增添了許多奇趣。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范圍涵蓋了阿里山森林游樂區及瑞里、豐山、太和等漢人村落,以及鄒族的達邦、山美、茶山等部落。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面積廣大,最為人知的莫過於阿里山森林游樂區。

日出
聞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位置與時間均不同(因地球公轉所致),祝山觀日樓上為最好的觀日點,前往祝山,可至阿里山火車站或沼平車站搭乘祝山觀日火車(車程約25分鍾)或自沼平公園觀日步道牌樓拾階而上(步程約40分鍾,沿路皆有指示牌),觀日樓廣場前有嘉義與南投兩縣界及日出詳圖。
雲海
名列台灣八景之一的阿里山雲海,通常出現於日出或薄暮天氣晴朗而有浮雲時;層層雲霧波浪起伏,掩蓋附近山峰,有如小島自浩瀚大海中露出。觀賞雲海最好的季節是秋天。

晚霞
台灣旅遊景點阿里山晚霞之所以艷麗,乃因海拔兩千多公尺的高山地區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導致空氣中的紫外線強,使天際所呈現的藍天比平地絢麗,晚霞相對就較艷麗。

森林(阿里山森林游樂區)
台灣旅遊景點阿里山擁有非常豐富的森林資源,其中以檜木原始林最為珍貴。受到高度的影響,阿里山植物分布呈現熱帶、暖帶、溫帶與寒帶。
一八九九年日本人發現阿里山森林後,將這片原始林闢建為重要林場,台灣光復後,為了保育乃禁止砍伐,開發為森林游樂區。
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的阿里山花季,山櫻、吉野櫻與重瓣櫻等,將整座山裝點成美麗繽紛的花海。而步行在古木參天的林蔭道上,除吸取森林芬多精外,還可聆聽畫眉科、鶯科、山雀科與鶇科等鳥類優美鳴聲(阿里山為台灣十大最佳賞鳥地點之一,屬於中海拔鳥類區)。甚至區內原先已遭砍伐的千年老樹,其留下來的半截枯木樹根造型,亦值得賞玩。姐妹潭等景點當然更不容錯過。

高山鐵路
台灣旅遊景點阿里山森林鐵路為世界上著名的登山鐵路之一。全線自海拔30米的嘉義,一路爬升至2,216米高的阿里山,全程經過49個隧道、77座橋,沿途可欣賞熱、暖、溫等不同森林帶之植物種類變化與美麗的山脈、溪谷。
當火車以推進方式運轉至獨立山時,為遷就急峻的山形,則須以螺旋型環繞獨立山三周(約五公里長、兩百公尺高)而至山頂。當迴旋上山時,在車上可三度看到忽左忽右的樟腦寮車站仍在山下,然後鐵道再以8字型方式離開獨立山。而自屏遮那站到第一分道後,鐵路呈z字型曲折前進,經過三個分道時,火車時而往前拖、時而在後推,終抵阿里山,故有「阿里山火車碰壁之稱」。
一九八六年,由台灣人自行開辟的祝山支線通車,以阿里山新站為起點,蜿延於海拔2,216~2,451米的高山間,經十字路口轉高岳至祝山,這是台灣人自建的第一條高山鐵路,專供祝山觀日行。
白木林為石猴遊憩區之奇觀,聆風亭、望鄉亭與棲霞亭等涼亭,則是聆聽松濤或遠眺草嶺風光的好地點。此外,「台灣一葉蘭展示區」展示了台灣珍貴稀有野生蘭的生態史;一葉蘭以阿里山為生長區,每年二至四月開花,因花下僅長一片葉而得名。

台灣西子灣

台灣旅遊景點西子灣位於高雄市西側,壽山西南端山麓下,北瀕萬壽山,南臨旗津半島,為一黃澄沙灘、碧藍海水的浴場,以夕陽美景及天然礁石聞名。西子灣的夕陽是高雄八景之一,海天一色的美景,美不勝收,黃昏時分,常可見一對對情侶在此互道情愫,更有詩情畫意的情境。

中山大學就座落於西子灣風景區內,倚著壽山,傍西子灣,校園內草木蓊鬱、花團錦簇,校舍美輪美奐,是一座美麗的大學。

西子灣風景區內除中山大學外,尚包括西子灣海水浴場、海濱公園和蔣公紀念館。由中山大學左方的旅客服務中心即可進入西子灣海水浴場,夏日總是有成群結隊的遊客到此戲潮、游泳,熱鬧非凡。

蔣公紀念館位於中山大學校園內,是一棟二層樓的西式建築,日據時代由高雄名醫彭清約先生於1937年斥資所建;蔣公紀念館共有二樓,「西灣藝廊」是由一樓原文物展覽室,連同廚房、隨從住處及浴室,整個空間可作為靜態展品展出,壁面可供展出畫作。一樓尚有一間五十平米左右的大廳,擺設原有傢具,還設有兩間展覽室,供民眾參觀。

史跡文物陳列館原為舊英國領事館遺址,號稱是全台灣第一棟洋樓;公元1860年《北京條約》開放了台灣包括打狗、安平、淡水、雞籠四個港口,英國率先在台設立領事館,至1864年英領事館自淡水遷至打狗,次年英商天利洋行建竣此館,1867年英國向商行承租設立領事館。史跡文物陳列館於74年修建後即開放參觀,陳列館衣山坡而建,是國內二級古跡,陳列有人文及地理歷史背景及其它台灣文物史料、古今景觀照片、建築模型、打狗抗日的炮戰圖。

㈢ 台灣森林樹種十分豐富的原因是什麼

台灣有再做保育森林.也都依直種樹..也因地質氣候的關西..以下是台灣簡介..台灣系由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海洋板塊擠壓而隆起的島嶼,整體形狀似長條蕃薯狀,北回歸線經過台灣島。全島山勢高峻,山脈大多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平原狹窄、地震頻繁、溫泉與死火山皆多。

第二個是海洋深層水,海平面200公尺以下的海水才稱得上是海洋深層水,因為陽光照射不到,且未與大氣接觸,光合作用無法進行,植物性浮游生物因而無法繁殖, 幾乎呈現無菌狀態,是最不受地表環境污染的純凈水源。台灣東岸662公尺以下的深海,壓力超過66大氣壓,與空氣完全隔絕,遠離現代環境污染且不受
陸地、大氣物質及病原菌的影響,至今仍保持著最潔凈的狀態。

****************************

如果開板大大所指的是景觀或是自然生物的話,那麼台灣的珍貴自然資源就很豐富了。大略介紹如下:

植物景觀

本區林相主要可分為造林地、闊葉林及混淆林等三大類:

造林地

多為日治時期及戰後的產物,其植物種類包括台灣櫸、柳杉、杉木、二葉松、五葉松、闊葉樹及竹林等造林地。

闊葉林

組成種類較為復雜,通常依海拔高度分為櫟林帶(QuercusZone)及楠櫧林帶(achilus-Casstanopsis Zone),其結構通常有三至四層。

混淆林

夾雜有闊葉樹與落葉樹種,主要有台灣紅榨槭、尖葉槭、青楓、栓皮櫟、台灣壝楊、檜木、杉木等,草本植物則為五節芒或高山芒。另在區域內亦有棣慕華鳳仙花及苗栗野豇頭等稀有植物。 本區共記錄有596種維管束植物,其中稀有物資源計有台灣黃杉、叢花百日青、南五味子、山肉桂、土肉桂、鹿皮斑木姜子、台灣樹、台灣蘋果、苗栗野豇豆、卷斗櫟、化香樹、愛玉子、台灣山茶、紅珠水木、雪山冬青、阿里山風藤、八角蓮、阿里山十大功勞、棣慕華鳳仙花、黃花鳳仙花、台灣金線蓮、小鹿角蘭、鸛冠蘭、阿里山豆蘭、四季蘭、台灣春蘭、菅草蘭、金草蘭等28種。

㈣ 台灣東海大學的景觀系怎麼樣

東海的景觀系在台灣算是數一數二的了...
台灣的景觀系在世界上算是比較靠前的,
光從開設的密度就可想而知,
其中不錯的有 東海、中原、文化、勤義、輔仁,
(景觀這專業 國立大學還真不如私立)
再其中就是中原和東海比較有優勢了,
那就專業而言,相比之下
中原:開的課程比較豐富,且偏向實作,還有大四有全球研習,有機會出國
東海:課程理論比較扎實,師資、設計課的水準很高
(當然,我這里說的都是''偏'',沒有哪裡的景觀系實作會少...還有,一些語匯沒有念景觀的是理解不來的,微妙,景觀是有很抽象的一面的 而且是一大面...多數人其實對景觀是有誤解的,反正,看緣分吧....)
就校園而言:
在台灣指考,中原的分數是高於東海的
校地:東海可能算是台灣最美的大學,校園廣大,很大自然,算是台中景點之一(因為校園很大,植物很多,所以上景觀植物學出去認植物很方便,我在想,該不會書上大部分的植物東海都有吧囧)。
而中原...這一點就完敗了,學校很小。
風氣:我覺得 校園氛圍東海比中原好 可能因為偏郊區 生活會比較單純,雖然從大地點上看 台中的治安稍差,但小地點上 中原附近夜市還蠻亂的....

怎樣,簡單說,東海景觀可以念念。
但是,先提醒你一下,景觀 與 園林 園藝 什麽的還是不同的,應該說景觀包含它門以及其他更多的內容
景觀是地獄,慎入喔~~~~
每年轉系的都不少,不怕死或搞不清楚狀況轉進來的也不少(這可不是花花草草那麼簡單....)
說的可感一點就是,建築系一般平均晚上3-4點睡,而我們景觀建築系 就比他們多睡一兩小時,有時候甚至連續兩三個通宵 也不少見(就是那種...''咦?我還沒睡 天怎麼就又亮了?''的感覺),當然 設計科系修起來會比較有趣,作品出來很有成就感,挫敗感也很大!!反正,要真的興趣,才念喔~~

㈤ 台灣的風景名勝有哪些

台灣的風景名勝有哪些
台灣旅遊景點
士林 野柳 阿里山 日月潭 大岡山 鵝鑾鼻
觀音山 龍山寺 北投溫泉 大屯火山 國父紀念館 故宮博物館

旅遊城市
台北市 基隆市 桃園縣 台北縣 新竹市 新竹縣
宜蘭縣 苗栗縣 台中縣 台中市 南投縣 彰化縣
雲林縣 花蓮縣 嘉義市 嘉義縣 高雄縣 高雄市
台南縣 台南市 台東縣 屏東縣
太空俯瞰地球,你會發現在祖國大陸東南浩瀚的海面上,鑲嵌著許多晶瑩的寶石般的島嶼,其中有一個狀若芭蕉葉片的狹長開島嶼,這就是美麗富饒、迷人多姿的台灣島。

大陸在宋朝時就用「八景」稱呼風光名勝,元、明以後況相仿效,以至成為時尚。關於「十二」這個數,在舊日的大陸使用也極為普遍。因此,台灣各地的風景多以「八」和「十二」來稱呼。

台灣八景:①定於清康熙年間的八景是:安平晚渡、沙鯤漁火、鹿耳春潮、雞籠積雪、東溟曉日、西嶼落霞、斐亭聽濤、澄台觀海。②定於清乾隆前期的八景是:香洋春耨、赤嵌夕照、雁門煙雨、鹿耳春帆、鯤身集綢、金群曉霞、鯽潭霽月、旗尾秋收。③定於日據時期的八景是:旭岡、淡水、八仙山、日月潭、阿里山、壽山、鵝鑾鼻、東海斷崖。④定於1953年的八景是:玉山積雪、阿里山海、雙潭秋月、在屯春色、安平夕照、清水斷崖、魯閣幽峽、澎湖漁火。⑤現行八景是:阿里奇觀、日月風姿、魯閣幽峽、南灣極致、陽明風光、北投溫泉、野柳公園、烏來飛瀑。

除了全省性的「台灣八景」以外,還有許多各地的「八景」。

基隆八景:雞山聚雨、獅嶺匝雲、魴頂瀑布、鱟嶼凝煙、仙洞聽濤=社寮曉日、海門、澄清、 杙峰聳翠。後又有新八景為:旭岡晴嵐、米瓮曉霞、獅嶺匝雲、八斗夕照、靈泉晚鍾、楮橋秋月、暖暖春水、社寮銀瀾。

淡水八景: ①坌嶺吐霧、峰峙灘音、戍台夕陽、劍潭夜光、蘆洲泛月、淡水吼濤、關渡分潮、屯山積雪。②羅漢朝佛、半月沉江、龍目甘泉、馬煉香房、峰溪石壁、海山石門、石屏錦麟、燭台雙峙。另有全淡八景:指峰凌霄、香山觀海、雞嶼晴雪、鳳崎晚霞、滬口飛輪、隙溪吐墨、劍潭幻影、關渡劃流。

蘭陽八景:龜山朝日、北關海潮、湯圍溫泉、隆嶺夕照、西風爽氣、石港春帆、沙喃秋水、蘇澳蜃市。

新竹八景: ①舊八景:玉山積雪、馬陵小海、磺窟響泉、雙峰凌霄、三台疊翠、蛤市浮嵐、吞霄漁舟、銀錠綺霞。②新八景:法雲禪寺、磺窟夜景、福星公園、昭忠寶塔、虎山溫泉、虎嶼浴場、崎頂雲霞、五指凌霄。

台中八景:谷關泉韻、鐵砧劍井、昆廬疏鍾、霧峰籠日、甲溪掬月、梨山曉色、五指凌霄。

花蓮八景:太魯合流、八螺疊翠、能高飛瀑、築港歸帆、澄潭躍魚、紅葉尋蹊、秀姑漱玉、安通濯暖。

彰化八景:定寨望洋、豐亭坐月、虎岩聽竹、龍井觀泉、碧山曙色、清水春光、珠潭浮嶼、鹿港飛帆。

南投八景:玉山積雪,雙潭秋月、霧社雲霞、碧山曙色、松嶺遠眺、廬山瘟泉、合歡奇觀、八通古隘。

雲林八景:龍門涌月、風麓飛煙、獅岩春曙、鹿社秋光、虎溪躍渡、象渚垂虹、珠潭映日、玉山流霞。

嘉義八景:玉山雪凈、木園風清、北港秋荷、水沙浮嶼、梅坑月霽、龍目甘泉、月嶺曉翠、牛溪晚嵐。又有 新八景:蘭潭泛月、檜沼垂綸、彌陀曉鍾、康樂暮鼓、公園雨霽、林場風清、鷺橋跨浪、橡苑聽鶯。

鳳山八景:鳳岫春雨、泮水荷香、琅蕎潮聲、岡山樹色、翠屏夕照、舟渡晴帆、淡溪秋月、球嶼曉霞。

高雄八景:旗山夕照、埕埔曉鷺、猿峰夜雨、戍樓秋月、江港歸帆、鼓灣濤聲、苓湖晴風、江村漁歌。

恆春八景:猴洞仙居、三台雲嶂、龍潭秋影、鵝鑾燈火、龜石印累、馬鞍春光、羅佛山莊、海口文峰。

澎湖八景:龍門鼓浪、虎井澄淵、香爐起霧、奎壁聯輝、案山漁火、太武樵歌、西嶼落霞、南天夕照。
……

除了以上這些地區性的「八景」外,還有許多名山,具體景區的「八景」如:

圓山八景:神花朝曦、龍峒暮靄、稻埕春耕、芝山聚雨、星峰霽雪、古巢寒月、石壁絲虹、劍潭龍氣。

炎山八景:碧潭垂釣、錦水梯燈、港灣消夏、歇斯底里橋晚眺、尖山夕照、網溪賞月、新竹牧笛、茅店雞聲。

龜山八景:山崗曙色、層岩晚照、雨中春樹、秋林新霽、晴巒觀海、古寺曛風、登峰野望、寒夜啼猿。

草嶺八景:水火同源、深淵天塹、洞口長橋、太空飛瀑、嘉南雲峰、深山猿嘯、蝙蝙仙洞、石壁雄風。

青草湖八景:鍾鋒夕照、山寺朝曦、葫島秋聲、柴橋春色、五指列屏、雙溪環帶、壽塔塔凌霄、彌勒現肚。

八仙山八景:小阪泉、久良溪社、見返瀧、岩松山、合流峽、侄保溪谷、斜頭角、菊地台。

東山八景:寒泉試茗,楓亭待月、山房讀書、別墅清談、蕉嶺聽鶯、雨後看山、曲徑樵唱、沿溪漁歌。

日月潭八景:萬潭浮嶼、點點漁火、潭口九曲、獨木舟、山水拱秀、杵聲、荷葉金錢、水社朝霧。

另外還有台北縣中和鄉八景、北郭園八景、潛園八景、澄清湖八景等等。

有的八景以「八詠」或別的名稱稱之,如鼓山八詠:秀峰插漢、石佛凌波、雞嶼夜帆、斜灣樵唱、無興古剎、石塔垂綸、旗濱漁火、龍泉甘林。

十二勝在台灣亦為數不少,全省性的十二勝有:①日據時期的十二勝:草山北投、新店、大溪、角板山、五指山、獅頭山、八卦山、霧社、虎頭山、旗山、大里簡、太平山。②1996年台灣省旅遊局重新選定的十二勝:太魯閣、阿里山、溪頭、陽明山、玉山、合歡山、日月潭、鵝鑾鼻、故宮文物、野柳、大霸尖山、秀姑巒溪。

此外,地方性的十二勝有:

台南十二勝:鄭祠探梅、金城春曉、法華夢蝶、鹿耳沉沙、杏壇春蔭、竹溪煙雨、安平晚渡、燕潭秋月、紀廟飄桂、鯤身漁火、北園冬霽、赤嵌夕照。

台東十二勝:卑南覽古、太武望洋、知本滌泉、紅頭垂釣、綠島飛帆、關夕照、鯉魚秋色、猿嶺長橋、新港漁歌、加路旋汐、水母觀洞、都巒疊翠。

鹿港十二勝:意樓春深、金廳迎喜、樓井雕欄、鏡樓風雲、石碑敢當、半井思源、日茂觀石、古渡尋碑、浯江煙雨、威靈謁刀、榕蔭對奕、聖亭惜字。

龍門谷十二勝:石亭攬勝、寶塔夕照、長青明燈、龍關遠眺、巨龍長城、龍舟畫舫、雙龍戲珠、竹濤樹海、晨光煙濃、天龍巴士、龍門山莊、四海之鄉。

除了以「八」、「十二」稱呼景勝外,另有用三、六、十三、十七等稱呼景勝的。如北投三大景觀(梵剎鍾聲、北投夜色、磺泉玉霧)、日月潭六勝(孔雀園、玄奘寺、光華島、德北庄、石印島、文武廟)、鳳山十三勝、墾丁游樂園十七景等等。

雖然在以上「八景十二勝」的命名中不乏為湊吉數硬壓硬分之處,但無可否認的是,不論以什麼稱呼出現,都可以說明台灣各地的名勝古跡數量眾多,令人神往;不論是何方來客,都會情不自禁地被這個美麗寶島深深吸引。

㈥ 台灣十大景點

像高更這樣的例子,半個世紀前也發生在台灣!畫家席德進由四川輾轉定居嘉義,沿著北回歸線貫穿的中部山群,席德進贊嘆:「我覺得台灣好神秘,是一個亞熱帶的處女島嶼,我嚮往那種炎熱的、原始的地方…….」於是,放下了閉門描摹的中國山水,席德進以水彩融合了水墨的技巧,走出畫室,改以枕天席地,成為以水墨技法描摹台灣山水的第一人!

畫家一旦受一個地方感動,可能從此就難以罷手!如郭雪湖畫圓山,有好一段時間,每天一定到圓山;郭柏川則是每隔幾年就回到台南孔廟留下一幅寫生;張萬傳在淡水找到一生永遠的白樓;楊三郎一到紅葉變色的季節,就自然要回到滿山飛紅的中部山地。據說還有些人專挑台風天直奔北海岸畫野柳驚濤拍案的模樣。

嚴格說來,這種寫生畫台灣風景的風氣也不算太久,或可說是受歐洲印象畫派的日本人間接帶進台灣,所以早期風景畫家多半曾經留學日本,同時,也有不少日本人畫過台灣風景,其中最有名的是日治時期的石川欽一郎,而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幅畫,即舊時的「台北總督府」、如今的台灣總統府。

不過,石川欽一郎畫台灣帶著一點政治目的,類似所謂的「風景繪葉書」,不少因政治的需要而由政府鼓勵畫家創作的地點,如日治時期縱貫路沿線開辟後興起的城鎮風貌以及鐵道風景;東西橫貫公路剛開通時,政府就動員了大專院校師生、作家與藝術家,以各種型式歌頌中橫之美,在當時掀起一波風景畫的熱潮。

台灣風景畫「淡水」拿頭彩

一種氛圍渾然天成、彷彿專為藝術家而存在的環境,在台灣最有名的就是淡水了!回溯百年來的台灣風景畫,幾乎所有有名的畫家都畫過淡水,畫家說出各種他們喜歡淡水的理由,第一是和、洋具現的建築特色,地標型的洋樓建築紅毛城、西洋人的教堂,在台灣的紅瓦老宅區與灰白色調的連棟矮樓里,歲月的痕跡斑斑駁駁,輕輕飄散著浪漫的感傷。

也有人是因為愛上台北通往淡水的舊鐵道而愛上淡水的寫生路線,跟歐洲火車帶著印象畫家奔赴南法一樣,曾經,淡水也是火車出台北城以後,距離最近的風景勝地。畫家搭著火車去寫生,過了關渡就可見到河海相接處的水天連線。淡水還沒有如今熱鬧時,不少畫家直接在淡水設畫室。後來,淡水被觀光客占滿了,畫家便搭渡輪跨過河岸遷居八里,每天憑窗遙望還是看到淡水。所以,即使淡水的面貌已逐年改變,淡水仍然吸引畫家的目光。

南部也有一條河,與淡水有頗類似的吸引力,一樣有一些西式的政府部門建築,搭配著幽幽雅雅的西洋燈座,一到黃昏浪漫得不得了,這條河叫愛河!打從愛河還在泛小舟的時候,就有一些南部畫家描繪愛河晨昏淳美景緻,隨著愛河慢慢建設成都會重要的景觀河道,不僅成為高雄縣市學校校外寫生重要標的,據了解也有不少來自台灣各地的畫家,慕愛河的美景而來。於是有人說「北有淡水、南有愛河」!

結伴飛往蘭嶼寫生

跟淡水一樣擁有特殊藝術氛圍而吸引畫家匯聚的場域,早期有台北近郊的碧潭,後來則有差點變成藝術村的九份與金瓜石。有些地方雖不具備藝術家落腳生根的特殊性,卻有景觀的代表性,如關渡平原與山形奇特的觀音山、東北角海岸景觀、台灣中部壯闊的山水等。

也有執著於「畫家鄉」而作品數量可觀的,如李澤藩畫新竹、林天瑞畫高雄茄萣、李梅樹畫三峽。此外,也有校外教學的必畫地點,如台北新公園(今二二八公園),在過去環繞著台灣最早博物館的新公園,附近有知名的明星咖啡屋,頗具文藝氣息,不只常有學生戶外教學,也是許多畫家賦閑一日的繪畫好路線

台灣本島以外,意外地發現不少畫蘭嶼的佳作,湛藍清新的海岸風景、原住民人文風貌、熱帶風味住宅,對畫家來說,蘭嶼簡直遍地皆是題材,大約民國六十年代開始就常有畫家結伴搭著小飛機前往蘭嶼寫生。

整體來看,若要在博物館藏畫作中找出台灣十個最多作品的地點,淡水當然是第一名。其他很難排名,但大約可找出九個地區:九份、碧潭等台北近郊、北海岸、日月潭地區、玉山、太魯閣與橫貫公路、台南古跡、高雄愛河、蘭嶼。

蘭嶼

顏水龍因推動工藝運動而戀上蘭嶼,往來頻繁的蘭嶼之行,只為追逐蘭嶼原住民手工打造的船隻身影。當然,《蘭嶼風景》(1984年)里,裝飾華麗的船隻也成為主角。而在船隻之外,畫面中嵌入漁人、牲畜與花草,展現出醇美的鄉土風貌。而艷藍的天空、燦黃的陽光,更襯托這南方島嶼的熱帶風情。

北海岸

北海岸奇岩怪石的地景,很早就吸引畫家的注意,所以,大部分的畫家不約而同找到了野柳,用力描寫石頭與水紋的各種互動模式。陳慧坤的《野柳風景》(1969年,油畫),以「絕對忠實」的態度,由野柳漁港遠眺到基隆嶼,不過,豐富明亮的色彩,跟現在的景觀已有出入。

橫貫公路與太魯閣

以前人說,路開到哪裡,畫家的足跡就走到哪裡,在台灣,橫貫公路的開拓就是典型。其中,馬白水「融匯中西,貫通古今」風格展現在橫貫公路的風景名勝,有了令人神往的意境。《橫貫公路--太魯閣全貌》(1982年,左圖),雖用西洋水彩卻有彩墨一體的創新,墨線、皴染與色塊的並置疊合,充份展現太魯閣峽谷疊嶂峭壁的磅礴氣勢。

台南古跡

台灣島上較早開發的古城當中,台南算是最多古跡可回味的,赤崁樓、安平古堡、億載金城、孔廟……都是畫家取材的元素。郭柏川的《孔廟》(1956年)甚至不斷重復出現。大膽使用朱紅而恰到好處地展現傳統保守的台南特色。朱紅在宣紙上淡化開來,有點風華褪去的淡淡傷感。前景藍紫色系的樹木枝幹,頗令人意外地展現了時空交叉的錯覺。

九份

九份的變化以最近十年最為顯著,在此之前,人們一度以為這頹老的舊礦城就要變身為藝術家的天堂,沒想藝術家還沒真的匯聚,觀光客就占據了山城,現在看九份,必須躲人潮、躲突兀的建築、躲莫名其妙的「土產店」,不如回頭看畫!在風景的處理上,何肇衢畫《九份》(1966),與他慣有的處理風景的寫實手法有些不同,卻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山城屋宇錯落、柏油屋頂飄黑的特色。

碧潭與台北近郊

身為首善之都,大台北地區由政府的老建築到郊區湖光山色都常入畫,《台北總督府》(1916年,石川欽一郎)早期就曾經是全台灣畫家都想畫的地點。另一個學生戶外教學或談戀愛一定要去的地方就是碧潭,不過,同樣是碧潭,廖繼春的《碧潭》(1952年,油畫)山水的立體情調,硬是與馬白水寫意的《碧潭月夜》(1973年,水彩,左圖),彷彿兩處截然不同的風景。

玉山

台灣有將近四分之三的土地是山,崇山峻嶺,景觀不輸其他國家,但由城市郊山畫到中部高山,藝術家要多具備一份耐力與體力,由可通車的道路來到徒步才能找到的好視野,楊三郎到了晚年還畫出了《玉山》(1991年)。而黃朝謨畫的《塔塔加》(1999年,左圖),則是玉山的登山口,X型的交叉構圖,將筆觸化為色塊,層層書寫芒草、山勢、樹林的交疊!

高雄愛河

看到詹浮雲的《愛河余暉》(1963),恐怕很多人腦海里剎時出現問號,「愛河曾經這樣嗎?」畫愛河的人很多,南部畫家尤其流行。詹浮雲早年受陳澄波與林玉山啟蒙,兼擅膠彩與油畫。《愛河余暉》即以膠彩繪制,而且正好是畫家創作膠彩的巔峰時期。作品著重肌理、筆觸、構圖,以及強烈對比的色彩配置,暖色為主、寒色為輔,河邊房舍與水中木舟,呈現早期愛河恬靜的風貌。

日月潭地區

日月潭所在的魚池鄉,湖光倒映山色,予人不似在人間的縹緲美感,而把這種美感表現得最淋漓盡致的則是席德進。描繪魚池鄉的《風景》(1981年),以濃密的墨藍為山巒主調,中間還巧妙地布入一朵悠悠飄過的白雲,閑適的氣氛中彷彿也可想像白雲移動的時間感。飄緩的時間,面對著湖面的農舍,雖然恬靜卻不失鄉居的活力。然後,屋舍與山巒一起倒映在湖面上,波紋不興的清澈質感,充滿隱居的樂趣。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