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攝影標題
『壹』 風景攝影作品一般怎麼寫文字說明
一般寫風景拍攝的背後的故事,比如場景介紹什麼的,或是你的拍攝過程等,同時簡要的分析作品的構圖色彩意境等即可,要短小簡潔精悍
『貳』 怎麼看風光攝影作品的主題
風光攝影作品的主題一般說有直觀主題和隱喻主題兩類角度看,直觀主題好理解的,比如雪版野、瀑布權或風景里的小屋;隱喻主題是綜合照片的內容和氛圍,看其令觀看者引起思想共鳴是什麼方向的,比如色調上陰暗的色調容易引起壓抑、冰冷的感覺,陽光、通透、鮮艷容易引起開朗、愉快感覺;內容上、構圖上也有類似的聯想反應,假如這樣的觸動觀看者聯想的圖,能夠在引起簡單共鳴基礎上更上層樓,使得大多數觀者產生同樣方向的思想和理解,那這可以說這就體現是這照片的靈魂。你找一些世界級風景攝影大師作品,仔細琢磨後再看風景照片的名字,多看一些圖就會較容易感覺到了。有時,風景照片的主題可能很簡單,畫面也未必有什麼引起思想性的東西,但你看了會感覺一種情緒,這就是攝影師通過照片要傳達的主題和靈魂
『叄』 贊美「景色攝影」的句子有哪些
有一種草,葉子碩大,秋風下,依然蒼綠,只是叫不上名兒,卻有超強的生命力。
連續幾天陽光很好,晴空萬里,和風習習,更讓人體會到鄉村裡秋天的詩情畫意。
幸好今年沒有霜凍,朵朵棉花藏在綠色或褐色的大葉當中,層層疊疊,如白花錦緞,好美!
糖菜油綠。苦菜花發紫。蒲公英打著金黃色的小燈籠。雪白的棉花遍地芬芳。生命的感召力遠遠勝過秋的傷殘。
秋風浩盪,萬物遂即枯榭,朵朵棉花,款款情深,雁過聲聲,留不住秋意,不得不心生傷感,秋色有深到淺,倒是時光,不厭不倦,重復著莊稼人寂寞的日子。
這個小城,步入冬天就立馬變了顏色,還沒來得及等我換件衣服就開演了。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還沒想好,我不適合做主角,只能在配角方面下功夫,極力配合主角旦,生的表演。紅紅火火的演完這場戲,讓北方的冬天刮目相看。
雲霞升起來了,從那重重的綠葉的斡隙中透過點點金色的彩霞,林子中映出~縷一縷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淺黃色的薄光。
當落日沉沒銀灰色的暮露籠罩著草原的時候,你就會看見無數點紅火光,那是牧民們在燒銅壺准備晚餐。
夏天,草木個性茂盛,冬青樹的葉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樹枝繁葉茂,給人們撐起了一片濃濃的綠陰。
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麗:到處放射著明媚的陽光,到處炫耀著五顏的色彩,到處飛揚著悅耳的鳥叫蟲鳴,到處飄盪著令人陶醉的香氣。這是綠的世界、花的海洋。
仰首望上去,湛藍的天空下,陽光燦爛地做著背景,勾勒出高山那懸崖峭壁奇石怪壘的身架,更是把人們所有的崇敬和贊嘆都寫在了高處。
『肆』 風景攝影演講稿
黑暗抄中,
有人
按下快門,襲
引閃閃光燈,
凝固影像。
隨著
快門的
釋放,
光影後的
一絲絲靈異
也就此
被
激活。
無數的
過往喜怒,
無數的
未來設想,
隨之被引發。
按快門的人,
是行業里的
知名人、成功人、過來人,
有行業的從業者、管理者、旁觀者。
就讓他們按下快門,
引閃
我們的
思緒……
『伍』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風光攝影
攝影術發明的時候,尼埃普斯的第一張照片也是風光攝影。那是因為沒辦法,長達八小時的曝光,只能把鏡頭聚焦靜止的景物,隨著攝影術的發展,曝光時間縮減為半個小時,但是以風景為主要題材的狀況並沒有得到本質的改變。 所以在那個時代,攝影和繪畫並無本質的區別。加上照片主要是提供給畫家創作素材的視覺產品,追求畫意的效果,一時成為攝影師的創作追求。 這種狀況直至以動物膠質為原料的膠片感光材料發明才得以改變。曝光時間大大的縮減,人們可以通過相機捕捉瞬間的景象,於是,攝影作為一種現代傳播手段的特性終於顯現出來,它不僅是一種審美的手段,更重要的還是一種信息傳播的手段。在歐洲的人們,可以通過照片了解遠在中國的底層人民的生活和皇家生活。事實上,在攝影術還不完善的時候,已經有攝影師記錄了克里米亞戰爭和美國南北戰爭。這就是攝影擺脫唯美的風景走上本體特徵的歷史軌跡。講的再概括一些,即攝影就是攝影,攝影不是繪畫,攝影有它自己的題材和表達方式。 攝影術傳入中國,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這種攝影本體性的特徵並沒有被國人接受。除了少數知識分子如庄學本,大部分文人雅士用照相機玩起了中國古代的詩詞畫意,風花雪月。這其中集大成者便是以集錦攝影聞名的郎靜山。今天我們看郎靜山的集錦攝影攝影實際上是利用多次曝光等暗房技術,把各類攝影素材進行拼貼,營造中國古典詩畫意境的影像視覺藝術,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攝影。就像我們今天把觀念視覺藝術統稱為攝影,只不過是一個難以對當代藝術進行歸類的不得已而為之的折中稱謂。 圖一是郎靜山攝於1934年的《春樹奇峰》,這幅作品第一次入選英國攝影沙龍,確立他的國際地位。從此,郎靜山聲名鵲起,他日後的攝影活動就是以獲取歐美各國的沙龍攝影比賽獎牌為主要目的,蔚為中國攝影的一股風氣,而且至今陰魂不散。30年代正是世界政治格局波詭雲譎的時代,也是中國的多事之秋,以攝影為工具的社會關注和介入的報道攝影早在歐美盛行,但是,中國的攝影人卻還在把玩風花雪月,感世傷懷的圖像游戲,與其說他們是攝影者,不如說是用相機代替筆墨的中國古代文人士子和暗房技師。 奇怪的是,五四運動以降,中國真正進入了「現代化」進程,文學、美術、音樂等藝術領域了都歷經了脫胎換骨的「現代性」變革,為什麼唯獨攝影這門最具現代性的玩意兒在中國卻依然停留在如此傳統的層面上?是攝影器材昂貴的價格只能供有錢有閑的文人士子把玩所致?還是,中國根深蒂固的農業文明的文化習慣導致對產生於工業文明的攝影認識不足?或許兼而有之,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 49年以後的風光攝影,尤其是沙龍趣味的風光攝影遭到了來自官方的嚴厲狙擊。所謂的紅色攝影,是以新中國全新的社會面貌和社會主義建設熱潮的新聞攝影為主的。這個時期的所謂新聞攝影,其實完全是迎合官方意識形態,取消個人化視角的政治宣傳動員攝影。主角是翻身做主人的廣大工農兵,充斥著以高大全為審美趣味的單一的攝影語言。這期間也有贊美祖國山河,反映社會主義自然改造的「風光攝影」,也有賦予政治隱喻的風光。 張甸的《聲震山河》 敖恩洪的《油菜花》 很容易讓人想起矛盾的散文《風景談》,人可以改造自然,甚至可以成為社會主義的自然。這種自然觀也得到了攝影的視覺表現。 黃翔的《雨後黃山》是典型的反映祖國山河如此多嬌的作品,並成為一道藝術母題。 袁毅平的《東方紅》,廣角、仰拍、多次曝光等技術手段形成的攝影語言,象徵性的建構起高大全的審美範式。 李進的《仙人洞》。這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作品。作者李進實際上是江青的化名,她曾一度迷戀攝影,並請新華社資深攝影家石少華任指導。這幅經過後期製作的作品,因毛澤東題詩而一度被認為是反映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風光攝影。毛澤東在1961年題詞:「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數風光在險峰」。5年後,文革爆發。 從49年到文革,風光攝影醫改沙龍攝影趣味,被賦予了政治隱喻和意識形態標記,同時,也被取消了個人化的觀看,成為千篇一律的視覺製品。 文革以後一直到改革開放時期,攝影器材逐漸進入了千家萬戶,除了作為家庭留影紀念之用,一部分知識分子依然把風光攝影作為其拍攝的主要題材,城市近郊的農村景緻,旅遊途中的風光稱謂攝影人不厭其煩的拍攝對象,總體的看,除了少數攝影團體的突破創作,依然難改那種唯美的沙龍習氣。直到今日,此風潛滋暗長,愈演愈烈。我們在網上不難看到那些經過誇張的後期製作而變得面目全非的非自然的自然風景。 說到這里,不禁要回到本文的標題,與其說中國人為什麼喜歡風光攝影,倒不如說中國人為什麼難以擺脫風光攝影的窠臼?如果說以郎靜山為代表的風光攝影,是傳統文人置身社會之外的自娛自樂,並以此迎合西方話語霸權;那麼49年以後則是對政治話語的屈服和歸順,直至今天對風光的野蠻塗改,這期間的脈絡和視覺邏輯一直沒有變。我們中國人對攝影這個來自異域的工業文明的產物,遠非得心應手,並建立起自己的話語。我們的視覺靈魂,在骨子裡還是屬於田園牧歌式的農業文明。
『陸』 形容風景照片拍得美的詞語。
萬紫千紅 ,春暖花開, 鳥語花香 ,奼紫嫣紅 ,花紅柳綠
『柒』 風景攝影作品一般怎麼寫文字說明
攝影生,注重攝影手法,從手法上去表現主題,最後升華主題,一定要把自己放在攝影師的位置上去看待這張照片,你為什麼這么拍理由是什麼這樣拍有什麼作用,在中間加一兩句點題的名人名言。編導生你就只能從這張圖片的內容去解析主題,你看到什麼你能聯想到什麼,從你自己看到的去理解圖片然後注重表現主題
『捌』 拍攝優美的風景照片用什麼詞形容比較好
最好是根據出來的片子來形容~
這里給些參考
別有洞天
山清水秀,層巒聳翠,重巒疊嶂,青山綠水,山水如畫,山崩海嘯,山長水遠,山高水長,山光水色
春光明媚 (chūn guāng míng mèi)
明媚:美好,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鮮明可愛。
春寒料峭 (chūn hán liào qiào)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春和景明 (chūn hé jǐng míng)
春光和煦,風景鮮明艷麗。
春花秋月 (chūn huā qiū yuè)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春暉寸草 (chūn huī cùn cǎo)
春暉:春天的陽光;比喻父母對兒女的慈愛撫養。寸草:一寸長的小草;比喻子女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的無限感戴心情。
春回大地 (chūn huí dà dì)
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嚴寒已過,溫暖和生機又來到人間
春和景明 春光明媚 春寒料峭 春暖花開
春意盎然 柳暗花明 草長鶯飛 鶯歌燕舞
萬紫千紅 花團錦簇 花紅柳綠 奼紫嫣紅
滿園春色 含苞欲放 花枝招展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華秋實 春蘭秋菊 春暖花開 春山如笑 春光燦爛 春風和氣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華秋實 春暉寸草 春回大地 春蘭秋菊 春暖花開 春色撩人 春色滿園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殺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筍怒發 春蛙秋蟬 春意盎然 春意闌珊 紅情綠意 花紅柳綠 花香鳥語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滿園春色 柳綠花紅 鳥語花香 雙柑斗酒 尋花問柳 雨絲風片 鶯歌燕舞 雨後春筍 有腳陽春 暗香疏影 百花齊放 奼紫嫣紅 倡條冶葉 尺樹寸泓 出水芙蓉 摧蘭折玉 繁花似錦 凡桃俗李 紛紛揚揚 紛紅駭綠 風吹雨打 風花雪月 浮花浪蕊 孤標傲世 桂馥蘭香 桂林一枝 桂子飄香 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 紅衰翠減 鳥語花香
春風和氣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華秋實 春暉寸草 春回大地 春蘭秋菊 春暖花開 春色撩人 春色滿園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殺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筍怒發 春蛙秋蟬 春意盎然 春意闌珊 紅情綠意 花紅柳綠 花香鳥語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滿園春色 柳綠花紅 鳥語花香 雙柑斗酒 尋花問柳 雨絲風片 鶯歌燕舞 雨後春筍 有腳陽春 暗香疏影 百花齊放 奼紫嫣紅 倡條冶葉 尺樹寸泓 出水芙蓉 摧蘭折玉 繁花似錦 凡桃俗李 紛紛揚揚 紛紅駭綠 風吹雨打 風花雪月 浮花浪蕊 孤標傲世 桂馥蘭香 桂林一枝 桂子飄香 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 紅衰翠減 鳥語花香
春暖花開,春意盎然,滿面春風,春光無限,四季回春 綠草如蔭,春風和氣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華秋實 春暉寸草 春回大地 春蘭秋菊 春暖花開 春色撩人 春色滿園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殺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筍怒發 春蛙秋蟬 春意盎然 春意闌珊 紅情綠意 花紅柳綠 花香鳥語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滿園春色 柳綠花紅 鳥語花香 雙柑斗酒 尋花問柳 雨絲風片 鶯歌燕舞 雨後春筍 有腳陽春 暗香疏影 百花齊放 奼紫嫣紅 倡條冶葉 尺樹寸泓 出水芙蓉 摧蘭折玉 繁花似錦 凡桃俗李 紛紛揚揚 紛紅駭綠 風吹雨打 風花雪月 浮花浪蕊 孤標傲世 桂馥蘭香 桂林一枝 桂子飄香 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 紅衰翠減 鳥語花香春意盎然 柳暗花明 草長鶯飛 鶯歌燕舞 萬紫千紅 花團錦簇 花紅柳綠 奼紫嫣紅滿園春色 含苞欲放 花枝招展 百花盛開 春和景明 春光明媚 春寒料峭 春暖花開 乍暖還寒 萬物復甦 春風拂面 陽春三月 生機勃勃 春色滿園 鳥語花香 春深似海春光明媚 萬紫千紅 春雨如油 生機勃勃 春色滿圓
春意盎然 鳥語花香 春暖花開 百花齊放 和風細雨
春光明媚 春回大地 春暖花開 春意盎然 春意正濃
風和日麗 春花爛漫 鳥語花香 百鳥鳴春 鶯歌燕舞
夏天:烈日炎炎 百花爭艷 驕陽似火 電閃雷鳴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驕陽似火 揮汗如雨 大汗淋漓
鳥語蟬鳴 萬木蔥蘢 枝繁葉茂 蓮葉滿池
秋天:秋高氣爽 秋風習習 碩果累累 天高雲淡
秋高氣爽 天高雲淡 秋風送爽 秋菊怒放
秋菊傲骨 秋色迷人 秋色宜人 金桂飄香
果實累累 北雁南飛 滿山紅葉 五穀豐登 蘆花飄揚
冬天:白雪皚皚 寒冬臘月 寒風刺骨 冰天雪地
天寒地凍 北風呼嘯 滴水成冰 寒冬臘月
瑞雪紛飛 冰天雪地 冰封雪蓋 漫天飛雪
『玖』 風景攝影
一、風景攝影的特點 1 題材廣 我國幅員遼闊,風景攝影的題材十分廣泛。名山大川的壯麗景色,工業基崐地的蓬勃景象,農村田野的誘風光,城鎮建設的嶄新面貌,少數民族的風地人情等等,為風景攝影提供了取之不盡竭的豐富素材。 2 意境深 風景照片擅長以景抒情,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生動描繪,來表達或寄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風景照片一般都具有很深的意境,能引起人們的深刻聯想。一個有經驗的攝影者,總是善於尋找自然景色中最富有詩情畫意的形象,並用攝影藝術技巧把它們表現在畫面上。因此一幅好的風景照片,並不只是單純地表現自然外貌,也不是單純地追求形式上的美,色彩上和艷,而應具有深刻的主題 。 3 畫面美 大自然的美,經過拍攝者的藝術構思,技術加工,便成為畫面優美的風景照片。畫面的美,是直接為照片內容服務的。為了深刻表現照片的主題,在取景時,對與表現主題無關的景物,就不要納入畫面的構圖中。因為,如果只注意形式上的裝飾,往往會降低照片的感染力。 4 色彩鮮 自然界各種景物的色彩極為豐富,當這些景被記錄在彩色感光片上時,就使得風景照片的色彩格外豐富、鮮艷。即使記錄在黑的感光片上,畫面景物的層次也十分豐富。這是風景攝影區別於其他攝影的又一個特點。 二、 風景攝影的一般要求 1 主題要鮮明 在拍攝風景照片之前,一定要有明確的拍攝意圖,照片的主題 和表現內容,心中要有設想。根據這一要求,在拍攝風景照片時,要大膽取捨,把不必要的,雜亂的景物從畫面上避開,使主體在位置遠近、形體大小、色調對比上都能處於主要地位。使畫面集中,生動而優美。 2 特點要抓住 風景照片要反映不同的地方特色,使照片的表現力大大增強。在拍攝工業風光,城市風光,農村風光時,除了要注意反映地區特色外,還要注意時代 的特色,要拍攝那些最能反映我們時代本質的畫面。 3 重點要突出 拍攝表現我國自然界新事物,新面貌的畫面,是風景攝影的主要任務,也是拍攝的重點。風、花、雪、月、小橋、流水等小景,固然可以調節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但不能把它作為重點來表現 。 三、 風景攝影實踐 1 空間的表現 風景照片所攝的景物,要前後分明,有一定的深度,這樣才能增加表現力。利用逆光可以加強空氣透視,並從色調上分清前後景的距離。利用濾色鏡,也可加強或減弱透視感。早晨或傍晚拍攝風光,可以利用雲霧,使景物具有遠淡近濃的透視效果,增加照片的空間感。因為雲霧能反射陽光,遠處霧濃,反射光線強,底片感光多,景物色調就淡;近處霧薄,反射光線弱,底片感光少,景物色調就濃。 2 時間的表示 一張風景照片,要交待拍攝的時辰。清早,遠景處於濃霧的籠罩中,顯得朦朦朧朧。這時太陽從東方出來,透過晨霧散射出光茫,能給人以清新悅目,奮發向上的感覺。傍晚,火紅的夕陽散發出絢麗的霞光,給周圍的景物披上濃裝,配上適當的濾色鏡拍攝,畫面的氣氛更加濃烈,富有感染力。拍攝城市風景和工業風光,可以利用夜晚的燈光,渲染夜間活動的氣氛。 3 天氣的表現 風景照片為交待畫面的背景,增強藝術效果,往往很注意天氣的表現 。拍攝雨景,霧景,由於雨水,霧水的反射作用,光線產生變化。有時能獲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在陽光下拍攝時,前後景物容易疊在一起,不易分辨,有時利用濾色鏡作用也不大。但是,在雨天、霧天拍攝,照片的效果就大不一樣。朦朦細雨水的反射,能把景物、燈光映成倒影,使畫面非常優美。 雪景的效果也很別致,下雪時光線昏暗,這時拍攝雪感難以表現,當陽光出來直射地面積雪時,會出現雪面光亮而景物鮮明的景象,這時如果加用黃濾色鏡,用逆光拍攝,雪地的影調層次就能顯得豐富,雪的質感也比較強。雪面反射光線的能力強,拍攝時要戴遮光罩,以免反射光線進入鏡頭。逆光拍攝的曝光時間,應按景物的陰暗部分計算。雲彩,對於風景照片具有點綴裝飾,豐富內容,調整畫面構圖的作用。常見的雲彩有浮雲、朵雲、片雲、條雲、魚鱗雲、雲海等,應該根據季節特點和照片內容來選擇。拍攝時,加用淺黃,中黃濾色鏡,可以增加雲彩的效果。 4 焦點的調節 風景照片切忌前景模糊,它會使人產生不快的感覺。因此應該對准主要被攝物調節焦點,使前景越清楚越好。如果使用小型照相機,加上廣角鏡頭,幾乎在拍攝風景的任何情況下,都能保證必須的清晰度。但這樣的清晰度對照片的整個深度表現並無好處,因為照片的意境減弱了,風景一目瞭然,沒有趣味。為確保風景照片的意境,景物清晰度的范圍不宜放得太大。應該把畫面的最大清晰度用在主要被攝體和前景上,而使所有遠處的物體稍微散焦。這樣,畫面的層次豐富,主次分明,意境較深。 5 曝光的控制 風景照片的曝光,應以主要被攝物為准,要求對它要獲得准確的曝光。同時,風景陰景部分也必須保證曝光量,因此,根據被攝主體確定的曝光量,常常需要稍稍增加,以便表現出陰影部分的細節。一般地說,以夕陽做背景的剪影照片,要根據景物光亮部分進行曝光。而對於深邃幽暗的森林景色,或者被逆光照明的風景,則應該根據景物的陰影部分曝光,而且最好能使用寬容度較大的感光片。 拍攝有動體出現的風景 ,曝光時間要短,特別是動體們於前景的時候。而拍攝瀑布、噴泉以及浪花的風景時,曝光時間不宜太短,否則會把水拍成凝結一樣,失去動勢,一般以1/10-1/50秒為好。拍攝焰火的景象,快門速度也不宜短,必須以秒計的曝光時間,使畫面上能看到焰火行程的全部痕跡。拍時,需將照相機架在三腳架上。如果景色中的天空、海洋、湖泊或雪景在畫面上占很大面積,曝光時間必須減短。另外,使用濾色鏡時,要考慮到它的倍數,適當增加曝光量。 6 動體的安置 人物和其它運動的物體,如火車、汽車、輪船、飛機等,出現在畫面上,會使風景更加生動,使靜止的畫面產生動感。但動體的活動要與畫面其它景物 相協調,無論人的神情、動態、姿勢和其它動體的大小、方向,在畫面上都要安置適當,既不喧賓奪主,又不成為累贅。為了拍攝有動體出現的風景照片,必須使用感光寬容度大而感光速度高的感光片,否則,就不可能運用濾色鏡,也不能充分使用較小的光圈。 日落和日出拍攝的小技巧 日出日落風光照是旅遊攝影愛好者必不可少的題材。攝影,表現的是光與影的效果,而日出日落時分,太陽的光線角度低,光質柔和並且呈現出暖色調,整個畫面充滿著誘人的魅力,因而是風光攝影最佳時機。 拍攝日出日落,首先要把握好太陽升起落下的時機,以及具體的位置,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時間和位置。當太陽完全升起後不久,光線由紅轉白,原本的光影氛圍亦隨之消失。所以說,拍攝日出日落一定要在太陽剛剛升起或即將落下山脊(海平面)的時候按下快門。 在取景構圖上,攝影者應將太陽放在畫面的右或右上角處。初學攝影者切忌將太陽放在畫面正中,或者整個畫面只有一個孤零零的太陽特寫鏡頭,就一般旅遊者攝影者來說,用100-300mm焦距即可,沒有前景或天空彩襯托的日出日落風光照是毫無意義的,只能做為備用資料(攝影人俗稱「齋黃」)。 由於拍攝日出日落都是逆光,所以在山區前景無水面反光拍攝日出日落時,攝影者要注意天與地的反差過大,即天空的曝光足夠,而大地曝光欠少,表現不出畫面暗部細節,這時候最好在鏡頭前裝上灰色漸變鏡,平衡畫面上部和下部過大的反差,並加大一級曝光量。在拍攝前景為水面反光良好的日出日落風光時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另外,如果攝影時天空亮度太大,或為了營造一種特殊的色調,可以在鏡頭前加裝高堅的日落鏡。 就目前135AE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來說,在拍攝日出日落時,對准太陽旁邊上方的天空區域測光即可,你也可以有意增加或者減少曝光量多拍兩張來比較一下效果,控制自己需要的影調。在對焦方式上,最好關閉自動對焦功能,免得鏡頭找不到焦點來往轉。可採用手動對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