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景色
⑴ 文井鎮的四川省蓬溪縣文井鎮
文化、旅遊資源豐富享譽西南的川中名山「高峰山」,坐落在文井境內,距縣城25公里,距文井場鎮4公里,山上樹木蔥郁,古柏參天,風景秀麗,景色迷人。山上古剎「高峰寺」始建於唐初,續建於晚清,為川中第一名剎而飲譽海內外,殿內樓閣按「金鎖八門」、「六十四卦象」縱橫排列,深蘊「道妙玄機」,構成迷宮建築群,在全國宮觀、寺廟中實屬罕見,享有「川北迷宮」之稱。民國時代軍政要員林森、何應欽、孫科、於佑任、馮玉祥等來此游覽避暑並提額30餘匾。被政府辟為道家文化場所,賓客如雲,系四川三大道觀之一。2005年12月22日,號稱「天下第一老子」的老君像落成開光,由1998塊石頭塑成,共36米高,坐落在高峰山西側山腰,巍峨雄壯,栩栩如生。2005年5月,四川博遠傳媒有限公司投資上百萬元在高峰山拍攝電影《天機》,在全國上映,這樣更增添了高峰山文化氛圍和知名度。高峰山已實現年接待遊客20餘萬人次,旅遊總收入已達2400萬元。
坐落在文井鎮花池塘村的「精忠祠-岳飛廟」始建於清代,後經當地政府傾力打造,現已成為川中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岳飛祠是紀念愛國英雄岳飛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地方,每年接待遊客上萬人次。
全鎮產業優勢凸顯,被稱為文井三寶的「文井土雞」 、「土雞蛋」 、「麻道姑豆薣」等著名品牌,現已遠銷成都、重慶、南充、遂寧等大中城市、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⑵ 四川遂寧有什麼出名的風景地呢
遂寧有「八大奇觀」
都是為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胡亂編造的(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不過算不算奇觀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奇觀之一:世界侏羅紀公園——龍鳳峽 龍鳳峽位於遂寧市射洪縣明星鎮境內。其地貌景觀獨特,有溶蝕洞穴、階梯瀑布、沉積波痕等奇妙景觀,有分布集中、保存完好的硅化木和恐龍化石遺跡,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數量最多、保存完好的一億五千萬年前的原關於統一我市生硅化木森林,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和旅遊觀光價值,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四川射洪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佔地面積12平方公里。2010年,第八屆國際侏羅紀大會將在這里舉行,這是首次在亞太地區召開的國際侏羅紀盛會。
奇觀之二:中國人造衛星回收基地——遂寧 就人造返回式衛星而言,選定合適的回收區域,對於成功回收具有決定作用。遂寧因處在特殊的經緯度上而被確定為我國人造返回式衛星的回收基地。1979年11月,遂寧被確定為我國第一顆人造返回式衛星回收地而受到世界的關注。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先後發射的數十顆人造返回式衛星,絕大多數都將遂寧確定為回收地並准確落入預定區域。遂寧已成為「天之驕子」——中國人造返回式衛星的港灣。
奇觀之三:中國第五大發明——卓筒井 北宋慶歷年間,遂寧人發明了卓筒鑽井技術,可汲取地下千米深處的鹽鹵,揭開了人類用鑽井方法開采地下深處礦產資源的序幕。卓筒井的發明,使地下鹽鹵、石油、天然氣等礦產得以開發和利用,加速了人類文明歷史的進程。《中國井鹽科技史》載「卓筒井技術的發明堪與指南針、火葯、造紙術、印刷術等重要發明媲美,它是近代石油鑽井之父」。《中國科學技術史》稱卓筒井為繼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2006年,「大英卓筒井深鑽汲制技藝」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奇觀之四:神秘北緯30度——中國死海 1億5千萬年以前,劇烈的板塊運動在北緯30度上形成兩個驚人相似的內陸湖,一個是裸露地表的中東死海,另一個則是深藏遂寧大英縣境內的地下古鹽湖。依託豐富的地下鹽鹵資源,遂寧積極吸引民間資金,成功打造「中國死海」,再現了中東死海的神奇魅力。「中國死海」景區的橫空出世,引領著大型參與性體驗互動旅遊的新時尚,年接待國內外遊客達百萬人(次)以上,創造了四川旅遊神話。「中國死海」正以寬廣的胸襟擁抱遠道而來的客人。
奇觀之五:中國皇家禪林——廣德寺 被譽為「西來第一禪林」的廣德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是唐代高僧克幽禪師的出家之處。克幽禪師是唐中宗的孫子,唐玄宗的侄子。廣德寺以其皇家「血緣」而深受歷代帝王恩龐,曾得到唐、宋、明9位皇帝的11次敕封。珍藏於寺內的聖旨坊、九龍碑、善濟塔、緬甸玉佛以及宋、明兩朝皇帝敕賜的觀音珠寶印,無不印證著皇家禪林的尊貴。廣德寺規模宏大,建築精美, 2萬多平方米保存完好的盛唐風格寺廟建築群,更彰顯出這里的王者氣度。廣德寺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奇觀之六:觀音朝覲聖地——靈泉寺 靈泉寺始建於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遠在一千多年前就已成為佛教聖地。民謠:「觀音菩薩三姐妹,同鍋吃飯各修行,大姐修在靈泉寺,二姐修在廣德寺,只有三妹修得遠,修在南海普陀山」印證著靈泉寺作為觀音道場的久遠。靈泉寺觀音殿內有一泉,被稱做「觀音聖水」,雖處絕頂,但千百年來不溢不涸,色碧味甘。民間認為此水可祛病延年,慕名前來飲取者絡繹不絕。蘇東坡曾為它賦詩一首:「泉泉泉泉泉泉泉,古往今來不記年。玉斧劈開天地髓,金鉤釣出老龍涎。」林則徐曾贈「香林德水」匾額懸於觀音殿,流芳於世。
奇觀之七:世界文化瑰寶——國寶宋瓷 1991年,在遂寧城南金魚村發掘出中國最大的一宗宋瓷窖藏,其數量之多,價值之高,令文物界、史學界為之震撼。在出土的985件精美瓷器中,國家一級文物達29件,其餘均為國家二、三級文物,其中荷葉蓋罐、刻花梅瓶、龍耳簋式爐等更是彌足珍貴。孤品荷葉蓋罐被稱為中國「三大國寶之一」而享譽中外。2003年,遂寧修建了全國唯一的專業宋瓷博物館,前來參觀的文物專家、收藏愛好者和中外遊客絡繹不絕。遂寧宋瓷先後到新加坡、日本、香港、澳門和北京、上海等地展出,引起極大轟動。
奇觀之八:古老的東方仙畫——寶梵壁畫 寶梵壁畫現存於蓬溪縣寶梵寺內,共87幅、近200平方米。這些壁畫均以佛教故事為題材,所繪法像103人,各具情態、栩栩如生,天上人間融為一體,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超凡的藝術魅力。《中國繪畫史》、《中國名勝詞典》等十餘種辭書對寶梵壁畫均有文字記載,稱其可與敦煌壁畫媲美。宗教界尊此畫為禪宗秀跡,繪畫界贊美其有畫聖吳道子筆意,文博界譽為蜀中明代壁畫代表作,民眾敬之為仙畫。寶梵壁畫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⑶ 蓬溪縣的風景名勝
高峰山:在文井鎮高峰山村,海拔547米,在山頂可眺望60華里內的景物。山上有唐貞觀二年(628年)建的高峰寺,山腰尚存宋,元石徹寨垣殘跡。罐金山:在文井鎮白象村,海拔523米。順天寨:在文井鎮新林的順天村,海拔520米。
赤城湖
赤城湖風景名勝區地處四川盆地中部,位於東經105°33′45″至105°45′00″,北緯30°45'00″至30°53′38″之間。赤城湖水庫始建於1976年,集雨面積101.4平方公里,正常庫容308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2745萬立方米,有效灌面5.2萬畝。有3條乾渠和12條支渠,總長140.12千米,貫穿8個鄉鎮。
中國·紅海中國·紅海」彰顯「自然之紅」、「革命之紅」、「文化之紅」,讓人置身於「紅的海洋」,領悟「紅運吉祥」。
紅海的景觀豐富多彩。「中國·紅海」集旅遊度假、運動體驗、休閑娛樂、婚慶養生、生態宜居於一體,有紅運廣場、不言坡、定海神針、長壽谷、三亭三樓、光棍山、仙人山、三大宮祠、龍寶坊、詩碑長郎、自行車騎游車道兒童樂園、水上項目、夢圓山莊等景觀20多處。
北南觀山
北南觀山系分布於馬桑溪之東的眾山丘,東與西充,南充相鄰。北南觀山:在新星鄉北南觀村,海拔500米。
馬鞍山:在文井鎮普光的五賢村,海拔543.5米。望城山:在赤城鎮附西的周家店村,海拔513.7米。在山頂可望見赤城,故名。插旗山:在赤城鎮附西的金仙寺村,海拔501.8米。1958年勘探石油曾在該山頂插旗作標記,故名。貓貓山:在赤城鎮附北的白毛溝村,海拔450.4米。
金山寺山
金山寺山系分布於蓬溪縣城周圍的眾山丘。金山寺山:海拔480米,山頂有明弘治年間(1488~1505)修建的金山寺,1957年失火,化為灰燼。石魚山:位於縣城解放路赤城植物油廠後。明正德元年(1506),在山腰鑿石建祠得魚化石,故名。有泉水從魚化石隙溢出,其味甘洌,長年不斷,有人鑿井蓄泉供人飲用,人稱魚泉,故又名魚泉山。蓬萊山:與石魚山相依,海拔385米,為縣城東最高山。赤城山:又名寶瓶山,為縣城東街後山,海拔382米。印盒山:位於縣城西門內,因形似印盒,故名,海拔350米。書案山:位於縣城南,蓬溪中學建在其山麓,因山形如書案,故名,海拔365米。
曠繼勛公園
四川省蓬溪縣(蓬山州)城區萬和大酒店向北行50米之山上。為紀念四川省第一個縣級政權機關-----四川省蓬溪蘇維埃的建立者曠繼勛烈士而修建。山中建有「曠繼勛紀念館」(徐向前題字)。曠繼勛公園是四川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園以來,已經成為四川人民的一重要的青少年兒童學習愛國知識的樂園。
常樂寺
位於蓬溪縣西22公里的黃龍山麓有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常樂寺,寺院名幽額有「黃龍吐瑞」四字。常樂寺的廟產富饒,給養、香火不仰於暮化。寺僧文化素質較高,常與縣中文人交往談古論今。寺境幽深,靈木古樹達數百株,遮天蔽日,是旅遊避暑的上上福地。寺址地處平坦,鄰常樂鎮百步,車馬通達,極利遊客及信眾度瞰禮佛。寺內藏經樓是文人聚會場所。四壁丹青詩文,樓儲名家宏篇,頗耐遊客品題。2007年為四川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啟動國家級文物單位的申請工作。
⑷ 蓬溪縣赤城湖早中晚的風景作文
我們剛來到第一座島,就對萬佛湖產生了欣喜和熱愛之情。島嶼里花草盡情內地怒放,樹木姿容態掩映,蓊蓊鬱郁。鳥兒花兒草兒都各有各的形態,美麗動人生動形象。我們一船人都不禁為此而贊嘆。島中小路盤曲卧龍,順著小路走我們發現了一座吊橋。撐著一把傘,走在上面,不知不覺中閉上眼睛感受微風帶來的清新,感受大自然的擁抱。漸漸睜開眼睛我們看到一碧萬頃的萬佛湖中挺立著一座佛像,那是彌勒佛。再往橋的另一面望去,有一座樓閣,還有風水寶地「五老觀太極」。繼續前行,看到一座綠色蔥蘢的島嶼,聽導游說那是「鳥的天堂」,可是我們並沒有看到一隻鳥兒。我們好奇地走了過去——一隻鳥,兩只鳥,三隻鳥……紅的、綠的、藍的,各種顏色的鳥兒在我們眼前劃過一道道動人的弧線,如同彩虹一般,絢麗多姿。我不禁感嘆一聲:「我真想變作一隻鳥兒,同它們一起飛翔,感受這大自然的自由!
⑸ 四川遂寧有哪些風景
旅遊景點一、皇帝賜封著名觀音道場——廣德寺
廣德寺,坐落在遂寧城西2公里處的卧龍山間,是皇帝賜封的中國觀音的著名道場,是遂寧獨具魅力的旅遊資源品牌。寺園森林330餘畝,廟宇建設規模之大名冠全川,明代原始建築居於全省之首。始建於唐代開元年間(713-741),距今已有1280多年歷史。唐大歷十三年(788年)敕封為「禪林寺」,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敕名「廣德寺」。
廣德寺是唐代高僧克幽禪師出家之處。克幽乃唐中宗孫子,唐玄宗侄子。民間相傳,克幽禪師是觀音的化身。自克幽禪師開山闡教以來,歷代高僧輩出,主領川、滇、黔300餘山,曾獲歷代帝王11次敕封,被譽為「西來第一禪林」。據《歷代法寶記》記載,木棉袈裟傳於廣德開山法師克幽。克幽禪師兩度被引入宮講經說法,被封為護國禪師,唐代宗賜名「克幽」,並賜予紫衣袈裟。廣德寺能歷久不衰,屢受帝王器重,除了克幽禪師的德行外,還與他的身世密切相關。
廣德寺成為全國著名的皇帝賜封的觀音道場時,南海的觀音道場還未修建。寺內有目前國內尚存的規模最大的盛唐風格的寺廟建築群,而珍藏於廟內的聖旨坊、九龍碑、宋明玉印、緬甸玉佛、善濟塔等稀世之寶蜚聲中外,無時不在昭示世人,這里是中國觀音的著名道場。
進入廣德寺山門,迎面可見聖旨坊屹立在十分級台階之上,是寺廟迎接皇帝詔書的地方。坊形如冀,高18米,長12米,寬2.5米,由四根大紅色圓柱支撐,兩側作五踩斗拱,中間為七踩斗拱,坊正中上端豎題「聖旨」二字。聖旨坊被專家定為全省獨存。峨眉山奉迎聖旨,出廟門十里。廣德寺卻在廟中,可見位尊之極。寺中珍藏的九龍碑(宋碑)記錄了唐宋時期前後九個皇帝對廣德寺的賜封和褒獎,讓人領略到什麼是皇恩浩盪。皇帝御賜鎮山法印,在全國屈指可數,廣德寺獨得兩枚玉印,為稀世珍寶,足見地位之尊。宋代真宗趙桓,賜「敕賜廣利禪寺觀音珠寶印」。明代武宗賜「敕賜廣德禪寺」,玉印用中文、緬甸文、僧迦羅文、巴利文四種文字刻成。
善濟塔位於大雄寶殿之西,觀音殿之後(俗稱肉身塔),是一座方形塔,塔高22米,石結構,初建於唐宗德宗貞元三年(787年),系唐代高僧克幽禪師掩骨之所,雖經千年塵風俗雨而巋然無損。
廣德寺因為是民間公認的著名觀音道場,因而歷代帝王賜予了它無與倫比的恩寵,它的皇家禪林氣象在西部獨一無二。
二、中國最早的著名觀音道場——靈泉寺
靈泉寺位於遂寧城東4公里,始建於隋朝開皇初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寺中勝跡不勝枚舉,它們無時無刻不在印證著觀音三姐妹在此修行的美妙傳說。
山頂觀音殿內有一泉,泉中之水人們稱做「觀音聖水」,千百年來始終不溢不涸、紺碧甘美。民間傳說此水可祛病延年,慕名前來飲之者絡繹不絕,宋代蘇東坡曾題「七泉」二字於岩壁,林則徐贈「香林德水」匾額懸於觀音殿並流芳於世。
梵音亭一側有三口相距不到1米的古井,水至井口的深度竟各不相同,其中最深的井終年泉水滴答,聲音清脆而悠遠,其餘二井靜默寂然,人們說,那是妙善公主在給兩位姐姐娓娓講著佛法。
連根樹是三枝主幹根部緊緊相連的古樹,人們說它象徵著本是同根生並於靈泉、廣德修行的大姐、二姐與遠在南海普陀山的三妹遙相呼應、息息相通。觀音柏在離地面2米左右,分成了三枝,在人們心目中,她早已成為觀音三姐妹形神不離、齊心向佛的形象化身。
寺廟前山門外為規模宏大的觀音廣場。觀音廣場呈巨大的圓壇形,上下共三級,每級之間的石壁上均鑲嵌著陶制觀音塑像,共計一萬有餘,故此廣場又名萬佛廣場。圓壇正中央為三面觀音鍍金塑像,立於高高的蓮台之上,儀態端莊,氣象萬千。
氣勢恢宏的觀音閣,高48米,共7層,56個角。閣內供奉著凈高18.6米、全國最大的室內觀音。觀音閣耗資2000萬的建設資金,全部來自海內外特別是東南亞遊客的自發慷慨捐助,足見世人對靈泉觀音道場的高度認同,寄託了人們對真、善、美的無限嚮往和追求。
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觀
「丘壑無奇山自好,青山綠水任逍遙」。綿延起伏的紅色丘陵,孕育了遂寧獨具特色的山水園林和人文景觀游。
子昂故里——金華山
金華山位於射洪縣城北20公里的金華鎮,因其山貴重華美而得名,被譽為川中名山,是開初唐一代詩風的傑出詩人陳子昂少年時代的讀書之所,留有讀書台古跡。金華道觀位於金華山前山,又名玉京觀,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已有1400多年歷史,唐代重建時更名為大華觀,宋英宗治平二年賜名玉京觀。道觀坐北面南,依山取景,層疊而上,有六殿、五樓、三洞、二院、二門,結構謹嚴,布局合理。山上有觀音堂、葯王殿、二賢祠,薈三教文化共處一山。山門石刻「蔚藍洞天」四個字為宋代黃庭堅手書。玉虛閣石碑刻「蔚藍勝景」迴文詩一首,字形龍蛇飛舞,順念倒念皆成詩句。其風景名勝、文物古跡,千年來雖遭風雨剝蝕,仍然古貌猶存,聲名愈顯。穿過雕梁畫棟的虹飛橋,就到了金華山前門。順著石階往上看,共有365級石階,拾級而上,可依次參觀靈祖殿、冥王殿、東岳殿、祖師殿。在寬敞的祖師殿,可看到石龍龍頭、鐵燈桿、長廊、古柏。石龍全長180米,堪稱世界上最長的明代石龍。真武祖師是金華山供奉的正神,出道飛升的日子為農歷三月三,因此有金華三月之廟會。
繼續前行,可看到的六角亭就是玉虛亭,是陳子昂青年時代讀書的地方。陳子昂家境富裕,十五、六歲還是一個任俠放縱的公子哥,十八歲慨然發奮,在這兒閉門苦讀三年。
在後山梧崗嶺上,乃是遷建的陳子昂讀書台。門額藍色框內用碎石鑲嵌的四個大字「古讀書台」。陳子昂青年時代塑像後面的木刻是陳子昂《感遇詩》38首和唐代盧藏用撰寫的《陳柏玉先生別傳》。陳子昂一掃六朝綺靡文風,創造了剛健、朴實清新的文風。大詩人杜甫晚年居蜀時,曾杖策遠來讀書台瞻仰,登金華山憑欄眺望,留下《野望》詩一首。今讀書台門聯所刻,「亭台不落匡山後,杖策曾經工部來」,記下了杜甫對唐代革新者的崇敬。
川中西子湖——赤城湖
赤城湖位於蓬溪縣城西8公里,因縣城為赤城鎮而得名。有長堤晨霧、赤霞蔚起、湖山攬月、青幽花雨、畫閣迎春、煙波戲鱗、彩虹連珠、畫舫集萃、汀洲聽鶴、西苑夕照等二十餘處景點。湖首東岸濱臨縣城,湖面廣闊,群山環抱,巧妙利用山水、島嶼和湖岸建成各種景點,山光水色,繁花綠樹,亭台橋榭,回欄曲橋,匯成了稱勝一方的「川中西子湖 」,人們贈之「赤湖溶金」來概括赤城湖全部景觀,日本、德國、美國以及港澳台胞遊客又以「小西湖」譽之。為紀念在蓬溪發動牛角溝起義,在川第一個豎起工農革命政權大旗的鄺繼勛烈士,景區內建有鄺繼勛烈士紀念館。
川北迷宮——高峰山
高峰山位於蓬溪縣北二十五公里,海拔547米,有「川中第一峰」的說法。因獨特的八卦迷宮建築,又有「川北迷宮」的美稱;因方方面面求之者的應驗率很高,還有高峰神靈的傳說;秀麗的自然風光和遠離城鎮的喧囂,有「是一蓬萊」的贈匾。高峰山上對聯、匾額甚多,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蘊。山上羅衣秀才的傳說、王師祖仙說,極富神秘色彩。
高峰山,是得天獨厚的靈岳福池,曾是以道為主,兼儒、佛文化的送佛場,今是龍門正宗的道教活動場所。始建於初唐,續建於晚清,擴建於民國。是得國民政府眾多元老崇敬的寶剎,受國內十八行省朝拜的玄都。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曾題匾額「為善最樂」譽之。
高峰山座西面東,有三大自然景觀:山上樹木蔥蘢,覆蓋全山。全山上有上百年乃至上千年古柏500餘株,均向寺生長,此為一;遙望高峰山,恰如綠色寶塔巍然屹立,環山有8條山系,恰似8條巨龍回首高峰,高峰山頂,又形似長龍,且以唐代古剎為龍頭,有如九龍翹首捧太極,此為二;高峰山有東西南北「四道寨門」,方便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們,四寨門尤以東、西寨門看得最寬最遠,現修建了一處觀景台,可看日出、夕陽、雲海、風景之美妙,絲毫不亞於五嶽,此為三。三大自然景觀,自然樸素,靈秀宜人,極富道存韻致,又多田園情趣,正是親歷傳統、回歸自然、休閑悟道的好去處。2003年底,高峰山被評為國家AA景區。
佛中之聖——寶梵寺
寶梵寺為蓬溪敕建古剎,位於蓬溪縣城西15公里的寶梵鎮境內。寺始建於北宋,稱羅漢院。治豐元中(公元1064年),宋英宗趙暑敕賜為「寶梵寺」,意即佛中之聖,梵中之寶。明景泰元年重建。建築面積為1852平方米,大雄殿氣宇軒昂,蔚為壯觀,建國後古建築學者贊其「設計精細,結構嚴謹,形式美觀,基礎牢固」,譽為明代中期建築的佳作。大雄寶殿內87幅、181.5平方米壁畫中外馳名,宗教界尊此畫為禪宗秀跡,繪畫界贊美有畫聖吳道子筆意,文博界譽為蜀中明代壁畫代表作,群眾敬之為仙畫。《中國繪畫史》、《中國名勝詞曲》、《中國建築工藝辭典》、《藝苑掇英》、《世界美術集粹》(日本編著)等十餘種辭書對此壁畫均有文字記載。
中國死海
來自於一億五千萬年前地球的兩次造山運動在大英縣形成的地下古鹽湖盆地,其海水(鹽鹵水)的儲量十分豐富,目前已探明的儲量就高達42億噸。「中國死海」海水含鹽量超過了22%,以氯化鹽為主,類似中東「死海」,人在水中可以輕松的漂浮不沉。中國死海的海水中富含鈉、鉀、鈣、溴、碘等40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經國家有關權威機構驗證,對風濕關節炎、皮膚病、肥胖症、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具有顯著的理療作用,並且可以充分的舒緩疲勞、緩解精神壓力,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研究資料顯示,人在死海中漂浮一小時,可以達到八個小時睡眠的功效。
中國死海旅遊度假區依山傍水而建,規劃控地5000畝,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2003年十一黃金周推出的景區一期工程總投資約6億元人民幣,佔地2000餘畝。「中國死海」旅遊度假區主要利用了大英縣盛產的該種獨特鹽鹵資源,以「死海漂浮」為主,結合了現代水上運動、休閑、療養、保健等要素,建設形成的一個集新穎性、時尚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旅遊度假勝地。
中國「死海」位於四川大英縣境內,距離成都114公里,距重慶180公里達成鐵路、成南高速公路傍城而過。
卓筒井
卓筒井位於遂寧市大英縣城西卓筒井鎮。大英發現鹽鹵資源有上千年的歷史,經國家儲委認定的大致有10億噸鹽鹵資源儲量。大英縣境鹽鹵分布在蓬萊、象山、卓筒井、河邊、玉峰等地。其深層鹽鹵礦上礦層食鹽面積22300km2,鹽層厚3.5~151.11m,下礦層面積34,000km2,鹽層厚2.5~119.16m。四川是中國井鹽的主要產區。縣境內「大英卓筒井」和大英場積淀了千年鹽鹵文化。民國時期,川北多布有卓筒進,大英擁有108灶1711進,年產量達4000餘噸。至今,還有「大順灶」等18眼井保存著。
享譽世界的大英縣卓筒井已向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鹵的鹽井,「鑿地植竹,為之卓筒井」。起源於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年)的大英縣卓筒井鑽探取鹽技術,比西方早七八百年,使地下深處的鹵水第一次得到科學的開采,在開采鹵水的過程中,人類發現了埋藏在地下的油氣資源。其鑿井工藝技術開西方近代蠅式頓鑽鑽井方法的先河,雖然經歷了近1000年歷史,其古老的工藝流程仍保存得相當完整。中國發明卓筒井技術甚至被《中國鑽探技術史》、《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國井鹽科技史》三書譽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和「世界石油鑽井之父」。卓筒井是世界鑽探深井的始祖和活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現存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活著的恐龍」。
卓筒井工藝流程包括打井、取鹵、曬鹵、制鹽等四個步驟。現僅在大英境內存有9灶41口為樣的鹽井,分布在關昌、青木、快活嶺、三興、英家橋、青和等六個村方圓6公里范圍內,其鑿井、吸鹵、煎鹽等生產工藝流程,基本上保持了宋代卓筒井的基本特點。它持續近千年,生產未中斷,對研究中國鹽業史和鑽井史具有很高的價值,受到鹽業專家的高度贊譽。
四川宋瓷博物館
四川宋瓷博物館位於四川省遂寧市明月花園小區西山路,佔地12畝,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博物館立足於本館特色,通過實施改造工程,以全新的建築外觀、精緻高雅的陳列展覽吸引了大批觀眾,成為了城市的標志性文化設施,被評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校外活動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四川宋瓷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種類繁多,現有藏品11454件,以書畫和宋瓷為大宗藏品。1991年,遂寧市金魚村發現一處大型宋瓷窖藏,經清理發掘,出土完整和可復原器物1005件,其中瓷器985件、銅器18件、石雕2件。這是我國陶瓷考古的重大發現,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已發現的最大一宗宋瓷窖藏。出土宋瓷保存良好,器型豐富,製作精良,不乏精品、珍品、孤品,其中以龍泉青瓷荷葉蓋罐、龍耳簋式爐、景德鎮青白瓷梅瓶、各式造型的三足爐為代表的一批宋瓷精品最為珍貴,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四川宋瓷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專題宋瓷博物館,現有大小展廳6個,陳列面積3300平方米,由「讀瓷篇、聽瓷篇、賞瓷篇、制瓷篇、篇鑒瓷」五大部分組成,充分展現了中國古代陶瓷文化的獨特魅力。館內設置有文物庫房、文物修復室、資料室、監控室、學術報告廳、遊客購物中心、鬥茶坊、旅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旅遊服務設施。 遂寧是四川新興的發展中的中等規模城市,總人口385萬,其中城區人口43萬,是四川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和紡織食品化工城。市委、市府提出了「文化遂寧」的發展戰略,提出了「神秘遂寧,八大奇觀」的地方特色旅遊文化品牌,宋瓷博物館作為旅遊文化品牌之一得到了高度重視和支持。2007年4—8月,僅僅四個月時間,投資1200萬博物館改造工程完工並投入了使用。改造後的博物館展覽面積擴大到3000多平方米,新增文物展品300餘件、標本模型和仿製品200餘件,增加了歷史生活場景,使用了多媒體技術和中央空調系統,展覽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展廳環境和文物展品的保存環境大為改觀,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吸引了大批觀眾,在省內外產生了良好的反響,擴大了知名度,於2009年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⑹ 蓬溪繼勛公園450作文
想要以「蓬溪繼勛公園」為主題,進行文章的撰寫,
首先,必須要圍繞主題,確內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容和內涵。
然後,開展有序的景物,事物設置描寫的布局,明確文章的寫作架構。
其次,在使寫作的過程中,可運用多種寫作手法和修辭手法。
能夠讓文章的表達,起到生動形象,而精彩的作用。
這樣的文章撰寫,才能內容豐富,主題清晰,表達深刻。
⑺ 南充的風景名勝區有哪些
南充古樸,鍾靈毓秀,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立城久遠,人才輩出、文化傳統深厚,故市內佳境眾多,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擁有全國和省、縣三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多個,旅遊景點60餘處,既有名揚遐邇的勝跡名苑,天生麗質的自然風光,還有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有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古城閬中,白塔古廟及嘉陵江第一山錦屏山的秀色,白去山俊美,升鍾水庫清幽,太蓬山、金城山、凌雲山宗教文化,定會使遊人流連忘返。落下閎觀星樓、漢恆侯祠、萬卷樓、滕王閣、張憲祠、李淳風、袁天罡墓將勾起你的懷古幽幽情思。兩千多年的栽桑養蠶歷史形成絲綢文化,更是獨樹一幟。朱德故居、羅瑞卿故居、張瀾紀念室定將涌騰起人們對偉人雖去,但風范永存的激情。川北大木偶、川北燈戲、川北皮影、川北剪紙將縮小語言、文化時空差距,使人們為之傾倒。目前,南充市已開通兩條國際旅遊線路:一條是「將帥故里游」,一條是「三國遺跡尋蹤游」。
區內南部以歷史人文旅遊資源為特色,北部山區以自然山水旅遊資源為主。
曾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大巴山山區一帶,留下了近代中國革命許許多多的遺址遺跡。全區被列為國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30多處。米倉山東段、大巴山區優美的自然風景光彩奪目,如南江光霧山景區的喀斯特地貌景觀秀麗多彩,通江諾水河景區山清水秀、洞穴成群,鍾乳石景觀造型精美、玲瓏剔透。區內已建立了達縣真佛山、通江諾水河、南江光霧山、宣漢百里峽等以自然風景為主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還有巴中南龕坡-陽靈山、蓬溪赤城湖、遂寧廣德-靈泉、開江寶石湖、達縣明月江等市(縣)級風景名勝旅遊區,以及營山太蓬山、南充西山和升鍾水庫等旅遊點;開辟了達縣鐵山和西山、南充金城山、大竹五峰山等省級森林公園。
歷史文化遺跡:有青居淳祐故城遺址,渠縣馮煥闕、沈府君闕、趙家坪和蒲家灣無銘闕,渠縣王萬邦墓城壩遺址,開江縣陶牌坊,閬中桓侯廟和華光樓、川北道貢院、五龍廟,蓬溪單筒小井,達縣龍爪塔,南充奎閣、紫雲坪植茗靈園記岩刻,達縣真佛山廟群,蓬安雲山故城等多種歷史名勝景觀。
革命遺址:有儀隴朱德故居,通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巴中川陝蘇維埃政府舊址,巴中特別市蘇維埃舊址,沙溪紅軍石刻標語和紅軍烈士墓碑,平昌劉伯堅烈士紀念碑,達縣石橋紅軍標語,南江縣城關紅四門及城牆、長赤蘇維埃政府舊址及石刻標語,宣漢王維舟舊居等多處革命文化遺址。
⑻ 四川遂寧有那些旅遊景、名勝古跡、文化遺址......
大英死海 靈泉風景區萬佛廣場觀音三姐妹
龍鳳峽
廣德寺 宋瓷博物館
衛星回收地 卓筒內井
船山文化廣場 陳子昂讀書台容 和平公園
嘉和橋游樂廣場
涪江三橋夜景 硅化木 靈泉寺
渠河 遂寧安居麻子灘風景區
遂寧蓬溪小西湖
遂寧篷溪高峰山
犀牛廣場
裕豐園
、、、、、還有很多的
濱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