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風景畫
A.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全詩
1、全聯如下:
上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zhù )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下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並非出自一首詩,而是出自《大觀樓長聯》,是乾隆年間名士孫髯翁登大觀樓所作對聯,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
2、全聯釋義
上聯: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開衣襟,推開冠戴,這茫茫無邊的碧波,多麼令人欣喜啊!看吧:東方的金馬山似神馬賓士,西邊的碧雞山像鳳凰飛舞,北面的蛇山如靈蛇蜿蜒,南端的鶴山如白鶴翱翔。
詩人們!何不選此良辰登上高樓,觀賞那螃蟹似的小島,螺螄般的沙洲;薄霧中的綠樹垂柳象少女梳理秀發一般搖曳;還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蘆葦,以及點綴其間的翠綠的小鳥和幾抹燦爛的紅霞。盡情觀賞吧!切莫辜負了滇池四周飄香的金色稻穀,明媚陽光下的萬頃沙灘,夏日婀娜的蓮荷,春天依依的楊柳。
下聯:數千年的往事,湧上我的心頭,舉起酒杯,仰對長空感嘆,那些歷史長河中諸多的英雄,而今還有誰在呢?試想:漢武帝為了開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長安挖鑿昆明湖操練水軍;唐中宗派兵收復洱海地區,立鐵柱以記功;宋太祖手揮玉斧,面對版圖,將西南劃在界外;元世祖率大軍跨革囊及筏渡過金沙江,統一了雲南。
這些偉業豐功,真是費盡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雲一樣的短暫,連幕簾都來不及捲起就很快消失了;就連那紀功的殘碑斷碣,也都傾頹在夕陽暮靄之中。到頭來,只留下幾聲稀疏的鍾聲,半江暗淡的漁火,兩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1)雲南的風景畫擴展閱讀
《大觀樓長聯》被收入清代著名學者梁章鉅(1775-1849)所著《楹聯叢話》一書中。在書中,梁章鉅認為《大觀樓長聯》:「勝地壯觀,必有長聯始稱,然不過二三十餘字乃止。惟雲南省城附郭大觀樓,一楹聯多至一百七十餘言,傳頌海內。雖一縱一橫,其氣足以舉之,究未免冗長之譏也。」
毛澤東讀至此,首先指出長聯共「一百八十字」,而非「一百七十餘言」,接著針對梁章鉅「究未免冗長之譏也」而批道:「從古未有,別創一格,此評不確。近人康有為於西湖作一聯,仿此聯而較短,頗可喜。記其下聯雲:『霸業煙銷,雄心止水,飲山水綠,坐忘人世,萬方同慨顧何之』。康有為別墅在西湖山上,聯懸於湖中某亭。」
康有為是晚清楹聯學大師。他仿效孫髯長聯的氣韻和筆勢,在杭州西湖小瀛洲御碑亭上題寫一聯:「島中有島,湖外有湖,通以卅折畫橋,覽沿堤老柳,十頃荷花,食蒓菜香,如此園林,四洲游遍未嘗見;霸業銷煙,禪心止水,閱盡千年陳跡,當朝暉暮藹,春煦秋蔭,飲山水綠,坐忘人事,萬方同慨更何之。」
60年代陳毅副總理讀大觀樓長聯後賦詩贊道:「滇池眼中五百里,聯想人類五千年。腐朽制度終崩潰,新興階級勢如磐。詩人窮死非不幸,迄今長聯是預言。」可見新中國的領導人對這副長聯的評價極高。
B. 雲南施甸冬櫻花海是怎樣的,你想去參觀一下嗎
雲南施甸的櫻花每年的十二月至來年一月,是櫻花觀賞的最佳時期。這里滿山遍野開滿了美麗的櫻花,成片的櫻花海遍布整片的峰巒之間,綿延至數百米,形成漂亮的花海,讓人感到美不勝收。許多人想到櫻花就會聯想到日本的櫻花,其實中國的櫻花也是非常漂亮。櫻花代表著浪漫,吸引著許多人前去欣賞。
雲南施甸的櫻花海美如一幅風景畫一樣在蔚藍的天空下盡情的綻放,它是這個季節獨有的一道風景,這里彷彿是神仙所居住的地方一樣,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人們在這兒可以盡情的享受大自然給人類帶給來的饋贈,喜歡櫻花的朋友不需要跑到遙遠的日本去欣賞,在這兒就可以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欣賞這片浪漫的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