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步道景觀
① 景觀流線圖,分析交通流線圖,主要是人流圖,怎麼表示急急急!
這張圖能解決您的問題嗎,這個主要是自己做的交通流線圖,交通流線圖如果細分可以分機動車道,游步道,消防通道三個部分,但是一般的我們是把機動車道,游步道和停車場放到一張交通流線圖裡面,除非有要求要再細分,一般的這樣可以看清楚看明白了。
② 石城旅遊必去十大景點
石城通抄天寨
位於距離石城襲縣城7公里的大畲村,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其中景點以各種形似人或物的山石為主。游覽通天寨途徑有二,一是沿南門拾階而上,上山路比較難走,但返程不累;二是從北門步梯而下,較為輕松,返程須另闢蹊徑。
通天寨不算大,景區景點相對集中,在方圓2公里的核心區內,集中分布有大畲荷花觀光園、古民居南屋、通天寨生態樂園、通天岩、玉盂寺、凈土岩、試劍石、石筍干霄、鍾鼓石等景觀,整個遊程大約兩三個小時,有較為完善的游步道和指示牌。山上的看點,一是一陰一陽的「生命之門」丹霞地貌奇觀,二是天然形成的千佛丹霞,三是比較少見的岩面龜裂地貌。山上有一處玻璃觀景台,可站在透明玻璃上觀景拍照,體驗凌空的感覺。
③ 寧波北山游步道的步道概況
4個主入口:靈山村入口(起點)、毛嶴村入口、慈湖入口、五星村入口(終點)。
12個次入口:桃花嶺入口、永傳寺入口、公有村入口、南聯村入口、五聯村入口、五湖村入口、護龍寺入口、七夾嶴入口、蓀湖入口、小靈峰寺入口、金沙(至公有)入口、毛力(至七夾嶴)入口。 石景景觀:沿線有象鼻峰、駱駝峰、馬鞍山、烏龜山等峰岩景觀;
遺跡景觀:小靈峰寺、朱貴祠、金沙戰斗遺址、各類古驛道等;
湖島景觀:五婆湖、毛力、慈湖、蓀湖、英雄水庫等;
植物景觀:紅豆杉林、櫻花園、五湖田園風光、五聯高山茶海、高山蔬菜基地、幸福嶺古樹群、石柱嶺杉樹群、白茶園、金沙竹海、楊梅園、通天嶺茶園等 。
④ 園林景觀序列的創作手法有哪些
景觀序列的形成要運用各種藝術手法,而這些手法又多半離不開形式美法則的范圍。有如下5種手法:
①風景序列的主調、基調、配調和轉調 風景序列是由多種風景要素有機組合,逐步展現出來的,在統一基礎上求變化,又在變化之中見統一,這是創造風景序列的重要手法。以植物景觀要素為例。作為整體背景或底色的樹林可謂基調,作為某序列前景和主景的樹種為主調,配合主景的植物為配調,處於空間序列轉折區段的過渡樹種為轉調,過渡到新的空間序列區段時,又可能出現新的基調、主調和配調,如此逐漸展開就形成了風景序列韻調子變化,從而產生漸變的觀賞效果。
②風景序列的起結開合作為風景序列的構成,可以是地形起伏,水系環繞,也可以是植物群落或建築空間,無論是單一的還是復合的,總應有頭有尾,有放有收,這也是創造風景序列常用的手法。
③風景序列的斷續起伏這是利用地形地勢變化麗創造風景序列的手法之一。多用於風景區或郊野公園。一般風景區山水起伏,遊程較遠,我們將多種景區景點拉開距離,分區段布置,在游步道的引導下,景序斷續發展,遊程起伏高下,從而取得引人入勝、漸人佳境的效果。
④園林植物景物景觀序列的季相與色彩布局
園林植物是風景園林景觀主體,然而植物又有其獨特的生態規律,在不同的立地條件下,利用植物個體與群落在不同季節的外形與色彩變化,再配以山石水景,建築道路等,必將出現絢麗多姿的景觀效果和展示序列。
⑤園林建築群組的動態序列布局
由於使用功能和建築藝術的需要,對建築群體組合的本身以及對整個園林中的建築布置,均應有動態序列的安排。對一個建築組而言,應該有入口、門廳、過道、次要建築、主體建築的序列安排。
⑤ 如何將歷史文化融入到現代景觀中
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的基本路徑
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不可能也無必要面面俱到,關鍵是從實際出發、走合理捷徑。建議在如下四個方面有較大突破。
正確把握城市文化形象。合理的城市文化形象決定了城市的個性與靈性,也是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上虞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又不乏鮮明特徵。從歷史起源看,曹娥江穿城而過,哺育了上虞;從地理位置看,杭州灣敞開懷抱,呵護了上虞;從地形地貌看,河道縱橫交叉,滋潤了上虞。可以說,水是上虞生生不息的源泉,水鄉文化是上虞的重要品牌文化。建議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牢牢把握濱江生態型城市發展的核心定位,著力構建以曹娥江為軸、城區河道相互貫通的城市水系,並加強對河道的修整護岸、水體治理、綠化亮化,形成水系發達、綠樹掩映、波光粼粼、人水相親的城市文化形象和核心魅力。
積極提升城市文化景觀。建設城市文化景觀是增強城市精神性功能的必然要求。建議從三個方面入手建設城市靚麗的文化景觀。一是打造曹娥江文化旅遊品牌。在現有曹娥江水利風景區的基礎上,推進兩岸道路全線貫通,實施水路、游步道、陸路立體通行,種植同一樹種,增設舜江十景,物化曹娥傳說,配套運動項目,使之成為自然、人文、時尚交相輝映,觀光、休閑、娛樂融為一體的文化旅遊品牌。二是建設文化主題公園。依託曹娥廟景區建設孝文化主題公園,依託龍山建設虞舜文化主題公園,把歷史事件、名人精神充分展現出來,把現代科技、時尚元素有效運用進去,使之成為人們文化娛樂、假日休閑、社交活動的目標去處。三是構建標志性建築。著力建設具有文化、會展、體育等綜合性功能的「虞舜大劇院」,使之成為城市標志性建築。
合理設置城市文化雕塑。城市雕塑是現代城市的公共藝術,任何視角、任何時點都帶給人們美的傾訴。建議把城市雕塑作為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的有效載體。一是注重城市雕塑規劃。將城市雕塑規劃作為城市文化規劃的重要內容,成為城市規劃的子規劃,在城區重要節點處規劃和建設文化雕塑,避免盲目發展、輕易改變。二是注重特色雕塑開發。面向全國統一徵集一批具有上虞傳統文化特色和現代文明特徵的雕塑作品,切實增強城市雕塑個性,真正發揮其「畫龍點睛」作用。三是注重城市雕塑匹配。按照「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的原則,合理設置城市推介性雕塑、主題紀念性雕塑、廣場標志性雕塑、環境感召性雕塑、公園綠地雕塑、建築裝飾雕塑,真正讓城市雕塑傳承歷史文脈、弘揚城市精神。
有效改進城市建築風貌。建築作為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人們審美觀念、社會藝術思潮、建築技術進步、地方歷史文化精髓的承載體。建議積極營造優美的城市建築風貌。一是突出建築設計的藝術性。對城市建築尤其是大型的公共服務建築、橋梁、公園設施的設計,要在保證內在功能的基礎上突出含有文化元素的外觀藝術性,使這些建築物具有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二是突出建築布局的合理性。既要重視建築體自身的布局,又要重視建築體以外的空間利用,使功能區之間的隔離更美麗、每個小區之間的銜接更優美。三是突出建築命名的特色性。將歷史文化、現代文明融入公共服務機構、道路、橋梁等建築的命名之中,並結合城市廣告適度介紹建築命名的文化背景,讓人們時時感受文化熏陶。
⑥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園路是指什麼寬度一般為多少
園路,指園林中的道路工程,包括園路布局、路面層結構和地面鋪裝等的設計。園內林容道路是園林的組成部分,起著組織空間、引導游覽、交通聯系並提供散步休息場所的作用。園道路本身又是園林風景的組成部分。
園路寬度一般為0.9~7.0米,園路應根據公園總體設計確定的路網及等級,進行園路寬度、平面和縱斷面的線形以及結構設計。
(6)游步道景觀擴展閱讀
園路分類
一般分為:
1、主路。聯系園內各個景區、主要風景點和活動設施的路。通過它對園內外景色進行剪輯,以引導遊人欣賞景色。
2、支路。設在各個景區內的路,它聯系各個景點,對主路起輔助作用。考慮到遊人的不同需要,在園路布局中,還應為遊人由一個景區到另一個景區開辟捷徑。
3、小路。又叫游步道,是深入到山間、水際、林中、花叢供人們漫步游賞的路。
4、園務路。為便於園務運輸、養護管理等的需要而建造的路。這種路往往有專門的入口,直通公園的倉庫、餐館、管理處、雜物院等處,並與主環路相通,以便把物資直接運往各景點。在有古建築、風景名勝處,園路的設置應考慮消防的要求。
⑦ 公共綠地草坪草的園林應用和景觀效果評價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園林建設的發展,草坪在園林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無論是公園、風景區的建設,還是街道、廣場、小區、庭院的綠化;而且在防護林、風景林和運動場、球場的建設,甚至在公路、高速路及山體、水體的邊坡防護上,都少不了草坪的應用,通過草坪與地形、水體、建築、道路、廣場、園林小品及其他植物配合使用,發揮草坪在園林當中所特有的作用和效果。草坪草的運用,是城市綠地中十分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衡量現代化城市綠地水平的標志,對人類的環境起到美化、保護和改善的良好作用。世界一些綠化好、環保效應好的城市,大多有寬闊的優質直坪及各色地被植物,它們大大地提高了現代化城市的園林水平。
一、草坪在園林布局上的應用
(一)作主景
草坪在園林布局上作主景並不多,通常是以配景和背景形式出現。草坪作主景來使用,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在較大空間中應用
在一個較大、較平坦的空間中,為了突出它的開闊、寬廣的特點,可以用大面積草坪來布置,同時配上遠處的樹群加以對比,更能體現空間的開闊。這種方法,通常在大型公園、植物園和風景區當中使用。草坪有低矮整齊的特點,在一定條件下布置一塊大草坪,沒有遮擋視線的近景,視線向遠處延伸.而正常人的視力超出一定的距離和范圍就無法看清物體,只能看清輪廓,這樣再利用遠處高大樹群的輪廓進行對比,就充分表現了一個較大空間的開
闊效果。
2.在較小空間中應用
在一些較小空間的布置上,在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時,不妨用草坪來做一般性處理。尤其是在小庭院當中,如果用樹木、小品等其他景觀來處理,會使原本狹小的空間更加局促,如果借鑒中國古典園林的布局手法,利用景石、迴廊等處理,造價又太高,而且難度較大。這種情況下,可用草坪來布置,以達到簡潔、明快、開朗的效果。
3.在四合空間中作主景
四合空間是指四面都有景物形成的空間,四面的景物可以是山體、建築或者高大的喬木。在布局中,草坪布置在四合空間中作主景,最為常用的是用在大喬木圍合而成的四合空間中,如南京玄武湖公園的梁洲草坪,位於梁洲中央,四面有懸鈴木、雪松等高大喬木圍繞,形成一個四合空間,而中央草坪則成為這個空間的主景。
4.在規則式綠地中使用
規則式綠地中通常出現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圖形或其他規則圖形,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草坪來布置草坪表面整齊,而且在質地、密度、色澤等方面都非常均勻一致,所以最適宜於表現面的特點,各種形狀都可以用草坪來表現,而且面積大小比較隨意,小到幾十平方米,大到幾百、幾千平方米都可以建植草坪。例如許多廣場、賓館、辦公樓前後、停車場都採用不同規則形狀的地磚和草坪建成,既滿足了廣場、停車場供人們遊憩、停車等功能的需要,又增加了綠量,提高了美感。再如一些規則的游園、廣場,通常用道路將整體分割成若干個不同形狀的小綠地,而其規則的特點又要通過各塊小綠地的規整和統一來體現,這時草坪又成為了比較適合的材料,可以通過草坪突出面的形態和整齊化的特點來實現設計的目的和效果。
(二)作配景
草坪在園林布局中作配景來使用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方法。這主要取決於草坪本身固有的特點,它低矮、整齊、色澤均勻、質地適中,有良好的視覺效果,對地形、水體、建築及喬、灌木、園路、小品等園林景觀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對比與調和、烘托及陪襯的作用和效果。通過與它們的配合使用,使各自的特點更加突出,尤其是使作為主景的建築、植物等景觀的特點更加顯現出來,起到突出主景的作用。
1.草坪與地形
當草坪與地形配合使用時,草坪與地形融為一體,也就是地表面被草坪所覆蓋,草坪的表面隨地形變化而發生變化,地形變化直接體現在草坪表面的變化上,從而表現出地形的特點。
用草坪來烘托地形變化的美感,通常使用在公園、風景區、小游園、小區及庭院布置之中,尤其是通過微地形改造處理,使地形發生微小變化,表面整齊、視覺柔和的草坪能更好地加以表現。這種應用突出體現的是地形的微妙變化,給人的直覺是草坪變化,實質則是地形變化所引起的,而這種變化是通過其表面草坪體現出來的。另外一種情形是當地形變化較大時,與一塊平坦、開闊的草坪相配合,更能體現出地形的復雜,這時主要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對比,來突出地形的變化。
2、草坪與水體
水體分為動水和靜水。動水包括河、灣、溪、渠、澗、瀑布、噴泉、湧泉、壁泉等,靜水包括湖、池、塘、潭、沼等。草坪與水體相配合,利用對比與調和的手法,使各自的景觀特點相得益彰比如草坪與動態水體相配合,是利用草坪相對較硬、較規整的視覺特點,以及色彩上較凝固的感覺來突出水體的流動、噴涌和變化萬千的特點。草坪與靜態水體相配合,則是利用它們的表面都較為平整的特點加以協調,同時利用它們的質感及色彩又有所不同的特點加以對比,使草坪與水體成為變化統一的整體。
草坪與水體相配合使用,可廣泛應用於公園、游園、廣場、庭院、風景區等水體存在的位置在布局上,通常在水畔或水體附近,布置或大或小的草坪.以達到一個較好的景觀效果。當草坪與較大水面相配合時,在多樣統一的同時,又以其開闊的特性,共同創造了一個開朗的空間,比如上海中山公園中部大草坪與主體水域的配合使用該草坪東西長約zb}m,南北寬約90m.大草坪的東、西、北三面布置成片叢植的高大喬木,南端則與主體水域相接.形成一個變化統一的整體,同時創門又共同創造了一個極其開朗寬闊的空間。
另外草坪在配合水體的同時,在布局上也是水體向建築等其他人文景觀過渡的良好材料,除一些榭、亭等適宜布置在水畔的建築,其他建築如樓、堂、軒等建築則不宜直接與水面接觸,所以在布局中可以用草坪加以過渡,使各景觀的布局更為合理,而且更能夠融為一體
3、草坪與建築
在園林布局上,經常在建築的周圍布置草坪或是把建築布置在大草坪上,草坪與建築的配合使用,同樣取決於草坪與建築的特點之間的通相與殊相,所達到的對比調和與協調統一。
從對比方面來講.首先是色彩上,草坪的色彩自然、均勻,而且綠色是介於冷暖之間的色彩,給人的感覺非常舒適,而建築是人文景觀,各地區、民族、國家的建築風格各不相同,色彩也極其豐富,它們在一起使用可以在色彩上對建築加以烘托和對比,從而突出建築的色彩特點。例如在草坪上的白色、紅色、橙色建築都特別顯眼,這就是從色彩上突出主體建築的效果。其次從造型上,建築在造型上是千變萬化的,體現著建築師們的奇思妙想,這些變化是絕對的,人們對這些變化的認識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有一種造
型單一的景物與之配置在一起,用對比的效果以其不變來烘托建築的變化,則使建築的千變萬化顯現得淋漓盡致。草坪就是這樣一種景物,它低矮、整齊、平展、規則的表面和造型,恰到好處地烘托著建築的變化。第三,建築的人工痕跡強烈,尤其是現代建築,由於先進的設計和現代化材料的使用,建築與其他自然景觀和豐富的地形變化難以協調,在這種情況下,建築的周圍用草坪來布置,利用草坪平整的表面,規則的邊緣線,從面和線條上,使建築
與其他景物加以溝通,起到一個較好的過渡效果。
4.草坪與喬、灌木
在布局上草坪與喬木、灌木配合使用是植物配置的常用手法,而且在配置上的變化也是極其豐富的。無論規則式,還是自然式布局,都有廣泛的應用
(1)草坪與剪型樹草坪與剪型樹配合使用,也可以說是在草坪上點綴剪型樹,這種手法在規則式布局的廣場、建築周圍及小型綠地當中有廣泛的應用。這主要是因為規則式布局的軸線,廣場的道路和分區及建築的外型輪廓線和表面都非常規整、有規律,而剪型樹和草坪也都同時具有這方面的特點,相互配合使用,更容易融合到一起。例如在規則式公園、游園當中,在各交通廣場、集散廣場、紀念性廣場和遊憩廣場的觀賞區域,在建築周圍,尤其在現代建築周圍,在地形變化不大的小型綠地上,都適宜於草坪與剪型樹的配合使用。如上海復興公園規則式景區布置的黃楊球、海桐球等就是草坪與剪型樹的配合使用。
(2)草坪與綠籬草坪與綠籬的配合使用一般應用在公園、游園、庭院、小區、廣場、街道等的周邊或兩側,或是規則式鋪裝廣場的周圍。它的應用主要是取其與規則的道路和廣場容易達成協調統一的特點,這種布置在我們身邊極為常用。例如大連市人民廣場,南京漢中門市民廣場,廣州白天鵝賓館門廳前廣場等的邊緣都使用了這樣的布置。
(3)草坪與灌木造型隨著草坪的廣泛應用,草坪與灌木造型相配合使用的手法在設計和綠化當中正在大量使用。具體方法是用成片灌木修剪成各種形狀或圖案,布置在草坪當中,一般應用在廣場、公園、游園、立交橋下、街頭綠地及其他小型或條型綠地,建築的旁邊,以及坡地上。例如長春衛星廣場、大連人民廣場,大連勞動公園的綠地當中,大連和北京一些街道兩側、立交橋下,長春富豪花園住宅樓旁,及大連森林動物園和勞動公園道路的邊坡上都採用這種布置方式。所選用的灌木與做綠籬的苗木相同,以觀葉小灌木為主,如小葉黃楊、金葉女貞、紫葉小璧、珍珠綉線菊、米蘭等。修剪的圖案極其豐富,題材也很廣泛,可以是動物,可以是建築,也可以是花瓣或其包圖案.這種應用圖案效果比較強烈,適宜於遠觀,效果就像一塊圖案豐富的綠毯,既規整又有細節的變化,既有色彩搭配,又有層次變化
(4)草坪與孤植樹 草坪與孤植樹的配置適用於公園、風景區、廣場、小區庭院等各類綠地,草坪的面積可大可小,但一般不小於幾十平方米,這一點王要取決於空間的大小和孤植樹的樹種及體量、姿態的選擇。這里存在一個比例與尺度是否協調好的問題,如果草坪面積非常大,那麼應選擇體量大、樹冠開展的樹木;如果草坪面積較小,則應選擇小巧玲瓏的樹木。樹種選擇除了考慮冠形、姿態以外,還應考慮其色彩的變化,像香樟、銀杏、紅楓、無患子、羽扇械等,秋季色彩變化明顯,景觀效果更為突出。無錫錫惠公園錫山南麓沿山坡密林的邊緣,開辟出大片的草坪,孤植香樟作為主景樹。上海虹口公園展館區大草坪上,也以香樟孤植為主景。這些是在面積較大的草坪上布置孤植樹,在一些較小面積的草坪上,包括由建築和大喬木圍合起來的四合空間的小面積草坪上,也可布置孤植樹,例如長春某學校宿舍樓中央形成的小空間,在草坪上布置一株樹冠直徑3m、高2m的平頂特型黑松作孤植樹,更顯景觀的精巧
(5)草坪與樹叢 草坪與樹叢的配置在各類綠地中也有大量的應用,其位置和作用與孤植樹相同,尤其在大草坪上要比孤植樹效果更好些。樹叢從兩株一叢到幾十株一叢均可,視空間大小和樹種不同而定。例如杭州「靈隱大草坪」,面積7900m2,草坪邊緣種植楓香、七葉樹、銀杏等,在腰形草坪的中部地勢略高的位置,有兩株相依種植的楓香,樹形挺拔、雄偉,構成草坪中央突出的主景。再如杭州某公園的無患子樹草坪(圖1-2),緊臨西湖,面積2075㎡,在扇形草坪的中心位置,種植兩株無患子樹,成為整個空間的主景,樹高9m,樹姿優美,枝葉交加呈傘形,庇蔭面積達300㎡。
(6)草坪與樹群 草坪與樹群配合伸用.主要用於大面積草坪上,樹群一般位於草坪的一側或邊緣,主要是通過草坪來烘托樹群的高大、壯觀,給人以樹木成林的感覺。例如杭州「花港觀魚」大草坪西端的雪松樹群;還有孤山後山的大草坪,它東、南、北三面布置以麻棟為主的樹群。它們都是利用草坪的平坦、整齊、開闊的特點,突出樹群的高大與壯觀。
(7)草坪與花灌木草坪上布置花灌木是各類綠地當中非常普遍採用的方法,如面積較小,則花灌木單株或成叢栽植;如果面積較大,則成片栽植,目的是突出花灌木的整體美。比如杭州「柳浪聞鶯」草坪旁栽植39株木本綉球,前後錯落構成寬3 om左右的樹群,配置於草坪中心部分,以香樟、紫楠、銀杏等大喬木為背景,四月花朵盛開時,團團白花如雪球一般,景色十分壯觀。
5.草坪與小品
園林小品在園林布局中一般可起到局部主景的作用,它的配景通常用草坪來布置,也就是將小品放置在草坪上。通常情況下,小品在造型及色彩上都極富變化,將其布置在草坪上,利用草坪的色彩及表面的特點,能夠更好地襯托出小品的色彩及造型的美感。無論是抽象的還是寫實的,人物的還是動物的,小型建築甚至一塊石頭都可以是草坪上的主景。這種布置經常應用於公園、廣場、小區和庭院綠化美化當中。
6.草坪與道路
草坪與道路相配合,一種應用形式是道路布置在草坪上,另一種應用形式是草坪與預制塊、石板等材料共同形成道路,也稱之為嵌草路。與草坪配合的道路一般為小型游步道,寬度在1. 5m以內,主要供遊人漫步游覽、觀賞景物,同時道路的圖案、材料及造型也自成一景,給遊人帶來美的享受和舒適的感覺。比如在大草坪上用白色石板布置成游覽路,從色彩上,綠色與白色對比強烈,遠觀像一條銀鏈置於絨絨的綠毯上,給人既清新又自然的感覺。
如果用天然的黃石、青石散布於草坪上,形成步道,則給人以質朴、和諧之美,人行其上,如在畫中。
這類道路一般布置在公園的安靜休息區和觀賞游覽區、庭院、小區及小游園當中,鋪路選材可以用預制塊、剁斧石、模擬石、天然大理石、花崗岩、青石、黃石、房山石等,可以直接在草坪上鋪成路面,如冰紋路、虎皮路等,也可以與草坪形成嵌草路。另外還可以用卵石、石塊、玻璃片、瓷片等嵌於水泥當中形成各式圖案的路面,在草坪上更富於變化和觀賞性。
(三)作背景
草坪以背景形式出現,在園林布局中是極為常見的應用形式。前面我們講到草坪作主景和配景,主要是草坪本身或相對於另外一種景物之言,而在景觀處理上,通常都是由兩種以上景物構成的。這種情況下,草坪又以其自身特點,充當極為合適的背景材料。它就像一張畫布,上面由各種植物、建築、小品、道路等作主景和配景,構成一幅幅生機盎然、多姿多彩的風景。
草坪作背景,無論在規則式布局,還是自然式布局當中,都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與構成整體景觀的其他景物,都非常好地融合到一起,同時起到對比與調和作用。比如建築與喬、灌木之間,它們在色彩、表面、造型、線條等方面都有非常強烈的對比效果,而草坪與建築、草坪與喬、灌木又有許多相通之處,它可以充當它們之間的調和成分,它們互相烘托和陪襯,從而構成一個多樣統一的整體。
在植物配置當中,草坪作背景的應用更為普遍。景觀特點極為豐富的各種喬、灌木配置到一起,從造型上、色彩上、體量上都各具特色,設計師經常是利用某一樹種的某一特點構成主景,而用其他樹種相陪襯,布置形式則採用叢植、群植等方式配置在草坪上,這時,草坪就起到一個強烈的背景作用,充分發揮了它開闊、整齊、均一等特點,從對比調和等方面來突出主景和配景植物的景觀特點,形成季相豐富、變化靈活的疏林草地、密林草地等景觀。
草坪作背景應用的另一個環境就是與花卉相配合。花卉的色彩效果和作用是園林布局中不可缺少的,而花卉的色彩極富變化,不同色彩的花卉配置在一起,互相襯托,交相輝映,成為主景和配景,而它們需要一塊平坦、均勻的綠色草坪作背景加以對比;反之,草坪這塊綠色畫布又給花卉的布置創造了極為有利方便的條件,因為草坪與任何花卉都能夠自然地融合到一起,設計者可以極富想像地在開闊、整齊的草坪上用花卉來布置,以達到各種美的
效果。
花卉在草坪上的布置,在各種園林綠地中都可以應用,我們身邊就有著眾多的範例。規則式布局中,花卉通常作成各種模紋圖形和圖案,如圓形、方形、三角形或帶狀及其他各式圖案,甚至做成立體的花柱、花球。自然式布局當中,草坪上的花卉一般用片植的方式,不規則的邊緣更顯自然、流暢,再配置上各種喬、灌木,則有山林之趣、曠野之風。
(四)景觀過渡
當從一種景觀過渡到另外一種景觀,或由一個景物過渡到另外一個景物時,草坪可以起到銜接和紐帶作用,比如從建築到高大喬木,從建築到水體,從水體到喬、灌木,從道路、廣場到建築、喬、灌木等,都可以用草坪來過渡,既自然又豐富了整體景觀的層次和景深,同時也加強了各種景物之間的聯系。
二、草坪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草坪在園林綠化當中,不僅是布局上的良好材料,同時也發揮著很好的生態作用。當一些位置較為特殊或特定條件下,用其他布置方式都不太合適時.用草坪布置就可以做權宜之計,這就是草坪在布局以外其他方面的應用。下面就4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覆蓋地面
我們在進行園林設計或施工過程當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些位置用喬、灌木、花卉等植物布置均不適合,比如面積特別小的位置,建築後面狹窄的位置,林下、牆邊、路邊等位置,用草坪來覆蓋是較好的選擇。另補,在街道、廣場等不允許有裸露地面的位置,在綠帶和樹下面鋪設草坪基本上是首選的,甚至是惟一的方法,在這些情況下,草坪的主要作用是覆蓋地面,不致出現黃土露天的不良景觀。
(二)護堤、護坡、護岸
在園林設計中,有水體的設計,就會形成堤壩、駁岸,那麼除了用石材等硬質材料來維護,還可以採用草坪來處理,這樣不但可以起到同樣的維護作用,而且造價低廉、節省資源,同時又達到環保、美觀、自然的效果。另外在公路、山體的邊坡上,用草坪來維護也是防止土壤流失、涵養水源的好方法。
(三)休息、活動和運動場地
在公園、游園和風景區當中,除了一些休息設施以外,常常開辟一些休息、活動的場地,顯然這些場地都用硬鋪裝是不合適的,而用草坪形成一些開放、自然的場地就受遊人歡迎,這樣不但能滿足人們親近自然的心理和要求,而且由它帶來的生態和環保方面的作用,更有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另外就是用草坪來布置特定的運動場所,包括足球場、高爾夫球場、網球場等運動場草坪及其他如滑草場等非正規運動的草坪。根據目前全球的體育運動熱潮和發展趨勢,這些草坪上的運動將不斷發展,從而也擴大了草坪的應用范圍。
(四)飛機場草坪
這里將飛機場單獨提出來是因為它的特殊性。飛機場的綠化應盡量避免使用喬、灌木,因為喬、灌木是鳥類的天然棲息環境,而機場是最忌諱鳥類的,歷史上不乏因為飛鳥的突然出現而造成事故的實例。所以,機場的環境綠化主要用草坪來布置,同時在降低地表溫度、沉降灰塵,與停機坪和跑道保持較好的色彩反差等方面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和效果。
⑧ 旅遊區集散中心景觀設計模式有哪些旅遊區集散中心景觀設計哪家公司好
旅遊區集散中心景觀設計模式有哪些?旅遊區集散中心景觀設計哪家公司好? 綠維創景:中國園林景觀設計領跑者,旅遊運營與房地產開發全程服務商! 綠維創景規劃設計研究院下設有景觀設計分院,配備了景觀設計師、建築設計師、策劃師等多專業領域的轉向人才,景觀設計專項研究近百篇,主持和參與設計過的項目百餘例,是中國創意景觀設計的領跑者,致力於打造創意景觀設計的智囊。 綠維創景緻力於創意景觀設計前沿問題的研究,在生態景觀設計、主題景觀設計、道路景觀設計、旅遊景區入口區景觀設計、旅遊景區山門設計、旅遊區集散中心景觀設計、休閑廣場景觀設計、非主流景觀設計、景觀建築小品設計、游步道設計、城市風貌景觀設計、村鎮風貌景觀設計、濕地景觀設計、建築景觀設計、標志性建築設計、生態建築設計、水景觀等方面形成了諸如主題化設計思路、動感化設計思路、本土化設計思路、游樂化設計思路、生態化設計思路、情境化設計思路;創意景觀設計的三要素、四特點、五應用等。
希望採納
⑨ 香港的主要景觀
如果有時間應該去下香港的幾個離島看看。過去,內地人在香港的旅遊活動,集中在香港島和九龍的繁華區域。其實除太平山頂、海洋公園等主要景點,以及購物、美食以外,香港風格各異的離島風情,同樣擁有迷人的魅力。
長洲島:傳統韻味的漁村
位於香港島西南海面上的小島。很多年以前,香港只是一個小漁村。但今天的香港已經是繁華的國際大都市,絲毫看不見昔日景象。正是在這長洲島上,仍然延續著濃郁的漁村風情。
從中環碼頭乘船出發,維多利亞港兩岸的高樓大廈漸漸成為遙遠的背景。大約45分鍾以後,渡輪抵達了長洲碼頭。走出碼頭,只見南北向的海傍街上,各類店鋪、餐廳和度假屋接待站一字排開,體現了這個小島正扮演著度假村的角色。島上除養老院的電瓶車等特種車輛外,禁止汽車通行,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推薦騎單車環游全島。
長洲島實在是一個非常小的島嶼。它南北伸展,形如啞鈴,兩頭大,中間小。北部山地比較荒涼,唯一值得一提是北眺亭。它是島上最高的建築,也是俯瞰全島及周圍海域的最佳場所。南部山地鬱郁蔥蔥,風光秀麗,山間貫穿著一條游步道,當地人稱「家樂徑」。島上居民大部分生活在中部區域。這里地勢較低,地形狹窄,從西面的港灣到東面的沙灘,最狹窄處騎單車半分鍾就能穿越。縱橫交錯的國民路、東灣路、學校路和北社街、新興街、大新街等幾條主要街巷,將鱗次櫛比的房屋分割得井然有序。沿街民居大多為三層樓房,二三層有露台,底層開設餐廳或店鋪,樣式和招牌極具傳統韻味。
長洲島南北景色不同,東西兩岸的風光也迥然有別。東灣海灘是理想的海濱浴場,建有華威酒店、邁亞美度假村等不同檔次的度假設施。緊鄰東灣海灘的觀音灣,已開辟為滑浪風帆水上活動中心。
早在明清時期,長洲就是聞名遐邇的深水漁港。島嶼西面的港灣內,百餘年來一直保持了船帆交織的繁忙景象。
交通提示:從地鐵中環站A出口,走上人行天橋,沿「港內外各線渡輪碼頭」的示意標志,抵達中環5號渡輪碼頭,坐渡輪前往長洲島。渡輪分普通船和快船,普通船航行時間約45分鍾,快船約30分鍾。普通船豪華座票價16.8港幣,遊客可走到船尾甲板上一覽海上風光。
游覽重點:海傍街上有多家單車出租點,出租形式有時租和全日租兩種。時租每小時10至15元港幣,全日租30至40元港幣。建議先騎單車環游全島,然後重點游覽中部居民區、南部山地和東、西海灣。
南丫島:恬靜閑適的歐陸風情
對於影迷們來說,南丫島是周潤發的家鄉。周潤發乳名「細狗」,每次回到島上,相熟的街坊都會熱情地招呼他:「細狗,你又返來呀!」而對於旅遊愛好者來說,南丫島不僅洋溢著恬靜閑適的歐陸風情,那曲折多變的海岸線,大大小小的海灘、岬地、山嶺,綿延起伏的家樂徑,掩映在密林深處的村屋,以及露天酒家裡的生猛海鮮,同樣具有難以抵擋的魅力。
南丫島是香港的第三大島,面積13.6平方公里,人口卻只有1萬多。這里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沒有汽車,也沒有噪音和廢氣。正因為此,近年來南丫島榕樹灣一帶,吸引了許多在香港的外籍人士前來居住,形成了華洋共處的人文風景。
榕樹灣是南丫島北部一個繁華的村落。窄窄的街道兩旁布滿了中式酒家、西式餐廳、東南亞美食店和風格各異的酒吧,還有一些名字很好聽的工藝品商鋪,如清華居、周遊列國、不羈的農夫等。從榕樹灣往南,走過一幢幢鄉間別墅,眼前就是周潤發的出生地橫朗村,那裡有周潤發的祖屋和他的母校南丫島北段公立小學。橫朗村南面的拐角處,有一個用鐵皮、木板、帆布搭成的簡陋的小賣鋪,招牌上赫然寫著「阿婆豆花」四個字。在炎炎的烈日下躲進天棚,嘗一嘗這名聲在外的阿婆豆花,發現其立意、取材迥然不同於江南的豆腐花。嫩白的豆腐加了點冰,再加一點薑汁和黃糖,潤滑中略帶香甜,沁涼可口又解渴。難怪20多年來,阿婆豆花能夠長盛不衰。嘗過阿婆豆花,可以到不遠處的洪聖爺海灘。海灘不大,但寧靜優美。
交通提示:中環4號碼頭有渡輪可抵達榕樹灣或索罟灣,航班很多,往返極為方便。航行時間分別為30分鍾和40分鍾。
游覽重點:榕樹灣和洪聖爺海灘是遊客一定要去的地方。洪聖爺海灘有免費的更衣室和沖涼房,建議在海灘上多花一點時間,自然會有特別的感受。從榕樹灣到索罟灣的家樂徑,行走時間約1小時。如果有興趣,還可以走一走另一條家樂徑,行走時間約25分鍾。沿途風景秀麗,還可隔海眺望海洋公園、淺水灣和赤柱。
大嶼山:歷史和現代的交融
香港三大離島,各有各的特色。長洲島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南丫島洋溢著歐陸風情,而大嶼山則體現出歷史和現代的交融
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面積相當於兩個香港島。從東涌乘坐巴士前往昂坪,沿途樹木蔥蘢,山嶺起伏。導游指點著遠處的兩座山峰說,那就是鳳凰山和大東山。
海拔934米的鳳凰山和海拔869米的大東山,是香港第二及第三高峰。陡峭的山坡下是翠綠的沿岸谷地,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貌。向南的海岸擁有許多岬角和海灣,還有香港最長的海灘——長沙海灘。北面海岸是典型的河口三角洲,布滿鹹水溪澗和紅樹泥灘。黃色的珠江水和湛藍的海水,在西南分流角海面相遇,形成了獨特的景觀。
在香港,大嶼山的生態環境不可多得,而它的歷史文化也同樣彌足珍貴。考古發現,先民的足跡很早就出現在這里。至唐朝,大嶼山和廣東水道相通,發展極為迅速。清雍正年間,大嶼山設炮台,以後又建了東涌炮台與東涌寨城。1993年,坐落在昂坪木魚峰的天壇大佛落成開光,成為香港最有代表性的宗教文化景觀,吸引了眾多善男信女、中外遊客。
大嶼山又是現代的。香港國際機場位於大嶼山北部的赤蠟角。從大嶼山通往九龍的青馬大橋,是世界著名的公路鐵路雙層斜拉三塔吊橋。迪士尼樂園,也落戶在大嶼山。
在歷史和現代之間,大嶼山的一些居民也面臨著新的選擇。位於大嶼山北海岸的大澳村,水鄉風情極為濃郁的海島漁村,以保存完好的吊腳樓(當地人稱「高腳吊樓」)而聞名。年久失修的吊腳樓正等待著市政改造,不知道這別具一格的民居建築,是否還能保持傳統的風貌。
大澳村的河道,呈「入」字形伸展。那一撇的末端,就是大澳村的入海口,這個海就是著名的伶仃洋。
交通提示:乘坐地鐵或巴士到達東涌,然後轉乘巴士前往各旅遊點。東涌距離香港國際機場很近,是大嶼山旅遊的中轉站。從東涌乘坐巴士,可抵達梅窩、大澳和昂坪,車程都在45分鍾左右。喜歡乘坐海上渡輪的遊客,也可以在中環6號渡輪碼頭坐渡輪至梅窩,然後轉車去各旅遊點。
游覽重點:長洲島、南丫島面積不大,有一天時間就可以玩得很盡興。但大嶼山面積大,游覽內容多,一天時間不可能游遍全島。大嶼山主要旅遊點包括天壇大佛、東涌、大澳村、長沙海灘、西南分流角、梅窩,各旅遊點相對獨立,風格各異,遊客可根據自己的個性愛好選擇不同的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