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的美景
1. 根據情境寫詞句:1.一天,你漫步在花園,看到園中的景色特別美,便用三個成語描繪園中的美景
鳥語花香,百花爭艷,百花齊放
2. 不用進園就能欣賞大唐芙蓉園的美景,這是如何做到的
不進園的話可以隔岸觀望大唐芙蓉園的美景,但是如果想欣賞到真正的景觀還是應該去景區內觀賞。大唐芙蓉園是大雁塔曲江景區的一大景點,裡面有水幕表演,還有西門的入城儀式,非常不錯。建議第一次去的人下午去逛,晚上看錶演,出來後直接去大唐不夜城,非常不錯!
園區內最有特點的應該是大規模的仿唐建築和展現唐風韻的文化場所了。如紫雲樓是全國標志性建築,帝王樓閣。古時唐皇必登此樓,欣賞歌舞,宴請朝臣,與民同樂;其它諸如仕女館、御宴宮、芳林苑等皆是唐朝典型建築,展現大唐盛世氣象。
若僅是作為一個文化主題公園,大唐芙蓉園已經十分出色,基本上復原了當時面貌。
3. 描寫園林美景的語句
●朵朵牡丹昂首怒放,顯示自己的絢麗多姿,隨風翩翩起舞。
●牡丹的顏色多得不可勝數:白、黃、粉紅、紫、黑、藍、綠,比朝霞、雲霓的色彩還要豐富。
●紅色的梅花似一堆紅紅的火,賜予人一種生命力,一種爆發力。
●芍葯花開了,粉紅的花瓣兒映紅了小姑娘的臉,映紅了火熱的農家生活。
●在那翠綠的荷葉叢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個個披著輕紗在湖上沐浴的仙子,含笑佇立,嬌羞欲語。
潮汛 海濤 海嘯 海浪 巨浪 惡浪 碧綠 海峽 海灣 海濱 海島 海灘 沙灘 海潮
白浪如山 白浪滔滔 白浪滔天 百川歸海 奔騰不息 奔騰呼嘯 奔騰咆哮 碧波盪漾 碧波萬頃 一望無垠
碧海青天 碧江盈盈 碧藍如茵 蒼茫大海 汪洋大海 海天相接 海水連天 海天一色 波浪滔天
● 湖是活的,層層鱗浪隨風而起,伴著跳躍的陽光,伴著我的心,在追逐,再嬉戲。
● 湖水在枯草叢里微微低語,遠處不時傳來一兩只小鴨的撲翅聲,使月夜的湖面更顯得孤寂和冷清。
● 數葉白帆,在這水天一色金光閃閃的海面上,就像幾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輕悠悠地漂動著,漂動著。
● 海水滿盈盈的,照在夕陽之下,浪濤像頑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躍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 湖是硬的,像一塊無瑕的翡翠閃爍著美麗的光澤。
● 湖是靜的,宛如明鏡一般,清晰地映出藍的天,白的雲,紅的花,綠的樹。
● 湖上泛著一片青煙似的薄霧,遠望微山,只隱約辨出灰色的山影。
● 浪花是海上的奇景,可她更像一位舞蹈家,她能使人拋開煩惱,盡情地欣賞。
● 海水那麼藍,使人感到翡翠的顏色太淺,藍寶石的顏色又太深,縱是名師高手,也難以描摹。
● 陽光照在波光細細的湖面上,像給水面鋪上了一層閃閃發光的碎銀,又像被揉皺了的綠緞。
眼睛
4. 形容園博園風景的句子有哪些
水竹之居,吾愛吾廬。石粼粼,亂砌階除。軒窗隨意,小巧規模。卻也清幽,也瀟灑,也安舒。嫡散無拘,此等何如?倚欄桿,臨水觀魚。風花雪月,贏得功夫。好炷些香,圖些畫,讀些書。----滕賓《行香子》
錦綉谷360度的邊坡上,共設有8個上下出入口,從北京園東側的天香館出來,正對著「燕台大觀」,站在這個觀景平台上,整個錦綉谷盡收眼底。拾級而下就可以走到錦綉穀穀底了。谷底首先看到的就是疊瀑——18米高的疊瀑利用了北京園的水系,水從上而下在巨石間輾轉,最底下的巨石構成了一個「水簾洞」,從疊瀑下湖泊中的大石塊可以走進水簾內,體驗一把穿水簾而入的感覺。
「水簾洞」下就是「春陰」,位於燕台大觀下,用柳樹來營造出茵茵景緻;「趵突」在西北坡下,建有泉景,種有竹林;「疊翠」位於東北坡上,由一層一層的常綠樹組成;「曉月」在東南方向,在種滿鮮花的花坡下看月懸高空,別有神韻;「煙樹」栽植了大面積的黃櫨,噴霧設備營造出煙霧繚繞的美景;「夕照」在西南坡上,緊鄰錦綉谷的園博軸上,一大面斜坡伸到谷中;「秋波」在谷底,利用景石堆砌成高高矮矮、蜿蜒曲折的大小花台;「晴雪」則位於北京園後身,遍植杏花,春天就可以欣賞到花如堆雪的美景。
錦綉谷里萬花綻放,花木品種有350多種,包括喬灌木70種,有華山松、雪松、藍粉雲杉、鵝掌楸等;草花90個品種,有藍花鼠尾草、木茼蒿、角堇、婆婆納、鳶尾等;還有水生植物82個品種,以及立體垂吊、開花穴盤苗等。
仰首望上去,湛藍的天空下,陽光燦爛地做著背景,勾勒出高山那懸崖峭壁奇石怪壘的身架,更是把人們所有的崇敬和贊嘆都寫在了高處。
踏入園博園的大門,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忍不住讓人多吸幾口,心情也隨之愉悅起來。沒有計劃,沒有路線,就跟著感覺隨意走走看看,感受園博園的美景,感受秋天的愜意!
園內,早有一百多名大學生志願者們,穿著整潔統一的運動裝,等候在裡面,隨時為游園的人們進行志願服務。而我們更為幸運的是,無需徒步勞累進行偌大區域的游園。園博園安排了觀光車,我們乘坐上去,並有專職導游進行詳細講解。
園內,空氣怡人,景色悅目,到處都是美麗的景緻,而富有特色的是,園內有園,以河北省各個城市為名的園景,更是蘊含了豐富的特色地域文化。
進入園博園的中華教育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好多中國名校的風采,其中有我夢想中的「北京航空大學」,雖然那隻是一座建築,但我堅信只要我努力學習,一定能實現我的夢想。
園博園的吉祥物是綠綠的「山娃」,它代表著園博園的所有,也代表著環保,綠意無限,還代表了天地母親的心。
園博園共有五個大門,分別是東門、西門、南門、北門、正門。園博園的中心有一座塔,叫「重雲塔」,高高的有九層,每一層都有四個大大的燈籠,像四個火紅的太陽,發出燦爛的微笑;站在塔頂上仰望,看見了飛機場,像一個大螃蟹,旁邊川流不息的汽車,像正在飛奔的駿馬。在這三百多個園中,我最喜歡其中的三亞園、上海園、天津園。
三亞園裡面還有海灘,沙白如銀,各種顏色的貝殼碎片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眺望大海,風兒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戲追逐,?R起千萬朵白蓮般的浪花,景色十分迷人。上海園到處鮮花盛開,各種顏色的花,在雨水的滋潤下,顯得格外的美麗,讓整個上海園在生機勃勃。
5. 家鄉平潭的雕塑園的美景作文
今年10月10日,以「和諧、發展、夢想」為主題的首屆平潭國際城市雕塑展在雕塑園開幕,來版自19個國家和權地區的48件雕塑作品亮相,並永久落戶平潭雕塑園。 平潭雕塑園位於平潭竹嶼湖公園南岸,佔地6公頃,四周環境優美,設有親水棧道,樹木花卉 茂盛,新安裝的雕塑作品呈帶狀分布,與湖面、生態園林融合成新的景觀,構成一幅湖、園、景、石等相映成 趣的畫面。雕塑園為美麗的平潭島增添了一份人文景觀,呈現兿術的美與自然的美和諧共存,既美化了平潭的生活空間,也為遊客打造一個不一樣的城市記憶。 10月11日,福州市老幹部攝影協會組織會員去平潭島釆風,平潭攝協主席建議我們去雕塑園走一走,看一看,既領略各國和地區雕塑,也是放鬆心情,拍攝點新鮮的東西。於是,12日下午我與會員們走訪了雕塑園,真是好去處:湖水棧道交融一體,綠樹雕塑相映成趣。
6. 秋天的果園美景
秋天的果園美景
星期天,媽媽帶我去鄉下奶奶家玩,當然少不了要到奶奶的果園「」洗劫"一番。想到這些我就興奮不已!
剛到果園門口,一股在城市從沒聞到的夾雜著花香的氣息撲面而來,讓我禁不住深深的猛吸了兩口氣,有點像我多久沒吃豬肉終於有一天打牙祭了感覺!
園子里的果樹可真多啊!有梨樹、蘋果樹、蜜桔樹、桃樹、桂圓樹。看那一個個露出紅紅臉頰的蘋果,好像在對我說:「小朋友,快來摘我吧!」走到一處即可遮陰又可以掛葡萄的架子底下,抬頭望去,滿眼的像一顆顆紫色的寶石,太陽的照射下泛出紫色的大葡萄。我的口水已經流出來了,原來望梅止渴就是這個道理啊!奶奶又帶我們去看了她今年才培育的新品種——紅棗,又大又圓,個個紅棗滿枝頭,你擠我碰的,爭著要人們去採摘呢!又像是一群紅了臉的小姑娘害羞的躲在樹葉下嬉鬧。我毫不客氣的摘了個紅棗迫不及待的放到嘴裡,又脆又甜,果肉細膩。今年奶奶可以賣個好價錢了!勤勞的奶奶又在園子里種了些菊花,有深紅的,朱紅的,淡黃的,紫色的,菊花仙子把芬芳帶給大地,讓空氣中充滿了香味,我聞了又聞,真想摘幾朵帶回家去。
奶奶這果園真好,雖然有些依依不捨,但是看見奶奶給我那麼一大筐水果,我還是滿心歡喜的跟著媽媽回家了。
我愛這收獲的秋天!更愛這秋天的果園!
秋天的果園作文
秋天是帶給人們豐收和喜悅的季節。
秋天的果園里果實累累,五彩繽紛。看!可愛的蘋果畫上了紅臉蛋兒,好像小朋友的笑臉,山楂樹上掛滿了小紅燈籠,鴨梨穿上了金黃色的外衣,紫色的葡萄一串一串的掛在藤上,粒粒飽滿,像紫色的大珍珠!桃子也穿上了粉紅色的花襖。
西瓜像一個紳士,穿著墨綠色的禮服,還系著一條領帶呢!而甜瓜穿著一身淺綠色的衣服,服服貼貼的跟在西瓜紳士的後面,好像是西瓜紳士的小徒弟一樣!
這么多顏色鮮艷,味道香甜的水果,讓人看了垂涎欲滴。秋天的果園給我們帶來豐收的快樂,我愛秋天,我更喜歡秋天的果園!
秋天的果園作文
秋天是各種水果成熟的季節,想起那酸甜可口的大蘋果,又黃又有汁水的梨子,紅紅的柿子,我的口水忍不住快流出來了。我決定星期天去拜訪秋天的果園。
我們縣城的東南有一座佔地二百畝的果園。從北邊正門進入首先看到的是深綠色葉子間又紅又大的蘋果,都快把枝條壓倒在地上了,它們好像一個胖嘟嘟,紅撲撲娃娃的臉。秋風吹過就好像聽到娃娃歡快的笑聲。
小路往南走我們來到了梨樹林,黃黃的,水凌凌的大梨發出一陣陣醉人的香甜味。秋風一吹那醉人的香味向四處飄散。這也許就是秋天的味道吧!突然,我看到遠處掛著幾盞小燈籠。我趕緊跑過去一看,原來是梨子林旁邊種上了幾棵柿子樹。那一個個小燈籠就是樹上的大柿子。秋天的果園有這么多驚喜。
秋天的果園是美麗的,是香甜的,它帶給人們的是驚喜。
秋天的果園
秋天,是一個涼爽的季節,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秋天的果園也是一處美麗又豐收的地方。
那裡到處都長滿了梨樹、蘋果樹、柿子樹、桔子樹等,我最喜愛的是石榴樹,秋天來到了,石榴便掛滿了枝頭,深秋時節,石榴就熟了,它們扒開外皮,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這時采果子的阿姨就來采了整整一籃子的果子給遊客們品嘗,遊客們剝開石榴的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粒粒緊偎在一起,取幾粒放在口中嚼嚼,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秋天還有美味的柿子,遠看,柿子像一個個小燈籠掛在樹梢,等柿子熟了,你剝開軟軟的外皮,看見柿子紅紅的肉,咬一口,覺得甜蜜的無法用語言來表示。
秋天的林子又是一番風景,地上像鋪了一層金黃的地毯,一陣風吹過來,你感到清涼無比,彷彿置身於另外一個世界。
我愛這風景優美又果實豐富的果園。
7. 描寫園林美景的詩句
《滿江紅·暮春》
宋 辛棄疾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花徑里、一專番風雨,一番狼籍。屬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
庭院靜,空相憶。無說處,閑愁極。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處也,彩雲依舊無蹤跡。謾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
《於中好·小構園林寂不嘩》
清 納蘭性德
小構園林寂不嘩,疏籬曲徑仿山家。晝長吟罷風流子,忽聽楸枰響碧紗。
添竹石,伴煙霞。擬憑樽酒慰年華。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來自種花。
《渡湘江》
唐 杜審言
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
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蝶戀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宋 王詵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樓台,倒影芙蓉沼。楊柳垂垂風裊裊。嫩荷無數青鈿小。
似此園林無限好。流落歸來,到了心情少。坐到黃昏人悄悄。更應添得朱顏老。
《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
宋 蘇軾
簌簌無風花自墮。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落日有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雲破。
路盡河回人轉舵。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
8. 御花園園中有哪些美景
御花園的疊石為山,分為兩個區域,園中西南部有四組疊石山景,都是以自然山巒為藍本。依園中位置與環境有正西組合的,有西南彎形和西北斜形組合而成。
疊石參差錯落有致,通過線與面的結合,高與低,曲與直,巧與拙,繁與簡等強烈對比形成極富變化,有著統一與和諧的獨特幽美形式,並構成了多個洋溢著藝術氛圍的園林小空間。
山石陪襯與園林建築嵯岈屈曲,疊石與花草樹木相組合形成庭院式的園林,小巧玲瓏,古雅別致。「折糧石」南太湖石和產自北京房山的北太湖石為主巧妙配合,多孔多穴,波紋起伏,疊山成「數弓之地,深溪幽壑,勢若天成」。
明代曾勉之在《吳風錄》中提道:
至今吳中富豪,竟以湖石築峙奇峰陰洞,至諸貴占據名島以鑿鑿而嵌空為妙絕,珍花異木,錯映闌圃,雖閣閻下戶亦飾小小盆島為玩。
疊山境美是園林景觀的靈魂。
在御花園石種之多也是一大特色。主要的石種有太湖石、英德石、靈璧石、雨花石、海浮石、鍾乳石、彩陶石、木化石、晶體石、虎皮石、石英岩和沉積變質岩等,古代四大名石也都在其中。
在天一門前甬路西側,有一奇石,它以自然形成的紋理表面而見長。這塊奇石的表面呈現一位躬身下拜的老人形象,他雙手拱起,長袖下垂,虔誠地拜揖天上的星斗,因此人稱「拜月石」。
又有傳說,圖案中的老者是諸葛亮,他正雙手拱起,神態專注於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因而又稱此石為「諸葛拜北斗」。
海參石置於御花園天一門的東側,是由一大堆海參狀的小石頭聚合而成。石高0.76米,高0.25米,整個石體如首尾相連,糾纏盤繞的無數海參。石呈黃褐色,略顯半透明,實為難得的精品。
這塊奇石因何而形成,已無從考證,但是據有關史料記載,是在明景泰年間增建御花園時所置,其石是一塊石英晶簇,確為世間罕見的奇石珍品。
珊瑚石立於御花園天一門的東側,與西側另一珊瑚石成雙結對。珊瑚石是古代珊瑚蟲的石灰質骨骼,經石化作用後形成的化石。這塊珊瑚石表面呈鹿茸狀凸起,顯得十分豐滿,彷彿珊瑚仍在茁壯成長。
雲盆石又稱石魚池,位於御花園中部,此石長1.9米,色呈青灰,質地疏鬆,全石如一橫卧長盆,中間低凹,如長湖、如雲盆,這是在石灰岩的溶洞中長成的奇石。
當水在岩壁上不斷地侵蝕、流動時,水中溶解了碳酸鈣,含碳酸鈣的水慢慢的地蒸發,碳酸鈣被沉積下來。又由於水在不斷地流動,在沉積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個雲片狀凹形的波紋槽,這就是雲盆的形成過程。雲盆在明代時,在每個凹槽內盛水養魚,因此又稱「石魚池」。
在御花園絳雪軒前面的石座上,挺立著一塊高1.3米的厚木板,形似久經曝曬的一段朽木,背面還有無數蟲蛀的小孔,但用手一摸它確是石材,是遠古的木化石。
這塊木化石正面刻有乾隆所題的詩:
不記投河日,宛逢變石年。
磕敲自鏗爾,節理尚依然。
旁側枝都謝,直長本自堅。
康干雖歲貢,遜此一峰全。
題詩的時間是乾隆丙戌正月,已經有200多年了。
在御花園絳雪軒前還有一奇石似龍,此石高0.8米,青灰色,皺襞豐富,線條流暢,形象生動,勢似奔騰的青龍,龍首仰視蒼穹,不可一世。據考證,是英石中的珍品,扣之有聲。
御花園欽安殿西側,立有一塊英石,高約1.48米,寬1.4米,厚不足0.3米,石體變化豐富,似龍似獅,變幻莫測。石表面上部粗糙,下部光滑,溝壑零落。石體青灰,石質嚴密,擊之聲音清越。
欽安殿東側的東便門外,立有一塊靈璧石,高1.97米,通體呈矩形,背面切削平整,正面溝壑縱橫,凹凸起伏,皆為水流沖刷所致,使人感到自然的造化之功。漢白玉長方形的底座,為元代方台。
御花園東南部有一塊太湖石,高約4米,呈上大下小形勢。通體孔洞疏落,渦穴淺薄,石質均勻,顏色溫潤。此石置於磚花台座上。
磚壇採用六角形須彌座結構,磚壇上部環繞磚制鉤欄,六角十二柱。據文獻記載,此太湖石從異地遷入,但太湖石本身甚為秀美,頗具古風。
御花園天一門西側有一塊狀似筍石,通高僅0.8米,青褐兩色相間。在我國的古典園林中,筍石通常取細高者,塊狀的還不多見。此石正面石核全部脫落,正是筍石成熟的標志。此石可能出自雲南石林,端嚴挺立於長方八角形漢白玉須彌座上。
奔兔石位於御花園澄瑞亭外,石高0.42米,色呈黑灰,表面溫潤,質地堅密,敲之有聲。石體隱含白色岩脈,側視似駐足的奔兔,靜中有動,極富情趣。置漢白玉雕石盆中,盆周浮雕有白兔嬉戲林石中間,十分精美。盆下為高腰蓮花辨石雕須彌座。
卵石路在御花園的通道上,都以各種顏色的小卵石砌嵌而成各種圖案輪廓,這些五色小卵石大部分為各色石英石。每幅圖案又有獨立的內容,有花鳥蟲魚、人物故事、樹木叢林和樓台殿閣等,各盡其妙。總數約900餘幅,可以說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傑作。
從乾清宮進入幽雅閑逸的御花園,在瓊苑西門入口處,紅牆邊立一太湖石,灰色,高約1.63米,含粗壯紅白兩色岩脈及結晶體,石體孔洞勾連,變化豐富,整體造型呈昂然上拔之勢,太湖石立在雕刻有藩蓮纏枝雕花石座上。
在御花園南邊入口處有一湖石,高1.8米,上大下小,以底部凸隆為足,叉開成拱形架,立於須彌座檯面上,石體渦狀重疊,孔洞勾連,玲瓏剔透。太湖石下是明代中期六角形彌座,石與座不是原配,這塊太湖石可能是後移入此處的。
御花園園內的古樹很多,粗略統計大概有160多棵,多數在300年以上,蒼松翠柏,千姿百態,各領風騷。
在欽安殿前有一連理柏占據顯位,樹的兩根分別位於故宮中軸線的兩側,於一米多高處合二為一,正值中軸線上方變為一棵。
相傳兩樹自動結伴,心往一處想,堅貞不屈,因而感動了上蒼,使之融為一體,人們叫它連理樹,象徵純真的愛情,因而引來了天下不少痴情男女與它相擁。
位於堆秀山東側有一棵古柏,被封為「遮蔭侯」。它在園中名氣最大。此樹高7.8米,樹圍0.9米。它雖貌不出眾,所在的位置也不顯赫,但怎麼會得此殊榮呢?
相傳有一年,乾隆下江南,天氣很熱,隨行的大臣等個個汗流浹背,唯有乾隆爽身愜意。回朝後,乾隆皇帝在園中遊玩來到此樹前,一太監奉承道:皇上去江南時此樹枯萎。皇上一回來此樹又茂盛起來了,看來是此樹隨皇上一同去了江南。
乾隆一想,去江南的路上別人大汗淋淋,而自己卻很涼爽,再聽太監這么一說,想必此樹暗中為我遮陰,不禁心中大喜,便賜封此古柏為「遮蔭侯」。後來還為它題寫了《柏樹行》刻在石碑上,碑就在樹旁的搞藻堂西牆上。
園中的名貴古樹還有很多,如卧龍松和龍爪槐等,這些古樹雖老態龍鍾,但還枝繁葉茂,每天迎接著眾多人們前來觀賞駐足。
御花園為保留最古的宮內苑囿,其景色特點與一般以山水為主題的皇家園林有很大的不同,歸納起來可概括可以分為四點。
一是布局對稱嚴謹。御花園中間有條明確的軸線,主要建築及園林小品皆相對布置。如花園的西北一帶,由位育齋至千秋亭,與園東北一帶的璃藻堂至萬春亭的建築,從形式到布局,都採用了一左一右和兩兩成雙的對稱式,包括建築的命名也取東西對仗的辦法,如金香對玉翠,浮碧對澄瑞,萬春對千秋等。
這種工整的布局,嚴格的對稱,在一般園林建築中是很少見的,御花園因地制宜大膽採用這一形式,主要是為了與整個故宮布局相協調。
然而,盡管建築形式與格局如此對稱,但由於假山、樹木、環境景觀的不同處理,卻沒有給人以雷同的感覺。表現出我國古代園林藝術的高超水平。
二是多古樹名木因。花園建造年久,故園內多古松古柏,其美麗如畫的姿態,蒼翠的綠色,給這座特殊的園林增添了不少古雅之美。
三是建築的密度高。一般的園林內都有山水等自然風光,但御花園居深宮禁幃,受宗法禮制思想之影響,在總體上仍然是故宮建築群的延伸,因此,園內建築很多,亭、殿、館、所較密集,呈現出一種特殊的園林風貌。
四是彩石路面,古樸別致。園內甬路均以不同顏色的卵石精心鋪砌而成,組成900餘幅不同的圖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戲劇、典故等,沿路觀賞,妙趣無窮。
9. 田園美景的句子
1、綠草如茵的草原上還有一條細細的河,袒露在陽光下,遠遠看去,像一條發光的銀項內鏈。容2、雨後的草原,野花競放,像一塊剛浸過水的花頭巾,連露珠兒也都是五顏六色的了!3、我的記憶中,有數不勝數的美不勝收的景物。且不提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也不提那古樸典雅美輪美奐的小橋流水,更不提那蒼翠欲滴萬古長青的蒼松翠柏。單就這獨特的田園風光,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果實累累瓜果飄香的鄉村田園引人入勝,那清澈見底波光粼粼的田家池塘妙不可言,還有那極富詩情畫意淳樸自然山青水秀的農家小院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10. 園榑園美景作文
今天我們班組織去農博園遊玩,我非常開心。只是天公不作美,天空飄著專雨,風呼呼的吹著,冷颼颼的屬。雖然天氣不好,但一點也影響不了我開心的心情。
一路上歡歌笑語,很快我們就到了目的地——灃東農博園。跟著講解員阿姨我們進入了第一個展館農業科技館。在這里我看到了一排排不需要土壤生長新鮮蔬菜。綠油油的捲心菜,整齊芹菜,花朵樣苦菊,嬌嫩的黃瓜——
第二個展館是繽紛花卉館,還沒進到展館我就聞到花香,一眼望去這像是花的海洋。有龍船花、鶴望蘭、曼陀羅、鳳仙、三角梅、繁星花……我最喜歡的是藍色的綉球花,無數朵小小的花朵組成一個大大的藍色綉球,是那樣的嬌艷。
接著我們來到了南方植物館,在這里我見到了可可樹、人參果樹、龍血樹、炮彈果、蓮霧——我看到了以前在書本里看到的書,讓我知道了它們真實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