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的風景
A. 想知道 隴南有哪些美景美食。
洋芋攪團 為全省乃至全國獨有。將洋芋煮熟,剝皮,放入專用木槽內,用專用木槌砸搗至粘團狀,色澤光亮微黃。分熱食、冷食兩種食用法。熱食,放入酸菜漿水中略煮,連同酸菜漿水盛碗後調以鹽、油潑辣子即食;冷食,盛碗後調入調和嗆煮的醋、油潑蒜、辣子即食。風味獨特,口感滑潤、清香。過去為農家家常小吃,現進入飲食市場,頗受歡迎,已成為大眾喜食的特色小吃之—,尤以武都的最佳。
豆花子 屬黃豆製品,前期製作與豆腐相仿,比豆腐腦硬,比豆腐松軟,盛碗後,調以胡椒、姜粉、蝦皮等製作的湯汁熱食。口感辛辣清香。武都、文縣、康縣等區縣皆有,以武都的最佳。
粽子 以糯米為原料,棕葉包裹,上籠蒸熟,剝掉粽葉後盛碟(碗),調以蜂蜜(或白糖)後冷食。武都、文縣等飲食市場皆有。
湯圓
湯圓 以糯米粉為原料,滾裹橘皮、白糖(紅糖)餡,清水沸煮熱食。武都湯圓個小如雀卵,清香淡甜,獨具風味。
百花面 為武都洛塘、文縣碧口、康縣南部一帶民間家常小吃,改革開放後進入飲食市場,頗受歡迎。面有白面、雜面,手工擀制;配以豆花子、酸菜(或加入洋芋塊、絲),清香可口、經濟實惠。
油麵茶 油麵茶市內各區縣均有,且做法不一,尤以康縣北部最具特色、將炒熟的白面加水煮沸,調以薄荷、霍香等香料,加上康縣特產大葉綠茶,盛碗後再調以炒熟的核桃面、雞蛋丁、豆腐丁、洋芋丁等。或名「三層樓」,或名「五層樓」,成縣則泡煮麻花(饊子)。香味濃,口感好,久食養人。現進入飲食市場,頗受歡迎。
麵皮(釀皮) 市內各區縣均有,做法大致相同,但風味不一。直接將面攬入水中,成稀糊狀,上籠蒸熟者為麵皮;將面團放入清水中反復搓洗,分出麵筋,上籠蒸熟者為釀皮。調料也因地而宜,武都主要調入草果、山賴等調料,嗆煮的醋、鹽、油潑大蒜、油潑辣椒;其他縣則有另調醬油的,或加入芥末的等。武都麵皮風味較為獨特,歷史上即為特色大眾小吃。
涼粉
涼粉 原料不一,有蕎粉、豆粉、藕粉之分,但做法相同,食用法亦相同。將粉散入沸水中,邊散邊攪,直至凝成糊團狀,盛盆晾冷。食用時或用專用刮子刮成條狀,或切成塊,調入調和醋、油潑蒜、油潑辣子等,冷食。也可與麵皮(釀皮)混拌著食用。市內各區縣均有,風味各有千秋。
洋芋餅 洋芋擦絲,放入平鍋內,烙成餅狀,加入少許鹽水,色澤金黃,口感香脆。
漏魚子 原料有包穀面、蕎面、豆粉等,做成攪團後,用專用漏勺擠壓過濾成小魚狀,調以醋、鹽、油潑辣子,冷食、熱食均可。
羊肉泡饃 市內各區縣均有,尤以武都、宕昌回族飯館經營的最佳,分為肉與雜碎(內臟)兩種,食用時用原湯,湯清,肥而不膩,佐以胡椒粉、姜粉(末)、花椒面、香菜(元荽),泡入碎餅,香味濃郁,溫補壯陽。
砂鍋 分葷素兩種,葷食主要原料有排骨、肉丸子、豆腐、粉條、平菇、青菜等;素食以豆腐、粉條為主,佐以花椒、薑末、蝦皮、味精等,武火急煮,香味濃郁,怯寒發汗。
傳統小火鍋 俗稱「暖鍋子」,有銅制、鐵制、鋁合金制等多種器皿,中間燒木炭(現改為電磁爐),周圍圓鍋內裝入肉類、豆製品、蔬菜等,佐以調料,文火緩煨,圍桌而食,香味濃郁,祛寒發表,多在秋、冬、春食用。
莜麥粥 以高寒山區莜麥為原料,原麥粒文火熬煮,口感滑潤微甜,營養價值高,久食補人。宕昌特有。
莜麥
烤羊肉串 市內各區縣均有,以武都、宕昌、成縣為佳,與市外烤羊肉串不同處在於麻辣味較重,香味濃烈。近年來盛行於各區縣夜市,廣受歡迎。
豆腐腦 豆漿用鹵水點制,盛碗裝籠,食用時調以香油、榨菜丁、醋、鹽等,滑潤可口,回味清香,為老幼婦孺喜食。市內各區縣均有。
牛肉麵片 武都牛肉麵片講究湯清面白,配以牛肉臊子,調入油潑辣子、醋,香味濃郁,與西北盛行的牛肉拉條面風味迥然不同。
長面 手工擀制,切成菲葉長條,盛碗後配以臊子、木耳、黃花、雞蛋皮等燒制的湯,調入油潑辣子、醋等,清香可口,過去為民間大眾家常飯,現進入飲食市場,頗受歡迎,市內各區縣均有。
杠子面
杠子面 面團放入專用漏槽,杠子擠壓而成。熟後放冷,或以調料涼拌,或盛入雞湯、臊子熱食,風味獨特,以西和縣最佳。
咂桿酒 用青稞、高梁、大麥、小麥、糜子等多種糧食釀造。煮好的酒醅發酵後不淋出酒,而是將「酒醅子」裝缸密封數月,飲用時挖出酒醅子裝入陶罐,置火塘煨煮,飲者持「咂桿」(竹管或銅管)插入罐中吸取,解乏驅寒,提神健胃,為農村土法保健飲品。主產於武都、宕昌、文縣等地。
B. 查一篇隴南的美景的作文400字
你們一定很喜歡看書吧?可是你們知道書是怎樣印刷出來的嗎?以前,我很喜歡看《藍貓淘氣三千問》這本書,其中一本介紹的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裡面就有活字印刷術。原來,很早以前,古代的人印書是把字都可刻在一塊木板上。後來,有個叫畢升的人,靠雕刻印刷度日,看到自己雕刻的木板,印完書後便被丟掉,非常心疼。他想:要是這些字能一個個拆下來就好了。於是,他挖來膠泥,用水調勻夯實,再把膠泥反復揉合,做成一個個長方塊,在每塊上面刻一個陽文反手字。刻好後,把這些泥字放進窯里,用火燒硬,泥活字就做好了。然後是製版,在一塊鐵板上鋪一層松香和蠟之類的東西,四周圍上鐵框。在鐵框內按照文章的字句、段落排列活字,排滿一鐵框後,就將鐵板放到火上去烤。烘烤時,用一塊平板在排好的活字版上加壓,把字面壓平整。冷卻後,一塊活字印版就制好了,就可以印刷了。這就是古代的活字印刷術
前幾天,我們參觀了鄭州的一家現代化的印刷廠。現在科技很發達,也很方便,人們已經不用一個字一個字地排版了,而是直接用電腦排版了。排好版,把膠片放在自動顯影機上,這樣上面就有字了,可這些還都是黑色的,也是透明的。然後工作人員把這些膠片送到彩印車間,那裡有四開四色&小學作對開四色印刷機和對開八色印刷機。有的人要問,這下該好了吧?其實還沒完,下面還有膠輪車間,也就是印刷車間。那裡的紙都是一大卷一大卷的,紙從入口進去後往上走,然後從出口出去,這樣字就印上去了。你可別小看這一大卷紙,它伸展開以後可達一萬米呢!然後就是裝訂車間,在這里把印刷好的紙訂在一起,然後用程式控制裁割機把它們裁齊。這樣一本本書就做好了。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看的書是怎樣印出來的了嗎?印一本書需要這么多工序,以後我們一定要愛惜書本。
C. 隴南有那些風景區
西和:雲華山
武都:萬象洞、朝陽洞
文縣:洋湯天池、碧口水庫
成縣:西峽誦、杜甫草堂、雞山
康縣:梅園溝、清河原始森林、拖河溶洞、白雲山森林公園
宕昌:官鵝溝、哈達鋪、大河壩森林公園
D. 我的家鄉在隴南,說說你家鄉有哪些美麗的風景呢
我的家鄉內蒙復古科爾沁大制草原,烏蘭浩特市,是成吉思汗的家鄉,那裡居住著滿漢蒙等多種多樣的民族,蒙古族人熱情好客,能歌善舞,走進烏蘭浩特市,看到火車站的清純的蒙古包,一種溫馨的蒙古風情,潔白如玉的氈房雁盪的曠野,令人心情神往,藍天,白雲,草原,潔白的羊群象珍珠一樣清澈的河水,彷彿山泉般的清涼,帶著清香的芳草般的風土濃郁,馬頭琴聲,遠遠飄來,蒙古人的熱情期待……內蒙古,我熱戀的故鄉,親愛的故土,您的養育之恩,是我一生的眷戀和難忘!
E. 甘肅隴南那裡風景最好
隴南地處西北西南通道咽喉,是甘肅省唯一長江流域地區,境內氣候溫和濕潤,風內景秀美,有北容國之雄奇,有江南之玲瓏,野生動植物繁多,礦產資源豐富,有亞洲最大的金礦和中國最大的鉛鋅礦在這里。只說旅遊精品: 文縣洋湯天池(中國四大天池之一),天池森林公園4A,康縣陽壩國家4A級森林公園(含梅園溝),文縣白水江自然保護區(中國最大的野生大熊貓繁育基地),武都萬象洞國家4A(西北最大),徽縣月亮峽,徽縣嘉陵江三灘漂流,徽縣銀杏山莊,成縣西峽摩崖石刻(漢代隸書書法藝術的瑰寶),宕昌官鵝溝和大河壩白馬藏族、羌族風情,禮縣秦人文化,禮縣紅河水庫風景區,西和晚霞水庫。
F. 隴南風景那裡最好
01、武都萬象洞,國家級景點。地質公園。
02、文縣天池,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國四大天池之一,影視拍攝區。
03、宕昌官鵝溝,國家級森林公園。
04、康縣陽壩,國家級森林公園。天然陽壩。
05、武都裕河原生態風光,金絲猴保護區,動植物樂園,民俗風情。
06、武都五鳳山道教聖地。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道教協會駐地。西秦嶺最高峰,五鳳勝景。懸崖峭壁,松濤雷音,群鳥合唱。真武祖師靈應聖地。
07、西和大香山:千手觀音妙善的優美傳說,禮縣道教協會。白雀寺。
08、西和仇池山:伏羲洞,人祖爺伏羲誕生之地。朝聖伏羲廟。
09、禮縣祁山武侯祠堂:紀念諸葛亮六齣祁山的經典景觀。
10、禮縣大堡山:秦始皇先祖的珍貴墓地,中國風水學觀摩的極佳地段。
11、武都角弓朝陽洞:唐朝以來開鑿的佛、道、儒三教綜合洞窟,白龍江邊的百佛洞。 12、武都石門九天聖母廟:黃帝戰蚩尤,西王母派遣九天玄女給軒轅黃帝贈送天書兵法的傳說。
13、武都佛教景點:兩水龍華寺、城郊普化寺、城關蓮花山寺院、東江清涼寺、三河廣嚴院、龍鳳山寺、龍鳳佛堂寺、琵琶寺、漢王寺、城郊鄔金寺、甘泉鐵佛寺等
14、兩當張果老登真洞:傳說張果老修道成仙的地方。
15、成縣雞山:森林公園。山頂有觀音大士、文殊、普賢三菩薩廟。
16、成縣西峽頌:俗稱《黃龍碑》,是漢代《石門頌》、《甫閣頌》、《西峽頌》三大頌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
17、徽縣嘉陵江漂流:隴南唯一開展漂流活動的地方。
18、武都城郊崔家梁關公廟:紀念劉備、關公、張飛的祠堂。
19、武都角弓夠林坪大禹廟::紀念大禹治水的唯一祠堂。
20、武都區漢王鎮大坪山--唐代禮部尚書李揆祠堂(九天聖母傳略出處)。
21、成縣杜公祠:又名成縣杜甫草堂,大詩人杜甫經秦隴流寓同谷避安史之亂,在此逗留月余,創作了《鳳凰台》、《同谷七歌》等詩篇。之後即取道嘉陵江入蜀。
G. 甘肅隴南官鵝溝,景色堪比九寨溝,為何一直養在深閨、鮮少人知
九寨溝聞名中外,作為五A級景區,九寨溝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九寨溝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一內筆財富,而甘容肅隴南官鵝溝,景色完全不亞於九寨溝,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是為什麼一直養在深閨,鮮少人知?
不同的季節來到官鵝溝都能夠感受到它強大的魅力,湖水清澈見底,在陽光的折射下顯現出五彩斑斕的顏色,而倒映在湖中的古樹就如同卧龍一般,讓人非常震撼,如此美麗的風景卻沒有人欣賞確實讓人覺得有些遺憾。
官鵝溝景色完全可以和九寨溝媲美,不過人流量卻比九寨溝要少得多。一部分原因是當地對於旅遊業還不夠重視,官鵝溝條件非常好,完全能夠發展成和九寨溝一樣知名的景點,正是因為當地不夠積極,對於旅遊業的前景也表示擔憂,所以造就了官鵝溝一直無人知曉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