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景色
Ⅰ 怎樣進行水粉風景寫生
(一)起稿構圖。構圖也被稱為「布局」「章法」,畫家根據主題思想和取材的需要,立意布局,將要表現的對象的形象及色彩、明暗、輪廓、形狀加以適當的組織、安排、處理,構成諧調完整的藝術畫面。用鉛筆起稿或用顏色直接簡略起稿,對畫面可作適當的取捨與調整,要注意安排好畫面形體構成關系,處理好色調與色彩的搭配關系,處理形體的點線面的節奏與旋律以及空間透視、主次強弱、虛實疏密對比關系,使畫面富有節奏感和秩序感。
(二)鋪大色調。注意畫面色彩構成關系,具體處理色彩構成形體的冷暖、明度、純度、虛實強弱、色彩空間透視關系。確定物體的空間、明暗、冷暖的大色調關系,用透明薄畫法、濕畫法自遠而近地概括交代景物大的形體結構,注意表現天空、水面與主體物的大色彩關系,不拘泥於細節的刻畫。
(三)局部塑造。在整體表現的基礎上,拉開近景、中景的空間關系、色彩對比關系、主次關系和虛實關系,運用水粉風景畫的多種表現技法,如干濕濃淡、皴擦點染使畫面逐步充實豐富起來。
(四)整體調整。深入刻畫階段容易顧此失彼,所以要通過調整來刪減、削弱喧賓奪主的細節,充實、加強畫面的整體關系。
畫好水粉風景寫生,需要一個長期不懈的藝術追求與探索的過程,我們要熱情地面對大自然、面對生活,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從大自然和生活汲取藝術的營養,在生活中發現藝術,在藝術中創造生活,這樣才能從藝術的必然王國走向藝術表現的自由王國。
Ⅱ 水粉風景畫
首先推薦從臨摹開始做起,臨摹一些大師的作品,您感興趣的方向,偏向古典的油畫風格,還是說現代一些的插畫式的表達都是要考慮的
然後還得仔細的練習這種繪畫的感覺,技巧是很容易到位的,臨摹的八九不離十那就可以說是掌握技巧了,真正難的地方在於對於畫面整體的把握,這種美感才是繪畫真正追求的意義。
當然您現在剛剛開始進行繪畫的聯系,多多畫,並且從中得到滿足感,這才是繪畫的樂趣,您說是吧?
Ⅲ 水粉風景怎麼畫
原料
畫板(畫夾)、水粉紙、水粉顏料、水粉畫筆、調色盤、水桶、清水、透明膠
步驟
步驟一:構圖起稿階段,需要完成的內容是為畫面中的物體安排好合適的位置,用單色打好形體。
步驟二:區分明暗塊面的階段,需要完成的內容是區分畫面大體的明暗調子關系,使畫面顯示出大的明暗對比的效果。
步驟三:全面地深入塑造階段,需要完成的內容是對畫面的全部物體都進行深入的刻畫,主要處理物體的體積感和色彩關系。
步驟四:整體調整和完成階段,需要完成的內容是在整體考慮畫面的色彩效果的基礎上調整畫面局部,表現出受牆面和天空色彩影響較大的近處水面,完成。
注意事項
作畫之前用寬透明膠帶把畫紙四邊封在畫板上,每邊封1-2厘米寬,這樣畫完畫後揭掉膠帶,畫面四周會出現白色畫框,會使繪畫作品更加的好看。
Ⅳ 畫水粉風景都用哪些顏色
什麼顏色都用,風景裡面什麼顏色是沒有的呢。只能說用的什麼顏色多一些,比如畫海當然使用藍色多一些,你畫樹林就用的綠色多一些。
Ⅳ 風景水粉畫
水粉畫作畫時有先濕後干、先暗後明、先薄後厚等幾個關鍵的先後順序。方法和步驟上並沒有一個十分確定的「公式」,這里就介紹一種初學者比較容易掌握的方法和步驟:
從主體景物開始的方法
步驟a:
當主體物在畫面中占的面積較大,色彩統治了畫面的主調,就應在確定了畫面輪廓和構圖後,先用不加白色的顏料調出畫面所需色彩,從暗到明給主體景物鋪一遍色調。這一遍色彩要立足於大的明暗關系,細小的部分先不要在意,以確保主體物的主調作用
步驟b:繼續調准和豐富主體景物的色彩,逐漸把主體物的明暗及冷暖罩色到位,以保證主體物的色彩在畫面中不斷的向周圍發展。
步驟c:以主體色調佔主導地位後,進行天空和遠景樹的著色,這一遍要力爭一次完成,以利於中遠景樹的下一步刻畫深入,並隨之布滿整個畫面,做到畫面色彩統一中有對比,使整個畫面色彩逐漸豐富起來
作畫開始時比較注重色調及景物的整體性,這一步應對細節和精微東西進行刻畫,如:千姿百態的樹枝、樹干、中景透露的建築物等。以做到畫面既有整體色調效果,又有精緻具體的細節。
經過前幾個步驟後,畫面已接近完成,這就需要畫者離開畫面一段距離,冷靜地審視畫面,從整體著眼,看看哪些地方還需要進行最後的整理加工,盡可能地使畫面深入、和統一。
這種作畫步驟既容易把握大色調的統一,又使畫面主體突出。
風景畫的方法步驟比較靈活,由於對象本身變化較大,所以特別要在落筆之前就有較為全面的觀察分析,對完成後的畫面有一個大致設想,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才能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步驟方法。
Ⅵ 水粉風景畫圖片
我建議你還是去書店去買書。。電腦上的看不清的。。雖然效果很好看起來。。但是你不覺得有時候看不見筆觸的嗎。。。要學習就是要就最好還是有個老師教下你。。水粉講究是筆觸。。。
那你去網路圖片里 找找吧裡面有
Ⅶ 水粉 風景 花卉 的畫法
花的畫法示例
不同花有不同的畫法。為了初學者便於理解,現將各種畫法與表現效果的關系舉例說明如下:
陽光下的白玫瑰。白花雖不像紅花、黃花那樣艷麗,然而她有最豐富的色彩變化,光照、投影、反光、透光交熾輝映,色彩淡雅明麗,在暗色背景的襯托之下更顯得艷麗無瑕——這就是這張畫的表現意圖。其畫法步驟是這樣進行
①起好大體輪廓後,首先塗上暗色的背景,留出花的部位。這時白花不畫自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色彩關系。
②根據半球體結構受光、背光的色彩轉化規律,概括地區分出總的體面關系。一方面是為了表現花的基本體積與結構,同時也藉此在強烈的黑白對比中尋求中間色調的變化,加強主體與背景之間的聯系,使之融為一體。要注意的問題,一是要敢於把白花的暗部畫重,與背景相接應;同時又要充分體現花的透明感。二是抓住幾個對表現體積與動態有決定性作用的典型花瓣,准確、肯定的畫出其基本形,而對一般花瓣暫不必一一描繪。
③調整一下整體關系,進一步充實亮部、灰部、暗部的形體結構和色彩變化,描繪重點花瓣的細節,使畫面臻於完善。
含苞的牡丹花開始同前。此花的球體特徵更加明顯,所以先按圓球體畫出主要部分,然後再在圓球的上部由外及里或由里及外依次畫出各層之間重疊花瓣。
姚黃牡丹。這種牡丹是由多瓣聚集而成,根部的大瓣如同托盤,頂部的許多小瓣聚成球體。由於花瓣薄而透明,花瓣的深層輝映著暖色的透光效果,色彩艷度超過受光部位。表現這種繁多的花瓣時,不必一一細描,強調總體感覺。把握基本的色彩關系和虛實變化,除了幾個大瓣和處於明暗交界處的幾個小瓣作具體處理外,大部分的花瓣都不太強調它們的邊沿輪廓,只要依據花瓣的形狀和方向在調色和用筆上略加變化就足夠了。這樣由於花瓣明暗變化減弱反而增強了透明感。在處理暗部的花瓣時,先用底子的暗色畫入,然後再用比此底子亮些的粉質灰色壓出邊緣,有意識地讓底色部分透出,這樣更顯得飽含水分、輕薄透明。
球形的菊花花瓣細碎繁多,一一勾畫必顯瑣碎,只塗大色塊、缺乏必要的細節又不像菊花,其關鍵是把握好整體與局部的統一。此畫的方法是:先從整體關系入手,畫出球體的基本體積,然後在大面的亮面上加上一些花瓣突起後暗部長投影的小暗面;在大面的暗部——主要是明暗交替或反光部位畫出若干受到光照的亮色花瓣。當然要注意區別各個細節的明暗虛實,可隨著體積的轉化改變用筆的方法,使小瓣的感覺似有若無,在重點地方仔細畫一下結構變化,以實帶虛、虛實相宜,各種點之間呼應起來,使畫面豐富、充實、和諧、統一。
逆光的月季花。強光照射下的花朵固然明快、鮮亮,然而背光處或陰影中的花朵也另有一番情趣:柔和、素雅,在中等明度的含灰色調中,有著含蓄、微妙的冷暖對比。為了襯托花的嫵媚、潔凈,在背景上運用了粗糙的肌理變化。畫花時,則用筆輕柔,色中飽含水分,中心部分一氣呵成,趁濕點上花蕊,使之融為一體,然後,再重點修飾一下花瓣邊緣的轉折與前後層次,使之豐富起來。
3.花卉寫生的構圖
花卉之美不僅在於花朵有艷麗的色彩、誘人的芳香,而且花與枝、葉的自然和諧更有天然之趣,處理好枝、葉及整個情勢、動態,也是花卉寫生的一個課題。有些花卉實際開花很一般或不常開花,如竹子、文竹、松樹盆景等,在花卉中屬於觀葉植物,足見畫好枝葉的重要性,描繪庭院花卉一角,這是極普通的一角,粗壯的仙人球開出潔白秀麗的小花,旁邊的蘭葉以婀娜多姿的曲線與仙人球垂直的花莖相映成趣,構成了輕音樂般的詩情畫趣。畫幅採用了中性灰調,在低純度的色彩烘托下,白花蕊部的淡淡的黃綠色才顯得鮮嫩清秀,富有生機。整個畫面的情調與構圖中的點、線、面的配置,光影、色調的處理是分不開的。環境襯託了花的艷美,花朵也點綴了環境的幽雅。
在花圃寫生,重要的在於選擇和組織。不僅要選擇典型的花朵,還要盡可能有相應理想的背景。花朵的向背、聚散,枝葉的動勢,都是構圖中的重要因素。在自然生長的花叢間很難找到一個現成而又完美的構圖,大多數情況下,還要根據畫面的需求進行再加工,或選取這—株上的葉,那一株上的花;或加強某一部分削弱某一部分,只要安排合理,是有助於畫面表現的。
有條件時也可以進行插花寫生,將採集好的花朵進行選擇搭配,置於瓶中,對花形大小、光照、顏色、疏密集散等都可進行人工調配,這樣將更有利於對花型的結構及表現方法作認真的研究。插花是一種藝術,也是繪畫中人們喜聞樂見的描繪題材。
作品欣賞:
關於繪畫風景的一些總結
1晨,早晨在太陽未出之前,大地剛從黑暗中醒來,由於露水和霧氣較重,整個對象顯得較為偏冷,朦朧。太陽出來以後,景物的受光部分偏淺的玫瑰色、淡黃一類的暖色,背光部分相對偏紫,藍綠一類冷色。
2傍晚,夕陽西下,全部的山川河流被抹上一層金黃,景物的受光部分為淡的橘紅,橘黃色,天空則常呈現亮的黃紫灰、黃綠灰一類的補色,落日後,所有景物逐漸變成紫青色,藍黑色,直至夜幕降臨。
3晴天,陽光的映射下,景物的形體和輪廓變的清楚、明確。光線越強,物體的反光越明顯。早、中、晚的陽光是有差別的,清晨的陽光在上午10點左右,與下午4點以後的陽光偏暖,中午呈亮白色,反光強烈。影子偏藍紫色,色調主要傾向是黃白色或亮黃色。
4陰天,由於陰天沒有陽光的照射,光源呈散射光,景物的受光面偏銀灰、藍灰一類的冷色,而背光與立面色度較重,多呈紫褐、褐綠、赭綠等一類暖色,反光不明顯。
5雪景,地面,樹林,山嶺上的雪色彩特別亮,天空往往處於中間色階,如有陽光時雪的受光亮而暖,投影由於受天光影響帶一點蘭色,畫雪時,盡量畫出它的體積感和松軟性。
其他地方色彩注意事項:
山,遠山要畫的概括,簡練,中,近要依據山的起伏,形態等特點畫。畫山時要注意符合自然規律,注意裁減和取捨。有陽光照射時山一般是受光暖,背光冷。
石,要注意表現體積的感覺,受光面呈亮的冷色,背光成赭褐,紫褐等一類的暖色。
樹,樹的色彩主要以普藍、群青、橘黃、淡黃調出各異的綠。受光面以粉綠,紫羅蘭,鈷藍。湖藍與其他顏色調和後所組成。
水,一般要表現靜態水和動態水,可以依靠筆觸的不同來區別。水往往受天光的影響,波浪暗部色彩偏暖,上午或下午陽光側射時,水面傾向較深的藍紫色,中午偏藍灰色。
天,天空不要畫的平塗一樣,應該有變化,要表現出高深的空間感,有時上部顏色深,下部顏色淺,有時上部顏色淺,下部顏色深,不能平塗成一樣,但差別不是太大。
雲,畫雲時要注意表現雲與天空的關系,雲有厚、薄、大、小、虛、實之分。
房,在畫房屋時,要注意房屋的比例結構和透視關系,以及整體的協調關系。
總之,在畫景物時盡量顏色不要太單一,不如樹是綠的,不要平塗成一樣,樹有受光和背光,受光面可能是黃綠,背光可能是綠里有藍紫的深色,還有介於受光和背光的固有色,是樹的本色,從這些再細分,樹的枝杈呀,有的地方的葉子稀少有的繁茂,色彩盡量在不脫離主色調綠的基礎上豐富一些,比如粉綠,淡綠,黃綠,青色,土黃,翠綠,藍紫色,等等。
最後,還有關鍵的一點就是事物的投影,就是影子,在一副畫面里是非常重要的,有時畫面有些飄的感覺,加上深色的投影就可以增強畫面的空間感和縱深感。
我再介紹一點我上學時學的,任何事物都有亮部,暗部,明暗交界線,反光和投影。抓住這這幾點再注意色彩的運用就可以畫出好的風景畫了。
物體在光線照射下的規律:
亮部色=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
中間色=固有色+光源色
暗部色=固有色+環境色
Ⅷ 如何畫水粉風景畫詳細的基礎畫法!謝謝
http://www.67ms.com/secai/fj/200604/906.html 這里有很多詳細的教程。你不妨看看
http://www.98518.com/zgshjcw.htm 這個也比較權威的
其實最簡單就是用網路啊http://www..com/s?wd=%CB%AE%B7%DB%B7%E7%BE%B0%BB%AD%B7%A8&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4
希望可以幫到你
Ⅸ 水粉風景怎樣畫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感到水粉畫技法教學難度較大。很多學生長時間練習卻進步緩慢,收效甚微。這主要是對水粉畫技法理論了解、理解不夠。而學生了解水粉畫技法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水粉畫基礎技法教材書籍。如果切合學生實際,既能觀賞、分析、研究,又能臨摹、體會、並能闡述理論,讓學生掌握水粉技法的圖書,對學生而言就是一本好書。教師可以用它直觀闡明技法要領,學生用它直觀形象地明確要領,指導繪畫練習則具體可行。
然而,目前美術基礎技法類書籍多由專家完成,對學生僅有指導性,具體畫法一般較為簡略或者深奧,畫法及步驟簡單,很少談及困繞初學者關於用水、調色、造型等關鍵問題。大量書籍使用專業術語,不能深入淺出、簡明扼要地表達技法,很難讓高中生理解和接受;有的書籍所編畫法與步驟較為籠統且不易理解,方式、方法簡單、所提供的范畫過分成熟,甚至個性太強以致誤導,考生臨摹尚很困難,更談何指導學習。
如何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色彩最基本、最主要的理論和技法,以下分別從水粉畫的「用水」、「調色」、「用筆」、「造型與調整」幾個可操作性強的關鍵技法予以詳細介紹,給初學者以切實可行的具體引導。結合步驟,即可能迅速掌握水粉畫的基本技巧,達到用水粉表現色彩的目的。
一、用 水
對水粉畫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稍作了解後,就可以開始畫水粉畫了。畫水粉畫的關鍵之一是用水。適當地用水可以有效地塑造形體,表現色彩。用水不成功,一副畫就不成功。水粉畫是用水調和粉質顏料作畫的畫種,該顏料里含有膠質,加水稀釋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畫水粉靜物一般情況下用水要盡量少,要惜水如金。水和色要協調,色多水多,色少水少。
筆頭以顏色為主稍蘸水即可,用完一種顏色,筆頭要用水洗凈,用吸水布擠干筆頭,再上色,後蘸水,以免弄臟下一筆色,初學者養成此習慣很重要。
表現較輕、薄、透的物體時水要略多,水多色少易灰臟,畫時新鮮,水干後泛色、顏色變淺、變灰、無質感。水少色多易干、枯、澀,表現不出質感、光澤,不利於色彩銜接。亮部色稍薄,運筆快,利用白紙底色,一次成功用色,色彩漂亮而干凈,灰暗部水要少,顏色要多,效果才顯厚重。
二、調 色
調色是水粉畫色彩能否表現豐富的關鍵。調色不當畫面會出現生、灰、臟、亂、火、菜(色彩假)等現象。一般說來,在掌握用水的技巧後,做畫時把任何一個物體的色彩分析出色彩層次,逐層逐步表達出來。主要物體和物體亮部宜畫厚,次要物體及背景宜畫薄。
要使畫面和物體色彩豐富,調色的技巧是:將顏料在調色盤上擺開,在該物體固有色周圍逐一添加其他顏色,形成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某一色彩系列,表現出豐富的色彩體系。
具體做法:
1、以畫面主要色調及主要色為主,選定固有色,如紅、黃、綠等任一顏色做首選色。
2、畫任何一個物體,選定固有色後,將該色顏料在調色盤上擺開,在其周圍逐一相加,調出系列色相。如蘋果——選調黃色,用來畫半明部,亮部在黃、的基礎上加少量白粉,高光可先適當空白,畫明暗交界線在固有色上加普蘭和少量的紫,使黃蘋果從明到暗為淺黃、黃、中黃、綠黃、深黃等系列。這樣色與色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適當運用可表現豐富的色彩及體積感。注意要表達出蘋果的三大面和五調子。
3、用筆顏色的厚薄要區別對待,一般要遮蓋白紙為宜,亮部、半明部宜略薄,利用白紙底襯亮色塊,使色彩明快;明暗交界線、暗部宜畫厚重;亮部、半明部色相不準要待干後用較干色,也可厚畫。
4、色彩成系列中,顏色相加,種類不宜多(易臟),忌量相同(易灰)和反復攪拌(色不新鮮),白與黑相加應一點一點加入適可即止,不要一下子加入較多(易臟)。
5、如調出色相不明確或與鄰近筆觸差距太大的色,屬臟色,應洗凈筆頭,重新調,一幅好畫以沒有臟色為宜。任何顏色都有自己深淺不同的色相,臟色使畫宜灰、悶、無質感。
三、上色彩:
1、上色彩的步驟(一般有三種畫法):
①先畫背景,其次檯面及襯布,最後畫主要物體。
②先畫主要物體,其次檯面、襯布最後背景。
③先畫襯布檯面,其次靜物,最後背景。
2、上色調的方法(一般有三種畫法):
①從物體暗部畫起,再畫灰部,最後畫亮部。
②從物體亮部畫起,再畫灰部,最後畫暗部。
③先畫灰部,再畫亮部,最後畫暗部。初學者以方法②和步驟①為最好。
以上介紹的步驟和方法各有優缺點,對初學者來說方法②與步驟①可保持畫面的單純、明快和色彩亮麗。因初學者往往色彩感覺不豐富,畫色彩易越畫色彩感覺越遲鈍,最終畫臟,故方法②和步驟①可避免初學者畫臟、畫丟、畫壞。
①初學者先採用方法②和步驟①訓練等具有一定調色、用水、用筆、調整等基本技巧後,再採用其它畫法和步驟。
3、以濕畫法用大筆「刷」的技巧鋪背景大體色,要注意背景的微妙色差及明暗過渡;畫背景留出主要物的外輪廓,不要畫傷主要物外形;要適當留出背景高光較白部位;背景宜上淺下深,光源近處淺,遠處深。
4、畫背景適當用水,干、濕結合用筆鋪排,宜近淺、遠深與背景連成一體,轉折色處色略深,抓大感覺鋪大體色,物體適當留白,以畫大皺紋與肌理為主。
5、畫主要物體從亮部畫起,先畫固有色,調准固有色,同時在調色盤上將色擺開一一對應上色,畫所有物體半明部的大體固有色,注意同樣的物體近處應亮,遠處應略暗,形成色彩空間次序。如色彩不準或面積不當,可待完全乾後,再覆蓋;畫主要物體顏色要純正,厚重,飽和,以「擺」的技法為主。穩准鋪排到位;筆觸要順應物體結構。
6、畫主要物體時,在固有色的基礎上加深顏色調色。銜接鋪排與固有色有區別又要有聯系。每一筆顏色要有區別,畫到此時應適當加深背景、襯布的層次,尤其是色較深的部位,有深色與淺色的對比,才能把握好淺色的程度與畫面的協調。
7、畫主要物體時,在固有色變化後的灰色基礎上進一步調深,畫明暗交界線。在明暗交界線的色上略加固有色。使色變淺,再畫暗部可恰當表現暗部色及反光。
四、調整:
作畫中要機動、靈活地運用用水法、調色法、用筆法、造形法,最後用調整法。無論用哪一種上色方法及步驟都必須從整體著色、著大體色、逐步逐層整體推進深入,切忌一下子把某個物體畫完。待整體完成所有物體亮部、灰部、暗部之後,用調整法調整畫面。加深最暗的、點亮最亮的、減弱最跳的、提高較灰的達到整體協調的畫面效果。
調整要注意首先調整主要物體的色彩,色彩分層及變化,調整物體造型、形體結構,外輪廓等;畫面明暗對比,色彩冷暖對比;畫出最亮部分的高光及銜接。
Ⅹ 水粉風景怎麼畫重點是湖水
所需顏料:翠綠、淺綠、湖藍、白,水
步驟: 湖水分成兩部分1、無樹影湖面,根據照片湖水的明暗使用調色板調色,圖中無樹影的湖面層次從上到下為白色、湖藍、翠綠與湖藍白混合;注意顏料搭配比例,直到調到所需要的色彩為止,(有個小竅門,兩種顏料或多種顏料調色不一定非要調均勻,待畫布第一層顏料干透,可加適量水塗在第一層上面,增加通透感)
2、樹影使用淺綠與白,方法同1
ps:湖中的石頭可用褐色與黑色、淺綠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