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風景介紹
⑴ 歐洲的自然風光介紹
荷蘭--羊角村
雨後的羊角村彷彿被美女之吻突然喚醒的城堡,煙囪里冒出了炊煙,少年唱著歌兒在騎腳踏車,白發蒼蒼的老婦人在修葺庭院,狗兒在門口酣睡母馬在給馬在餵奶.小橋流水,令人砰然心動.
比利時-- 布魯日
布魯日始建於公元7世紀前後,從13世紀開始,是西歐最重要的貿易中心之一,如今城市廣場附近遍布的哥特風格的建築,依然展現著城市當年的繁榮,幾個世紀前來自歐洲各地的商人就齊集於此,用帶著不同腔調的話語,敲定一樁樁的生意.流浪的畫家和游吟的詩人在小橋流水間用各自的藝術記錄著這個城市的傳奇.到了後來,布魯日的經濟地位日見衰落,幾乎淪為歐洲最窮的城市,萊茵河上再也看不到昔日的車水馬龍,真留下白發的遺老回想當年的興盛.也許正是這種衰敗幫助布魯日抵抗住了所謂文明的戕害,當隆隆的推土機將其他城市的遺跡鏟平時,布魯日則在人們遺忘的角落裡依然保持著千年前的模樣,彷彿中世紀的睡美人,世界已經滄海桑田,而她依然美麗如昔.運河中天鵝野鴨自由游弋河岸邊中世紀風格建築的窗戶上閃動著白色的蕾絲窗紗,各式各樣的巧克力遍布大街小巷的每一家店鋪,集市廣場上的鍾樓交織出動人的組樂,聖血大教堂中耶酥的寶血如同這個城市的脈搏一樣,依然鮮活,永不幹涸.
布魯日經歷過了繁榮與貧窮,如今洗盡鉛華,呈現給世人一種中世紀的冷靜和清醒,為人們提供一片游離於時間之外的凈土.
瑞典--斯德哥爾摩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除了比哥本哈根大了幾個尺碼之外,似乎沒有太多值得我激動的驚喜.因為斯德哥爾摩與哥本哈根有那麼多的雷同:人們身上都穿同樣的H&M;腳上都蹬著同樣的Ecco;手上提的都是Friis Company的包包;車加的都是Stateoil的汽油;孩子們玩的都是BR的玩具;家裡都擺著Hemlex的擺設;甚至人們的語言都是雷同的:丹麥人可以聽懂瑞典語,同樣瑞典人可以聽懂丹麥語;而丹麥女王和瑞典國王還是表親!
但總的來說斯德哥爾摩景色還算宜人,尤其她的Gamla Stan老城...
丹麥
丹麥之所以讓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如此迷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您無論走到哪 里,都依然能感受到那種激發安徒生創作世界著名的美麗童話的氛圍和景觀。丹麥鄉村的美麗和寧靜,襯以眾多的庄園和古城堡,開闊的鄉間公路旁那如畫圖一般的 古老的鄉村教堂,還有那些獨具丹麥風味的小餐館,更為丹麥增加了許多嫵媚。而 在這眾多迷人的風光之中,首都哥本哈根無疑是最令人留連忘返的。在這座集古老 與現代於一身的頗具活力的北歐都市裡,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無論男女老少,都 會覺得有那麼多值得一看的東西。
冰島
北歐的冰島是我個人最嚮往的國家,因為它的名字聽起來孤傲,冷漠,與世隔絕。而且我一直固執地認為冰山下是有火種的,那兒的火焰最耀眼。有人把冰島形容成恬然隱者,而冰島人對自己國家的描述似乎也透露出隱者的恬淡。其實,和大部分歐洲國家一樣,冰島也是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比如薩迦(Saga)——冰島中世紀的一種敘事散文——一直以一種不張揚的狀態默默的存在著。現代的世界需要冰島這一種獨特的恬淡之美,像是每個人心中都擁有一份對平淡的渴望,也許在心中最隱秘的地方。
希臘
波羅斯島——白屋森林
波羅斯島是座風光秀美的島上山城,山城上點綴著檸檬樹和橄欖樹的青翠,蔥蘢中掩蓋著清晰明亮的白色屋檐。島上的建築以白色為主,式樣古拙,在白牆的氛圍中不時透出爛漫的花叢,雲濤海浪中,一條石板鋪就的甬道蜿蜒而上,漸行漸遠,延展到了歷史記憶的深處。
暮色黃昏,五色斑斕的船隻在壁立的白色城市下面揚帆待行,令人想起了阿伽門農的艦隊。遠眺伯羅奔尼撒半島,哪裡是溫泉關?哪裡有列歐尼達斯和他的三百勇士?
米其龍士島——數風車
以風車作標志的米其龍士島是愛琴海群島的代名詞。窄巷、小白屋、或紅或綠或藍的門窗、小白教堂,海濱廣場旁白色圓頂教堂不遠的幾座風車磨坊,更使它成為各島中的佼佼者。
米其龍士島是希臘南部基克拉澤群島中的一座,也是愛琴海上最享盛名的度假島嶼之一。島上居民很少,每年大約半年的非旅遊時間,島上相當安靜。四月以後,旅遊季節開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就像候鳥一樣絡繹不絕地飛來島上,享受地中海的陽光和海灘。
在島上漫步,看到房頂都是用大石塊壘起的平頂,覺得很奇怪。問了當地的居民後才知道,島上冬天寒冷,風特別大,只有這些結實的屋頂才能抵禦寒風。在島西南面海邊的小山丘上,有5座基克拉澤式的風車,這是米其龍士島的標志。
白天,海灣內的沙灘是人們游泳、曬日光浴的好去處。
黃昏以後,西面海邊的酒吧和咖啡店漸漸熱鬧起來了,因為這里是看海上落日的最佳位置。
難怪有的餐廳乾脆就叫「落日餐廳」。人們在這里悠閑地喝酒聊天。當耀眼的陽光慢慢地變成橙紅色的火球,從海平線上掉下去的一瞬間,觀日落的人們以歡呼聲送走陽光海灘的一日。隨後,遊客的熱點移到了商店林立的市中心。
仙度雲尼島——看最美的日落
從米其龍士島乘船到仙度雲尼島約需5小時航程。來到以後,才知道很多觀光手冊和旅行社都把米其龍士島和仙度雲尼島作為推薦給遊客的首選,是不無道理的。我們的油輪剛靠岸,大家就驚奇地發覺,海邊陡峭的山崖呈紅褐色,山崖的頂端是一片白色的房屋,小巧明麗。
⑵ 南京自然風光簡介
遠古人類的足跡,隨著時代推移而遍及今日的南京。東郊湯山出土了距今約30萬~50萬年的「南京猿人」完整的頭骨化石;溧水縣神仙洞發現了距今l萬年以前的「溧水人」遺址。
距今6000多年前,南京鼓樓崗西北側的北陰陽營和玄武湖畔、長江岸邊開始出現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村落,聚居著南京的初民。3000多年前,沿江河地帶,已經相當密集地分布著青銅時代的居民聚落,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鎮一帶較為集中,稱為「湖熟文化」 。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在今中華門西南側建城,開創了南京的城垣史。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敗越國,於石頭山築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稱亦因此而得名。秦漢時期,南京地區隨經濟發展而建縣漸多。漢末三國鼎立之初,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9月即遷都於此,稱作建業,為南京建都之始。公元317年,晉琅琊王司馬睿建立東晉政權,以建康(今南京)為國都,這是南京城市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時期。此後,南朝宋、齊、梁、陳相繼定都建康,史稱「六代豪華」,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稱。公元937年,南京成為南唐的首都,稱為江寧府,這是南京城市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期。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建立明朝,以「應天」為「南京」,第一次成為一統天下的全國首都。由此,南京城市發展進入又一高峰期,南京都城為當時世界第一大城。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於此,改名天京。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7年,國民政府定南京為首都。
「金陵自古帝王州」,從中古到近現代,繼孫吳之後,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以及中華民國先後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稱「十代故都」,留下了豐富的文化文化遺產。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成為中央人民政府直轄市。1952年9月,南京為江蘇省省轄市。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為江蘇省省會。1994年2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明確南京的行政級別為副省級。
南京地處長江下游的寧鎮丘陵山區,北緯31°14〃~32°37〃,東經118°22〃~119°14〃,總面積6597平方公里。
南京東連富饒的長江三角洲,西靠皖南丘陵,南接太湖水網,北接遼闊的江淮平原;距人海口380公里,「黃金水道」長江穿越境域,江寬水深, 萬噸海輪可終年暢通,是一個天然的河、海良港。
南京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夏長而春秋短。雨水充沛,光能資源充足,年平均溫度16℃。夏季最高氣溫可達38℃;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8℃。年平均降雨117天,降雨量1106.5毫米;無霜期長,年平均239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為梅雨季節。
礦產資源
境內已知礦種40多種,包括鐵、錳、銅、鉛、鋅、鍶、硫鐵、白雲石、石膏、石灰石、粘土等,不僅在江蘇省位居前列,而且在全國省會城市引人注目。其中鍶儲量位居東南亞之首。
物產資源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地區和商品糧基地之一。境內低山、丘陵面積較大,主要的經濟作手有油菜、棉花、蠶繭、麻類、茶葉、竹木、水果、葯材等。近年來,經過產業結構調整,蔬菜、玉米和飼料作物大幅度增長。由於長江兩岸水網交織,湖泊密布,水域廣闊,水質肥沃,因此,也是中國重要的淡水漁業基地之一。
地下水、地熱資源
境內仙鶴門的一處地下水源初步查明可采水資源4萬噸/日左右,區域面積達18平方公里,是理想的備用水源。天然熱水露頭(溫泉)較為豐富,已知的有江寧湯山,浦口湯泉、琥珀泉、響水泉、珍珠泉,水溫22℃~60℃,屬低中溫熱水,礦化度1克~2克/升,為硫酸重碳型水或硫酸鹽型水。
生物資源
南京地處北亞熱帶,現代植物資源豐富、植物種類繁多。常見麻櫟、栓皮櫟、楓香、化香樹、糯米椴等落葉闊葉林以及青岡、苦櫧、冬青等常綠闊葉樹種近50種;菰、何首烏等野生葯用植物40種。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棲息、繁衍的國家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鰭豚、揚子鱷、河鹿、江豚、鴛鴦、長耳鶚、短耳鶚等。
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南京市人口總規模已達623.8萬人,其中家庭戶191.2萬戶,家庭人口
(不包括現役軍人、相互之間沒有家庭成員關系、集體居住的人)為560.1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89.79%。
全市人口居住在城鎮的為443.5萬人,占總人口的71.09%。20世紀90年代以來南京市人口的文化素質提高
很快 ,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為12351人。全市共有51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8.56%。
1999年 少數民族77394人,其中回族64823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3.76%,其次為滿族2311人,壯族
533人 。少數 民族以建鄴區為最多,共有13692人,佔全區人口的9.13%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南京的電子、化工生產能力在國內城市中居第二位,車輛製造規模居第三位,機械製造業的技術、規模居國內領先地位,家用電器業、建材工業也都具有較大規模。南京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建立了全方位、立體化、大運量的交通運輸網路,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管道五種運輸方式齊全,擁有現代化的通訊體系。南京是全國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機構。被國家9個部委列為中國投資硬環境 「四十優」城市之一。先後被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第五名、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10佳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國家環境保護和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
2003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576.2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增幅創9年來最好水平;財政收入335億元, 比上年增長18%。實施「綠色南京」工程,重點鄉鎮企業園區集聚效應明顯增強, 郊縣國內生產總值完成505.4億元, 比上年增長19.7%。突出發展電子、汽車、石化、鋼鐵、電力等五大產業,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工業總投入達到356億元,增長53.1%。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659.4億元,增長18.4%。全市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06.7億元,比上年增長1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00億元,增長14%以上。全市合同利用外資40.1億美元,增長84.8%;實際直接利用外資22.1億美元,增長47.2%;外貿出口達到73.5億美元;增長22.3%。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
傳統節俗
自古「天下財富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南京又是十代都會,「衣冠文物盛於東南和都市大氣之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透露出幾分儒雅之氣,豪傑之風,斯文秀美,亢朗沖融。
春節
以前稱元旦,俗稱過年。南京人過年要灑掃庭除,張燈結綵,穿新衣,戴新帽,貼春聯,放鞭炮。
南京人過年大門上貼春聯或門神,還有文人雅士在大門貼一幅畫雞,取「雞日相長」之意。這是他處所沒有的。初一早上必飲屠蘇酒。宋朝王安石三度以宰相之身知江寧府,在詩中詠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此俗始於南朝,千百年來,南京人一直飲用,而且形成一套規制:日升之時,面向東方「自少至長次第飲之」。年少的先飲,年長的後飲,取旭日東升,蒸蒸日上之意。上午起,親友至拜新年。在客人到來時,雙手合揖,並以茶點相待。還獻二枚元寶蛋,稱「進元寶」。現在人們過年相見,互祝「恭喜發財」,並敬遞茶煙,以時尚糕點相待。
元宵燈會
正月十五是農歷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稱元夜,夜與宵同義,便稱元宵。元宵節最初由祭祀而起,漸演為隆重熱烈異彩紛呈的娛樂節慶。古時為一日,唐代為十六至十八,三日;宋代為十四至十八,五日;明代朱元璋在南京做皇帝,把元宵節一下延長為十日,即初八至十七,十八落燈。食品也由食豆粥,改為品嘗元宵(湯圓),南京有「上燈元宵,落燈面」之俗。
明清兩代,南京元宵燈會,有玩龍燈和掛紗燈之俗。玩龍燈不但老百姓玩,軍人也玩,長度也為他處所不及,短的十餘丈,長的百餘節,玩起來多則上百人。紗燈有楮練紗帛,而且有名人在上面作畫,愈是高手價值愈高。商家屆時也在店前舉辦猜燈謎活動,吸引眾多遊客,猜中者即獎所售物品。有一種由南京人首創的「走馬燈」,外罩燈籠,內點蠟燭,利用空氣熱脹上升的原理,帶動燈面轉動,燈面上畫著各種姿勢的駿馬疾馳,宛如萬馬奔騰。英國學者李約瑟稱之為中國古代人的一項發明。龍燈氣勢磅礴,紗燈精美絕倫,五光十色,萬象爭輝,引得長居逗客傾城出,歡歌笑語動地來,「銀燭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燈人」。近幾十年來,夫子廟元宵燈會越辦越紅火,利用新工藝、新材料,聲光電控,五花八門,維妙維肖,斑斕奪目。燈會自春節起,為期一月。期間,每天吸引四方遊客達二三十萬人之多。
清明踏青
清明節自古以來由於注入掃墓祭祖的習俗,受到歷代朝廷和民間的重視。民間屆時上墳祭掃、祭灑、燒紙、挖蓋墳帽、插柳以表達慎修追遠的情思。並帶茶點到看墳地者門上看望,看墳者亦留食茶飯,互稱「墳親家」。
此時正值春光明媚,男女藉以到郊外牛首山、雨花台、梅花山「攜酒游山,謂之踏青」。有諺雲「春牛首」。
近年牛首山又經修葺增設景點,並與附近新開發的將軍山聯成一線,成為遊人觀賞郊野自然風光的絕佳之處。此外,城南雨花台、東郊梅花山也是遊人常到之處。近十多年來,梅花山造萬畝梅園,還舉辦國際梅花節。每到春暉融融,萬花爭放,雲蒸霞蔚,暗香浮動,男女毗肩接踵,陶醉在香雪海之中而留連忘返。
端午節游秦淮
夏歷五月初五叫端午,又稱端陽。這一天,南京人最喜吃粽子、綠豆糕,以及食「炒五毒」(用銀魚、蝦米、茭菜、韭菜、黑干雜炒)、莧菜和雄黃豆,飲雄黃菖蒲酒,以求免災。用經過曝曬的水洗眼,謂之「破火眼」,說可免一年眼疾。還用菖蒲、艾葉醮水灑地而後插門楣,用以「禳災」。懸掛鍾馗圖像及方士刻印的五毒(蟾蜍、毒蛇、蠍子、蜈蚣、壁虎)形圖,「驅鬼避邪」。兒童頸項掛五色絲絡,絡中裝咸鴨蛋;臂系五色絲挽成的絲絛,叫「長命縷」,穿虎頭鞋,背虎頭披,用雄黃酒在額上畫王字。婦女鬢也插五彩老虎花。
午飯後,全家人去夫子廟觀看秦淮河龍舟競渡。金陵龍舟向有「三幫」,有河幫、江幫、木幫,龍舟之多,規模之大,別處也不多見。各船均飾以彩箏;有少兒扮戲中人物在上作種種游戲。當舟過之時,河岸人家擲銀角、銅錢或放鵝鴨,為龍舟競取之以為樂,謂之「奪標」。岸邊男女蟻集,羅綺如雲,金鼓齊鳴,歡聲雷動。富庶人家還事先訂租遊船,泛舟覽勝。秦淮遊船自唐朝興起,明清直至民國前期為盛。畫船簫鼓,槳聲燈影是秦淮河上一道斑斕奪目的亮麗風光。這在顧起元《客座贅語》、孔尚任《桃花扇》和余懷《板橋雜記》中均有生動記述。近20多年來,秦淮河又進行了大力整治,定期換水,增添畫舫,景色宜人。入夜,秦淮兩岸萬家燈火,五光十色,流光溢彩。遊人置身遊船中,船在景中過,人在畫中行,自有別樣情趣。
中秋圓月摸秋
八月十五中秋節,江南又稱八月節。此夜,天上月圓,人間圓月,即使身在外地也要趕回家團聚。南京人喜合家賞月,叫「慶團圓」,團坐聚飲稱「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明初,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皆為遊人賞月之所,而以遊玩月橋為最盛。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為舊院所在地。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是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遂漸衰落,後人有詩雲:「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玩月橋。
清以下,賞月之風仍盛,人們祭月,陳列鮮果、月餅,燃放斗香(扎香如塔式,上加紙斗,叫斗香),講《嫦娥奔月》故事,然後分食月餅。月餅以瓜埠「賴月」,民國時期以「金陵套餅」為上乘。
此夜,南京女子有摸秋之俗,到茉莉園「摸」(以摸「偷」瓜果取樂)得瓜豆者宜男,此游戲盛傳頗久。近20年來,人們又重視中秋節,登台城賞月,或去玄武湖、夫子廟秦淮河劃船賞月。自購或單位贈發月餅頗為盛行,圓月之夜情意融融。
重陽登高會
夏歷九月初九日,因月日皆為陽數,故稱重陽。歷史上建康(今南京)人在這一天都外出登高,形成「登高會」。此俗源於一個古怪離奇的避邪傳說,南朝梁人吳均寫的《續齊諧記》中有詳述。從魏晉南北朝及至明清,建康重陽風俗猶盛。當時居城南登雨花台,城中登北極閣,城北登幕府山,尤以幕府山為最著。此山漢時建有一亭,晉元帝渡江傳說「馬化為龍」,遂命此亭為「化龍亭」;山側有梁達摩古洞,游者甚眾,形成「幕府登高」之俗。清嘉慶十年(1805),由胡蘭川太守(江寧知府)等府縣官員和社會知名人士發起,有制軍、撫軍主其事在山上建「望江樓」,長夜明燈,既為導航燈塔,又可觀覽勝景,被遠近百姓譽為善事。
重陽節,南京人喜食重陽糕,「或粉或面為之,又用面裹肉炊之,稱駱駝蹄」,飲菊酒,賞菊花,制重陽旗賞給兒女,如此日嫁女必送旗及時鮮盒,謂「重陽節盒」。
如今人們逢重陽也欣然登高,但不為避邪,而是欣賞祖國壯麗河山及建設新貌,愜意之感油然而生。
當今四季旅遊節
春·南京國際梅花節梅花,是南京市花。探梅、賞梅是南京的民俗,自六朝至今不衰。而今,南京的珍珠泉、傅家邊、古林公園等處均有梅觀,尤以梅花山為最佳。每年的2月底至3月中旬,南京都要舉辦國際梅花節,參加梅花山主會場活動的多達40萬人次。
夏·江心洲葡萄節江心洲,南京城西南部長江中的一個島,風光旖旎,景色優美。每逢7月至8月,島內千畝葡萄園碩果累累,遊人登洲觀大江風貌,享天然氧吧,盡情體驗採摘葡萄的野趣。
秋·南京雨花石藝術節雨花石,南京標志物之一。金秋九月,都要在雨花台風景區舉辦「天降雨花」表演、雨花石精品展、研討會、採石游等系列活動。雨花石產地的六合縣同時開展分會場活動。
冬·迎新年聽鍾聲活動迎新年聽鍾聲活動通常在棲霞寺鍾樓舉行。由寺院法師念經祈禱和平,祝願民安,再由主持於賓客代表共同撞響銅鍾108次,全場洋溢著祥和喜慶的氣氛。
靈谷桂花節
位於中山陵園風景區的靈谷桂園,是一個佔地1700畝、種植桂樹近2萬株的全國最大的桂花專類園。每年九月丹桂飄香時,繁盛的花事,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到靈谷寺品秋賞桂。
高淳螃蟹節每年9月30日至10月6日,「到高淳,品螃蟹,看大佛,逛老街」已成為南京人的習俗。在高淳老街、遊子山、迎湖桃源三大景區還將舉辦戲曲、馬燈、武術、龍舟表演和萬人品螃蟹、篝火晚會等活動,令中外遊人流連忘返。
浦口生態旅遊節
素有十里溫泉、百里老山、千里銀杏美譽的浦口生態旅遊節,是集欣賞、參與、遊玩為一體的旅遊節慶活動。人們通過潑水節、民俗文化節、登山燒烤節等系列活動,充分感受「山、水、綠色、空氣」的自然生態美景。
鍾山景區
鍾山,古稱金陵山,紫金山共有三座東西並列的山峰。屹立在城東郊,是寧鎮山脈中支的主峰。東西長7千米,南北最寬處4千米,周圍綿延10餘千米。巍巍鍾山,青松翠柏匯成浩瀚林海,其間掩映著兩百多處名勝古跡。
鍾山風景區是我國著名風景名勝區,主要景區有:中山陵景區、明孝陵景區、梅花山、靈谷寺景區、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園、北極閣氣象台、雞鳴寺等,還包括玄武湖、環湖的富貴山、九華山、小紅山和城牆、城堡,這里集中了28處市以上的文物保護單位。
秦淮風光帶
夫子廟秦淮河風景區地處南京城南,秦淮河東起東水關淮清橋秦淮水亭,越過文德橋,直到中華門城堡延伸直西水關的內秦淮河地帶。
一千八百年以來,這里始終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方之一,美稱"十里珠簾"。風景區以夫子廟為中心,具有明清風格、是廟市街景合一的文化、旅遊、商業、服務等多功旅遊勝地。
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全長約110公里,是南京地區的主要河道古名----淮水,本名「龍藏浦」。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於是鑿方山,斷長壠為瀆,入於江,後人誤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遠在石器時代,流域內就有人類活動。從東水關至西水關的沿河兩岸,東吳以來一直是繁華的商業區的居民地。六朝時成為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隋唐以後,漸趨衰落,卻引來無數文人騷客來此憑吊,詠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漸復甦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兩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金粉樓台,鱗次櫛比;畫舫凌波,漿聲燈影構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奇觀。
千百年來,秦淮河哺育著古城南京,「錦銹十里春風來,千門萬戶臨河開」,夫子廟附近的河房是綺窗絲幛,十里珠簾,燈船之盛,甲於天下。夫子廟秦淮風味小吃是我國四大小吃群之一。夫子廟地區茶樓飯店,街邊小吃,滿目皆是,形成獨具秦淮傳統特色的飲食集中地。經過多年的努力,夫子廟地區有七家點心廟製作的,因其工藝精細,造型美觀、選料考究、風味獨特而著稱,經專家鑒定南京秦淮區風味小吃研究會於1987年9月正式命名這八套秦淮風味名點小吃為「秦淮八絕」:
「一絕」為魁光閣的五香茶葉蛋、五香豆、雨花茶;
「二絕」為永和園的開洋干絲、蟹殼黃燒餅;
「三絕」為奇芳閣的麻油干絲、鴨油酥燒餅 ;
「四絕」為六鳳居的豆腐澇、蔥油餅;
「五絕」為奇芳閣的什錦菜包、雞絲面;
「六絕」為蔣有記的牛肉湯、牛肉鍋貼;
「七絕」為瞻園面館的薄皮包餃、紅湯爆魚面;
「八絕」為蓮湖甜食店的桂花夾心小元宵、五色糕團。
秦淮風光最著名的是盛行於明代的燈船。河上的船,不論大小,都一律懸掛著彩燈,凡游秦淮河的人,必乘燈船為快。朱自清在他那篇著名的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對此就有很好的敘述。
經過修復的秦淮河風光帶,以夫子廟為中心,秦淮河為紐帶,包括瞻園、夫子廟古建築群、白鷺洲、中華門城堡,以及從桃葉渡至鎮淮橋一帶的秦淮水上遊船和沿河景觀,可謂集古跡、園林、畫舫、市街、河房廳和民俗民風於一體的旅遊線,極富情趣和魅力。
南郊景區
雨花台風景名勝區位於南京中華門外1公里處,面積為153.7公頃,綠地覆蓋率達90%以上。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集體、全國保護旅遊消費者權益示範單位,並通過ISO9001/14001認證。年遊客量達200萬人次以上。
雨花台,三國東吳時稱石子崗、瑪瑙崗、聚寶山;南朝時,佛教盛行,傳說高僧雲光法師在此設壇講經,因說法虔誠所至,感動上蒼,落花如雨,始得名。明、清兩代,景區內的"雨花說法"和"木末風高"分別被列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為江南著名風景游覽勝地。
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由名勝古跡區、烈士陵園區、雨花石文化區、雨花茶文化區、游樂活動區和生態密林區六大功能區組成。近年來,新、復建了雨花閣、二忠祠、木末亭、乾隆御碑亭、方孝孺墓、辛亥革命人馬冢、甘露井、曦園、怡苑、梅崗等20餘處名勝古跡和樓台亭閣館。如今,這里有氣勢雄偉全國規模最大的烈士紀念建築群,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跡,鬱郁蔥蔥的山林,四季應時的花草,以及馳名中外的雨花石和聞名遐爾的雨花茶等,已成為集教育、旅遊、休閑、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風景名勝區,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熱忱歡迎國內外賓客前來觀光游覽!
大江風貌區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位於現南京長江大橋下游11公里處,全長21.337公里,由南、北汊大橋和南岸、八卦洲及北岸引線組成。其中:南汊大橋為鋼箱梁斜拉橋,橋長2938米,主跨為628米,該跨徑目前居同類橋型中「國內第一,世界第三」;北汊大橋為鋼筋混凝土預應力連續箱梁橋,橋長2172米,主跨為3×165米,該跨徑在國內亦居領先。全線還設有4座互通立交、4座特大橋、6座大橋。設計標准: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設計荷載:汽——超20,掛——120;路基寬33.5米,橋面寬32米(不含斜拉索錨固區)。全線設有監控、通訊、收費、照明、動靜態稱重等系統,並設有南汊主橋景觀照明,南、北汊橋公園和八卦洲服務區。
棲霞景區
棲霞山風景區位於南京市東北郊,距市區22公里,以棲霞山為中心,棲霞山又名攝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棲霞精舍」,困此得名。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撥286米,卓立天外,又名鳳翔峰;東北一山,形若卧龍,名為龍山;西北一山,狀如伏虎,名稱虎山。
棲霞山馳名江南,不僅因為有一座棲霞寺,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構舍利塔,還因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深秋的棲霞,紅葉如火,層林盡染,南京人尢喜舉家游覽,民間有「春牛首、秋棲霞」之俗。
湯山景區
湯山文化風景區位於南京東郊17公里,該區集碑、泉、洞、湖、寺為一體,融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為一爐,獨具特色。
金牛湖景區
金牛湖風景旅遊度假區位於六合區東北部的低山丘陵區,滁河支流八百河上游,地屬八百鎮的金牛山腳下,湖因山而得名,是南京市最大的人工水庫。距縣城17公里,距寧揚公路20公里,距寧連公里30公里,距寧淮公路15公里,距南京鋼鐵集團公司專用鐵路3公里,湖區交通便利。風景區內,自然山水要素眾多,生態環境保護較好,各類旅遊資源的組合較好,類型豐富。根據《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景區旅遊資源包括:地文景觀類、水域風光類、生物景觀類、古跡與建築類、消遣求知健身類、購物類和產業類七大類。
金牛湖風景旅遊度假區以名山奇石、湖光帆影和田園風光為特色,以水上運動、野外活動、農業生態觀光為主線,集民俗文化與教育、游覽、休閑、美食於一體的風景旅遊區。
珍珠泉風景區
珍珠泉風景區,位於南京市浦口定山西南麓。距浦口火車站及浦口輪渡7公里,鼓(樓)珍線公交車直達景區。本景區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景區四季景色宜人:春季桃紅柳綠,夏季林木蔥郁,秋季天高氣爽、層林盡染,冬季紅梅傲雪。全年適宜旅遊。
區內丘陵起伏蜿蜒,為老山東延的一部分。主要由白雲岩、石灰岩組成,怪石嶙峋,山峰嵯峨。妙高峰、獅子峰、芙蓉峰矗立於北側,最高峰為妙高峰,海拔255.5米。山峰環合,林木蔥蘢,谷深幽峻,碧水漣漣,泉逐雲影,明珠萬斛,情趣橫逸。以山秀、石美、水麗、泉奇之雅譽著稱。
早在南朝時期,梁武帝為高僧法定建定山寺於獅子峰下,香火繚繞,珍珠泉即始於斯時。後印度僧人達摩折葦渡江至定山寺,面壁數載。明清時代以珍珠泉為中心建樓、台、亭、閣三十餘座,已形成了融山水園林為一體的優美景觀,遊人絡繹不絕,被譽為「江北第一游觀之所」。
市花(梅花)
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討論決定,命名梅花為南京市市花。南京有梅園新村、梅花山等富有歷史意義的梅花勝地,梅花具有雪松相似的品格、經受了風雪嚴寒的考驗,梅花含苞欲放,早春二月,大地尚未完全復甦,梅花綻放,最早迎接春天的到來。南京人賞梅、愛梅。梅花與雪松作為南京的市花、市樹可謂珠聯璧合。
市樹(雪松)
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討論決定,命名雪松為南京市市樹。
雪松挺拔雄偉,品格剛毅,耐嚴寒和酷暑、深為廣大市民了解和喜愛。南京的雪松已有60多年生長歷史,在城市綠化中廣為種植,已成為全國繁育雪松的基地,做為市樹很具代表性。
⑶ 鱗龍山自然風景區的介紹
北京鱗龍山自然風景區位於北京市懷柔區九渡河鎮二道關村北,以內峰林地貌為特點,容集齊峰怪石、雄崖峭壁、交山峽谷、瀑布、山泉、溪流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區。鱗龍山景區交通方便。有三條路可通往北京,距亞運村66公里、距十三陵、幕田峪20公里、距懷柔38公里。鱗龍山自然風景區位於懷柔區九渡河鎮境內,距北京66公里。景區峰崖高聳,奇石林立,樹木茂盛,神秘清幽。雄壯的山顛聳立著花崗岩石林挺拔壯觀,堪稱華北一絕。
⑷ 描寫大自然的一個景色片段
寫大自然的片段優美段落
1,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一群群小魚頂著水游過來,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有幾條小魚在河裡快活的游著。它們有時停下來,有時在水裡轉圈圈,它們玩的可開心了。
2,冬天,是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曉風殘月,星光數點,冰涼的微風撫著面龐,這是冬的早晨。一場大雪過後,變成了銀妝素裹的世界,有一種「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奇妙,與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成為冬天亮麗的風景線。
11,站在高高的山谷上放眼遠眺,你會看見綠的是大樹和嫩草,紅的是朵朵鮮花,小草就像一枝枝小毛筆蘸上了綠色的顏料,在大地上寫出了第一首春天的詩!紅紅的花就像一個個活潑的小啦叭。正在吹著動聽的樂曲呢!一棵棵大樹就像跟著節奏在跳舞的小姑娘。
13,大自然也當然不忘冬天。雪落之後,立即出現一幅奇景,那青松的針葉上,凝著厚厚的白雪,像是一樹樹潔白的秋菊;那落葉喬木上裹著雪,宛如一株株白玉琢成的樹;垂柳銀絲飄灑,灌木叢都變成了潔白的珊瑚叢,千姿百態,仿若置身於童話世界當中。
14,樹上的鳥兒高聲啼囀,唱出一首首沁人心脾的歌,知了聽了也不甘落後,跟著「吱吱吱」地伴奏。不一會兒,就有更多的音樂家想要加入。看,奔流的山溪做起了舞伴,風中搖曳的草兒就像一個指揮家正指揮著呢!桂花妹妹也在這大自然舉辦的音樂會中忙著展現自己。
15,這一年,蒙古的草原還是那樣碧綠,滿山的青草茁壯的成長。眺望幾里外的蘆葦,猶如一道屏障,遮住背後的美景,騎馬來到蘆葦旁,輕輕地走近蘆葦,天空中驚起一片水鳥和天鵝,飛了一會兒,又降到水面。天鵝門優美的身姿使我不禁感到大自然的神奇。
⑸ 你一定見過許多優美的自然風光,請你介紹一下,至少用上三個表現自然風光優美的成語。 「______
巧奪天工,鬼斧神工,美不勝收
⑹ 一個自然景觀的簡介
黃山風景區(Huangshan Mountain)
黃山是中國著名風景區之一,世界游覽勝地,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主峰蓮花峰,海拔1867m。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瀑,雁盪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 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黃山四絕著稱於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黃山氣候宜人,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 產列入名錄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蜚聲中外,令世人難忘。古今有很多黃山詩詞流傳於世。 2007年5月8日,黃山市黃山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黃山之美,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意境之美,有著讓人產生太多聯想的人文之美。無論是艷陽高照下顯現出的鐵骨崢嶸之陽剛之美,還是雲遮霧繞下若隱若現的嫵媚之美,亦或是陽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開的鮮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紛飛的嚴冬處處銀妝素裹下的聖潔之美,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黃山一年365天只有51天可以看到雲海。游過黃山的人都說:黃山的「主旋律」是在雲霧中。這就是說黃山最好的景色是在高峰地帶,而且是有雲霧時為最佳。當人們在高山之巔俯首雲層時,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雲,如臨於大海之濱,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黃山雲海,特別奇絕。漫天的雲霧和層積雲,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迴旋,時而舒展,構成一幅奇特的千變萬化的雲海大觀。每當雲海涌來時,整個黃山景區就被分成諸多雲的海洋。被濃霧籠罩的山峰突然顯露出來,層層疊疊、隱隱約約,山之秀之奇在這里完美的表達出來。飄動著的雲霧如一層面紗在山巒中游曳,景色千變萬化,稍縱即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樣。
黃山年平均有霧淞62天,雨凇35.9天。黃山大部分是粒狀霧凇,氣溫在-2至-7℃時,就容易形成。當霧滴擴大到毛毛細雨時,就能形成雨凇。黃山地形復雜,小氣候差異明顯,所以有的地方多雨凇,有的地方多霧凇,有時兩者可同時出現。
⑺ 介紹自然景觀作文400字
傍晚的雲,真美
天色漸晚,已經來到傍晚,此時我卻還沒有回家,因為被門外的雲霞景觀吸引逐了,那是多麼絢麗的自然風景啊,就像是大自然給我的恩賜。
漸漸的,天空被夕陽染上了血紅色,桃紅色的雲彩倒映在江面上,整個江面煥然一新,此時此刻天邊像燃起了熊熊烈火。
瞧,那一朵朵白黃相間的雲朵,一朵連著一朵給夕陽織成了一件金紅色羽絨服,不一會兒,又變成紅色,把太陽打扮得像公主似的。俯視江面,一道殘陽像一束金黃的激光斜射到水面上,像無數的魚兒在跳躍。
大約6點鍾,太陽收斂起刺眼的光芒,變成一個金燦燦的圓球,周圍的雲更加絢麗多姿,時兒像小狗,時兒像小鳥,時兒像桃花……遠處巍峨的山丘在夕陽映照下彷彿塗上了一層金粉,顯得格外瑰麗。
又過了一會兒,夕陽那微弱的光芒給大地披上了蟬翼般的光彩。雲朵披上了金輝。雲朵像少女一樣姍姍而行,漸漸靠近江面。天邊逶迤著幾塊白絲絛般的雲彩,宛如鮮艷奪目的彩緞,裝飾著紅藍色的天空。
想著想著,眼前的太陽便又向下溜了一截,更接近江面了,則變得越發的紅。慢慢地,太陽笑紅了臉彷彿小姑娘臉上害羞的紅雲。太陽親吻著江水的頭,向大地、天空噴出紅彤彤的光芒。太陽把紅光借給了珠江,借給了世界的一切。太陽展示完自己的美貌後,快活的一跳,消失在江面上,又回到了媽媽的身旁。
多麼美好的自然景觀啊
⑻ 中國景色介紹
中國最美的十八處風光
中國是一個有5000年悠久歷史的東方文明古國。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的民族習俗以及美麗的風格示例景一直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的歷史使中國繼承了一份十分寶貴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它們是人類的共同
。
■一、新疆阿爾泰白哈巴(中哈邊境)
阿爾泰山,自古被譽為「金山」,深藏於內陸腹地,美麗而神秘。這里的野山野水無處不入畫,當你行走其間,你會真正領悟到寧靜、美麗、和諧才是人類最佳的棲居地。白哈巴村,雖小但很精緻。隨意點綴在村中
欄柵旁的白樺樹,或金黃或翠綠,在晨光和夕陽下,閃爍金光,與
、
、挑水的
,以及牧羊的孩童一起,營造著家園的溫馨,釋放著一種生命獨有的暖意。
■二、浙江烏鎮
烏鎮位於桐鄉市北部,距市區17公里。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省吳江縣,東南與濮院、龍翔街道等毗連,東北接嘉興市秀洲區。歷史上曾是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桐鄉、石門、秀水、烏程、歸安、吳江、震澤)錯壤之地。今為附近鄉鎮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鎮域面積71.19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總人口6萬,鎮區常住人口1.2萬。
烏鎮地處河流沖積和湖沼淤積平原,地勢平坦,河流縱橫交織,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物產豐富,素有「
、絲綢之府」之稱。
■三、雲南元陽梯田
雲南屬於海洋性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那裡的人們開墾了規模龐大、世界聞名的梯田。其中元陽的梯田比較有代表性,特別是雲霧天氣多的季節,山坡上大片的梯田在雲霧籠罩下,就像從人間登上天堂的天梯,非常壯觀美麗。2500年前哈尼族的祖先從西藏高原來到雲南南部這個邊陲山區,
就遇到了一大難題:周圍的山谷根本不適宜種植。哈尼族人以頑強的民族性格與大自然搏鬥,用石塊砌起圍牆,圍住新開墾的農田,還引來山泉灌溉,並在水霧繚繞的梯田中種植稻穀。
14世紀明朝年代,這種把崎嶇山地開墾成良田的技術傳遍了中國和東南亞,哈尼人更把哀牢山這一帶的山區變成了一幅幅「藝術品」。於是明朝皇帝給哈尼族人賜名「山嶽神鵰手」,這一美名便世代相傳下來。
二、三月間到元陽,從縣城沿公路一路走來,水平如鏡的梯田從座座山頭層層延展下來,在陽光和雲霧的交替變幻中,氣象萬千,壯闊無比。時見身著色彩亮麗的民族服飾的哈尼族、彝族男女,共同組成一幅
的油畫。
■四、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
婺源是鑲嵌在黃山--景德鎮--廬山國際旅遊黃金線上的一顆綠色生態與古文化明珠。她東連浙江衢州、南通上饒、西接景德鎮、北臨黃山,古屬吳中楚尾,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婺源,被譽為「江南曲阜」和「書鄉」。文學家朱弁,哲學家、教育家、理學大師朱熹,明篆刻家何震,清經學家江永,科學家齊彥槐,鐵路之父
,現代醫學家程門雪,都從這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此外,婺源的民間藝術也十分富有,典雅的徽劇是京劇的源流之一,古樸的儺舞被稱為「古典舞蹈活化石」,甲路抬閣藝術享有「中華一絕」的美名,獨具韻致的
表演風姿迷人...婺源博物館,館藏之多,品位之高,國內罕見,有「中國縣級第一館」之稱。
■五、四川阿壩草原
阿壩縣為藏名的譯音,關於「阿壩」名的由來和含義說法多樣,藏族知識界、宗教界人士認為:「阿壩」一名起源於:唐太宗貞觀年間,吐蕃王
以武力進攻松潘向唐求婚,佔領松州以西地區後,從土蕃腹地阿里一帶遷民至本地並居住下來繁衍生息。他們自稱「阿里娃」。
阿壩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東北部有高原濕地生態系統自然景觀區,西北部有奇峰異石、冰川雪峰、湖泊草原等高原山地生態系統自然景觀區,南部有高山峽谷、
生態系統自然景觀區,中部有民居建築、服飾歌舞、飲食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風民俗等組成的「安多
走廊」等人文景觀區。
■六、江蘇太湖
太湖跨江、浙兩省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泊,總面積達2400平方公里,蘇州佔3分之2強,太湖72峰,蘇州攬入58峰,國務院規劃的沿太湖13個風景區69個景點,蘇州有6個景區34個風景點,正所謂太湖風光美,一半在姑蘇。太湖風景名勝區素以宏大的層次,豐富秀麗的湖島山水風光而著稱,蘇州沿太湖地區尤為
,漫長而多變的湖岸線,形成豐富的沿湖景觀,山林豐茂、花果飄香、文物古跡遍布其間。
■七、吉林長白山天池
長白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東南部與朝鮮。長白山系復合式盾形休眠火山,為中國東北和歐亞大陸東部最高峰,是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之源。史料記載天池水「冬無冰,夏無萍」,夏無萍是真,冬無冰卻不盡然,冬季冰層一般厚1.2米,且結冰期長達六、七個月。不過,天池內還有溫泉多處,形成幾條溫泉帶,長150米,寬30-40米,水溫常保持在42攝氏度,隆冬時節熱氣騰騰,冰消雪融,故有人又將天池叫溫涼泊。
近幾年,天池中出現一種冷水魚-虹鱒魚,此魚生長緩慢,肉質鮮美,來長白山旅遊能品嘗到這種魚,也是一大口福.據說天池中的虹鱒魚是北朝鮮在天池放養的。
■八、新疆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位於新疆西南部,古代稱為蔥嶺,向有世界屋脊之稱;按照自然地理狀況,可分為八個部分,文稱八「帕」。清朝在阿爾楚爾帕內立有記功碑;在各帕共建有八所卡倫;帕米爾是我國塔吉克族和柯爾克孜族居住、游牧的地方,直到19世紀70年代一直屬於中國。
柏米爾共分八「帕」,由北向南依次為:和什庫珠克帕米爾、薩雷茲帕米爾、郎庫里帕米爾、阿爾楚爾柏米爾、大帕米爾、小帕米爾、
敦巴什帕米爾、瓦罕帕米爾。
⑼ 亞洲的自然風光介紹
亞洲有許多著名的高峰,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將以逐步的趨勢逐漸升高,預計一百年後,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會再創一個新的歷史新跡。
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東部沿海島嶼、中亞和西亞北部地震頻繁。亞洲的許多大河發源於中部山地,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長6397千米;其次是黃河,長5464千米;湄公河長4500千米。最長的內流河是伏爾加河(世界最長,3690公里),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
(9)自然風景介紹擴展閱讀:
亞洲的氣候
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濕潤的溫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濕潤的熱帶季風區。
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乾旱地區。以上濕潤季風區與內陸乾旱區之間,以及北亞的大部分為半濕潤半乾旱地區。
亞洲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很低,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2/3,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一帶,1月平均氣溫低達-50℃以下。
夏季普遍增溫,最熱月平均氣溫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其餘地區均在10~15℃之間。20℃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50%。
⑽ 中國最好的自然風景簡介
您好!!
很高興為您解答、下面的答案希望您會滿意
中國最美的風光
■龍行天下推舉-浙江烏鎮
烏鎮位於桐鄉市北部,距市區17公里。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省吳江縣,東南與濮院、龍翔街道等毗連.
烏鎮地處河流沖積和湖沼淤積平原,地勢平坦,河流縱橫交織,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龍行天下推舉-雲南元陽梯田
雲南屬於海洋性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那裡的人們開墾了規模龐大、世界聞名的梯田。其中元陽的梯
田比較有代表性,特別是雲霧天氣多的季節,山坡上大片的梯田在雲霧籠罩下,就像從人間登上天堂的天
梯,非常壯觀美麗。2500年前哈尼族的祖先從西藏高原來到雲南南部這個邊陲山區,初來乍到就遇到了一大
難題:周圍的山谷根本不適宜種植。
■龍行天下推舉-江蘇太湖
太湖跨江、浙兩省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泊,總面積達2400平方公里,蘇州佔3分之2強,太湖72峰,蘇
州攬入58峰,國務院規劃的沿太湖13個風景區69個景點,蘇州有6個景區34個風景點,正所謂太湖風光美,
一半在姑蘇。太湖風景名勝區素以宏大的層次,豐富秀麗的湖島山水風光而著稱,蘇州沿太湖地區尤為得天
獨厚,漫長而多變的湖岸線,形成豐富的沿湖景觀,山林豐茂、花果飄香、文物古跡遍布其間。
■龍行天下推舉-江南水鄉周庄
周庄鎮位於蘇州城東南38公里,著名古畫家吳冠中撰文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國水鄉之
美」,海外報刊則稱「周庄為中國第一水鄉。周庄有著近九百年的歷史,有豐富的文化蘊涵。
■龍行天下推舉-廣西紅水河岸上風光
處處是高聳的峰叢,放眼望去重巒迭嶂,高低錯落變化無窮,裸露著奇特的形體;遍地可見深幽的窪地,
俯首遠眺隱約察覺村寨、田間和水池交織其間,不禁嗟漢這小小的一隅之谷猶如世外桃源,大有恍若隔世之
感。這個奇妙的境地,磊磊多石,山岩嶙剛,崎嶇突兀,間或夾雜堅韌虯典的林木盤根錯節的榕樹,顯示出
一種昏螟、空靈而粗獷的氣勢,令人駭異。
■龍行天下推舉-湖南吉首鳳凰
鳳凰縣位於湖南吉首市與懷化市之間偏西的地方,城區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樓就如美人
醉酒一樣憨態可掬。城內大街小巷中辣子與熏肉的香味四季飄香,多情湘女婆娑而過。有月光的晚上,苗民
男女的對歌聲可驚醒每一扇臨水的窗戶。出了城,見一山如利劍穿空,拔地而起,為天星山。山頂有一平台
豁然開朗,中有一方池為「天池」,汩汩溪流,卻久旱不涸,常有麝獐臨水,百鳥低回。山下有奇梁洞,洞
內有雲霧山、天堂、龍宮、陰陽河等景,集桂林、張家界奇景於一洞。
■龍行天下推舉-雲南瀘沽湖
被摩梭人稱為「母親湖」的瀘沽湖,海撥2690米,水域面積達5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90
余米,透明度高達11米。湖中有五個全島、三個半島和一個海堤連島。湖中各島婷婷玉立,形態各異,林木
蔥郁,翠綠如畫,身臨其間,水天一色,清澈如鏡,藻花點綴其間,緩緩滑行於碧波之上的豬槽船和徐徐飄
浮於水天之間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幾分古樸、幾分寧靜,是一個遠離囂市,未被污染的處女湖。
■龍行天下推舉-雲南羅平
羅平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深溝峽谷縱橫,盆嶺相間有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觀。以其氣勢雄偉的
瀑布群落、幽深險峻的峽谷、挺撥秀麗的峰叢、獨特的地貌奇觀、蒼莽的林海、溢彩溜金的油菜花海、蜿蜒
曲折的河流、玲瓏剔透的灘跌、碧綠如玉的湖泊、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豐富的文物古跡等構成了自然、人
文景觀薈萃的旅遊勝地。
■龍行天下推舉-北海潿洲島風光
潿洲島是我國最大的死火山島,位於北海市東南面36海里處,與銀灘隔海相望,面積26平方公里。在它
的附近有一個斜陽島,站在潿洲島上可以觀看到太陽斜照該島的情景,這就是著名的「潿州斜陽」。
■龍行天下推舉-四川稻城
稻城縣位於川西高原西南邊緣,全縣只有3萬人口,面積3723平方公里,具典型的藏鄉風情。早上起
來,晨霧里群山起伏,美麗的稻城河從縣城外蜿蜒流過,河灘上一排排白楊被秋風染黃了葉子,在太陽底下
閃著金光;沿河從縣城到桑堆鄉一路的河灘旁,布滿了紅色的沼澤;炊煙飄起的牧場上,氂牛靜靜在吃草。
■龍行天下推舉-貴州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
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是全國最大的苗族村寨,全寨1200多戶、6000餘人,苗族佔99。黎平肇興侗寨有
900多戶人家、3800餘人,故有「侗鄉第一寨」之稱。全寨有5個家族,每個家族有一座鼓樓,共5座鼓樓、
5座花橋、5座侗戲樓,這些極富侗族建築特點的建築物至今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