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副美景
❶ 形容拍的景色能用美不勝美這個詞嗎
在生產隊開會,就講講你所布置的任務就行了,別的也沒有啥
❷ 請教拍攝風景照片技巧
8個風光照片拍攝技巧-讓你的風光照片更精美
一、靈活使用光圈
一般來說,風光攝影要將從前景到背景的景物都拍得十分清晰。比起長焦鏡頭,廣角鏡頭能拍出更大的景深;比起大光圈,小光圈能拍出更大的景深,而准確對焦十分重要。我們都知道,光圈收得越小,景深就越大,清晰的部分越多,因此,一般建議使用非常小的光圈,比如f/16和f/22。但是,光圈收得過小反而會有損於影像的清晰度,這是因為一種叫「衍射」的光學效應的緣故。
衍射,最簡單地說,就是當光線穿過鏡頭光圈時,鏡頭孔邊緣分散光波。光圈收得越小,在被記錄的光線中衍射光所佔的比例就越大,影像就變得越不清楚,結果影像里顯現的細節就越少。
二、理解快門
通過拍攝水體來探討快門的選擇。
如何拍攝水體的運動,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一些攝影師喜歡以真實的方式來捕捉水體,使用高速快門速度來「凝結「水體的運動。另一些人喜歡有意將水體「模糊化」,以營造運動感。這兩種技術在合適的場合都能產生好的效果。重要的是,兩者定要取其一,如果介於兩者之間的話,水體既不模糊也不清晰,那就往往會給人以凌亂感和無意識感。
如果希望停住水體的運動,一般得使用1/500秒或更高的快門速度——確切的快門速度要視水體的流動速度而定。
風光攝影師一般都是用小光圈(大f/數)來獲得足夠大的景深,使前景和背景細節都合焦清晰。這樣一來,通常就要採用相對長的曝光時間,尤其在弱光條件下。
很多攝影師喜歡走另一個極端——使用長時間曝光來使流水模糊化,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對於觀者的眼睛來說,這種「模糊化」的效果為影像增添了活力和動感,所以更加賞心悅目。
三、安排前景
世界是三維的,而照片是二維的。風景照片拍攝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照片無法傳達眼睛所看到的那種深度感。幸運的是,還可以使用一些構圖技巧來克服這個相當讓人不快的小問題。
創造照片深度一個有效的方法是攝入一個有力度的前景,通常要使用廣角鏡頭來拍攝。用這種方式突出前景,就為眼睛創造一個「進入點」,將觀者拉入場景中,賦予照片一種距離感和規模感,這樣就為照片添加了深度。
廣角鏡頭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原因在於它能延展透視,將靠近鏡頭的成分進行誇張性的展現,從而打開了前景以遠的景緻。
四、了解色彩
色彩不僅具有視覺沖擊力,它還能表示不同的情調,激發不同的情感,並產生與文化背景相關的象徵意義。想想你的影像中一種佔主導地位的顏色能產生什麼效果。可能你需要減弱或者加重這種顏色。在構圖、光線照明和使用濾光鏡的時候應該認真考慮色彩。
五、手動輸入色溫
不同的光源會產生不同的色調,一般以光線的「暖」或「冷」以及其中存在的綠色或品紅色的量來表示。比如,家用的鎢絲燈泡發出的光線比陰天室外的光線要暖和得多。熒光燈光則帶有一種綠色調。
光源的暖度或冷度被稱為「色溫」,用開爾文(K)來表示。數值越低,光線就越暖。比如,日落的色溫為3000K左右,中性的日光(晴日中午)約為5000~5500K,陰天約為7000~8000K。
六、使用RAW文件
很多風光攝影師會認為RAW格式過於繁瑣,他們寧願使用JPEG來拍攝美景,photoshop專家盧克•馬西會告訴你:使用RAW格式的各種好處。下面的兩張圖片是藉助Element4.0調整的前後對比圖,欣賞一下你就會發現二者的不同。
雖然RAW文件打開麻煩,處理麻煩,但是細節多、實現了無損壓縮,而且還能在後期調整白平衡,所以,拍攝精細的風光片,一定要使用RAW文件。
七、學會使用偏振鏡
大部分人,確切地說是絕大部分攝影愛好者,在鏡頭前面都安裝了UV鏡。在使用UV鏡方面,他們進入了一些誤區:1.用UV鏡來保護鏡頭鍍膜;2.UV鏡安裝上從來都不拿下來;3.UV鏡不過幾十塊錢。可以說,有這三個毛病的攝影愛好者,建議還是扔掉手中的UV吧,一方面幾十塊錢的UV鏡不僅無法消除紫外線,反而會影響畫質;另一方面,個人推薦還是使用偏振鏡而不是UV鏡。
UV和偏振的區別在於:在霧天或紫外線比較強烈時,拍出的照片有藍紫色調。加了UV鏡可以將紫外線吸收,排除紫外線對CCD的干擾,有助於提高影響的清晰度和色彩的還原效果,但是,數碼單反相機由於成像原理與膠片有本質區別,所以紫外線對成像的影響並不大。偏振鏡是能有選擇地讓某個方向振動的光線通過,在彩色和黑白攝影中常用來消除或減弱非金屬表面的強反光,從而消除過減輕光斑。
八、三腳架
對風景攝影來說,三腳架應被視為整套裝備中的重要部分。通常會使用最小光圈來將景深最大化,同時用低ISO感光度來獲得最清晰的效果,這樣的話快門速度就會很低。有些拍攝,手持照相機就可以,但使用三腳架你就再也不用擔心震動。將照相機置於支撐物上,就有更多的時間和注意力去調整取景,獲得盡可能好的構圖。
三腳架的種類很多,要挑選一副並不難,但要考慮兩個關鍵因素:
首先是穩定性。盡管便宜的型號吸引人,但如果三腳架不能提供穩定的平台,那就沒有作用了。因此要確保選擇一款足夠結實的三腳架,在拍攝時能夠保持你所有攝影組件完全靜止。
第二要考慮三腳架的重量。這一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帶著它和其他裝備走很遠的路程。大部分三腳架是鋁合金做的,很牢固,也很輕。三腳架的重量大多在2千克左右或更重,但如果想要同樣堅固卻更輕的三腳架,那就選碳纖維三腳架,盡管價格不菲。
❸ 拍攝美景的成語
山明水秀、雲蒸霞蔚、花紅柳綠、鶯啼燕語、草長鶯飛、風景不殊、風光綺麗、水木清華、花團錦簇、鳥語花香、春光明媚、春暖花開、山青水秀、青山綠水
❹ 求這副風景圖的攝影賞析
在構圖上,此圖以亭子做為主體,採用中規中矩的三分構圖法,主體位於三分黃版金點上,地面也佔比權三分之一,規矩而嚴謹。在色彩上以紅為主,綠為輔,冷暖相間,形成色彩上的對比。
此圖最危險的地方在於環境的復雜,胡亂拍攝只會得到一堆雜亂無章的背景圖,作者取此角度正是利用了前景和背景上的大塊紅色使畫面盡量干凈簡單,減少雜亂線條和雜色的干擾,此角度也起著弱化橋梁線條干擾的功效,刻意減少水面的佔比也是為了突出主體。
初學者在面對這類環境時往往容易被眼睛帶跑,什麼都想要進來,忘記了構圖的要點。比如水面就是最容易勾引初學者的區域,無論拍什麼也會把大塊水面帶進來搶鏡,從而忘記了主體。這種環境可以專門以水為背景拍一組,然後拍其它主體的時候就要盡量注意水面的搶鏡了。此圖專業的地方就是作者忍住了水面的勾引,連倒影也盡量的弱化掉,把精力放在主體的表現上。
❺ 描寫一處美景
(一)
家鄉的一處景物——太湖
我的家鄉無錫,物產豐富,風景秀麗是個人見人愛的好地方,大家一定知道在我們無錫有許多特產,其中有人稱太湖「三白」的白魚、白蝦、銀魚。這太湖「三白」所生活的水域,正是鼎鼎大名的太湖: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這優美的水質,哺育著太湖岸邊的人民。
春天,陽光明媚,一陣陣清風吹來,湖面上泛起了片片漣漪,在清澈見底的湖水中有一條條小魚,有的在悠閑自得的嬉戲玩耍;有的張著那好奇的大眼睛望著外面那美麗的景色;有的聽著劃船人優美而又動聽的曲子,都被陶醉了。
夏天,烈日當空,驕陽似火,知了在樹上叫著:「熱死了!熱死了!」這時,到太湖邊去走走,散散步是你的最佳選擇,一陣陣清涼的風迎面吹來,使人感到心情舒暢,不在受夏天地折磨,再吃一支棒冰,那真是絕妙的享受。
到了「金秋十月,丹桂飄香」的秋天,在碩大的太湖旁的一棵棵桂花樹都開花了,你劃著小船聞到從岸邊飄來的淡淡的清香,使人感到心曠神怡,好似來到了人間仙境神奇無比。這時,也是我們太湖「三白」的出產期,我們又可以大飽口福了。
冬天,下起了鵝毛大雪,在太湖旁點燃一堆篝火,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燒烤食物,一邊狂歌勁舞真是其樂融融,感受到了大自然賜給人類的溫暖。
無錫真不愧被稱謂「魚米之鄉」,太湖更是名不虛傳!
(二)
春夏秋冬的表演
春、夏、秋、冬,像四位神奇的演員,在自然這個大舞台上表演著各自的絕招。
春
瞧,翠綠的大幕拉開了。春姑娘穿著五彩的霓裳,輕盈地走上了舞台,她把長袖一揮,大地上的草叢樹木都被染上了綠色。春姑娘又從身後拿出一隻漂亮的花籃,用纖巧的手從裡面拿出一束束五色繽紛的鮮花,向台下撒去。鮮花飛向綠色的大地,飛向綠色的樹木。立刻,嫩綠的翠葉間綴滿了朵朵鮮花。鮮花在萬綠叢中開放,恰似在綠色的錦緞中,用五色相間的絲線綉出了怒放的花朵。春姑娘紅艷艷的面頰上浮現出醉人的春天微笑。她笑著,輕輕地退下台去。
翠綠的大幕拉攏了。
夏
台上翠綠的大幕,慢慢變成了深綠,然後緩緩拉開了。啊,夏出場了。夏似一位生氣勃勃的少年,健步走上台來。夏的眼睛灼灼發亮,環視著台下的大地,大地上頓時出現一片火熱的陽光。大樹張開無數的臂膀,遮住夏火熱的目光,灑下一片蔭蔽。夏的目光到達那裡,那裡就是一片酷熱,一片驕陽。
夏施展過自己的絕技,滿意地收起了目光,退下台來。深綠的大幕也隨之閉攏了。
秋
深綠的幕布很快變成了金黃色,這預示著美麗的秋將出場了。幕布緩慢地拉開了。美麗的秋,身著金黃色的衣衫,出現在舞台中央。秋用細細的手一指,大地立即變得金黃一片。秋從身邊拿出一隻小口袋,變戲法似地取出一隻只豐碩的果實,向台下拋去。那隻袋裡像有無窮無盡的果實,拿也拿不盡,取也取不竭。沉甸甸的果實飛向大地,墜滿金黃的枝頭,好一派碩果累累的金秋景色啊!
秋像一位滿含羞澀的少女,害羞地笑著,款款步下台去.
冬
冬天來了!冬像一位愛干凈的小女孩兒,渾身雪白,連幕布也由金黃而變得雪白了。冬戴著雪白的絨帽,渾身穿著白色的絨衣褲,腳上著一雙白皮靴,就像一個可愛的白絨球一般。她用胖胖的小手,指揮著雪花向大地飛舞,去清除那裡的污垢。雪花們順從地聽從冬的指揮,舞動著美麗的六角形身體,飄落在大地上。不一會兒,大地便白茫茫一片,成了白雪世界。
冬看著大地上的變化,高興地笑了,胖胖的小臉上出現兩個小小的酒窩。她蹦著、跳著、拍著小手,如一個快活的小絨球,滾下台去。
白色的干凈的大幕也隨著冬的退場而閉攏了。
就在春、夏、秋、冬四位神奇的演員表演各自的絕招時,時間老人的步子也飛快地邁動著。當冬表演結束後,一年過去了,又迎來了新的一年。大地上的景物隨著春夏秋冬的更替而不斷地變化著。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春夏秋冬四位神奇的魔術師,在自然這個大舞台上表演著各自的節目,表演著……
祝願他們的節目能越演越好,使人們更加熱愛絢麗多姿的大自然!
【簡評】作者別出心裁地把春、夏、秋、冬的景色和神韻,比喻成四幕劇來描寫。於是,描述了新的畫面:大自然是一座宏偉的舞台,大地是一張神奇的幕布,季節,則是高明的魔術師演員了。每個季節都表演出自己的絕招,春姑娘散花的輕盈,夏少年注目的火熱,秋少女擲果的羞澀,冬孩子胖手的指揮,令讀者油然產生一種心靈的共鳴和美感。文章構思新穎,寫得很有些詩情畫意。
家鄉的一處景物——綉湖公園
綉湖公園是我家鄉的一處景物,也是我在家鄉最喜歡去的一個地方。那裡非常漂亮。特別是晚上,綉湖就會映出岸上的霓虹燈,天上的月亮、星星,看上去簡直就是一幅畫。微風吹來,吹動了綉湖的水,馬上就能看到波紋一圈一圈的盪漾開去。好像風娃娃在作畫,它把岸上的霓虹燈和天上的星星、月亮給畫出來了。突然,風娃娃覺得一塊地方不滿意了,它要擦掉重新畫。風娃娃馬上就拿起「橡皮擦」(也就是風)擦掉了那塊他不滿意的地方,又重新畫。不一會,那塊風娃娃不滿意的地方又重新畫好了。
早晨,我看見太陽撒下一束束金光照在綉湖公園的小路上,暖洋洋的。哦,原來太陽變成了一個金光閃閃的大金球。如果這時走在綉湖公園的小道上,簡直就像沐浴在輕柔的、溫暖的陽光里,而且也不太刺眼,可以想像有多麼的舒服,暖和。
中午,火辣辣的太陽把大地炙烤得滾燙滾燙的。這時,綉湖公園里一般都沒有人,因為大地很燙,所以一般都沒有人敢出來。這樣一來,綉湖公園就顯得十分冷清了。
晚上,可是綉湖公園最熱鬧的時候了。那裡有老人、小孩、大人、青年,也有買東西的小販。我覺得晚上的綉湖十分漂亮,可以從湖水裡看到天上的星星、月亮和岸上的霓虹燈。如果把湖水裡映出來的星星、月亮和霓虹燈看作一幅畫,那位畫家的本領一定很大。
綉湖公園,你一天中變幻無窮,好比一位魔術師。
我家鄉的一處景物 姜伊寧
你知道我家鄉最美的一處景物嗎?讓我來告訴你,那就是——鼓浪嶼。
當你乘著船,在海面遨遊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鼓浪嶼其實是個島嶼。白白的海浪伴隨著你來到這個美麗的島嶼,風迎面撲來,帶著陣陣海鹹味。這是為什麼呢?那是貝殼的鹹味,那是一顆被串在繩子上的珍珠,散發著大海的氣息。
然後,我將帶你去看看「百鳥園」。「百鳥園」里的鳥可多了,有白鷺,丹頂鶴,黑天鵝、鸚鵡……各種不知道名字的鳥向你招呼。而且,有演出表演等,准能讓你大飽眼福!
最後,我不得不帶你去看看聞名中外的日光岩。等你爬上日光岩,肯定已經大旱淋淋了。不過,從上面看,還可以看到整個鼓狼嶼哩!你瞧:鬱郁蔥蔥的樹木環繞著紅磚白瓦的房子,一個個富有各國特色的建築盡收眼底。偶爾,還能隱隱約約地聽到悠揚的琴聲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一處景物,那麼清幽,那麼飄逸美麗,你們快來飽覽這美麗的風景。
❻ 怎樣才能拍到一副優秀的風光攝影作品
色彩對於彩色攝影來說是很關鍵的因素,很多情況下,一張照片吸引人之處就是在於它的色彩回十分的動人答,尤其是風光攝影類的照片。下面是關於色彩的一些基本要點:
http://photos.gznet.com/syjl/sm820-3.htm
❼ 求一副超級高清晰的風景圖片!大小至少要2M以上!
高清晰與2M並沒有直接的聯系。即便是20M的圖片,也有可能是不清晰的。回
清晰度與拍攝時的好壞答、文件的實際尺寸和解析度有關。
廣告也有很多種,有室外大型噴繪、有展板、有宣傳單、有樣本等等,對照片要求也不盡相同,所以很難知道你倒底要什麼樣的。
暫推薦桌面城市給你吧,看看有沒有合適的:http://www.mydeskcity.com/hang.htm
看「動植物風光」欄。
❽ 如何拍好風光攝影
選景構圖置身於廣闊的天地間,茫茫的大草原上,誰不是滿懷激動想把周圍一些美麗的景色都記錄下來。但是一個優秀的攝影師和普通遊客之間差別第一步就在於攝影師知道有所取捨。 作為一個置身於大自然中的你,景色給你的感受是全方位的。而作為一幅攝影作品,你給觀者傳達的信息卻僅限於作品的邊邊框框之中。也許很多人文類的作品還包含了圖片外的故事,但是我比較反對風光圖片也要用拍攝者的旁白或者圖片外的注釋來讓觀眾「恍然大悟」。你所傳達的一切信息應該就在作品中,甚至絕大多數情況下作品的名稱都是無足輕重的,或者僅僅是作品的一個記號而已。 因此作為拍攝者的你就不得不仔細考慮,你興奮得像拍攝下來的內容,是否能通過這小小的底片傳達給觀者。最常見的就是,大家為自然界的廣闊壯美所感動,殊不知這個「壯美」最難於拍攝下來。你感覺到被群山環抱,但是照片上卻只能看到一兩個山頭。所以說學習拍風光攝影,第一步要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當然這並不是說缺少了切身的體驗,風光圖片所傳達的信息一定比不上身臨其境。恰恰相反,由於經過了拍攝者的精心篩選,摒棄了畫面以外的干擾因素,再通過攝影技法上的加工,誇張,好的攝影作品甚至超過原本的自然景觀。因此對風光攝影最簡單的評判標准就是看其是否比原始景物更讓你感受到美感。大師級的攝影家甚至能夠在圖片中加入很多主觀的情緒或者意境,這就更加難得了。 看多了風光圖片,覺得其中的選材不外乎兩種類型: 一種是以單一的主體的美作為畫面主題,比如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不論是什麼,總之是這個一個主體的美或者奇異打動了你。這類照片有時不能算作純粹的風光攝影,算作小品更加合適。此時你的全部注意力應該集中在如何表現這一主體的美上。所拍攝下來的絕大部分只是這個主體,甚至只是主體的局部。千萬不要小看了局部,有的時候打動你的只是一個局部,不經過仔細思考,拍了一張整體的照片就會失敗了。我手頭的經典圖片中不乏這樣的例子,比如一道小河彎角,一棵古樹的樹干。就是這些,但已經足夠了,不要再多,適當的輔以環境背景(一定要能夠使主體醒目的背景),一張好照片的構成就足夠了。 首先,我想特別強調一下在這樣的照片中景色應該有層次結構。遠景,中景,近景,一定都要是你考慮得因素。人的視覺容易集中在一點上,但是圖片中,卻是處處實在的,這也正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毛病——拍攝的時候死盯在一處覺得好漂亮啊,洗出照片不是周圍的東西淹沒了這點「美景」,就是出現了不和諧的元素。 因此拍攝的時候,就要有意識的由近及遠觀察畫面,仔細細考,每一個層次是否都安排了和諧的元素。這些元素之間,是否構成了一幅統一的畫面,是否有哪些是沒有意義的,哪些是應該加強的。如果這遠中近景色之間還能有一些有節奏的變化,那將更加完美。試著培養這種全面觀察取景器的習慣,因為鳳光片不想其他類型的攝影,主體完美度可以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張照片的成功,風光片一定要做到處處完美。 這里有兩點比較實在且需要注意的因素。第一是天地比例。去看看那些遊客拍攝的「到此一游」,和大師拍攝的風光作品。最容易找到也最用以糾正的問題就是天地比例。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對風景的平視,當然出來的就是半天半地了。這個時候問問你自己,真的需要那麼多天么?或者真的需要拍攝地面么?我相信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否定的。暫且不說天地各半的比例讓你的曝光十分困難,也不說一比一的比例是多麼的缺乏生趣。就是思考一下到底吸引你拍攝的原因,也不難發現天空與地面的景緻並不是可缺的。雖然我們飽受城市裡面空氣污染的困擾,羨慕自然界純凈的藍天白雲,但看久了其實這是最平淡無奇的景緻,除了感嘆一聲以外,不會有更多的收獲了。所以要敢於壓縮天或者地的比例,甚至大膽的裁掉他們。你不拍出天,沒有人不知道地上面有天,你不拍出地,也不會有人懷疑你是站在太空還是哪裡。只有當兩者真的互相依存的時候,才需要相互兼顧,而且多數情況下也是1:2的比例,這樣顯出更加生動。記住這一點,風光攝影沒有必要既有天又有地。 第二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拍攝這類多主體較廣闊的場景的時候,需要有一個「神」,也就是畫龍點睛之筆。有很多照片構成也合適了,曝光也准確了,畫面也都清晰了,但就是讓人看了缺少點什麼。少的就是這個「神」。這個神可是一個人,一輛車,一匹馬,一片草叢,甚至是一個虛影,但是一定要這么一個讓觀者最終把目光定格在其上的元素。這樣一幅照片才會活起來。再明確一下,這個神,不一定是一個點元素,指的是雖然處在畫面中,卻又有別於其他(比如受光上,形態上)能夠讓觀者對你這副作品總攬全局之後注意力還能回到這里的元素。 羅嗦了這么久,一張圖片差不多也就構成了。其實正是這些構成圖片的元素決定了風光攝影的構圖,什麼對角線也好,平行布局也好。都是在強調如何安排這些元素。絕大部分情況下,構圖沒有教條的規律,只是一個人藝術修養的體現,你看著舒服就好,至於別人看著是否舒服,就看你的藝術造詣了。一個非常有效且簡單的檢驗構圖的標准就是,這個畫面是否可以再被剪裁,完美的構圖應該是不可能再作刪減的。 最後再說一點,對一個景色,要盡可能嘗試從不同角度選取拍攝,每一個角度都有不同的效果。在前幾期的《攝影世界》中就有一個大師,對同樣一個景色(瀑布,花叢,石塊)拍攝了七八張不同角度的作品,的的確確各有千秋。這樣的拍攝才能讓你絕不後悔。
❾ 形容風景照片拍得美的詞語。
萬紫千紅 ,春暖花開, 鳥語花香 ,奼紫嫣紅 ,花紅柳綠